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機械交易系統怎麼樣
一.定義 機械交易定義:獨立於交易者的判斷、可產生交易信號和度量風險的方法,通過機械的決策過程排除情緒干擾。 技術分析定義:通過研究過去的價格變化,分析市場中的現有信息,對未來的價格「趨勢」作出預測,找到低風險高回報的機會。 價格觸發的心理學分析:阻力位和支撐位有效的原因源自「打平心理、懊惱、遺憾」等心理學因素。 指標觸發的心理學意義:指標觸發的重要性正比於市場參與者對該指標的重視程度。//調整指標應當是在大眾基礎上,做到同又不同。 二.交易系統類型 趨勢跟隨: 1).前提:市場主要的參與者缺乏階段虧損、讓利潤奔跑的習慣。 2).要求:交易者在最近點建立多頭頭寸,在最近低點建立空頭頭寸。 3).心理要素:耐心與堅韌,能夠承擔各種意外情況和坦然面對虧損。 4).交易量移動平均:相對使用時間作為參數的權重模型,交易量的變化能更好地衡量趨勢的強度。 5).指標周期選擇:在低波動性(震盪)選擇較長的時間段,在高波動性(趨勢)選擇短時間段。 6).趨勢交易者的心理分析: 1.願意買高/賣低:如果趨勢交易很容易執行,那麼所有人都會這樣去做,它就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策略; 當在等待買高/賣低的機會時,恐懼和憂慮也會隨之而來,只是應當把這些感覺與勝利和盈利聯系起來。 2.願意回吐相當比例的浮動盈利:不要試圖去預測趨勢的終點,堅定地持有頭寸,讓盈利奔跑;市場會回報我們的耐心,後悔回吐一定比例的浮動盈利顯然是後見之明。 3.在一連串小虧損之後堅持交易:對於分析機械交易系統結果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在經歷一連串虧損之後,繼續交易可以贏得勝利,有助與加強我們度過虧損的勇氣和信息。 4.能將紀律性和靈活性融合在一起:紀律性意味著在困難時堅持成功的策略;靈活性意味著當市場特性發現變化時放棄策略。 5.當執行趨勢跟隨系統時,願意交易較小的頭寸以經歷回調的考驗。 6.適應1%~5%的交易產生絕大部分的盈利:1%~5%的交易產生絕大部分的盈利,交易系統應當包含在趨勢反復時重新產生交易信號的機制。 7.願意長時間持有頭寸:趨勢交易盈利的關鍵在於能把小的盈利積累到大的盈利。 8.習慣較慢的交易和較多的分析過程 7).確認趨勢的方法(過濾信號):1.時間參數(加入等待時間和修改時間范圍);2.移動平均的百分比突破;3.引入新指標。 8).過濾交易弊端:1.總是減少本來就不多的交易機會;2.總是降低系統的盈虧比;3.通常把中等盈利穩健的系統編程虧損系統。 9).止損、止盈: 1.沒有人能抓住趨勢的頂和底,最好的平倉點都是事後才能確定的。 2.作為趨勢交易者,因為很小比例的趨勢交易會貢獻很大比例的盈利,放棄止損止盈會阻礙我們承受資金回調的能力,而回調是所有趨勢交易策略都需要的因素。 均值回歸 1).前提:抓住市場經常過分擴張的特性。 2).指標:1.百分比震盪指標(隨機指標,相對強弱指標,差分擺盪指標,動量指標和變動速度指標),適合作為止損轉向的趨勢跟隨系統;2.統計擺動指標(布林帶,順勢指標)。 3).均值回歸可以在基本的機械交易技術中加入隨機決定的因素,例如突發性時間.引入主觀判斷前提:主觀判斷的原則需要客觀度量並事先定義//均值回歸偏向中短線,受此影響較大。 4).均值回歸交易者的心理分析: 1.堅持與眾不同: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絕大數人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必須訓練自己把難以執行的空間與失敗聯系起來,把執行交易信號產生的較量和成立與盈利聯系起來。 2.培養並堅持虧損平倉的紀律:因為均值回歸交易的建倉點都在不穩定的是市場極值,同我們的止損也會在市場最高點或最低點被觸發,如果沒有止損,那麼虧損就可能轉化為盈利。 3.厭惡低勝率和大的連續虧損次數:為了獲得較高的穩定的勝率,絕大多數均值回歸交易者需要忍受很低的風險回報率,而且虧損交易的平均值會遠遠大於盈利交易的平均盈利值。 4.