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吉林黃金富

吉林黃金富

發布時間:2021-04-17 21:31:05

㈠ 國內黃金的產地有哪些

中國重要的黃金產地如下: 黑龍江省的金礦。漠河金礦和呼瑪爾河金礦歷史悠久,在清朝歷史中就有記載。70年代發現了團結溝金礦,80年代發現了老座山金礦,並已大規模開發。黑龍江有大小金礦點約400多處,其中沙金礦300多處,脈石金70餘處。黃金產量穩步增長。黑龍江省的金礦主要分布在漠河、呼瑪、愛輝、蘿北、樺南、穆棱和東寧等處,由北到南形成「金子鑲邊」,聚積區面積一般為500-2000平方公里,最大為6000平方公里。 吉林省的金礦。吉林省的樺旬縣夾皮溝金礦歷史悠久,清朝同治年間,曾有記載日得黃金500兩的記錄,盛況空前。直到現在夾皮溝的金礦仍是吉林省的重要產金之地。目前有金礦產地16處,訐有沙金和礦山金礦點150餘個,重要的黃金產地有二道旬子、集安縣金廠溝、雙河鎮、夾皮溝、海溝、金城洞金礦、通化、鵓鴿砬子金礦、刺狷溝金礦和琿春河沙金礦等。 遼寧省金礦。遼寧省的黃金開采歷史悠久,全省有採金礦點200餘處。主要分布在遼東和遼西一帶。在靠近內蒙的昭烏達盟處,也有黃金出產,重要的大型黃金產地有五龍、四道溝、金廠溝梁等處,中小型金礦有北票、二道溝、寇半溝毛家莊、奈林溝等多處。 河北省金礦。該省的采礦歷史可上溯到隋唐時代,明清時河北省的黃金開采已頗具規模。全省的金礦主要在承德、唐山、張家口等地,共有採金礦點530多處,分布在7個地區的32個具內。特點是礦點多分散,且規模小。 山東省金礦。該省金礦開采至少可追溯到北宋時代。目前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之一。黃金的總產值、產量、利潤、創外匯和黃金儲量,均居全國首位。國家投資新建和改建的焦家、新城、沂南、乳山四個大中型礦山,為山東省的黃金生產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現在,在全國10個重點金礦中,山東省就佔5個,其中有馳名中外的招遠金礦和三山島金礦。近幾年,山東省的群眾採金事業也發展很快,有煙台、臨沂等地區的採金礦點250多處。山東省的黃金主要集中在膠東半島的招遠――掖縣一帶,產地較為集中,易於大規模開采。 山西省的金礦。該省金礦至少可追溯到元代。19世紀30年代,僅山西代縣張寺溝一地,淘金者就有約2萬人。山西省的金礦生產採用國營和民采相結合的方式,其中以民采為主。令人矚目的是,山西省的大塊自然金較多,從幾十克到70兩不等。目前該省至少有採金礦點85處,主要分布在恆山、五台山、狐堰山、塔兒山和中條山等地區。 陝西省的金礦。秦嶺之南、漢江兩岸是陝西省的黃金寶地。早在唐朝就已被列為貢金之地。地處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小柔嶺金礦,是一個特大型金礦。在恆口盆地也有一個大型沙金礦,品位穩定,埋藏淺,易於開采。同時在恆口沙金礦兩端又發現了兩個中型沙金礦。漢中盆地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目前又在漢中的陽平關發現了陽平關大金礦,礦體品位高而穩定,經濟價值和開采價值都極佳。 湖南省的金礦。湖南省的金礦開采比其他省都早,東周時期已有記載。古代的淘金場在衡陽以西燕水兩岸,連綿達數十公里,在洪羅廟、隆古堂一帶 ,古採金井竟有1000多個。湖南的金礦,經過2000餘年的開采,淺部高礦已經基本上開發殆盡,但地下的黃金資源仍然十分豐富。全省的伴生金礦有數十處,適於綜合開采。含金石熒脈,集中分布在湘中、湘東和湘西三個構造隆地區。 除上述產地外,還有四川、浙江、新疆、青海、內蒙、廣西、河南、台灣等黃金產量也相當可觀。答案補充
我國產黃金的前十個省:山東、河南、福建、內蒙古、湖南、陝西、新疆、貴州、甘肅、吉林行家!

