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事故統計指標體系包括

事故統計指標體系包括

發布時間:2021-04-27 17:09:28

A. 建築業安全是喜還是憂——我國建築業傷亡事故統計指標體系揭秘

2004年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提出:要把安全生產納入地方政府經濟發展規劃和指標考核體系。傷亡事故統計指標體系的科學與否,已經成為能否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客觀分析評估。對各級政府部門、各級領導業績、政績考核,乃至對行政管理者進行責任追究的重要和緊迫問題。為此,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我國安全生產工作量化考核和評估的七項指標,即:事故死亡人數、億元國內生產總值死亡率、十萬人死亡率、工礦企業死亡人數、工礦企業十萬人死亡率、煤礦企業死亡人數、煤礦企業百噸死亡率。建築業安全生產控制目標顯然也涵蓋其中。我們認為,上述指標作為宏觀控制指標,無可非議,但僅以此來評價建築業的安全生產形勢,仍有失偏頗。

B. 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體系知多少

基於消費者訴求,在政府的推動下,商車險改革在國內推行已有一年多的時間,資料顯示,推行商車費改主要是為了建立一個市場化的條款費率形成機制,讓商業車險費率水平與風險更加匹配。費率改革漸入深水區,但是對於車險保費釐定,與車險相關的安全指數,消費者又知之多少呢?4月6日,在重慶舉辦的「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媒體說明會」對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作了詳盡說明。
在國外發達國家的汽車保險保險費率制定中,車輛安全性能已成為重要的車型定價因子。車輛安全性能作為車險行業費率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一直未能建立系統的體系,極大的制約了車型定價的精細化發展。基於此,早在去年11月,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保協」)指導下,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汽研」)與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中保研」)就聯合發布了「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體系框架」。此次保險、汽車行業跨界合作研究,在借鑒國外成熟經驗的基礎上,完成了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頂層設計。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董事長李開國表示,安全指數是從消費者立場出發,從汽車保險視角,圍繞車險事故中「車損」、「人傷」,開展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車內乘員安全、車外行人安全、車輛輔助安全性四個分指數研究工作,為消費者購車用車、車險保費釐定、汽車安全研發提供參考信息和數據支撐,另外通過測驗國內不同車型的安全系數,為保費計價提供行業基礎。
安全指數體系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分別從汽車保有環節的財產風險、人身風險等方面,以指數為呈現形式,將汽車產品隱性特徵顯性化和定量化,從汽車使用者和保險的角度客觀評價車輛的安全特徵及使用經濟性:
1)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耐撞性方面,通過國際汽車維修研究理事會(RCAR)低速工況測試,對車輛前、後部的零部件受損情況及受損程度進行統計分析;維修經濟性方面,通過評估RCAR低速工況試驗後車輛的維修費用(材料、鈑金、噴漆),評估車輛的相對維修經濟性。
2)車內乘員安全指數:車內乘員安全指數體系設計,參考美國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高速測試標准,通過正面25%小偏置碰撞、側面碰撞、車頂強度、揮鞭傷等典型工況的實車試驗,採集假人傷害數據、車體結構變形數據、假人運動狀態等數據並進行評價。
3)車外行人安全指數:車外行人安全指數,參考全球行人保護測試規范,試驗項目制定的依據是行人事故中的損傷分布和嚴重程度數據。行人事故中主要的損傷是人體小腿傷害、大腿傷害和頭部傷害。通過對行人的傷害指標評價車對車外行人的安全系數。
4)車輛輔助安全指數:車輛輔助安全指數主要參考IIHS緊急制動規程,從事故防止的有效性和損傷減輕的有效性兩個維度,對緊急制動性能進行測試評價。
安全指數相較於國內的CNCAP又有何區別呢?中國汽研總經理萬鑫銘回答記者時說,安全指數與CNCAP的出發點是一樣的,都是從保障乘客安全出發,但是關注點不一樣,安全指數更加關注與乘客直接相關的「錢」的問題,也即保費,通過安全指數,險企保費計價就有了行業基礎,車主的使用經濟性也就有了衡量的標准。
對於「與安全指數相關的所有測試標准由誰制定的問題」,中國汽研專項工作部的鄭孟如此回答:「會與保險行業共同探討,而不是完全有自身制定,另外引薦成熟國家的標准,比如IIHS,RCAR等,但是目前已經著手從國情況出發,制定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標准。」另外針對如何選擇測試車的問題時回答說,目前選車考慮的幾個主要維度是近2年內上市車型的銷量、車型保有量、車險出險頻率。在此基礎上,根據年度目標測試車型數量,綜合考慮各車型級別、價格、車險承保量,初步確定本年度評價車型候選。記者現場了解到,中國汽研每年投入測試的資金都相當大,並且都是自己出資購買測試車型。
安全指數關乎消費者的權益,那麼各項安全指數的測試具體由誰執行呢?記者了解到目前成立有安全指數管理中心,打造京渝雙實驗基地。國家機動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重慶)中心副主任阮廷勇向記者介紹說,北京實驗室以耐撞性和維修經濟性指數為主(低速),重慶實驗室以車內、車外、輔助安全指數為主(高速)。聯合試驗測評能力已經覆蓋「指數」包含的所有項目。
「安全指數不僅為險企提供保費估價的依據,為消費者車險保費釐定提供參考,更重要的是,將督促車企從自身提高質量標准,對於進口車針對中國消費者存在的不公平待遇現象將是有力的打擊方式,安全指數的出台,也是對進口車簡配的有力回絕,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萬鑫銘總經理如是說。

