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禁止現金交易的葯品如何處理

禁止現金交易的葯品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1-04-27 20:51:19

Ⅰ 如何處理不合格葯品區的違法購進葯品

第一種意見認為,按從不具有葯品經營資格的企業購進葯品論處。依據《葯品管理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葯店購進葯品,必須執行進貨檢查制度,驗明葯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對這些未經依法批准進口的葯品,當事人就不能購進,其應承擔違法購進這些葯品的行政責任。雖然當事人將這些葯品存放在不合格葯品區,但不影響對其違反《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條的事實認定,應按《葯品管理法》第八十條的規定對當事人做出行政處罰。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以未按照規定實施《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處理。因為當事人將這些葯品存放在不合格葯品區,就說明當事人在客觀上已具有自我糾正的免責性。由於《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實施細則》第七十條是對《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第七十九條的具體說明,當事人不能提供確認、報告、報損和准備銷毀這些不合格葯品的手續和記錄,違反了《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第七十九條的規定。即當事人違反了《葯品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應依據《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條的規定對當事人處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 第三種意見認為,只能責令並監督當事人銷毀這些葯品,不能做出處罰決定。因為當事人已經將這些葯品退出了市場流通,那麼對其違法購進葯品做出處罰,正當性不足。 (案例提供:廣東省羅定市食品葯品監管局 陳楊忠)[評析]對於在不合格葯品區中發現違法購進的葯品,筆者認為不能簡單認定當事人在客觀上已具有自我糾正的免責性,更不能說當事人已經將這些葯品退出了市場流通,因為當事人不能提供任何確認、報告、報損和准備銷毀這些「不合格葯品」的手續和記錄,也沒有履行發現假葯立即上報葯品監管部門的義務,僅憑將非法購進葯品存放在不合格品區,不能推定當事人不存在銷售該批葯品的可能性。依據《葯品管理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葯品經營企業購進葯品,必須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葯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不得購進。未經依法批准進口的葯品,顯然不能購進,當事人沒有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就要承擔違法購進這些葯品的行政責任。當事人不能提供任何材料證明這些葯品是從合法的企業購進,應承擔對其不利的法律後果。 葯品是特殊商品,為保證葯品來源的合法性和葯品質量的可追溯性,葯品經營企業負有證明葯品來源渠道的法定義務,本案中,當事人不能提供任何材料證明這些葯品是從合法的企業購進,如果其不予說明或故意隱瞞真實的來源渠道,應推定其從非法渠道購進。本案中葯品經營企業購進的未經依法批准進口的葯品,按照《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第(二)項的規定,可認定為假葯。對葯品生產、經營者以及醫療機構,我國實行的是「持有」違法葯品受罰制度。葯品經營企業以及醫療機構采購假劣葯品,無論是否售出,都要受到處罰。因此,本案中該葯品零售企業的行為同時構成了銷售假葯。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該葯品零售企業的行為違反了《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應該依據《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第八十條的規定對其處罰。此時便出現了法律競合,即當事人實施了一個違法行為,卻觸犯了不同的法律規范,或違反了同一法律規范的不同條款,從而在邏輯上構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可以處罰的違法行為,但是,基於《行政處罰法》規定的一事不再罰和責罰相當的原則,行政機關只能適用一部法律或一個條款,給以一次處罰。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是採用吸收原則,即把法條競合的違法行為當作一個違法行為處罰,由處罰重者吸收處罰輕者的行為。本案中,可由銷售假葯的違法行為吸收從非法渠道購進的違法行為,按《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對當事人做出行政處罰。且不適用《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一條的免責條款,因為在此案中,當事人具有明顯的過錯:既不能證明是從合法渠道購進,也沒有履行進貨檢查驗收和建立真實完整的購銷記錄等義務,明知或應知該葯品是假葯而未立即上報葯品監管部門。(案例評析:北京大學醫學部葯學院 陳敬) (陳楊忠;陳敬)

Ⅱ 閑置的葯品 如何處理

保質期內可以保存。保存地點應避光、通風。居家過日子常備葯品是必須的。 如果過期建議扔掉。 扔掉之前應將包裝打開。將鋁塑過的葯物取出。將葯品包裝及說明書斯掉。以免被別人揀到後誤食。

Ⅲ 法律對私自倒賣葯品如何處理的

據葯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個人賣葯品是違法行為。輕者罰款,嚴重者將涉嫌犯罪。

1、我國實行的是專營許可證制度、倉儲設施以及衛生環境,且必須是執業葯師。葯品零售企業應備有的國家基本葯物品種數量由各省質量管理負責人依據《葯品管理法》,依法從事葯品批發;

2、甲類非處方葯的葯品零售企業、銷售以及經營和質量控制的全過程,從其規定、分檢。
並具有可以實現接受當地(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機構)監管的條件,應當按照《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15條的規定配備業務人員,應符合當地常住人口數量。

3、在超市等其他商業企業內設立零售葯店的,並符合以下設置標准、預防性生物製品另有規定的、企業法定代表人,就其個人而言、直轄市葯品批發企業合理布局的要求;符合《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對葯品經營各環節的要求。

4、根據《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3年5月15日起施行)第六條違反國家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有關市場經營、價格管理等規定,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依法從重處。

(3)禁止現金交易的葯品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2011年年底,程某見有人低價收葯,高價賣出,可以賺取可觀的差價,便也萌生了干這行的念頭。2012年12月,在沒有葯品銷售許可證的情況下,他開始在合肥某菜市場掛牌「收葯」。

期間,每當收來的葯品積攢到一定數量後,他便會將這些低價收來的葯,高價轉賣給他人。據了解,從2012年12月~2013年9月,他先後3次將從市民手中收來的處方葯賣給他人,共計獲利5萬多元。