持久的耐心:較少的交易機會也就意味著需要很大的耐心,沒有在市場等待不穩定的極點的能力,那麼我們註定只能使用高風險低回報的系統。 短線系統: 1).前提:市場有充分的流動性和波動性 2).短息交易者的心理分析:短線系統需要耗費更多的體力和腦力,能做一個短線交易者的關鍵還是平衡的生活——身體上、情感上和精神上(同樣適用於其他類型的交易者)。 三.系統研發與分析: 1).前提:所有的模型都是通過歷史數據外推的結果,我們只能寄希望於市場的歷史行為與未來行為有這很強的正相關關系。//交易系統的建立是基於特定特徵,如果該特徵發生改變,那麼自然得不到預期結果。 2).機械交易系統優點:1.強迫交易者擺脫那些極具破壞性的交易行為,養成良好的交易系統;2.風險和回報的定量化,同時也可以得到整個策略的風險回報比;3.依賴數學公式算算出的技術指標,不需要系統交易者擁有非常專業的金融知識。 缺點:1.數據不靠譜2.系統不靠譜(逐點檢查) 3).評估測試結果的要素:1.總凈利潤;2.交易數量;3.持倉天數;4.最大回調值;5.最大回調持續時間;6.最大連續虧損次數;7.(平均)盈利與最大回調之比;8.(平均)盈利(平均)虧損比;9.勝率;10.時間百分比。 4).系統開發過程:1.分析結果時要去除局部最優和無意義的參數組合 2.樣本外測試結果相差較大3.真實交易 5).系統優化: 優點:1.調整參數達到最優效果2.為實際交易結果提供歷史衡量標准3.顯示交易系統整體的表現分布4.識別局部最優參數組合(肯定不是全局最優) 缺點:1.歷史數據應當全麵包含全部市場形態(牛市、熊市、趨勢市和均值回歸市)2.容易曲線擬合(避免:使用相當長的歷史數據、多品種測試和向前測試) 6).提高系統的回報率: 1.交易品種的多樣化2.同一系統使用不同參數3.同時使用負相關或不相關的交易系統 四.風險管理: 1).進行風險管理的原因:1.可以避免我們把盈利的交易系統做成虧損的結果2.我們永遠不能控制市場,我們只能假設其中有多大的風險。 2).價格風險管理:1.交易量價格風險管理,基於市場中現有頭寸的總數量,或者是將要交易的數量2.止損價格風險管理,決定了頭寸可能遭遇的風險,或者是每筆交易可能虧損多少資金。 3).風險中的價值(VAR):計算在指定未來時間范圍內策略產生虧損的可能性。 4).VAR缺點:1.它只說明我們可能虧損的最大數量,並沒有解決在指定時間范圍內我們到底要虧損多少2.錯誤假設了連續交易日之間的獨立性 五.交易心理: 1).無論是哪種交易,我們都必須放棄那些容易和適宜的交易習慣,培養自己的紀律、耐心、靈活,以及無論多困難都要堅持計劃的決心。 2).時間周期、交易系統和個人特性(P129):交易策略的選擇必須要取決於交易者的個性特徵。//沒有最好的系統,只有最合適的系統。交易系統的設計應當遵循由大到小的三個系統。 3).在紀律性和靈活性之間尋找平衡點:紀律性能夠保證交易者在不同環境下堅持每一個交易,但同時也會限制開放性思維;靈活性意味著一旦交易系統不再持續地產生盈利(市場特性發生改變),機械交易者必須有足夠的靈活性來放棄。 六.交易與生活 1).市場會加速我們心裡和精神的成熟,因為它迫使我們放棄幻想,接受市場不斷變化的現實。 2).在交易領域這樣的微觀世界中的真理,和宏觀生活中的真理是和諧一致的。
B. 機械繫統的組成是什麼
機械繫統的具體組成:
1、動力系統:包括動力機及其配套裝置.是機械繫統工作的動力源。如內燃機、汽輪機、水輪機等動力機;有把二次能源(如電能、液能、氣能)轉變為機械能的機械。
2、傳動系統:是把動力機的動力和運動傳遞給執行系統的中間裝置。
3、執行系統:包括機械的執行機構和執行構件,它是利用機械能來改變作業對象的性質、狀態、形狀或位置。或對作業對象進行檢測、度量等,以進行生產或達到其他預定要求的裝置。
4、操縱控制系統:是為了使動力系統、傳動系統、執行系統彼此協調運行,並准確、可靠地完成整機功能的裝置。
(2)機械繫統交易法擴展閱讀:
發展趨勢
1、智能化:是21世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慧在機械建設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視,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應用。
