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美國兩大通脹指標

美國兩大通脹指標

發布時間:2021-05-06 22:51:38

❶ 美國歷年通貨膨脹率

各年12月份數據
2007
4.08%
2006
2.54%
2005
3.42%
2004
3.26%
2003
1.88%
2002
2.38%
2001
1.55%
2000
3.39%
1999
2.68%
1998
1.61%
1997
1.70%
在:http://inflationdata.com/inflation/Inflation_Rate/HistoricalInflation.aspx
有自1914年到現在詳細數據和圖表

❷ 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價襲格指數一般有三種:消費價格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國內生產總值價格折算指數。簡單說,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2)美國兩大通脹指標擴展閱讀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

❸ 體現美國通貨膨脹的指標,最重要的有哪些

通貨膨脹的指標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變化主要有生產物價指數、消費物價指數和零售物價指數三個指標
(一)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生產者價格指數(Procer Price Index),是衡量製造商和農場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價格指數。它主要反映生產資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成本價格變化情況。

(二)消費者價格指數(CPI)

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

(三)零售物價指數(RPI)

零售物價指數(Retail Price Index),是指以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價格指數。美國商務部每個月對全國范圍的零售商品抽樣調查,包括傢具、電器、超級市場售賣品、醫葯等,不過各種服務業消費則不包括在內。汽車銷售額構成了零售額中最大的單一構成要素,約占總額的25%。

❹ 通貨膨脹的指標有幾個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變化主要有生產物價指數、消費物價指數和零售物價指數三個指標
(一)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生產者價格指數(Procer Price Index),是衡量製造商和農場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價格指數。它主要反映生產資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成本價格變化情況。

(二)消費者價格指數(CPI)

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

(三)零售物價指數(RPI)

零售物價指數(Retail Price Index),是指以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價格指數。美國商務部每個月對全國范圍的零售商品抽樣調查,包括傢具、電器、超級市場售賣品、醫葯等,不過各種服務業消費則不包括在內。汽車銷售額構成了零售額中最大的單一構成要素,約占總額的25%。

❺ 美國通脹壓力的經濟指標是什麼

失業率和貨幣保有量吧?後者對物價影響很大的。

❻ 美國CPI通脹標準是多少 百分比是多少

我們國家和人家美國差遠了 拿來比較你會傷心死的^_^

❼ 美國和中國都有通貨膨脹的問題,為什麼美國和中國處理通貨膨脹的方法都不一樣,美國是讓美元貶值,

我知道一點點,就是兩國的處理方式是一樣的。都是讓本國貨幣貶值。區別在於 美金是國際通用貨幣(借用5樓的話,美國是拿一堆紙來換別國的商品,因為他印的紙大部分都是流向國外的),而我國是出口大國,以美金出口結匯的比例相當大估計佔到90%吧。當美國人發行大量紙幣造成美元貶值的同時美元也在向外流通時,而以美金結匯的出口大國(包括中國)就必須把出口收回來的美金換成人民幣。這樣就會造成人民幣對美金的一個升值現象。
我國發行大量印製紙幣,一方面是想應對匯率的壓力,一方面又想控制金融危機造成國內製造業的困境。但是一時的金融危機影響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我國始終是出口大國,金融危機過後我國出口恢復很快,外匯流入依然堅挺,人民幣對美金的升值始終沒變。可是大量的貨幣卻一直在國內流通,造成了很嚴重的通貨膨脹。大量的紙幣進入了老百姓的口袋,老百姓有錢了,就回去消費,乍看之下是拉動內需了。可是一旦物價漲起來了,想降就很難了。包括工人的工資,一旦漲了 誰願意再降下去呢? 要是控制不得當的話,就會造成物價飛漲,當然資本家的利潤就很豐富了(因為雖然資本家會給你漲工資,但是漲的的速度肯定是敵不過物價的),這樣就會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就像我國現在的這個樣子,政府幾乎無法控制了。每出現一個新富翁,就會同時出現一批被嚴重剝削的勞動力。通貨膨脹就是這個樣子,是個現象、相對定義的。當愈來愈多的人買不起東西時,就是通貨膨脹的現象了。

結婚中國國情說你提的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個人認為哈:貨幣發行是個長期動態,一般情況下也會發行,不過量不大隻要總量維持一定水平就行。但是當本國外匯增多(比如美金)造成人民幣升值的話,就會影響我國的出口業,從而影響我過經濟發展和龐大人口的就業率。這個時候國家就會宏觀調控不正常的大量發行貨幣以人為的形式干擾匯率來維持經濟發展和就業率。但是這種不正常的大量發行貨幣會造成幾個不正常的現象:一個是大量發行貨幣後,銀行流動資金突增,為了更好的效益,銀行就會放寬信貸條件。間接的出現一大批的投資商,各級政府為了突出政績,也會放寬政策供他們開發,這樣內需增加了,大家都「有錢了」,但是這種不正常的變化只是暫時的,曇花一現。當政策一過,就會出現更嚴重的兩極分化,物價飛漲。最後手上的「錢」就會變成紙。
這是我的感覺哈,都只是表面現象。更深層的我就不懂了

