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技術指標裡面常用的趨勢指標和震盪指標有哪些,分類舉幾個例子,謝謝了。
震盪指標的表現形式就是這個指標值在設定的水平值之間或圍繞一個中心線的上下波動的指標。
震盪指標能夠長期保持在一個極端水平上(超賣或超買),但是它們不會保持趨勢而方向不變。
RSI指標、拋物轉向指標和隨機指標都是震盪指標。
每種指標都可能發出潛在的反轉信號,而這有可能預示著之前趨勢的終結以及價格運行方向的改變。
趨勢指標即是滯後指標,我國的滯後指標主要有:
全民固定資產投資、商業貸款、財政收支、零售物價總指數、消費品價格指數、集市貿易價格指數等共6項。
滯後指標有助於驗證領先指標所表示的經濟趨向是否真實。
(1)平均方向性運動指標擴展閱讀:
技術指標的計算公式:
1、產生KD以前,先產生未成熟隨機值RSV。其計算公式為:N日RSV=[(Ct-Ln)/(Hn-Ln)] ×100
2、對RSV進行指數平滑,就得到如下K值:今日K值=2/3×昨日K值+1/3×今日RSV
式中,1/3是平滑因子,是可以人為選擇的,不過目前已經約定俗成,固定為1/3了。
3、對K值進行指數平滑,就得到如下D值:今日D值=2/3×昨日D值+1/3×今日K值
式中,1/3為平滑因子,可以改成別的數字,同樣已成約定,1/3也已經固定。
4、在介紹KD時,往往還附帶一個J指標,計算公式為:J=3D-2K=D+2(D-K)可見J是D加上一個修正值。J的實質是反映D和D 與K的差值。此外,有的書中J指標的計算公式為:J=3K-2D
⑵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這句話對嗎
比如說,你在某一時刻正在轉彎或者直著走或者其他,那麼這一時刻你車頭朝向的那個方向就是你瞬時速度的方向,當然,它是你那時的運動方向。 平均速度,比如
⑶ 運動量的常用估算指標是什麼
計算運動量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運動量等於攝入熱量加減肥消耗熱量減日常生活消耗熱量。另一種計算方法是運動量等於運動強度乘以持續時間。
最佳運動強度是每分鍾心率等於170減去年齡。運動量的個體感覺監控,在運動中運動量應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控制,就是既要達到運動處方的目標,又要將運動的風險降到最低程度。運動中除了可以利用心率等指標進行監控外,還可以從個體感覺來判斷運動量是否合適。在體育鍛煉中,適宜的運動量同樣對體育鍛煉的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運動量過小,對機體的刺激不足,無法打破機內穩態,體育鍛煉的效果顯微。運動量過大,機體容易產生疲勞,身體機能下降,對身體反而造成一定的傷害,受力部位勞損,久而久之限制了機體的運動能力,得不償失。如長期的勞損積累可能會導致受力部位應力性骨折。
2
/3
運動量的具體大小應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定,而目前主張每周至少進行3次以上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每次的鍛煉時間至少在30分鍾以上。不同素質的鍛煉有不同的鍛煉特點,運動量及運動強度的大小自然不同。總的來說,運動量與運動強度的改變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並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
3
/3
目前市場上的一些智能穿戴設備的計步功能及運動距離記錄雖然與實際運動量有一定的誤差,但仍是一種值得參考的運動量評估方式。以步行為例,可初始目標設為10000步,根據自身情況每3周調整一次運動目標。如果輕松勝任10000步,可以將目標步數設為12000,若無法完成且感覺身體疲勞感加重,可適度降低目標。
⑷ 人體運動強度的常用指標是什麼
人體運動最常用的指標是運動心率。
大致的計算方法為:220減去年齡等於最大運動心率。
接近或達到最大運動心率就是高強度運動。最大心率的百分之五十、六十左右,是中強度運動。最大心率的30%以下是低強度運動。
另外一類指標,是抗阻力訓練當中,根據每組動作盡全力能完成的動作個數來看。這個指標一般採用rm,盡全力只能完成一次動作,就是1RM。
⑸ 平均速度的方向與運動的方向的關系
平均速度等於位移除以時間,和位移方向相同,位移由初末位置決定,比如你跑操場一圈,位移是0,平均速度時0
你問題裡面的速度指的是瞬時速度,和運動方向相同
⑹ 運動強度的指標是什麼
「有氧鍛煉130」:法國提出全民健康的動員口號,叫「有氧鍛煉130」。它是通過運動鍛煉,使心率達到每分鍾130次的一種客觀指標。體質強的人在進行較大運動量時才能達到每分鍾130次,而體質弱的人稍稍活動就達到每分鍾130次,所以同樣心率為每分鍾130次,實際上每個人的活動時間、強度、密度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健身活動應該因人而異,根據心率來確定活動量。
「心率130」適合所有的人。「心率130」適合於青年、中年、老年以及所有不同性別和不同鍛煉程度的人。運動鍛煉時,心臟的負荷將會增加,要輸送血液供給肌肉的營養物質。通過運動,心臟本身也得到了鍛煉,表現為心肌增厚,收縮有力,每搏輸出量也大大增加。運動醫學專家認為,身體健康的青年人運動時心率達到每分鍾120~170次,中年人達到每分鍾110~140次,老年人達到每分鍾100~130次為宜。運動時,心率達到每分鍾120~140次時,心臟可處於最大收縮和最大舒張狀態,此時對心臟的鍛煉也最為適宜,供血也最為充足,供應身體各組織的營養和氧氣也最多。所以,有氧鍛煉時心率達到每分鍾130次是最理想的運動強度。但是,對於初次鍛煉的人,或老年人,活動量宜小些,時間短一些,每分鍾心率也相對低一些。待達到一定成效後再加大活動量,使心率達到每分鍾130次的目標。
⑺ 平均方向是什麼
你好,你是說平均方向指數(ADX)吧!
