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生物制葯行業財務指標

生物制葯行業財務指標

發布時間:2021-05-08 10:11:06

『壹』 生物制葯業2016年的平均流動比率是多少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指標表示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元流動資產作為償付擔保,反映了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流動比率越高反映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過高的流動比率表明資產利用率低下,管理鬆懈,資金浪費,同時也表明過於保守,沒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流動比率過低,則表明短期負債償付能力較弱,財務風險較大。流動比率大小就應與同行進行比較,控制在合適的值。
國際上公認為2,對於大部分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因為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約占流動資產的一半,剩下的流動性較大的流動資產至少要等於流動負債,的短期負債能力才有保證。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一般認為,工業生產性合理的流動比率最低應該是2。這是因為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金額約占流動資產總額的一半,剩下的流動性較強的流動資產至少要等於流動負債,這樣的短期償債能力才會有保證。格雷厄姆在《聰明的者》中提出的防禦型者選股標準是:對於工業而言,流動資產應該至少是流動負債的兩倍,即流動比率不低於2。

『貳』 求財務報表分析(對同仁堂葯業公司的償債能力分析)

題目:償債能力分析、資產運用效率分析、獲利能力分析、綜合分析

答題要求:
1.以提供的公司資料為基礎進行分析;
2.除了題目提供的基礎資料外,還必須從各種渠道搜集選定公司的其他相關資料(包括同行業資料)。
3.根據要求,選用恰當的分析方法,進行必要的指標計算及分析說明,並作出相應結論。

資產負債表 (所屬行業:醫葯業)
時間 2008-12-31
是否合並報表 合並
截止日期 2008-12-31
流動資產:
貨幣資金 1,180,364,784.08
交易性金融資
應收票據 69,244,761.10
應收賬款 330,891,674.76
預付款項 26,862,949.54
其他應收款 13,183,545.84
應收關聯公司款
應收利息
應收股利
存貨 1,780,483,653.92
其中:消耗性生物資產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
其他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合計 3,401,031,369.24
非流動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持有至到期投資
長期應收款
長期股權投資 48,176,699.49
投資性房地產
固定資產 986,603,644.10
在建工程 2,505,784.62
工程物資
固定資產清理
生產性生物資產
油氣資產
無形資產 99,077,947.02
開發支出
商譽 25,975.62
長期待攤費用 4,387,271.63
遞延所得稅資產 8,263,764.41
其他非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合計 1,149,041,086.89
資產總計 4,550,072,456.13
流動負債:
短期借款 173,000,000.00
交易性金融負債
應付票據
應付賬款 492,744,625.70
應收款項 35,193,897.22
應付職工薪酬 26,284,367.28
應交稅費 -4,850,932.18
應付利息
應付股利 159,250.00
其他應付款 119,586,530.19
應付關聯公司款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其他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合計 842,117,738.21
非流動負債:
長期借款
應付債券

長期應付款 399,799.18
專項應付款
預計負債
遞延所得稅負債 1,984,275.00
其他非流動負債 27,583,520.45
非流動負債合計 29,967,594.63
負債合計 872,085,332.84
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
實收資本(或股本) 520,826,278.00
資本公積 796,604,792.22
盈餘公積 265,756,785.80
減:庫存股
未分配利潤 1,292,671,265.17
少數股東權益 823,239,615.69
外幣報表折算價差 -21,111,613.59
非正常經營項目收益調整
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合計 3,677,987,123.29
負債和所有者(或股東權益)合計 4,550,072,456.13

利潤表
時間 2008年度
一、營業收入 2,939,049,511.33
減:營業成本 1,721,837,973.25
營業稅金及附加 34,154,774.40
銷售費用 507,281,852.14
管理費用 242,857,097.99
堪探費用
財務費用 4,784,178.98
資產減值損失 21,665,414.66
加: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
投資收益 1,623,741.06
其中: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權益 1,623,741.06
二、營業利潤(虧損以「-」號填列) 408,091,960.97
加:補貼收入
營業外收入 8,914,332.92
減:營業外支出 1,074,354.23
其中: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損失 397,335.84
三、利潤總額(虧損總額以「-」號填列) 415,931,939.66
減:所得稅費用 65,294,600.07
四、凈利潤(凈虧損以「-」號填列) 350,637,339.59
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258,946,471.84
少數股東損益 91,690,867.75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0.50
(二)稀釋每股收益 0.50

現金流量表
時間 2008年度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2,594,577,684.51
收到的稅費返還 16,539,523.70
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18,447,068.54
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 2,629,564,276.75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1,023,757,662.94
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419,907,532.31
支付的各項稅費 374,690,024.88
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388,419,124.98
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 2,206,774,345.11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422,789,931.64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
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 800,000.00
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 1,049,711.00
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凈額
收到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16,009,614.35
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小計 17,859,325.35
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 40,486,925.96
投資支付的現金 510,000.00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凈額 2,369,716.00
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小計 43,366,641.96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25,507,316.61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 2,749,000.00
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 173,000,000.00
收到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小計 175,749,000.00
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 173,000,000.00
分配股利、利潤或償還利息支付的現金 102,623,961.60
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2,387,406.99
籌資活動現金流出小計 278,011,368.59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02,262,368.59
四、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 -5,412,039.65
五、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289,608,206.79
加:期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余額 890,756,577.29
六、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余額 1,

『叄』 目前醫葯股中市盈率低未來有發展前景的個股有哪些總股本盤子要在以下5個億

如何選股

我國滬深股市發展至今已有上千隻A股,經過十年的風風雨雨,投資者已日
漸成熟,從早期個股的普漲普跌發展到現在,已經徹底告別了齊漲齊跌時代。從近
兩年的行情分析,每次上揚行情中漲升的個股所佔比例不過1/2左右,而走勢超過
大盤的個股更是稀少,很多人即使判斷對了大勢,卻由於選股的偏差,仍然無法獲
取盈利,可見選股對於投資者的重要。

