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散劑MF的介紹
產品名稱:分散劑MF
英文名稱:Naphthalenesulfonic acid, polymer with formaldehyde, sodium salt
CAS號:9084-06-4
性狀:分散劑MF為棕色粉末,易溶於水,易吸潮,不燃,具有優良的擴散性和熱穩定性,無滲透性和起泡性,耐酸鹼、硬水及無機鹽,對棉麻等纖維無親和力;對蛋白質和聚醯胺纖維有親和力;可與陰離子型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同時使用,但不能與陽離子型染料或表面活性劑混合使用;對分散還原染料顆粒受熱凝聚防止能力較擴散 NNO為佳。分散劑MF屬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制備:以煤焦油中沸程235~250℃的餾分(含2-甲萘為主要成分) 為原料,經磺化得到甲基萘磺酸,再與甲醛縮合而製得。
質量指標: 項目名稱 指標 分散力(為標准品的), % ≥ 96 耐熱穩定性(分散蘭79)130℃ 級 4 ~ 5 硫酸鹽含量 % ≤5 PH 值 (1%水溶液) 7 ~ 9 不溶於水的雜質含量 % ≤ 0.05 鈣鎂離子的含量,% ≤ 0.4
㈡ 為什麼這種判斷菜單項選中與否的狀態寫法不執行啊if( MF_UNCHECKED & nRet){ }
因為MF_UNCHECKED的值的0,所以無論nRet是什麼,結果都是0。
㈢ MFWOW中技能裝備和常用語的中英文對照
力量=str 敏捷=agi 耐力=sta 智力=int 精神=spi 技能=spell 天賦=talent 常用語 WTB=求購XXXX WTS=出售XXXX 其他的你說具體點。。。
技能方面你去www.thottbot.com 在class標簽選中你的職業,再選擇spell標簽就看到了。至於裝備,這個網站同樣也有。。。
㈣ MFRC522可以同時讀取多個RFID標簽嗎
if rv is not None and rsv is not None:
# extract version/subversion
self._nmap_version_number = int(line[rv.start():rv.end()])
self._nmap_subversion_number = int(line[rsv.start()+1:rsv.end()])
break
}
㈤ MF47型萬用表的技術指標求解!!!
㈥ DELPHI 如何寫or 比如我要寫 if ComboBox1.Text = 'MF' 或 'OF' then 中間那個或 用什麼來寫
if (ComboBox1.Text = 'MF') or(ComboBox1.Text = 'OF') then
㈦ 魔獸世界中mf什麼意思
美服的意思 其實這些不算術語都是簡稱 下面這些是術語
AC - Armor Class,盔甲級別或防禦。
Add - 一隻額外的怪物加入到現有的戰斗中。
AOE - Area Effect Damage,區域作用魔法。指的是一個可以傷害一個區域中的一群怪物的魔法,就像魔獸爭霸三中的暴風雪魔法。
AE - Area Effect,區域作用傷害
AFK - Away from Keyboard,離開鍵盤。這意味著玩家離開了他的電腦。
Aggro - 這個詞意味著怪物已經瘋狂並且你已經將它們「激活」到開始攻擊你的程度。它們現在開始會試圖接近並攻擊你。「魚人被我Aggro了」或「如果你繼續接近,魚人將被Aggro」。
Aggro Radius - 怪物周圍的區域,進入它意味著怪物會「蘇醒」並攻擊你。
Agi - Agility,敏捷
Avatar - 你的角色。
Buff - 施放於怪物或玩家身上的有益魔法。牧師的心火或撒滿的嗜血術都是典型的Buff。
Carebear - 喜歡幫助其他玩家攻擊怪物,而非在pvp中攻擊其他玩家的玩家。
Caster - 非「坦克」型角色,如法師。
Cheese - 利用游戲的不平衡之處牟利。
Combat Pets - 被玩家控制的NPC,在戰斗中幫助玩家及其隊友。
CR - Corpse Retrevial,取回屍體
Creep - 怪物
Creep Jacking - 從魔獸爭霸3引入的詞語,當其他玩家與怪物戰斗的時候趁機攻擊該玩家。
Critters - 面對攻擊不會反擊的怪物,如小鹿和小兔子。
DD - Direct Damage,直接傷害。用來形容一個魔法所造成的傷害是一擊生效而非持續產生傷害作用。
DMG - Damage,傷害。
DOT - Damage over time,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對目標造成傷害。
DPS - Damage per second,每秒傷害。
De-Buff - 對一個單位施放一個具有負面效果的魔法使之戰鬥力降低。一個典型的「De-buff」就是減速。
FH - Full Health,生命值全滿。
FM - Full Mana,法力全滿。
Gank - PvP:當其他玩家與怪物戰斗時趁機攻擊該玩家。
GM - Game Master,游戲管理員。一些被暴雪娛樂僱傭以幫助、協助玩家的人。
