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懂黃金白銀一天行情的走勢方向
如果按技術面上來講就要看日線圖上行情在布林上方(多頭趨勢)還是下方運內行(空頭趨勢)容,MACD是否結成金叉(上漲)和死叉(下跌),我們看完大趨勢後在看小時圖,道理還是按剛剛技術知識來判斷,當然這只是簡單版的,只要多學一些技術知識,一天的行情就很好判斷,還有就是數據的分析我就不講了。
B. 關於黃金和白銀的趨勢判斷
不然!現在黃金的漲幅接近今年歷史新高!有待觀望吧!
不過個人認為黃金白銀不會有很大的跌幅!
C. 黃金白銀的基本面分析
最重要最根本的基本面就是貨幣政策,寬松貨幣政策,必然通貨膨脹,資版產價格就上漲;緊縮權貨幣,資產價格就下跌。
影響黃金價格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地緣政治,戰爭使黃金價格上漲
白銀基本面稍有不同,一半白銀用於工業生產,所以經濟發展狀況也影響白銀價格
D. 歷史上黃金和白銀的比價是多少
1兩黃金 = 人民幣2000元 = 10兩白銀
1兩白銀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2元
E. 白銀和黃金是怎樣的關系,價格走勢是一樣的嗎
從長遠角度來看,白銀價格的高低主要是受到本身供求和市場情緒因素影響,但很多時候黃金價格的升跌和黃金的投資地位輕重的變化仍會左右白銀價格的上落,因為在不少投資者心中,金銀兩者的地位和價格是有連帶關系的。
金和銀無論是金屬特性還是金融角色上都很接近,但是要在兩者的價格之間畫以上一個固定的符號或者公式是十分困難的,總的來看,白銀的漲跌還是非常顯著地受經濟活動的擴張和收縮的影響,而黃金受的此類影響較弱,更多反映了保值抗通脹的屬性。黃金白銀的投資邏輯
在大部分時間里,金銀價格具有同向性。雖然金銀價格具有同向性,但是漲 跌的幅度還是有明顯差異,其差異的背後是投資邏輯的不同。黃金是金屬貨幣,其工業需求很少,只有11%,而白銀的工業需求佔63%。所以引導金價的漲跌是貨幣屬性的強弱,而白銀的漲跌則兼有貴金屬屬性和工業屬性。當流動性充裕時,大多伴隨著經濟上漲的預期,所以白銀的雙重特性便顯現其優勢,這就是為何白銀的漲幅要大於黃金的漲幅,反之亦然。此外,白銀的投資規模要遠小於黃金,從而更容易被投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黃金是投資而白銀是投機。綜上所述,其不同的需求是決定價格比值變動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凱福德金業」對你問答的專業解析,更多相關行情知識可以關注我們官網,並且你也可通過他們的行情直播間來隨時了解每天黃金白銀的價格走勢。
F. 6.10-6.11周評黃金原油白銀下周走勢分析如何解套的最新相關信息
為什麼總是刪除我的回答?
G. 歷史上白銀和黃金的長期穩定比價是多少
紙黃金今天價每克303元
白銀6.3元每克。
300/6=50倍
在清代,一兩黃金值10兩白銀
1兩黃金=人民幣元= 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 1000文錢= 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金屬價格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黃金:300元/克,白銀:6元/克,黃銅:0.06元/克
推算結果為:1兩黃金:約值12000元;1兩白銀:約值24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3元;
糧食價格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
「上白米(石)九錢五分;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厘八錢;下白米(石)八錢三分;白 面(斤)九文;銀每兩換錢 一千文」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2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3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5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所以,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 10兩白銀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 1000文錢= 1貫(吊)錢1文錢=人民幣0.2元另外:1石米=1兩白銀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據,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乾隆初年,捐一個道台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當當,明碼標價。
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有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的。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以銀子為珍貴的原因之一吧。
H. 黃金跟白銀有什麼好處
單論黃金白銀實際好處,沒有多大價值。
黃金白銀之古以來就是作為貨幣流通使用,是具有購買力的。黃金白銀也一直作為避險產品首選廣為讓人收藏。
可以用來製作工藝品,首飾品。可以當做修飾左右。
白銀具有工業作用,是在一些工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I. 對黃金白銀的前景的看法
對於喜歡投資保值的朋友們,現在樓市調控投資成本高,股市剛經歷一次大版的漲幅,目前不太權現實馬上再上6千點,需要尋找底部,前景暫時不明,而目前黃金白銀目前價格一直處於低估(相對於其它的漲幅,而投資就是要尋找價值被低估的才有可投資前景)。長線看漲,適合投資。現在金價有點回落正是買入時機。金價在250一克持有至今年見300以上賣出。大家可以看下歷史行情,金價一直是以逐年遞增的漲勢,去年的最低價,今年是很難年到的。一個好的投資商品,他應該是這樣每年上漲的。加之黃金是不可再生資源,除去每年的工業用好首飾用等以外,黃金總量一直在消耗,同時又是各種貨幣的代表。各國貨幣只在各國有效,試想如果在動亂的時候什麼最有效?美元?人民幣?歐元?等其它貨幣?房子?古董?當然是黃金。不管是在亂時還是在和平時期,黃金依然不改變他的價值。黃金的性格與條件註定了他的持續上漲。所以投資什麼商品都不如果黃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