C. 什麼是事故統計指標

事故統計指標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它是安全生產系統採集事故信息的依據,對一系列安全生活工作的合理進行起著決定性作用。 建立相對指標是科學評價事故的基礎,如果事故統計分析指標體系不健全,就很難對安全生產事故進行分析預測。然而,我國目前統計報表填寫不規范,事故統計報告資料不詳,事故統計分析指導性差。1與此相比較而言,美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局早在1970年12月29日頒布《職業安全健康法》後,開始正式實施職業事故統計報告制度。該體系中的事故分析方法所採用的百萬噸死亡率和百萬工時死亡率,在工業發達國家得到普遍採用。本摘要將簡單介紹一下國內和世界普遍採用的事故統計指標,以供讀者參考。 一、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 安全生產領域的事故指標體系包括五大絕對指標和四大相對指標。絕對指標又稱「統計絕對數」、「數量指標」或「總量指標」,是反映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社會現象總體規模和總水平。2相對指標是質量指標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通過兩個有聯系的統計指標對比而得到的,其具體數值表現為相對數,一般表現為無名數,也有用有名數表示的。3 在安全生產領域中的絕對指標涉及五大方面的內容:他們是事故起數(隱患、徵候)、死亡人數、重、輕傷人數、損失工日(時)數、經濟損失量等。其中,損失工日(時)數,是指被傷者喪失從事某項工作的工作時間。經濟損失量是指勞動生產中發生事故所引起的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在內的一切經濟損失。 而相對指標包括:1)相對人員:千人傷亡率、10萬人死亡率、人均損失工日、人均損失等。2)相對勞動量:百萬工日傷害頻率、人均損失工日等;3)相對生產產值:億元GDP死亡率;4)相對生產產量:煤礦行業為百萬噸事故率等;交通綜合:客公里、噸公里等;道路:萬車率等;民航:百萬次、萬時率(徵候)等;鐵路:百萬車次、萬時事故率等。 二、事故頻率指標和事故嚴重率指標 事故頻率指標確定的是在一定工作人數、一定工作時間,在一定生產作業條件下,發生事故的頻率,作為表徵生產作業安全狀況的指標。按照《企業職業傷亡事故分類》(GB6441-86)規定,我國按照千人死亡率、千人重傷率、傷害頻率計算事故頻率。 1)千人死亡率某時期內平均每千名職工中因工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為千人死亡率,即: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數/平均職工數X1000; 2)10萬人死亡率某時期內平均每10萬名職工中因工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為10萬人死亡率,即:10萬人死亡率=死亡人數/平均職工數X 100000; 3)千人負傷率 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一千職工中發生傷亡事故的人次, 即:千人負傷率=本時期內工傷事故人次/本時期內在冊職工人數x 1000; 4)千人重傷率 某時期內平均每千名職工中因工傷事故造成的重傷人數為千人重傷率,即:千人重傷率=重傷人數/平局職工數 x 1000; 5)億元GDP死亡率表示某時期(年、季、月)內,平均創造一億元GDP因工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 6)億元GDP傷害頻率表示某時期(年、季、月)內,平均創造一億元GDP因工傷事故造成的傷害(重、輕傷)人數。 7)千人經濟損失率一定時期內平均每千名職工的傷亡事故的經濟損失。 8)百萬元產值經濟損失率一定時期內平均創造百萬元產值伴隨的傷亡事故經濟損失。 9)億元GDP損失率一定時期內平均創造一億元GDP伴隨的傷亡事故經濟損失。 傷亡事故嚴重率是描述工傷事故中人身遭受傷亡嚴重程度的指標。在傷亡事故統計中按因受傷害而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來衡量傷害的嚴重程度。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按因受傷不能工作而損失勞動日天數計算。按照《企業職業傷亡事故分類》的規定,按傷害嚴重率、傷害平均嚴重率及按產品產量計算死亡率等指標計算事故嚴重率。具體指標如下: 1) 傷害嚴重率表示某時期內,每100萬工時事故造成的損失工作日數,即:傷害嚴重率=損失工作日數/實際總工時數X106 2) 傷害平均嚴重率表示每人次受傷害的平均損失工作日數,以說明傷害的嚴重程度,即:傷害平均嚴重率=總損失工作日/傷害人次數 3) 人均損失工日一定時期內職工人均損失程度,即:人均損失工日=本時期內因工傷之事故歇工日數/本時期內工傷事故人數 4) 產品產量死亡率 即採用在一定數量的實物生產中發生的死亡事故人數計算出平均死亡率。不同行業有所不同,常用的有百萬噸煤死亡率、萬噸鋼死亡率、萬輛汽車死亡率等,即:產品產量死亡率=年事故死亡人數/年生產的實物量 三、國外重要的事故統計指標 英國、法國、加拿大等27個國家常使用千人負傷率作為事故頻率統計指標,而德國、義大利、瑞士、荷蘭等國則按300個工作日為一個工人數計算。除了用「人/人模式」作為事故的最基本統計指標外,一些國家還常用如下指標: 1)百萬工時傷害頻率(失時工傷率lost time injury frequency rate)表示某時期(年、季、月)內,平均每百萬工時內,因工傷事故造成的傷害導致的損失工時數。 百萬工時傷害率=工傷損失工日(時)數/實際總工日(時)X106 實際總工時=統計時期內平均職工人數X該時期內實際工作天數X8 2)FAFR(億時死亡率, Fatality Accident frequency rate)指每年108工時(一億工時)發生的事故死亡人數。它相當於每人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8小時,每年4000人中有一人死亡。 3)億客公里死亡率反映各類交通工具(道路、鐵路、航運、民航)單位人員交通效率的事故死亡代價。 億客公里死亡率=死亡人數/客公里數X108文章參考:1)《事故分析預測與事故管理》,羅雲、呂海燕、白福利著,P13頁2)Http:.//www.manaren.com/data/1040002483.html3)http://..com/question/40974350.html

