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約翰·保爾森的相關事件
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巴菲特的這句投資格言廣為流傳。如果要將它演繹為一幕劇,約翰·保爾森當是最佳男主角。約翰·保爾森
2006年,深秋的上午,紐約中央公園,秋葉似火。
沿著湖邊的小徑,約翰·保爾森緩步慢跑,與其他心情輕松的晨練者不同,他看起來眉頭微皺,心事重重。當時的美國房地產市場,正如中央公園這滿園的枝葉,紅火而繁榮,這使得約翰·保爾森專門做空抵押債券的基金一直在賠錢。更要命的是,關於房地產市場利好的消息鋪天蓋地,樂觀的房產市場專家和貸款機構們,不斷地鼓吹著房價將持續上漲,或是聯邦政府將降低利息以維護市場。
但是,約翰·保爾森堅信,冬天一定會到來,到那個時候,再紅火的枝葉也會在寒風中凋零。在風景如畫的中央公園里慢跑,是一種不錯的緩解壓力的方式,他緊了緊運動衫的拉鏈,加快了步子……
非典型金融奇才
今年52歲的約翰·保爾森並沒有一條標準的華爾街金融高手的成長軌跡。1978年他畢業於紐約大學商業與公共管理學院,緊接著考入哈佛商學院,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MBA學位,隨後進入大名鼎鼎的波士頓咨詢集團擔任管理咨詢師。
在這一連串的成長歷程中,約翰·保爾森練就了出眾的財務分析能力,這使得他後來的投資策略與傳統的金融家有著很大的區別。他的思維並不受制於華爾街的金融體系中的條條框框,他也並不依賴信用等級評級機構的打分,而是喜歡海量收集財務信息自己分析,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據。
1984年,他轉投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負責並購業務。他的一個客戶--馬蒂·格魯斯管理著一個非常成功的風險套利公司格魯斯合夥基金。這是一個很小的公司,但是獲利頗豐。約翰·保爾森意識到:雖然貝爾斯登的收益也相當豐厚,但它主要的盈利模式是賺取傭金,這與投資業務的盈利相比顯得相當有限。基金投資能獲得更高的回報。
與其幫人賺錢,不如自己行動,在貝爾斯登任職四年後,他決定從投資銀行轉行到基金管理,加入格魯斯合夥基金,成為合夥人之一,正式開始了他的基金管理生涯。
1994年,約翰·保爾森成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由於在貝爾斯登的工作經歷使他對公司合並業務了如指掌,他將這支基金專門用於合並套利的投資,即同時買入及賣出兩家合並中的公司股票,從而獲取無風險的利潤。
狂歡中的冷靜
2007年以前,在高手如林的華爾街,約翰·保爾森仍然默默無聞,但他時刻都保持著警覺的目光,如同蟄伏在灌木叢後的獵豹一般,伺機而動。
在房產借貸市場中,貸款公司為了分擔風險共享收益,找到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將其債券化,就產生了CDO(擔保債務憑證)。
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的杠桿操作。比如有一家阿獃投資銀行的自身資產為30億美元,採用30倍的杠桿操作,即以30億美元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投資,如果投資盈利5%,那麼阿獃投資銀行就獲得45億美元的盈利,相對於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
但是杠桿操作風險高,按照正常的規定,阿獃投資銀行本不願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於是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杠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是CDS(信用違約交換)。
阿獃投資銀行找到阿瓜,阿瓜可能是另一家投資銀行或保險公司。阿獃為杠桿操作做保險,每年支付給阿瓜5000萬美元的保險費,連續十年總共5億美元。如果CDO沒有違約,除了5億美元的保險費,阿獃還能賺40億美元;如果CDO有違約,反正有阿瓜來賠。
對於阿獃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投資。但阿瓜也不是傻子,通過統計分析,在繁榮的市場中違約情況不到1%。如果做100筆保險,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美元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美元。
這是一筆多好的買賣啊!華爾街大多數的阿獃與阿瓜們,在美國房價長達十餘年的增長中,盡情享受著一場空前的財富狂歡。
2006年初,人們普遍認為,房價絕不會在全美國范圍內下跌;房貸專家們不斷地鼓吹著,樓市和住房抵押市場將持續紅火;利好消息頻頻見諸於各大媒體。華爾街的絕大多數大腕們也持同樣的論調。信用(證券)等級評定機構也紛紛為華爾街的金融產品打出AAA評級。
草原上百獸奔騰。可是,周圍任何一絲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蟄伏著的獵豹的眼睛。在華爾街的財富狂歡中,約翰·保爾森卻異常冷靜,他敏銳地發現了美國房貸市場的泡沫。
專家們被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蒙蔽。 約翰·保爾森摒棄了評級機構的打分,他親自帶領自己45人的團隊,追蹤成千上萬的房屋抵押,逐個分析所能獲取到的個人貸款的具體情況。
從最開始就要選出那些埋藏著地雷的個人按揭貸款證券。那段時間,約翰·保爾森和他的團隊在辦公室里分析各種資料,直至深夜。隨著逐漸地深入,他越來越深信投資者大大低估了房貸市場的風險,債權人越來越難以收回貸款。
透過寫字樓的窗戶,看著深夜的華爾街,約翰·保爾森隱隱覺得,一股不可抗拒的破壞力將從某個被人們忽視的角落裡迸發出來,不可收拾。他感到有些毛骨悚然。
在冬天裡收獲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恐懼者即是清醒者。
華爾街為房貸市場發明的兩種金融產品--CDO與CDS之間的關系是:CDO的風險越高,為其擔保的CDS價值就越高。在房產繁榮時期,絕大多數人都認為CDO沒有太大的風險,所以CDS的價格非常低。
憑借清醒的分析,約翰·保爾森剝開了房產繁榮的虛表,他費盡周折地勸說投資者們,要使他們相信美國房產市場正面臨極大的危機,而要在這場危機中保護自己的資產,進而獲利,做空CDO則是一本萬利的最好選擇。
盛世危言,信者寥寥。
許多投資者都疑慮重重,甚至嗤之以鼻,因為做多CDO使他們賺得盆滿缽滿。不過還是有少部分約翰·保爾森的長期合作夥伴給與了支持。
2006年7月,約翰·保爾森籌集了1.5億美元,為第一隻用於做空CDO的基金建倉。他設計了一個復雜的基金操作模式:一邊做空危險的CDO,一邊收購廉價的CDS。
隨後的幾個月,美國房產市場卻依然繁榮,絲毫看不到萎靡的跡象,約翰·保爾森的基金一直在不斷地賠錢。有投資者好幾次急匆匆地問他,是不是應該止損。他斷然回絕:不,我還要加註。
雖然他對投資者表現得鎮定自若,但他自己的內心卻一直不能平靜。一方面,與當時主流投資方向全然相反的基金操作方式,使他感到壓力重重;另一方面,在不斷地追蹤大量個人按揭貸款情況的過程中,他又清晰地感覺到巨大的成功正一步一步地臨近,正如獵豹已經鎖定了笨重而軟弱的獵物,那種激動與欣喜已經無法平息。
約翰·保爾森只有通過在中央公園晨跑來緩解這種復雜的心情。面對公園里波瀾不興的湖面,他已經分不清那一陣陣強烈的心跳,是因為壓力,還是激動。
2006年年底,次貸危機已經初見端倪。約翰·保爾森的基金已經扭虧為盈,升值20%。他的信心越來越足,緊接著又建立了第二隻同類基金。
