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無法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是

無法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是

發布時間:2021-04-17 12:39:24

㈠ 在各種情況下均能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是什麼

市盈率是國際通行的衡量股票市場風險的重要指標之一。

㈡ 財務管理中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有哪些

1.違約風險:是指借款人無法按時支付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投資人帶來的風險。違約風險的大

小與借款人信用等級的高低成反比。

2.到期風險:是指因到期期間長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變化的風險。

3.再投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下降,使購買短期債券的投資者於債券到期時,找不到獲利較高

的投資機會而發生的風險。
4.期望值:是指隨機變數以其相應概率為權數計算的加權平均值。

5.方差:它是反映隨機變數與期望值之間離散程度的數值。

6.標准差:也稱均方差,它也反映隨機變數與期望值之間的離散程度,是方差的平方根。

7.標准離差率:是指標准差與期望值的比率。

8.無差別曲線:它是這樣一簇曲線,同一無差別曲線上的每一點的效用期望值是相同的,

而每一條位於其左上方的無差別曲線上的任何投資點都優於右下方無差別曲線上的任何投資

點。
9.協方差:是用來反映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的線性相關程度的指標。

10.相關系數:是用來反映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相對數。

11.不可分散風險:又稱系統風險或稱市場風險,它是指某些因素給市場上所有證券帶來經濟損

失的可能性。

12.可分散風險:又稱非系統風險或稱公司特有風險,它是指某些因素給個別證券帶來經濟

損失的可能性。非系統風險與公司相關。它是由個別公司的一些重要事件引起的。

13.β系數:是不可分散風險的指數,用來反映個別證券收益率的變動對於市場組合收益率變動

的敏感性。利用它可以衡量不可分散風險的程度。

㈢ 衡量風險大小的常用指標是 A.期望值 B.眾數 C.相關系數 D.方差

衡量風險大小的常用指標是方差。
方差是在概率論和統計方差衡量隨機變數或一組數據是離散程度的度量。概率論中方差用來度量隨機變數和其數學期望(即均值)之間的偏離程度。統計中的方差(樣本方差)是各個數據分別與其平均數之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數。在許多實際問題中,研究方差即偏離程度有著重要意義。

㈣ 衡量投資風險程度的指標是投資風險大小的具體標志投資風險程度通常以什麼來確定(三個問都是單選)

衡量投資風險程度的指標是
(C)標准離差率
投資風險大小的具體標志
(E)標准離差
投資風險程度通常以什麼來確定
(D)風險價值系數
P.S.第三個問題我是蒙的,老實說,不太理解這個問題,不清楚什麼叫確定投資風險程度。
反正 風險收益率=風險價值系數×標准離差率,我估計我選的也差不多吧。

㈤ 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有哪些

在財務管理中,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有(ABDE )
A.標准離差 B.標准離差率
C.β系內數 D.期望報容酬率 E.期望報酬額
C是衡量風險收益率的,風險收益率R=貝他系數*標准離差率,貝他系數是將項目投資的風險評價轉化為風險收益率.
風險報酬包括( CDE)
A.純利率 B.通貨膨脹補償
C.違約風險報酬 D.流動性風險報酬 E.期限風險報酬
這個是定義,無需多說.

㈥ 衡量風險的指標有;

衡量風險的指標有以下5個
標准差
方差
變化系數
協方差
β值
你自己對比一下吧。

㈦ 財務管理中衡量風險的指標有哪些

標准離差、標准離差率。

財務風險指標是基於廣義的財務活動,從動態和長遠的角度出發,設置敏感性財務指標並觀察其變化,對企業潛在的或將要面臨的財務危機進行監測預報的財務分析方法。它是財務指標和財務預警模型的統一。前者是企業財務評價分析體系對財務風險報告的體現;後者是在多個財務指標組合的基礎上,選取多個企業樣本, 建立多變數數學模型,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的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具有宏觀分析價值。

設計原則:

財務風險指標的設計原則:

分析財務風險指標的目的是在檢測企業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設定財務風險預警警報指數來識別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為財務風險管理提供決策依據,防止和減少風險損失。

財務風險指標的設計原則主要有:

(一)預見性原則

預見性原則是企業財務風險分析的方向,即選取的指標變化應超前於企業的實際財務活動及其產生的問題。這就要求所選指標能准確預測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動及趨勢,並以此有效界定能使企業生產經營處於穩定發展態勢的合理界限。

