❶ 浙江的旅遊業資源有哪些特徵
浙江省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城鄉居民比較富裕,旅遊產業發達。眾多的旅遊指標如國內旅遊人數、入境旅遊人數、國內旅遊收入、入境過夜遊客、旅遊外匯收入等均居全國前茅,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大省(詳見表6-2)。
表6-2浙江省旅遊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浙江的旅遊業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可概括為古風民韻、絲茶之府、文化之邦、人間天堂和東南佛國等特徵。古風民韻:浙江各地星羅棋布的水鄉村落中,至今仍保存有許多明清時代、甚至更早期的古建築、古民居、古村鎮。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六大水鄉古鎮中,浙江就佔有其中的三席——西塘、南潯、烏鎮。絲茶之府:浙江全省盛產綠茶,有西湖龍井、開化龍頂等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品牌,全省的綠茶出口量佔全國綠茶出口量的二分之一。浙北杭嘉湖地區,至今一直是絲綢的主要產地,有關種桑養蠶的風俗活動豐富多彩,許多習俗仍保留至今。文化之邦:浙江悠久的歷史創造了輝煌的吳越文化。浙江大地上文物古跡比比皆是,杭州的六和塔、岳飛墓、飛來峰造像和寧波天一閣、溪口蔣氏故居等百多處文物古跡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人間天堂:杭州,自然神秀,山水旖旎,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是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七大古都之一。旅行家馬可•波羅贊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華貴之城」。東南佛國:我國的佛教聖地四大名山其一為浙江的普陀山,為觀音道場。
❷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南潯支行怎麼樣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南潯支行是1995-07-10注冊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注冊地址位於湖州市南潯泰安路368號。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南潯支行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500X09492136Q,企業法人溫姚琪,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南潯支行的經營范圍是: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結算業務;辦理票據貼現;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具體內容詳見《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有效期至2017年2月21日);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結匯、售匯;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無。
通過愛企查查看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南潯支行更多信息和資訊。
❸ 出國留學如何理財最好
個人理財選擇正來規大平台很自重要,獲得安心收益同時能更好的保障資金安全。度小滿理財就是原網路理財,度小滿理財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和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度小滿理財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
此條答案是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點擊測額最高可借20萬。有錢花大品牌靠譜利率低,滿易貸最低日息0.02%起,借款1萬元利息最低每天2元,息費透明,最快30秒審批,最快3分鍾放款,支持提前還款。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
❹ 美國留學:留學生該如何理財
如果你也正要國留學或者准備出國留學,掌握一定的換匯常識和理財技巧可是必須的哦。匯率像股市一樣有起有落有風險,因此掌握一定的理財技巧能讓你的留學費用省下一大筆錢,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講幾個留學生們不可不知的理財技巧。
1 貨幣兌換類似於定投基金
受外幣匯率以及不同國家留學生政策的影響,出國留學的總費用也在不斷變化。如何根據外匯匯率的變動合理購匯、降低留學的成本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有點類似於在投資上的定投基金,只不過投資基金是為了穩定收益,而定投外匯是為了穩定留學成本。" 如果要長期以一定量購進外匯,這就要求留學生持續關注外匯走勢,為自己的留學費用做預算。近年來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導致去美、英、澳、加等國的留學費用相對降低,這或許也是留學人數不斷攀升的原因之一,因為大家都覺得 " 現在留學很劃算 "。
2 確保簽證存款應在一年前啟動
「留學是件必須早早謀劃的事,特別是在資金方面。」為留學預備的存款,不只是留學期間在國外的花費,部分國外學校在申請時就會要求留學生遞交一定的存款證明,不同國家對存款時間的要求各異。如果沒有提前完成必要的資金准備,將會影響最終的留學,盡早做好資金規劃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在獲得錄取通知書之後,進入申請簽證階段,存款證明對於簽證的通過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留學生需要提供相關國家要求的銀行存款證明資料,根據要求存入銀行,包括定期、活期儲蓄存款及憑證式國債。專家建議最好在申請簽證的一年前就啟動用於留學的存摺,並且最好有多筆存入支出的記錄,而不是一次性幾十萬的大額存入。因為大規模的資金注入不免讓簽證官覺得刺眼,簽證的動機也顯得過於急躁。
3 留學決定倉促時,通過申請留學貸款過關
如果留學決定做得比較倉促,沒有足夠的存款時長或者數額不足,又該如何過關 ? 可以通過辦理留學貸款的方式來彌補。一般來說,留學貸款的額度不能超過學校的報名費、一年內的學費、生活費及其他費用的等值人民幣總和,最高不超過 50 萬元人民幣,貸款的期限最長不超過 6 年。
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都比較認可貸款證明。小編提醒,如果要申請留學貸款,最好要從申請學校的時候就開始准備,這樣可以幫助留學生順利申辦簽證。
4 辦理有出境消費取現費用減免的信用卡或雙幣信用卡
現在不少銀行都推出了雙幣信用卡,這種卡多以美元結算,還款方式上既可以用原幣還款免除貨幣兌換的損失,也可以讓家人在國內用人民幣還款。但如前往非美元國家,雙幣信用卡需要收取當地貨幣轉換至美元、及美元轉換至人民幣雙重轉換費。
這類信用卡大多有主副兩張卡,留學生持副卡在境外消費,父母在國內直接用主卡人民幣自動購匯還款,還可以設定附屬卡的消費額度,每筆消費都有簡訊提醒。另外,留學生們在國外消費的賬單,銀行會每月按時寄回,這樣父母在家就可以了解孩子在國外的消費情況。不過小編要告訴你,在國外取現可不劃算哦,因為銀行會按取款金額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所以,辦理有出境消費取現費用減免的信用卡就很有必要,比如南潯銀行的豐收卡,家長在國內用人民幣向卡里存錢,留學生在國外直接消費或取出當地貨幣。同時減免出境後國內機構收取的ATM取現、查詢手續費、免去外國貨幣轉人民幣的貨幣轉換費。
5 預設境外賬戶解決國外取現的問題
留學生們還可以在境內預先開設一個海外賬戶,將留學期間所需要的學費、生活費等資金提前匯到這個賬戶,到境外激活一下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這項業務主要是由境內銀行與海外分支機構合作,幫助留學生提前辦理境外銀行賬戶。一般來說,只要在出境前通過境內銀行向境外分支機構遞交開戶申請材料,海外行審核通過後,就會預先開設在境外銀行的賬戶。
這種海外留學生賬戶沒有最低存款要求,也不會收取賬戶管理費。對於初次出國留學的學生是攜帶資金最好的辦法,可以免去初到國外人生地不熟,再尋找銀行開戶的困擾。
6 外幣現金適量攜帶為妙
中國出入境管理局規定,中國公民出境最多攜帶 1 萬美元的等值外幣,並且只要超過 5000 美元,就要申領外幣攜帶證。帶過多的外幣現鈔也會有較大的遺失風險,現金數量大概在學費和生活費總和的 10% 左右比較合適。建議留學生們,如果准備出國後才開賬戶,那就需要攜帶適量的現金以備過渡階段使用,因為賬戶往往需要兩到三周才能順利開通。
除了上述的匯款方式外,還有幾種即時匯款的渠道,例如 " 西聯匯款 "、" 速匯金 " 等。這些匯款方式可以在 10 分鍾左右的時間內到賬,匯款人在匯款時指定一個代理此項業務的取款點,取款人則可以根據 " 密碼 " 到指定取款點取款。
7 留學保險為留學多做一份保障
另外,辦理相關金融服務後,留學生們最好能夠購買留學保險。在美國做一個簡單的闌尾炎手術就需要約 3000 多美金,比國內要高很多。所以保險必不可少,可以為留學期間的健康和財產多做一份保障。一般情況下醫療保險需要在就讀地購買;人身保險則可以在國內購買,這樣父母在國內與保險公司溝通也方便。
如果是家中子女出國留學,家長們則需要梳理以下已購買的保險,像長期的保終身的險種、分紅險以及投資類的保險需要繼續付下去。而短期的意外醫療、住院補貼、意外傷害等一次性的保險,可以退掉。因為這類保險一般保期是一年,而且對於國外發生的事件無法保障。
有些學校在留學計劃中就為留學生提供了代購當地保險的服務,而有些國家在辦理留學簽證時就要求出國人員先行購買規定數額的保險。所以留學生們在辦理手續前,需要詳細了解目的地國家的簽證要求。
