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匯AXiS交易平台還在運營嗎出金單子提交了一直顯示未審核,資金提不出來。
建議你趕緊聯系他們客服人員,說清楚你的問題,看他們怎麼解決,,如果不行的話,那估計就是你遇到騙子了
⑵ 環球資本國際GPFC外匯交易執行的是什麼標准,具體有哪些內容和條款。
GPFC的執行標準是按照英國金融服務局FSA來的,現在改為FCA了;內容和條款太多了,你可以去網上自己查看下,也可以去他們的官網咨詢下。基本跟其他的英國FCA監管的是一樣的。
⑶ 想買台台式電腦,平時主要是用來炒外匯看盤的,周末看看電影或者玩一下魔獸跟dota,配置如下
你這個配置來看
1 CPU上面建議選擇i5 3450,用來看盤什麼的用不上8線程,沒有這么多任務可以看,用來看電影和玩魔獸,dota什麼的就是最低的需求了,這CPU完全滿足
2 內存建議2條,現在內存便宜,不過你不超頻的話我不建議你去買三星的那種超頻比較容易的金條,黑武士什麼的,買個平常的金士頓什麼的就可以了,還便宜。
3 顯卡上面的話買個7770挺好的,但是你這個7770真的有點太貴了,現在的微星7850也才1300多 ,性能相差了非常多。我建議你預算足夠的話就去買7850,如果想省點錢的話我建議你買hd6750,可以將生下來的錢投入到顯示器,外設,機箱風扇之類的上面去
4 具體的組合其實挺不錯的,用來你這樣不太玩大型3D游戲的足夠了
⑷ 華為財經怎麼樣
華為財經和「四大」會計所,我該去哪一個?
華為財經和四大的糾結,是每年財務應屆生和入職1-3年的財務人都特別頭疼的問題,知乎上問的人也不少!
比如這位四大er說:「大家都在吐槽華為加班強度,但是還是想去華為,不過年紀越來越大,總得綜合考慮身體、家庭等因素。」
面對這個二選一的財務界世紀問題,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有的人揚言:「如果再給一次機會,絕對選擇華為!」理由是覺得四大錢少事多!事務所的工作太摧殘身體!
而有的人則不同意!說:「四大牌子響,四大出來的人認可度高,基本素質也比較好。」
還有位知乎@網友張呵呵說:選擇四大!華為頁不輕松!四大辛苦兩三年可以鍍金!
知乎@網友張呵呵補充說:「四大三年,哪怕一年後出去,選擇很多!而華為的財審並沒有!」
那對於應屆生的職業生涯發展來說,華為財經和四大審計到底,哪個是更好的平台?
1
2020應屆生選擇去四大,
會有這些優劣勢!
四姐先來客觀的講下四大的優缺點!
四大的優點有:
1、上升空間穩定,競爭環境相對公平,員工晉升有明確的梯度且公開透明。
2、薪水每年漲幅固定且透明。
3、工作強度大,每年同時做幾個項目,大量的加班和高強度的工作,可以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經驗。
4、行業跨度大,有機會積累不同行業的審計會計經驗。
5、內部培養體系健全、完整、規范。事務所校招的時候會有很多其他非財務類專業的人員,最終這些人也能成為很出色的審計師,靠的就是事務所強大、健全、規范的人才培養體系。
6、良好的工作習慣、職業素養的養成。
7、專業基本功底的扎實。
8、咨詢、並購業務對於四大愈發重要,且成為重要的發展機遇。隨著本土企業跨國並購越來越頻繁,目前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主流手段,四大所挾全球化的優勢壟斷了這塊咨詢+審計的高毛利業務。與之相應的稅務、財務等咨詢服務也水到渠成。過去的5年裡借中國企業走出去四大所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並購咨詢的高級經理和合夥人。本土所目前加速國際化步伐,就是要來競爭這塊利潤。
四大的缺點呢?有這些:
1、工作強度太大,如果不能熬過4-5年左右,做到senior audit,而較早跳槽的話,市場價值並不高。
2、乙方的思維定勢。事務所人員做乙方時間長了,思維模式會相對固化。會從最謹慎的角度出發去規避風險。要做一件事,有哪些限制性條件約束你不能做?會有這樣那樣的風險和困難,使我們無法達成目的?這是乙方做決策的思路出發點。而甲方則不同。甲方思維模式是:如果要做一件事,我要通過哪些方法把他做成,沒有條件怎麼創造條件?缺少資源怎麼吸引資源?這種思維模式的差異,往往會導致乙方跳槽去甲方時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3、躺著賺錢的時代結束,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四大已經放下身段開始競爭民營企業這塊蛋糕,而同時本土N大卻開始走國際化路線,與四大競爭跨國企業這塊蛋糕。市場、人才的搶奪上四大並不佔多少優勢。
2
2020應屆生選擇去華為財經
這些利弊一定要知道!
