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系統指標

系統指標

發布時間:2021-04-30 01:03:46

㈠ 管理信息系統性能評價的指標包括哪幾個方面

1、一般系統的性能指標: 它主要指GIS穩定性和平均無故障時間; GIS聯機響應時間; 處理速度和吞吐量; GIS的利用率; 系統的操作靈活性、方便性、容錯性; 安全性和保密性; 加工數據的准確性; 系統的可擴充性; 系統的可維護性等。

2、 專業性能指標:主要指數據的包容性、空間分析的准確性及區域性、可視化的功能及性能等三個方面。

3、經濟效益指標:地理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成本費用,指系統在開發、運行和維護時產生的各項費用支出;第二部分是系統效益,指系統投入運行後所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

(1)系統指標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有以下幾項:

1、字長:字長是CPU能夠直接處理的二進制數據位數,它直接關繫到計算機的計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長越長處理能力就越強。常見的微機字長有8位、16位和32位。

2、運算速度:運算速度是指計算機每秒中所能執行的指令條數,一般用MIPS為單位。

3、主頻:主頻是指計算機的時鍾頻率,單位用MHz表示。

4、內存儲器的容量:內存儲器是CPU可以直接訪問的存儲器,需要執行的程序與需要處理的數據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內存的性能指標主要包括存儲容量和存取速度。

5、外設配置:外設是指計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

㈡ 信息系統的評價內容和指標有哪些

GIS的系統評價包含了以下三個指標:

1、一般系統的性能指標: 它主要指GIS穩定性和平均無故障時間; GIS聯機響應時間; 處理速度和吞吐量; GIS的利用率; 系統的操作靈活性、方便性、容錯性; 安全性和保密性; 加工數據的准確性; 系統的可擴充性; 系統的可維護性等。

2、 專業性能指標:主要指數據的包容性、空間分析的准確性及區域性、可視化的功能及性能等三個方面。

3、經濟效益指標:地理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成本費用,指系統在開發、運行和維護時產生的各項費用支出;第二部分是系統效益,指系統投入運行後所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

(2)系統指標擴展閱讀:

MIS的開發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管理工作基礎。只有在合理的管理體制、完善的規章制度、穩定的生產秩序、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准確的原始數據的基礎上,才能進行MIS的開發。 因此,為適應MIS的開發需求,企業管理工作必須逐步完善以下工作:

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各部門都有相應的作業流程; 管理業務的標准化,各部門都有相應的作業規范; 報表文件的統一化,固定的內容、周期、格式;數據資料的完善化和代碼化。

信息系統的五個基本功能:輸入、存儲、處理、輸出和控制。

1、輸入功能:信息系統的輸入功能決定於系統所要達到的目的及系統的能力和信息環境的許可。

2、存儲功能:存儲功能指的是系統存儲各種信息資料和數據的能力。

3、處理功能:基於數據倉庫技術的聯機分析處理(OLAP)和數據挖掘(DM)技術。

4、輸出功能:信息系統的各種功能都是為了保證最終實現最佳的輸出功能。

5、控制功能:對構成系統的各種信息處理設備進行控制和管理,對整個信息加工、處理、傳輸、輸出等環節通過各種程序進行控制。

㈢ 通信系統的系統指標

如何來衡量一個通信系統的好壞呢?我們主要是通過有效性和可靠性來衡量的。也就是說一個通信系統越高效可靠,顯然就越好。但實際上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一對矛盾的指標,兩者需要一定的折中。有效性指的是信息傳輸的速率,信息傳輸的速率越快,有效性越好。但信息傳輸快了,出錯的概率也就越高,信息的傳輸質量就不能保證,也就是可靠性降低了。就好比汽車在公路上超速行駛,快是快了,但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所以不能撇開可靠性來單純追求高速度,否則,真的會欲速則不達了。
那麼具體是用哪些指標來說明系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呢?
對於模擬通信系統來說,有效性是用系統的帶寬來衡量的,可靠性則是用信噪比來衡量的。如果一路電話佔用的帶寬是一定的話,那麼系統的總帶寬越大,就意味著能容納更多路電話。而當系統的帶寬一定時,要想增加系統的容量,則可以通過降低單路電話佔用的帶寬來實現,因此單路信號所需的帶寬越窄,說明有效性越好。但降低單路信號的佔用帶寬後,由於兩路信號之間的頻帶隔離變窄,勢必會增加相互間的干擾,即增加雜訊,使信號功率與雜訊功率的比值降低,從而降低了系統的可靠性。
對於數字通信系統來說,有效性是通過信息傳輸速率來表示的,可靠性則是通過誤碼率或誤信率來體現的。誤碼率是指接收端收到的錯誤碼元數與總的傳輸碼元數的比值,即表示在傳輸中出現錯誤碼元的概率。誤信率是指接收到的錯誤比特數與總的傳輸比特數的比值,即傳輸中出現錯誤信息量的概率。
數字信號在信道中傳輸時,為了保證傳輸的可靠性,往往要添加糾錯編碼,糾錯編碼是要佔用傳輸速率的。當一個信道每秒能傳輸的總碼元數或比特數一定時,如果不要糾錯編碼,顯然每秒傳輸的信息量比特會多些,效率提高了,但沒有了糾錯碼,可靠性則無法保證。這些為了提高可靠性而增加的編碼,也被稱為傳輸開銷,原因是傳輸這些碼元或比特的目的是為了撿錯糾錯,而它們是不攜帶信息的。
在通信系統中,頻率是個任何信號都與生具有的特徵。即使是數字信號,也不例外,傳輸它們是要佔用一定的頻率資源的。帶寬和數字信號的傳輸速率是成正比的關系。理想情況下,傳輸速率除以2就是以這個速率傳輸的數字信號所佔用的頻帶寬度。所以越高速率所佔的頻帶也會越寬,所以高速通信往往也以叫「寬頻通信」。

