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電圖上面的指標怎麼看啊
心電圖簡單說就是,測量心電變化,根據心電變化判斷是否有病理改變.以下是心電圖原理:心電圖:心臟在每個心動周期中,由起搏點、心房、心室相繼興奮,伴隨著生物電的變化,通過心電描記器從體表引出多種形式的電位變化的圖形(簡稱ecg)。心電圖是心臟興奮的發生、傳播及恢復過程的客觀指標。產生
心臟周圍的組織和體液都能導電,因此可將人體看成為一個具有長、寬、厚三度空間的容積導體。心臟好比電源,無數心肌細胞動作電位變化的總和可以傳導並反映到體表。在體表很多點之間存在著電位差,也有很多點彼此之間無電位差是等電的。心臟電活動按力學原理可歸結為一系列的瞬間心電綜合向量。在每一心動周期中,作空間環形運動的軌跡構成立體心電向量環。應用陰極射線示波器在屏幕上具體看到的額面、橫面和側面心電圖向量環,則是立體向量環在相應平面上的投影。心電圖上所記錄的電位變化是一系列瞬間心電綜合向量在不同導聯軸上的反映,也就是平面向量環在有關導聯軸上的再投影。投影所得電位的大小決定於瞬間心電綜合向量本身的大小及其與導聯軸的夾角關系。投影的方向和導聯軸方向一致時得正電位,相反時為負電位。用一定速度移行的記錄紙對這些投影加以連續描記,得到的就是心電圖的波形。心電圖波形在基線(等電位線)上下的升降,同向量環運行的方向有關。和導聯軸方向一致時,在心電圖上投影得上升支,相反時得下降支。向量環上零點的投影即心電圖上的等電位線,該線的延長線將向量環分成兩個部分,它們分別投影為正波和負波。因此,心電圖與心向量圖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心電圖的長處是可以從不同平面的不同角度,利用比較簡單的波形、線段對復雜的立體心電向量環,就其投影加以定量和進行時程上的分析。而心電向量圖學理論上的發展又進一步豐富了心電圖學的內容並使之更易理解。心電圖是反映心臟興奮的電活動過程,它對心臟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心電圖可以分析與鑒別各種心律失常;也可以反映心肌受損的程度和發展過程和心房、心室的功能結構情況。在指導心臟手術進行及指示必要的葯物處理上有參考價值。然而,心電圖並非檢查心臟功能狀態必不可少的指標。因為有時貌似正常的心電圖不一定證明心功能正常;相反,心肌的損傷和功能的缺陷並不總能顯示出心電圖的任何變化。所以心電圖的檢查必須結合多種指標和臨床資料,進行全面綜合分析,才能對心臟的功能結構做出正確的判斷。
2. 心電圖的正常值及意義是什麼
正常心電圖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義如下。
(1)P 波。呈鈍圓形,可有輕微切跡。P 波寬度不超過 0.11 秒鍾,振幅不超過0.25mV。P 波方向在Ⅰ、Ⅱ、aVF、V4-6 導聯直立,aVR 導聯倒置。在Ⅲ、aVL、V1-3 導聯可直立、倒置或雙向。P 波的振幅和寬度超過上述范圍即為異常,常表示心房肥大。P 波在aVR 導聯直立,Ⅱ、Ⅲ、aVF 導聯倒置者稱為逆行型 P 波,表示激動自房室交界區向心房逆行傳導,常見於房室交界性心律,這是一種異位心律。
(2)P-R 間期。即由 P 波起點到 QRS 波群起點間的時間。一般成人 P-R 間期為 0.12 ~ 0.20 秒鍾。P-R 間期隨心率與年齡而變化, 年齡越大或心率越慢,其 P-R 間期越長。P-R 間期延長常表示激動通過房室交界區的時間延長,說明有房室傳導障礙,常見於房室傳導阻滯等。
(3)QRS 波群。代表兩心室除極和最早期復極過程的電位和時間變化。
① QRS 波群時間。正常成人為 0.06 ~ 0.10 秒鍾, 兒童為0.04 ~ 0.08 秒鍾。V1、V2 導聯的室壁激動時間小於 0.03 秒鍾, V5、V6 的室壁激動時間小於 0.05 秒鍾。QRS 波群時間或室壁激動時間延長常見於心室肥大或心室內傳導阻滯等。
② QRS 波群振幅。加壓單極肢體導聯 aVL 導聯 R 波不超過1.2mV, aVF 導聯 R 波不超過 2.0 mV。如超過此值,可能為左室肥大。aVR 導聯 R 波不應超過 0.5 mV,超過此值,可能為右室肥大。如果六個肢體導聯每個 QRS 波群電壓(R+S 或 Q+R 的算術和)均小於 0.5 mV 或每個心前導聯 QRS 電壓的算術和均不超過 0.8 mV 稱為低電壓, 見於肺氣腫、心包積液、全身浮腫、黏液水腫、心肌損害,但亦見於極少數的正常人等。個別導聯 QRS 波群振幅很小,並無意義。