D. 安全生產統計主要統計哪些內容

安全生產統計主要統計要求是:
運用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統計指標以及常用統計分析方法,
1.分析生產安全事故、
2.職業危害的特點與規律,
3.制定防範對策措施。
給-個大綱你參考,如有不明之處可對應搜索。
第一節統計基礎知識
一、安全統計主要包括三部分
二、統計工作的基本步驟有哪些4步
三、統計資料的類型三種類型3種
四、統計學中的概念
五、統計圖表的編制
1.統計表的概念、組成、種類、指標原則和基本要求
2.統計圖的概念 、類型、制圖原則和一般要求
六、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的內容是什麼
統計描述的含義、內容(計量資料:集中趨勢等指標,計數資料:比、構成比和率等指標)
統計推斷的含義、內容(參數估計、假設檢驗)
第二節職業衛生統計基礎
一、職業衛生常用統計指標有哪些
四個指標(率)
二、職業危害調查設計的概念、用途
1.3種調查方法
2.常用的抽樣方法4種及誤差。
三、職業衛生常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有哪些
(1)計量資料的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可採用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指標計算,t檢驗、M檢驗、方差分析、秩和檢驗、相關與回歸。
(2)計數資料的統計分析可採用分析方法有相對數計算、二項分布、 檢驗(卡方檢驗)。
第三節事故統計與報表制度
一、事故統計的基本任務
3個任務
二、事故統計分析的目的
三、事故統計的步驟
3個步驟
1.資料搜集
2.資料整理
3.綜合分析
四、事故統計指標體系分哪幾類,內容是什麼
事故統計指標體系分4大類,。
注意:目前已成為每年國家統計局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安全生產統計指標包括哪5個。
五、事故統計報表制度的適用范圍、主要內容,報送程序是什麼
適用范圍:我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統計內容:
4方面的內容
報表報送程序:
傷亡事故統計實行地區考核為主的制度,
採用逐級上報的程序。
六、事故統計與分析方法
包括描述統計法和推理統計法常用的事故統計方法7種
七、傷亡事故經濟損失計算方法
1.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間接經濟損失含義
2.直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
3.間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
4.計算方法幾個計算公式
經濟損失的評價指標(千人經濟損失率、百萬元產值經濟損失率)