㈣ 操作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

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和基本系統配置
(1)微型計算機主要性能指標

字長:CPU能夠同時處理的比特(bit)數目。它直接關繫到計算機的計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長越長,計算精度越高,處理能力越強。常見的微型機字長有8位、16位、32位。
主頻(時鍾頻率):時鍾脈沖發生器所產生的時鍾信號頻率(MHz)。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計算機的運行速度。
內存容量:內存儲器中能夠存儲信息的總位元組數,一般以KB、MB為單位,反映了內存儲器存儲數據的能力。
運算速度:計算機每秒運算的次數(MIPS
-
每秒百萬條指令)。
系統的可靠性:系統在正常條件下不發生故障或失效的概率。
外設配置:外設是指計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以及外存儲器等,其中,顯示器有單色、彩色之分,也有高、中、低解析度之分,,磁碟有軟盤與硬碟之分,軟盤有高密、低密之分。
軟體配置:軟體配置包括操作系統、計算機語言、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通信軟體、漢字軟體及其他各種應用軟體等。
存取周期:對內存進行一次訪問(存取)操作所需的時間。

㈤ 計算機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有以下幾項:

1、字長:字長是CPU能夠直接處理的二進制數據位數,它直接關繫到計算機的計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長越長處理能力就越強。常見的微機字長有8位、16位和32位。

2.運算速度:運算速度是指計算機每秒中所能執行的指令條數,一般用MIPS為單位。

3.主頻:主頻是指計算機的時鍾頻率,單位用MHz表示。

4.內存儲器的容量:內存儲器是CPU可以直接訪問的存儲器,需要執行的程序與需要處理的數據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內存的性能指標主要包括存儲容量和存取速度。

5.外設配置:外設是指計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

6.CPU主頻:CPU是決定筆記本電腦的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計算機運算速度是指計算機在每秒鍾所能執行的指令條數,即中央處理器在單位時間內平均運行的次數。

(5)系統指標擴展閱讀

衡量計算機系統性能可採用各種尺度,但最為可靠的衡量尺度是時間。時間可根據計算方法給以不同的定義,如響應時間、CPU 時間等。

響應時間是指用戶向計算機系統送入一個任務後,直到獲得他所需要的結果所需的等待時間。其中包括了訪問磁碟和訪問主存器時間、CPU 運算時間、I/O動作時間以及操作系統工作的時間開銷等。

㈥ 計算機系統的主要指標是什麼

(1)字長
運算器所能並行處理的二進制數的位數通常稱為計算機的字長。字長的長短直接影響計算機的功能的強弱、精度的高低和運算速度的快慢。目前Intel Pentium系統的微型計算機為32位和64位,隨著晶元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各類計算機的字長都有增加的趨勢。
(2)時鍾頻率和時鍾周期。
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對每條指令的執行是通過若干個微操作來完成的,這些微操作都是按系統的節拍來「動作」的。時鍾周期是時鍾頻率的倒數,系統時鍾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例如:Pentium4的時鍾頻率在1.4~3.2GHz之間。
(3)運算速度。
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是衡量計算機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它取決於指令執行的時間。運算速度的計算方法多種多樣,常用單位時間內執行的指令條數來表示。而計算機執行各種指令所需的時間不同,因此,在一些典型題目計算中,常根據各種指令執行的頻率以及每種指令執行的時間來折算出計算機的等效速度。
(4)內存容量。
存儲器的容量表示計算機存儲信息的能力,以位元組(Byte)單位來表示。1個位元組為8個二進制位,即1Byte=8bit。存儲器的容量都比較大,常用來描述存儲量的單位有KB(千位元組)、MB(兆位元組)和GB(千兆位元組)這單位的關系如下。
1KB=2 的十次方Byte=1024Byte,1MB=2的二十次方=1024KB,1GB=2的三十次方=1024MB.

㈦ 系統分析的指標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1、確定研究對象的范圍,對系統與環境作出界定。
2、設置系統目標,進行系統目標分析,建立指標體系。
3、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是開展系統分析的基礎,為制定系統方案和建立系統模型提供依據。
4、確定判據,是系統評價及其優化選擇的准則。
5、應用系統分解—協調原則,採用「化整為零,集零為整」的技巧,多次執行系統分解—綜合—分解的分析過程,通過建立系統模型,以便對系統組成結構、功能與效用及系統環境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全方位分析。
6、系統方案的擬定與選擇。通過擬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利用系統評價及優化技術,選擇或確定最佳方案。
7、模擬檢驗。對已選定的執行方案在實施前進行模擬檢驗,確保方案實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㈧ 通達信系統指標哪些好用

最簡單的最好用!

㈨ 系統的穩定性能指標是指什麼

系統沒有嚴格的穩定性指標
個別的硬體有,比如硬碟的連續無故障時間,電源的連續無故障時間,這是硬體的穩定性指標

雖然系統沒有穩定性指標,不過可以提升系統穩定性,如果提升系統穩定性:
伺服器領域有專用的伺服器處理器,伺服器處理器,可連續工作數年之久; 帶校驗的ecc內存, 盡可能減少崩潰的可能性,伺服器級別硬碟,抱歉7*24小時連續工作。冗餘電源,伺服器系統 以及ups不間斷供電,甚至需要專用的機房做防潮處理。
家用相對寬松,在選購硬體的時候盡可能選購正品的配件,尤其是主板(整個設備的橋梁)電源(系統動力的核心),包括良好的散熱,優化的系統。都可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閱讀全文

與系統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