第一節 選股的基本策略

如何正確地選擇股票,100多年來人們創造出各種方法,多得使人感覺目不暇
接,但是不論有多少變化,可以歸納為基本的幾種投資策略。

一、 價值發現:
是華爾街最傳統的投資方法,近幾年來也被我國投資者所認同,價值發現方法
的基本思路,是運用市盈率、市凈率等一些基本指標來發現價值被低估的個股。該
方法由於要求分析人具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對於非專業投資者具有一定的困難。該
方法的理論基礎是價格總會向價值回歸。

二、 選擇高成長股:
該方法近年來在國內外越來越流行。它關注的是公司未來利潤的高增長,而市
盈率等傳統價值判斷標准則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採用這一價值取向選股,人們最傾
心的是高科技股。

三、 技術分析選股:
技術分析是基於以下三大假設:(1) 市場行為涵蓋一切信息;(2)價格沿趨勢變
動;(3) 歷史會重演。在上述假設前提下,以技術分析方法進行選股,通常一般不
必過多關注公司的經營、財務狀況等基本面情況,而是運用技術分析理論或技術分
析指標,通過對圖表的分析來進行選股。該方法的基礎是股票的價格波動性,即不
管股票的價值是多少,股票價格總是存在周期性的波動,技術分析選股就是從中尋
找超跌個股,捕捉獲利機會。

四、 立足於大盤指數的投資組合(指數基金):
隨著股票家數的增加,許多人發現,也許可以准確判斷大勢,但是要選對股票
可就太困難了,要想獲取超過平均的收益也越來越困難,往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
力,取得的效果也就和大盤差不多、甚至還差,與其這樣,不如不作任何分析選
股,而是完全參照指數的構成做一個投資組合,至少可以取得和大盤同步的投資收
益。如果有一個與大盤一致的指數基金,投資者就不需要選股,只需在看好股市的
時候買入該基金、在看空股市的時候賣出。由於我國還沒有出現指數基金,投資者
無法按此策略投資,但是對該方法的思想可以有借鑒作用。
上述策略,主要是以兩大證券投資基本分析方法為基礎,即基本分析和技術分
析。由上述的基本選股策略,可以衍生出各種選股方法,另外隨著市場走勢和市場
熱點不同,在股市發展的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選股策略和方法。此外,不同的
人也會創造出各人獨特的選股方法和選股技巧。

zx0430 04-9-5 12:06

第二節 基本分析選股

基本分析選股,即對擬投資公司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包括公司的經營情況、
管理情況、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前景等,由研究公司的內在價值入手,確定公司股
票的合理價格,進而通過比較市場價位與合理定價的差別來確定是否購買該公司股
票。

一. 公司所處行業和發展周期
任何公司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的速度與其所處行業密切相關。一般來說,任何行
業都有其自身的產生、發展和衰落的生命周期,人們把行業的生命周期分為初創
期、成長期、穩定期、衰退期四個階段,不同行業經歷這四個階段的時間長短不
一。一般在初創期,盈利少、風險大,因而股價較低;成長期利潤大增,風險有所
降低但仍然較高,行業總體股價水平上升,個股股價波動幅度較大;成熟期盈利相
對穩定但增幅降低,風險較小,股價比較平穩;衰退期的行業通常稱朝陽行業,盈
利減少、風險較大、財務狀況逐漸惡化,股價呈跌勢。因此公司的股價與所處行業
存在一定的關聯。
通常人們在選則個股時,要考慮到行業因素的影響,盡量選擇高成長行業的個
股,而避免選擇夕陽行業的個股。例如我國的通信行業,近年來以每年30%以上
的速度發展,行業發展速度遠遠高於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是典型的朝陽行業,通信
類的上市公司在股市中倍受青睞,其市場定位通常較高,往往成為股市中的高價貴
族股。另外象生物工程行業、電子信息行業的個股,源於行業的高成長性和未來的
光明前景也都受到熱烈追捧。
上市公司的股價,更多地是受到其自身發展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影響。任何一家
公司,與行業發展周期相仿,也存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同樣也可以劃分為初創期、
成長期、穩定期和衰退期。以家電行業的四川長虹為例,從初創到打出自己的知名
品牌,之後經歷了11年的高速成長期,目前已進入成熟期,它的股價,也在幾年
中經歷了十餘倍的狂飈後穩定下來。又如滬市中的大盤股新鋼礬,雖然屬於被認為
是夕陽行業的鋼鐵行業,但是由於自身良好的經營和管理水平,98年實現了凈利
潤增長超過100%的驕人業績,說明夕陽行業中照樣可以出現朝陽企業。以上事實
表明,行業發展周期和公司自身的發展周期有時可能差別很大,投資者在選股時既
要考慮行業周期,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我國,由於公司的一般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企業的短期經營思想比
較濃厚,要想獲得長期持續穩定的發展難度較大 ,上市公司中往往曇花一現者較
多,這從某種程度上增大了選股的難度。

二. 公司競爭地位和經營管理情況分析
市場經濟的規律是優勝劣汰,無競爭優勢的企業,註定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
萎縮及至消亡,只有確立了競爭優勢,並且不斷地通過技術更新、開發新產品等各
種措施來保持這種優勢,公司才能長期存在,公司的股票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決
定一家公司競爭地位的首要因素是公司的技術水平,其次是公司的管理水平,另外
市場開拓能力和市場佔有率、規模效益和項目儲備及新產品開發能力也是決定公司
競爭能力的重要方面。對公司的競爭地位進行分析,可以使我們對公司的未來發展
情況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分析,主
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管理人員素質和能力、企業經營效率、內部管理制度、人
才的合理使用等。
通過對公司競爭地位和經營管理情況的分析,我們可以對公司基本素質有比較
深入的了解,這一切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很有幫助。

三. 公司財務分析
如果說,對公司的競爭地位和經營管理情況進行的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那
么對公司財務報表進行的財務分析則是對公司情況的定量分析。本書在第五章中已
對詳細介紹了公司財務分析的方法,此處就不再重復。