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慧、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沌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能,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標。
2、模塊化: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程。由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製和開發具有標准機械介面、電氣介面、動力介面、環境介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是一項十分復雜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
如研製集減速、智能調速、電機於一體的動力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控制單元,以及各種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機械裝置。
3、微型化:指的是機電一體化向微型機器和微觀領域發展的趨勢。國外稱其為微電子機械繫統(MEMS),泛指幾何尺寸不超過1cm3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並向微米、納米級發展。微機電一體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靈活,在軍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C. 什麼叫做機械炒股模式
官方統計表明, 超過 7 成的股民在 2007 年並沒有賺到錢,究其原因或許是方法不對。 為此筆者試著用完全機械的操作方法進行了研究, 試著給出一種在股市可以盈利的機械方法。 研究方法如下:
1. 研究時段:2007 年 10 月 16日至 2008 年 1 月 14 日,一共 63 個交易日。
2007 年 10 月 16 日是大盤全年的最高點, 從大盤最高點的時候算起是為了使研究結果更具有可靠性。
2.基本思路:依照在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的股票代碼順序 (從00001 深發展開始)依照下述原則順序操作(不包括手續費):
如果某日收盤時股票虧損超過3%就以收盤價割肉,同時第二天以收盤價換入下一隻;
如果某日收盤時股票盈利超過10%也以收盤價賣出, 同樣以第二天的收盤價換入下一隻。
看了結果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從大盤最高點買起,一個季度有如此盈利當屬不錯, 因此所謂大猩猩炒股比人強,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信有很多股民在這個時間段是虧損的, 這個結果至少說明一個問題: 不適當地死捂股票是賺不到錢的。而按照某種方法系統地、規律地甚至機械地操作, 至少是炒股盈利的一種模式。
運用這種方法, 股民朋友可以越過普遍存在的「捨不得割肉」這道心理上的障礙!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將所謂板塊、熱點統統拋到腦後。
D. 哪位網友有股票機械交易系統,想學習一下
請問你放心機械復交易嗎?
美國制有200年的股市經驗,一般自動化程度較高,都是賣出自動化!並不是買進自動化,因為買進自動化機械交易,往往以技術指標為基礎,准確率較低!
建議買進還是自己動手好些,賣出可以設置止盈和止損位,可以自動機械賣出!
買入賣出的指標自動機械化的系統:金狐、分析家、大智慧等軟體,可自編買進賣出指標!
謝謝採納!
