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才能開好健身房一年可以賺200要哪種
200啥呀?
2. 什麼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金融)
股市正處於調整階段
我國的滬深股市是從一個地方股市發展而成為全國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營業時,上市的股票數量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只,其規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異地股票。在其後股市的發展中,由於缺乏戰略性的考慮,造成了資金的擴容與股票的擴容不同步,特別是資金擴容,其速度遠遠快於股票擴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間,股票營業部從數十家擴展到現在的近3000家,入市資金從10多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億元,而上市公司卻只從當年的近20家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億股。股市的供求關系極不平衡,這樣就造成了股價在最初兩年出現暴漲的局面。
上海股市從1990年12月開始計點,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點,平均年漲幅達到179%;深圳股市從1991年4月開始計點,1992年底也漲到了241點,年均漲幅也有68.5%。
由於股價在開始兩年漲幅過度,伴隨著股票的擴容,在1993年上半年股價達到歷史性的高度以後,股價就停步不前,滬深股市就進入艱難的調整階段。1993年滬深股市收盤指數分別為833點和238點,1994年收盤指數分別為647和140點,1995年的收盤指數分別為555點和113點。根據國外股票指數的上漲速度和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股市這種調整估計還要相當時日。如國家不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上證綜合指數若要在1000點站穩,大概還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9.2 股票供不應求
我國股市股民多、入市的資金額度大,而上市流通的股票少,股市呈現出明顯的股票供不應求局面,據初步統計,到1996年10月底,滬深股市登記在冊的股民約有1800萬,而同期滬深股市的流通股規模約為300億股,平均每個股民擁有的股票只有近1700股。據初步估算,我國上市公司1995年的每股稅後利潤不到0.30元,平攤下來,股民人均收益最多隻有500元,按人均入市資金2 元計算,股票投資的收益率(不計交易稅、費)只有2.5%,只相當於活期儲蓄利率。而由於股民在股市中頻繁交易,其上繳的手續費及交易稅之總和往往比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還要多。
9.3 股市交投過旺
由於我國股民投機性較強,其入市的動機主要是以搏差價為主,所以許多股民以炒股票為業。股市稍有風吹草動,便買進殺出,追漲殺跌之風盛行,股市的交投極其活躍。如國外一般成熟股市股票的年均換手率不到40%,而我國股市的年均換手率卻超過600%,是國外成熟股市的15倍。
股市交投過旺一方面造成股市的暴漲暴跌,如美國紐約股市從開辦到現在的200年間,日漲跌幅度超過3%的只有10次,而滬深股市漲跌幅超過3%的時間卻要佔整個交易日的20%以上。交投過旺的第二個後果就是造成股民的交易成本上升,1996年1~10月,滬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量達1.3萬億,股民上交的交易稅、手續費近200億,而今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估計只有近100億。收入與支出相比,支出多100億,這樣就使整個股民成為虧損一族。
9.4 股市尚待規范
我國股市是由地方股市發展起來的,且中央政府對股市的監管從1992年下半年才開始,股市的運作還尚待規范。從宏觀管理方面來講,其一是對股市的規律還缺乏統一的認識,具體表現在相關的政策缺乏科學性和連續性,如股市擴容及上市指標的控制仍沿用額度控制的方法。其二是對股市的發展缺乏長遠的規劃。如國家股、法人股並軌問題,沒有一個具體的實施計劃。其三是對股市的監管力度明顯不足,如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對制止機構大戶聯手操縱股市等問題力度明顯不夠。
從證交所方面來講,雖然滬深股市已成為全國性的股市,但證交所仍歸口地方管理,且證券交易稅的一半歸地方財政,證交所的地方利益傾向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兩個交易所都將成交量的大小作為工作目標(成交量大就可多收交易稅),所以對有利於活躍股市成交的一些不規范行為的制止明顯不力。
從券商方面來講,其一方面在自營業務中利用資金實力對股價進行操縱,以從中漁利;另外為配合新股的順利發行,往往採用人為造市的方法,拉抬股價,引股民上鉤。
上市公司方面,為了新股的發行或配股的順利完成,在信息披露方面一般是報喜不報憂,隱瞞一些重要的不利信息,且經常高估利潤指標。而一旦股票上市發行成功,則發表聲明更改盈利預測或發表所謂的道歉聲明來掩蓋錯誤。
參考資料:(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3. 我是廣電系統的工作人員。目前公司想對長期休眠用戶進行喚醒。 領導讓我制定指標。。(內容是:針對欠費
大魚吃小魚……給你下家下指標一個人必須整回來幾個……和業務水平薪水直接掛鉤就有人替你分憂了
4. 我是新手炒股,股票分析軟體大家介紹個好一點的不知道網上石頭網上的麟龍股票分析軟體怎麼樣好用嗎
其實所有軟體有用的都是那麼幾樣量、價、籌碼、常用指標。關鍵還是靠人來分析,就像你會寫字用什麼筆都一樣,只是好筆能增強一些,你不會寫字給你黃金筆也沒用。推薦軟體的話我感覺通達信很棒,東方財富通也不錯,都是免費的。
5. 什麼是股指期貨,怎麼玩請教高手!