以上內容就是天道留學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不看後悔的出國留學必備理財技巧,為了未來的留學生活的便利,選擇一些便捷的匯款方式是門必修課。出國留學美國的家庭如果在理財方面有困惑,可以請銀行的專業人士提供幫助。
❺ 急求關於最近杭州產業經濟情況的分析(不要論文)
杭州的投資經濟環境
一、綜合實力: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全省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四,是中國沿海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之一。
國民經濟較快增長,綜合實力大大增強。1979年至1999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5%,比全國年均增長率高出3.8個百分點。1999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為5350億元人民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合1300美元。工業是浙江經濟的主導部門。有機械、電子、化工、醫葯四大支柱產業,絲綢、紡織、服裝、皮革等行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以港口為依託的沿海工業中化工、電力、出口加工三大產業已初具規模。1999年工業總產值達12200億元人民幣。浙江農業以糧油生產為主,兼有棉、桑、茶、果等多種經濟作物。農產品供給充裕。1999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93萬噸。茶葉的種植面積、產量、出口量居全國首位,蠶繭產量居全國第二。浙江不僅是中國海水魚主要產區,也是中國淡水魚三大產地之一。第三產業迅速發展,不僅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整個經濟運行開始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正在形成。全省81.2%的國有中小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進行了改制,鄉鎮企業的改制已基本完成。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勢頭。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格局初步形成。專業市場發達,商品市場數量和交易額居全國首位,已成為全國商品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市場規模檔次提高,要素市場更加活躍。1999年全省各類商品專業市場達4347個,成交額達3606億元人民幣。
經濟的外向度較高,對外開放總體格局基本形成。全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居全國第4位。已與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濟貿易往來,出口商品2000多種。全省已形成了以杭州、寧波、溫州等沿海開放城市為先導,以各類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為主體,輻射全省的對外開放格局。1999年,全省對外貿易總額達183.1億美元,利用外資協議金額30.2億美元,旅遊外匯收入4.1億美元。
投資規模擴大,重點建設得到加強。改革開放20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超過1萬億元,建設了一大批港口、鐵路、公路、電廠、化工等基礎性項目和生產企業。交通、電力、郵電通信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城鄉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1999年浙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428元人民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948元人民幣。全省多數地區城鄉居民生活已基本實現小康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浙江省利用外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到1999年底,全省累計合同外資金額308.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60.2億美元。全省已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16697家,合同外資219.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8.9億美元。其中,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784個。已有115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商企業到浙江來投資。日本的三井、三菱、伊藤忠、丸紅,美國的通用、摩托羅拉、百事可樂、默克,德國的西門子、赫司特、羅伯特·博世、曼內斯曼,韓國的三星、樂金,英國的殼牌(英荷)、BP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紛紛在浙江投資興業。1999年,全省外商投資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90億元,佔全省工業增加值的11%;出口額33.3億美元,佔全省出口總額的25.9%。全省有75萬人在外商投資企業就業,約佔全省職工人數的14%。各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上海—杭州—寧波高速公路沿線成為外商投資的重點區域。境外上市等新的引資方式正在探索之中。
二、電力資源:
浙江是中國利用水力、火力、風力、潮汐、核能等多種能源發電最好的省份。全省電網已進入以「大機組、大電廠、大電網、超高壓、高度自動化」為主要特徵的現代電力工業新階段。不僅有北侖、鎮海、台州、溫州、半山、長興、蕭山、嘉興等大型火力發電廠,還有新安江、富春江、烏溪江、緊水灘等大型水力發電廠。全省現擁有總裝機容量1618萬千瓦,1999年總發電量達525.5億千瓦小時,電力供應充足。秦山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一期30萬千瓦機組已並網發電,二、三期工程也即將建成。溫嶺江廈潮汐電站裝機容量3200千瓦,規模居世界第三。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180萬千瓦,規模居世界第二。省內還有三門核電站、灘坑水電站等大型電力項目正在籌建之中,一批大型火電廠可望在近年內建成發電。
三、管理與服務:
浙江省重視涉外經濟管理和服務,不斷改善投資「軟環境」,現已初步形成了一個適應國際經濟通行規則的涉外管理和服務體系。全省上下不僅尊重外商經濟管理自主權,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使其能按國際慣例經營企業,而且依法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管理,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存在問題。
涉外經濟管理機構健全。省政府設有對外經濟開放領導小組,對全省對外經濟與開放工作實行統一領導。1998年,浙江省又組建了省外商投資管理局,負責管理全省招商引資工作。全省縣以上各級政府都設有對外經濟貿易和外商投資管理機構,形成了管理對外經濟與開放的工作網路。
法規政策逐漸配套。在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規政策的同時,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和省人民政府陸續頒布了20多個涉外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及政策性文件,內容涉及對外貿易發展、開發區開發建設與管理、稅收優惠、資金借貸、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房地產開發、外匯管理、外商投資企業權益、簡化入出境手續等。一個確保外商合法投資權益的法律、政策環境已經基本形成。
投資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省一級設有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各市(地)普遍設立了涉外經濟咨詢服務機構。省和有關市(地)進一步下放外商投資項目的審批許可權,簡化審批程序。各級海關、商檢、金融、財政、物資、郵電、城建、人事、勞動以及公用事業部門,依照法律和法規,為投資者提供便利和服務。
四、工業經濟與工業結構:
工業是浙江經濟的主導部門。現已形成工業門類較為齊全,輕工業較為發達,重工業具有相當規模,傳統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新興產業比重明顯提高的產業結構。1999年全省工業總產值為12200億元人民幣,實現工業增加值2630億元人民幣,工業增加值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9.2%。紡織、服裝、家電、醫葯、普通機械、金屬製品、塑料製品、皮革等產業在全國具有相對優勢。工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市場佔有率穩步上升,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高,工業經濟效益指標在全國領先,涌現了一大批強勢企業。
工業結構趨向合理。浙江省積極扶持和培育機械、電子、化工、醫葯等主導產業。同時著力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1999年,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共完成國家級和省級新產品產值322.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39.9%。全省已有省級以上名牌產品265個。