E. 機械繫統設計的系統法有哪些內容特性
機械繫統設計的系統法就是把研究的對象作為系統或系統的要素和結構,從整體上系統地、全面地進行確定的科學方法。它從系統的觀點出發,著眼於整體與局部、系統與環境、人與機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並且綜合地、精確地考察研究對象,從而最佳地處理所研究的問題。下面側重闡述系統分解和系統分析的相關內容。
1、系統分解
任何較大的復雜的系統均可分成若幹部分或層次,對於時間過程系統可以分成若干階段。如何將所研究的系統按不同層次或階段,以至逐個地把組成系統的要素或子系統區分開來進行分析,使復雜的系統整體變換成許多簡單的子系統,這就是系統的分解問題。系統整體如何通過分解簡化為若干個子系統,這對於認識整體系統,作出決策,以及協調配合都關系極大。系統分解大體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1)按空間結構關系進行分解
這是系統分解的常用方法。將系統按空間關系劃分為若干相互關聯的子系統,同一層次的子系統屬平行關系。
例如,一個機械廠如按空間關系可以劃分為鑄造車間、鍛造車間、金工車間、裝配車間、檢修車間等相對獨立的各個子系統,彼此之間雖有聯系,但基本上屬於平行關系。
(2)按系統總目標進行分解
這是將整體系統的總目標劃分為若幹部分的分目標。這種系統分析法有利體現系統不同的屬性。
例如,一台行走式穀物聯合收獲機其總目標是收獲穀物。它可以分解為動力、傳動、執行(包括作物莖稈切斷、穀粒與谷穗分離、穀粒清選等)、操縱控制、行走、支承等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各個子系統分別實現分目標。這種劃分任務明確、目的性強。
(3)按系統模型的關聯性進行分解
這種方法藉助於系統模型的關聯性對系統分解。首先對系統建立主框圖模型,用圖示法或圖表法反映各子目標的相互關系;其次按掌握的資料建立定量的數學模型,反映各子目標的函數關系;其三,將屬性模型轉換為計算機語言以便進行分析計算。通過模型的關聯性分解得到系統的各子系統的相互關系。
(4)按系統控制和管理過程進行分解
為了便於系統工程施工以及進入運行階段的控制和管理,在工程系統中,還必須把一個完整的控制問題變換成一組控制的子問題,然後採取不同方法加以解決。
機械繫統的分解採用第2種方法居多。在進行系統分解時,要特別關注系統的整體性和相關性,並把容易綜合獲得最優的整體方案作為首要條件。
系統分解可以平面分解,也可以分級分解,或者兼有二者的組合分解
系統分解時應注意下述各點:
1)分解數和層次應適宜分解數太少,子系統仍很復雜,不便於子系統的模型化和優化等設計工作;分解數和層次太多,又會給總體系統的綜合設計造成困難。
2)避免過於復雜的分界面對那些聯系緊密的要素不宜分解拆開,即分解的界面應盡可能選擇在要素間結合枝數(聯系數)較少和作用較弱的地方。
3)保持能量流、物質流和信息流的合理流動途徑通常機械繫統工作時都存在著能量、物料和信息三種流的傳遞和變換,它們在從系統輸入到系統輸出的過程中,按一定方向和途徑流動,既不可中斷阻塞,也不能造成干涉或紊流,即便分解成各個子系統,它們的流動途徑仍應明確和暢通。
4)了解系統分解與功能分解的關聯及不同系統分解時,每個子系統仍是一個子系統,它把具有比較緊密結合關系的要素集合在一起,其結構成員雖稍為簡單,但其功能往往還有多項。而功能分解時是按功能體系進行逐級分解,直至不能再分解的單元功能為止。
2、系統分析