Griefer - 試圖騷擾或激怒其他玩家的人。
Grinding - 非常長時間呆在同一地點與同一類怪物戰斗。
GS - Goldshire,閃金鎮(地名)。
HP - Hit points/Health,傷害點數或生命值
IF - Ironforge,鐵爐堡
Incoming (INC) - 意味著即將出現一次攻擊。
Instancing - 在《魔獸世界》中有一類地下城,當你和你所在的隊伍進入它的時候,你們會被載入到一個屬於你們的這個地城的副本,只有你和你的隊伍能夠出現在這里,其他進入這一區域的隊伍會自動進入他們自己的副本。
INT - Intelligence,智力。
Kiting - 玩家保持在敵人戰斗范圍以外的一種戰術,從敵人身邊跑開,同時對其造成傷害。
KOS - Killed on Sight,仇人見面。如果一名獸人走向一名人類守位,那麼這名守位會在看的見它的情況下試圖殺死他(激怒)。
KS - Kill Steal, 偷殺,試圖殺死另一個人正在對付的怪物。
LFG - Looking for a group,尋找隊伍以加入。
LFM - Looking for more,找尋更多的人組隊。
LOL - Lots of Laugh/Laughing Out Loud,大笑。這個縮寫意味著某些事的確十分好笑。但不幸的是,雖然這個詞十分常用,但從很久以前開始它便容易引發一些不理智的行為(譯者:畢竟有些人很容易被嘲笑激怒)。作為變通,你可以使用「呵呵呵呵」或「哈哈哈哈」來代替它,這兩個詞相對來說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更容易被接受。ROFL(笑到打滾)也是一個應該盡量避免使用的詞。
LOM - Low on Mana,法力不足。
LOS - Line of Sight,視線。
LOOT - 從被殺死的怪物或寶箱里拿取財物。
LVL - Level,等級。
Mez - Mesmerize的縮寫。意指例如催眠這類法術臨時使目標喪失戰斗能力。
MMO -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大型多人在線。
MMOG -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大型多人在線游戲。
MMORPG - 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大型多玩家在線角色扮演游戲。
MOB - Mobile的縮寫。指游戲中所有由電腦控制的角色。相類似的詞有怪物等。
Nerf - 消弱。
Newbie - 菜鳥,有時用來形容新玩家的一個術語,但也用於指代那些技術不太好的玩家。
Newb - 新人的簡稱,見上。
Ninja - 沒有經過其他玩家允許或趁別人沒注意而拿走戰利品。即沒有經過允許拿走物品。
N00b - 一種用來稱呼新人的不禮貌的說法。請不要使用。
NPC - 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的角色。這種角色通常被伺服器控制。也就是一名「電腦」角色。
OOM - Out of Mana,法力耗盡。人們通常用這句話提醒其他隊員他已經沒有法力不能再施放法術了,特別是治療魔法。
PC - Player controlled character,玩家控制的角色。
Pet - 被玩家控制的非玩家生物,如一隻狼或一隻地獄犬等等。
PK - Player Kill或Player Killer,玩家在未經另一個玩家同意的情況下攻擊並試圖殺死他。
POP - Repopulation的縮寫,指怪物刷新。
Proc - 激活。例如:一件具有特殊效果的武器將偶爾被「激活」。
PST - Please Send Tell,指說話的人想通過 /t(ell) 或 /w(hisper) 命令交流。
Puller - 負責吸引怪物的玩家。
Pulling - 隊伍中的一名玩家負責吸引一隻或幾只怪物,並將他們帶到隊伍所在地,以便隊伍中的其他玩家可以攻擊這些怪物。這種方法可以避免一次被大群的怪物攻擊。
PvE - Player vs. Environment, 玩家與電腦控制的對手之間的戰斗。
PVP - Player vs. Player,玩家對玩家。也就是一名玩家攻擊另一名玩家。
Raid - 由一群玩家在某一地區進行的大規模作戰被稱為Raid。
Res - Resurrect的縮寫,復活。
Re-Spawn - 一隻被殺死的怪物重新出生(被創建)。
Rest (state) - 人物勞累程度的指標,影響殺怪獲得經驗值的縮少。
Roll - 指你應該擲隨機數字來決定物品的歸屬。
Root - 使用「定身」類法術困住目標,例如纏繞之根或催眠。
RR - Redridge Mountains,紅脊山脈。
Small Pets - 跟隨玩家的動物,不直接影響玩家或怪物,只是為了好看,特別是稀少的寵物。
Spawns - 在游戲世界中,怪物被創建時所位於的地點或出現的過程。
SPI - Spirit,靈魂。
STA - Stamina,耐力。
Stack - 堆放在同一個格子中的同類物品的數量。
STR - Strength,力量。 SW - Stormwind
Tank - 能夠承受很多傷害的近戰角色,如一名戰士。