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通過發展生產以及改組、改造、聯營、兼並等途徑,企業組織結構得到調整。1999年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每個企業的平均固定資產凈值約1400萬元人民幣。到1999年底,全省大中型企業已達1400家,省級以上企業集團約300家。
出口生產穩步發展。全省工業企業出口生產能力繼續增強。1999年,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達1105.6億元人民幣,占工業銷售產值的22%。
經濟效益有所改善。1999年,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工業銷售產值5032.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4.8%。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8%。
與中國其它省份的工業相比,浙江工業有著顯著特點:
總量增長快。從1978年至1999年,全省工業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長18.1%,增長速度居全國各省市首位。浙江工業增加值佔全國的份額,從1978年的2.9%上升到1999年的7%。
行業結構輕型化。浙江是中國工業結構輕型化最典型的省份之一。在工業增加值中,輕工業比重為63.5%。輕工業也是浙江外貿出口的主體,輕工業品占自營出口總值的近三分之二。尤其是絲綢、紡織、服裝、皮革等行業歷史悠久,製作精良,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企業經營機制靈活。浙江工業企業大多是依靠市場調節發展壯大起來的,經營機制富有活力,因而較能適應市場的激烈競爭,求得自身的發展。
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999年,浙江各種經濟類型工業均出現較快的增長勢頭。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的工業總產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佔23.3%,集體企業佔24.5%,股份合作制企業佔9.7%,股份制企業佔28.6%,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佔17.7%。股份制企業成為最大的一種經濟類型。
五、農業經濟:
浙江是中國著名的綜合性高產農業區域,農業生產門類齊全、品種繁多。改革開放以來,浙江農村普遍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率先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強化農業基礎建設,全面繁榮農村經濟,浙江農村煥發出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農林牧漁四業興旺,結構進一步優化。浙江省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開發山水資源,發展「一優兩高」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業技術和機械,積極穩妥地推進糧田適度規模經營,農林牧漁全面發展,開始由傳統農業向市場化的現代農業轉變。1999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種植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的產值之比為52:16.2:6.1:25.7。全省糧食總產量1393萬噸,棉花總產量4萬噸,油菜籽總產量50.2萬噸;茶葉、蠶繭總產量分別為11.8萬噸、9.4萬噸,居全國第1位和第3位;以柑橘為主的水果產量279.2萬噸,水產品產量442.7萬噸,豬牛羊肉和禽蛋產量分別達85.9萬噸和34.7萬噸。農產品總量增加,品種增多,品質提高,社會的有效供給不斷豐富,較好地滿足了廣大城鄉人民的物質生活需求。
農業綜合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生產條件大為改善。全省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140.2萬公頃,旱澇保收面積近100萬公頃,分別佔耕地總面積的87%和61%。已建成各類農產品基地60萬公頃,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1641個,面積近10萬公頃;現代物質裝備水平明顯提高,農業生產中耕作、排灌、加工、運輸等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或半機械化。1999年全省農機總動力1968萬千瓦,擁有聯合收割機14000多台,化肥施用量達到444.4萬噸;農業科研教育和推廣體系發展迅速,科技研究、開發應用加強,農業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
農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生活已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1999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48元人民幣,比1978年的165元增長了近23倍,連續14年名列全國第三。全省基本實現了小康,農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1978年的157元增加到2806.6元。每百家農戶擁有洗衣機27台,電冰箱36.6台,電視機128台,摩托車22.5輛。
浙江農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一是耕作水平較高。浙江省各地利用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有利條件和豐富的光溫水氣等自然資源,將傳統的精耕細作與現代科技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二是經營方式比較靈活。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通過轉包、轉讓、出租、入股、「四荒地」拍賣等形式,推進規模經營,提高集約化水平。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已經導入農業,並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根據山、水、田、勞力資源的特點,立足資源優勢,結合種植結構的調整,積極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路子,發展勢頭強勁,農業正朝著專業化、組織化、一體化方向發展。
三是市場化程度比較高。市場配製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90%以上的農產品已放開經營,由市場調節供求、形成價格。農民商品意識濃,對市場信息反映比較靈敏。農業外向度提高,對外合作與交流日趨頻繁,並在智力、技術、品種等引進方面取得新成績。經過多年的努力,農村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龍頭、專業市場為骨幹、集貿市場為基礎的市場網路,目前農產品專業市場達4000多個,有90%的蔬菜和80%的水果、水產品、肉禽蛋,通過集貿市場成交。商品經濟的多元化格局,使農村三大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
四是優質農產品比較豐富。浙江繭絲、茶葉、蜜橘、火腿、黃酒等都享譽海內外。改革開放以來,通過有效開發利用農業資源,改善農產品結構,實施品牌戰略,積極發展名特優新產品,初步形成了糧油、水產品、繭絲綢、果品、竹木、畜禽、蔬菜、茶葉、食用菌、花卉等主導產業和大批優質農產品。目前,全省被命名為「中國特產之鄉」的有37個,有124個農產品在第四屆全國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牌產品。
六、金融財稅:
金融業已成為浙江第三產業三大支柱行業之一,金融業務種類和新型金融工具發展迅速。
浙江省已建立一個由多種經濟成分組成、多種經營形式並存、高效監管的較為完善的銀行體系。省內先後組建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等國有商業銀行的各級分支機構。兩家國家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各類商業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光大銀行等在省內設立了大量分支機構,使浙江省成為擁有全國性商業銀行最多、最全的省份之一。同時,繼浙江省第一家地方性銀行——杭州市商業銀行成立後,目前已有寧波、紹興、金華、嘉興、湖州、溫州成立了城市商業銀行;此外,為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浙江省還設立了三家外資銀行:浙江商業銀行、協和銀行和寧波國際銀行。到1999年底,全省共有銀行和城鄉信用社機構網點12000餘個,從業人員近13萬人。