心前導聯:V1、V2 導聯呈 rS 型、R/S < 1,RV1 一般不超過1.0mV。V5、V6 導聯主波向上,呈qR、qRS、Rs 或 R 型,R 波不超過 2.5 mV,R/S > 1。在 V3 導聯,R 波同 S 波的振幅大致相等。正常人, 自 V1 至V5,R 波逐漸增高,S 波逐漸減小。
(4)Q 波。除aVR 導聯可呈 QS 或 Qr 型外,其他導聯 Q 波的振幅不得超過同導聯 R 波的 1/4,時間不超過 0.04 秒鍾,而且無切跡。正常 V1、V2 導聯不應有 Q 波,但可呈 QS 波型。超過正常范圍的 Q 波稱為異常 Q 波,常見於心肌梗死等。
(5)S-T 段。自QRS 波群的終點(J 點) 至 T 波起點的一段水平線稱為 S-T 段。正常任一導聯 S-T 向下偏移都不應超過 0.05 mV。超過正常范圍的 S-T 段下移常見於心肌缺血或勞損。正常 S-T 段向上偏移,在肢體導聯及心前導聯 V4—6 不應超過 0.1 mV,心前導聯 V1—3 不超過 0.3 mV,S-T 上移超過正常范圍多見於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
(6)T 波。T 波鈍圓,占時較長,從基線開始緩慢上升,然後較快下降,形成前肢較長、後肢較短的波形。T 波方向常和 QRS 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6 導聯直立,aVR 導聯倒置。其他導聯可直立、雙向或倒置。如果 V1 直立,V3 不能倒置。在以 R 波為主導聯中,T 波的振幅不應低於同導聯 R 波的 1/10,心前導聯的T 波可高達 1.2 ~ 1.5 mV。在 QRS 波群主波向上的導聯中,T 波低平或倒置,常見於心肌缺血、低血鉀等。
(7)Q-T 間期。Q-T 間期同心率有密切關系。心率越快,Q-T 間期越短;反之,則越長。一般心率每分鍾 70 次左右時,Q-T 間期約為 0.40 秒鍾。一般可查表。凡 Q-T 間期超過正常最高值 0.03 秒鍾以上者稱顯著延長,不到 0.03 秒鍾者稱輕度延長。
Q-T 間期延長見於心動過緩、心肌損害、心臟肥大、心力衰竭、低血鈣、低血鉀、冠心病、Q-T 間期延長綜合征、葯物作用等。Q-T 間期縮短見於高血鈣、洋地黃作用、應用腎上腺素等。
(8)U 波。振幅很小,在心前導聯特別是 V3 較清楚,可高達0.2 ~ 0.3 mV。U 波明顯增高常見於血鉀過低、服用奎尼丁等。U 波倒置見於冠心病或運動測驗時;U 波增大時常伴有心室肌應激性增高,易誘發室性心律失常。
3. 心電圖各項指標
有 PR間期 比較短 屬於短PR綜合征
4. 請教心電圖指標的意思
STamp是ST段的幅值,其他的也不是很清楚,呵呵
5. 怎麼看心電圖上的指標
心電圖簡單說就是,測量心電變化,根據心電變化判斷是否有病理改變.以下是心電圖原理:心電圖:心臟在每個心動周期中,由起搏點、心房、心室相繼興奮,伴隨著生物電的變化,通過心電描記器從體表引出多種形式的電位變化的圖形(簡稱ECG)。心電圖是心臟興奮的發生、傳播及恢復過程的客觀指標。產生 心臟周圍的組織和體液都能導電,因此可將人體看成為一個具有長、寬、厚三度空間的容積導體。心臟好比電源,無數心肌細胞動作電位變化的總和可以傳導並反映到體表。在體表很多點之間存在著電位差,也有很多點彼此之間無電位差是等電的。心臟電活動按力學原理可歸結為一系列的瞬間心電綜合向量。在每一心動周期中,作空間環形運動的軌跡構成立體心電向量環。應用陰極射線示波器在屏幕上具體看到的額面、橫面和側面心電圖向量環,則是立體向量環在相應平面上的投影。心電圖上所記錄的電位變化是一系列瞬間心電綜合向量在不同導聯軸上的反映,也就是平面向量環在有關導聯軸上的再投影。投影所得電位的大小決定於瞬間心電綜合向量本身的大小及其與導聯軸的夾角關系。投影的方向和導聯軸方向一致時得正電位,相反時為負電位。用一定速度移行的記錄紙對這些投影加以連續描記,得到的就是心電圖的波形。心電圖波形在基線(等電位線)上下的升降,同向量環運行的方向有關。和導聯軸方向一致時,在心電圖上投影得上升支,相反時得下降支。向量環上零點的投影即心電圖上的等電位線,該線的延長線將向量環分成兩個部分,它們分別投影為正波和負波。因此,心電圖與心向量圖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心電圖的長處是可以從不同平面的不同角度,利用比較簡單的波形、線段對復雜的立體心電向量環,就其投影加以定量和進行時程上的分析。而心電向量圖學理論上的發展又進一步豐富了心電圖學的內容並使之更易理解。心電圖是反映心臟興奮的電活動過程,它對心臟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心電圖可以分析與鑒別各種心律失常;也可以反映心肌受損的程度和發展過程和心房、心室的功能結構情況。在指導心臟手術進行及指示必要的葯物處理上有參考價值。然而,心電圖並非檢查心臟功能狀態必不可少的指標。因為有時貌似正常的心電圖不一定證明心功能正常;相反,心肌的損傷和功能的缺陷並不總能顯示出心電圖的任何變化。所以心電圖的檢查必須結合多種指標和臨床資料,進行全面綜合分析,才能對心臟的功能結構做出正確的判斷。