2007年2月,寒意襲入華爾街。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企業新世紀金融公司預報季度虧損。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投資次貸的兩只對沖基金也相繼垮掉。這一切無不意味著,大規模的信用違約已經到來,華爾街的阿獃和阿瓜們精心構築的財富大廈,其根基已經開始松動。在金融市場中,CDO風險陡增,其價值大幅縮水,而CDS大幅增值。
這一切,正是約翰·保爾森在過去那些華爾街不眠夜裡所預見到的,而他管理的兩只基金在華爾街的冬天異軍突起,截至2007年年底,第一隻基金升值590%,第二隻基金也升值350%,基金總規模已達到280億美元。
據《阿爾法》雜志統計,約翰·保爾森在2007年的收入達到了37億美元,一舉登頂2007年度最賺錢基金經理榜,力壓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和詹姆斯·西蒙斯。一時間,約翰·保爾森在華爾街名聲大震,對沖基金第一人、華爾街最靈的獵豹等稱號紛紛被冠在了他頭上。
大規模的危機終於在2008年爆發,貝爾斯登倒下了,雷曼兄弟死掉了,華爾街彌漫著恐懼的氣息。正當另一個著名的保爾森--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為金融危機焦頭爛額時,約翰·保爾森正在與喬治·索羅斯共進午餐。這位在金融界呼風喚雨的傳奇人物正躬身向約翰·保爾森請教投資心得。
只需要注意壞的方面,好的方面會自行增長。這就是約翰·保爾森的投資信條,而他的貪婪似乎才剛剛開始,我們只實現了預期收益的25%,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將在接下來的三年逐步顯現。
但是,變數永遠是投資的主旋律,也是它吸引著人們甚至使人如痴如狂的最大魅力。
金融風暴之中,投資銀行不行了,保險公司也忙於自保。對美國政府來說,阿獃和阿瓜們已經靠不住了,他們開始把信心寄託在諸如約翰·保爾森這樣的貪婪者身上,更希望這些貪婪者能夠挺身而出,成為拯救者。
2008年11月13日,約翰·保爾森與其他四位排名前五的對沖基金大佬,出席了美國眾議院監管和政府改革委員會召開的聽證會。
正處於恐慌中的人們永遠不會了解:當這五個在2007年收入分別超過10億美元的大佬,結束一天的會議後,走出美國眾議院辦公大樓,對著華盛頓清冷的夜空,心中升騰著的是怎樣一種使命感。不過,人們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次契機,也將是一個轉折。
聽證會後,約翰·保爾森一反常態地開始買入CDO。風暴中的貪婪者,已出手力圖挽狂瀾於傾倒…… 保爾森公司管理著(截至2007年6月1日)125億元(95%的金額來自機構),截止到2008年11月,基金已經躍升為360億美元。在他的指導下,保爾森公司在抵押贖回證券市場獲利。2008年,他決定發起一家新的基金,用來投資那些因為次貸風暴而面臨危機的投資銀行及其金融機構。2008年5月15日,保爾森在第一季度買了5000萬股雅虎的股票,表明他支持Carl Icahn代替雅虎董事會。在2008年初,保爾森公司聘請了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
2008年9月,保爾森在英國最大的五家銀行中的四家身上押寶,3.5億英鎊用於巴克萊銀行; 2.92億用於蘇格蘭皇家銀行,2.6億用於勞埃德TSB集團,他最後獲利2.8億英鎊。2009年8月12日,保爾森購買了200萬股高盛股票和3500萬股Regions Financial股票,他還購買了美國銀行的股票,預計到了2011年會翻一倍。2009年11月,保爾森宣布他創建了一隻黃金基金,用於投資開發金礦的公司和進行黃金投資。 SEC在其起訴書中指出,高盛於2007年2月應美國大型對沖基金保爾森公司委託,推出一款基於次級抵押貸款的抵押債務債券,向多國銀行、基金和保險企業等投資者推銷。而保爾森公司本身看空美國抵押債務債券市場,其向高盛支付了大約1500萬美元的設計和營銷費用,意在借做空抵押債務債券謀利。但高盛在向投資者推銷時沒有說明保爾森公司與這款金融產品有關,導致投資者在不足一年時間內損失大約10億美元。
㈡ 索羅斯黃金做空,保爾森黃金做多,到底哪個是正確的決策呢
索羅斯福布斯排名從剛進一百,現在已經上升到前三十了,保爾森則跌出前一百了,QE3都沒能使黃金刷新高,現在又跌回來了
㈢ 黃金價格還會再漲嗎
近日,在希臘主權債務危機沖擊下,幾乎所有的股指、石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了劇烈震盪甚至大幅下跌,只有黃金「逆勢」上漲,犀利地突破了此前1226美元/盎司的峰值記錄,最高沖到1248美元/盎司。最顛覆性的是,黃金幾乎解除了過去所有的關系或規律:例如以前美元和黃金並認為是負向的「蹺蹺板」關系,美元指數上沖到85.5的高位,黃金也創造出新的紀錄;石油或者其他大宗商品(如銅)並認為跟黃金是「正向同步」的,這個「同步」關系也被解除了,石油從每桶89美元大幅下挫到79.8美元。簡單地說,黃金是近期最耀眼的「明星」。
黃金的漲勢已經迫使高盛或者瑞銀不斷上調金價預期,前者認為今年黃金至少在1335美元以上,後者的數字則是1600美元。不過,對黃金的質疑依舊頑固,就像著名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說得那樣「黃金的道路還很長,因為長期以來紙幣體系都宣揚一種'反金文化』」,各國政府都敵視黃金——幾千年在貨幣市場競爭中的優勝者——對紙幣體系的潛在威脅,凱恩斯說黃金是「野蠻的遺跡」,更多主流經濟史學家顛倒黑白地認為「1929-1933年大蕭條,金本位是重要的兇手、通縮的推手」,由於紙幣體系澆灌一種像毒品一樣緩慢且上癮的「社會認知侵蝕」,導致很多人對黃金依然懷疑,他們將黃金列入這個時代「7大泡沫」之一。
英國前首相布朗是典型的「反黃金主義者」,有趣的是,在黃金創出1248美元新紀錄的時候,他因議會大選落敗黯然辭職,這是雙重羞辱,因為他擔任財長的時候,最愚蠢的交易是在1999年將英國國庫400噸黃金以254美元/盎司的價格賣掉了,這個價格是十年來黃金最低價,隨後黃金步入了一輪大牛市。當時布朗認為黃金不計息,沒有任何用處,他的賣出也使得英國黃金處於幾十年來最低的水平,所以英鎊的幾年來持續貶值落下了「既沒有產業支撐幣值,也沒有黃金擔保幣值」的笑柄。
很多人認同「黃金泡沫」那是他們對黃金「一知半解」,即使很多goldbug也沒有完全領會黃金的真義。黃金的確不計息,而紙幣可以儲蓄有利息,但黃金是有限的,不僅是存量有限,而且增量也是有限,黃金供應不會放大,甚至由於儲量和采煉成本上升,導致黃金每年產量是逐年遞減的。黃金被廢黜走下貨幣神壇後,長期以來,黃金成了一種消費品,是中東富人和印度教佛徒的最愛。但是,黃金並不必然如此,它等待著「召喚」,它是真正的放之四海皆準的硬通貨。
「召喚」的條件很簡單,就是紙幣「毒癮」的深度發作,無限的紙幣流動性對應有限的、規則供應的黃金,同時經濟和社會處於高度不穩定狀態,人們的投資備受打擊,並對紙幣無度流入感到憂慮,購買房地產或者股票,害怕前途渺茫,社會不穩定讓後續接盤者不夠踴躍,現金為王持幣待守又怕通脹回升、負利率不斷吞噬購買力。社會雖然不穩定,但還不至於兵荒馬亂、「備荒備戰」,因為如果社會太亂,那麼糧食等生活必備又成了首選,黃金退居次席。恰是滿足這一系列微妙條件,黃金開始了波瀾壯闊的「牛市之旅」。
整個世界完全符合這些微妙條件。美國金融海嘯導致各國拯救危機,不可思議地向市場注入天量流動性,將民間系統的負債轉換成國家主權債務,然後希臘危機又引爆主權債務危機,歐洲陷入巨大麻煩。而最新公布的美國、日本債務數字都令人咂舌。通脹勢頭已經在快速全球蔓延,低利率政策主要經濟體都不想改變,名義零利率或者實際負利率,幾乎讓黃金不計息不成為缺點。同時,一些國家因債務危機發生了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這些危機將會在其他國家潛伏、擴散、發作,但這些危機又不太像變成顛覆性的亂局。