Tap - 對怪物造成傷害,標為你的獵物。一旦你對怪物造成了傷害,只有你才能得到經驗值和掠奪戰利品。顯示灰色名字的怪物表示已被鏈接到其他玩家,你不能獲得經驗值和戰利品。
Taunt - 與Aggro相關。將怪物的注意力從其他玩家身上吸引到自己身上的能力。
Threat - 與Aggro相關。玩家產生或吸引了怪物的仇恨。
Train - 把一群怪物引向另一名玩家。這種行為通常不受歡迎。
Twink - 高等級帶練低等級玩家,通常通過給與該等級通常無法獲得的強力盔甲和武器。
㈧ 數碼單反相機鏡頭的具體各項性能指標及其具體作用 越詳細越好
單反是指光學單鏡頭反光系統,即SLR(Single Lens Reflex)。在這種系統中,反光鏡和五棱鏡的獨特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一般數碼單反相機在銷售時都配有一些標準的變焦鏡頭,但這些自帶的鏡頭由於價廉,性能一般不能滿足特殊攝影的需要,因此還需要購買一些特殊拍攝效果的鏡頭。傳統單反相機和數碼單反相機很多鏡頭都是通用的,這樣使得一些出現在市場近十多年的鏡頭依然可在數碼單反相機上使用。近期上市的數碼單反相機鏡頭品種繁多,它們的成像質量都非常出色,而能用在一個相機上的鏡頭不但有原廠生產的鏡頭群,也有第三方生產的鏡頭群,要從眾多的鏡頭群中選出適合自己的鏡頭,別說是菜鳥,就連攝影好手有時都會一籌莫展。在此根據我們的經驗,給大家介紹一些簡單選購鏡頭的方法。
主流的單反鏡頭換算指數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數碼單反相機品牌就屬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了,而最早進入萬元的入門級單反相機為佳能EOS 300D,其次則是尼康D70,因此選擇這兩款機器的居多;其次選擇多的就是佳能EOS 10D和尼康D100等中檔數碼單反相機;專業級數碼單反相機則是佳能EOS-1D MarkⅡ與尼康D2H。
由於一些傳統單反相機的鏡頭也可以用於數碼單反相機,所以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數碼單反相機和傳統相機的差異。數碼相機的CCD(CMOS)面積比普通135相機所用的35mm膠片小得多,所以在談到數碼相機的焦距時,常常不使用其物理焦距,而是說與其視角相同的35mm相機焦距。不過數碼相機的CCD(CMOS)面積大小不同,而35mm膠片面積大小是固定的。因此不同大小的CCD(CMOS)就存在一定的轉換系數。下表是它們使用鏡頭的換算系數,一般以鏡頭上的焦距乘以系數來達到實際拍攝的焦距。
佳能數碼單反鏡頭之主題攝影
代表機型:佳能 EOS-1Ds/1D MarkⅡ/10D/ 300D
1.廣角風景攝影為主
拍攝風景主要是以大場面為主,所以一般採用廣角鏡頭。由於佳能採用的是APS大小的CMOS感光器件,和原來鏡頭所對應的膠片有著1:1.6的倍率關系,所以原來鏡頭焦距為28mm乘1.6,那就會變成44.8mm,這樣一來幾乎沒有廣角了,所以在選擇時建議大家盡量選用接近焦距為18mm的為好。一般可選低價位的鏡頭有原廠專為DSLR特意製作的EF 18~55mm F3.5~5.6鏡頭,這樣可以得到接近於28~88mm的焦距,價格也相對便宜,不足千元。同樣副廠適馬(SIGMA)也有18~50mm F3.5~5.6 DC鏡頭,這個鏡頭的指標幾乎接近原廠鏡頭,有些指標甚至還有超越,價格也才800元左右。通常來說,相同指標的原廠鏡頭,如佳能、尼康、美能達等比副廠鏡頭如適馬、騰龍(TAMRON)、圖麗(TOKINA)無論是銳度表現、逆光抗炫光能力、色差、色散、外形設計以及製造工藝和操作手感等方面都更為出色,這也是原廠鏡頭比幅廠鏡頭貴的緣由。
如果你是中級攝影愛好者,可以選用適馬17~35mm F2.8~4 DG~HSM這款鏡頭,雖然它出產於副廠,卻同樣擁有大光圈、超聲波馬達和出色的成像質量,價格也只要3000元左右,應該是你的首選。如果是高級攝友且口袋裡有些富裕,那也可以選擇原廠的EF 17~40mm F4.0L鏡頭或EF 16~35mm F2.8UL鏡頭。這兩款鏡頭都是紅圈L頭,拍攝質量非常好,不過5500元和9750元左右的價格讓好多攝友卻步。第三方廠商適馬針對數碼單反倍率設計了一個超廣角變焦鏡頭12~24mm F4 DG,也是評價很好的鏡頭之一,價格也要5500元左右。
2.旅遊攝影為主
出外旅遊,簡便易攜帶、輕巧又質優的鏡頭應該是考慮的重點。若以「一鏡走天涯」的理念來選擇鏡頭,那麼AF-S DX 18-70mm F3.5-4.5G(2350元)和AF-S VR Nikkor 24~120mm F3.5~5.6 G(4300元)都是不錯的兼顧風景攝影到生活照相的鏡頭。即使在博物館或鍾乳石洞等光線不足的地方,該鏡頭帶防手振功能也能很好地滿足拍攝要求。若習慣望遠攝影來捕捉異地風情,則選擇AF Zoom Nikkor 28~200mm F3.5~5.6G IF-ED,售價在4000元左右。第三方廠商騰龍生產的AF 28~300mm F3.5~6.3 XR Macro(同樣具有佳能EF卡口版本)售價在3000元左右,都是旅遊攝影的上上之選。
3.人像攝影為主