四. 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和利潤預測
投資者可以綜合分析公司各方面情況,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作一基本估計,
分析方法主要從上面介紹的幾方面加以考慮。另外還可通過對公司的產品產量、成
本、利潤率、各項費用等各因素的分析,預測公司下一期或幾期的利潤,以便為公
司的內在價值作一定量估計。這項工作由於專業性較強,一般由專業分析師進行。
普通投資者雖然對利潤預測難度較大,仍然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作一大概的估
計,對於選股的投資決策不無裨益。

五.發現公司已存在或潛在的重大問題
在選股時,除對公司其它各方面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外,我們還必須通過對公司
年報、中報以及其它各類披露信息的分析,發現公司存在的或潛在的重大問題,及
時調整投資策略,迴避風險。由於各家公司所處行業、發展周期、經營環境、地域
等各不相同,存在的問題也會各不相同,我們必須針對每家的情況作具體的分析,
沒有一個固定的分析模式,但是一般發生的重大問題容易出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公司生產經營存在極大問題,甚至難以持續經營
公司生產經營發生極大問題,持續經營都難以維持,甚至資不抵債,瀕臨破產
和倒閉的邊緣。
2. 公司發生重大訴訟案件
由於債務或擔保連帶責任等,公司發生重大訴訟案件,涉及金額巨大,一旦債
務成立並限期償還,將嚴重影響公司利潤、對生產經營將產生重大影響,對公司信
譽也可能受到很大損害。更為嚴重的公司還可能面臨破產危險。
3.投資項目失敗 ,公司遭受重大損失
公司運用募股資金或債務資金,進行項目投資,由於事先估計不足、或投資環
境發生重大變化、或產品銷路發生變化、或技術上難以實現等各種原因,使得投資
項目失敗,公司遭受重大損失,對公司未來的盈利預測發生重大改變。
4.從財務指標中發現重大問題
從一些財務指標中可以發現公司存在的重大問題。(1) 應收帳款絕對值和增幅
巨大,應收帳款周轉率過低,說明公司在帳款回收上可能出現了較大問題;(2) 存
貨巨額增加、存貨周轉率下降,很可能公司產品銷售發生問題,產品積壓,這時最
好再進一步分析是原材料增加還是產成品大幅增加;(3) 關聯交易數額巨大,或者
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或者上市公司的銷售額大部分來源於母
公司,利潤可能存在虛假,但是對待關聯交易需認真分析,也許一切交易都是正常
合法的;(4) 利潤虛假,對此問題一般投資者很難發現,但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
跡,例如凈利潤主要來源於非主營利潤,或公司的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改變,某年
的凈利潤卻突然大幅增長等,隨著我國證券法的實施及監管措施的俞加完善,這一
困擾投資者的問題有望呈逐漸好轉趨勢。
實例:瓊民源(0508),96年公司業績發生突變,凈利潤由95年的38萬躍升
至4.85億元,每股收益高達0.87元。該股是96年和97年初的明星股,一年多時
間里股價翻幾番,以火箭般的速度一躍成為高價績優股,一時該股跟風者眾,許多
股民以持有瓊民源為時尚。然而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一些重大的可疑之處,該公司
96年的主營業務利潤僅39萬元,而其它業務利潤卻高達4.41億元,投資收益也有
3015萬元,這樣一種收益結構不能不讓人對該公司打上一個大問號。果然由於虛
假利潤等問題,該股自97年3月1日開始停牌,共計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該股的
投資者所遭受的資金損失和心靈上的傷痛無疑是巨大的,而假如當初投資者將該公
司列入問題公司行列,敬而遠之,則結果將不會這般慘痛。(雖說最後政府介入圓
滿地解決了瓊民源事件,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仍應引以為戒)
總之,投資者對選擇問題公司股票必須持慎之又慎的態度,最好是敬而遠之,
迴避問題股應是運用基本分析方法所堅持的基本原則。

六.結合市盈率指標選股
運用基本分析方法,我們可以通過每股盈利、市盈率等指標,並綜合考慮公司
所在板塊、股本大小、公司發展前景等因素,確定公司的合理價格,如果價格被低
估,則可作為備選股票,擇機買入。
在此方法中,市盈率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究竟市盈率處在什麼位置比較合
理,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平均市盈率差距也很大,歐美國家
股市平均市盈率經常保持在20倍左右,日本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居60倍以上。
近幾年來,我國滬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在30-50倍的范圍內波動,一般來
說,30倍左右是低風險區,50倍左右是高風險區。
從投資價值的角度分析,假如我們把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收益
率,那麼在股市中高於這一收益率的收益水平就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例如我們以目
前的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3.78% 所對應的市盈率26.5倍,作為判斷股票投資價值
的標准,低於這一市盈率水平的股票,就可以認為價值被低估、具備了投資價值。
然而如果僅從這一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必然要犯錯誤,因為市盈率受一些因素的
影響巨大。
首先,市盈率水平與公司所處行業密切相關。例如,生物醫葯行業作為高成長
行業,其市場定位一直很高,動輒50-60倍的市盈率並不鮮見;97年的大牛股深
科技,作為電子信息行業的龍頭股,市盈率曾高達70倍;而曾極度不被人看好的
鋼鐵板塊個股,市盈率常常在10倍左右徘徊。
其次,市盈率還受股本大小和股價高低的影響。一般說,股本越小的股票越受
青睞,其市場定位和市盈率越高,有人將此成為小公司效應,美國的Baze 1981年
最早研究了這種現象,他將紐約股票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分為5類,發現最小一類的
公司股票平均收益率要高出最大一類的股票平均收益率達 19.8%。據筆者的觀察,
我國的小公司效應更為明顯,並且呈現不同的特點,由於非流通股的存在,市盈率
更多地是與流通股的聯系緊密。另外,偏愛低價股是我國股市的一大特色,股價越
低,市盈率越高,有時每股收益才幾分錢的股票,股價達到5、6元還被認為便
宜,這一價值取向不能說是成熟市場的表現,但在目前,在判斷市盈率的高低時,
我們還必須考慮到這一因素的影響。
此外,公司高成長與否,對市盈率有重大影響。俗話說,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
未來,一個對未來有良好預期的個股,其股價自然就高。公司未來前景越好,成長
性越高,市盈率水平就越高。那麼如何衡量這一因素呢,我們在此引入動態市盈率
的概念,從市盈率的公式可以看出,市盈率是股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每股收益的
變化,使市盈率向相反方向變化,由每股收益的不同,我們可以計算出3種市盈
率,即市盈率Ⅰ,市盈率Ⅱ,市盈率Ⅲ。
市盈率Ⅰ=考察期股價 / 上年度每股收益
市盈率Ⅱ=考察期股價 / 中期每股收益 ×2
市盈率Ⅲ=考察期股價 / 預期本年每股收益
市盈率Ⅰ是基於假設企業考察期每股收益與上年每股收益相同,而上年每股收
益實際上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當前的實際經營情況和獲利能力,因此該市盈率不能
真實地反映實際市盈率水平,其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例如一隻市盈率Ⅰ為100倍的
股票,若其利潤增長1倍,則實際市盈率就降到50了,反之,一隻市盈率Ⅰ僅20
倍的股票,若其盈利能力大幅滑坡,則其市盈率就大大提高了。中期業績公布後,
許多人用市盈率Ⅱ來選擇股票,缺陷也是明顯的,公司上半年的收益不等於全年的
收益,有時還差距很大。由於企業的未來每股收益較難預測,不確定因素太多,市
盈率Ⅲ很可能與實際情況有很大出入,但是無論如何,它是人們經過綜合分析公司
的情況,得出的結論,具有很大參考價值。 3種市盈率雖然各有不足,畢竟是投資
的重要依據,我們將3種市盈率結合起來考慮問題就會更加全面。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市盈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要辯證地看待市盈率,而
且應該把市盈率和成長性結合起來考慮。在成長性類似的企業中,應選擇市盈率低
的股票,若一個企業成長性良好,即使市盈率高些也還是可以介入。

