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國(比如日本、英國等西歐國家)外匯儲備是怎麼形成,制度又怎麼樣。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⑵ 外國有外匯儲備嗎美國,英國有外匯儲備嗎什麼國家有外匯儲備,什麼國家不需要外匯儲備
每個國家都有一定量的外匯儲備!影響儲備的因素有許多:
1、當政府發現出口大版於進口時,權就瘋狂的用外匯儲備購買國外產品,反之亦然,就是收的錢多了,要花一部分,以達到賬面平衡。
2、直白的說:要是一個沒有償還能力的人去借錢,相信你也不會借給別人。
如果一個國家的國際儲備充足,即使在出口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必要的進口支付能力,從而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一國國際儲備充裕,別人才會相信你能還得起,就比較容易取得借款,從而可以充分利用外貿來保證國內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彌補暫時的國際收支逆差和促進借款到期的順利償還。
3、當外匯匯率上升,本國貨幣幣值下跌,超過政府所期望的目標區間時,政府就向外匯市場拋售外匯,換回本國貨幣,抑制本國貨幣幣值的下降趨勢;當外匯匯率下跌,本國貨幣幣值上升過快時,政府則向外匯市場拋售本幣,收進外匯,以便抑制外匯匯率下跌的趨勢,從而達到穩定匯率的目的。
4、等等。。。。
最明顯的就是日本政府,經常用這一招來干預本國貨幣的走勢,可以看看美元/日元走勢就不難發現。
⑶ 為什麼大量的外匯儲備資金不能投向國內反而引進外資
簡單來說有兩個要點:
第一,作為國家需要流通性極好的外匯儲備,國家如果投資在國內,實際上有兩個問題,1)被投資的項目或者企業一般要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除非投資的項目大部分設備或者采購需要進口)才能在國內使用,所以會造成人民幣和外匯之間的外匯平衡,也會減少人民幣的市場流通量(M1);2)投資的項目換匯之後,外匯最終又回到了國家手中,實際上是沒有使用外匯,而是變相增加了人民幣的投資量,如果這個量大的話,會引發過度人民幣供給而造成通貨膨脹;
第二,投資項目多數是投資資產,且大部分是固定資產(土地\廠房\設備等),這些資產的變現能力往往是比較差的,所以一旦國家在外匯支付方面需要外匯,這些投資完全不能馬上短時間內變現。所以國家外匯的流通性非常重要。
通過外匯投資公司在海外投資,主要也是投資流通性(變現性)比較好的資產,比如美國國債,歐洲國家外債,高信用級別的金融債或者企業債等等,當然也會有一小部分的資金投資在重要行業的企業當中(比如前些日子國家利用外匯儲備投資英國黑石投資集團)。這些投資跟國內投資的重要區別在於:國外外匯投資的產品或者資產的流通性好(資產變現容易,外匯之間兌換自由),國內人民幣跟外匯之間的資本項下帳戶不能自由兌換(外匯管制體系),還有外匯投資海外對國內的經濟(通貨膨脹指標等)沒有影響,... ...等等。
⑷ 外匯儲備如何增值 外匯投資公司呼之欲出
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規模,必然要求關注其安全性問題,要求外匯儲備能夠實現保值、增值。
中國銀行總行研究員王元龍在《瞭望》周刊上撰文指出,一個更加獨立的外匯儲備管理實體即「外匯投資公司」已呼之欲出。
王元龍在文中指出,目前,構建新的外匯儲備管理體系已經拉開大幕。而首務之急就是明確這一體系的基本組織架構和基本任務。管理好外匯儲備、利用好外匯儲備,是中國未來外匯儲備管理體系最重要的基本任務。而對外儲管理體系的基本組織架構,需要仔細分析。
從國際經驗來看,在外匯儲備管理方面,既有財政部主導模式,也有央行主導模式。對中國外匯儲備管理而言,問題不在於由誰來主導外匯儲備的管理,關鍵在於需要理清外匯儲備的形成與貨幣政策的關系,阻斷外匯儲備增長與貨幣發行之間的連帶關系,從而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的自主性、甚至為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創造必要的前提條件。
與此相適應,一個更加獨立的外匯儲備管理實體即「外匯投資公司」便呼之欲出。
未來的外匯儲備管理基本組織架構應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一是由中央銀行保留大部分外匯儲備,以滿足對外匯儲備的交易性需求和預防性需求,應付國際收支逆差、進行貨幣政策操作、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二是由外匯儲備管理實體即外匯投資公司管理和運作部分外匯儲備用於投資,追求盡可能高的收益。該組織架構的基本特徵是進行專業化分工、分層次管理。
文章指出,實際上,這種外匯儲備管理的基本組織架構,其實質是將外匯儲備按匯率管理功能和投資功能劃分為兩個層次。之所以進行這樣的劃分,一是由於縮小了官方外匯儲備的規模,減輕了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有利於實現中國匯率政策的目標,即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有效性;二是專業化經營的分工有利於實現外匯資產的「三性」原則,即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要求。
用於匯率管理功能的外匯資產投資方向主要側重於國際金融市場,其運用應當以保持流動性為主,兼顧安全性和收益性,主要投資於流動性較強的資產以備不時之需;而用於投資功能的外匯資產,其運用主要為長期性投資,應當以收益性為主,兼顧安全性和流動性,主要投資於高收益資產如新興市場債券、外國股票等,以增加國家的長期總財富。
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實際上是央行通過發行基礎貨幣購買來的負債資產,基於這種狀況,如果成立專業化外匯投資公司,就由這個獨立實體發行相應的人民幣債券購買外匯儲備,從而取代目前的央行票據和准備金操作。
此外,「外匯投資公司」在財務上與央行是徹底分開的,其外匯儲備運用也應當堅持主要在海外使用的原則,這樣就不會對國內經濟造成壓力。顯而易見,這種外匯儲備管理框架的優點,就在於阻斷了外匯儲備與基礎貨幣之間的直接聯動以及匯率變動可能對貨幣政策產生的直接影響。更為重要的是,由於不穩定的外部沖擊被阻斷了,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將得以提高,其調控國內經濟運行的能力也將進一步加強。
⑸ 外匯儲備能投資嗎
專業回答:
如果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使用100萬美元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美國,原來的100萬美元回一般答不會變成200萬美元.