(二)靈敏性原則

靈敏性原則是企業財務風險分析的根本目的,即所選指標能夠快捷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遵循該原則能夠通過改變財務系統的控制參數和變數,及時調控企業資源分配,使企業財務狀況的異常變動得到收斂和控制,從而使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動始終運行在合理的置信區間內。

(三)配合性原則

配合性原則指各項風險指標能夠相互協調和配合。企業在分析財務風險指標時,要保證將可能產生財務風險的經營領域都納入考察范圍,這就要求所選指標既包括傳統的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的指標,又包括企業成長能力的指標;既包括靜態指標,也要包括動態指標。

(四)穩定性原則

穩定性原則是評價企業財務風險指標運作效果的重要條件。企業應先通過相關的財務模擬操作,對所選指標的變化幅度進行科學、有效地劃分,使指標能夠在較長的經營周期內保持相對穩定,從而更好地揭示風險。

局限性:

我國財務風險指標的局限性:

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將公司各種分散的經營活動歸納為客觀的數據信息,並通過財務報表呈示出來。財務管理人員藉助財務分析指標,將財務報表數據轉換為具有決策支持價值的信息,幫助相關利益集團了解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預測企業財務風險。企業財務風險分析的對象是企業所進行的、即將要進行的,可能產生財務風險的一切經營活動。

我國現行的財務分析指標主要由1999年財政部發布的國有資本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的主要指標組成,以會計利潤及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指標。目前,企業普遍採用的指標主要有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和盈利能力指標。依賴這些指標分析財務風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這些財務分析指標幾乎都局限於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對於最易反應潛在危機信號的現金流量狀況缺乏分析

多年的實證研究表明,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只能靜態地反映一定時點的存量流動資產、速動資產償債的能力和企業過去的經營成果,並且這兩張報表的數據也最容易被粉飾。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企業面對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要客觀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和潛在財務危機,就應該轉向按收付實現制編制的現金流量表為核心的財務分析。這就要求更加廣泛和完善的企業財務風險指標來適應當前的財務風險預警。

(二)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不能准確反映出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的均衡情況

對於企業潛在的現金收支缺乏動態預期,對存貨和應收賬款周轉效率的估計不準會影響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准確評價。

(三)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給現行財務會計計量帶來強烈沖擊

衍生金融工具既能給企業帶來巨大收益,也會使企業面臨更多的風險,這就決定了信息使用者必須對其格外關注。但現行的財務風險指標中卻缺乏有效的指標來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收益風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這些指標的局限性。

㈧ 財務管理基礎工具中 在各種情況下均能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是

第1章

1.財務:財務泛指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企業財務是指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它體現

著企業和各方面的經濟關系。

2.財務活動:是指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即籌集、運用和分配資金的活動。

3.財務關系:是指企業在組織資金運動過程中與有關各方所發生的經濟利益關系。

4.財務管理:是指基於企業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而產生的,它是利用

價值形式對企業再生產過程進行的管理,是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

作。

5.公司價值:是指公司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即股票與負債市場價值之和。

6.代理問題:是指在執行契約之前或在執行契約過程中,代理人有意選擇違背契約的行為。

7.金融市場:是指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金融工具進行交易的場所。

8.拍賣方式:是以拍賣方式組織的金融市場。這種方式所確定的買賣成交價格是通過公開競價

形式形成的。

9.櫃台方式:又稱店頭交易,通過交易網路組織的金融市場,其中證券交易所是最重要的交易

中介。這種方式所確定的買賣成交價格不是通過競價方式實現的,而是由證券交易所根據市場

行情和供求關系自行確定的。

10.金融市場利率:它是資金使用權的價格,即借貸資金的價格。

11. 純利率:又稱真實利率,是指通貨膨脹為零時,無風險證券的平均利率。通常把無通貨膨脹

情況下的國庫券利率視為純利率。

12.違約風險:是指借款人無法按時支付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投資人帶來的風險。違約風險的大

小與借款人信用等級的高低成反比。

13.變現力:是指某項資產迅速轉化為現金的可能性。

14.到期風險:是指因到期期間長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變化的風險。

15.再投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下降,使購買短期債券的投資者於債券到期時,找不到獲利較高

的投資機會而發生的風險。

第2章

16.貨幣時間價值:是指貨幣在周轉使用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價值增值。

17.現值:又稱為本金,是指一個或多個發生在未來的現金流量相當於現在時刻的價值。

18.終值:又稱為本利和,是指一個或多個現在或即將發生的現金流量相當於未來某一時刻的價

值。

19.復利:它是指在一定期間按一定利率將本金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計利息。即「利滾利」。

