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指標集的舉例
如n ∈N,則定義Qn={x/x∈N,<n},則集合族為{Qn/n∈N},其指標集為N
也就是說,在N中任取一個n,都可以得到一專個集合屬Qn,那麼這些Qn的集合稱之為集合族
指標集就是幫助集合A索引標定所生成的集合
② 指標集是什麼意思
1、採用模糊集分析,先對各指標建立模糊集合,稱為指標集,世代趨勢指數(I)與下代蟲的密度版(Nl)能反映種群變動權,稱為動態集.如果某一指標集與動態集的貼近度很高,則認為這一指標集對動態集有影響
2、設U為n種評價指標構成的集合,稱為指標集,U={u1,u2,.,un}.權重分配集即權向量集A作為U上的模糊集,記為A={a1,a2,
3,在數學中,集合A的元素可以憑藉由此而叫做索引集合的集合J來索引(index)或標定(label)。索引由從J到A的一個滿射函數構成,而索引的搜集典型的叫做(索引)集合族,經常寫為(Aj)j∈J。
[編輯]例子
集合S的一個枚舉給出一個索引集合,這里的是S的一個特定枚舉。
任何可數無限集合可以用索引。
對於,在r上的指示函數是函數,給出為(如圖)
所有函數的集合是用索引的不可數集。
③ 數學中集合的指標集是什麼 例子舉詳細點
設I是一個非空集合來,若任給i∈I,A_i都是源一個集合,則{A_i:i∈I}是一個集合族,I稱為這個集合族的指標集.任何集合族都可以用指標集來描述.集合族也可以用不同的指標集來描述.集合族自身也可以作為自身的指標集.
例子...數學分析中定義實數的Dedekind分劃就是以Q為指標集的
④ 集合中的指標集是什麼
設I是一個非空集合,若任給i∈I,A_i都是一個集合,則{A_i:i∈I}是一個集合族內,I稱為這個集合族的指標集.任何集容合族都可以用指標集來描述.集合族也可以用不同的指標集來描述.集合族自身也可以作為自身的指標集.
⑤ 數學中集合的指標集是什麼
設I是一個非空集合,若任給i∈I,A_i都是一個集合,則{A_i:i∈I}是一個集合族,I稱為這個回集合族的指標集.任何集合族都可以答用指標集來描述.集合族也可以用不同的指標集來描述.集合族自身也可以作為自身的指標集.
例子...數學分析中定義實數的Dedekind分劃就是以Q為指標集的
⑥ 證明任何集合都可以寫成一個指標集合的並集
你看這樣行不
⑦ 請問什麼叫指標集
指定的一個可以作為參照的集合
⑧ 指標集的指標集的概念
指標復集是實變函數非常制重要的概念,與集合族的概念密切相關。設一集合為I,則對於每個a∈I,都對應了一個集合Aa,則由這些Aa的全體構成的集合A稱之為集合族,I就是該集合族的指標集。簡單的說,就是對於每個a∈I,制定了一個集合Aa,則{Aa/a∈I}叫集合族,I為指標集。
⑨ 指數集合問題 怎麼做
指標集的概念:指標集是實變函數非常重要的概念,與集合族的概念密切相關。設一集合為I,則對於每個a∈I,都對應了一個集合Aa,則由這些Aa的全體構成的集合A稱之為集合族,I就是該集合族的指標集。簡單的說,就是對於每個a∈I,制定了一個集合Aa,則{Aa/a∈I}叫集合族,I為指標集。舉例:如n ∈N,則定義Qn={x/x∈N,
⑩ 指標的含義與分級
(一)盆地評價指標
盆地評價即適宜CO2地質封存的沉積盆地篩選。此階段應最大限度地搜集盆地地質資料(包括盆地類型、構造、沉積、地熱等)、盆地煤層氣地質資料(包括含氣量、煤層氣豐度、煤炭儲量等)、煤礦開采、鑽井情況和基礎設施等方面資料。在此基礎上,對盆地煤層氣資源量和CO2的封存潛力進行評估。盆地評價的主要指標有不可開採煤層中的煤層氣資源潛力和CO2地質封存潛力,以及與盆地地質構造相關的安全風險因素。
表5-1 煤層CO2地質封存選址指標體系一覽表
1.潛力指標
(1)煤層氣資源潛力:盆地煤層氣資源潛力用煤層氣資源豐度表示。煤層氣資源豐度以108m3/km2作為測量單位,它是煤含氣量和凈煤厚度的函數。具體評價指標分為I(好,下同)、Ⅱ(中,下同)、Ⅲ(差,下同)類。對於煤層CO2地質封存過程中的煤層氣潛力,採用不可開採煤層中煤層氣資源豐度大於等於2的盆地為I類;大於等於1、小於2的盆地為Ⅱ類;小於等於1的盆地為Ⅲ類。據此確定全國或區域范圍內含煤沉積盆地是否適宜CO2地質封存。