㈡ 中國黃金集團的子公司有哪些

一、地質勘查類子公司
1.中國黃金集團地質有限公司
2.北京金有地質勘查有限責任公司
3.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金盛礦業開發有限公司
二、控股(參股)探礦型子公司
4.貴德縣都秀台銅業有限公司
5.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茂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
6.湖南省會同縣恆鑫礦業有限公司
7.湖南省會同縣金龍礦業有限公司
8.中國黃金集團湖南鑫瑞礦業有限公司
三、業務歸口管理探礦型企業
9.中國黃金集團吉林金業礦業有限公司
10.中國黃金集團臨江礦業有限公司
11.東烏珠穆沁旗烏蘭陶勒蓋礦業有限公司
12.東烏珠穆沁旗奧尤特礦業有限公司
13.西烏珠穆沁旗道倫達壩銅礦開發有限公司
14.錫林浩特市興原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
15.河北中金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16.吉木乃金源礦業有限公司
17.中國黃金集團甘肅金鎢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18.中國黃金集團新疆金鴻礦業開發有限公司
19.中國黃金集團新疆金泉礦業開發有限公司
20.江西九江金雞窩礦業有限公司
21.中國黃金集團江西樂平金大礦業有限公司
22.中國黃金集團湖南礦業有限公司
23.湖南會同縣鑫發礦業有限公司
24.中國黃金集團貴州有限公司
25.雲南西盟雲天礦業有限公司
26.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新平分公司
27.內蒙古鑫潤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28.中國黃金集團吉林資源投資有限公司
29.吉林市新潮經貿有限公司

㈢ 黃金的分類有哪些哪種最貴

黃金一般可分為四種,其中純金因為純度高一般來說是最貴的。

一、赤金和純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時間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標准有所不同,國際市場出售的黃金,成色達99.6%的稱為赤金。而境內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間。

二、色金,也稱「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較低的金。這些黃金由於其他金屬含量不同,成色高的達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屬的不同劃分,熟金又可分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清色金指黃金中只摻有白銀成分,不論成色高低統稱清色金。清色金較多,常見於金條、金錠、金塊及各種器皿和金飾品。

三、混色金是指黃金內除含有白銀外,還含有銅、鋅、鉛、鐵等其他金屬。根據所含金屬種類和數量不同,可分為小混金、大混金、青銅大混金、含鉛大混金等。

四、k金是指銀、銅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為24k的公式配製成的黃金。一般來說,k金含銀比例越多,色澤越青;含銅比例大,則色澤為紫紅。

K值所表示的百分數,都只是一個大致的數,並不要求十分准確。而習慣上又多數是使用偶數K值,如24K、22K、20K、18K等。18K的意思即指24份合金中含金18份,相當於75%左右的含量。K金計算方式:你來說K金摺合含金量的計算公式是:K值÷24×100%(即K值×4.1667%)

(3)吉林黃金富擴展閱讀:

黃金成色純度判定方法:

1.用"k金"表示黃金的純度

國家標准GB11887-89規定,每開(英文carat、德文karat的縮寫,常寫作"k")含金量為4.166%,所以,各開 金含金量分別為(括弧內為國家標准):

8k=8*4.166%=33.328%(333‰)

9k=9*4.166%=37.494%(375‰)

10k=10*4.166%=41.660%(417‰)

12k=12*4.166%=49.992%(500‰)

14k=14*4.166%=58.324%(583‰)

18k=18*4.166%=74.998%(750‰)

20k=20*4.166%=83.320%(833‰)

21k=21*4.166%=87.486%(875‰)

22k=22*4.166%=91.652%(916‰)

24k=24*4.166%=99.984%(999‰)

24k金常被認為是純金,成為"1000‰",但實際含金量為99.99%,折為23.988k。

2.用文字表達黃金的純度

有的金首飾上打有文字標記,其規定為:

