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個交易員的思考:賺錢與信仰,哪個更重要
明顯是賺錢重要
「股市是一個消滅聰明人的地方。」「用搞人際關系的方法去炒股,無異於顛倒黑白。」「炒股是一個比拼長久耐力的地方」……
我認識10年以上的朋友不多,小J是其中一個,他也是中國的第一代股民,已經有了15年的炒股歷史。說到他的抄股斬獲,各種未經證實的版本比較多,比較靠譜的是他憑借最初十幾萬投入,如今已在股市上有超過180萬的資金盤子。
如果你想成他身上套到所謂炒短線的經驗,小J一定會怒目而斥,告之你「好的公司股票永遠要持久,一直到他沒有生氣」、「財富需要你的忠誠」、「價值投資是賺看得到的錢」……
小J回顧自身15年炒股軌跡,說自己恰好歪打正著,吻合了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基本理念。小J認為,中國股民大多懂「價值投資」的道理,但能堅持的很少,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股民散戶並未從股市上獲得多大收益的根本原因。
在飯桌邊,小J給俺擺出了價值投資幾個關鍵數字:
內在價值(這是價值投資的核心)=年度收益(稅後收益)+ 攤消 — 年度資本支出 除以 長期國債貼現率
每股理論價格=內在價值 除以 總股本
市值=現在股價X總股本
PE市盈率=現在的股價 除以 今年每股贏利
安全邊際=內在價值-市值
小J舉例說,為什麼目前工商銀行的市值超過了花旗銀行被人傳為笑話,就是因為他的市值超過了它的內在價值。就市盈率而言,小J認為,銀行類的合理市盈率在30-35倍;酒類合理的市盈率是35-40倍;鋼鐵的合理市盈率不能超過20倍(因為低端,整合性不強)。但小J說,這個市盈率也不是科學的,是相對的。此外就是72規則,即 72 除以 收益增長率 = 每年的收益增長率,如果該股份每年的收益增長率達到30%,這樣的好股建議長期持有。當然,這樣的好股不多 。再次,就是安全邊際,如果按照以上計算公式,股價還在安全邊際里,建議不要拋出。
就剛剛發生的「黑色星期二」,小J跟大多數觀點不一樣。他認為,這是說明中國股市正走向成熟。他認為,即將發行的長期國債已把利率從3.37提高到3.81,這必然影響到上市公司內在價值,而債率提高導致股票的合理目標價調低。
說完這么多道道,小J再次告誡俺,股市沒有規律,特別要警惕所謂的預見和規律,「所謂認為已經漲到高位就不可能再漲,所謂跌到低位就不可能再跌的心理預期」都是不靠譜的,小J再次借用芭菲特的話,「股市就是這樣一個地方,50%是技術,50%是藝術,50%是傳說。」
小J認為,按照巴菲特的定律,只要是市場,就一定會有泡沫。對於大多數股民看著自己拋出的股票持續上漲後悔的心理,小J認為「你沒賺到錢,並不意味著你虧了」,「好的基金經理只賺合理的錢。」「很多人財務不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太害怕失敗。但你如果避開了失敗,也就避開了成功」。
小J告訴俺,他目前只是持有兩個股份,雲鋁股份和民生銀行。這兩個股份都是在大概4元的價位入貨了,已經持有了兩年多,目前均漲到了12-16元。小J認為按照價值投資理念,雲鋁股份還有機會。
結合自己的投資實踐,小J更是把巴菲特的「不熟不做、集中投資」八個字奉為投資金玉良言。巴菲特老人家說過,「投資過程中,不要關心您知道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你要真實的知道你那些不知道。」
小J說,關於不熟不做,很多投資者都比較認可,主要意思就是不熟悉不了解的上市公司不去參與,把自己投資的目標限制在自己能夠理解的范圍內。關於集中投資,那就是集中投資策略,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建議投資者將股票適當集中,手中的股票控制在兩到五隻以內,便於跟蹤。
此外,結合國內市場的情況,巴菲特投資理念中的「三要三不要」也值得投資者借鑒。「三要」是指:
一、要投資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這樣可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
二、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巴菲特對中海油等資源壟斷型公司的投資,近期獲得豐厚的回報,這說明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三、要投資容易了解、前景看好的公司。在投資過程中,只有上市公司前景廣闊,後市才會出現大機會;只有公司經營情況被投資者充分了解,這些機會才便於把握。
巴菲特「三不要」是指:
③ 生命的本質是從善 生活的本質是交易 什麼意思