E. 戰爭傷亡如何統計,標準是什麼

每個連都有花名冊,一般來說連長戰亡會由副連長代理,一級一級往下,如果只有一個戰士了,他就是連長了。再說,軍官不會全部戰亡,而且花名冊在文書手裡也不是連長拿著。統計傷亡人數的個性
自近代以來,各國的傷亡統計模式都有一個大致相同的框架,按人身受害程度,分為死亡、傷病、被俘和失蹤三大類。按受害性質,又分為戰斗損失,非戰斗損失兩大類。下面我們分別列舉一下美蘇兩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人員損失主要分類項目:
美國陸軍的損失分類項目,分為兩大類:作戰損失和非作戰損失。
一、作戰損失
(1)陣亡。
(2)戰傷。又分為:因傷死亡;因傷免除服役;傷愈後返回服役。
(3)被俘和被捕。又分為兩大類:死亡和返回。死亡情況又分為:被殺、因傷死亡、因其他非戰斗原因死亡。
(4)失蹤。分為三類:宣告死亡;查明因非戰斗原因死亡;返回。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陣亡」、「因傷死亡」、「被俘後被殺」、「被俘後因傷死亡」、「失蹤後宣告死亡」,廣義上屬於同一類型,總稱為「戰斗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美軍的戰傷按程度,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入院者」,也就是送到醫療機構後,當天午夜前未能返回部隊者。一種是「僅登記卡片者」,也就是受傷後接受治療,在當日午夜前返回部隊者,大致可以把他們理解為輕傷員。多數情況下,美軍戰史上公布的負傷人員數字,不包括「僅登記卡片者」。
二、非作戰損失
「非作戰損失」的死亡人員,通常分為:因飛行事故死亡;因飛行以外事故死亡;因病死亡;因其他非作戰原因死亡。
上述分類看起來很清楚嚴謹,但或許由於其過於繁瑣復雜,加上在實際運用中,對各分項的不同區分方法,往往也會產生一些混亂。比如有些報告,就把「因傷死亡」也算入「陣亡」。甚至有些不嚴謹的表述,把所有死亡都算成「陣亡」。一個需要注意的現象是,就目前美軍公布的資料看,其二戰期間公布的損失統計資料,一般只有整個戰爭或戰區統計才會算入非作戰原因死亡者。而各戰役的統計資料,一般只公布戰斗原因死亡者。
蘇軍的分項與美軍有所不同,分為「不可恢復減員」和「衛生減員」兩大類。
一、不可恢復減員
(1) 陣亡
(2) 在醫院死亡的傷員
(3) 非戰斗死亡(因為患病或遭遇事故等原因)
(4) 失蹤和被俘
二、衛生減員
(1)殺傷、震傷、燒傷
(2)患病
(3)凍傷
仔細比較一下美蘇兩軍的統計標准,除了某些特殊統計習慣以及細致程度外,具體細目的內容其實差不多。但「組合」方式卻完全不同。美軍強調的是造成損失的原因:「作戰」和「非作戰」,蘇軍則強調的是傷亡者的狀態:「不可恢復減員」,簡單說也就是沒法再用的人。「衛生減員」指的是仍在己方控制范圍內的傷病員,也就是還可能再用的人。顯然,和美國人相比,慣於大規模野戰的俄國人,更重視通過傷亡統計來掌握軍隊實力的動態變化。二戰期間,美軍的作戰持續時間一般較短,兩次戰役的間隔期間有較充分的時間來整理部隊。俄國則總是連續不斷地發動一輪接一輪的進攻,並沒有空閑時間來細致調查。