選擇高成長股實例:中興通訊
中興通訊是一家通信行業領域的企業,97.11月上市,上市後一直定位較高,
股價在20幾元徘徊。98年初公布97年度報告,每股收益0.46元。年報公布後該
股並沒有大幅下跌,僅最低調整至21元、市盈率45倍時,即開始一波上揚行情,
股價最高升至37.88元,按97年業績計算,市盈率高達80倍。其原因就是投資者
對該公司的未來前景普遍看好,預測到它98年度會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果然,
隨後公布的該股98年業績為0.47元/股,98年度全年業績在10送3擴股後還達到
0.97元/股,公司凈利潤增長100%以上,至此該股的市盈率大幅下降。假如有一個
投資者在97年初,經過對公司基本面情況的認真分析,認定該公司正處於高速發
展階段,98年利潤增長有望達到100%,即98年度可望達到每股收益0.90元,當
時的股價為21-24元,按97年業績計,市盈率Ⅰ為45--52倍,但是市盈率Ⅲ
僅23-27倍,而當時市場上對高科技股的定位可達市盈率35-40倍,即預計該股
的價格有可能達到36元,這時的股價與預計價格相差很大一段空間(50%左
右),投資價值顯現,即使預測有一定的偏差仍然不會導致虧損,市場風險較小,
這時如果該投資者果斷買入,在98年的最後一天賣出,可獲利60%。

zx0430 04-9-5 12:07

第三節 技術分析選股

在股市投資實戰中,運用公司基本面情況選股的方法,主要適用於專業投資
者,對廣大中小投資者及利用業余時間炒股的股民,無論從時間、精力以及所要求
的知識面和掌握的信息來說,都存在一定困難,因此該方法在廣大中小股民中的應
用具有局限性。而技術分析選股,由於其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考慮問題比較直
接,與市場聯系緊密,且由於價格、成交量等技術數據、技術分析手段的獲得相對
容易,以及電腦、乾隆軟體等技術分析工具的普及,使得該方法的應用日漸普遍。
技術分析方法一般是將選股與買入有機地結合起來,選股過程也是確定買入時
機的過程。

一. 尋找真正底部,捕捉潛在黑馬
運用MACD指標選股

選擇股價經深幅下挫、長期橫盤的個股,同時伴隨成交量的極度萎縮,繼爾股
價開始小幅揚升,MACD指標上穿零軸。此時還不是介入時機,還應耐心等待股
價回調,待MACD指標回至零軸之下,再觀察股價是否創下新低。在股價不創新低
的前提之下,股價再次上揚,同時MACD指標再次向上穿越零軸時,則選定該
股,此時為最佳買進時機。
選股原則:
(1)深幅回調:股價從前期歷史高點回落幅度,就質優股而言,回落30%左右;對
一般性個股來說,股價折半;而對質劣股,其股價要砍去2/3可謂深幅回落。這里必須
結合對股票質地的研究,例如對於高成長的績優股來說,跌去1/3就屬不易,而對
於一隻有摘牌危險的ST個股,跌去2/3也屬正常,這里沒有絕對的標准。因此必
須辯證地看待某隻個股的跌幅,當投資者對此把握不住時,建議重點關注股價已跌
去2/3的個股。
(2)長期縮量橫盤:一般而言,在控盤機構完成出貨過程之後,如果股價沒有一
個深幅的回調,就很難有再次上揚的空間,這樣當然無法吸引新多入場。只有經過
股價的長期橫盤使60日、80日、120日等中長期均線基本由下降趨勢轉平,即股價
的下降趨勢已改變,中長期投資者平均持股成本已趨於一致。這時股價才對新多頭
有吸引力。長期橫盤時應伴隨著成交量的極度萎縮,如果仍然保持大的成交量,說
明做空能量依然較強,上升動力不足。
(3)MACD第一次上穿零軸時不動:股價經過大幅下跌後,第一波段行情極有可
能是被套機構的解套行情。即使是新多頭的建倉動作,絕大多數情況下也還存在一
個較殘酷的洗盤過程。因此,MACD指標第一次上穿零軸並非最佳買點。(此處
MACD取常態指標)
(4)股價不再創新低:從趨勢角度而言,股價高低點的依次下移意味著整個下降
波段沒有結束,在一個下降趨勢中找底是一種極不明智的行為,因此股價不再創新
低是保證投資者只在上升趨勢中操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在此基礎之上,伴隨著股價
上揚,MACD再次上穿零軸,又一波升浪已起,方可初步確認已到中線建倉良機。