90年代以來,浙江證券業、保險業迅速發展。至1999年底,全省已有45家企業分別在上海證劵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聯交所、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浙江東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同時發行B股和全球存托憑證(GDR)的企業,並且創下B股的發行規模和一次籌資量的全國第一。浙江鎮海煉化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中國唯一一家發行2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的企業。全省有證券經營機構和網點100多家。浙江保險業服務領域不斷擴大,機構不斷延伸。目前,全省共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杭州分公司、平安保險公司杭州分公司4家保險經營主體。各家公司已在全省開辦了財產保險、人身保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等四大類數百個險種。1999年,全省完成企業財產保險業務7.4萬筆,家庭財產保險業務86.8萬戶;參加人身保險的居民2056.1萬人次。保險金額近270000億元人民幣,總保費收入達92.8億元人民幣。保險服務迅速深入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浙江省財政實力居全國前列。1999年,全省財政總收入完成477.4億元人民幣,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8.9%。有70%以上的縣(市)財政總收入超過1億元人民幣。全省財政支出為344.1億元人民幣。財政支出結構和范圍得到不斷優化,保證了全省重點建設需要。
七、市場流通:
浙江省有「市場大省」之稱,是全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據統計,到1999年底,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場4347個,年成交額3606億元人民幣,其中年成交額超億元人民幣的市場409個,超1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69個,超1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3個。市場總數、年成交額和超億元市場數列全國第一。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是全國最大的兩家專業市場。市場的發展給浙江經濟和社會發展增添了活力,加速了浙江農村工業化、城鎮化步伐。
浙江市場上市商品豐富,幾乎包括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所有領域。消費品市場從農副產品到化纖布料、服裝、絲綢、鞋革等小商品,到家電、自行車、傢具、裝飾材料、通訊電腦等工業品,應有盡有。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上市商品就有小商品、服裝、襪子、箱包、副食品等八大類一萬多個品種。許多大中型企業和名牌企業,紛紛進入市場經營。有5800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近2萬家集體企業在市場設點經營。生產資料市場從廢舊金屬市場向鋼材、汽車、舊車、汽配、通訊、建材、機械、模具、紡機、船舶、電子等多類型的市場發展。餘姚中國塑料城、浙江南潯建材市場、紹興中國輕紡城錢清原料市場、紹興染料城、杭州燈具市場等一批市場,已成為全國同類市場中規模最大、輻射最廣、影響最大的全國性大型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要素市場也逐步擴展到房地產市場、勞動力市場、建築市場、技術信息市場10餘個大類。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❻ 南潯銀行的銀行簡介
目前下轄1家營業部,家支行,17家分理處,全行從業員工561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325人,佔比57.8%。近年來,在現任董事長郭梁,監事長潘建妹,行長陳春仿的領導下,業務水平和業務規模飛速發展。我行始終以「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為己任,並始終把「關注民生,回報社會」作為企業的重要社會責任,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健康、和諧、全面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08年,我行榮獲省級文明單位以後,先後被評為南潯區服務業優強企業特別獎、服務業特別貢獻獎、南潯區財政貢獻一等獎,湖州市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先進銀行優勝單位,浙江省財貿工會先進集體、十強農村合作銀行;營業部被評為省級文明規范服務示範單位,和孚支行被評為全國文明規范示範單位。2010年,獲得全國服務縣域經濟最佳貢獻獎,總行機關工會小組被評為全國模範職工小家。
輝煌的歷史成就於對未來不斷地挑戰。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我行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實施跨區域經營戰略,走差異化、品牌化經營之路,進一步提升服務功能,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品種,完善服務手段,有效拓展品牌價值和發展空間,權利打造「機制靈活、管理規范、服務一流、信譽卓越」的精品銀行,為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2012年,浙江南潯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堅持為「三農」服務的使命,堅持「想你所想,為你所享」的經營理念、「誠信、責任、榮譽、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大力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發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努力實現銀行與社會共生共榮、和諧共進。
一、支持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一)努力提升社會價值。2012年,我行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努力提高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2012年業務總收入達11.89億元,利潤總額達4.93億元,資產利潤率、資本利潤率分別達到2.29%和20.27%。在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同時,我行自身實力不斷增強,納稅金額逐年增長,2012年實際繳納稅收總額達到25369萬元,比2011年增長61.06%,其中實繳營業稅4776萬元,企業所得稅13304萬元。納稅總額在區域內居於前列,榮獲區財政特別貢獻獎。
(二)堅持服務「三農」發展。2012年,為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我行從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角度出發,立足自身服務「三農」的宗旨,不斷加大支持農村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投入。到2012年末,我行涉農貸款74.37億元,比上年增加12.81萬元,增長20.81%。新增涉農貸款佔新增貸款的78.44%。
一是圍繞農村勞動力結構調整,加大對各行各業示範戶的支持力度。按照區域經濟發展實際,我行推出小額農戶貸款、聯保貸款、青年創業貸款、黨員創業貸款、巾幗創業貸款,積極支持全民創業,支持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2012年末,農戶貸款戶數達到13000多戶,年末農戶貸款余額達45億元,佔比超過40%。
二是以優質服務助推產業發展進程。按照農業園區建設的要求,我行積極支持農作物園區化種植、老漁塘標准化改造,堅持以經濟效益為核心,支持經濟優勢明顯、生產優勢穩定的效益農業。到2012年末,支持種養大戶5552戶,種養業貸款余額達41689萬元。
三是集中優勢資金,培育和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根據新形勢下的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大力扶持關聯度大、輻射效應強的農業龍頭企業,2012年發放農業龍頭企業貸款5167萬元,帶動農戶1.9萬戶,支持林業龍頭企業6戶,金額11000萬元。
四是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村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2012年共對全區龜鱉養殖、養雞、養魚、蔬菜種植等104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及合作社社員農戶給予了信貸支持,專業合作社社員貸款戶數達3249戶,貸款余額達到6318萬元。
五是進一步推進金融惠農工程,優化農村金融環境。2012年我行通過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送金融知識萬里行等活動,積極推廣借記卡、信用卡、ATM、POS、網上銀行等新型電子銀行產品在農村中的使用,以更好地滿足農民的金融需求。到年末,共新發放豐收借記卡48613張,發放貸記卡5238張,豐收卡消費額達到180億元;新增ATM機29台,POS機1208台,總量分別達到96台和4734台,同時網上銀行開戶達10918戶。
六是進一步完善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提升金融服務便捷度。進一步健全服務點設施設備,首批便農自助服務終端投入試點,可提供金融信息,自助辦理賬戶掛失、匯款轉賬、賬戶管理、補登存摺等,並逐步推廣個人開戶、代發工資、財政補貼等業務在便民服務點的開展。2012年通過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累計小額取款3656筆,金額達到158萬元。