今年9月10日,陳某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警方抓獲。據他交代,由於妻子患病10多年,每年需要花費大量醫葯費,他便通過這一方式賺點錢。昨日,記者獲悉,犯罪嫌疑人程某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移送合肥廬陽區檢察院提請逮捕。

Ⅳ 新版gsp關於葯品能不能進行現金交易

主要是特殊葯品還有含特殊葯品的復方制劑,蛋白同化制劑及肽類激素、終止孕娠、易制毒這類都不能現金交易。
不過現在規范一點的企業,普通葯品基本也不怎麼用現金交易了

Ⅳ 第2類精神葯品不能現金交易必須要通過什麼方式進行結算

不能用現金結賬

Ⅵ 國家葯監局發布不符合規定的葯品將會被如何處理

隨著各項事業和社會的不斷推進,國家對於葯品的掌控也是越來越嚴格和重視,就在不久之前,我國國家葯監局發布了一批不合格規定的葯品緊急召回和停售,其中不乏有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葯品。眾所周知,葯品是關鍵時候能夠“救命”的東西,使用不合格的葯品不異於害人要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現代人也有一些習慣,就是家中會常備一些葯品以防萬一。被公布的劣質葯品中,不乏有些是常見葯物,也希望大家可以檢查一下自己已經購買並且使用了的葯物,是否購買到了上述名單中的企業所生產的劣質葯品,盡早將其銷毀或者扔掉。我國在葯品質量監管上算是相對比較嚴格的了,因此大家也不用有太多的擔心,只要相對注意一下就好了。

Ⅶ 對細則所述:沒收非法所得的葯品、器械。如何處理

個人佔有 黨員、公務員、公職人員 紀委管
數額較大,檢察院

應該財政部門拍賣,收入歸國家。

Ⅷ 葯品生產企業和葯品批發企業禁止使用現金進行含特殊葯品的什麼交易

《關於切實加強部分含特殊葯品復方制劑銷售管理的通知(國食葯監安[2009]503號 )》
一些未列入特殊葯品管理的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在部分地區出現從葯用渠道流失,被濫用或提取制毒的現象,在國內外造成不良影響,且危害公眾健康安全。此類葯品包括含麻黃鹼類復方制劑、含可待因復方口服溶液、復方地芬諾酯片和復方甘草片(以下稱含特殊葯品復方制劑)。
第一條第五點:葯品生產企業和葯品批發企業禁止使用現金進行含特殊葯品復方制劑交易。

Ⅸ 違規銷售葯品怎麼處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現行食品葯品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行政法律責任。

(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實施行政處罰的具體情形

一是未依法取得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食品添加劑生產,葯品生產經營,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化妝品生產等活動的(《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二條、《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三條、《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四條);

二是明知他人無證生產經營食品,或者無證生產食品添加劑,而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其他條件的(《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三是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的(《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五條);

四是進口或者銷售未經批准或者檢驗的進口化妝品,或者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化妝品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

五是偽造、變造、買賣、出租、出借葯品生產經營許可證、葯品批准證明文件或者相關醫療器械許可證件的(《葯品管理法》第八十一條、《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

六是葯品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葯品管理法》第八十六條);

七是食品葯品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其他情形。

(二)依法實施禁業限制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現行食品葯品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一定期限內不得申請行政許可,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不得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不得從事葯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活動,不得從事食品、醫療器械檢驗工作等禁業限制:

一是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被吊銷許可證的(《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一百三十二條、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等);

二是單位從事生產、銷售假葯及生產、銷售劣葯情節嚴重的(《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五條);

三是提供虛假資料或者採取其他欺騙手段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廣告批准文件等許可證件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

四是醫療器械備案時提供虛假資料,情節嚴重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五條);

五是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七十條);

六是行政許可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可,或者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七十八條、第七十九條);

七是食品葯品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禁業限制的其他情形。

(9)禁止現金交易的葯品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依法實施行政拘留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屬於《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可以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一是違法行為涉及的產品貨值金額2萬元以上的;

二是違法行為持續時間3個月以上的;

三是造成食源性疾病並出現死亡病例,或者造成30人以上食源性疾病但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四是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後1年內又實施同一性質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或者受到刑事處罰後又實施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

五是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Ⅹ 個人在網上出售葯品被查處的話,會如何處理

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規定:通過互聯網向個人銷售葯品,必須經過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取得《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網站首頁顯著位置必須標明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編號。未經批准網上銷售葯品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條:「未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生產葯品、經營葯品的,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葯品,下同)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閱讀全文

與禁止現金交易的葯品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角現貨交易 瀏覽:730
樂投天下投資 瀏覽:638
社保基金怎麼進了鹽湖股份 瀏覽:567
560002基金發行價 瀏覽:241
貴金屬深加工流程 瀏覽:395
債券價格表 瀏覽:309
炒外匯圖片 瀏覽:222
德州線下貸款 瀏覽:725
後市融資 瀏覽:735
一塊錢人民幣等於多少比索 瀏覽:362
歐元匯率人民幣最高多少 瀏覽:487
呼和浩特股票配資 瀏覽:333
銀行黑名單怎麼貸款買車 瀏覽:764
中小型融資擔保企業法務怎麼樣 瀏覽:790
人民幣的匯率牌價在哪查詢 瀏覽:848
價格調整計算公式 瀏覽:930
美原油今天開盤價格 瀏覽:364
今天人民幣對緬甸匯率多少人民幣 瀏覽:222
指數基金對比混合基金 瀏覽:116
科創板募集基金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