(2)CO2地質封存潛力:煤層CO2封存潛力是封存場地選址的最基本指標,它與煤層氣資源量有密切的關系。目前,廣泛採用的煤層CO2封存潛力評價方法是美國能源部(DOE)和碳封存領導人論壇(CSLF)推薦的計算方法。
DOE推薦的方法中(Goodman et al.,2011),煤層CO2封存潛力由式(5-1)計算。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指南研究
式中:GCO為煤層中封存CO2的質量;A為煤田盆地的面積;hg為煤層的累積厚度;Cs,max為原地條件下單位體積煤岩對CO2的標准狀態吸附量;ρCo為標准狀態CO2密度;Ecoal為CO2封存效率(反映起封存作用的煤占總煤體積的比值)。碳封存領導人論壇(CSLF,2007)推薦的煤層CO2封存潛力可由式(5-2)計算。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指南研究
其中: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指南研究
考慮到CO2煤層封存過程一部分煤層中的部分氣體會被置換,CO2封存過程中的有效封存量可由式(5-4)計算。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指南研究
式(5-1)至(5-4)中各參數的意義見表5-2。
表5-2 CSLF煤層CO2封存潛力評價方法各參數的意義
註:L代表長度;M代表質量;S代表時間。
採用美國能源部(DOE)或者碳封存領導人論壇(CSLF)提出的煤層CO2地質封存潛力評價方法可以對煤層CO2封存潛力進行預測。
為了能更好地反應每個沉積盆地的CO2地質封存潛力,可把單位面積的CO2封存潛力作為評價指標,以108m3/km2作為單位,把具體評價指標分為Ⅰ、Ⅱ、Ⅲ類。採用單位面積CO2封存量大於等於4的沉積盆地為Ⅰ類;大於等於2、小於4的沉積盆地為Ⅱ類;小於等於2的沉積盆地為Ⅲ類(表5-3)。
表5-3 盆地煤層氣資源/CO2封存潛力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2.安全性指標
CO2地質封存要求能夠大量、長久、安全地將CO2封存在地層中。影響沉積盆地CO2地質封存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煤層上覆蓋層的厚度及封閉性、斷層發育的復雜程度與斷層封堵性,以及地震發生的概率等。
(1)蓋層的封閉性:由於在CO2灌注過程中,灌注壓力都大於煤層的原始壓力,而煤層上覆蓋層的封閉性對CO2地質封存安全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控制CO2灌注壓力低於煤層上覆蓋層的破裂壓力。
一般認為,泥岩或頁岩作為蓋層的封閉性最好,其次是緻密砂岩,最後是裂縫發育的灰岩(目前灰岩的封閉性尚存爭論)。蓋層的厚度越大,封閉能力越好。
根據油氣圈閉的實驗研究結果,當泥岩厚度大於50m時,蓋層的封閉性較好;厚度50~10m的泥岩封閉性一般;小於10m的泥岩作為蓋層的封閉性較差。一般認為砂岩沒有封閉性,而多作為常規儲層。
(2)斷層的發育:斷層的發育將影響CO2地質封存的安全性。在封存區有大的斷層發育,並且斷層是開啟狀態,那麼CO2將有可能沿著斷層裂縫系統運移到其他的地層,甚至運移到地面。據此,初步認為CO2灌注井10km范圍內沒有大的斷層,認為斷層不發育;灌注井5km沒有大的斷層,認為斷層較為發育,灌注井2km范圍內沒有發現大的斷層,認為該區塊斷層發育一般。
(3)地震發生的概率:將CO2封存到地下的安全時間尺度目前尚未明確。一般認為至少在100年以上,即發生礦物捕獲(作用的時間尺度為100~10 000年)才能達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因此,應該掌握灌注地區地震發生的概率。據此初步確定,100年內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地區被認為是地震多發區;5級地震以上的地區為地震較多發區;5級地震以下的地區為地震發生較少的區域。