(三)積極扶持小企業成長。2012年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趨緩、歐債危機不斷持續,復雜形勢下中微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進一步凸顯。我行根據形勢變化,充分發揮業務特色和體制優勢,發揮與地方經濟的良好親和力,集中力量加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一是深入開展市場調查,加大營銷力度。2012年,我行深入開展「進村入企」送金融服務活動,累計走訪個人戶數48462戶,累計走訪企業數3453戶,累計召開座談會261次,通過對服務區域內的小微企業深入進行調查分析,篩選排隊,重點支持資信良好、經濟效益好、有發展前景的優質小微企業。至2012年末,全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3.47億元,佔全部貸款余額的95.96%,比年初增加15.92億元,增幅達18.19%。
二是創新貸款周轉方式,推出續貸通貸款。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切實化解小微企業融資瓶頸,我行推出了創新產品「續貸通」周轉貸款,實現了貸款到期與續貸的無縫對接,共提供了5億元專項授信,緩解企業「轉貸難」問題。
三是積極推廣小企業專項信用貸款,破解「擔保鏈」集中爆發而形成的擔保困局。作為湖州市農村金融機構第一家與市政府合作開辦小企業專項信用貸款的單位,我行加大推廣力度,至2012年末,累計支持小企業189家,累計發放小企業專項信用貸款3.3億元,貸款余額2.97億元。
四是推出「存貨抵押」貸款,解決企業庫存增加、流動資金趨緊,擔保難問題。2012年共發放存貨抵押貸款1.87億元。
五是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銀企唇齒相依,共存共榮。我行以發展的眼光正視小微企業面臨的暫時困難,進一步強化社會責任意識,發揮利率杠桿作用,按照分類指導、收益覆蓋風險的原則,對信用等級較高的小微企業予以讓利,全年讓利金額超過2522萬元。
(四)不斷改進金融服務。1、適應客戶需求,提升金融服務能力。一是進一步提升國際業務特色服務能力,豐富客戶服務手段。2012年我行進一步拓寬了境外代理行網路,到年末境外代理行達到1600多家,進一步建立完善了結算渠道,健全了小幣種獨立清算渠道,同時加強部門自身建設,進一步做精做優外匯業務,努力提升客戶服務質量、滿足外向型企業需求。至年末,我行國際業務結算量達到6.5億美元。二是積極推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2012年根據貿易環境和客戶需求變化,我行積極推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在滿足客戶資金結算的需求的同時,以產品為基礎進一步拓寬客戶融資渠道、降低客戶結算及融資成本。到年末,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量達12.79億元,同比增長61.9%。三是進一步豐富理財產品業務,滿足廣大客戶的投資需求。2012年我行新發行「金夥伴」理財產品11期,募集金額62851萬元,同時推出「豐收·信福」理財產品2期,募集資金5326萬元。四是推出手機銀行業務。2012年末,我行手機銀行業務系統上線,使農村客戶享受到現代化金融服務體驗,並以此為契機,加快新終端渠道推廣普及。五是進一步推進自助銀行服務網路建設,提高農村服務便捷度。2012年在全轄范圍共完成了7家自助銀行的建設裝修,使存取款等便民金融服務進一步向中心村延伸。
2、推進優質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
一是總部喬遷新大樓,服務環境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2012年10月,我行新建營業大樓竣工啟用,極大地改善了我行的服務環境和設施條件,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為全面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搭建新的平台。二是進一步優化網點布局,加強網點建設。2012年我行基本完成了全轄網點規范化裝修改造工作,進一步統一了風格與設施,改善了服務環境,同時結合中心鎮建設,下設機構網點,下移服務重點,在織里、雙林、菱湖等中心鎮增設5個分理處,並設立7家自助銀行,有效擴大了網點覆蓋率,延伸了服務觸角。三是進一步探索服務主管、大堂經理隊伍建設,開展專項培訓,加快網點向營銷服務型轉變,努力提升客戶滿意度。四是開展了「暢想無限·創新服務年」活動,持續深入推進文明規范服務。2012年,我行練市支行榮獲省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示範單位稱號、菱湖支行榮獲省農信系統文明服務示範單位稱號。
(五)努力推廣品牌價值。為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和優勢,進一步提高我行支農支小服務效應,提升品牌影響力、拓寬發展空間,特別是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加大對「三農」和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我行積極探索跨區域經營,2012年我行在杭州地區的異地支行富陽支行正式掛牌開業。同時批量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獲銀監會批復,安徽、浙江五家村鎮銀行的籌建工作順利啟動。
二、堅持合規經營,維護行業聲譽。(一)堅持合規經營。防範和控制風險是銀行生存、履行社會職責和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前提。在市場風險上升的趨勢下,我行不斷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實行全面、全程、全員風險管理戰略,進一步加強依法合規經營。一是開展了整章建制工作。2012年我行通過對各項管理制度進行評估,對存在缺陷或不符合最新監管要求的及時進行修訂完善。一年來,共修訂制度45項。二是提倡廉潔合規從業,推進合規文化建設。通過民主評議行風活動、「合理化建議」徵集、廉潔合規從業標兵評選等活動,進一步改善工作作風,將合規文化貫徹整個日常經營管理過程,建立風險防範長效機制。三是調整管理架構,優化營銷管理模式。為提升服務水平、加強管理效能,2012年我行實行了公司業務與個人業務分線經營,並對客戶經理作了相應的調整,同時調整了異地機構組織架構。完善統一部門設置,建立了分線經營管理體系。
(二)強化內控管理。一是開展了全面風險排查工作。對風險隱患較大的重點業務、重點人員、重點機構等案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風險隱患進行了全面排查。開展了櫃員辦理本人業務、抵質押物品管理、大額存取款授權等專項檢查。二是組織開展了員工經營行為排查。重點對員工涉及民間借貸、高利轉貸等違規行為進行排查,高度關注內部員工是否參與民間借貸活動。三是開展了稅務風險評估活動,促進財稅事務的依法合規管理。四是進一步加大審計監督檢查力度和整改力度,加強審計成果利用。
(三)完善信息披露。我行高度重視信息披露工作,努力確保信息披露及時、公平、真實和完整。2012年,我行聘請中介機構同方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年度審計後,將年度信息披露報告在上海金融報上公開披露。
(四)普及法律知識。2012年我行持續推進「六五」普法教育活動。一是整理印發了《浙江南潯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匯編》。二是持續維護和完善內部合規網站,及時發布最新的法律法規、合規案例、風險提示,並定期匯編審計檢查案例,加強法律與合規知識普及。三是結合「送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積極送金融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進社區、下企業、入學校,促進法律知識的普及。
(五)規范業務經營。2012年我行在上級部門部署、監督下,開展了規范業務經營活動,進一步加強存貸款管理,公開收費項目,加強收費管理,糾正不合理收費,嚴格執行銀監會提出的「七不得」、「七規范」、「四原則」、「四公開」,為維護行業聲譽貢獻力量。
三、保護員工權益(一)提供就業機會。我行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向社會提供就業崗位。2012年本行共向社會提供正式崗位73個,員工薪酬高於當地同行業平均工資水平。
(二)提升員工素質。我行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按照內部培養為主、外部招聘為輔的原則,加快人才隊伍的培養。一是推進人才培養「潯鷹計劃」。2012年啟動了第二批「潯鷹計劃」,8名青年員工納入實踐培養計劃。二是深入推行競聘上崗,營造「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好環境。全年組織3次競聘活動,共提供了24個網點負責人、支行助理以上職位以及2個機關管理崗位,同時交流助理以上幹部25名,其中正職10人,提撥助理以上幹部60人。三是建立市場化用人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招聘人員培訓後到總行營業部進行多崗位鍛煉,對業務急需人才,面向社會的公開招聘。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建立健全員工激勵機制。四是實行分層次培訓,提高適崗能力。2012年,我行共開展網點負責人、主辦會計、服務主管、客戶經理等培訓36批次,有效提高了隊伍素質。同時,到2012年末輸送幹部攻讀MBA和EMBA達17人次。
(三)完善福利保障。一是通過建立績效考核系統加強短期激勵。2012年我行自行開發了績效考核系統並投入試運行,對「勤優多勞」者按績取酬,強化激勵。二是建立長期激勵機制。2012年我行建立了股權激勵機制,共對107名幹部員工實行股權激勵,同時建立了員工補充醫療基金、企業年金和補充住房公積金等制度。
(四)豐富員工文化生活。2012年我行加快企業文化建設,聘請專業的企業文化咨詢公司深入分析、提煉,並加快文化落地,使「為三農服務」的企業使命,「想你所想、為你所享」等經營理念深入人心,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同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一是開展了職工體檢、離退休職工慰問、迎新春聯誼、職工生日送祝福等活動,有效增強了員工凝聚力和團隊精神。二是開展了公益獻血、路長制義務勞動、慶「八一」警民共建等公益活動,帶動員工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培養了公益心、責任心。三是選送節目參加省直機關青年情景劇大賽並榮獲二等獎。