一般來說,多數西方體系或傳統的國家,其統計思維和美國比較接近。比如德國的傷亡報告,通常也只計算戰斗原因造成的死亡,甚至只報告陣亡。而蘇聯的「不可恢復減員」,卻往往被西方軍事家有意或無意地誤解為「陣亡」或者「作戰死亡」。而實際上其含義卻包括:作戰死亡、非作戰死亡和失蹤以及被俘。至於蘇聯的「衛生減員」,也常常被理解為「戰傷」,實際卻還包括了非戰斗患病人員等。雖說蘇聯軍隊的傷亡率一直偏大,但這種誤解還是把大家的印象給放大了不少。 日本的傷亡統計史證明,統計方式本身是跟著戰場環境而變化的。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後,日軍都有相當細致而且科學系統的傷亡和衛勤統計資料存世。到了二戰後期,由於很多部隊都是超過90%的死亡,其分類統計幾乎無法進行。簡單說,只要是沒有活著回來復員的軍人和未能遣返且下落不明的海外日本人,要麼基於某種情報認定為死亡,要麼是到一定期限後宣布為「戰時死亡」。這種以死亡者為中心的調查方式也算是簡單實用。但其中有多少人是戰死的,有多少人是病死的就無法全部搞清了。某些日本左翼歷史學者(比如藤原彰,他曾是日本中級指揮官)認為多數日軍都是在彈盡援絕或者後勤匱乏的惡劣環境下病餓而死的,也就是說200多萬死者中,超過100多萬都是非戰斗死亡。雖然也拿出了一些部隊的具體數字,但全面情況如何還是難以認定。
日軍第31工兵聯隊(緬甸戰區)的死亡情況分布,算是一個能搞清全部死因的例子,其中病死者比戰死者多一倍。
兵力和火炮統計里的大學問
蘇聯的兵力統計標准也有其特點。以蘇德戰爭來說,蘇聯發表的兵力數據,一般都包括了陸海空各部隊。與之相比,德國公布的東線兵力數字,多數情況下只統計陸軍和武裝黨衛軍的野戰部隊。其他如海軍、空軍、仆從軍,以及所謂「芬蘭戰區」部隊,很少被列入統計。這就造成一個現象:蘇聯戰史總是強調蘇軍的兵力對德軍並沒有那麼大優勢,西方則宣稱蘇聯靠的就是數量狂潮。那麼實情如何呢?以1944年某個時段為例:蘇聯的對比數字是蘇軍600萬(各軍種)對德軍400萬(各軍種含仆從軍,但數據來源無法核實);西方的說法則是蘇軍600萬對德軍250萬(德國野戰陸軍)。筆者也找不到同期德國在蘇的戰場海空軍的兵力數字,只能以蘇聯的陸軍兵力550萬來比較德國及其盟軍的300萬地面作戰兵力。我想這是一個比較接近事實的對比。
但差異更大的卻是兩軍的炮兵數字。其實蘇德兩軍的炮兵體系構成頗有類似之處,大體說明如下:
首先,蘇德兩軍都有大量的獨立炮兵單位(也就是步兵師以外的獨立單位)。
蘇德兩軍的師一級單位,一般都有炮兵團。德國炮兵團一般配備的是105-150毫米火炮,蘇聯炮兵團則裝備76-122毫米火炮。
兩軍的步兵團(步兵師所屬),一般配備有步兵炮或120毫米的重迫擊炮。
兩軍的步兵營裝備有中型迫擊炮(80毫米左右)。
步兵連裝備有輕型迫擊炮(50-60毫米)。
此外,還裝備有大量的反坦克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等。
但兩軍公布的炮兵數字,統計標准卻完全不同。一般來說,蘇聯的常見統計標準是:除了輕型迫擊炮,小口徑反坦克炮,高射炮和火箭炮外,其他各單位的炮兵都計算進去。德國通常只統計獨立炮兵和師屬炮兵團的火炮。至於團炮、營炮、迫擊炮、大口徑反坦克炮,一般都不算。如果不明就裡地簡單比較,自然會認為蘇聯的炮多得不得了,德國的炮少得不可思議。
另一個有趣現象是,美國的二戰史料很少公布炮兵數量。想來蘇德兩軍的戰爭損耗都很大,部隊多數情況下無論人員還是裝備都缺額嚴重,所以需要不斷清點和匯總炮兵的數量。美軍通常都是齊裝滿員,有損失也能較快地補充上,按編制計算也就能得出一個八九不離十的結果了。