股指期貨(Stock Index Futures,即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是指以股內價指數為標容的資產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特定的時間,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股指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股票價格指數。
6. 什麼是卓越績效模式
其中,最具影響力是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標准因其系統的理論框架、全面的評價要求、科學的評價體系而被國際上許多國家採用而成為事實意義上的國際標准,被稱為卓越績效模式。卓越績效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Model)是當前國際上廣泛認同的一種組織綜合績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工具。據初步統計,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採用卓越績效模式作為本地質量獎的評審標准,同時有更多的組織使用這一標准來進行自我評價,尋找改進機會,通過持續改進,實現卓越績效。我國於2004年在借鑒卓越績效模式的基礎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式頒布了「卓越績效評價准則」國家標准,現已成為全國質量管理獎的評審標准,有力地推動了卓越績效模式在我國廣大企業及其他各類組織中的學習和實踐,將促進我國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加速觀念的轉變和管理的創新,從而實現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卓越績效模式建立在一組相互關聯的核心價值觀和原則的基礎上。核心價值觀共有十一條:追求卓越管理;顧客導向的卓越;組織和個人的學習;重視員工和合作夥伴;快速反應和靈活性;關注未來;促進創新的管理;基於事實的管理;社會責任與公民義務;關注結果和創造價值;系統的觀點。這些核心價值觀反映了國際上最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是許多世界級成功企業的經驗總結,它貫穿於卓越績效模式的各項要求之中,應成為企業全體員工,尤其是企業高層經營管理人員的理念和行為准則。追求卓越管理領導力是一個組織成功的關鍵。組織的高層領導應確定組織正確的發展方向和以顧客為中心的企業文化,並提出有挑戰性的目標。組織的方向、價值觀和目標應體現其利益相關方的需求,用於指導組織所有的活動和決策。高層領導應確保建立組織追求卓越的戰略、管理系統、方法和激勵機制,激勵員工勇於奉獻、成長、學習和創新。高層領導應通過治理機構對組織的道德行為、績效和所有利益相關方負責,並以自己的道德行為、領導力、進取精神發揮其表率作用,將有力地強化組織的文化、價值觀和目標意識,帶領全體員工實現組織的目標。顧客導向的卓越組織要樹立顧客導向的經營理念,認識到質量和績效是由組織的顧客來評價和決定的。組織必須考慮產品和服務如何為顧客創造價值,達到顧客滿意和顧客忠誠,並由此提高組織績效。組織既要關注現有顧客的需求,還要預測未來顧客期望和潛在顧客;顧客導向的卓越要體現在組織運作的全過程,因為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顧客感知的價值和滿意,包括組織要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關系,以增強顧客對組織的信任、信心和忠誠;在預防缺陷和差錯產生的同時,要重視快速、熱情、有效地解決顧客的投訴和報怨,留住顧客並驅動改進;在滿足顧客基本要求基礎上,要努力掌握新技術和競爭對手的發展,為顧客提供個性化和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對顧客需求變化和滿意度保持敏感性,做出快速、靈活的反應。組織和個人的學習要應對環境的變化,實現卓越的經營績效水平,必須提高組織和個人的學習能力。組織的學習是組織針對環境變化的一種持續改進和適應的能力,通過引入新的目標和做法帶來系統的改進。學習必須成為組織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通過員工的創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顧客的意見、最佳實踐分享和標桿學習以實現產品、服務的改進,開發新的商機,提高組織的效率,降低質量成本,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和公民義務。