利用上述原則選擇並買入潛力個股後,如果股價不漲反跌,MACD再次回到零
軸之下,應密切關注股價動向,一旦股價創下新低,說明下跌趨勢未止,應堅決止
損出局。否則應視為反復築底的洗盤行為。

實例:龍舟股份(600711),(見圖4.),該股自97年7月下旬見頂18.72元之後,
在兩個月內跌至7元以下,股價幾乎跌去2/3。而經過這次典型的「深幅下挫」之後,
該股隨滬市大盤在9月23日見底,開始了長達三個月的築底階段。這期間,股價窄幅
波動,成交低迷,12月3日單日成交量僅4.6萬股,相當於行情高峰時413萬股的單日
最高成交量的1/10,滿足「長期縮量橫盤」的必要條件;同時,股價始終在6.5元上
方,沒有再創新底。進入12月底龍盤股份股價開始出現異動,先是成交量溫和放大,
每隔一個月有一個量能急升的過程。MACD指標在零軸下方5個月後第一次上穿
零軸,60日、80日、120日等中長期均線基本走平,說明中長期投資者持股成本接
近,無殺跌動能,且有新多入場收集底部籌碼。隨後開始的洗盤行為使MACD指標重
回零軸之下,但股價在觸及回調1/2位時受60日、80日、120日等多條中長期均線
交匯帶的支撐無法下行,並開始重拾升勢,MACD指標第二次上穿零軸,此時已到最佳
買點。即使隨後仍有大規模洗盤行為,但三條中長期均線已開始上行,顯示後期股
價走勢已成大漲小回的中期上揚格局。

二. 尋找由底部起動的強勢股
1.運用ROC指標選股
經過長期縮量橫盤的個股,在開始進入上升趨勢後,股價首次出現加速上揚,
使得ROC指標在常態下,第一次出現連過零軸以上三條天線的現象,顯示該股極
具黑馬相,可於回調時介入。
選股關鍵:
(1)底部區域起動:首先結合上文判明股價處於底部區域。(ROC取常態值)
(2)股價快速拉升:變動速率ROC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其在測量極端行情時
有著良好的績效。伴隨股價在上揚初期所出現的快速拉升,ROC指標連續越過三
條天線,顯示出機構有拉高建倉跡象。而強調這種狀況需第一次出現則是為了保證
股價仍在底部區域附近。
(3)適用范圍:該方法不適用於超級大盤股及剛上市新股。ROC指標連過三條
天線,一般股價已有50%以上漲幅,對於超級大盤股而言已具有很大風險,漲升
空間已經不大。而剛上市新股的市場定位尚未經受時間考驗,利用該指標行動缺乏
合理性。
上文中所謂ROC指標在常態下,是指在錢龍動態中不對開機界面做放大或縮小,
以免引起第三條天線值的變化而無法取得統一標准。

實例:仍以龍舟股份(600711)為例,(見圖 ),該股在盤出底部之後於98年4
月份開始第一波加速上揚行情。這期間成交量明顯放大,股價從不足9元在一周之
內迅速上摸11.89元高位,帶動ROC指標在4月7日達到28.91,一舉突破當時第
三條天線27.7,顯示有機構不計成本拉高建倉。雖然其後仍有深幅洗盤動作,但黑
馬相已顯露無遺。該股在半年多時間里連續大幅揚升,股價最高於98年10月達到
23.47元,從第一次突破第三條天線時介入計,漲幅達一倍多。
該方法即可幫助投資者選擇強勢股,又可使投資者避免過早將黑馬股拋掉。

『肆』 至2016年,教育部批准設立生物制葯專業的高校有多少所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此指標表示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元流動資產作為償付擔保,反映了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流動比率越高反映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過高的流動比率表明資產利用率低下,管理鬆懈,資金浪費,同時也表明過於保守,沒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流動比率過低,則表明短期負債償付能力較弱,財務風險較大。流動比率大小就應與同行進行比較,控制在合適的值。國際上公認為2,對於大部分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因為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約占流動資產的一半,剩下的流動性較大的流動資產至少要等於流動負債,的短期負債能力才有保證。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一般認為,工業生產性合理的流動比率最低應該是2。這是因為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金額約占流動資產總額的一半,剩下的流動性較強的流動資產至少要等於流動負債,這樣的短期償債能力才會有保證。格雷厄姆在《聰明的者》中提出的防禦型者選股標準是:對於工業而言,流動資產應該至少是流動負債的兩倍,即流動比率不低於2。

『伍』 財務:ROA比ROE還高

公式理解錯誤。
ROE和ROA的「R」並不是一個概念,ROE中的RETURN指的是net
profit,ROA的return指的是ebit也就是系稅前利潤,ROE和ROA相除時兩者的return不能抵消,所以也就不存在asset小於equity的現象。
ROE的全稱是Return
on
Equality,即股東權益收益率,ROE=凈利潤/股東權益,它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標,它告訴我們一家公司對股東所提供資本的使用效率,反映了權益資本中每一元錢投入的產出水平,它的使用排除了企業所在行業、規模大小、發展階段的干擾因此,是一個適用於所有類型企業的通用尺度。很多職業經理人的職業起伏和獎金數額就是由這個指標決定的。

ROE=凈利潤/股東權益=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資產*資產/股東權益
=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財務杠桿
ROA是企業一定時期內實現的收益額與該時期企業資產總額的比率,它是反映企業資產綜合利用效果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總資產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ROA
=
稅前凈利潤
/
總資產
其中,「總資產」指企業負債和股東權益之和,具體項目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存貨、長期投資、房屋設備及辦公用品、土地或礦產資產。一般來說,由於各行業對資金利用程度的大小不同,ROA水平的高低評判也相應不同。對銀行、保險、證券、電信等重資金運作的企業來說,ROA的評判更為重要。

『陸』 求一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生物制葯專業的),急用!萬分感謝!