❽ 中國和美國的通脹問題

美國的海外投資數額巨大 但是整體的貿易收支 確實負值
國際收支主要由一下幾方面構成
1 國際貿易收支
2 國際資本市場收支
美國國際收入的重要部分 是外國對他的資本市場投入 也就是投資於美國的股票 債券 的資本流入
而美國的巨大貿易逆差 使他的資本凈收入是負值

中國的情況相反 中國擁有巨大的貿易順差 其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出口產品掙到的外匯 而我們的資本市場收支是負值 因為我國政府大量投資於美國的政府債券 但是總體上講 國際收支是正值

根據外匯儲備與國內基礎貨幣的關系 我國有多少外匯儲備就應該發行相應的等量基礎貨幣 我國的外匯儲備不斷增加 是我國國內的基礎貨幣量增加 造成了流動性過剩 和 輕微的通貨膨脹

美國的情況相反 美國大量大型債券 以養活美國人奢侈的生活 由於美國是國際貨幣 他們並不存在國內貨幣過量的問題 所以 並沒有引發國內通脹 這樣解釋可以嗎

❾ 美國幾輪的量化寬松,似乎並沒有造成大的通脹,最多才2%,這是為什麼

量化寬松,就是發行更多的紙幣。增發貨幣,導致貨幣貶值。由於國際商品價格是用美元定價的,美元貶值,原油天然氣,農產品價格飛漲,為我國帶來輸入型通脹。增發貨幣,導致市場流通過剩,水往低處流,隨意這些錢就流入我國,造成我國物價飛漲。

❿ 高手來回答,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國對外輸出通貨膨脹的方式

貶本國貨幣。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一、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確認1944年1月美國規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價,每一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黃金。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按官價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為使黃金官價不受自由市場金價沖擊,各國政府需協同美國政府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維持這一黃金官價。

二、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其他國家政府規定各自貨幣的含金量,通過含金量的比例確定同美元的匯率。

三、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規定,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只能在法定匯率上下各1%的幅度內波動。若市場匯率超過法定匯率1%的波動幅度,各國政府有義務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以維持匯率的穩定。

若會員國法定匯率的變動超過10%,就必須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批准。1971年12月,這種即期匯率變動的幅度擴大為上下2.25%的范圍,決定「平價」的標准由黃金改為特別提款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這種匯率制度被稱為「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

四、各國貨幣兌換性與國際支付結算原則。《協定》規定了各國貨幣自由兌換的原則:任何會員國對其他會員國在經常項目往來中積存的本國貨幣,若對方為支付經常項貨幣換回本國貨幣。考慮到各國的實際情況,《協定》作了「過渡期」的規定。

《協定》規定了國際支付結算的原則:會員國未經基金組織同意,不得對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

五、確定國際儲備資產。《協定》中關於貨幣平價的規定,使美元處於等同黃金的地位,成為各國外匯儲備中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

(10)美國兩大通脹指標擴展閱讀:

體系作用

布雷頓森林體系有助於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對戰後的經濟復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暫時結束了戰前貨幣金融領域里的混亂局面,維持了戰後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

固定匯率制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支柱之一,不同於金本位下匯率的相對穩定。在典型的金本位下,金幣本身具有一定的含金量,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輸入,匯價的波動界限狹隘。

1929至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引起了貨幣制度危機,導致金本位制崩潰,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呈現出一片混亂局面。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使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有了統一的標准和基礎,混亂局面暫時得以穩定。

二、促進各國國內經濟的發展。在金本位制下,各國注重外部平衡,國內經濟往往帶有緊縮傾向。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各國偏重內部平衡,危機和失業情形較之戰前有所緩和。

三、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擴大了世界貿易。美國通過贈與、信貸、購買外國商品和勞務等形式,向世界散發了大量美元,客觀上起到擴大世界購買力的作用。

固定匯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於匯率波動而引起的動盪,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主要國家的貨幣匯率,有利於國際貿易的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布雷頓森林體系

閱讀全文

與美國兩大通脹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外匯交易的點差 瀏覽:486
十英鎊人民幣 瀏覽:412
股票陳文 瀏覽:823
津貼買理財 瀏覽:262
中國股指期貨的事件 瀏覽:564
油菜籽期貨相關外盤品種合約 瀏覽:733
科創板基金靠譜嗎第一批 瀏覽:791
理財女銷售 瀏覽:174
080012基金虧損多少 瀏覽:180
投資最終結果盈和虧或平 瀏覽:318
投行融資案例 瀏覽:41
民生貨幣理財 瀏覽:516
如何看股票的資金流入 瀏覽:18
中投屆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8
合夥企業從事股權投資 瀏覽:177
一元人民幣等於多少捷克錢幣 瀏覽:66
貸款承諾函贖樓 瀏覽:764
32新加坡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9
新興籌管股票 瀏覽:267
一百塊錢人民幣可兌換多少港幣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