所以,這些微妙條件的成立,恰恰變成了黃金成為投資舞台「明星」,而且它的時限會非常長,這也是茫然的「後危機時代」典型特徵。黃金在這個時候,它既可以看作是各國央行新的儲備品種,也可以看作是避險的投資武器。中東出現了「ATM金條機」、黃金ETF規模越來越龐大、黃金保險庫越來越多……而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盡管不願意主動買金刺激金價,但他們卻不斷強化其逢低吸納的「托盤者」印象。於是,黃金有拉升者(ETF),有「托盤者」,也有尾隨者,更有大時代背景的支持。毫無疑問,黃金的號角已經吹響,時代的命運正在編成。
㈣ 如果美國給降級,黃金還會繼續大漲嗎
目前美國的債務已達上限14.3萬億,如果美國政府在8月2日前仍未對債務上限達成一致內,評級機構將下容調美國的主權債務評級,兩黨之爭或將維持到最後緊要關頭。
黃金會在此預期之際上漲,真正給美國降級之時,黃金將更兇猛的上漲而已。
㈤ 中國大媽還是印度檔,這是啥意思
中國大媽印度大嬸搶金被套:扳倒華爾街只是冷笑話
中國大媽扳倒華爾街大鱷只是一則冷笑話
金價再次大跌,「中國大媽」悉數被套
京城金店紛紛下調金價,今年已累計下調超過每克40元
核心提示 | 自4月12日國際黃金暴跌以來,「中國大媽」一戰成名,橫掃黃金幾百噸,有力支撐起了不斷走低的金價。但「美聯儲計劃逐步退出QE(量化寬松)」消息又給金價狠狠一棒,自上周五以來,國際金價再次大幅度走跌,截至昨晚10時,紐約黃金期貨已經跌破1400美元大關,跌至1379美元每盎司,這讓不少「中國大媽」在山腰上被套。
據悉,除了「中國大媽」,印度等地的大媽大嬸也在行動,現貨黃金依然熱銷,業內對黃金後市看法也截然不同。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即使黃金價格將處於中長期下行趨勢,其間也必然有震盪反復行情,這將為此前套牢的買家提供適時的減少損失的機會。
不少「中國大媽」被套7%-25%
5月10日,美聯儲方面「放風」出來,稱美聯儲官員們已在籌劃退出QE的策略。
分析師表示,「雖然具體時間還不明朗,但是市場都已經預期QE退出是早晚的事情。」由於包括黃金在內的大宗商品是以美元計價的,隨著美元的上漲,此類資產將進入下行通道。與其他大宗商品不同,黃金本身是不產生經濟價值的。隨著美元指數的走強,黃金長達12年的牛市或將終結。
相應的,市場反應也非常迅速。自上周四開始,前期小幅反彈的國際金價再次大幅走跌。上周周五晚間至周六凌晨最大跌幅曾一度高達3.7%,至1420美元/盎司低位(約合280元人民幣/克)。本周金價仍繼續走低,截至昨晚10時,紐約黃金期貨已經跌至1379美元每盎司。
黃金在4月15、16日兩天發生暴跌。面對史無前例的「好時機」,國內各地居民紛紛「入市」。「中國大媽戰勝華爾街大鱷」的說法不脛而走,搶購黃金中國大媽們儼然成了扭轉國際金價的主力,國際金價自暴跌後近期又奇跡般地止跌回升,甚至有「大敗」華爾街大鱷之說——但這顯然只是傳說,大媽們的實力遠不及市場對美國經濟復甦的預期,金價的這一輪下跌令部分大媽深度套牢。
「中國大媽」到底虧了多少?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數據,4月22日到4月26日,黃金成交量最瘋狂的一周,金價的加權平均價格為292.01元/克。也就是說,大部分人以292.01元/克左右的價格買入了黃金。
而上周五國內現貨黃金市場價格在每克296元左右,再加上實物黃金交易成本高昂——購買現貨實物黃金需每克加價12至17元,「中國大媽」最少每克已經被套6至15元。
有媒體估算,部分抄底在「山腰」上的「大媽」普遍被套7%-25%。
京城金店紛紛下調金價
受國際金價持續下行影響,昨天上午,京城金店紛紛宣布下調金價。其中,菜百、國華和工美千足金調整為每克369元,每克下調9元,這是繼4月16日金價下調後的再次降價。
記者上午從菜百、國華、工美等黃金賣場了解到,京城黃金價格再次下調,千足金從378元/克降至369元/克,足金由372元/克降至365元/克。中國黃金錶示,從明天開始下調千足金價格,調價幅度相同。
「本次黃金飾品價格下調是2013年以來第三次下調,今年累計下調幅度已經超過每克40元。」太陽金店副總經理焦光義認為,此次黃金價格大幅下跌,主要原因為昨日美國股市大漲及美元出現較大漲幅,使投資黃金的資金有所外流。
金價或是下跌中繼,不妨擇機解套
此前搶購黃金的不僅僅是「中國大媽」,全球的大媽大嬸們都行動了。從瑞士到阿聯酋,從中國香港到日本,從澳大利亞到加拿大,連日來,實物黃金在世界各地持續熱銷,越來越多的商家出現斷貨。香港金銀交易中心主席就表示,其交易中心的黃金儲備即將耗盡,這是50年來從沒見過的景象。
面對如此強勁的現貨需求,業內對於黃金未來的走勢看法不一。
國際上,不少對沖基金紛紛增加了在黃金價格下跌方向的投注,不過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管理企業貝萊德公司還是繼續看漲黃金,並建議投資者買入。對沖基金巨頭保爾森名下的黃金基金過去一個月虧損了27%,但其依然表示會堅持看漲黃金。
更有黃金分析師看好黃金未來的走勢,甚至預測「今年下半年,黃金價格一定會大幅度反彈,重新回到1600美元/盎司以上」。
相比看多的觀點,更多市場人士轉向看空。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旦黃金開啟第二波跌勢,目前金價只是熊市途中的下跌中繼,未來或許還有更大跌幅。
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認為,從目前的國際金融形勢來判斷,黃金價格很難再保持長時間的持續上漲。不過即使黃金價格將處於中長期下行趨勢,其間也必然有震盪反復行情,這將為此前套牢的買家提供適時的解套機會。
中金:
今年目標價下調至1310美元
「我們將黃金2013年和2014年年底目標價下調至1310和1200美元/盎司。」5月15日,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董事總經理孔慶影稱,黃金本輪下跌正式宣告牛市結束,投資者拋售快於預期,黃金價格已見頂,未來下行空間仍顯著。
中金的研究認為,中國和印度對黃金的實物需求,不具有前瞻性,對黃金價格影響短期有限,而真正主導黃金價格的是機構投資性需求。
中金公司的悲觀判斷主要基於兩個因素:塞普勒斯政府宣稱出售價值4億歐元黃金儲備以籌集資金,市場擔心其他歐元區邊緣國家也將出售黃金儲備已滿足未來的籌資需求。自2011年2月以來,歐洲央行以黃金來抵押融資,等於賣黃金,打壓了金價;第二,強勁的股市表現導致黃金吸引力進一步下降。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以及持續走強的美國股市前景將使得黃金投資吸引力進一步下降。
孔慶影預測,未來1~2年黃金實物需求有望恢復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預計中國4月份黃金需求量在200噸左右,全年上升30%左右。但隨著實物需求的恢復性增長,投資需求卻在不斷地悄然撤離。未來金價的下行空間取決於投資者拋售的力度。L 請採納
㈥ 貴金屬投資知識有哪些
一、什麼是貴金屬?
貴金屬是指金、銀和鉑族金(釕、銠、鈀、鋨、銥、鉑)等8種稀有金屬。這些金屬化學性質穩定、光澤艷麗、用途廣泛但存量稀少,因而價值較高。目前市場較為常見的貴金屬品種有黃金、白銀、國內投資市場主要交易品種是黃金、白銀、鈀金和鉑金。
二、為什麼要選擇投資貴金屬?
近年來,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全球經濟形勢持續動盪不安,通貨膨脹的威脅不斷加劇,具有避險保值的貴金屬投資需要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趨勢。相對於傳統的證券、期貨、房產投資和銀行儲蓄,貴金屬具有非常好的變現性和保值性,可以抵禦通脹帶來的幣值貶值和物價上漲。同時,貴金屬投資也是羅傑斯、索羅斯和保爾森這些國際投資大師一致看好的未來最佳投資選擇。
三、為什麼貴金屬具有避險保值功能?