人像拍攝一般是攝影愛好者的必經之路。拍攝人像鏡頭一般焦距范圍在50~135mm,比較有代表性的是EF 85mm F1.2UL和EF 85mm F1.8U鏡頭,報價分別為13500元和2850元。但由於經濟有限,配備專一的人像鏡頭對於腰包不太富裕的愛好者而言還是比較奢侈的,因此,一些愛好者將眼光投向中、長焦變焦鏡頭。此類鏡頭在長焦狀態下所表現的焦外虛化效果也相當理想,因此選擇長變焦來拍攝人像,也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佳能EF 28~135mm F3.5~5.6 IS USM鏡頭是帶有廣角和中焦的一款超值IS鏡頭,雖然通過1.6的換算後為45~216mm,但3500元的價格,又帶IS功能和採用了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雖不屬於L鏡頭,但相比之下非常超值,應是拍攝人像的首選。
佳能EF 70~200mm F2.8 L USM鏡頭俗稱為「小白」,是非常好的變焦L頭,受到所有佳能攝影者的愛戴。雖然價格比較貴,為8600元左右,但其出色的成像效果絕對物超所值。如果手頭寬松,選擇它來拍攝人像則是最佳。
EF 70~200mm F4 L USM與適馬的70~200mm F2.8 APO EX HSM鏡頭,前者大家稱為「小小白」,後者大家稱為「小黑」。「小黑」雖然最大光圈沒有「小小白」出色,但在光圈縮小到F5.6的時候則同「小小白」不分上下,且價格只有「小小白」的1/2,因此「小黑」也受到手頭緊張的攝影愛好者所喜歡。
4.微距攝影
現在好多攝友喜歡拍攝微距,喜歡把花朵、蟲草記錄在自己的記憶中。常見的方法是利用一些帶有微距模式的變焦鏡頭拍攝,但由於變焦鏡頭拍攝比例關系,不能將微距拍攝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一般要選用專用的微距鏡頭進行拍攝。原廠的EF 50mm F2.5微距、EF 100mm F2.8U微距和EF 180mm F3.5LU三款微距鏡頭,價格從2500~11500元不等。第三方廠商也有著兩個極其出色的微距鏡頭??騰龍的SP 90mm F2.8微距1:1和適馬105mm 微距1:1,3500元左右的價格是極具性價比的。此外,這兩個微距鏡頭也是極好的人像鏡頭,成像銳度很高。原廠的鏡頭在大光圈下更有優勢,而在縮小光圈後成像質量不分上下,通過1.6的換算後基本在145~160mm左右,實際都能達到1:1的微距拍攝。
參考信息
EF是Electro-Focus(電子對焦)的縮寫,表示EOS原廠鏡頭的系列名稱和佳能EOS相機的卡口名稱。 L是Luxury的簡寫,意為奢侈。這里主要指的是佳能EF鏡頭中使用了瑩石(Fluorite)鏡片或磨削非球面鏡片的鏡頭稱為「L」鏡頭。這種鏡頭的標志是鏡頭前端的紅色標線,是佳能的高檔專業鏡頭。
USM是Ultrasonic Motor的縮寫,譯為超聲波馬達。主要表示佳能鏡頭使用的對焦馬達類型,利用頻率在超聲波區域振動源轉動的馬達,是實現肅靜、高速AF的主要部件。
ASP非球面鏡片是指在鏡頭設計中採用不是球面的鏡片,可以減少鏡片的數量。在降低重量和減小體積的同時,能提供更好的光學性能。非球面鏡片一般用來解決廣角和變焦鏡頭中的眩光和邊緣變形等問題,在長焦鏡頭中也能提高光學素質。
APO鏡頭是指這些鏡頭採用復消色散設計和特殊低色散玻璃(SLD)鏡片,用於減少彩色像差,從而提高長焦鏡頭像質,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
超聲波馬達(HSM)是指可以實現無聲、快速響應的AF/MF和全時MF。
EX(Excellence),譯為優秀。該系列鏡頭屬於專業類鏡頭,特徵是鏡筒為EX塗層和有EX的標記。
尼康數碼單反鏡頭之主題攝影
代表機型:尼康 D2H/D100/D70
1.廣角風景攝影為主
尼康鏡頭有自己獨立的品牌??尼柯爾(Nikkor)。用尼康的數碼單反相機拍攝廣角風景,那麼AF-S DX Zoom-Nikkor 12~24mm F4G IF-ED、AF-S DX Zoom-Nikkor 17~55mm和AF-S 17~35mm F2.8D都是很好的選擇,不過價格都是近萬元。DX系列鏡頭是尼康專門為數碼單反相機設計的鏡頭,因此並不適用在尼康傳統機身上。如果手頭不寬裕,那麼選擇適馬的17~35mm F2.8~4 EX Asp HSM鏡頭也不錯。
2.旅遊攝影為主
出外旅遊,簡便易攜帶、輕巧又質優的鏡頭應該是考慮的重點。若以「一鏡走天涯」的理念來選擇鏡頭,那麼AF-S DX 18-70mm F3.5-4.5G(2350元)和AF-S VR Nikkor 24~120mm F3.5~5.6 G(4300元)都是不錯的兼顧風景攝影到生活照相的鏡頭。即使在博物館或鍾乳石洞等光線不足的地方,該鏡頭帶防手振功能也能很好地滿足拍攝要求。若習慣望遠攝影來捕捉異地風情,則選擇AF Zoom Nikkor 28~200mm F3.5~5.6G IF-ED,售價在4000元左右。第三方廠商騰龍生產的AF 28~300mm F3.5~6.3 XR Macro(同樣具有佳能EF卡口版本)售價在3000元左右,都是旅遊攝影的上上之選。
3.人像攝影為主
如果是人像攝影,那麼AF 85mm F1.4D IF為尼康數碼單反相機的首選,不過一分錢一分貨,6500左右的價格還是有些偏貴。手頭緊一點的朋友可以選擇AF 85mm F1.8D IF,只要2600元左右,在縮小光圈到F2.8後也有不錯的表現。