四、支持保護環境我行積極倡導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在自身消耗方面,一是2012年OA自動化辦公系統正式上線,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業務流程實現網上審批、流轉,節約了人力和耗材;二是制定了員工行為准則,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三是制定了新大樓管理制度,嚴格用電辦公設施、裝飾燈源的管理控制,節約能耗。在信貸導向方面,立足綠色信貸,高度關注節能政策導向,加強分析研究,主動退出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利用信貸杠桿,著力支持自主創新、節能環保、循環經濟項目,著力建設「綠色信貸」長效機制,支持生態環境建設。
五、傾心回報社會2012年,我行堅持「誠信、榮譽、責任、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堅持以「回報社會、造福社會」理念為指導,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我行在不斷完善和豐富業務種類,提高服務社會能力的同時,堅持不懈地致力於助學、扶貧、慈善捐助等活動。2012年,先後向慈善機構捐款650萬元。同時,我行積極參與社區共建、首屆草根勤廉文化評選文藝匯演、「慈善一日捐」等活動,還組織黨員幹部開展「雙千萬結對」送溫暖活動。
❼ 永興特產是什麼
中國銀都永興
一肯定是銀!二是大大有名的永興冰糖橙!
我的的最佳答案吧!!
不然我會氣死的
❽ 湖州是什麼
雷到了
湖州市地處浙江省北部,東鄰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2008年末戶籍人口258.5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08萬,面積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到55.1%,中心城市建成區68平方公里(2008年),南潯13.5平方公里。
湖州有較好的區位條件。距杭州75公里、上海130公里、南京220公里。南北走向的104國道、杭寧高速公路、宣杭鐵路和東西走向的318國道、被譽為「東方小萊茵河」的長湖申航道、申蘇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已經開工建設的寧杭客運專線和即將開工的滬蘇湖城際鐵路貫穿湖州全境。新長鐵路和即將修建的湖乍鐵路使湖州分別與隴海、滬杭兩大鐵路干線連通。湖州還擁有全國一流的內河鐵路、公路、水運中轉港。
湖州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的歷史人文景觀。市內的唐代飛英塔、千年古剎鐵佛寺、江南水鄉古鎮南潯、德清莫干山、安吉境內世界上種類最多的竹種園和世界級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南太湖旅遊休閑和水上娛樂勝地,都風景宜人,各具特色。湖州還是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浙江省文明城市。已成功舉辦四屆全國極限運動大賽和三屆湖筆文化節,被譽為「中國極限運動之都」和「中國毛筆之都」。
湖州是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先行規劃、先行發展」的14個重點城市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市國有、城鄉集體企業改制任務已基本完成。產業結構從原來的傳統絲綢、建材業為主,形成了以新型紡織、新型建材、醫葯化工、特色機電四大特色優勢產業為支柱、電子信息和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格局,先進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0%。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區號:0572
汽號:浙E
郵編:313000
區劃:轄吳興和南潯2個建制區和德清、長興、安吉3個縣。
行政區劃一覽 面積、人口根據《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湖州市 面積5794平方千米,人口257萬人。轄2個市轄區、3個縣,7個街道、48個鎮、19個鄉。
◆吳興區 面積 872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郵編313000。區人民政府駐湖東路。
◆南潯區 面積 716平方千米,人口51萬人。郵編313009。區人民政府駐南潯鎮人瑞路。
◆長興縣 面積1388平方千米,人口62萬人。郵編313100。縣人民政府駐雉城鎮龍山大道行政中心。
◆德清縣 面積 936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郵編313200。縣人民政府駐武康鎮永安街158號。
◆安吉縣 面積1882平方千米,人口45萬人。郵編313300。縣人民政府駐遞鋪鎮靈芝西路1號。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湖州市位於東經119度14分––120度29分、北緯30度22分––31度11分之間,東西長度126公里,南北寬度90公里,處於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緊鄰江蘇、安徽兩省。 現轄德清、長興、安吉三縣和南潯、吳興兩區,總面積5817平方公里,人口257.21萬,東部為水鄉平原,西部以山地、丘陵為主,俗稱「五山一水四分田」。
湖州秦代稱烏程,後因地濱太湖而得今名,行政區劃屢經沿革,今為浙江省轄市。全市地勢大致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多山,最高峰龍王山海拔1587米。東部為平原水網區,平均海拔僅3米左右。有東苕溪、西苕溪等眾多河流。本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2—16.1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約1300毫米;無霜期224~240天。有煤、鐵、石灰石等礦藏,與安徽省交界處的長廣煤礦是省內最大的原煤基地。
湖州的地形,西倚勢若奔馬的天目山脈,境內重崗復嶺,群山逶迤,異峰突起,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其中龍王山高1587米,比在臨安境內的天目山主峰還高出80米,山勢磅礴,奇峰異石與懸崖陡壁相間,有仙人橋、龍門瀑布、龍門坎等自然景觀。周圍雲霧變幻,溪谷深切,水流湍急,疊瀑壯觀,覆蓋著生態完好的原始森林。在700米以上森林呈現出黃紅相間的暖溫帶夏綠林景觀,森林面積達2063平方公里,素有「極目千里秀,林木十里深」之稱,此乃上海黃浦江之源頭。
天目山向湖州東北延伸,與杭州為鄰,有座秀麗挺拔的山峰,與廬山、北戴河、雞石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的莫干山,周圍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20.2米,山以竹海流泉、煙嵐雲霧為勝,形成獨特的「清涼世界」。陳毅元帥曾高歌一首《莫干好》,詞曰「夾道萬桿成綠海,百尋澗底望高樓。」「飛瀑劍池滌俗慮,塔山遠景足高歌。」
天目山余脈一直延伸到湖州城西郊、太湖南岸。北宋元豐二年曾任湖州太守的著名詞人蘇軾有詩曰:「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雲峰下幽谷。」「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盪盪納千派。」
最高峰龍王山海拔1587米。
龍王山
龍王山位於安吉縣南端,西天目山北側,浙皖兩省,安吉、臨安、寧縣三縣的交界處,主峰海拔為1587.4米,屬天目山脈的主要山峰之一比西天目山主峰遍8米,整個保護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龍王山地勢險峻,多懸崖峭壁、山澗瀑流、河谷幽深,但整個保護區生態良好,物種豐富,氣候適度,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為90%以上,是浙北地區保護較好的植被基因之一,有「綠色寶庫」、「浙北綠色珍珠」等美稱。
龍王山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植物138科、406屬、668種,其中:蕨類植物有19科、28屬、39種;裸子植物有6科、13屬、16種;雙子葉植物有101科、315屬、542種;單子植物有12科、50屬、71種。龍王山還擁有多種稀有珍貴樹種,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銀縷梅;屬國家二、三級保護的銀杏、金錢松、鵝掌揪、杜仲、天目蘭花、銀鵲樹等十三種。動物在至今發現200多種,兩面三刀棲類、爬行類、蛙類等種類均有出沒,有東方蠑螈,還有龍王山特有的「安吉小鯢」(俗稱小蛙蛙魚)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雲豹、金錢豹、黑蝶、立灰蝶等,現已採集的蝶類標本近千號,共116種。
龍王山年平均溫度為19.9度,平均濕度為78。84%。因此,是得天獨厚的清涼世界,避暑勝地。
京杭大運河和源於天目山麓的東、西苕溪縱穿橫貫湖州全境。苕溪東經由頁塘(申湖航道,稱「中國萊茵河」),流於黃浦江,北經56條溇港注入煙波浩渺的太湖。境內水系密如蛛網,交織一起,形成江南水鄉。
苕溪又名雨言溪,在浙江省北部,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東、西二苕溪組成,因兩條溪大小想仿,又稱姐妹溪。
東苕溪,又名龍溪、仇溪、余不溪,上源由南、中、北三個支流組成,在浙江省東北部,而以南苕溪為正源。源出東天目山北部平頂山南麓,山峰海拔1166.8米,南流折東流,與中、北苕溪會合後,流至瓶窖稱東苕溪。瓶窖以下至全村,左有安溪匯入,至德清縣城,左有湘溪、余英溪匯入。德清至湖州左有埭溪匯入。解放後建東苕溪導流工程,自虎墩山沿導流經橫山、鮑山,至湖州市西的杭長橋與西苕溪匯合。
