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 指標中國市場上還真沒有人寫的出來,最接近的是理想有個紅樹園林的,你可以看看。
㈡ 以交易為生的作品目錄
譯者序
導言
交易—最後一步
心理是關鍵
運氣不在你這邊
第1章個體心理
1.1 為什麼交易
1.2 幻想與現實
1.3 市場大師
1.4 自毀
1.5 交易心理
1.6 從匿名戒酒會領悟到的交易經驗
1.7 匿名止損會
1.8 贏家與輸家
第2章群體心理
2.1價格為何物
2.2市場是什麼
2.3交易情景
2.4你與市場群體
2.5趨勢的心理因素
2.6處理與預測
第3章傳統圖形分析
3.1圖形
3.2支撐與壓力
3.3趨勢與區間振盪
3.4趨勢線
3.5缺口
3.6圖形形態
第4章計算機化技術分析
4.1交易中的計算機
4.2移動平均
4.3MACD與MACD柱
4.4趨向系統
4.5動能指標、變動率和平滑變動率
4.6威廉指標
4.7隨機指標
4.8相對強弱指標
第5章被忽視的要素
5.1成交量
5.2基於成交量的指標
5.3持倉量
5.4夏歷指數
5.5時間
第6章股市指標
6.1新高—新低指數
6.2交易者指數與其他股市指標
第7章心理指標
7.1一致性指標
7.2投入指標
第8章新指標
8.1透視指標
8.2勁道指數
第9章交易系統
9.1三重濾網交易系統
9.2拋物線交易系統
9.3通道交易系統
第10章風險管理
10.1情緒與概率
10.2資金管理
10.3出場
後記
致謝
參考文獻
㈢ 以交易為生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以交易為生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㈣ 以交易為生的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埃爾德最初不過是個普通的小散戶。23歲那年,他在一艘輪船上當醫生,當輪船行駛到非洲時,他跳離了輪船,前往美國,在紐約當精神病醫生。他先後當過雜志編輯,哥倫比亞大學教師。1976年夏天,他從紐約開車前往加利福尼亞。途中,他讀完了一本英格爾的《如何買股票》,竟被書中通過思考賺錢的想法深深吸引,從此便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而在此之前,他對股市一無所知。憑著對投資的執著追求、不懈努力,再加上一點點悟性和嚴格的自我約束,亞歷山大最終成為了一名成功的交易員。涉足金融交易後,他發表了數十篇文章、書評,製作了軟體,做過許多演講,是三重濾網交易系統發明人。1988年,他創辦了專門為交易者提供培訓的金融交易培訓公司。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便是《以交易為生》,又譯《操作生涯不是夢》。
㈤ 以交易為生是一種什麼體驗
現實社會就是這樣 離不開利益二字 但是以交易為生 是一種非常虛擬夢幻 沒有真實感 沒有安全 感的體驗
㈥ 以交易為生的內容簡介
從散戶到交易員作者最初不過是個普通的小散戶,憑著對投資的執著回追求、不懈努力,再加上一答點點悟性和嚴格的自我約束,最終成為了一名成功的交易員。
統梳理與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經典技術分析理論不同,
從心理學角度剖析交易真諦在接觸股票、期貨、期權等投資工具之前,作者是一名職業精神病醫生。憑著敏銳的直覺,作者感悟到了交易的真諦,並且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交易行為、大師崇拜現象、各種技術指標、技術形態和技術分析理論進行了全新的剖析,因此,本書的視角獨特而有趣。
㈦ 什麼是以交易為生
《以交易為生》是從普通散戶做起,直達成功交易者的經典指南,操作生涯不是夢!專有四種動物經常在華爾屬街被提及:牛和熊,豬和羊。牛代表買進的人,熊代表賣出的人,豬代表貪婪的人,羊代表追隨者。只要市場開盤交易,牛就會買進,熊就會賣出,他們都會賺錢,但豬和羊卻會被人踩在腳底下。價格是什麼?價格就是最大的笨蛋准備支付的對價。聰明的交易者總是在市場平靜時買入,在市場瘋狂時獲得了結。業余投資者只會盯著電腦報價屏幕,目睹數百萬美元在面前跳動。一旦伸手下單想著賺錢就會賠錢。再伸手——結果陪得更多。交易者十分自由,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生活、工作,可以對日常充耳不聞,可以不搭理任何人。這就是成功交易者的生活寫照。
㈧ 以交易為生,這本書好不好
《以交易為生》是從普通散戶做起,直達成功交易者的經典指南,操作生涯不專是夢!有四種動物經常在屬華爾街被提及:牛和熊,豬和羊。牛代表買進的人,熊代表賣出的人,豬代表貪婪的人,羊代表追隨者。只要市場開盤交易,牛就會買進,熊就會賣出,他們都會賺錢,但豬和羊卻會被人踩在腳底下。
價格是什麼?價格就是最大的笨蛋准備支付的對價。
聰明的交易者總是在市場平靜時買入,在市場瘋狂時獲得了結。
業余投資者只會盯著電腦報價屏幕,目睹數百萬美元在面前跳動。一旦伸手下單想著賺錢就會賠錢。再伸手——結果陪得更多。
交易者十分自由,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生活、工作,可以對日常充耳不聞,可以不搭理任何人。這就是成功交易者的生活寫照。
㈨ 什麼是「以交易為生」
1、交易為主,一切皆苦起初
當他還是一名純技術分析交易者的時候,經歷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終於找到了自己認為可以穩定賺錢的技術分析方法,苦於自己沒有操作資金,如何到處去找金主合作,結果時常碰壁,甚至遭到羞辱。可是他並不甘心,於是用資金的僅有的資金去操作,在期貨市場中拼殺,時而賺錢時而虧錢。或許是心態的原因,或許是技術的原因,或許其他的原因,他利用技術分析做日內短線和波段交易並沒有賺多少錢。
