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了達到維持本國貨幣匯價和平衡國際收支的目的,專以法令形式對屬國際結算和外匯交易實行限制的一種制度。實施外匯管制的國家直接控制外匯兌換的數量和價格。例如在我國,外匯就不能自由兌換,當進口和其它外匯需求數量較大時,就必須向當局申請,得到批准後才能按照當局制定的外匯牌價匯率購買外匯。
由於許多國家存在著外匯管制,就衍生出了貨幣能否自由兌換的關系,按照貨幣可兌換的程度,可以分為:
1、完全自由兌換貨幣:指在國際結算、信貸、儲備三方面都能為國際社會所普遍接受和承認,例如美元、英鎊、日元等。
2、不完全自由兌換貨幣:指只能是國內廠商及公眾才能不受限制地用本國貨幣從金融機構購買的外匯。
3、有限度可兌換貨幣:介於完全和不完全自由兌換之間的體制,在交易方式、資金用途、支付方式等方面採取一定限制。人民幣就屬於此范疇。
4、完全不可兌換貨幣。
❷ 外匯管制是什麼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
❸ 外匯管制國家,請問現在向境外匯錢國家有什麼規定嗎
1。目前,居民個人結匯、售匯年度限額為5萬美元(等值,下同)。購匯後匯出金額不超過限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一次匯出5萬美元。如果金額超過50000美元,應提供使用證明,如入學通知書和學費證明。
2。如果是現金,當日累計匯款限額為10000美元,一般加上兌換費。
3。具體規定見《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十四條經常項目支出匯出境外的個人外匯,按下列規定辦理:累計外匯金額外匯儲蓄賬戶匯出當日進出口金額在5萬美元(含5萬美元)以下的,憑有效身份證件到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活期賬戶交易金額真實憑證辦理。
外幣現金匯出當日累計等值不足1萬美元(含)的,憑有效身份證到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交易真實性證明辦理。經常項目金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簽署的《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報關單》。
(3)外匯管制印錢擴展閱讀:
1、匯款方式如下。
(1)境外匯款可以通過境內郵局西聯匯款進行。
(2)相關電匯業務可通過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國內銀行櫃台辦理。
(3)匯款可以通過國內銀行卡在線銀行進行,匯款可以由本人填寫相關信息完成。
2、匯款程序
(1)匯款的貨幣和金額(阿拉伯數字)
(2)收款人的名稱和地址。開戶行中收款人的賬號。收款人開戶銀行的名稱、銀行代碼(銀行代碼)或地址。
(3)電匯是國外匯款的一種常用方式。電匯通常在兩到三個工作日內到達,分為外匯匯款和外幣匯款。如果採用外匯匯款。一般情況下,收取匯款金額的一千分之一的手續費和150元人民幣(香港和澳門的人民幣80元)的電報費。
以外幣匯付的,除收取手續費和電報費千分之一外,還應收取一定數額的轉賬費,並按當日「買賣款」的差額收取。
3、轉賬成本
是因為個人儲蓄可以直接將外匯兌換成外幣,但不能隨意將外幣兌換成外幣。
匯款人以「匯出」現金形式時,銀行必須以現金實物形式將其運至國外,運輸費用由客戶承擔,即「買賣外幣」(客戶買賣現金時)。「紙幣轉帳」的手續費和手續費,按現行匯率摺合成人民幣計算。轉換後的手續費可低至50元,高至260元。
❹ 什麼是外匯管制外匯的管制利弊是怎樣的
外匯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版行的限制性措施權。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
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外匯管制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避免該國貨幣供給額的過度膨脹,或外匯儲備的枯竭,對於外匯之持有,對外貿易或資金流動所採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預。
❺ 外匯管制有哪些方式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❻ 在外匯管制中,為什麼順差部分要增發人民幣
商業銀行存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准備金是為了防範風險的,不能隨便動
❼ 為什麼國家每年印錢人民幣卻沒有貶值
你好,近些年人民幣沒有貶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貨幣超發已經超過歐美國家的情況下發生的。這裡面個人認為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人民幣國際化問題,更直白地說就是大量輸出人民幣。
藉助金融危機爆發,中國與多個國家逐步簽署貨幣互換協議;隨後中國逐步加快貿易項目下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然後是最近一年多世界各國紛紛爭相建立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再然後就是2014年7月剛剛公布的金磚五國發展銀行的籌建,五國出資,建立金融防火牆,這是奔著世界銀行和IMF的功能去的。
上面這幾個步驟每一步都帶著大量的人民幣輸出,雖然可能不是你提出的問題的全部答案,但至少是很大一部分了。
最後一個問題,關於印多少的問題,實際上這個事情誰也不知道,包括央行在內。國內的通脹因素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始終是一個隱患。這個話題暫不討論,接著前面的,像這樣的每年巨量貨幣增發有其背景因素,除在總量上相對控制之外,就需要其它手段來調節了,如利率、准備金率、央票、回購、還有最近推出的PSL等等,這些是在代表大方向的總量規模效應之下進行的短期調節工具(央票、回購等)和定向調節工具(如前述的PSL。這個是相對於利率調節這樣的宏觀調節工具而創新的,因目前中國兩高一剩行業問題比較嚴重,市場融資主體融資成本差異巨大,需要區別對待),相信以後還有不斷有更多貨幣政策工具創新,原因在於中國的金融市場更經歷一場變革,創新必不可少。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❽ 印度外匯管制導致的問題