足金--含金量不小於990‰

千足金--含金量不小於999‰

有的則直接打上實際含金量多少。

3.用分數表示黃金的純度

如標記成18/24,即成色為18k(750‰)

如標記成22/24,即成色為22k(916‰)

4.用阿拉伯數字表示黃金的純度

如99--表示"足金"

如999--表示"千足金"

中國對黃金製品印記和標識牌有規定,一般要求有生產企業代號、材料名稱、含量印記等,無印記為不合格產品。國際上也是如此。但對於一些特別細小的製品也允許不打標記。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黃金

㈣ 求吉林省旅遊景點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吉林有兩個非常值得打卡的5A級景區,一個是長白山天池,這里是中朝兩國的界山,而且這里也是我國東北地區最高的山峰,而且天池也是最具特色,有著非常神秘的傳說,清朝的龍脈據說就在這里,為了保護這里,清朝政府對此封山幾百年,編出很多神秘的傳說,尤其是天池怪獸就是夠大家想像的了,而且現在正是秋季,這里的原始森林,層林盡染,非常適合不怕寒冷的小夥伴來此打卡,運氣好已經能夠趕上今年的第一場雪。

當然長春還有一個「大同公園」,現在改名字叫「兒童公園」,其實也是偽滿時期建立的,最為日本侵略中國的證據,同樣值得我們去打卡。

旅遊除了自然風光,那些人文景觀也是我們需要了解的。

㈤ 有誰知道吉林省從古至今有過哪些出名的人物

【吉林省歷史沿革】

殷周時代,這里已有氏族部落。
秦代以前,居住著滿族祖先「肅慎人」。
後夫余國、勿吉人相互攻伐,中原對此地的稱謂也隨朝代的更替而有所變化,漢稱挹婁,北魏稱勿吉,隋唐稱粟末靺鞨。
五代時期,這里地屬遼國,遼代,為遼東京道所轄。後改名為女真.北宋徽宗政和四年,即1115年,女真人建立金國,滅遼後,吉林為金國領地,直到元朝滅掉金國為止。
明朝,隸屬海西女真烏拉部統轄,為「烏拉國」。明萬曆四十一年,吉林歸屬努爾哈赤統治,成為後金領地,之後皇太極改金稱清,建立清王朝。
清康熙十年(1671年),寧古塔副都統安珠瑚奉命率軍,籌建吉林城。
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政府調寧古塔將軍巴海移駐吉林城,吉林遂成清政府統轄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等流域的重鎮,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
康熙皇帝於1674年東巡吉林時,巡視水師營後,揮筆作詩,名曰《松花江放船歌》。因其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的詩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國江城」之稱。
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永吉州,州治吉林。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永吉州為吉林廳。
清光緒七年(1881年),吉林廳升為吉林直隸廳,次年又升為吉林府。
民國2年(1913年),將吉林府改為吉林縣。
民國18年(1929年),改吉林縣為永吉縣,同時設立吉林市政籌備處。
民國20年(1931年)9月21日,日軍佔領了吉林。
1932年3月1日,偽滿統治時期成立偽吉林省公署。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國民黨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維持會」。10月,在中共吉林市委組織下成立吉林市政府。1945年11月,成立吉林省政府,省會設在吉林市。
1946年5月,我軍從吉林市撤出,國民黨成立吉林省政府和吉林市政府。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3月10日,吉林省政府從延吉市遷至吉林市,3月23日,成立吉林市人民政府。
1949年吉林市為吉林省轄市,吉林省人民政府駐地。
1954年9月,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遷往長春市。
1958年將永吉、磐石、舒蘭、蛟河、樺甸等縣劃歸吉林市。
1966年將永吉(駐口前鎮)、舒蘭、蛟河、樺甸、磐石等5縣劃歸永吉專區。
1968年3月,成立吉林市革命委員會。
1969年原永吉專區所屬永吉、舒蘭、蛟河、樺甸、磐石等5縣劃歸吉林市。
1980年撤消吉林市革命委員會,改稱吉林市人民政府。
現轄4個城區(船營區、昌邑區、龍潭區、豐滿區)、4個縣級市(磐石市、蛟河市、舒蘭市、樺甸市)、1個永吉縣、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5865.html?wtp=tt