系統分析是一種科學的決策方法,其目的是幫助決策者,對所要決策的問題逐步提高其清晰度。它是採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用定性和定量的工具,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系統結構和系統狀態的分析,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和替代方案,並進行分析和評價,為決策者選擇最優系統方案提供主要依據。
系統分析的一般程序如下:
1)系統目標設定系統目標是系統分析的出發點和進行評價、決策的主要依據。因此,應進行系統研究——通過對廣泛的資料的分析,獲得有關信息,並利用有效方法(如進行統計和檢驗等)對信息進行處理,以確定系統目標。
2)構造模型模型是實體系統的抽象,它應能表示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在運用條件下因果作用和反作用的相互關系。構造模型的目的是用較少的風險、時間和費用來對實體系統作研究和實驗,以便更好地得到系統的性能。模型包括數學模型、實物模型、計算機模擬及各種圖表等。在構造模型時,必須全面考慮系統的各影響因素,分清主次,盡可能如實描述系統的主要特徵。在能滿足系統目標的前提下,應盡量簡化,以需要、簡明、易解為原則。
機械繫統是物理系統,描述物理系統的模型常用圖像模型和數學模型。由於計算機技術的滲透,數學模型的應用越來越廣,尤其是需要對系統進行精確定量分析的場合。
雖然構造模型對於系統分析是很重要的,但也不能排除經驗分析和類比判斷。當設計師能夠根據自己或他人的經驗直觀地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時,也可不必建立模型,但應提出可靠的例證。
3)系統最優化系統最優化就是應用最優化理論和方法,對各個候選方案進行最優化設計和計算,以獲得最優的系統方案。
由於系統的變數眾多,結構通常都很復雜,在系統目標設定時,常常有多個目標,其中有些可能是矛盾的,很難完全兼顧,因此,在多目標的系統分解中,常採取合理的妥協和折中的辦法,如滿意性設計或協調性設計。前者為不一定追求系統的真正最優,而是尋求一個綜合考慮功能、技術、經濟、使用等因素後的滿意的系統;後者在系統中,不一定每項性能指標都達到最優,雖然從局部看不都是最優,但從整體看則是最優,整個系統具有良好的協調性。
4)系統評價系統評價是對系統分析過程和結果的鑒定,其主要目的是判斷所設計的系統是否達到了預定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系統的評價對於決策的有效性關系極大,正確的評價可以使決策獲得成功,取得很大的效益,錯誤的評價可以導致決策失敗,付出沉重的代價。
系統評價時,首先要根據系統目標規定一組評價指標,確定系統的評價項目,制定評價的准則。不同的系統應該有不同的評價指標。系統評價的項目是由構成系統的性能要素來確定的,主要包括系統的功能、速度、成本、可靠性、實用性、適應性、壽命、技術水平、生存能力、競爭能力、重量、體積、外觀、能耗等因素。由這些因素構成描述系統的有序集合,可以根據系統所處的實際環境條件安排它們的評價順序。通過對各因素賦予反映價值地位的加權系數,形成一種評價的價值體系。這種價值體系主要是從技術和經濟的角度來進行衡量的。
系統評價應視被評價系統的特點和企業具體條件確定指標體系。一般機械繫統採用較多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價值和投資體系,對系統總投資費用和總收益進行分析和評價,以選擇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的最優系統方案。
F. 什麼是機械交易
機械交易並不等於EA機械交易是按你自己的交易系統進行出入場。這裡面其實已經包括了一些技術分析之類的不然你的交易系統何來?