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自古以來就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稀有珍貴,獲得了世界各地一致的價值認同和歷史地位,也被賦予超越一切紙質貨幣的價值屬性。馬克思就曾經說過,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貴金屬的價值替代和價值衡定性,就會凸顯,因而被視為重要的避險工具。
四、投資貴金屬有哪些優勢?
除了眾所周知的避險保值、抵抗通脹的功能以外,黃金等貴金屬還具備其它優勢:價值恆定、可以傳承世襲,這也是老百姓把黃金白銀作為壓箱底的資產留給子孫的一個根本原因;無稅收負擔。國內外均對黃金稅收有減免政策,沒有房產股票交易時發生的印花稅、契稅的等,也不徵收遺產稅;公認的抵押產品種,在全世界流通自由、抵押方便、可隨時兌現資產;產權轉移便利,無需過戶認證等手續。
五、世界金屬市場有怎麼的特點?
貴金屬市場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以黃金為例,以歐洲的倫敦、蘇黎世為代表的黃金期貨市場,以及香港為代表的亞洲黃金市場聯合機構成了全世界連續不斷的黃金市場交易,也就有了全球公認的以倫敦定盤價為基礎的24小時連續報出的國際現貨金價和現貨銀價。全球性的連續市場,公開透明,市場容量大,很難出現莊家操控,價格形成機制公平公正;全天24小時交易,便利靈活,選擇餘地大,風險可控。
㈦ 金色降落傘的金色降落傘
Golden Parachute 金色降落傘制度最早產生於美國,「金色」意指補償豐厚,「降落傘」意指高管可規避公司控制權變動帶來的沖擊而實現平穩過渡。這種讓收購者「大出血」的策略,屬於反收購的「毒丸計劃」之一。其原理可擴大適用到經營者各種原因的退職補償。巨額的補償方案使收購方的收購成本增加,成為抵禦惡意收購的一種防禦措施。但其弊端是,但也有可能誘導管理層低價出售企業。
我國企業也可以大膽吸收「金色降落傘」制度的精髓,合理安排企業經營者的退出機制。與之相配套的還有金手銬(針對股權)和金階梯(針對職業成長),並稱「三金」,適用於核心管理團隊,特別是企業家階層,具有程序嚴、彈性大、價值高等特點。 金色降落傘制度在中國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1.授予的對象的確定 金色降落傘在國外的授予對象主要是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但由於我國企業中存在「元老問題」的主要是國有企業,企業的成長過程中對企業作過重要貢獻的人員較多,因此授予的面應該相對放寬,因包括企業的創業者或企業的成長過程中對企業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人員,如公司的業務骨幹、技術骨乾等。
2.金色降落傘的授予形式 西方國家的金色降落傘主要包括一次性的契約解除補償金、津貼和股票期權等。在我國大部分企業領導人領到的是一筆退休金。而按照我國現行的退休制度,每月發放一定的退休金是必然的選擇,其餘的可以包括一次性的獎金或是股票期權。
3.授予金額的限制 美國在其《國內稅收法案》中就對金色降落傘金額作了限定,即被授予人在「突發事件」前的五年以內的各年工資的平均值。如果超出這個限額,就要對其超出的部分徵收20%的稅款,而同時公司也會失去相當於超出授予部分的稅收減免。由於我國的企業元老們的工資收入遠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因此,對數額的限制應適當放寬,每月的退休金應以不低於其在位時工資為限,並應考慮到國內同類型企業的水平,其總額應與元老在位時企業的經營情況、元老在職時間的長短、元老對企業的貢獻大小等多方面進行衡量。 在美國,公司里最痛苦的離別一直是由最甜蜜的經濟獎勵開道的,許多公司都為高官退休後的平穩著陸提供了「黃金降落傘」。不過,股東和投資者對「為一個失敗的CEO支付高額退職福利」感到憤慨。
2008年,就在華爾街風暴當中一個個金融公司接連垮掉,員工丟掉飯碗的同時,這些公司的高管卻帶著「黃金降落傘」離開——獲得數以千萬美元計的巨額離職費。隨著華爾街危機的蔓延,這些破產企業高管的天價報酬激起了眾怒。美國財長保爾森表示將「支持限制金融機構高管薪資,以化解國會議員的疑慮」。 錫降落傘 灰色降落傘
內容摘自柏明頓《人力資源管理詞典》
「金色降落傘」是按照聘用合同中公司控制權變動條款對高層管理人員進行補償的規定,最早產生在美國。
在公司並購與反並購中,「降落傘計劃」是目標公司設置的,旨在防止發生收購者在公司並購完成後對目標公司的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進行解僱的策略。為了解決目標公司管理人員及普通員工的可能會被解僱的後顧之憂,美國的公司首先創設了降落傘這一策略。在實際操作中,降落傘計劃一般分為金降落傘、銀色降落傘和錫降落傘。
金降落傘計劃主要是針對目標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在公司並購之前,由目標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由公司董事及高層管理人員與目標公司簽訂合同,約定在目標公司被並購接管後,目標公司的董事及高層管理人員被解僱的時候,可一次性領到巨額的退休金、股票期權收入或額外津貼。目標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這種收益就象一把降落傘,讓高層管理者從高高的職位上安全下來,故名降落傘計劃;又因其收益豐厚如金,故名金降落傘.。
㈧ 里歐萬塔怎麼搞垮蘇聯經濟的又怎麼做空倫敦黃金交易市場2000噸黃金如何引起蘇聯通貨膨脹的
里歐•萬塔是真正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錢也就是他的零頭。如果你從未聽說過里歐.萬塔(Leo Wanta)這個名字,請不要感到慚愧,因為應該感到慚愧是哪些號稱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西方新聞媒體。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故事,它早已在從新加坡到巴黎的國際金融和外交圈子裡鬧得沸沸洋洋,但西方主流媒體們卻保持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沉默。
這並不是一個普通的金融事件,如果問題失控,全世界的金融體系將面臨信用崩潰! 這也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金額,它涉及高達27.5萬億美元的巨額財富歸屬,如果記入利息和投資回報,總金額將高達70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GDP的30倍!
這將是一個波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國家和國際銀行的驚天大案。
2006 年5、6月份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一筆4.5萬億美元的巨款從瑞士秘密匯到了美國,用以「私」了這一案件。如此巨大的資金轉移引起了世界金融市場美元流動性短缺危機,由此直接導致了2006年5、6月份橫掃世界的股票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包括黃金和白銀)的暴跌。.
究竟誰是萬塔?他又是如何擁有27.5萬億美元的財富的?不是說世界首富身家才500多億美元嗎?怎麼可能有人擁有比比爾. 蓋茨還要多500多倍的財富呢?
當國際媒體成天炒作身家500億美元的比爾.蓋茨,蟬聯世界首富寶座的時候,如果你信以為真,你就上當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所謂富豪排行榜上,你根本找不到「大道無形」的超級富豪們的身影,因為他們早已嚴密地控制了西方主要的媒體。
編輯本段真實身份
萬塔的真實身份是當年裡根總統最信任的金融戰爭專家,曾是美國財政部、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的高級官員。80年代,萬塔直接受命於里根總統從事旨在顛覆蘇聯盧布的秘密金融戰爭。他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成立了「新共和金融集團」(New Republic Financial Group),公司運作資本僅1萬 7000美元,但是很快在美國秘密的海外賬戶資本注入後,萬塔的生意越玩越大。到1990年10月,萬塔以高於黑市一倍的比價(28盧布比1美元)完成了一筆以50億美元買進1400億盧布的利潤極高的交易,這要感謝他在蘇聯內部的同謀們。在1991年1月和2月,萬塔在倫敦黃金交易市場上大肆做空黃金高達2000噸。早已疲弱不堪的蘇聯經濟,全靠著黃金出口這點養命錢,金價的暴跌在蘇聯的棺材蓋上打進了最後一根釘子。
編輯本段秘密行動
萬塔的秘密行動被稱為「偉大的盧布騙局」(Great Ruble Scam)。
在蘇聯解體後的幾年中,萬塔和其他美國金融戰爭的高級專家們與前蘇聯內部的腐敗勢力里應外合,大肆洗劫了前蘇聯的國家財富。情況一度荒唐到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撒克斯(Jeffrey Sachs)直接幫葉立欽修改總統令,美國律師喬納森.海(Jonathan Hay)親筆制定了無數俄羅斯法律條文和go-vern-ment規定,美國財政部的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給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的信中甚至詳細指導如何制定和執行經濟政策。俄羅斯經濟的病情在 「美國大夫」的「悉心關照」之下,下場可想而知。
1991年的冬天對俄羅斯人民來說是異常嚴酷的,俄羅斯經濟體業已嚴重失血的身軀,在國際金融家開動的超級通貨膨脹這部「財富絞肉機」碾過之後,大批前蘇聯的社會主流人士的畢生積蓄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大學教授,醫生,軍官,工程師,紛紛走上嚴寒的街頭,去兜售各種價格低廉的小商品,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得不乞討。戈爾巴喬夫參加1991年11月馬德里的西亞和平討論會時,甚至不得不偷偷提前離開會議,因為他的俄羅斯代表團付不起賓館住宿費。
編輯本段財富轉移
蘇聯人民積累了70年的國家巨額財富到哪裡去了?真像西方經濟學家們所說的蘇聯經濟早已「資不抵債」?人民的財富真會「蒸發」 得無影無蹤嗎?
