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6年2月外匯儲備下降多少
去御融問吧
❷ 為什麼外匯儲備下降會導致人民幣貶值
1、我國來外匯儲備的主要源來源是企業對外貿易收入、個人對外勞務收入、外國對中國直接投資等,這些收入一般原本是外幣,如美元,但由於在國內美元不通用,需要兌換成人民幣消費,這會增加我們的外匯儲備。當外國人從中國撤出投資或企業需要在國際上購物時,他又要用人民幣挽回美元等國際儲備貨幣,我們的外匯儲備又會減少。
2、在一般情況下,外匯儲備的正常增加與減少不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是如果比較集中且量大,則會對人民幣的升值或貶值產生影響。如近期人民幣匯率連續走低,說明有較大量的外資撤出。這也是經濟學上供需關系的反映。
❸ 為什麼中國資金外流,外匯儲備會下降
我國是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外資進入需要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這時候外匯儲備就會上升,反之,外資外流需要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匯,這時候外匯儲備就會下降
❹ 2016年為什麼 外匯儲備連續三個月下降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主要是中國央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消耗外匯儲備導致的。2015年8月11日匯率改革回以來,人民幣答基本延續了貶值趨勢,但是為了阻止人民幣過快貶值引發市場過度擔憂,中國央行指示國有銀行在外匯市場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
❺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怎麼理解,含義是什麼
外匯儲備下降是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專外匯資產少屬了。
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方面:
一是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操作,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
二是外匯儲備委託貸款項目在當月進行了一些資金提款;
三是當月國際市場一些主要金融資產價格出現不同程度回調。
❻ 為什麼近年來中國外匯儲備數據在下降
首先是外匯儲備中美元以外其它外匯對美元的貶值造成的。 第二是外匯儲備的資專產的貶值。 第三屬是中國用匯增加的原因。 第四是穩定匯率的原因。 第五是資本的外逃,由於美元走強,人民幣貶值,個別投資者為資金保值,將錢轉出中國。
❼ 中國外匯儲備即將返回五年前水平 外儲下降有什麼影響
去年中國外復貿形勢嚴峻,外製儲連續下降對外貿有什麼影響呢?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李遠芳指出,當前外匯儲備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和資本項目下的資金外流,而不是經常項目下的貿易順差變化。
「外匯儲備增減對外貿沒有直接影響,但有間接的影響。」孫華妤指出,這種間接性體現在人民幣匯率上。人民幣貶值,有利於企業出口。為控制人民幣貶值幅度,央行會出售以美元為主的外幣,外儲因此減少。
有機構認為,目前外儲下降或使人民幣匯率繼續承壓。中金公司研究部負責人梁紅分析,2016年第一周,人民幣對美元已貶值超過1.5%,至5年來最低水平。外匯儲備水平並非幣值的最終決定因素,但其下降或給市場帶來較大的心理影響,刺激更多外匯流出。
「短期內市場存在外儲下降和人民幣貶值的趨勢,這將利好出口企業。但由於我國加工貿易佔有一定的比例,對於來料加工的企業,其進口成本也將因人民幣貶值而上升,令出口的價值優勢打了折扣。總體來看,外儲下降、人民幣貶值對外貿的影響是中性的
❽ 什麼情況下外匯儲備會減少
什麼減少,是問貶值嗎,一般情況下,外匯貶值,外匯匯率下跌的,外匯儲備會縮水,購買力下降。如果國家外匯儲備過多,會減少一些的,此外,如果和某個國家發生貿易摩擦的話,也會減少該種外匯儲備。
❾ 外匯儲備減少說明什麼
據介紹,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兩年內下降了25%,如今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首位,那麼,中國外匯儲備下降原因是什麼?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有哪些?
近日,央行公布11月我國外匯儲備數據,規模為3.05萬億美元,較10月底下降691億美元,降幅為2.2%。最近幾個月,中國外匯儲備一直都在降降降,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後,人民幣出現持續貶值,不少人都去把人民幣兌換為美元謀求升值。而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兩年內下降了25%。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的外儲從2000年開始「野蠻生長」,從1600多億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近4萬億美元。其中,2014年6月最高,達39932.13億美元。
如今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首位,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烏地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外匯儲備下降有三個原因
第一:和全球總體局勢有很大關系。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影響,美元走強非美貨幣集體大幅回落,人民幣也在影響范圍內。特殊性在於人民幣處於國際化的過渡階段,為了防止大幅下跌引起的恐慌性拋盤,所以央行必須要動用外儲去穩定人民幣匯率。
第二:和出口的貿易順差有關。由於受到全球消費疲軟的影響,出口創匯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外匯儲備增加量在縮減。
第三:國家支持人民幣「走出去」政策,如「一帶一路」,使得我們對外投資的結算用人民幣而比較少用美金,美元儲備自然就會下降。
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外儲下降是消化,是好事
2014年外儲將近4萬億美元時,大家討論的是外匯儲備「太多了」;現在將要臨界3萬億美元,是對過去擔憂的改變,這是一件好事。只不過因為人民幣貶值,所以恐慌性比較大,大家覺得負效應比較凸出。
如果從教科書的角度去看,一般一個國家能夠應付3-6個月進口的需要、償還外債的需要,那麼外儲就夠了。但現在的經濟規模和金融市場規模,都跟傳統教科書時代完全不一樣了。流動過剩的局面是歷史新變局。
但很難說破3萬億美元就是驚險的,很難界定。如果按目前的市場環境,破3萬億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直線下降的情況會被打破,在一定時間內會有所改變。2017年將繼續有增也有降,也會有新的情況出現。
❿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是怎麼回事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表示,中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可能由外資撤離和人專民幣貶值預期等多屬個因素匯合導致。
自2003年12月開始,我國外匯儲備余額一直加速增長,並於2006年10月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仍居世界第一。
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副經理趙慶明表示,外匯儲備下降有幾個原因,一是,近段時間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導致部分資本趁機流出。二是,金融危機下,各國經濟遭受打擊,部分外資企業的外國母公司資金出現短缺,有些外資公司藉助貿易、分紅等形式將資金迴流母公司。
影響
增持美國國債勢頭將趨緩
建行趙慶明稱,「手上錢少了自然少買甚至不買」
外匯儲備的下降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對美國國債的購買力,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副經理趙慶明表示:「很簡單的道理,以前我們外匯儲備一直在增長,手上的錢多,就得找投資渠道,而美國國債是最好的投資品種。現在外匯儲備開始減少,手上錢少了,自然就少買點美國國債甚至不買了。」在此之前,我國曾在10月單月增持美國國債659億美元。
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外債處蔡秋生表示,純粹從外匯管理的角度來說,這種適當的下降是外匯管理局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