盆地評價的安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見表5-4。
表5-4 盆地安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二)區塊評價指標
區塊評價是在盆地評價的基礎上,對單個沉積盆地內適宜CO2地質封存的同一構造帶的諸多局部區塊做進一步評價和分析預測的過程。區塊評價時,應依據煤岩特徵參數(包括工業分析、元素分析和鏡質組反射率等)、井下岩心的分析測試等,確定煤層含氣量、等溫吸附特徵、含氣飽和度和滲透率等參數,進一步評價煤層氣資源量和CO2封存潛力,獲得更為准確的評價數據,還需根據不同區塊煤層滲透率重點評價煤層的CO2可灌注性。
1.潛力指標
煤層氣資源潛力和CO2地質封存潛力指標與盆地評價階段相同,只是各區塊的煤層氣資源潛力和CO2地質封存潛力評價擁有的數據應更為豐富,評價精度進一步提高,評價結果更加可靠。
2.安全性指標
該階段的安全性評價主要是評價各區塊的煤層和蓋層的埋深與厚度、已有煤田勘探井的完井和廢棄井處理好壞情況等。
(1)煤層埋深:受深部煤層開採的技術經濟等因素制約,目前國內煤炭開采深度大都在0~1000m的深度范圍內。據此,初步確定煤層深度大於等於1500m的區塊為Ⅰ類;深度在1200~1500m的區塊為Ⅱ類;深度在1000~1200m的區塊為Ⅲ類。
(2)蓋層封閉性:區塊評價階段的蓋層封閉性指標劃分與盆地評價階段的相同。
(3)廢棄井的處理:如果區塊內存在各類勘探井或廢棄井,需要對這些井的處理資料進行查閱。對於已使用水泥填充全部井筒者定義為處理好的廢棄井;部分井筒被填充者為處理差的廢棄井;如果全井未進行水泥填充處理,認為該井為泄漏井。同時對廢棄井的數量進行統計。
區塊安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見表5-5。
表5-5 區塊安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3.灌注性指標
煤層滲透率是決定氣體在煤層中流動特性的重要指標,決定了煤層中CH4氣體的可采性,同時也影響著CO2地質封存過程中CO2的灌注性。
一般認為煤層初始滲透率大於10×10-3μm2時,煤層的可灌注性較好,為Ⅰ類區塊;煤層初始滲透率在(1~10)×10-3μm2時,煤層的灌注性一般,為Ⅱ類區塊;煤層初始滲透率小於1×10-3μm2時,煤層的可灌注性較差,為Ⅲ類區塊。煤層灌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見表5-6。
表5-6 煤層灌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通過上述區塊評價可對每一沉積盆地內的諸多局部區塊CO2地質封存的適宜性進行排序,從而優選出適宜CO2地質封存的區塊,進入下一階段場地評價。
(三)場地評價指標
場地評價階段的諸多評價指標已包含在前述盆地評價和區塊評價兩個階段中。對CO2地質封存場地選址而言,在明確場地邊界條件後,需增加CO2地質封存工程實施方面的評價指標,如CO2供給能力、封存場地工程式控制製程度和市場潛力等。場地評價指標體系構成見圖5-5。
圖5-5 CO2-ECBM項目場地評價指標構成示意圖
1.潛力指標
場地評價階段的潛力評價指標與盆地評價和區塊評價階段的評價方法相同,只是在場地評價階段需要對場地進行煤層氣的資源潛力和CO2封存潛力做精確評價。評價標准與盆地階段的評價等級相同。採用不可開採煤層中煤層氣資源豐度大於等於2的場地為Ⅰ類;大於等於1小於2的場地為Ⅱ類;小於等於1的場地為Ⅲ類。單位面積CO2封存潛力大於4×108m3/km2的場地為Ⅰ類;大於2×108m3/km2,小於4×108m3/km2的場地為Ⅱ類;小於2×108m3/km2的場地為Ⅲ類.