其實在超級通貨膨脹中,財富並不曾蒸發,財富只是發生了轉移。萬塔的27.5萬億美元就是前蘇聯人民「蒸發」的財富的下落。
與歷史上貧窮弱小的國家無力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情況完全不同的是,前蘇聯擁有著強大到讓美國無法安睡的軍事力量,在軍事實力仍然相當強大的狀態下,整個國家遭到外部勢力瘋狂與徹底的洗劫,這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金融戰爭所展現出的巨大破壞力,絲毫不亞於蘇聯整個衛國戰爭的損失程度,所不同的是,衛國戰爭的巨大代價換來的是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而金融戰爭的慘敗,導致了國家解體和經濟長期衰敗。戰爭對蘇聯的破壞僅僅持續了4年,而金融崩潰所造成的社會經濟的災難已經接近16年。
編輯本段厄運降臨
在搞垮蘇聯的金融戰爭中,萬塔可謂戰功顯赫。但是,噩運不久卻光臨到他自己的頭上。
1993 年7月,萬塔被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威廉.塞辛斯(William Sessions)派往瑞士,目的之一就是抓捕一名要犯馬克.里奇(Marc Rich)。這個馬克.里奇也是一個傳奇人物,他不僅是國際黃金市場上的一代梟雄,也是以色列情報部門摩薩德的武器供應商,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的鐵哥兒們。摩薩德及時通報了馬克.里奇美國即將抓捕他的信息,馬克.里奇及時離開了瑞士。萬塔在瑞士撲了個空。
萬塔在瑞士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與白宮法律顧問(Deputy White House Counsel)文森.弗斯特(Vince Foster)會面,將2.5億美元從萬塔的賬戶上劃給一個名叫「兒童防衛基金」(Childrens Denfense Fund)的秘密戶頭上,這個基金的控制人正是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
當事情辦妥之後,弗斯特興沖沖地回了華盛頓。萬塔卻突然被瑞士pol.ice逮捕。萬塔當時的官方身份是索馬里任命的住瑞士和加拿大的大使(1993年3月),身為外交官的外交豁免權也未能幫助萬塔,他實際上處於瑞士警方綁架的狀態下,被非法關押了134天。
回到華盛頓的弗斯特在得知萬塔被關押的消息後,立刻四處活動營救萬塔。結果7月20日,弗斯特在華盛頓近郊靠近中央情報局的一處公園里,被發現「自殺身亡」。該消息震驚了華盛頓政壇。一個顯然的謀殺事件,被當作自殺草草結案。身為柯林頓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堂堂的白宮法律顧問,竟然慘死在離白宮不超過5 英里的公共場所,而附近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情報局的總部,這一切簡直是匪夷所思。
當弗斯特突然「自殺」的消息被瑞士警方通知他的時候,最後還加了一句讓萬塔毛骨悚然的話,「弗斯特先生自殺的日子正是你女兒的生日。」
緊接著,更不可思議的事情接踵而來。美國威斯康星州稅務部門查出萬塔的公司在1982年和1988年少繳了1.4萬美元的州稅,要求瑞士將萬塔引渡回美國。瑞士竟然答應了。萬塔戴著手銬回到美國之後,因為子虛烏有的區區1萬4000美元欠稅,被判了22年監禁。
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簡直是錯的沒邊兒了。打垮蘇聯「邪惡帝國」的美國「英雄」,卻被自己人投進了監獄。
問題出在萬塔認為自己是效命於美國go-vern-ment,他管理下的巨款理所當然的是屬於「民選go-vern-ment」背後的全體美國人民所有。不幸的是,「民選go-vern-ment」及其背後的勢力,從來就把這筆不記在任何美國官方賬目上的海外巨款當做自己隨意支配的「小金庫」,而在這個方面非常「較真」的萬塔,則表現得處處不合作。早在1989年8月,當時的老布希總統就要求萬塔打一筆10億美元的款子到巴拿馬朝聖者基金(Pilgrim Investments), 收款人是 「Jorge•Bush」。萬塔有很大的顧慮,認為任何動用他掌管下的「公款」而進行對私人有益的行為,都觸犯了美國的聯邦重罪。財政部長貝克「開導」萬塔說,像布希家族這樣的人是超越法律的。萬塔雖然最終照辦了,但卻留下了證據。目前,萬塔能夠拿出的證據顯示有7430億美元的款項被幾屆總統「不當」使用。
編輯本段「萬塔計劃」——「第二次馬歇爾計劃」
隨後幾年,萬塔的兄弟和生意夥伴紛紛離奇死亡,他自己在獄中也三次被下毒,最終讓他倖免於難的,還是只有他才知道全部資金的下落和密碼。
2003 年4月15日,在長期申訴冤情之後,終於美國聯邦法官吉拉德.布魯斯.李(Gerald Bruce Lee)做出了對萬塔有利的判決,法官確認了萬塔在法律上對這筆巨款擁有監管人的地位。2005年,萬塔從威斯康星州的監獄中轉到家裡繼續服刑。在他的法律顧問和美國兩大律師事務所的協助之下,於2005 年底與美國財政部和白宮達成協議,以4.5萬億美元的現金支付給萬塔作為對他「卓越貢獻」的酬勞,萬塔同時答應放棄對其餘款子的監管權。
萬塔還提出提前支付35%的聯邦稅給美國財政部,總額為1.575萬億美元,因為萬塔後來在弗吉尼亞成立了一家叫AmeriTrust的公司來打理他所管理的款項, 所以他將同時支付6%的州稅給弗吉尼亞州,總額為2700億美元。
這就是「萬塔計劃」(The Wanta Plan)的由來,就其規模和對美國經濟的刺激作用而言,堪稱「第二次馬歇爾計劃」。
編輯本段美國賴賬
「萬塔計劃」最終的協議於2005年12月簽定,代表美國go-vern-ment簽字的是助理國家安全顧問威金森(Wilkinson)和財政部長保爾森。
美國財政部的記錄表明, 萬塔名下的基金包括:
相當於4.5萬億美元的資產屬於里歐.萬塔的AmeriTrust Group,Inc.,這已經在「賬面」上了。
相當於8.7萬億美元的資產,已經在「美元系統之內」了,存在於主要國際銀行的美元賬目上,這些錢不曾被人「挪動過」。
相當於14.3萬億美元的資產仍然在海外賬戶上,為應收賬款。這些錢早已被金融機構抵押和交叉抵押,對這些資產的召回,將迫使許多世界著名銀行機構出現流動性危機。
2006年5、6月份,4.5萬億美元的巨款從瑞士秘密通過外匯交易和其它渠道進入美國的銀行間交易結算系統(CHIPS),這筆有名有姓的錢卻被「劫持到」了高盛, 花旗和美國銀行(Bank of Amaerica)的賬號上。
忍無可忍,最後期限,如果萬塔的賬號上還收不到錢的話,他將可能向最高法院起訴go-vern-ment,金融市場都摒住了呼吸,美國go-vern-ment是否遵守法律成為了美元信用的試金石。
7月31日過去了,整個美國go-vern-ment、國會山、新聞媒體全部鴉雀無聲,就像這件事根本不存在一般。美國go-vern-ment在全世界眾目睽睽之下,出現了賴賬!美元和美國國債的國際信譽也就隨之化為烏有。一個法制社會的民選go-vern-ment如果拒絕執行法律,這在整個西方社會看來,無異於信用徹底破產。
萬塔以美國go-vern-ment債權人的身份通知世界主要銀行,停止對美國go-vern-ment1億美元以上的資金結算,除德國中央銀行之外,其它金融機構表示同意。
編輯本段國際金融界「意外頻繁」
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開始出現劇烈震盪,美元的信心從此進入了高危時期。
這筆4.5萬億美元的巨款現在究竟在哪裡呢?它首先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了財政部在高盛和花旗銀行的賬戶上,後來轉到美聯儲,然後錢又到了洛杉磯的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從那裡又被轉回到紐約的美聯銀行(Wachovia Bank),最後這筆錢分別被轉入不同的賬戶,其中就包括了短暫出現在萬塔的AmeriTrust公司在摩根斯坦利的證券賬戶。