請參考http://ke..com/view/4313789.htm(平均方向指數評估)
http://ke..com/view/2978246.htm(平均方向性運動指標)
⑻ 常用的趨勢指標有哪些
趨勢指標有很多種:
1、MACD稱為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從雙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移動平均線減去慢的移動平均線,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但閱讀起來更方便。當MACD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
2、DMI指標是通過分析股票價格在漲跌過程中買賣雙方力量均衡點的變化情況,即多空雙方的力量的變化受價格波動的影響而發生由均衡到失衡的循環過程,從而提供對趨勢判斷依據的一種技術指標。
基本原理:在於尋找股票價格漲跌過程中,股價藉以創新高價或新低價的功能,研判多空力量,進而尋求買賣雙方的均衡點及股價在雙方互動下波動的循環過程。
3、DMA指標又叫平行線差指標,是目前股市分析技術指標中的一種中短期指標,它常用於大盤指數和個股的研判。
基本原理:屬於趨向類指標,也是一種趨勢分析指標。DMA是依據快慢兩條移動平均線的差值情況來分析價格趨勢的一種技術分析指標。它主要通過計算兩條基準周期不同的移動平均線的差值,來判斷當前買入賣出的能量的大小和未來價格走勢的趨勢。
4、 EXPMA指標簡稱EMA,指數平均數指標或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是一種中線趨向類指標,不適合做短線分析。除了牛皮市,EXPMA的趨勢性一般很明確。
從統計學的觀點來看,只有把移動平均線(MA)繪制在價格時間跨度的中點,才能夠正確地反映價格的運動趨勢,但這會使信號在時間上滯後,而EXPMA指標是對移動平均線的彌補。EXPMA指標由於其計算公式中著重考慮了價格當天(當期)行情的權重,因此在使用中可克服MACD等其他指標信號對於價格走勢的滯後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中消除了DMA指標在某些時候,對於價格走勢所產生的信號提前性,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分析指標。
5、TRIX指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
屬於長線指標。它過濾掉許多不必要的波動來反映股價的長期波動趨勢。TRIX這個指標把均線的數值再一次地算出平均數,並在此基礎上算出第三重的平均數。較為有效地避免頻繁出現交叉信號。
6、布林線指標,即BOLL指標,是用該指標的創立人約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的姓來命名的,是研判股價運動趨勢的一種中長期技術分析工具。
其利用統計原理,求出股價的標准差及其信賴區間,從而確定股價的波動范圍及未來走勢,利用波帶顯示股價的安全高低價位,因而也被稱為布林帶。其上下限范圍不固定,隨股價的滾動而變化。和麥克指標MIKE一樣同屬路徑指標,股價波動在上限和下限的區間之內,這條帶狀區的寬窄,隨著股價波動幅度的大小而變化,股價加大時,帶狀區變寬,狹小盤整時,帶狀區則變窄。
7、麥克指標又叫MIKE指標,其英文全稱是「Mike Base」,是一種專門研究股價各種壓力和支撐的中長期技術分析工具。
該指標是一種隨股價波動幅度大小而變動的壓力支撐指標,股價上方的壓力稱為「上限」,股價下方的支撐稱為「下限」。第一條「上限」和第一條「下限」之間,我們設一條假想的中界線,股價位於中界線的上方時,參考「上限」壓力值;股價位於中界線下方面,則參考「下限」支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