6. 正常心電圖各項指標是多少
P波:
時間:<0.12s >正常值→左心房肥大
振幅:肢導<0.25 mV 胸導:<0.2mV>正常值→右心房肥大
形態:Ⅰ.Ⅱ.aVF.V4一V6向上。aVR向下。反之為逆行P波→激動起源於房室交界
P—R間期:
時間:<0.12s (0.06 — 0.10s)
時間延長 → 心室肥大和室內傳導阻滯
QRS波群:
振幅:V1.R≯1.0mV V5V6.R≯2.5mV avR.R <0.5mV aVF.R < 2.0 mV aVL.R< 1.2 mV Ⅰ.R < 1.5mV
正常胸導R波自V1-V6逐漸增高 S波逐漸變小
方向:在肢導Ⅰ.Ⅱ.Ⅲ 在無電軸偏移時主波一般向上,aVR向下
附:V1 R + V5 S ≯ 1.05 mV > 正常值 → 右室肥大
①.男:≯ 4.0 mV
V5 R+V1 S > 正常值→左室高壓/左室肥大
②.女: ≯3.5 mV
Q波:
時間:除aVR外。余 < 0.04 s
振幅:小於同導聯 1/4 R波
正常人V1、V2不應出現Q波,但可呈Qs形
超過正常范圍的Q波(過深/過寬)→ 心梗
ST 段:
任一導聯:ST段動下移 ≯ 0.05 mV
上抬:V1-V2 ≯ 0.3 V3 ≯ 0.5 mV V4-V6、肢導 ≯ 0.1mV
意義:①下移>正常值 → 心肌缺血/心肌損傷 ②上抬>正常值 → 急性心梗、急性滲出性心包炎、變異性心絞痛等
T 波:
方向:大多與QRS主波方向一致。Ⅰ、Ⅱ、V4 - V6向上 aVR向下
Ⅲ、aVL、aVF、V 1- V3向上、向下、雙向。若V1T向上,則V2-V6不應向下
振幅:除Ⅲ、aVL、aVF、V1-V3外,余T波≮同導聯1/10R.
在胸導聯有時要達1.2-1.5mV → 正常
意義:①T波輕度升高一般無重要意義,如顯著增高 → 心梗超急性期、高血鉀
②低平/倒置:心肌損傷、心肌缺血、低血鉀等
③T 波明顯倒置且兩支對稱,頂端居中(冠狀T波) → 急性心梗、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左室肥大
u波:
方向:與T波一致,胸導易見,V3、V4最明顯
意義:過高 → 低鉀,倒置 → 高鉀、冠心病、心梗等
7. 心電圖指標是否正常(醫生出具基本正常).
心電圖正常;
但要注意休息,不能總是熬夜,休息好了,症狀就好轉了。
8. 國產心電圖機的參數指標
一般國產心電圖機的參數是:
導聯:標准12導聯
輸入方式:浮地及除顫防護
輸入阻抗:≥50MΩ
ECG輸出:1V/mV±5%;單端輸出≤100Ω
患者漏電流:<10μA
輸入迴路電流:≤0.04μA
定標電壓:1mV±2%
頻響:0.05~150Hz
時間常數:≥3.2S
共模扼制比(CMRR):>100dB
濾波器:交流50Hz(-20dB)、肌電35~45Hz,飄移≤0.45Hz
增益:2.5、5、10、20mm/mV
耐極化電壓:±500mV
雜訊電平:≤15μVp-p
電源:交流220V、50Hz、25VA;直流12V、1800mAh可充電鋰電池
安全類別:I類CF型
顯示:320×240圖形液晶顯示(配有背光源)
記錄系統:熱點陣列印
操作方式:自動或手動操作
走紙速度:5/6.5、10/12.5、25、50mm/s±3%
分析功能:心電參數自動測量,自動分析
記錄紙:63mm×30mm高速熱敏卷紙
以上機器為深圳市邦健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ECG-300G參數,具體可以根據您所需要的一些功能進行篩選,詳情可以訪問:http://lyf028.b2b.hc360.com/
9. 心電圖指標
V3-V6 下降0.5-1.5,大致正常范圍。
V4-V6低平倒置,說明心肌復極不好,即心肌供血不好。
59歲了,應該注意保健工作。
1、辛伐他汀 1粒 睡前一次
2、拜阿司匹林 1片 一日一次
3、銀杏葉制劑 1片 一日三次
4、代文 1粒 一日一次
5、同時控制好血糖,適當運動,合理膳食。
祝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