財政部已經「正式完成」了所有交接工作,美聯儲也已將燙手的山竽丟給了銀行系統。如果萬塔最終沒拿到錢,那是銀行支付系統出了問題,與go-vern-ment與美聯儲無關。
目前,美聯銀行(Wachovia Bank)成了問題的焦點。美聯儲11月份三次「建議」美聯銀行拿錢。11月17日星期五,美國東部時間早上8:30,審計人員進入美聯銀行的紐約大樓,進行查賬,美聯銀行當天直到上午11:00才開始對外營業。美聯銀行拒絕拿錢的原因就是「資金不足」。
如果最終美聯銀行仍拒不付錢,萬塔勢必上訴到聯邦法院,該銀行是美國金融系統的重鎮,一旦被迫關閉,將拖垮整個美國銀行系統,並最終波及全世界。
俗話說,紙里包不住火,這樣的驚天大案遲早會曝光。在局面難以收拾之前,必須消除以後可能的「隱患」。最近以來,國際金融界果然「意外頻繁」。
2005年1月,中央情報局官員傑克.羅奇(Jack Roach)在試圖取出萬塔一個賬號里的存款未遂之後,在瑞士聯邦銀行(UBS)的地下室里被謀殺。
2005年3月3日,法國銀行家Edouard Stern在瑞士日內瓦的公寓里被槍殺。
2006年4月-6月,4.5萬億美元的資金被陸續通過外匯交易和其它渠道從瑞士進入美國CHIPS體系,從而造成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流動性急劇短缺,直接引發了5月和6月的世界范圍的股市暴跌和大宗商品(包括黃金和白銀)價格震動。
2006年7月13日,位於倫敦金融城附近的「鐵山」(Iron Mountain)文件倉庫「失火」,大火整整燒了3天,大量的國際金融行業的原始文件、憑證單據都儲藏在「鐵山」里,最終只落得個灰飛煙滅。
無獨有偶的是,7月12日, 加拿大渥太華附近的「鐵山」文件倉庫,也被燒成了平地。
2006 年7月22日,《達芬奇密碼》中提到的羅馬宗教組織「主業會」(Opus Dei)的銀行家Gianmario Roveraro被人大卸八塊。義大利反有組織犯罪的金融調查專家馬克.薩巴(Marco Saba)認為「主業會」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之間的「奇怪活動」,與萬塔的錢,和銀行家Gianmario Roveraro的死有密切聯系。
2006年9月13日晚間,41歲的俄聯邦中央銀行第一副行長安德烈•科茲羅夫遭兩名持槍歹徒暗殺並於次日不治身亡,其司機當場被打死。
2006年10月11日,俄羅斯「外貿銀行」莫斯科分行經理亞歷山大?普羅辛在私人寓所的電梯附近遭遇槍擊而頭部中彈身亡。
2006年11月21日22點左右,當俄羅斯專業建築網商業銀行董事會第一副主席康斯坦丁•麥謝良科夫驅車來到莫斯科諾沃蘇謝夫斯卡婭大街他的寓所門口時,突然遭到兇手槍擊,一槍擊中背部,一槍擊中頭部,當場死亡。
是誰在殺人滅口?又是誰在銷毀證據?
最先報道「萬塔案件」的是倫敦的「國際貨幣觀察」(International Currency Review)雜志,幾乎沒有任何一家國際主流媒體跟進報道,幾乎沒有任何官方評論。截至今日(2006年12月3日),在中文互聯網搜索引擎「網路」上 關於「LEO WANTA」的查詢記錄為0。
在google上關於「LEO WANTA」的查詢記錄為31,300。
編輯本段世界上是否真有里歐.萬塔其人呢?
答案是,確有其人。一個最簡單的驗證方法就是到美國官方的「監獄管理局」網站上去查尋, 打進Wanta, Leo就可以了,他的號碼是43419-053,入獄時間是:1993年11月19日,性別:男,年齡:65歲,種族:白人。
盡管關於萬塔的正式新聞報道極少,但是如果查詢90年代初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地方報紙,就可以找到對里歐.萬塔案件的報道。
麥迪遜的主要報紙《Capital Times》1993年12月15日有一篇題目是「地方監獄關押著『國際商人』」的報道,文中語氣充滿了調侃,「萬塔先生說他在過去的幾年裡沒有收入,他聲稱他的債務是美國go-vern-ment的責任,因為他的生意是go-vern-ment行為的掩護。而調查人員認為,萬塔是一名國際騙子,他在世界上到處行騙,拖欠他人欠款。在一次明顯的欺詐中,他造成了歐洲投資人50萬美元的損失,他當時聲稱他是貨幣交易商,在中國有重要的生意。對於指控他因為欺詐在新加坡、泰國和瑞士曾被拘捕,他爭辯說他告訴瑞士當局他是索馬里大使,是副總統戈爾的朋友。他堅稱自己是奧地利維也納的合法商人,公司的總部設在 Appleton(威斯康星)。」
1994年7月16日,另一篇題為「法官命令(對萬塔)進行精神檢查」,文中說「法官說他被告知,萬塔先生對精神病專家說他曾是外國大使,為以色列秘密pol.ice工作,幫助計劃美國國防部的B-1轟炸機,今年可能要賺40億美元。」
1995 年5月9日, 在《Capital Times》《稅務欺詐庭審開始奇怪的旅途》一文報道,「助理檢查官道格拉斯.海格星期一告訴陪審團,詳細的證據表明了萬塔設立了一系列的皮包公司來通過瑞士、中國和美國的銀行進行洗錢,然後萬塔用這些錢來支付一些無可挽回的債務。辯護律師約翰.施維茲則認為威斯康星州的檢查官根本不理解像萬塔這樣的人是如何運作金融的。」
1995年9月15日,《Wisconsin State Journal》報道說,「精神病醫生的檢查報告將會說明萬塔先生究竟是一個高級騙子還是一個可憐的精神病人。萬塔先生是個世界周遊者,他聲稱他是中央情 報局的探員,索馬里住瑞士的大使,他還說他是前總統里根和布希的朋友。他是1994年的一本名叫《竊國大盜》(Thieves World)的書中的主人公,萬塔導演了一出歐洲盧布騙局。」
如果「萬塔案件」確有其事,而沒有任何主流西方媒體報道此事,毫無疑問,我們生活在一個遠比我們感覺更為可怕的世界裡。
誰是這個世界真正的統治者?他們的意圖是什麼?他們下一個目標又是誰?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金融黑洞,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幫處心積慮策劃著建立一個倫敦-華爾街軸心控制下的「世界單一貨幣和世界單一go-vern-ment」的國際銀行家。
眾所周知,如果有人控制了某種商品的供應,也就是做所謂的「霸盤」生意,那麼他將可以獲得高額的壟斷利潤。而貨幣與其它所有商品都不同的就在於它是一種社 會上所有人都必需得到的商品,誰要是控制了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權,這些人將毫無疑問地成為整個國家的主人,他們將能夠隨心所欲地獲得超級利潤。
如果國際銀行家最終控制了整個世界的貨幣發行權呢?全世界的人民都將成為「新羅馬帝國」的現代奴隸。他們將通過債務,而不是從前的鎖鏈,來驅使和駕馭奴隸們的命運。
過去300年的世界歷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國際銀行家通過建立私有的中央銀行來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並逐漸控制了民選go-vern-ment、司法體系、新聞媒體、教育文化、武裝力量的歷史。 國際銀行家已經踹開了中國的大門,他們將重演歷史上的種種伎倆。中國人民即將看到的不再是船堅炮利與明火執杖的西方列強,而是西裝革履和溫文爾雅銀行家 們。這次他們帶來的不再是「割地賠款」和「開放通商口岸」的條約書,他們的公文包里塞滿的將是,「金融開放」和「世界go-vern-ment與世界單一貨幣」的彩票。金融開放,事關中國未來的百年國運和億萬人民的財富安全,它決不同於到目前為止中國所有已開放的領域。
中國需防里歐•萬塔