東苕溪杭長橋以上有流域面積2267平方千米,幹流長165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7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5.4億立方米,自然落差524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54億立方米,可能開發裝機容量0.35萬千瓦。已建成水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0.27萬千瓦。
西苕溪,又名龍溪港,因在湖州城區以西,故名。上游有南溪、西溪兩源,西溪為正源,源於浙江安吉和安徽寧國兩縣交界的天目山北側南北龍山之間的天錦堂,山峰海拔1415米,東北流至安吉縣塘浦鄉會合南溪後始稱西苕溪。
兩源合流後,水分兩支,其中北支系西苕溪故道,清同治年間原為西苕溪幹流,後遇大水,幹流改道,逐漸淤小。1954年在南支塘浦村上游建烏象壩,故道成為該壩的灌溉總渠,沿故道已有黃金壩等8條引水灌溉堰壩。故道東北流至安城,復與南支匯合。
南支原系一小溝,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遇大水被沖開成為西苕溪幹流。從塘浦村東流至姚家橋附近,侵佔原大溪下遊河段,至洪渚渡,有許溪、遞溪合流之水從右岸匯入。至安城鎮西苕溪由山溪性河道變為平原河道,故道從左岸匯入,主流北流至小溪口經石路村,東流經胥倉橋、徐家雨言門、土斗水橋,至湖州市與東苕溪匯合。
幹流總長145千米,流域面積227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2.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297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38萬千瓦,年徑流量22.6億立方米。為浙江省重要的北部通航河流。
東、西苕溪在湖州合流後,向北流15千米,歧分為數十條港婁,分別經由環城河、小梅港、新塘港、長兜港、大錢港、橫港諸道注入太湖。
苕溪上游流經浙西低山丘陵區,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洪水暴漲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特徵。天目山區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徑流豐富,苕溪年徑流量達39億立方米。下游進入杭嘉湖平原,水流平穩,河道曲折,支流發育,河段寬80—160米,水深約7—8米。昔日流域內水患災害頻繁,1949年以來,在東西苕溪上游營建大型水庫多座,1957—1960年,又先後完成東苕溪導游工程和東西苕溪分流入湖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水患,並兼有航運、灌溉之利。
苕溪的得名,是由於流域內沿河各地盛長蘆葦,進入秋天,蘆花飄散水上如飛雪,引人注目,當地居民稱蘆花為「苕」,故名苕溪。
湖州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全年平均溫度為16℃,年平均降雨量在 12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時間長,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湖州旅遊四季皆宜,但以春暖花開或秋風送爽之時為佳。
湖州自然資源豐富,全市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7.18億立方米,可供發展淡水漁業的水面2.2萬公頃。礦藏已發現47種,經初勘的23種,以非金屬礦藏為主,主要有建築石、石灰岩、膨潤土、硅灰石、方解石、螢石、石英砂岩、煤、石煤、黃砂等。木本植物主要有竹、松、杉、茶、桑、果樹等,安吉縣居全國十大「毛竹之鄉」之首。陸生脊椎動物約300種,珍稀動物有揚子鱷、金錢豹、梅花鹿,畜禽飼養品種有50餘種。淡水魚是境內動物資源的重點,有102種。
湖州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楚春申君黃歇築下菰城至今已有近2300年歷史,下菰城牆至今保存完好,為國內罕見的古城遺址。千金鎮塔地遺址是一個良渚文化、馬僑文化和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及更晚的周代印紋陶文化的文化堆積深厚的古代大型聚落遺址。湖州是世界絲綢文化發祥地之一,市郊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蠶絲織物有4700多年的歷史,人傑地靈的湖州歷代人才輩出,吳昌碩、俞平伯,孟郊、趙孟頫、陸羽等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這些連同綢文化、筆文化、茶文化、飲食文化等共同構成了湖州獨具魅力的人文資源。
湖州西倚天目山脈、北瀕太湖,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除豐富的人文古跡,自然景觀尤以「山水清遠」著稱,風光獨特,景色秀美,山、水、湖、泉、洞五類俱全,既有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又有蒼山、竹海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既有小橋流水的吳越風情,又有高山大川、森林竹誨和浩渺煙波的太湖風光,景色如畫。
「太湖、名山、竹鄉、古鎮」是湖州四大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旅遊品牌。
商貿業繁榮興旺,市場發達,初步形成了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相互配套的大流通格局。商品交易市場穩步發展,全市擁有商品交易市場191個,市場成交額40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水平交易市場31個。其中綜合性特大型專業批發市場有全國最大的膠合板以及包括傢具、五金,建陶、燈具和地板等所有裝飾裝潢材料的南潯建材市場和和全國最大的童裝批發市場織裏童裝市場。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湖州建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江南古城。 春秋為吳越地。
公元前334年,楚滅越,湖州屬楚。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春申君黃歇徙封於此,在此築城,名「菰城」(以澤多菰草而名)。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改「菰城」為「烏程」,以烏巾、程林兩氏善釀得名。置烏程縣,屬會稽郡。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原會稽郡的浙江(錢塘江)以西部分設吳郡,烏程屬吳郡。
公元266年(三國東吳孫皓寶鼎元年),置吳興郡,烏程屬吳興郡。
公元602年(隋仁壽二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濱太湖而名,湖州之名從此而始。
明、清時,設府治,一直沿稱「湖州府」。
1912年(民國元年)廢湖州府,把烏程、歸安二縣合為吳興縣。
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設湖州市和吳興縣,至1983年曾幾度分合;湖州又是解放後浙江省第一專區、嘉興專區和嘉興地區行政中心所在地。
1983年7月,撤地建市,撤銷嘉興地區,分設湖州、嘉興兩市,實行市管縣體制。湖州作為地級省轄市,下轄城、郊兩區和德清、長興、安吉三縣。1988年撤銷城、郊兩區建制,1993年又設城區、南潯、菱湖三區。
2003年1月,撤銷城區、南潯、菱湖三區,新設立吳興區、南潯區兩個行政區。現湖州市行政區域轄2區3縣。
[編輯本段]■人口民族
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我國於2005年11月1日進行了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這次調查以全國為總體,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次總體,採取分層、多階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樣方法。最終樣本單位為調查小區。湖州市這次調查的常住人口為2.45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0.9%。
一、全市常住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時,湖州市的常住人口為271.68萬人,與2000年11月1日零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262.58萬人相比,增加了9.11萬人,增長3.47%;年平均增加1.82萬人,年平均增長0.68%。200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為271.80萬人。
二、城鄉構成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64.36萬人,占總人口的60.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107.32萬人,占總人口的39.5%。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77個百分點。
三、性別構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為136.30萬人,占總人口的50.17%;女性為135.38萬人,占總人口的49.83%。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0.68。
四、年齡構成
全市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41.57萬人,占總人口的15.3%;15-64歲的人口為201.51萬人,占總人口的74.17%;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8.61萬人,占總人口的10.53%。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2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65個百分點。
