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要約收購是什麼意思
協議收購與要約收購
--------------------------------------------------------------------------------
發布時間: 2004-10-28 10:56:00 來 源: 中國產權交易所網
相關連接: 點擊率: 28
收購上市公司,有兩種方式:協議收購和要約收購,而後者是更市場化的收購方式。從協議收購向要約收購發展,是資產重組市場化改革的必然選擇。那麼,要約收購先進在哪呢?
協議收購是收購者在證券交易所之外以協商的方式與被收購公司的股東簽訂收購其股份的協議,從而達到控制該上市公司的目的。收購人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被收購公司的股東以協%
② 什麼叫要約方式收購股份
要約收購是指,投資者通過向某一上市公司所有股東發出公開收購要約的方式,以對該公司控股或者兼並為目的而取得該公司股份的行為。
要約收購價是指收購價格
要約收購是一種特殊的證券交易行為,其標的為上市公司的全部依法發行的股份。
其最大的特點是在所有股東平等獲取信息的基礎上由股東自主作出選擇,因此被視為完全市場化的規范的收購模式,有利於防止各種內幕交易,保障全體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要約收購包含部分自願要約與全面強制要約兩種要約類型。部分自願要約,是指收購者依據目標公司總股本確定預計收購的股份比例,在該比例范圍內向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收購要約,預受要約的數量超過收購人要約收購的數量時,收購人應當按照同等比例收購預受要約的股份。
要約收購(即狹義的上市公司收購),是指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買賣交易使收購者持有目標公司股份達到法定比例(《證券法》規定該比例為30%),若繼續增持股份,必須依法向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全面收購要約。
③ 股票中所說的「要約收購」是什麼意思
要約收購是指收購人向被收購的公司發出收購的公告,待被收購上市內公司確認後,方可實行收購容行為。
要約收購是各國證券市場最主要的收購形式,通過公開向全體股東發出要約,達到控制目標公司的目的。要約收購是一種特殊的證券交易行為,其標的為上市公司的全部依法發行的股份。
要約收購的特點是在所有股東平等獲取信息的基礎上由股東自主作出選擇,因此被視為完全市場化的規范的收購模式,有利於防止各種內幕交易,保障全體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要約收購的程序
1、持股百分之五以上者須公布信息。即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的百分之五時,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三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以公告。
2、持股百分之三十繼續收購時的要約。
發出收購要約,收購人必須事先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報送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並載明規定事項。
3、終止上市。收購要約的期限屆滿,收購人持有的被收購上市公司的股份數達到該公司已發行的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該上市公司的股票應當在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
④ 招標中什麼是要約
要約收購價的簡稱。所謂要約收購是指,投資者通過向某一上市公司所有股東發出公開收購要約的方式,以對該公司控股或者兼並為目的而取得該公司股份的行為。
根據證監會的有關規定: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收購人持有一個上市公司的股份達到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30%時,繼續增持股份的,應當採取要約方式進行,發出全面要約或者部分要約。
要約收購是一種特殊的證券交易行為,其標的為上市公司的全部依法發行的股份。其最大的特點是在所有股東平等獲取信息的基礎上由股東自主作出選擇,因此被視為完全市場化的規范的收購模式,有利於防止各種內幕交易,保障全體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相關規定
1、價格
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收購人要約收購價格不低於下列價格中較高者:一、在提示性公告前6個月內,收購人買入該種股票所支付的最高價格;二、在提示性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內,該種股票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而此前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中,該項規定的第二款為在提示性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內,該種股票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的90%。
2、主體資格
管理辦法對收購人的條件提出了多種強制要求,遴選「好人」、「能人」,防範慣於「空手套白狼」的收購者;同時,對出讓方作出限制,嚴禁「金蟬脫殼」。