華為財經,對於應屆生來說,有這些優勢!
1、作為跨國巨頭,非常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分工精細、財務體系健全、制度完整、流程規范。薪資體系和晉升體系相對成熟、健全,在市場上也有較強的競爭力。
2、既是製造巨頭,也是研發怪獸,釆購物流生產質量硏發項目銷售,產業鏈完整到無以復加,是財務管理人員極好的平台。
但華為財經也有這些劣勢!
1、公司越大,流程越長,分工越細,在一個具體崗位上的能見度越低,被取代可能性越高,這是巨頭的通病。
2、起步階段遠離決策中樞,也許外派、也許負責某個子公司財務,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迂迴發展的道路,財務管理的發展路徑不如四大清晰。
3、上升空間問題。穩定的發展造成了空缺職位的緊張。沒有上升通道,就要靠輪崗來尋找空間,這勢必增加職業路徑曲折的風險。一旦沒有輪崗的機會,那就只能靠跳槽來解決問題。
4、早期跳槽競爭力不強。巨頭體系內分工過細造成自身財務模塊經驗的不完整,使得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有限。
提問解答:
Q:現在在體制內覺得工作很無聊沒盼頭,好想去四大,請問有沒有好的建議?
A:某四大去年入職審計人員,畢業那年面的第一個公司就是華為財經,沒過終面,遺憾至今,一直想去領略一下非洲,中東的風光只能無限期推遲。後又在某國有股份制銀行輪崗半年,而後辭職進入四大,心裡排序,華為>銀行>四大!四大真不是以前四大,沒想像中那麼好!
Q:華為近年發展勢頭迅猛,今年校招起薪已達到12k,去年就吸引到了一些清北牛津耶魯的畢業生。而四大近年已招不到這種層次的畢業生。難道憑借四大的履歷就能在職業發展上超過華為招進的優秀的畢業生嗎?
A:昨天聯繫到了一位在華為財經工作的學姐,她說剛有一位四大5年的同事加入,職級和華為三四年的優秀土著相當。若干年前清北復交學生聚集的四大是一個令畢業生嚮往的平台,現在它還是嗎?學校搶優秀生源,企業搶優秀人才,個人認為更多優秀人才聚集的地方才會是一個更好的平台。
3
選了華為財經or四大的人怎麼樣了?
這兩個真實案例揭露真相!
那以前糾結過華為的四大的人,是選擇誰呢?為什麼呢?現在又怎麼樣了呢?
我們來看兩個人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女主角是一位本科生女孩,獲華為財經和四大offer,最後選了華為。
我們一起來聽她的例子:
我也是拿到了華為財經和四大的offer ,我最後選的華為,與題主不一樣,我是本科生。
我覺得怎麼選擇主要是看自己的以後的發展吧,去華為,以後你可能絕大多數情況是在財經領域發展,而去四大,相當於給自己多一個選擇的機會,以後可以去金融領域也可以去財務領域。
在四大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人際關系什麼的,晉升制度什麼的都很清晰,這些都是四大的好處。
再說說華為的好處,大平台,五百強排名靠前,其實在做選擇的過程中最打動我的一句話是:華為以後招人的標准只會越來越高,現在有很多清北人的都會簽華為,反觀四大,近幾年招人標准真的是越來越低了,更多的是保底的選擇,可能對我來說會覺得有些不平衡吧。
還有雖然說四大出來可以跳金融機構,但是金融機構也沒有那麼好進,又是青春飯,自己身體素質也不行,況且本科進去也不容易,我自己也沒有很喜歡金融,這些也是我考慮的因素。
另外雖然說去華為是放棄了一夜暴富的機會,但收入還是可觀的。除此以外,四大和華為的薪資水平也是我考慮的因素,粗略算一下,在四大工作到第三年才能達到華為第一年的薪資,雖然錢不是最重要的,但誰也不會嫌錢多啊,況且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你獲得的薪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你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
再一個是學習機會,都說去四大能學到很多東西,其實這都是看個人的,四大中混日子的也有,具體學不學還是看你自己,沒人會管著你,此外在華為肯定也是學東西的呀,有績效考核壓著你,你肯定也不會放鬆。