AF-S 28~70mm F2.8D對於手頭寬松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價格在11000元左右。鏡頭質量就不用說了,AF~S同L鏡頭可是業界最好的。
參考信息
AF-S的鏡頭表示這支鏡頭是以超聲波馬達(Silent Wave Motor)來對焦的。這種鏡頭的特點是對焦速度非常快,可全時手動對焦。缺點是比較重且價格很高。
VR是Vibration Rection的縮寫,是尼康的防手震鏡頭的代號。帶有VR標記的鏡頭在手持攝影低速快門時,加強畫面的穩定性,有效避免因為手的震動而使畫面模糊的情況。
ED是Extra-low Dispersion的縮寫,表示這支鏡頭內含ED鏡片組。ED鏡片為超低色散鏡片,使影像不會出現色散的現象。
IF表示內對焦,在對焦的同時,前後組鏡片都不移動,鏡長不變。
4.微距攝影:
尼康在微距攝影鏡頭上是強項。定焦方面,Micro AF 60mm F2.8 與AF Micro 105mm F2.8D都適合作微距攝影,售價分別為2800元與4800元。變焦方面,可以選擇AF24~85mm F2.8~4D,售價為4180元。該鏡頭在35~85mm范圍可進入微距拍攝,達到1:2的微距拍攝放大率,實用性相當出色。此外,也可選擇騰龍的SP90。
其他品牌
賓得(PENTAX)*ist D是世界上體積最小、重量最輕的DSLR機身:它的外觀尺寸為129mm×95mm×60mm,重量為510g (無電池),可以使用現有的大批賓得鏡頭: K、KA、KAF和KAF2卡口鏡頭都是能夠兼容賓得的數碼單反相機。此外,賓得還發布了另外兩款有特殊用途的鏡頭:鏡頭型號為smc PENTAX-DA 14mm F2.8 ED [IF]的鏡頭,解決了數碼單反倍率問題,鏡頭型號為PENTAX-DA 16~45mm F4 ED是為*ist D量身定造的變焦鏡頭。
奧林巴斯E-1隻配備有三點對焦系統,機身技術方面少許落後佳能,鏡頭種類也不夠豐富,配套才3~4個鏡頭,這些是目前限制E-1向專業領域發展的嚴重問題。
目前數碼單反相機市場能夠對佳能和尼康構成沖擊的還算適馬的SD-9和SD-10。特別是適馬SD-10作為適馬 SD-9的升級機種,配備的是高像素CMOS感測器Foveon X3,通過改進圖像感測器來提高感光度和畫質。由於適馬有著豐富的鏡頭生產經驗,也有豐富的鏡頭群,它只要稍作修改就能用在SD系列上,這只黑馬在今後市場不可小視。適馬比較常用的兩款鏡頭有18~50mm F3.5~5.6 DC和55~200mm F4~5.6 DC,這兩個鏡頭涵蓋相當於傳統28~300mm以上的焦段,一般用足夠了,並且重量輕,攜帶方便。而缺點是不能用在傳統機身上,光圈不夠大。
㈨ 魔獸爭霸有個對按鍵,滑鼠操作快慢有指標數值的是什麼怎麼弄的
你好!!
注意看「基礎篇」的第六條!!該數值是可以更改的啦
魔獸爭霸操作入門指南!
基礎篇
1.合適你用的鍵盤和滑鼠。
2.正確的操作姿勢,我習慣標准指法(就是打字時用的指法)。值是可以更改的啦
3.鍵盤:必須熟知每個鍵的位置。在實戰中,能夠盲控標准指法中所有用左手控制的鍵。至於除此之外鍵,可以用右手來控制,也可以用滑鼠來完成相應操作(推薦後者)
4.滑鼠:精確定位和快速移動。推薦www.missionred.com練習滑鼠。注意多練習右鍵,直到能在MF時按著SHIFT極快地連續點擊幾個已經在移動的小野生物而不出錯,差不多可以了。
5.控制操作節奏,快慢起伏不應太大,循序漸進。
6.APM值不一定意味著操作水平,但APM一定不能太低。初級玩家80以上,高段玩家150以上。建議看看PHOENIX-ANELCA和WCB-RAINBOW等人的第一視角錄象。
正式篇
首先要學會的,是雙線操作。幾秒種控制前線,幾秒種控制基地。還可能有三線,四線操作,道理是一樣的。
具體做法:雙擊F1,屏幕切換到英雄所在的前線(你的交戰中不至於沒有第一英雄吧)。操作,然後馬上擊SPACE或BACKSPACE(前者方便,但不一定一次回到基地,後者反之),回基地後,操作。然後雙擊F1,確認上次前線操作成功。繼續操作,再切回基地。類推,當你能在3秒內完成一個循環(前線2秒基地1秒)時,你已經有相當好的控制能力。
1.關於基地的操作
我挑重要的說,把經常用的建築編隊,一般指經常生產作戰單位的建築,有時候包括重要的研究所。個人習慣是統編為3隊,左手中指選擇,TAB鍵選擇子組,也可以用滑鼠點擊選擇。
無論那種方式,要求是,不能出錯;最快。
2.前線操作
這是整個微控的精髓所在,我這里說的前線包括MF和交戰。MF中,保證不損失單位就行。(召喚單位除外了)如果MF時遇到敵人,最好回城。
交戰中的所有單位都是必須編隊的!一個也不能漏!個人習慣:英雄和法師1隊,近戰單位2隊,空軍4隊。其他的可以靈活處理。
戰斗中控兵的主要目的其實只有一個:殺死對方重傷員並保護己方重傷員。不停地選擇編隊以求在狀態欄查看己方部隊狀態。不停地按ALT查看戰場上所有單位的血量。尋找對方傷員,殺死它。
至於保護自己的傷員,操作如下:選擇編隊,確認需要回撤的單位。然後在選擇所有單位的情況下,右鍵擊某地例如小地圖上自己的基地。按SHIFT剔除需要回撤的單位。然後用ATTACK指令重新攻擊目標,並在此時重新編隊。可能需要用滑鼠來執行ATTACK指令。