20.年金: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每隔相同的時間發生相同數額的系列收復款項。如折舊、租金、利

息、保險金等。

21.普通年金: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

22.先付年金:又稱為預付年金,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期期初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

23.遞延年金:又稱延期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發生在第二期,或第三期,或第四期,……的

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

24.永續年金是指無限期支付的年金,永續年金沒有終止的時間,即沒有終值。

25.償債基金:是指為了在約定的未來某一時點清償某筆債務或積聚一定數額的資金而必須分次

等額提取的存款准備金。

26.資本回收額:是指在給定的年限內等額回收或清償初始投入的資本或所欠的債務,這里的等

額款項為年資本回收額。

27.風險:是指事件本身的不確定性,或某一不利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財務管理中的風險通常是

指由於企業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而影響財務成果的不確定性。

28.經營風險:是指由於生產經營上的原因給企業的利潤額或利潤率帶來的不確定性。

29.投資風險:它也是一種經營風險,通常指企業投資的預期收益率的不確定性。

30.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由於籌措資金上的原因而 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它源於

企業資金利潤率與借入資金利息率差額上的不確定因素和借入資金對自有資金比例的大小。

31.隨機變數:是指經濟活動中,某一事件在相同的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

32.概率:是用來表示隨機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數值。

33.期望值:是指隨機變數以其相應概率為權數計算的加權平均值。

34.方差:它是反映隨機變數與期望值之間離散程度的數值。

35.標准差:也稱均方差,它也反映隨機變數與期望值之間的離散程度,是方差的平方根。

36.標准離差率:是指標准差與期望值的比率。

37.無差別曲線:它是這樣一簇曲線,同一無差別曲線上的每一點的效用期望值是相同的,

而每一條位於其左上方的無差別曲線上的任何投資點都優於右下方無差別曲線上的任何投資

點。

38.投資組合:是指由一種以上證券或資產構成的集合。一般泛指證券的投資組合。

39.協方差:是用來反映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的線性相關程度的指標。

40.相關系數:是用來反映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相對數。

41.不可分散風險:又稱系統風險或稱市場風險,它是指某些因素給市場上所有證券帶來經濟損

失的可能性。

42.可分散風險:又稱非系統風險或稱公司特有風險,它是指某些因素給個別證券帶來經濟

損失的可能性。非系統風險與公司相關。它是由個別公司的一些重要事件引起的。

43.β系數:是不可分散風險的指數,用來反映個別證券收益率的變動對於市場組合收益率變動

的敏感性。利用它可以衡量不可分散風險的程度。

44.資本資產定價模式:它是在一些基本假設的基礎上得出的用來揭示多樣化投資組合中資產的

風險與所要求的收益之間關系的數學模型。

㈨ 什麼是風險的大小如何衡量

風險大致有兩種定義:一種定義強調了風險表現為不確定性;而另一種定義則強調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
若風險表現為不確定性,說明風險產生的結果可能帶來損失、獲利或是無損失也無獲利,屬於廣義風險。
金融風險屬於此類。
而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說明風險只能表現出損失,沒有從風險中獲利的可能性,屬於狹義風險。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積極性進取的偏向於高風險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而穩健型的投資者則著重於安全性的考慮。
風險衡量也稱風險估測,是在識別風險的基礎上對風險進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即在對過去損失資料分析的基礎上,運用概率和數理統計的方法對風險事故的發生概率和風險事故發生後可能造成的損失的嚴重程度進行定量的分析和預測。
通過風險衡量,計算出較為准確的損失概率,可以使風險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損失的不確定性。
對損失幅度的預測,可以使風險管理者了解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後果,進而集中力量處理損失後果嚴重的風險,對企業影響小的風險則不必過多投入,如可以採用自留的方法處理。
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通過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運用定性與定量的方法,估計和預測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的過程。

閱讀全文

與無法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塊錢英鎊能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26
古德理財投資公司 瀏覽:391
長江證券基金認購怎麼撤回 瀏覽:148
me期貨 瀏覽:756
公積金貸款1年 瀏覽:373
打新股票倉位 瀏覽:568
天涯推薦股票 瀏覽:999
股指期貨最少多少資金 瀏覽:740
華楓投資 瀏覽:974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
港澳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43
癌症銀行貸款 瀏覽:150
短期理財渠道 瀏覽:813
段永基投資 瀏覽:251
中國外匯管制限額 瀏覽:288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
2880表價格 瀏覽:232
中林集團信託 瀏覽:193
在陸金所里投資安全嗎 瀏覽:315
期貨大行情特點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