引言:尋夢……
大學,一個帶著夢幻色彩的地方,年輕的我們懷揣這斑斕的夢來到這個期盼已久的地方。享受自由、展現青春、釋放激情……然而卻有很多人迷失在了斑斕的夢中。我們需要一座燈塔來指引我們的方向,引導我們在人生道路上邁出正確的步伐,讓每一天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一、自我分析與角色建議
個人分析:
職業興趣:從測評分析報告中得出,我屬於典型的研究型,對抽象的、分析的、靈活的定向人物性質的職業比較感興趣,喜歡尋根問底,熱衷於思考問題,擅長分析,獨立性強。另外,對管理型、社會型的工作也比較有興趣。
職業能力:我對於邏輯推理的能力比較強,而信息分析能力也不錯,比較喜歡對復雜的事物進行思考,工作認真、負責。善於規劃自己的方向與目標,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但人際關系一般,不善於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抗壓能力偏低,有時過於謹慎,不敢嘗試新鮮事物。
個人特質:洞察力強,我這個人有很強的責任心,因而對工作比較熱情,能吃苦耐勞,是努力工作的典型,並且秉著」一旦開始,我就要努力做到最好「的理念做任何事;總是試圖用理論分析各種問題。
職業價值觀:從我的測評結果可以知道,管理、成就感和自我實現取向是我最重視的。我認為「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自己的工作中,如果在不考慮工資收入的前提下,我要考慮在這份工作中我能否不斷創新,不斷取得成就,不斷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肯定,同時也會考這份工作能否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最後也會考慮我的能力是否勝任等相關問題。
勝任能力:
能力優勢:處事沉穩、認真、嚴肅;做事有始有終且縝密,決定一件事情後,就堅定不移的做下去;注重實務和環境的現實狀況,講究實際的效果;有責任心並值得依賴;重視邏輯與客觀分析,獨立工作能力很強;很低調,不喜歡顯露,即使在危機之時也會顯得沉著與平靜。
能力劣勢:容易變得頑固,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從而否定一些有益的觀點;做事上謹小慎微,有時候不夠大膽與具備魄力;不善於表達,也不善於表揚別人,會讓別人看上去感覺我很冷酷與孤傲,不敢與我交往;過於追求原則與效率,會讓工作環境充滿壓抑與敵意,職員工士氣不高,動力降低;缺乏人際、人情的處理能力。
自我分析小結:我認為自己有明確的職業興趣和一定的職業能力,並且有適應理想職業 需要的一些特質,但是也有一定的劣勢,所以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更適合職業崗位。適合的工作類型要求是重視思考能力,關注細節,擁有客觀公正的態度,能有條理的完成工作。
角色建議:
父親:努力提升自己。
母親:要安穩,自己喜歡就好。
老師:要去能實現自我價值的領域。
同學: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二、社會環境規劃與職業分析
1、家庭環境分析:家庭經濟能力一般 ,收入穩定,能維持正常生活,但對我的學習費用仍覺得有一定負擔;家庭文化氛圍很好,父母從小就十分重視對我的培養;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融洽。
2、學校環境分析:
3、社會環境分析:近年來,我國畢業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多,2009年高校畢業生將達619萬,預計今後三年內還將以每年50萬的速度增長。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出現「就業寒流」。而今年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式一片暗淡,不少企業進行大面積裁員,所以就業環境不是很好。
但,根據預計,這場金融危機大概會持續兩年左右,再加上一定的緩沖期,到我開始就業時,金融危機應該剛好過去,全球經濟處於重振期,可謂「百廢待新,百業待舉」,充滿機遇。只要善於抓住機會,未來還是很光明的。
4、職業環境分析:
前景分析:管理類專業是目前比較熱門的專業之一,不管是在外企還是國企,高層管理人員價值越來越高。而人力資源管理又是管理類專業中興起的一闕。在另一方面,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知識人才十分稀缺。總的來說前景不錯。但,這個專業的工作和財務、營銷相比,還是有差距,而且發展也會比較慢,所以一定要有耐性。懂得用時間換空間。
企業分析:在這個人才是一切的新時代,許多企業將會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去尋求人才和留住人才。而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客觀上要求各個企業必須充分重視人力資源管理。但企業最重視的還是實踐經驗,因而,我可以選擇在一個相對規范的企業從基層做開始,一步步慢慢積累經驗。在校期間多考證件,拓寬就業領域。