所以這些操作需要有天賦的玩家,如果對自己信心不夠或者還不熟練,嘗試以下方法:選擇編隊,雙擊需要回撤的傷員頭像,回撤它,然後讓它再次上戰場或者是不理它。
其他關鍵詞語:保護英雄,合理施法;擇機逃跑,擇機秒殺。
還有關於其他一切魔獸中的問題,有空會陸續寫文章的。大家見笑了~ 喜歡魔獸的,一起來討論吧。願她萬世不衰~~
㈩ 騰龍鏡頭的"[IF] Macro"術語代表什麼
以下是我自己經常看的資料 畢竟不能記住 每個牌子鏡頭的參數解釋
鏡頭標識(轉帖)
玩轉DSLR:判讀數碼單反鏡頭標識
前言
許多被近兩年來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數碼單反相機( DSLR )熱潮所感染而初涉「毒壇」的攝影愛好者們,在暢游屬於自己的光影世界之餘,仍有諸多未明之處:光感的把握、色彩的運用、線條的搭配以及構圖的思想。要順利實現以上種種攝影技法,對於使用數碼單反相機的我們而言,都離不開對鏡頭的熟練運用。
然而擺在初級影友面前的一大難題是:面對數碼單反相機那些不同品牌而又多如繁花的鏡頭群組,如何從實際使用情況出發進行選擇,以便達到最佳影像成品效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世人皆知,這「利其器」則要先「識其器」,於是便有了如何去判讀數碼單反相機鏡頭標識的問題。言出本文之義也就在於此。
判讀常識
不論是應用於傳統膠片單反相機的鏡頭還是日漸流行的數碼單反相機專用鏡頭,其鏡頭標識文字中,都基本包含了 鏡頭屬性、焦距參數、光圈參數、所具特點等信息。
詳細地說上列四點可以歸納為:
鏡頭屬性:通常表示該鏡頭是 AF 卡口還是 EF 卡口,通常還包括一些鏡頭類別的標識;
焦距參數:表示鏡頭的焦距范圍,單位為 mm ;
光圈參數:表示鏡頭的最大光圈系數,有些鏡頭還標識出鏡頭的最小光圈系數;
所具特點:表示鏡頭所採用的特色技術等; 這也是後文中重點解釋的內容。
這些信息通常的表現格式如上圖,在圖中我們可以獲得「CANON ZOOM LENS EF-S 10 -22mm 1:3.5-4.5 USM 」的信息。這些信息使我們判讀出這款鏡頭的完整參數:佳能原廠EF-S電子卡口自動變焦鏡頭;焦距范圍10 -22mm(超廣角2倍變焦);最大光圈系數 3.5-4.5;採用了USM超聲波馬達。
另外, 版本序號也是常見的標識文字內容之一,它表示該鏡頭在同規格鏡頭中,屬於第幾代產品。
標識詳解
在我等初級攝友接觸較多的單反鏡頭里,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的產品占據了大部份,另外如賓得(Pentax)、適馬(Sigma)、圖麗(Tokina)和騰龍(Tamron)等知名品牌也各有一片天地。下面將系統地簡介上述品牌鏡頭的標識含義。
最新回復xiaoxiao at 2007-4-07 03:36:27 佳能(Canon)
AL:非球面鏡片,英文全稱 Aspherical 。標記有此「 AL 」文字的佳能鏡頭,表明其在設計中採用的不是球面鏡片。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鏡片的數量,在降低重量和減小體積的同時,能提供更好的光學性能。非球面鏡片一般用來解決廣角和變焦鏡頭中的眩光和邊緣變形等問題。另外在長焦鏡頭中也能提高光學素質。賓得的鏡頭也同樣使用「 AL 」來表示其使用了非球面鏡片。
DO:衍射光學,英文全稱 Diffractive Optical 。標記有此「 DO 」文字的佳能鏡頭,配備多層衍射光學鏡片,同時具有螢石和非球面鏡片的特性。簡單地理解,這「 DO 」標識一般屬於高檔的佳能鏡頭。
EF:電子卡口,英文全稱 Electronic Focusing 。這是佳能專門為其 EOS 系列相機使用的電子自動對焦鏡頭,是我們較常見的佳能鏡頭。它能夠應用在全畫幅和 APS 畫幅的佳能 SLR 和 DSLR 上,其顯著特點是在介面處有一個紅色圓點用於對准機身卡位。
EF-S:APS 畫幅數碼單反專用電子卡口。這是佳能專門為其 APS 畫幅數碼單反相機設計的電子鏡頭,同樣也是我們較常見的佳能鏡頭。它只能夠應用在 APS 畫幅的佳能 DSLR 上,其顯著特點是在介面處有一個白色方形用於對准機身卡位。
EMD:電磁光闌,英文全稱 Electromagnetic Diaphragm 。擁有此項技術的鏡頭可以電子控制開放和收縮光圈。
Float:浮動功能,英文全稱 Floating System 。這是佳能的一種鏡頭設計方法。在近距離拍攝時,採取浮動設計的鏡片會對近距離的像差進行補償,以獲得更優良的像質。
FP:焦點預置,英文全稱 Focus Preset 。擁有此標識的鏡頭,一般也屬於佳能的高檔專業鏡頭。焦點預置功能可以讓鏡頭記憶一定的對焦距離,設置距離以後,鏡頭便能自動回復到所設置的對焦距離,此對焦回復功能甚至在手動對焦模式下亦有效。
FT-M:全時手動,英文全稱 Full time Manual 。擁有全時手動的佳能鏡頭,可以在 AF (自動對焦)狀態下,再手動調整鏡頭焦點。
IS:影像穩定器,英文全稱 Image Stabilizer 。這類鏡頭安裝了佳能特有的影像穩定器,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抵消手抖動而引起的影像模糊。這也是佳能高檔專業鏡頭普遍擁有的標識之一。