F. 什麼叫安全生產指標體系

僅供參考
安全生產指標體系,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重要內容。安全生產指標體系就是把安全生產納入國家和地方、行業發展規劃。做到有指標、有項目、有資金、有措施、有支撐體系。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中,設置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並與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一起納入統計指標體系。各地分解落實,並從實際出發,明確更為具體完善的安全指標,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
長期以來,由於缺乏剛性、量化的安全生產規劃指標,安全生產責任的考核一直缺乏操作性,使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多停留在定性衡量和形式考核的層面上。一些地方在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往往存在重經濟、輕安全的傾向。建立安全生產考核指標體系是促進各級政府和企業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需要。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增長性指標,如經濟增長速度、利潤、GDP等。一類是控制性指標,如人口增長率、案件發生率等。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屬於後者。
建立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就要科學制定安全生產規劃目標,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考核指標體系,通過層層分解和落實省、市、縣、鄉政府和企業,評價政績、業績,加強考核獎懲,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安全生產規劃指標所需統計數據均有穩定的統計渠道和可靠的數據來源。各類事故死亡人數、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人數等均可按照安全生產統計制度,從各級政府安監部門的統計匯總數據中採集。國內生產總值、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數量等,均可以通過各級政府統計部門的公告中採集。因此,指標具有科學性、操作性。
安全生產指標體系,還是強化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推動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在企業自身努力的同時,通過嚴格的監管、有效的指導和有力的社會監督,推動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到位。一是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履職盡責情況的監督。嚴格高危行業各類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資質管理,煤礦礦長等經培訓持證上崗。指導督促各類企業建立健全以第一責任人為中樞的安全責任體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把安全責任分解落實到所屬廠礦和車間(區隊),班組、崗位,落實到人頭。二是指導各類企業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活動。指導督促企業健全、落實規章制度,做好隱患排查整改和職業健康等工作,認真執行新建和改擴建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搞好重大危險源的普查登記和監控,推動企業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G. 焊工培訓中構成一般事故的指標