出名的人物

宋小濂 (1860-1926)吉林人,中國近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工詩善書,被喻為「吉林三傑」之一,民國三年曾出任黑龍江都督兼民政長;在抗擊沙俄,捍衛國家領土完整方面做出了貢獻。

徐鼐霖 (1865-1940)永吉尚禮人,民國八年(1919年)任吉林省長,他精詩文、善書法,文化藝術成就很高,被謄為「吉林三傑」之一;東北淪陷後,堅持不與偽政權合作,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

成多祿 (1864-1928)吉林人,著名書法家。他精詩文、功書法、詩詞、文稿,墨跡遍及東北三省,馳名全國,被喻為「吉林三傑」之一。民國初年任吉林省第二屆參議院議員,民國教育部審核處處長,且為官清廉,被群眾譽為「清廉太守」。

韓憲宗 (1819-1897)吉林人,在同日軍作戰保遼南及在樺甸黃金資源早期開發方面功不可沒,並創下了當時聞名全國的「黃金世界」。

牛秉坤 (1866-1943)吉林人,有東北首富之稱,出資在北京創辦「喜連成科班」,為發展繁榮我國的京劇事業做出了貢獻。

張作相 (1881-1949)遼寧錦州義縣人,他人1924年4月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期間提任吉林省督軍、省長等職。任職期間內創立了最早的高等學校,修築了吉海鐵路,修建了第一座自來水廠等。深得百姓擁戴。

魏拯民 (1909-1941)山西屯留縣人,抗日英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哈爾濱委書記,東滿特委、省委書記,是楊靖宇將軍的親密戰友,是一位能征善戰的軍事指揮員,出色的政治工作幹部,與楊靖宇創建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

李維民 (1909-1976)吉林市人,1930加入中國共產黨,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長期工作在敵占區,是吉林特別支部、中共吉林市委的創立者之一。

李紅光(1910-1935)朝鮮京畿道龍任郡人,抗日英雄。東北人民革命第一軍一師師長兼政委,我黨最早建立的抗日武裝一日東北工農把日義勇軍第一軍第四縱隊(又名磐石工農抗日義勇軍,通稱磐石游擊隊)創始人之一。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9152978.html

顧秉林 清華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和材料科學家。

顧秉林,吉林德惠人,畢業於包頭市第九中學,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和材料科學家。

1965年進入清華大學學習, 1970年大學畢業並留校工作。 1973年3月—1975年7月及1978年1月—1979年11月,先後在清華大學固體物理研究班學習。1979年赴丹麥Aarhus大學學習, 1982年獲得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美國Notre Dame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高訪學者,日本東北大學客座教授。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0年3月任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院長,2001年3月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兼任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2003年4月任清華大學校長。目前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物理學與天文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體視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理事長,中華環保聯合會副理事長。

王剛

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節目主持人和表演藝術家。

1948年生於吉林省長春市;自1969年至1995年先後在吉林省軍區文工團和沈陽軍區文工團;1995年正式調入中央電視台任節目主持人;1997年調入中央戲劇學院;現為國家一級演員並享受政府「有貢獻的專家」津貼。1996年因飾演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的和王申獲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配角獎。1999年獲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特別金獎。

許紹發

國球前總教練

許紹發,1945年出生,吉林省白山市長白縣人

許紹發培養出江嘉良、謝賽克等一批世界冠軍和奧運會冠軍,並於1987特批劉國梁、孔令輝、馮喆等一批12、3歲小選手進入國家青年隊,為中國乒乓球邁出低谷打下堅實的基礎。