不僅沒有賺到錢,而且隨著交易時間的增加,他獨處的時間越來越長,與外界的聯系越來越少,他變得不善言辭,不願交際,由於長時間的交易,他的精神狀態並不是很好,而且飲食很不規律,身體也越來越差了。他陷入了沉思,本來希望以交易為生,不必朝九晚五的為別人打工,為什麼結果會是這樣的。
人的頓悟有時候只在一瞬間,就像佛陀於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一樣,他突然意識到:他之前只顧去研究盤面了,而沒有去了解自己,他自己是個慢性子的人,不適合做這種日內的交易,他決定改變方法去嘗試更大周期的交易。與此同時,他發現自己都不清楚技術指標背後的理論依據,竟然在交易中就盲目大膽使用,實在是糊塗,於是他放棄了技術分析,開始研究商品期貨本質的東西。
2、交易圈子,悠然自得
為了研究商品的基本面,他刻苦學習了各種經濟、金融以及期貨相關的知識,並且掌握的也算是比較熟練,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決定親自去驗證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是否是正確的,為此,他經常請期貨公司的朋友吃飯,通過期貨公司的朋友介紹了好多產業客戶的朋友,經常和產業客戶聊天,了解產業內部一些細節的東西,這讓他漸漸地對商品的基本面有所了解,他開始了新的交易之路。
通過自己的賬戶進行交易,做的業績不錯,就讓期貨公司的朋友幫忙介紹客戶代客理財,也和客戶成為非常好的朋友,當他了解了基本面之後,他發現與此前不同的是,當你跟客戶交流時,如果你跟客戶講技術分析,基本上反饋給你的是一片嘲笑,當你跟客戶講交易邏輯和交易計劃時,他們總是非常投入,也很感興趣。當然,在交易的最初過程中也並不順利,他需要忍受著孤獨,忍受著會回撤甚至虧損,同時也需要和客戶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那個壓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好在他挺過來了,幫客戶賺了很多錢,客戶又介紹了一些產業客戶的朋友,資金規模越做越大,他與產業客戶的聯系也越發密切,對產業內的事情越來越熟悉,自己的交易模式也從單邊改為單邊與套利相結合,交易越來越順。
平時的工作就是坐在辦公室里喝喝茶,看看盤,周末的時候要麼和產業客戶吃飯,要麼和金融客戶吃飯聊天,然後大家相互介紹朋友認識,人脈越來越廣,圈子也越來越大,這個時候資金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想要誰的資金,對於交易者來說,資金規模並不是越大越好,有的人可能玩1000萬以下的資金還行,1000萬以上的就不會玩了,所以他比較有自知之明,當他接收的操盤資金達到2000萬便不再接受其他資金。
交易是孤獨和寂寞的,然而這種孤獨寂寞有時候能夠讓一個人鄙視市場上一切的消息和觀點,他總是獨立分析,然後尋找數據來驗證自己的觀點,然後做好資金管理,其餘的事情就交給市場了。他喜歡到處遊玩,去年可能在北京呆一年,今年可能在杭州呆一年,明年可能去成都呆一年。孤獨的人都喜歡溫暖,所以他每年夏天都會去洱海,因為那裡每年夏天都是各個私募聚集的地方,大家曬曬太陽,交流一下對全年市場的看法,日子過得悠然自得。
3、旅遊為主,交易為輔
現在的他做的交易級別就更大了,他把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事前的品種分析和研究以及制定交易計劃上了,然後就是按照交易計劃機械地執行就可以了。對於他來說,現在可謂是旅遊為主,交易為輔。
沒事的時候,帶著女朋友先去歐洲各個國家玩三個月,體驗一下不同的文化環境,回來的時候再去日本呆一個月,用自己的經歷去感受一下現實中的日本與媒體中的日本是否一樣,然後順路再去泰國晚一圈,呆一個月之後,再去香港和澳門萬一個月,在國外呆了半年,然後在國內呆半年。見見國內的老朋友,聊聊天,吃吃飯。
整個過程他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最初以交易為生時,自己做得非常辛苦,然而卻又賺不到錢;如今以交易為生時,自己做得非常輕松,反而能賺很多錢。
由苦到甜的這個過程,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只有完整走完整個過程的人,才能體會其中的不容易,正是由於這種不容易,所以很多人半路放棄了,也有很多人缺乏強大的學習與思考能力,所以做了一輩子也沒有做出來。
真正以交易為生的人,是不希望其他人也走這條路的,因為這條路真心不容易,不是一般人能夠堅持下去的,在很多事情上,家人可能是你最大的精神支柱,而在以交易為生這件事上,對你傷害最大的或許就是最親近的人。
突然想起來了,我有一個朋友,他們是一個交易團隊,團隊管理著一定規模的資金,他們的風格就是每年換一個城市交易,一邊旅遊,一邊交易,前段時間還在招人,不知道現在還招不招了,回過頭來看看,這種生活方式也是不錯的。
溫馨提示
以交易為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克服的困難非常多,世俗的眼光,交易過程中的折磨,無數次想要放棄,無數次打擊,世界上除了戰爭,交易可以說是第二殘酷的,除非你下定決心,否則,建議大家不要輕易走這條路,尤其是你現在的資產狀況比較差的時候,更不要妄想通過這條路改變自己的一生,在你不影響基本生活的情況下,如果你想變得更好,或許值得嘗試,對於絕大多數人,建議還是不要以交易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