企業實踐卓越績效模式是組織適應當前變革形勢的一個重要學習過程。個人的學習是通過新知識和能力的獲得,引起員工認知和行為的改變。個人的學習可以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為員工的發展帶來新的機會,同時使組織獲得優秀的員工隊伍。要注重學習的有效性和方法,學習不限於課堂培訓,可以通過知識分享、標桿學習和在崗學習等多種形式,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創新能力,從而增強組織的市場應變能力和績效優勢。重視員工和合作夥伴組織的成功越來越取決於全體員工及合作夥伴不斷增長的知識、技能、創造力和工作動機。企業要讓顧客滿意,首先要讓創造商品和提供服務的企業員工滿意。重視員工意味著確保員工的滿意、發展和權益。為此組織應關注員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對優秀者給予獎勵;為員工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促進員工發展與進步;營造一個鼓勵員工承擔風險和創新的環境。組織與外部的顧客、供應商、分銷商和協會等機構之間建立戰略性的合作夥伴關系,將有利於組織進入新的市場領域,或者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增強組織與合作夥伴各自具有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領先能力。建立良好的外部合作關系,應著眼於共同的長遠目標,加強溝通,形成優勢互補,互相為對方創造價值。快速反應和靈活性要在全球化的競爭市場上取得成功,特別是面對電子商務的出現,「大魚吃小魚」變成了「快魚吃慢魚」,組織要有應對快速變化的能力和靈活性,以滿足全球顧客快速變化和個性化的需求。為了實現快速反應,組織要不斷縮短新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周期、生產周期,以及現有產品、服務的改進速度。為此需要簡化工作部門和程序,採用具備快速轉換能力的柔性生產線;需要培養掌握多種能力的員工,以便勝任工作崗位和任務變化的需要。各方面的時間指標已變得愈來愈重要,開發周期和生產、服務周期已成為關鍵的過程測量指標,時間的改進必將推動組織的質量、成本和效率方面的改進。關注未來在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下,組織不能滿足於眼前績效水平,要有戰略性思維,關注組織未來持續穩定發展,讓組織的利益相關方————顧客、員工、供應商和合作夥伴以及股東、公眾對組織建立長期信心。追求持續穩定的發展,組織應制定長期發展戰略和目標,分析、預測影響組織發展的諸多因素,例如顧客的期望、新的商機和合作機會、員工的發展和聘用、新的顧客和市場細化、技術的發展和法規的變化,社區和社會的期望,競爭對手的戰略等,戰略目標和資源配置需要適應這些影響因素的變化。而且戰略要通過長期規劃和短期計劃進行部署,保證戰略目標的實現。組織的戰略要與員工和供應商溝通,使員工和供應商與組織同步發展。組織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實施有效的繼續計劃,創造新的機會。促進創新的管理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只有通過創新才能形成組織的競爭優勢。創新意味著組織對產品、服務和過程進行有意義的改變,為組織的利益相關方創造新的價值,把組織的績效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創新不應僅僅局限於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創新對於組織經營的各個方面和所有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組織應對創新進行引導,使創新成為學習的一部分,使之融入到組織的各項工作中,進行觀念、機構、機制、流程和市場等管理方面的創新。組織應對創新進行管理,使創新活動持續、有效地開展。首先需要高層領導積極推動和參與革新活動,有一套針對改進和創新活動的激勵制度;其次要有效利用組織和員工積累的知識進行創新,而且要營造勇於承擔風險的企業文化,導致更多創新的機會。基於事實的管理基於事實的管理是一種科學的態度,是指組織的管理必須依據對其績效的測量和分析。測量什麼取決於組織的戰略和經營的需要,通過測量獲得關鍵過程、輸出和組織績效的重要數據和信息。績效的測量可包括:顧客滿意程度、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運行的有效性、財務和市場結果、人力資源績效和社會責任結果,反映了利益相關方的平衡。