另外我拿的四大的offer 是在北京,這樣的話即使以後跳到金融機構,買房和戶口依舊很有壓力,但如果回二線的話,二線沒有很好的金融機構機會,也只能去財務領域,和我從華為跳出去的境遇差不多,綜合考慮了很多,選擇了深圳華為。
以上是我的選擇,因為自身情況和題主不太一樣,題主還是多考慮一下自身經歷和以後發展,總之這兩個offer 都很好啦,選哪個以後都不會錯。可以找一張紙,寫上各個的優勢劣勢,然後就能比較出來啦,其實自己內心還是有一定傾向性的,就跟著內心走吧。其實無論做了什麼選擇,如果若干年後你混的不好,都會後悔今天的選擇,總覺得選另外一條路可能會更好一些,如果你混的好,都會慶幸今天的選擇似乎是做對了。其實人生就是這樣,無論你做了什麼選擇,都會不甘心那個未知的選擇,所以,別慫,選一個,走下去,努力生活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加油,說給你聽,也是說給我自己聽。
當年拿了華為普華等六個offer,最終是在華為普華里邊選,最後選了華為,因為列了一大堆的優劣勢發現真心各有優劣,綜合選擇可能會讓優柔寡斷的人更糾結,只能挑選你最看中的一點來判斷,比如我最終的想法是來外邊看看,所以要選擇海外崗,所以來了華為。
優劣勢上邊說的挺好,我記得當時列了滿滿一頁紙的兩家的優劣勢。
四大的優勢就是公司較為扁平,ey很人性,專業度比較高,忙季淡季相對明顯,跳槽選擇多,出來的人較為全面專業,華為的優勢呢是公司行業較好,領導人nb,走向世界,建制全面,可以接觸全面的管理,劣勢呢是應屆生容易迷失在某一個小點上失去了整個大picture,需要有意識的讓自己不斷接觸新的視角,17萬人管理起來像治國一樣,,加班多,海外辛苦些但是錢不少,等等等
比較起來有些地方是共同優點,有些甚至完全相反,所以你先把你考慮的所有點都列出來,排除掉只剩下三個,選一下,在排除兩個,再選一家,如果這兩家一樣,那麼就去吧。
三十歲之前,不要怕,三十歲之後,不要悔。
無論在哪都不要被自己眼前的螺絲釘工作遮住,這是你接觸一個大公司的表像,一定要撕破窗戶紙,思考每一個決定為什麼這樣做,管理規定為什麼這樣發,目前問題都在哪?怎樣解決眼前和怎樣解決根本問題?利益如何劃分?業務市場發展怎樣突破?如何根據不同業務的發展程度建立不同的業務組織,不同的流程?如何建立資金外匯保函的各項專業知識?如何考核各個崗位?如何招人效率最好?部門間跳槽流程如何建立如何評價每一個項目?如何發現人才?會計核算準則怎樣應用?內審稽查內控流程如何建立如何評價?等等等等。
這些問題無論在四大還是華為都能遇到,區別是怎樣深入思考,越是在這些地方越能看出管理水平和視野,和專業知識相關,但是和管理和人性更相關。
剛來華為的時候總想當時怎麼就這么sb跑來了華為?在魔都混四大十年當個小par也是可能的。後來來了海外,一年了,被金錢俘虜了,整天嚷嚷要跳槽,機會也在看,但還是沒撤,主要是房價太高,其次是擔心國內可能貨幣要撐不住還是多留點外匯好,海外壓力確實大,差不多是用命換錢,需要很好的調節心理壓力。部門同事有個人剛買了房,那就更不能回國了。
視野這個東西,和在哪有一定關系,和自身能力也有關系,在四大往哪跳都行,來華為很多人確實就真的能力退化了,放到外邊真心沒競爭力,這點切記切記,一定要能識別出自己在一個大picture里邊的哪一個位置,在業界自己是不是有競爭力,這才是長遠的,當然華為也有很多出類拔萃的,但是這個比例要比四大低不少。
說了這么多,說穿了就是你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未來要幹嘛,適合什麼樣的工作,這樣才能去選擇,否則你一定會患得患失。
還是那句話,不要怕,不要悔。
補充一句,賬務的應屆生流失率應該是最高的,因為真的就是給應屆生一些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事情做。公司今年pfc大擴招,這個崗位也吸納了大量應屆生,大浪淘沙,你懂的,四大的形式呢,這兩年審計有點惡化,咨詢不錯。
以上就是這兩個人的例子了。大家權衡下四姐所列舉的華為和四大的優劣勢以及兩個例子,你的心中應該就有了答案。
那對於有3個及以上offer選擇的人來說,四姐可能給不到建議,但這里四姐安利一個決策平衡單。