生命的本質是永恆的
簡單地說,生存欲求是判斷生命存在的標准;全面地說,生存欲求和性慾求,即人的自然欲求是生命的本質特徵。生命的本質特徵不變包括:個人從生到死,物種從古人類到現代人的本質屬性亘古不變、源遠流長。
剛從古猿進化而來的人,人們稱之為古人類。19世紀,英國科學家達爾文提出人類是由一種古猿進化而來,恩格斯進一步指出,在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作用。勞動的目的是什麼?勞動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存問題。
早期古人類生活的時代,自然災害頻繁,猛獸襲擊,疾病流行,常常威脅著他們的生存。由於自然環境的險惡,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和發展。他們往往幾十個人聚合在一起,用石器和木棒獵取動物,採集植物果實,集體勞動,分享食物。事實證明:絕大多數古人類化石都是在山洞裡發現的。
中國是古人類化石非常豐富的國家,許多科學家在研究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著名的北京猿人化石,發現於北京西部周口店的龍骨山山頂的洞里。1927年起由中國地質學家李捷和古生物學家楊鍾健、裴文中、賈蘭坡等參加發掘。直到1937年的11年間,共發現代表40多個個體的北京猿人不同的骨化石,以及石器、骨器,還有用火的多種痕跡。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20萬年前的直立人。
群居生活,居住山洞,增強了人類同自然作斗爭的能力,表現了人類為了生活做出頑強的抗爭。
④ 外匯交易者,必須要了解的幾個思維定律
外匯交易者的思維偏見,很容易造成交易者從一開始就走偏,交易思維直接影響交易者的行為舉動。
所以,交易者若尋求技巧,不妨先從思維和心裡上進行學習提升。具體有哪些交易思維需要大家了解的呢?
概率思維
外匯交易是一場概率上的游戲,正如行業中的諺語;交易高手思考的是概率,而菜鳥的則是總在依靠推測。
概率思維在思考交易時,整個思維方式停留在輸和贏的平衡中,而沒有百分百的確定偏見。如同蹺蹺板一樣,盡量運用自己所掌握的交易策略,將贏大於輸,哪怕僅僅大於51%,當然盡量將二者比例差距拉大的越大越好。
外匯交易行情走勢充滿不確定性和不可預見性,有時可能你盡了一切努力,做了所有事情,但還是失敗了。為什麼?
因為依然有另外50%是靠概率來完成。具體該循環什麼原則呢?建議建立交易戰略 交易策略 交易執行 的思維體系,將概率因素囊括其中,在具備優勢的概率上下功夫。
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指的是,在任何事物中,約20%是主要價值,約80%是次要價值,指出了事物的不平衡性。這個定律告訴我們,在外匯交易中,交易者盡量花主要精力咋主要核心問題上,盡量剔除其他無足輕重的因素干擾。
積極黃金定律
黃金定律即積極心態,交易者沉浮外匯行業久了,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護身符。而這個護身符一面刻著積極地心態,意麵刻著消極的心態。至於咋在交易時,翻起哪一面,可能取決於你的性格,日常訓練。
事物都有兩面性,擁有積極心態者產生出來的正面能量讓交易天平更靠近贏得那一面。
⑤ 什麼是中國哲學思想的交易與會通
所謂「中國哲學思想的交易與會通」就是儒道法墨兵等各諸子百家思想在碰撞與交流中走向融會貫通。
⑥ 炒外匯必看書籍《飄來的交易哲學》
除了這本書之外,我還建議你看看蠟燭圖曲線分析,看看炒外匯入門,還有樣本蠟燭圖精簡也不錯,這基本上都是基礎知識,但是有些內容非常經典。
⑦ 期貨哲學:交易之道,「剛」與「至陰至柔」該如何選擇
這句話是說,具有很高道德境界的人,性情往往象水一 樣。水滋潤萬物,有利回於萬物的生長,但卻答不與萬物爭奪什麼。水經常流淌到卑 下污垢的地方,這些地方是眾人所討厭而不去的。正因為水有這樣善於處卑下而 潤澤萬物的品德,以及消失自我而不顯功業的精神,因此水的天性接近於道的境界。
⑧ 用哲學思維交易股票會是怎樣結果
下單之後,如果股價到了自己的申報價就有可能成交。這時,打開交易系統(或撥打中國委託),查詢當日委託、當日成交紀錄就可以看到. 委託買賣股票又稱為中國買賣股票,是專營經紀人或兼營自營與經紀的證券商接受股票投資者(委託人)買進或賣出股票的委託,依據買賣雙方各自提出的條件,代其買賣股票的交易活動。中國買賣的經紀人即為充當股票買賣雙方的中介者。 中國或委託買賣股票的具體方式有: 當面委託 當面委託是客戶到證券商的營業所,當面辦理委託手續,提出委託買賣有價證券的要求。這是一種傳統的委託方式,具有穩定可靠的特點,中小額投資者通常採用這種方式。但對遠距離客戶和時間觀念強的客戶不方便。 中國委託 是客戶使用中國等電訊手段,通知證券商的營業所,由營業員按中國內容填制委託書,據以辦理委託業務。這種方式具有方便、分散和保密的特點,大數額的投資者通常採用這種方式。 電報或信件委託 電報委託可以迅速明確地向證券公司發出指示,但電報內容往往過於簡單,可能產生理解上的錯誤。信件委託,可以詳細指示買賣內容,並可作必要說明,但這樣做較費時間,等信件到達證券公司時,股票價格可能已發生變化,會貽誤有利時機