測量得到的數據和信息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其中變化的趨勢,找出重點的問題,識別其中的因果關系,用於組織進行績效的評價、決策、改進和管理,而且還可以將組織的績效水平與其競爭對手或標桿的「最佳實踐」進行比較,識別自己的優勢和弱項,促進組織的持續改進。社會責任與公民義務組織應注重對社會所負有的責任、道德規范,並履行好公民義務。領導應成為組織表率,在組織的經營過程中,以及在組織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生命周期內,要恪守商業道德,保護公眾健康、安全和環境,注重保護資源。組織不應僅滿足於達到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的要求,還應尋求更進一步的改進的機會。要有發生問題時的應對方案,能做出准確、快速的反應,保護公眾安全,提供所需的信息與支持。組織應嚴格遵守道德規范,建立組織內外部有效的監管體系。履行公民義務是指組織在資源許可的條件下,對社區公益事業的支持。公益事業包括改善社區內的教育和保健、美化環境、保護資源、社區服務、改善商業道德和分享非專利性信息等。組織對於社會責任的管理應採用適當的績效測量指標,並明確領導的責任。關注結果和創造價值組織的績效評價應體現結果導向,關注關鍵的結果,主要包括有顧客滿意程度、產品和服務、財務和市場、人力資源、組織效率、社會責任等六個方面。這些結果能為組織關鍵的利益相關方————顧客、員工、股東、供應商和合作夥伴、公眾及社會創造價值和平衡其相互間的利益。通過為主要的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將培育起忠誠的顧客,實現組織績效的增長。組織的績效測量是為了確保其計劃與行動能滿足實現組織目標的需要,並為組織長短期利益的平衡、績效的過程監控和績效改進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手段。系統的觀點卓越績效模式強調以系統的觀點來管理整個組織及其關鍵過程,實現組織的卓越績效。卓越績效模式七個方面的要求和核心價值觀構成了一個系統的框架和協調機制,強調了組織的整體性、一致性和協調性。「整體性」是指把組織看成一個整體,組織整體有共同的戰略目標和行動計劃:「一致性」是指卓越績效標准各條款要求之間,具有計劃、實施、測量和改進(PDCA)的一致性關系:「協調性」是指組織運作管理體系的各部門、各環節和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協調的。系統的觀點體現了組織所有活動都是以市場和顧客需求為出發點,最終達到顧客滿意的目的;各個條款的目的都是以顧客滿意為核心,他們之間是以績效測量指標為紐帶,各項活動均依據戰略目標的要求,按照PDCA循環展開,進行系統的管理。很好地理解這十一條核心價值觀,是為了更好地實踐、應用卓越績效模式,在應用中為企業持續發展創造價值。
7. 期貨里有莊家做盤嗎 比如像15分鍾 30分鍾 60分鍾kdj指標一直向上而期價一直下跌 導致散戶套
看你做的什麼品種,如果是黃金這樣全球價格一致的,一般不會出現,而有些沒有統一定價的,那就不好說!
8. 瓜子二手車怎麼樣!我來幫你們解答一個我親身經歷買車過程
瓜子網是一個詐騙集團,我在上面賣過車,也買過車,成功被騙,沒中間商,那是說給笨蛋聽的,因為它自己就是中間商。說有幾百道檢測,那是它們醉了說胡話,我買的車,加油就漏。售後維權很難,要麼不理你,要麼就是狗推諉給豬,反正不是人辦的事。我已經成功被坑!!誰試誰知道。
9. 如果比較准確的識別主力是否被套作為散戶該如何操作
你好抄,主力被套是股價跌至主力買入成本之下,主力被套的股票。主力會等待時機,利用大盤走穩、有關利好、製造消息,採用股票高拋低吸、急速拉升等各種操盤手法解套。
主力被套的個股,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徵。前期明顯有主力活動痕跡,股價出現一定的漲幅。其次,受不明原因的影響,股價會出現持續回調,將原來的升幅大部分抹去,已跌至前期成交密集區之下。最後一點是,回調過程中成交量萎縮,出逃的資金量有限。前期成交密集可視為主力的建倉成本區,一旦跌至該區域以下,說明該主力已深陷其中,解套慾望強烈。
主力炒作股票的手法往往是復雜多變,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如果過早的暴露則意味著做莊的失敗。一些投資者認為,在一隻股票歷史價位不高,前期出現過放量痕跡,股價下跌過程中成交量明顯萎縮的股票,是主力吸貨的表現,而如果股價跌穿放量區域,則就意味著主力被套住了。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10. 股市最後幾分鍾
一天的走勢完了,該漲該跌該進該出大概有了眉目,第二天開盤一般會順勢走一段,根據盤中具體情況再做調整。做炒短線的最喜歡看收盤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