牛秉坤

京劇喜連成科班創始人。有東北首富之稱,為發展繁榮我國的京劇事業做出了貢獻。

(1866~1943)京劇喜連成科班創始人。字子厚。有東北首富之稱,為發展繁榮我國的京劇事業做出了貢獻。吉林市人。一生經商,直至民國19年商號倒閉,其間近50年。牛家商號遍及上海、四川、太原、濟南、天津、唐山、營口、大連、沈陽等地,是當時北方地區盛極一時的民商。同時還從事金融活動和慈善事業。光緒三十年,牛氏出資在北京創辦京劇小科班,並以其三個兒子名字的第一個字連在一起取名"喜連成科班"。民國元年將科班轉讓。中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等都曾在小科班學過戲。1943年病逝於北京,歸葬吉林市。

㈥ 周六福的黃金是真的嗎

一般大牌子價格是統一的。像六福,周大福,周生生等,他們的價格都是統... 周六福,周大生等等都是打著香港品牌旗號的內地擦邊球品牌,有機會可以到香港去。

㈦ 吉林市有哪些著名歷史人物

吉林市的歷史人物:
牛子厚
牛子厚(吉林牛家代表人物,著名京劇科班「喜連成」的創始人)本名牛秉坤,字子厚,祖籍山西太原。1866年(同治五年)出生於吉林,是著名巨商「船廠牛家」的第四代傳人,是在吉林城擁有幾十家商號,並在東北各主要城鎮都布有「買賣」的大東家。他創建了「喜連成科班」,後改名為「富連成」科班,為中國京劇事業的繼承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該科班學習的學員因是受正規專業教育,很多學員日後在京劇界都成了「名角」,還有些人譽滿全國,譽滿全球。比如梅蘭芳原名梅喜群,後改名蘭芳,周信芳、馬連良等,都是從這個科班學成的學員。
宋小濂
宋小濂 ,字友梅、鐵梅。吉林省雙陽縣人,中國近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工詩善書,被喻為「吉林三傑」之一,民國三年曾出任黑龍江都督兼民政長;在抗擊沙俄,捍衛國家領土完整方面做出了貢獻。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宋
成多祿
成多祿 吉林人,著名書法家。他精詩文、功書法、詩詞、文稿,墨跡遍及東北三省,馳名全國,被喻為「吉林三傑」之一。民國初年任吉林省第二屆參議院議員,民國教育部審核處處長,且為官清廉,被群眾譽為「清廉太守」。
徐鼐霖
徐鼐霖 永吉尚禮人,民國八年(1919年)任吉林省長,他精詩文、善書法,文化藝術成就很高,被謄為「吉林三傑」之一;東北淪陷後,堅持不與偽政權合作,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
韓憲宗
韓憲宗 吉林人,在同日軍作戰保遼南及在樺甸黃金資源早期開發方面功不可沒,並創下了當時聞名全國的「黃金世界」。
張作相
張作相 遼寧錦州義縣人,他人1924年4月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期間提任吉林省督軍、省長等職。任職期間內創立了最早的高等學校,修築了吉海鐵路,修建了第一座自來水廠等。深得百姓擁戴。
李維民
李維民原名李馥慧,曾用名李一民,張守仁,王一民。祖籍河北,1909年生於吉林。1930加入中國共產黨,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早年長期工作在敵占區,是吉林特別支部、中共吉林市委的創立者之一。

㈧ 我國國內產黃金居前十的省有哪些

中國重要的黃金產地如下:

  1. 黑龍江省的金礦。漠河金礦和呼瑪爾河金礦歷史悠久,在清朝歷史中就有記載。70年代發現了團結溝金礦,80年代發現了老座山金礦,並已大規模開發。黑龍江有大小金礦點約400多處,其中沙金礦300多處,脈石金70餘處。黃金產量穩步增長。黑龍江省的金礦主要分布在漠河、呼瑪、愛輝、蘿北、樺南、穆棱和東寧等處,由北到南形成「金子鑲邊」,聚積區面積一般為500-2000平方公里,最大為6000平方公里。