且不說里歐•萬塔是不是真的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代號,這些意義都不大,也不用追究前蘇聯27。5萬億美元消失的真相。這確實是有這么一個事實。2006年5、6月份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一筆4.5萬億美元的巨款從瑞士秘密匯到了美國,用以「私」了這一案件。如此巨大的資金轉移引起了世界金融市場美元流動性短缺危機,由此直接導致了2006年5、6月份橫掃世界的股票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包括黃金和白銀)的暴跌。究竟誰是萬塔?他又是如何擁有27.5萬億美元的財富的?不是說世界首富身家才500多億美元嗎?怎麼可能有人擁有比比爾蓋茲還要多500多倍的財富呢?當國際媒體成天炒作身家500億美元的比爾、蓋茨,蟬聯世界首富寶座的時候,如果你信以為真,你就上當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所謂富豪排行榜上,你根本找不到「大道無形」的超級富豪們的身影,因為他們早已嚴密地控制了全球的主要的媒體。而且他更是有國際政治幕後操作的陰謀。管中窺豹,略見一斑!國人需要警惕。
中國三十年來改革開放獲得的成果不易,如果真的被萬塔之流掠奪走,可真叫可惜。中國目前的水平來看,年GDP也就3.47萬億美元。可能還真的不到人家感覺起眼的地步,但是,萬塔方式,美國已經使用過一次了,因為這個世界,只有一個曾經解體的前蘇聯,也就是後來的俄羅斯,難道人家真的會等我們坐大後再來嗎?國際形勢證明,美國是時刻再關注全球各國的發展的,從1980開始的,特別在1990年至1995年,第一名的美國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間的GDP差距是不多,日本GDP超過美國GDP的一半!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其它國家和美國的經濟差距縮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歡呼:只要超過美國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復「正常國家」了!美國人沒有吭聲。按理說,日本還是美國的盟國,其經濟也是美國扶持起來的,美國也沒有搞日本的必要(要搞,二戰時就搞了,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國也不可能對盟國日本穿小鞋的,眼看著美國是阻擋不了日本經濟的發展前景的了!世界各國都在興奮的期待著日本GDP超過美國GDP的那個「歷史性時刻」!日本企業更加瘋狂,美國經濟的象徵——洛克菲勒廣場被日本人買下了!美國的精神象徵——好萊塢被日本人買了!美國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國人民的榮耀感在急劇下滑,民間開始蔓延仇日情緒。
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發生了,1985年美國拉攏其它五國(7國集團)逼迫日本簽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之後這位老大哥又採取了一系列手段,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匯率急升至1美元兌79日元,創下歷史最高記錄。日元升值的後果是什麼?洛克菲勒廣場重新回到了美國人手中,通用汽車在這個廣場的一賣一買中凈賺4億美元!日資在艱難度日中大規模虧本退出美國。美國人民勝利了!成功的擊退了日本的經濟進攻!我們可以從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後,日本和美國的GDP之比重新拉開了距離,而且越來越大!
在中國,特別是房地產泡沫日益膨脹的今天,再上海,杭州,在我身邊的幾個城市,已經出現了萬塔之流的影子,40億美元的外資在上海炒房地產,這個是被中國go-vern-ment發現的,沒有發現的呢,把外資轉移成內資的呢?有多少?這些萬塔雖然不大,但是,也足以撼東中國的經濟了。本來十來萬的房子,被炒做成上百萬,炒房者賺錢之後就走了,買單的可是廣大國民,包括你我,現在大家都知道,一般人買一套房子,差不多是夫妻兩個人中一個人畢生的收益,前提條件是經濟氛圍良好,大家各自的工作還都不錯,萬一經濟危機爆發(國內叫市場疲軟)大量國民失業(咱們叫下崗)。我想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因為還不起房貸而被銀行送上法庭,結果是,國家銀行失去作用,廣大老闆爭相跳樓吧,很多人擁有的貨幣貶值,大批的社會主流人士的畢生積蓄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大學教授,醫生,軍官,工程師,紛紛走上街頭,去兜售各種價格低廉的小商品,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得不乞討。至於中國大部分農民,大不了回家種地去吧(中國就有這么一點好,反正有地在,餓不死。)這時,難免會有些人問,我們的錢哪裡去了?被這些萬塔之流給掠奪走了。無論萬塔是否真有其人,種種跡象證明,這類人是時刻潛伏在我們身邊的,所以國人需要警惕,特別是go-vern-ment官員,不要為了活躍經濟,一味的抬高房價,雖然國家總是喊著抑止房價上漲,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go-vern-ment的官員,為了體現自己的政績,總是能夠找到合適的方式來抬高房價,可是,中國的房地產正是中國的軟肋。中國的股市,本身就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的爛市。大家都知道,這里不提也罷,警惕呀!我們的go-vern-ment領導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真的逼得兄弟們沒法活了,大家只好回家種地算了,萬一美國鬼子大來了,你們領導拿著自己的政績去抵制好了。
目前,國內物價上漲,人民幣的購買力下降,在國外,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這樣就出現這么一個情況。比如: 2006年1美圓=10元人民幣,美國人在2006年用1美圓換了10元人民幣,用這10元人民幣買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價翻一翻,美國人把房子賣了得到20元人民幣,而2007年人民幣升值,假設1美圓=8元人民幣了,美國人再將20元人民幣換成美圓就是2.5美圓。如此可見,美國人的1美圓在一年時間就變成2.5美圓,他賺了中國多少???2.5倍的利潤啊。而且這2.5美圓回到美國又可以繼續投資美國,美國經濟又可以發展了,美圓重新升值。還有1美圓換成人民幣10元投資固定資產後,市場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銀行就會發行10元人民幣來彌補這個空擋,而這2.5美圓走了以後留給中國的卻是市場上多了10元人民幣,還不通貨膨脹才怪。如果這樣多了,大家口袋裡的錢還能值錢嗎?慢慢的都變成廢紙了。
我們大家都知道,國家和民族的進步和繁榮離不開經濟的支持。所以,搞好經濟建設,是我們中國想要強大的不二選擇。國富民強是每個國家和每個人的希望。可是大家也知道,但凡中國有點什麼發展,就有人害怕了,就說中國對周邊國家造成威脅了。就要買軍艦買導彈,加強防禦簽署聯合防禦公約了。其實熟悉軍事的人都知道,中國,一向是軍費比例最少的大國,中國軍隊換裝現代化殺人武器的速度,一直都是最慢的。論尖端科研力量,中國也許不比美國差,但要把這些變成雄厚的軍事力量,沒有財政的支持是不行的。中國改革開放,經濟建設三十年了,三十年的風風雨雨,來之不易,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更應該謹慎行事!