G. 求學:機械交易系統的編程學習
放棄吧
知道投資里的黑天鵝吧,所謂的機械交易就是拿過去的經驗去機械的預測未來,去除了投資者個人的判斷,一旦市場上的某個重要的因素被你的系統忽略,可能就會出現大問題
H. 什麼是機械繫統
所謂系統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間具有一定聯系的許多要素構成的一個整體,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要素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整體都是系統。系統本身可分成若干個子系統;子系統里有時還可以分出更小的小子系統;反過來,系統本身還可以作為更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例如,照相機本身可以看作是由機、光、電能(全自動照相機)及其控制系統所組成的一個系統。若把它的機械繫統再細分,又可分為相機殼體、光學鏡頭支承架、膠卷支承架和進、退膠卷的傳動機構等不同的機械子系統。當把該照相機固定到衛星上,讓它隨著衛星一起去拍攝衛星所經之處,記錄人們想知道而又不能到達地方的情景時,則該照相機又是衛星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了。圖3-1所示的家用吸塵器,從某種意義來講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由底座、後蓋等部分組成。
圖3-1家用吸塵器1—底座;2—報警鳴示;3—密封護套;4—前蓋;5—前搭扣;6—擋尖板;7—把手;8—卷線按鈕;9—中蓋;10—後蓋;11—後蓋座;12—後輪;13—電線插頭;14—毛刷升降開關;15—地板刷;16—曲管;17—吸力調節器:18—軟管插管任何機械產品都是由若干個零部件及裝置組成的一個特定系統,即一個由確定質量、剛度及阻尼的若干個物質所組成,彼此間有機聯系,並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統均可稱為機械繫統。機械設計課程中所講授的各種機械零件則是組成機械繫統的基本要素,它們為組成各種不同功能的機械繫統有機聯系著。為了初步了解機械,下面對相關概念作出解釋。機構是人為的實物組合,各部分之間有確定的相對運動。組成機構的運動單元稱為構件。機器是用於某種目的要求而設計的機械繫統,機器是由機構組成,並且可以做機械功或進行能量轉換。機構和機器統稱為機械。下面針對機器、機械、機構進行分析。
I. ea自動交易系統有哪些
在當今的金融投資交易領域里有兩大流派,一個是機械繫統交易法,另一個是判斷式交易法。判斷式方法需要交易者根據某種標准或情形做出決策,而非判斷式體系則完全是機械的。要想在交易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用機械式的交易系統來規范我們的交易行為,防止我們迷失於直覺交易的「陷阱」中。它的作用應當是我們思想的明燈,行動的指南。機械式的交易系統意味著約束,而我們必須接受這種約束,並使之成為投資生活的一個部分,一個自然的習慣。
此外,不同的平台對EA的支持力度有不一樣,雖然都是用MT4但一些大型交易商會修改MT4,使其符合伺服器網路要求。
相信相對機械繫統交易系統而言,判斷式技巧有其固有優勢。運用判斷進行交易的兩個最大理由是,人類頭腦的靈活機動,以及對變化的市場條件做出必要調整的速度。
結合經驗談談智能交易。這里是以ABL為標准所進行的講解,不同平台中會有所差異。
交易系統的原則:
價格瞬息變化,用復雜去描述復雜只能適得其反,而且也不利於投資者即時做出快速有效的反應。用機械化,條理化,一切數據都要量化的原則。精確而且高效的交易系統去描述市場,才能不被市場表面的大量隨機因素所蒙蔽。
(1)交易系統是否完整和客觀,必須要經過長期統計與實踐,證明其能夠穩定的贏利。系統交易方法屬於科學型的投資交易方法。
(2)交易系統是完整的交易規則體系。它必須對投資決策的各個相關環節做出明確的規定。
這種規定必須是客觀的,惟一的,不允許有任何不同的解釋。
(3)交易系統的特點在於它的完整性。既一個完整交易周期中的各個決策點,包括進場點,退場點,再進場點,再退場點等條件都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決策鏈。
(4)一個沒有觀望和迴避的交易系統不是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不限制贏利,只限制虧損。系統交易強調的是長期的穩定的整體收益,而不是強調一時一地的得失。
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佔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成功的交易者只是將每次交易看作是一連串可能性和概率中的一個,由於統計樣本分布的不均衡,不利事件的發生又具有集束性,任何交易系統都必須面對連續失敗時期。在這種逆境時期,面對強大的心理壓力,深刻理解交易系統所依據的投資理念,對於逆境時期保持心理平衡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