國家的外匯儲備原來主要就是買的美國國債,原來的那100萬美元是拋掉美國國債換來的,也是說是從其他國際投資都那裡來的,你多了100萬元美元他們就少了100萬元美元,世界上的美元總量不會因此改變.
如果那100萬元美元是儲備在國外的銀行那你提100萬出來投資國外勢必減少100萬.
只有一種情況,100萬美元本來是存在國內的銀行(如中行),則提出來投資會使國際市場上流通的美元多100萬,但這樣一來中行就少了100萬美元.
所以美元總量不會因為這種簡單的活動而增加.
⑹ 我國外匯儲備那麼多,為什麼不去國外做投資
因為我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為了穩定國內的經濟市場。還有就是在對外貿易中直接用外匯儲備結算。當然更重要的是一旦發生金融危機,國家可以直接動用外匯儲備來進行預防和管理。所以說外匯儲備絕不能輕易使用。
當然如今的外匯儲備更多的其實就是干預外匯市場以及阻止本國貨幣升值的副產品罷了。也就是說,購買外匯相當於出售本國貨幣,目的是為了防止本國經常賬戶盈餘所導致的本國貨幣升值。所以,儲備水平則遠高於進口需要。當然在如今全球化的市場中,我們國家進行大量的外匯儲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樣可以保證我國人民還有我國企業在國外進行貿易的時候,能直接使用外匯結算。不僅是這樣,也防止了一些金融大鱷對我國的股市以及經濟結構造成一定的威脅。
⑺ 外匯儲備增多 為什麼會導致一個國家本幣的升值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
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
當一國的國際收支長期處於順差的狀態,即在商品貿易和投資中流入的資金多於流出的資金時,該國的外匯收入增加。諸多的外匯收入包括外國銀行的支票等直接表現為一國的外匯儲備,當該國外匯儲備不斷增長是,國外投資者對該國貨幣信息不斷增加,在交易中不斷買入該國貨幣以規避風險。
因此,該國貨幣的需求不斷增長。在市場經濟中,在某物品供給一定的情況下,不斷增長的需求勢必導致該物品價格的上漲,所以在旺盛的需求下,該國貨幣的升值壓力會不斷加大。
反之亦然。
補充回答:
外匯儲備增加了,意味著一國經濟實力的上升,而經濟實力是本國貨幣匯率的基礎,因此許多國際投資者都有購買強勢貨幣規避風險的習慣。
同時,外匯儲備增加導致貨幣升值的預期,國際投機者會迅速大量購買該國貨幣,以等待升值後可以獲利賣出。
基於這兩方面因素,外匯儲備的變化會影響一國的貨幣需求
⑻ 英國歸還香港前為什麼沒拿走香港的外匯儲備或其他可移動財產
兄弟英國香港洗劫走了很多錢!殖民國想在被殖民國立足,1就是純武力鎮壓內!2洗腦!
英國就是容2,先和一些黑社會等勾結,擾亂社會安寧,他們在出頭去以好人形象收尾獲得民眾支持!其實背地裡用那些黑社會洗黑錢,貪污,許多灰色交易都是有也職權部門默許的!而且英國撤走的時候連根毛都不剩,能搬得全搬了!
再說外匯儲備的問題,外匯儲備其實並不屬於政府更屬於銀行!這里涉及很龐大一個體系,反正他們根本拿不走!
再說其他可移動資產,順便說一句香港的電影沒落與港英政府當年為了斂財亂發電影牌照有很大的關系,更不用說當年的房地產泡沫還有股災了,有因必有果,反正這幫逼斂了很多財走的!
⑼ 外商直接投資是怎麼影響外匯儲備的
中國現在實行的匯率管理制度是:所有的外幣進入中國都必須要由央行買下,並兌換成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中,外商用的是外幣,央行就會把外幣買下,外商在中國的投資用的只是人民幣,這樣,外商對中國投資越多,央行買下的外匯也就越多,反之外商對中國投資越少,央行買下的外匯也就越少了。希望能幫到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