五、民族構成
全市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68.96萬人,占總人口的99%;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72萬人,占總人口的1%。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7.57萬人,增長了2.9%;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53萬人,增長了129.35%。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程度的人口為7.86萬人,高中程度的人口為27.03萬人,初中程度的人口為95.99萬人,小學程度的人口為99.29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大學程度的人口增加2.44萬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65萬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9.71萬人,小學程度的人口減少7.92萬人。
七、家庭戶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戶87.72萬戶,家庭戶人口為267.51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05人,集體戶人口為4.17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減少了0.3人。城鎮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02人,農村為3.09人。
200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58.50萬人,其中男性129.67萬人,女性128.83萬人;非農人口80.75萬人,比上年增加1.1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91萬人,出生率為7.4%。;死亡人口1.86萬人,死亡率為7.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計劃生育率為98.2%。全年新增城鎮就業5.73萬人,幫扶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6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43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3%。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全市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元」大關。經初步核算,2008年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34.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82.63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593.56億元,增長10.7%,其中工業增加值534.98億元,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358.70億元,增長11.8%。三次產業比例為8.0:57.3:34.7。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40089元,增長10.5%,摺合5772美元;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36764元,增長9.4%,摺合5294美元。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33.7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1.6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3%和16.1%。財政總收入佔GDP的比重為12.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兩千億元」大關,達到2138.50億元,比上年增長22.1%。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5.24億元,比上年增長14.6%。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2.11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批發零售業332.95億元,增長19.4%;住宿餐飲業43.76億元,增長23.8%。
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1972.8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9%,其中國內旅遊人數1948.43萬人次,增長16.9%,入境旅遊人數24.37萬人次,增長25.0%;實現旅遊總收入131.72億元,增長29.1%,其中國內旅遊收入125.69億元,增長28.4%,旅遊外匯收入8688萬美元,增長27.9%。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55.8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1%,其中出口49.01億美元、進口6.87億美元,分別增長33.4%、16.6%。
全年新批准及增減資利用外資項目421個,其中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73家,批准增資項目164個。合同外資18.0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9.2%。實到外資8.02億美元,下降4.9%。
全市年末戶籍人口258.50萬人,其中男性129.67萬人,女性128.83萬人;非農人口80.75萬人,比上年增加1.1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91萬人,出生率為7.4%。;死亡人口1.86萬人,死亡率為7.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計劃生育率為98.2%。全年新增城鎮就業5.73萬人,幫扶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6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43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3%。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兩萬元」,達到21604元,比上年增長9.9%。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751元,增長12.7%。
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68平方公里,比上年擴大4.4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歷史湖州
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湖州地屬吳國。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滅吳,地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楚滅越,地屬楚圍。湖州又一名稱菰城,就源自建於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下菰城,乃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黃歇所建,這是湖州年紀最大的古城,其遺址今天仍保存在湖州市郊雲巢鄉窯頭村的稻田、毛竹和桑樹之中。 公元前206年,項羽在吳中(今湖州)起兵,自立西楚霸王,在湖城中心建「項王城」,其南城牆原址在今天的福來福大酒店,解放前還留有兩個石獅子,後移到人民公園里去了,「項王城」也終於淹沒在鬧市之中;另有「項王井」,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北面100米處。項羽起兵前後的許多活動都是在湖州進行的,《史記》記載,項羽與叔叔項梁「避仇於吳中」,唐顏真卿在《項王廟碑陰述》中說得很清楚:「吳中,蓋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間,恰逢秦始皇東巡經過湖州,項羽就是在湖州城邊東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輿並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項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舉之兵都是他在烏程的賓客及弟子和附近各縣收得的,即所謂八千「江東子弟」。部隊號「烏程兵」,烏程就是湖州。起兵後在下菰城北建城,這就是項王城,兵屯於今湖州弁山。方誌記載,湖州出西北之門又叫霸王門,弁山則有項王走馬埒、飲馬池、系馬木、磨劍石等古跡。過去,在湖州城內和弁山等處都有項王廟,後被毀。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項羽被江東父老封為弁山之神。
作為一個湖州人,我!~~~跟你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