事故統計指標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它是安全生產系統採集事故信息的依據,對一系列安全生活工作的合理進行起著決定性作用。 建立相對指標是科學評價事故的基礎,如果事故統計分析指標體系不健全,就很難對安全生產事故進行分析預測。然而,我國目前統計報表填寫不規范,事故統計報告資料不詳,事故統計分析指導性差。1與此相比較而言,美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局早在1970年12月29日頒布《職業安全健康法》後,開始正式實施職業事故統計報告制度。該體系中的事故分析方法所採用的百萬噸死亡率和百萬工時死亡率,在工業發達國家得到普遍採用。本摘要將簡單介紹一下國內和世界普遍採用的事故統計指標,以供讀者參考。 一、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 安全生產領域的事故指標體系包括五大絕對指標和四大相對指標。絕對指標又稱「統計絕對數」、「數量指標」或「總量指標」,是反映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社會現象總體規模和總水平。2相對指標是質量指標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通過兩個有聯系的統計指標對比而得到的,其具體數值表現為相對數,一般表現為無名數,也有用有名數表示的。3 在安全生產領域中的絕對指標涉及五大方面的內容:他們是事故起數(隱患、徵候)、死亡人數、重、輕傷人數、損失工日(時)數、經濟損失量等。其中,損失工日(時)數,是指被傷者喪失從事某項工作的工作時間。經濟損失量是指勞動生產中發生事故所引起的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在內的一切經濟損失。 而相對指標包括:1)相對人員:千人傷亡率、10萬人死亡率、人均損失工日、人均損失等。2)相對勞動量:百萬工日傷害頻率、人均損失工日等;3)相對生產產值:億元GDP死亡率;4)相對生產產量:煤礦行業為百萬噸事故率等;交通綜合:客公里、噸公里等;道路:萬車率等;民航:百萬次、萬時率(徵候)等;鐵路:百萬車次、萬時事故率等。 二、事故頻率指標和事故嚴重率指標 事故頻率指標確定的是在一定工作人數、一定工作時間,在一定生產作業條件下,發生事故的頻率,作為表徵生產作業安全狀況的指標。按照《企業職業傷亡事故分類》(GB6441-86)規定,我國按照千人死亡率、千人重傷率、傷害頻率計算事故頻率。 1)千人死亡率某時期內平均每千名職工中因工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為千人死亡率,即: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數/平均職工數X1000; 2)10萬人死亡率某時期內平均每10萬名職工中因工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為10萬人死亡率,即:10萬人死亡率=死亡人數/平均職工數X 100000; 3)千人負傷率 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一千職工中發生傷亡事故的人次, 即:千人負傷率=本時期內工傷事故人次/本時期內在冊職工人數x 1000; 4)千人重傷率 某時期內平均每千名職工中因工傷事故造成的重傷人數為千人重傷率,即:千人重傷率=重傷人數/平局職工數 x 1000; 5)億元GDP死亡率表示某時期(年、季、月)內,平均創造一億元GDP因工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 6)億元GDP傷害頻率表示某時期(年、季、月)內,平均創造一億元GDP因工傷事故造成的傷害(重、輕傷)人數。 7)千人經濟損失率一定時期內平均每千名職工的傷亡事故的經濟損失。 8)百萬元產值經濟損失率一定時期內平均創造百萬元產值伴隨的傷亡事故經濟損失。 9)億元GDP損失率一定時期內平均創造一億元GDP伴隨的傷亡事故經濟損失。 傷亡事故嚴重率是描述工傷事故中人身遭受傷亡嚴重程度的指標。在傷亡事故統計中按因受傷害而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來衡量傷害的嚴重程度。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按因受傷不能工作而損失勞動日天數計算。按照《企業職業傷亡事故分類》的規定,按傷害嚴重率、傷害平均嚴重率及按產品產量計算死亡率等指標計算事故嚴重率。具體指標如下: 1) 傷害嚴重率表示某時期內,每100萬工時事故造成的損失工作日數,即:傷害嚴重率=損失工作日數/實際總工時數X106 2) 傷害平均嚴重率表示每人次受傷害的平均損失工作日數,以說明傷害的嚴重程度,即:傷害平均嚴重率=總損失工作日/傷害人次數 3) 人均損失工日一定時期內職工人均損失程度,即:人均損失工日=本時期內因工傷之事故歇工日數/本時期內工傷事故人數 4) 產品產量死亡率 即採用在一定數量的實物生產中發生的死亡事故人數計算出平均死亡率。不同行業有所不同,常用的有百萬噸煤死亡率、萬噸鋼死亡率、萬輛汽車死亡率等,即:產品產量死亡率=年事故死亡人數/年生產的實物量 三、國外重要的事故統計指標 英國、法國、加拿大等27個國家常使用千人負傷率作為事故頻率統計指標,而德國、義大利、瑞士、荷蘭等國則按300個工作日為一個工人數計算。除了用「人/人模式」作為事故的最基本統計指標外,一些國家還常