⑸ 最近想自己組裝一台電腦,但不知道選哪些配置好
*CPU AMD 速龍II X4 640 1 ¥ 680
新4核,集成2MB二級緩,性價比出色。
*主板 華碩 M4A77T 1 ¥ 649
一線主板,華碩 出品 770獨立晶元組,搭配獨立顯卡穩定和兼容更加出色。
*內存 金士頓 2GB DDR3 1333 1 ¥ 195
時下的主流配置,DDR3 1333 2G 性價比高。
*硬碟 WD 500GB 7200轉 16MB(串口/RE3) 1 ¥ 265
西數 WD 500G 應該能滿足你的需求。
顯卡 影馳 GTS450
黑將¥899
N卡的准一線品牌 ,最新的GTS450顯卡,GTS250的替代產品,游戲3D表現非常出色壓到5770,顯卡規格 1G GDDR5 0.5ns 128位 支持DX11,性價比極高,游戲表現極強,秒殺時下所有網游,雙開任何網游絕對不卡,單機游戲也有不錯的表現,解析度適中的話,畫質中高沒問題。是目前千元以內最具有購買價值的顯卡。
LCD AOC F22S 1 ¥ 930
高性價比的一款液晶顯示器,21.5英寸,支持1080P高清。
*機箱 長城 W-05 1 ¥ 120
隨便,自選
電源 酷冷至尊 戰斧400(RS-400-PCAP-A3) 1 ¥ 260
一線電源 品牌,額定功率380W,完全能滿足你的供電需求。
合計金額約3980元。
全一線硬體配置,保證了你整體的穩定 和兼容性,質量絕對有保障。
⑹ 主動PFC電源到底能不能省電附電源測試表,順便出電源
以上測試電源都可以出, 1000W 450 450W 150 650W 200 冷尊400W 120,冷鑽50
⑺ 請高手指點
雙方當事人發出邀請信,每方提供會議的日期和時間在銀行.2.賣方和買方直接或通過其授權代表簽署的授權協議(買方/賣方)銀行、香港.3.pfcea是向各自的銀行.4.合同簽訂後,買方賣方將提供光纖到核查,經過驗證、核查賣方買方是光纖認證、賣方提供給買方瑞典克朗拷貝核實.5.經過核實和雙方所接受.買方和賣方的日期和時間將安排核實產品(美元)金額為每商定在各自銀行.6.經過查證,並接受產品(美元)按商定的金額.買方和賣方將外匯(美元)、icbpo產品在同一時間.7.將發行的icbpo由買方和賣方顧問和銀行各中間體.8.icbpo可以得出的兩(2)天內買方和賣方交換產品(美元)按商定的數量和icbpo.9.每筆交易將進行同樣的程序,並在隨後由第五至八號.台灣
⑻ PFC顆粒流在linux下能運行么
顆粒流屬於不連續介質力學的一種方法,這里的「顆粒」並不直接與介質中是否存在顆粒狀物質有關,只是用來描述介質特性的一種方式。比如,PFC 既可以用來描述具有顆粒物質的粗粒花崗岩一類的介質,也可以用來研究非晶質材料的特性。顆粒流模型主要反映了顆粒集合體的力學行為,在顆粒流模型內,離散的顆粒認為是剛性的,顆粒之間的接觸方式和力學特徵可以不同,但符合基本的牛頓運動定律,即當顆粒間的靜力平衡被破壞時,顆粒產生運動。顆粒間的接觸方式和接觸強度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決定了顆粒集合體即介質的基本力學特性,以及具體的承受張、剪、壓力和保持靜力平衡的基本能力。顆粒集合體的各種復雜力學特性,比如其非線性特徵和破壞特徵,都是通過顆粒間的基本狀態體現出來的。顆粒間的接觸出現破壞,標志著顆粒集合體由線性到非線性力學特徵的開始。因此,在利用顆粒流方法求解有關問題時,不需要定義介質的本構關系,介質在復雜應力狀態下的應力–應變關系,將由其內部顆粒間接觸變化(如裂紋擴展)的情況所決定。
顆粒間的接觸關系可以處理成非黏結和黏結兩種方式,當黏結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黏結介質對顆粒集合體基本特性的影響所起的作用就開始起到重要作用,這也是顆粒流所研究的對象不局限於顆粒狀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介質的一個基本原因。
ITASCA 公司開發的 PFC 系列軟體,作為離散元理論的軟體方法,同樣具有以下 2 個最基本的特徵:
(1) 允許顆粒發生有限位移和轉動,顆粒間可以完全脫離;
(2) 在計算過程中能夠自動辯識新的接觸。