一.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匯管制中,最嚴格的規定是出口商必須把全部外匯收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出口商在申請出口許可證時,要填明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結算貨幣、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並交驗信用證。
二.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外匯管制對進口外匯的管制通常表現為進口商只有得到管匯當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銀行購買一定數量的外匯。管匯當局根據進口許可證決定是否批准進口商的買匯申請。有些國家將進口批匯手續與進口許可證的頒發同時辦理。三.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非貿易外匯涉及除貿易收支與資本輸出入以外的各種外匯收支。對非貿易外匯收入的管制類似於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即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必須把全部或部分外匯收支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為了鼓勵人們獲取非貿易外匯收入,各國政府可能實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居民將個人勞務收入和攜入款項在外匯指定銀行開設外匯賬戶,並免徵利息所得稅。
四.對資本輸入的外匯管制
發達國家採取限制資本輸入的措施通常是為了穩定金融市場和穩定匯率,避免資本流入造成國際儲備過多和通貨膨脹。它們所採取的措施包括:對銀行吸收非居民存款規定較高的存款准備金;對非居民存款不付利息或倒數利息;限制非居民購買該國有價證券等。
五.對資本輸出的外匯管制
發達國家一般採取鼓勵資本輸出的政策,但是它們在特定時期,如面臨國際收支嚴重逆差之時,也採取一些限制資本輸出的政策,其中主要措施包括:規定銀行對外貸款的最高額度;限制企業對外投資的國別和部門;對居民境外投資徵收利息平衡稅等。
六.對黃金、現鈔輸出入的管制
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一般禁止個人和企業攜帶、托帶或郵寄黃金、白金或白銀出境,或限制其出境的數量。對於該國現鈔的輸入,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往往實行登記制度,規定輸入的限額並要求用於指定用途。對於該國現鈔的輸出則由外匯管制機構進行審批,規定相應的限額。不允許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禁止該國現鈔輸出。
七.復匯率制
對外匯進行價格管制必然形成事實上的各種各樣的復匯率制。復匯率制指一國規章制度和政府行為導致該國貨幣與其他國家的貨幣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匯率。
❾ 各國為什麼不能隨意印製鈔票
1、國家印鈔票一般來說根據國內供需的平衡程度來調節,還有國際上的經濟要素,有時還有一些政治上的考量,像這幾年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像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漲價等政治上的因素。黃金儲存量是指中國放在世界銀行的黃金,在外匯交易時,特別是國與國的交易時必須必須做黃金交割,現在大約171個國家(較早時期的數據,可能有變)在世界銀行放了黃金,在做交易時通常是由世行的人員直接做交割,既把黃金挪個地。而事實上存儲量基本上是不會有大的變化的,因為各國都有外匯儲備,中國的外匯儲備十分充足。而GDP是指國民生產總值,望文生義即可。 2、國家每年都會印製新鈔票,同時國家同時還會銷毀一些舊鈔票,舊鈔票來自於國內各個銀行,如果有去過銀行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我們去存錢時通常拿的是舊鈔票,可取錢時卻多是新鈔票。現在硬貨幣只用四種:歐元、美元、英鎊、日元,可以在國際上通行,但中國目前的人民幣只在國內有用(由於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在自己的國家上的銀行里設有人民幣的兌換),並且我國現在是外匯管制的(部分管制),所以我國人民出國特別是留學的學生必須上報,得到批准才能兌換到較大數目的自己所需的外幣,並且如果你私自帶大數目的外幣在身上出關的話,抱歉,海關會對你的外幣實行沒收。而國際上的流通實際上靠的是國際貿易,有進有出,譬如我國的民族企業需要向國外購買一批機器時,就必須先申購,然後才能換到外幣進行交易。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的是使用銀行做信用中介。國內的流通主要就是銀行了,因為收稅、工資其實也是通過銀行來實現的。 3、最後,國家發行新幣除了銷毀舊幣必須補齊的外,更重要的是一種調控的手段。發行新幣會影響物價的高低,發行量多於需求時會導致物價的上漲,這樣多發行的鈔票其實跟原先的人民幣是等值的(其實人民幣本身只是個貨幣符號,本身並不存在價值),這樣多發行鈔票不僅沒有帶來財富,反而是有害的。所以事實上印新幣跟增加工資是一點關系也沒有的,要增加工資事實是看國家經濟的發展、物價水平、當年稅收的計劃額及分配額度,以及本單位的經濟問題了,社會救濟多是由國家撥款,當然也還有慈善事業
❿ 為什麼中國要外匯管制,中國同時流通美元還有人民幣會怎樣
經濟學上復有一個大家廣為知制道的定律就是劣幣逐良幣,在一個市場上有多種貨幣流通的時候,人們普遍的傾向就是把良幣收藏起來盡快花掉劣幣,這樣就讓劣幣流通更快,很快市場上就全部是劣幣在流通了。這樣的原理在全球貨幣市場則變成有貶值趨勢的貨幣會以通縮所替代,有升值趨勢的貨幣匯率上會以通脹所替代,有貶值趨勢的貨幣是劣幣,可以驅逐市場上的良幣,因為匯率上的升貶和通脹通縮可以通過貨幣的國際流動來實現。如果美元在中國流通,這將是美國一個做空中國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