L:豪華,英文全稱 Luxury 。它只會出現在佳能的專業鏡頭標識信息中,是頂級佳能民用鏡頭的標志。這類鏡頭通常前端還有紅色裝飾圈,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紅圈頭」。
S-UD:S-UD 玻璃, 英文全稱 Super-UD glass 。這樣的標識說明該鏡頭使用了 S-UD 玻璃鏡片。 S-UD 玻璃的光學性能接近螢石,一片 S-UD 鏡片的作用與一片螢石鏡片的作用相當。
UD:UD 玻璃,英文全稱 UD glass 。這樣的標識說明該鏡頭使用了 UD 玻璃鏡片。 UD 玻璃的光學性能接近螢石,兩片 UD 鏡片的作用與一片螢石鏡片的作用相當。
USM:超聲波馬達,英文全稱 Ultra-Sonic Motor 。使用 USM 技術的鏡頭可以實現無聲、快速響應的自動對焦。另外,標有「 Ultrasonic 」字樣的鏡頭也同樣是指使用了超聲波馬達。
實例說明: EF 24-105mm f/4L IS USM EF 鏡頭
我們判讀出這款鏡頭的完整參數為:佳能 EOS 相機專用EF電子卡口自動變焦鏡頭;焦距范圍24-105mm ;最大光圈系數4;紅圈豪華版鏡頭;具備影像穩定器;採用了USM超聲波馬達。
xiaoxiao at 2007-4-07 03:36:45 尼康( Nikon )
AF:自動對焦鏡頭,英文全稱 Auto Focus 。此類鏡頭配合具有 AF 功能的機身,可以實現自動對焦;對於 AF 和 MF (全手動對焦)卡口兼容的機身而言, AF 鏡頭用在 MF 機身上,通常要喪失自動對焦能力。當然,這樣的標識也出現在美能達、奧林巴斯和賓得等鏡頭之上用於表達同樣意思。
AF-S:SWM 馬達自動對焦。擁有此標識的尼康鏡頭,說明其採用了採用 SWM 馬達。
ASP:非球面鏡片,英文全稱 Aspherical 。尼康的這個「 ASP 」和佳能的「 AL 」所表達的是同樣意思,即該鏡頭在設計中採用不是球面的鏡片,從而減少了鏡片的數量,在降低重量和減小體積的同時,能提供更好的光學性能。非球面鏡片一般用來解決廣角和變焦鏡頭中的眩光和邊緣變形等問題,在長焦鏡頭中也能提高光學素質。同樣的,美能達、騰龍和適馬也用「 ASP 」來表示其鏡頭使用了非球面鏡片。
CRC:近距矯正系統,英文全稱 Close Range Correction 。和佳能的浮動系統具有同樣功能。
D:距離信息,英文全稱 Distance 。擁有此標識的尼康鏡頭,可以將拍攝距離參數傳遞到機身實現 3D 矩陣測光和閃光控制。
DX:DX 系列鏡頭。這類鏡頭是尼康生產的專門為 DSLR 使用的 APS 畫幅的鏡頭,不可以使用在全畫幅機型上。另外,「 IX 」字樣的標識也是尼康用於其 APS 畫幅機型的鏡頭。
ED:超低色散,英文全稱 Extra-Low Dispersion 。擁有此標識的尼康鏡頭採用了復消色散設計和採用特殊低色散玻璃鏡片,用於減少彩色像差,從而提高長焦鏡頭像質,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賓得的鏡頭也使用「 ED 」字樣作為使用超低色散技術的標志。
IF:內調焦功能,英文全稱 Internal Fousing 。常規的鏡頭是靠移動整個鏡頭系統或者移動前鏡組來實現對焦。在長焦和長焦微距鏡頭中,標記有「 IF 」字樣的鏡頭的是靠移動鏡頭內部的鏡片組來實現對焦的,大大地改善了微距能力。採用內調焦功能的好處是:保持在任何焦點處鏡頭的實際尺寸不改變。同「 IF 」一樣作用的還有「 RF 」(後部調焦)功能。使用「 IF 」或「 RF 」來表示內調焦功能的還有適馬、騰龍和圖麗。
M/A:手自一體調焦方式,英文全稱 Manual/Auto focusing 。擁有該標識的尼康鏡頭,具備手動 / 自動調焦切換功能。
NIC:Nikon 集成鍍膜,英文全稱 Nikon Integrated Coating 。它表示這款鏡頭的鏡片使用了尼康特有的鍍膜技術。
SIC:尼康超級集成鍍膜,英文全稱 Super Nikon Integrated Coating 。是 NIC 鍍膜技術的改良型。
SWM:超聲波馬達,英文全稱 Silent Wave Motor 。它是尼康特有的超聲波馬達變焦技術,可以實現無聲而又快速響應的自動對焦。
VR:震動降低功能,英文全稱 Vibration Rection 。這是尼康特有的鏡頭防抖動技術,和佳能的「 IS 」一樣,擁有「 VR 」標識的尼康鏡頭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抵消手抖動而引起的影像模糊。
實例說明: AF 80-400mm f/4.5-5.6D ED VR 鏡頭
我們判讀出這款鏡頭的完整參數為:尼康相機自動對焦鏡頭;焦距范圍 80 -400mm ;最大光圈系數 4.5-5.6 ;具備距離信息預測功能;使用了超低色散鏡片;擁有震動降低功能。
xiaoxiao at 2007-4-07 03:37:03 賓得(Pentax)
SMC:超級多層鍍膜,英文全稱 Super Mluti Coating 。標識有「 SMC 」的鏡頭表示它使用了賓得特有的鏡頭鍍膜技術,對畫質的提升有幫助。
實例說明: smc PENTAX-DA 50mm-200mm F4-5.6 ED 鏡頭
我們判讀出這款鏡頭的完整參數為:具有超級多層鍍膜賓得相機自動對焦鏡頭;焦距范圍50 -200mm ;最大光圈系數4-5.6 ;使用了非球面鏡片。