薪金分析:人力資源行業新進人員的平均薪金水平在1500~2500之間,薪酬主體集中在3000~3999之間,4000~6000區間也占重要部分,二做到總監級別可拿到10000元以上,工資不菲。
總結:人力資源崗位的發展前景不錯——一需求量越來越大,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二薪資越來越好;三在企業位置越來越重要。
5、地域分析:
目標城市:連雲港
簡介:連雲港,位於江蘇省東北部,隴海鐵路終點,東臨黃河,北接山東,南連長江與淮河,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屬濕潤的季風氣候。
優勢:
地域——水路交通發達,是亞歐大陸東段的終點,同時又是我國的重要港口。具有較強的對外貿易能力,腹地廣闊、穩定。
經濟——綜合實力不斷上升,近年對外經濟與旅遊業超常發展,財政實力持續增強,信貸規模繼續擴大。另外,保險事業也穩健發展,人民生活 水平大幅度提高。
如果去連雲港所要面對的問題:
1 戶口問題——如今戶口很難轉移,而很多企業害怕被員工欺騙而不敢使用無本地戶口的人。
解決方法:可通過考研來轉移自己的戶口。本人已有考研打算,雖然連雲港沒有我所理想的大學,但其附近的南京審計大學的經管類專業在全國是很出名的,可以予以考慮。
2飲食習慣問題——我本人並不喜歡甜食。
解決方法:一要盡量習慣,二在連雲港雖然沒有能吃地道的湖北菜的地方,但有很多湘、川菜館,口味相近
三、職業定位
綜合前面的自我分析和職業環境分析兩部分內容,我得出本人的職業定位的SWOT分析如下:
內部因素 優勢因素(S ) 弱勢因素(W)
邏輯推理能力與獨立分析能力很強,頭腦靈活。 有時過於理性會忽略別人的感受。
工作有毅力,認真負責,處事沉穩。 不善與人交流,缺乏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外部因素 機會因素(O) 威脅因素(T)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逐漸受到企業重視。 人力資源管理在很多企業中處於剛起步階段,其運作很不規范。
在沿海地區工作崗位相對較多,經濟方面,仍有發展前景。 社會環境不斷變化,競爭激烈,就業形式日益嚴峻。
結論:
1)職業目標:根據自己的職業興趣與個人能力,我希望最終成為一名從事於第三產業的大中型企業人力資源部經理。
2)職業發展途徑:考多種證——考研——人力資源助理——人力資源專員—— 人力資源經理
四、職業生涯目標劃分
1、2012年~2016年 成果目標:進入某目標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助理工作
學歷目標:高校研究生畢業
能力目標:了解公司,將所學知識一定的用於實踐
經濟目標 :2000~3500左右的月收入
2、2017年~2020年 成果目標:人力資源專員
能力目標:熟悉部門運作,能為公司提出有效的建議,能熟練的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
經濟目標:5000左右的月收入、
3、2021年~ 成果目標: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
能力目標:熟悉公司運作,具有遠見,能制定有效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使部門發展與公司發展保持一致 ,能夠與員工實現無障礙溝通。
經濟目標:8000~10000左右
五、計劃實施方案
基本方法:1 教育培訓法 2 討論交流法 3實踐鍛煉法
1.大學期間:2009年~2012年
1)學好各科專業知識,掌握經管行業的基本知識。
2)努力學習英語,盡快過四級,爭取過六級。用時積極准備考其他多種證書。
3)從現在開始,關注考研信息,准備考研。
4)假期打工(與本人專業相符合的工作),積累社會經驗。
5)與同學交流,從同學那裡學到對自己有益的知識。
2.大學畢業後五年:2012年~2016年
繼續努力學習,在學習專業知識同時利用空閑時間繼續積累工作經驗。
3.長期計劃:
1)工作之餘,不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
2)參加一些活動,與人多溝通,學會人際交流。建立良好的交流網。
3)努力工作,積極博得提升的機會。
4)多看書,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
5)堅持鍛煉身體,以保證自己能以最佳狀態來面對任何事。
六、評估調整
評估內容:職業目標評估(是否需要重新選擇職業)
職業途徑評估(是否需要調整發展方向)
實施策略評估(是否需要改變行動策略)
其他因素評估(身體、經濟、家庭狀況等)
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所以我要對我的職業規劃作出一些風險預測,以及准備好解決方案。
1、大學畢業後,沒有考上研究生,則直接參加工作,積累資本,為以後職業生涯的發展做准備。
2、若由於某種原因導致我無法在連雲港開始我的職業生涯,則可嘗試去長沙發展。
3、若一開始不能從事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對口的職業,則可考慮先從其他相關行業(如行政管理類)做起,日後再過渡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行業。