PFC 系列軟體的基本思想是採用介質最基本單元——顆粒和最基本的力學關系——顆粒間的牛頓第二定律來描述介質的復雜力學行為,因此是一種本質性和根本性的描述。該系列軟體在應用環節的思路和方法,因為其基本思想的不同,很大程度上不同於其他連續和非連續力學理論方法程序。
這些差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模型介質的宏觀基本物理力學特徵不可能通過直接賦值的形式實現,只有顆粒的幾何特性和顆粒間接觸的細(微)觀力學參數可以賦值。顆粒的幾何參數包括介質顆粒大小和分布(土體的顆粒級配和岩石的結構),接觸特性包括接觸方式和接觸力學特徵(剛度和強度)。介質的總體力學特徵取決於顆粒的這些基本特性,改變這些基本特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性,就意味著顯著改變了介質的宏觀力學特性。
(2) 介質的初始條件如地應力場條件會影響介質的結構特徵(顆粒集合體的密度),從而影響其物理力學特性。因此,地應力場條件必須作為模型特性的一個與介質基本物理力學特性相關聯且不是獨立的因素考慮,這與以往的數值計算方法完全不同,也非常自然地描述了應力環境對介質(特別是岩體)基本物理力學特性的影響。
(3) 由於介質的力學特性取決於介質內部顆粒的結構和接觸特徵,因此計算中不需要給介質賦以某種本構關系,模型介質的本構特徵將由介質內部顆粒之間狀態特徵的變化體現出來,顆粒間接觸的破壞和發展標志著介質整體力學特性由線形向非線性轉化。
(4) 構建 PFC 模型和進行相應的運算準備工作,必須使用 PFC 的二次開發功能,可通過自編程操縱 PFC 實現上述目的。從這方面講,PFC 程序不是一個簡單的岩土工程應用軟體,在某種意義上它可視為一個用戶開發平台,這樣更能體現 PFC 程序的特徵。也就是說,PFC 提供了基本的計算工具,要實現某個特定目的的計算,用戶一般需要利用其介面計算機語言 FISH 開發完成一些功能程序段並驅動程序。
⑼ 電腦電源的轉換率越高是不是越省電
1.
電源的額定功率是指電源能夠持續穩定輸出的最大功率,除了額定功率,電源還有個峰值功率(也叫最大功率),這個功率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所以沒什麼意義。
2.
轉換效率=輸出功率/輸入功率。電源工作時會發熱,必然會浪費一部分電力,這意味著電源的輸入功率肯定要大於輸出功率。輸出功率是給主機供電的,輸入功率是從電線輸入給電源的。很顯然,轉換效率越高,電源就越省電,對你來說就是省電錢,所以轉換效率的高低對用戶非常有意義。不過,轉換效率並不影響額定功率,電源額定300w,即使轉換效率再低,它也能輸出300w的功率,只不過浪費的電量不一樣。
所以,電腦電源的輸入功率乘以轉換率以後的數值,是電源此刻的輸出功率,並不一定等於電源的額定功率,當電源100%負載的時候,你這個演算法算出的值才是電源的額定功率。另外,上面第二點也說了,轉換效率和額定功率沒什麼關系(不考慮溫度的影響)。
⑽ 打算做3A平台交火,XFX(景鈦)HD5850 1G *2,如下配置如何50分求電源建議及平台綜合建議
【安鈦克(Antec)TruePower New TP650 額定650W120mm風扇 主動式PFC 模組化設計】
額定功率 650W
風扇 12cm
PFC 主動PFC
主電源介面 20+4 pin
12V 輔助供電介面 4pin+8pin
D型4pin介面 9個
SATA 介面 9個
8pin PCI-E介面 (6+2) pin x 2
6pin PCI-E介面 2個
輸入電壓 100V~240V
輸入頻率 47Hz~63Hz
支持寬幅 是
安全認證 UL、CUL、CE、CB、FCC Class B、TUV、CCC、C-tick、 BSMI
京東報價819元
景鈦 HD5850(HD-585X-ZAF) ¥ 1199
剛好2000稍有出頭。
想交火電源更是非常重要,此電源功率大介面豐富,技術先進,質量可靠,非常適合。
不過話說回來,你這個微星 870A-G54 (MS-7599) ( ATI RX780/RX790 晶元組 )有點詭異,是魯大師測的?建議你用最新版的CPU-Z測下,看看到底是不是支持雙卡交火的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