適馬( Sigma )
APO:APO 鏡頭,英文全稱 Apochromatic。有這樣的標識說明這款適馬的鏡頭採用復消色散設計和採用特殊低色散玻璃鏡片,用於減少彩色像差,從而提高長焦鏡頭像質,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
DF:雙調焦,英文全稱 Dual Focus 。這類適馬鏡頭在自動對焦時,調焦環不轉動;在手動對焦時,阻尼適中,所以握持性能很好。
DG:數碼單反專用鏡頭,英文全稱 Digital Group 。這類適馬鏡頭的焦距段適合 DSLR 使用。
DL:豪華版本,英文全稱 DeLuxe 。這類適馬鏡頭盡管其售價並不太高,但功能齊備。如同其他的適馬鏡頭一樣,其配備了專用的遮光罩,具有半檔光圈、手動光圈設定、景深指示、距離指示、紅外矯正指示等功能。
EX:優秀版本,英文全稱 Excellence 。這類鏡頭屬於適馬的專業類鏡頭,特徵是鏡筒為 EX 塗層和有 EX 的標記。
HF:螺旋型調焦,英文全稱 Helical Focus 。這類鏡頭前端不轉動,方便使用定製的遮光罩和偏振鏡,屬於特殊的鏡頭。
HSM:超聲波馬達,英文全稱 Hyper Sonic Motor 。這是適馬所特有的超聲波馬達變焦 / 對焦技術。
UC:超緊湊產品,英文全稱 Ultra Compact 。這類適馬鏡頭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
實例說明: Sigma 10 -20mm F4-5.6HSM DG 鏡頭
我們判讀出這款鏡頭的完整參數為:適馬自動對焦鏡頭;焦距范圍10-20mm;最大光圈系數4-5.6;具備超聲波馬達;是數碼單反專用鏡頭。
xiaoxiao at 2007-4-07 03:37:22 圖麗( Tokina )
AS:非球面鏡片。和上面提到的佳能 ASP 是同樣概念。
AT-X:高級鏡頭,英文全稱 Advanced Technology-Xtra 。這是圖麗生產的大口徑專業鏡頭,特點是鏡頭前端有紅色或者金色環。高成像品質自然是不必多費口舌了。
PRO:專業鏡頭,英文全稱 Proffesional 。這樣的鏡頭可謂是圖麗的最高檔產品,是鏡頭前端帶金色環的 AT-X 鏡頭。
SD:超低色散鏡片,英文全稱 Super Lower Dispersion 。類似於前面提到的尼康「 ED 」標識。
實例說明:Tokina AT-X DX 12-24mm F4 鏡頭
我們判讀出這款鏡頭的完整參數為:圖麗自動對焦高級鏡頭;APS畫幅數碼單反相機專用;焦距范圍12-24mm;最大光圈系數4。
xiaoxiao at 2007-4-07 03:37:41 騰龍( Tamron )
AD:異常色散,英文全稱 Anomalous Dispersion 。擁有此標識的騰龍鏡頭,具備消除色散的功能。其主要應用在中長焦鏡頭和部分廣角變焦鏡頭中。
ASL:非球面鏡片。和上面提到的佳能 ASP 是同樣概念。
BBAR:寬頻帶抗反射多層鍍膜,英文全稱 Broad-Band Anti Reflection 。它是騰龍所特有的鏡頭鍍膜技術。
Di:數碼鏡頭,英文全稱 Digitally Integrated 。它是騰龍專門為 DSLR 准備的數碼攝影鏡頭。
LD:低色散鏡片,英文全稱 Low Dispersion 。
M.O.D:最近對焦距離,英文全稱 Minimum Object Distance 。它的具體數值表明這款騰龍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
SP:超級性能鏡頭,英文全稱 Super Performance 。擁有「 SP 」標識的鏡頭,表示它是一款騰龍的高性能大口徑鏡頭。
XR:高折射率玻璃。使用了此技術的騰龍鏡頭,其體積都很小巧。
實例說明: Tamron 17-35mm F4.5-5.6Di II 鏡頭
我們判讀出這款鏡頭的完整參數為:騰龍自動對焦鏡頭;焦距范圍17-35mm ;最大光圈系數 4.5-5.6;數碼單反相機專用;第二代鏡頭。
xiaoxiao at 2007-4-07 03:37:56 另外,在不同品牌的鏡頭標識上,我們還能看到相同的一些信息字樣,如:
CF Micro:全程微距,英文全稱 continue focus micro 。這類鏡頭都可以在所有焦距段下直接調焦到微距拍攝狀態。
Macro:微距功能。表示該鏡頭具有微距拍攝能力,通常都是達到 1:2 及以上放大效果。
Fisheye:魚眼鏡頭,達到特別的魚眼畸變效果。
R:紅外線,英文全稱 Infra Red 。紅外線攝影時調焦基線標志,刻在鏡頭的鏡筒上。
SC/MC:單層 / 多層鍍膜。
Tele:長焦段鏡頭。
Zoom:變焦鏡頭。
最後,我們再次提醒大家,這些鏡頭的標識文字通常是印刷或者蝕刻在鏡頭前端的壓環上,同時也有在鏡身上印刷相應字樣的做法。一些特殊鏡頭,會在「f-」制光圈的標識下,進一步標識出「T-」光圈標識,比如:Minolta STF 135/2.8[T4.5]。另外那些初級影友不太常用到的、與德國光學工業有關系的鏡頭,如徠卡、蔡司等鏡頭前面都會加上類似「Distagon」這樣的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