  2. 吉林省的金礦。吉林省的樺旬縣夾皮溝金礦歷史悠久,清朝同治年間,曾有記載日得黃金500兩的記錄,盛況空前。直到現在夾皮溝的金礦仍是吉林省的重要產金之地。目前有金礦產地16處,訐有沙金和礦山金礦點150餘個,重要的黃金產地有二道旬子、集安縣金廠溝、雙河鎮、夾皮溝、海溝、金城洞金礦、通化、鵓鴿砬子金礦、刺狷溝金礦和琿春河沙金礦等。

  3. 遼寧省金礦。遼寧省的黃金開采歷史悠久,全省有採金礦點200餘處。主要分布在遼東和遼西一帶。在靠近內蒙的昭烏達盟處,也有黃金出產,重要的大型黃金產地有五龍、四道溝、金廠溝梁等處,中小型金礦有北票、二道溝、寇半溝毛家莊、奈林溝等多處。

    河北省金礦。該省的采礦歷史可上溯到隋唐時代,明清時河北省的黃金開采已頗具規模。全省的金礦主要在承德、唐山、張家口等地,共有採金礦點530多處,分布在7個地區的32個具內。特點是礦點多分散,且規模小。

  4. 山東省金礦。該省金礦開采至少可追溯到北宋時代。目前已成為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之一。黃金的總產值、產量、利潤、創外匯和黃金儲量,均居全國首位。國家投資新建和改建的焦家、新城、沂南、乳山四個大中型礦山,為山東省的黃金生產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現在,在全國10個重點金礦中,山東省就佔5個,其中有馳名中外的招遠金礦和三山島金礦。近幾年,山東省的群眾採金事業也發展很快,有煙台、臨沂等地區的採金礦點250多處。山東省的黃金主要集中在膠東半島的招遠――掖縣一帶,產地較為集中,易於大規模開采。

  5. 山西省的金礦。該省金礦至少可追溯到元代。19世紀30年代,僅山西代縣張寺溝一地,淘金者就有約2萬人。山西省的金礦生產採用國營和民采相結合的方式,其中以民采為主。令人矚目的是,山西省的大塊自然金較多,從幾十克到70兩不等。目前該省至少有採金礦點85處,主要分布在恆山、五台山、狐堰山、塔兒山和中條山等地區。

    陝西省的金礦。秦嶺之南、漢江兩岸是陝西省的黃金寶地。早在唐朝就已被列為貢金之地。地處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小柔嶺金礦,是一個特大型金礦。在恆口盆地也有一個大型沙金礦,品位穩定,埋藏淺,易於開采。同時在恆口沙金礦兩端又發現了兩個中型沙金礦。漢中盆地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目前又在漢中的陽平關發現了陽平關大金礦,礦體品位高而穩定,經濟價值和開采價值都極佳。

  6. 湖南省的金礦。湖南省的金礦開采比其他省都早,東周時期已有記載。古代的淘金場在衡陽以西燕水兩岸,連綿達數十公里,在洪羅廟、隆古堂一帶 ,古採金井竟有1000多個。湖南的金礦,經過2000餘年的開采,淺部高礦已經基本上開發殆盡,但地下的黃金資源仍然十分豐富。全省的伴生金礦有數十處,適於綜合開采。含金石熒脈,集中分布在湘中、湘東和湘西三個構造隆地區。

  7. 除上述產地外,還有四川、浙江、新疆、青海、內蒙、廣西、河南、台灣等黃金產量也相當可觀。

閱讀全文

與吉林黃金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楓投資 瀏覽:974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
港澳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43
癌症銀行貸款 瀏覽:150
短期理財渠道 瀏覽:813
段永基投資 瀏覽:251
中國外匯管制限額 瀏覽:288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
2880表價格 瀏覽:232
中林集團信託 瀏覽:193
在陸金所里投資安全嗎 瀏覽:315
期貨大行情特點 瀏覽:239
買基金用什麼賬戶 瀏覽:90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建行 瀏覽:185
股票簡單解釋 瀏覽:34
pe股票ttm是什麼意思 瀏覽:825
海航投資值得長線嗎 瀏覽:358
什麼股票賺錢最快 瀏覽:295
東亞銀行信託 瀏覽:890
電子賬戶交易密碼忘了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