⑨ 交易生活人生意義
人生是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改造世界的活動。 人的生命活動離不開客觀世界,要受到客觀自然條件和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脫離了外部客觀世界,人就不能生存和發展。但人具有自覺的能動性,能夠在人生實踐中逐步地、不斷深化地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去自覺地改造客觀世界,創造出有利於人的生存、發展的環境和條件。這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而人則通過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因而改造世界是人生活動的目的和歸宿。同時,人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也鍛煉和提高了自身征服自然的能力,享受到了創造的愉悅,豐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人生,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3、人生是物質創造活動和精神創造活動的統一 人生的內容非常豐富,人生的領域十分廣闊。但概括起來,無非是物質創造活動和精神創造活動兩大方面。這兩方』面的辯證統一構成了人生的完整內容。物質創造活動是人生的第一個歷史活動,是人生過程的前提和基礎。離開物質創造活動,人就不能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社會就不能存在和發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生。精神創造活動是對物質生產活動的經驗加以總結、概括、上升的過程,精神創造活動的結果是社會的精神文明,它也是人類的基本活動。 物質創造活動和精神創造活動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豹。物質創造活動是精神創造活動的前提和基礎,精神創造活動離不開物質創造活動。反過來,精神創造活動又對物質創造活動有重要影響,沒有精神創造活動所帶來的精神文明和科學文化的發展,物質創造活動就是盲目被動的。正是物質創造活動和精神創造活動的統一,構成了人類生活的基本內客,推動著人生的不斷豐富和發展。當代大學生知識層次高,思維能力強,追求高層次的精神生活,更要在積極舉行物質創造活動的同時,不斷進行精神創造活動,從而豐富自己美好的人生。 4、 人生是主體活動和客體活動的辯證統一 人生主體是指人的生命活動的基礎,即人自身。人生客體是相對於主體而言的,它是指人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對象,除了指入所生活在其中的外部客觀世界外,還包括人自身。因為人具有主客體雙重身份,人生就是作為主體的人的活動和作為客體的人的活動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過程,就是主體認識和改造客體及客體被主體認識和改造的過程。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斷拋棄和改造「舊我」,塑造和豐富「新我」,從而逐步邁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總之,人生就其實質來說,是個體生命活動和人類社會生活的辯證統一,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辯證統一,是物質創造活動和精神創造活動的辯證統一,是主體活動和客體活動的辯證統一。科學的人生概念具有鮮明的客觀性、內在的規律性、復雜的矛盾性和進取的動態性四個特點,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發展的過程。認識人生的本質和特點,投身到火熱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去,熱愛人生,充實人生,開拓人生,是當代人面臨的客觀人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