㈨ 白銀價格2013年
以下是對黃金2013的分析,因為白銀走勢跟黃金走勢大部分都是一樣的,所以白銀可以參照黃金
【金指環投資】2013年黃金我們該如何定位和抉擇
在邁過「末日」的2012年後,資本投資市場全數品種走勢也都塵埃落定,幾家歡喜幾家愁。其實不管做任何事情,我都遵循一個原則做明白事,做明白人。黃金2012年的年線繼續收陽,從2001年開始算起的話這個牛市已經持續了11年,那麼2013年是會繼續還是。。。。。?下面就來列舉黃金今年走勢的重要因素!
對黃金利空因素之一:
相較於黃金,全球股價處於低位水平,使黃金變得不那麼有吸引力。國內股市在郭樹清一句對股市還是很有信心的刺激下,大盤連漲了快400點,這對於中國股市來說是很罕見的事情,並且我國新一屆政府很多措施和動作表現似乎股市春天真的要來臨,當然在被中國股市不斷折磨的股民怎麼去看待這個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對黃金利空因素之二:
通脹仍然處於掌控之中。不管從多方面數據來看各國對通脹現在的控制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公布的數據真假也好,至少從表面現象這點不利於黃金!
對黃金利空因素之三:
在經濟復甦跡象變強的情況下,美元可能升值,利率可能上調。這點也是重中之重的一筆,如果美國實際利率開始正常化,黃金肯定將會受損,就像高盛和很多機構指出的那樣:越來越多的人跳上「舊常態」花車,認為經濟已經走出危機,我們有更可預測的商業周期,包含美聯儲在內。如果這種勢頭得到了牽引力,那對黃金來說將是壞消息。
對黃金利好因素之一:
貨幣戰爭和新一輪貨幣寬松推高金價。2012年全球很多國家都選舉了新的領導人,中國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換了領航者,這里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和日本,當然美國繼續是奧巴馬和伯南克繼續掌管美國政治和經濟動向,我們都知道伯南克的經濟觀點是:如果有需要,那麼錢就可以像報紙那樣的印!來增加流動性。所以只要他還在美聯儲主席位置上一天,唱空美元大戲就會時常上演!我們的黃金就尤為值得期待。這里為什麼提到日本,這一任首相安倍晉三所在的政黨也是採取推動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並且規模將超過他三年前執政時候的寬松規模,所以無疑這也給2013年的黃金市場帶來厚厚的希望!
對黃金利好因素之二:
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可能增加。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數據,2007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僅增長2.7%,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8%。印、俄、巴西GDP總量均超過萬億美元大關,晉升世界經濟12強,中國突破2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中國、印度和俄羅斯3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一半。「新鑽」國家也有不俗表現,高盛公司預測,2025年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等8國將躋身世界經濟前20強。基於新興經濟的出色表現,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發達經濟體受金融危機困擾之際,新興經濟體正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的來源」。IMF預測,2008年盡管發達經濟體經濟表現更加疲軟,但由於新興經濟體的帶動,世界經濟仍有望增長4.1%。這些無疑是帶動黃金上漲的可能!
對黃金利好因素之三:
長期來看,黃金在向國際化貨幣儲備系統轉變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黃金不是任何人的債務,這就是黃金的吸引力所在:投資黃金不會暗含任何政治性傾向,並且黃金能將外匯波動最小化。對關注保值並天生政治敏感的央行來說,黃金可能會成為一個躲避貨幣風暴的安全港。儲備貨幣體系一旦建立,將會有多項因素影響到黃金的重要性。在這種體系下,黃金的作用可能會發生某些變化,黃金成為諸多資產中的一種(或許有其特定的優勢和劣勢)。事實上,根據近年來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發展情況來判斷,黃金只是更為相關的資產中的一種。但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影響,部分地體現了黃金供應的不足。所以也無形中利好了黃金!
結尾送幾段名人名言代表筆者所站的觀點:
在10年之內,黃金會上漲到2000美元,在未來的9年裡上漲到這個價格也不是什麼難事。可能有比黃金更好的投資品,比如說白銀、大米。但我有黃金投資,而且我不會賣出我的黃金。
——世界投資大師 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
美元必將崩潰,最好投資黃金白銀。白銀在5年後上漲5倍、10年後上漲10倍的可能性很大。只要不到200美元,都是便宜貨!
——著名財經作家 宋鴻兵
我已經到了這樣一個地步,那就是,我唯一有信心的資產就是黃金。
——大宗商品投資家 托馬斯?卡普蘭(Thomas Kaplan)
黃金價格可能在未來三到五年攀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水平。
——對沖基金巨頭 約翰?保爾森(John Alfred Paulson)
只要美國繼續狂印紙幣,中東局勢持續動盪,我仍然建議投資者可分階段吸納黃金。
——著名投資者、「末日博士」 麥嘉華(Marc Faber)
㈩ 美國資本集團是怎麼玩弄世界經濟的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政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有人形容地說:華爾街打個噴嚏,世界經濟就要感冒.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曾經自豪地宣稱:美國已經是全球經濟的領導者!
美國是一個世界上負債最多的國家.其總債務高達將近五十萬億美元,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資不抵債的國家!為什麼華爾街打個噴嚏,世界經濟就要感冒?美國資本集團靠什麼玩弄世界經濟?說的直接簡單一點,過去就是靠一個平台和三個工具!
所謂的一個平台,就是發達的資本交易市場;三個工具,就是美元、黃金和石油,也就是人們形容的美金、黃金和黑金!
因為美國在二次大戰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原來實行的是美元和黃金按一定的價格等價交換的經濟政策,人們通過各種各樣方式把全世界的黃金源源不斷地向美國搬去,.儲備美元就等於儲藏黃金.因此,世界上的所有有一點經濟實力的國家和地區,以及貨幣基金組織和大公司企業,直至一般有錢的個人,過去都必然儲備美元,畢竟儲備美元比儲備黃金方便.這樣就使美元成為硬通貨,從而確立了美元的世界貨幣的霸主地位.因此,國際上的大型資本市場都以美元為結算貨幣。所以,美國肆無忌憚的大量發行美元和美元債券.用全世界的財力為美國造富,造成美元和美元債券嚴重泛濫.以至於後來不得不放棄美元與黃金以某一個固定價格兌換一盎司黃金的政策.現在,美元和美元債券泛濫的嚴重程度對美國來說,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美國必須通過各種手段來轉嫁危機.
一是改變長期實行的強勢美元政策.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通過美元貶值來向世界各國和地區,以及其他各種擁有美元的人們來轉嫁危機.
二是製造世界性的通貨膨脹,來降低美國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度.因為越是有錢的地方,對通貨膨脹的承受力就越強,也就越能轉嫁風險.給有錢的地方製造通貨膨脹,是美國和國際資本集團慣用的調控手段.
三是由於美國是持有世界上最多黃金儲備的國家,(根據GFMS黃金年鑒2006卷,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中央銀行網站對全世界各國黃金儲備的綜合統計,美國黃金持有量261.66百萬盎司,第二位國家是德國:95.18百萬盎司,歐洲央行:91.97百萬盎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3.44百萬盎司,中國名列第八位:12.70百萬盎司).同時,美國資本集團直接或間接控制世界上主要石油公司的的優勢,推高世界石油和黃金的價格,以此增強自己的實力,並且,削弱他國的實力,來化解日益增大的金融危機發生的概率.
四是製造小型的局部的金融危機,如房屋次級債的金融危機這種小型金融危機,向他國和廣大普通老百姓轉嫁危機,以此緩沖大的金融危機的可能發生的沖擊力.美國這次發生的房屋次級債,是美國資本集團精心策劃的向世界轉嫁發生重大金融危機風險的一次小型金融危機.這是用多次小地震來緩沖大地震發生的沖擊波的方法,就是要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為之買單.中國的幾個大銀行都買了這個次級債,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而在他們向中國等國家和國際機構推銷的時候,把這個次級債說的是如何如何的好.但是,美國自己最好的投資銀行,最有實力的投資公司,如高盛公司等"投資高手"不為這個房屋次級債掏一分錢!而現在的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原來就是高盛公司的董事長.這難道是偶然的嗎?當然,在這次房屋次級債造成的危機中,很多美國的中產階級和低層階級平民百姓也受害不小.
所以,我說,是美國資本集團玩弄世界經濟,而不是說美國玩弄世界經濟,因為美國的普通老百姓也是美國資本集團玩弄世界經濟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