2.安全性指標
場地評價階段的封存安全性指標包括場地的煤層埋深、場地煤層上覆蓋層的封閉性和場地斷層發育情況,以及場地內及其周邊已有勘探井和廢棄井的完井及廢棄井處理情況。各指標的評價標准與盆地評價的標准相同。
3.灌注性指標
場地評價階段的灌注性指標與區塊評價階段的相同。
4.CO2供給潛力指標
CO2的供給潛力指標包括封存場地附近的CO2排放源的大小、類型、CO2濃度、捕集成本、離評價場地的距離、可採用的運輸方式和成本等。
(1)CO2源的供給能力:大量廉價的CO2供給是煤層CO2地質封存實施的必要條件。適合於封存的CO2主要來自於排放量較大的行業。一般認為,年排放在10×104t以下的排放源無法滿足大規模CO2地質封存的需求。目前CO2年排放量在10×104t以上的排放源主要包括火電、水泥、鋼鐵、合成氨、制氫、煉油、乙烯和環氧乙烷等行業(Li et al.,2009),但是這些排放源中大部分排放的CO2濃度較低,進行地質封存之前還需進行捕集、提純等工藝,而就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講,從工業氣體中大規模捕集、提純CO2工藝的成本比較高。而其中一部分行業,如合成氨和制氫等,排出的氣體中CO2的濃度本身就很高,可以直接用於地質封存,這樣就大大節省了提純的成本,從而提高封存工程的經濟性。
(2)CO2的運輸距離:CO2排放源與封存場地的距離是決定封存工程成本的一個關鍵參數,直接影響著CO2運輸的成本。在此初步確定距離CO2源在50km以內的場地為Ⅰ類;50~150km的場地為Ⅱ類;大於150km的場地為Ⅲ類。根據中國主要含煤區分布圖(USGS,2000)和CO2排放源分布圖(Li et al.,2009)可以初步判斷各排放源屬於哪一類。
(3)CO2的運輸成本:CO2的運輸方式包括汽車運輸、管道運輸、火車運輸和船運。各種運輸方式適用於特定的條件。如在中國西部地區進行船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火車的運輸成本較低,但一般還需要轉為汽車運輸到封存場地。汽車的運輸成本最高,但對於灌注量較小的場地,仍不失為最方便和最經濟的運輸方式。而對於大規模、長距離的CO2運輸,管道則是最佳的選擇方案。
(4)CO2的捕獲成本:CO2的捕獲成本明顯決定著封存工程的經濟性。然而,CO2地質封存工程並不要求CO2的濃度必須為100%的純CO2,由此可降低CO2的提純成本。此外,在CO2地質封存工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降低CO2捕獲成本的潛力也相對最大。
綜上所述,CO2供給潛力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見表5-7。
表5-7 場地CO2供給潛力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圖5-6 煤層氣開采井不同生產階段灌注CO2的煤層氣生產曲線圖
5.工程式控制製程度指標
(1)現有井的數量:為了對煤層CO2地質封存場地選址進行正確評價,須獲得必要的地質和工程資料。數據資料不充足將增加選址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如果場地中已有煤層氣抽采鑽井,則該區的工程式控制製程度可以認為會比較高。據此將30km2范圍內有5口井的場地列為Ⅰ類;5~3口井的場地為Ⅱ類;小於3口井的場地為Ⅲ類。
(2)場地地球物理勘探程度:如果場地內已有地震或者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測線,可初步認為有三維地震測線的場地勘探程度高;有二維地震測線的場地地球物理勘探程度較高;只有其他地球物理方式勘探或沒有地球物理勘探的場地為地球物理勘探程度低。
(3)現有井的生產時間:基於已有研究成果,在煤層氣井達到高峰的時候灌注CO2能達到提高產量的最好效果,且能實現最大量的CO2封存。具體分析見圖5-6。
其中,圖5-6(a)表示沒有灌注CO2的情況下,煤層氣井的生產情況;圖5-6(b)表示從CO2減排角度看,灌注CO2越早,越能達到減排的目的。但是在生產初期就灌注CO2,可能導致灌注壓力過大,灌注總量減少,並且灌注CO2後,CO2在煤層氣井達到最高產量之前就突破了,最終導致煤層氣井生產出來的CH4含量降低,CO2含量很高,生產井也被迫廢棄。
圖5-6(c)表示在煤層氣井的產氣高峰後期灌注CO2,煤層氣井的產量將會迎來另一次高峰,並且CO2能夠在較低的灌注壓力下灌注。同時,CO2的突破時間將延後,煤層氣井的總產量增加。直到CO2突破後,灌注壓力仍然不是很高,可以繼續灌注一段時間,從而增加了灌注CO2的總量。一般情況鑽井抽采10年內會達到煤層氣產量峰值。
場地工程式控制製程度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見表5-8。
表5-8 場地工程式控制製程度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6.市場潛力指標
市場潛力是指在煤層CO2地質封存過程中開發的煤層氣資源,通過銷售獲取利益,抵消CO2封存成本或者形成附帶經濟效益的潛力。成熟的煤層氣銷售市場,是利益最大化的保障。煤層氣作為一種天然氣,需要通過管線運輸到集輸中心。一旦煤層氣被運輸到集輸中心,就需要分銷網路將煤層氣運輸到用戶。如果在候選場地附近事先存在這樣的管線基礎設施,那麼煤層CO2封存過程中開發的煤層氣資源的市場潛力就被極大地提高。市場潛力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見表5-9。
表5-9 場地市場潛力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