H. 一個完整的安全生產預警管理體系由哪些系統組成

一個完整的安全生產預警管理體系由哪些系統組成

系統主要實現水泥企業安全生產狀態的預警和預測等基本功能,同時也和企業的日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結合,實現一部分的管理功能。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國家安監總局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本系統還可實現隱患排查治理績效評估功能。

互聯網是個神奇的大網,大數據開發和軟體定製也是一種模式,這里提供最詳細的報價,如果你真的想做,可以來這里,這個手機的開始數字是一伍扒中間的是壹壹三三最後的是泗柒泗泗,按照順序組合起來就可以找到,我想說的是,除非你想做或者了解這方面的內容,如果只是湊熱鬧的話,就不要來了。

企業安全生產關繫到國家的財產安全、人民生活利益,以及企業職工的幸福安康,是企業根本的效益所在。安全生產關繫到企業的前途和命運,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影響著企業本身的內外形象。在我國經濟社會正處於高速發展的大好時期,生產安全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預警是指在事故發生前進行預先警告,即對將來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事先的預報,提請相關當事人注意。

安全生產預警系統主要由預警分析系統和預控對策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預警分析系統主要包括監測系統、預警信息系統、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系統、預測評價系統等組成。預警分析完成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各種監測手段獲得有關信息和運行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分析,通過適當的評價方法,對未來的趨勢做出初步判斷。當判斷結果滿足預警准則要求時,就觸動報警系統,報警系統根據事先設定的報警級別發出事故報警。

功能架構

閱讀全文

與事故統計指標體系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
丹麥對人民幣匯率計算器 瀏覽:867
中國農業銀行外匯轉帳 瀏覽:214
今天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50
南京商廈古今內衣價格多少錢 瀏覽:1000
黑角現貨交易 瀏覽:730
樂投天下投資 瀏覽:638
社保基金怎麼進了鹽湖股份 瀏覽:567
560002基金發行價 瀏覽:241
貴金屬深加工流程 瀏覽:395
債券價格表 瀏覽:309
炒外匯圖片 瀏覽:222
德州線下貸款 瀏覽:725
後市融資 瀏覽:735
一塊錢人民幣等於多少比索 瀏覽:362
歐元匯率人民幣最高多少 瀏覽:487
呼和浩特股票配資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