對收購人而言,主要有五大規范:
第一,對主體資格予以規范,收購人存在到期不能清償數額較大債務且處於持續狀態、最近三年有重大違法行為、或嚴重的證券市場失信行為的,禁止其收購上市公司。
第二,明確界定一致行動人的范圍,既作出了原則性界定,又逐一列舉,將舉證責任落在一致行動嫌疑人身上,促使隱藏在背後的收購人浮出水面。
第三,提出足額付款要求,為避免分期付款安排導致收購人先行控制上市公司後轉移上市公司資金用於收購,出現「空手套白狼」的問題,規定收購人足額付款,方可辦理股份過戶。
第四,提出持續監管要求,除財務顧問在收購完成後的12個月內對收購人進行持續督導外,要求收購人每月向所在地證監局報告。
第五,發揮地方政府作用,證監局在收到收購人的書面報告後,向上市公司所在地的省、市兩級地方政府徵求意見。
⑤ 股票中,什麼叫要約收購
你好,要約來收購,是指收購人通源過向目標公司全體股東發出收購其全部或部分股份的要約的方式,獲得目標公司股權的行為。由於面向全體股東公開發出要約,所有股東可以平等地獲取信息,股東可以自主作出選擇,從而降低了內幕交易的可能性,提高了收購效率。
⑥ 買賣合同要約是什麼
合同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明確;(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要約的生效條件有以下幾條:1、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所謂訂立合同的意圖,是要求在要約中包含希望並已經決定和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2、要約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結合同的受要約人發出。一般認為,要約應當向特定人發出,這個特定人就是要約人希望和他訂立合同的人。而特定不限於一個,也可以是幾個,但必須都是確定的。如一個水泥廠有2000噸水泥可以銷售,分別向4個建築公司發數量各為500噸的要約。3、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確定。所謂具體確定,是指要約中應包含有合同的主要條款,讓受要約人看了之後可以決定是否同意訂約並作出承諾。4、要約必須送達受要約人。要約只有到達受要約人,受要約人才有可能了解要約的內容,並決定是否承諾。5.要約應以明示方式發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 內容具體確定;?(二) 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⑦ 要約收購是什麼意思
協議收購是收購者在證券交易所之外以協商的方式與被收購公司的股東簽訂收購其股份的協議,從而達到控制該上市公司的目的。收購人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被收購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股權轉讓。 要約收購(即狹義的上市公司收購),是指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買賣交易使收購者持有目標公司股份達到法定比例(《證券法》規定該比例為30%),若繼續增持股份,必須依法向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全面收購要約。 與協議收購相比,要約收購要經過較多的環節,操作程序比較繁雜,收購方的收購成本較高。而且一般情況下要約收購都是實質性資產重組,非市場化因素被盡可能淡化,重組的水分極少,有利於改善資產重組的整體質量,促進重組行為的規范化和市場化運作。 要約收購和協議收購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交易場地不同。要約收購只能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進行,而協議收購則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場外通過協議轉讓股份的方式進行;二是股份限制不同。要約收購在收購人持有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達到30%時,若繼續收購,須向被收購公司的全體股東發出收購要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90%以上時,收購人負有強制性要約收購的義務。而協議收購的實施對持有股份的比例無限制;三是收購態度不同。協議收購是收購者與目標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大股東本著友好協商的態度訂立合同收購股份以實現公司控制權的轉移,所以協議收購通常表現為善意的;要約收購的對象則是目標公司全體股東持有的股份,不需要徵得目標公司的同意,因此要約收購又稱敵意收購。四是收購對象的股權結構不同。協議收購方大(相關,行情)多選擇股權集中、存在控股股東的目標公司,以較少的協議次數、較低的成本獲得控制權;而要約收購中收購傾向於選擇股權較為分散的公司,以降低收購難度。五是收購性質不同。根據收購人收購的股份占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比例,上市公司收購可分為部分收購和全面收購兩種。部分收購是指試圖收購一家公司少於100%的股份而獲得對對該公司控制權的行為,它是公司收購的一種,與全面收購相對應。
⑧ 什麼是要約收購
你好,要約收購,是指收購人通過向目標公司全體股東發出收購其全部或部分股份的要約的方式,獲得目標公司股權的行為。由於面向全體股東公開發出要約,所有股東可以平等地獲取信息,股東可以自主作出選擇,從而降低了內幕交易的可能性,提高了收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