結束語:
事情是不會已成不變的,
我會對自己的規劃適時作出調整,
並每半年做一次自我評估,
按照實際情況作出一些變更,
使我的職業生涯規劃書能更好的指引我的人生之路,為我以後的道路減少阻礙。

『柒』 醫葯研究中BD是什麼意思

BD的概念和職責 BD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有些陌生,大多數聽過這個詞,但也不知道BD到底是幹啥的。BD,全稱也就是Business Development,直譯過來稱為「商務發展(拓展)」或者叫「業務發展(拓展)」。在國外,無論大小醫葯公司,都會設有BD的職位,其主要的職責包括新產品的許可和購買,企業的合作、兼並、收購,企業的戰略規劃等等方面的職能。一般來說,BD的頭是公司的VP,有的是Senior VP,地位舉足輕重。在國外企業,BD通常擁有技術背景,又有財務或金融背景,也就是說PhD+MBA,有的甚至還是Attorney。在醫葯企業中,BD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專利產品的許可和購買。在目前big pharma普遍存在研發管線不足,需要大量的外界品種填充進來;而小的研發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靠技術(產品)轉讓和無形資產經營,公司能否生存,股票能否上漲,能否吸引下一輪的投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BD部門能否為自己的技術找到好買家,賣出好價錢。因此,買賣雙方都需要BD這個橋梁,BD的地位就凸現了。 說了這么多,大家應該明白BD是干什麼的吧,就相當於我們國內之前葯企那些買批件買產品的部門。10年前,國內醫葯界遍地是黃金,品種俯拾皆是,很多公司研發部門和市場部門就能夠決定買什麼品種,做什麼品種;但後來,老闆發現能做的不受專利限制的品種已經很少,另一方面當年拍腦袋選的品種很多都不掙錢。所以老闆覺得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來管這攤子事,為公司的下一步發展找新的機會,所以國內醫葯企業的BD部門也就應運而生了。近兩年和國內外很多的BD打過交道,收了不少名片,發現國內的BD已經開始形成雛形了,不過很多企業的BD部門也有自己的別稱,例如先聲葯業的BD部門稱為「合作研發部」。個人覺得,日本Taiho的BD隸屬Proct Researching and Licensing,這個定義最符合我們目前所述的職能;當然,它的這個Researching更多是Evaluating的意思。近來各大葯廠的商務開發精英頻頻跳槽,技術轉讓和產品收購成風,大有重商務輕研發之勢 凡是搞科學的人,都清楚R&D的含意和職責是「研究與開發」,是創新型企業的生命線。但未必所有人都明白BD是公司的什麼部門,其具體職責如何?BD是商務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的縮寫,葯廠無論大小都設有這一部門,該部門通常由副總裁掛帥,預算經費很大,可直接向公司最高層報告,其下所屬員工也大多具有雙學位或高學歷,如博士、MBA、律師或金融分析師背景。
擁有BD頭銜在許多公司象徵著權力部門和舉足輕重的身份,照理是一份顯赫而令人羨慕的高薪工作,但從事BD的工作人員從來就不輕松,尤其是現在,各大葯廠都有具體指標,每年需要買進一定數量的新品來填補空缺。
BD緣何受到如此重視呢?這是因為葯廠普遍存在研發效率低下的問題,惟有指望BD促使公司產品線繁榮昌盛,這要靠BD部門尋找外部新技術和產品。盡管各大葯廠養了成百上千名博士和資深科學家,但其工作壓力和效率遠不如中小企業,每年進入臨床試驗的新產品幾乎有一半來自外部,研發部門越來越像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臨床和商務開發部門。
商務精英跳槽忙
隨著BD熱度增加,BD高手的跳槽率也在逐漸升溫,已曝光的BD主管跳槽就涉及百時美施貴寶(BMS)、賽諾菲-安萬特、諾華、葛蘭素史克(GSK)和強生等知名公司。讓我們來看看最近業內都有哪些BD名人上了醫葯界的「八卦頭條」:
1.因為管理理念上的分歧,長期擔任BMS商務開拓和交易的Tamar Howson毅然放棄在大公司主管全球商業發展的美差,跳槽到BMS的商業合作夥伴Lexicon制葯公司。
2.雄心勃勃的拜耳-先靈撤換了經驗豐富的商業發展主管Chris Seaton,取而代之的是來自賽諾菲-安萬特和Biovail精通BD和技術轉讓業務的能人Michael Yeomans。
3.前不久,Victor Hartmann這位曾在2005年初憑諾華商業發展主管一職跳槽到Vertex的業內紅人也已離開這家生物技術公司,不露聲色地另謀高就。
這些人事變動表面看似企業高管的正常升遷、崗位輪換,甚至權力斗爭的結果,但其深層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大葯廠研發部門和商務部門的地位升遷。
BD部門除了買賣技術外,另一大使命是買賣公司及有形無形資產。業內一度盛傳的BMS將被賽諾菲-安萬特吞並,先靈葆雅將「名花有主」,這些猜測都未成真,倒是一波接一波的兼並案逐漸走進人們視野,有技術特色的中小企業不斷被大公司收買,各大葯廠自辦的風險基金現在也動作頻頻。或許用小錢介入早期技術含量高的創新技術平台和產品開發可以挖到「大金礦」,但必須有耐心和眼光。
當然,這么多BD主管頻繁跳槽也不排除存在個人利益動因。他們中有不少人投奔到中小生物技術公司,這是因為中小企業的BD主管更容易得到重用和重獎激勵,這些企業賺錢不靠產品經營,主要靠技術轉讓和資本經營。有時公司能否生存,股票能否上漲,主要取決於BD部門能否找到好婆家,賣出好價錢。

『捌』 海王生物財務分析報告

海王生物未脫財務困境
一直試圖走出債務泥潭的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業務經營上依然未能有起色。
2008年5月29日,海王生物(000078.SZ)發布公告稱,公司由於2007年度業績未能達到股改時承諾的1億元,按照規定,公司控股股東海王集團需以資本公積金3500萬元向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東追加對價,轉送3500萬股。

去年下半年以來,身負重債的海王生物不得不開始重組公司債務,期望降低財務費用。2007年中,海王生物董秘戴奉祥曾公開表示,對公司2007年實現承諾業績有信心。但遺憾的是,2008年4月29日公布的2007年業績顯示,全年利潤僅4633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利潤3868萬元,遠遠低於承諾預期。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海王生物近年來由於債務規模大,影響現金流後續投入,導致主營業務經營狀況很不樂觀,而經營上不能改善公司基本面也影響其貸款重組債務的進程,財務和經營形成惡性循環。
業績低迷
2006年4月,海王生物確定股權分置改革方案:非流通股股東向原流通股股東實行每10股轉增8.85股,相當於10送3.2。大股東同時承諾,公司2006年、2007年的凈利潤將分別達到4000萬元、10000萬元,,若未達到承諾,則將以向流通股股東定向轉增的方式進行股份追送。
2006年,海王生物凈利潤4247萬元,驚險越過承諾業績底線。其中,海王生物向母公司轉讓45%海王銀河醫葯投資公司股份獲得5926萬元的收益,另外出售上海龍頭醫葯獲得500萬收益,出售深圳市海王眼之寶科技獲得1000萬元收益,出售深圳海王葯業公司房產獲得170萬元收益,同時也由於轉讓100%亞洲資源股份而損失2700多萬元,盈虧對沖後,海王生物2006年處理資產所得收益近5000萬元。
去年,海王生物同樣通過向母公司處理杭州海王生物工程獲得1178萬元收益,出售銀河投資3.85%的股權獲得410萬元。
海王生物是我國生物醫葯、生物化學領域的龍頭企業,現擁有深圳海王工業城、福州海王制葯基地、三亞海王養殖基地以及新建的深圳寶安區疫苗生產基地等四個大型制葯工業基地,生產能力可達到產值50億元以上。
但1998年海王生物上市以來,卻一直處於虧損的邊緣,自2001年起至2004年,其歷年實際利潤分別為2981.9萬元、負3533.856萬元、369.94萬元、2266.44萬元,到2005年巨虧7.4億元。
根據和訊財經統計,海王生物上市後,募集資金兩次,共15.05億元,至今總計向全部股東派現2次,共0.34億元;海王生物派現金額是募資金額的2.28%,在全部A股中名列第1234位,遠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56.13%。
財務困境
海王生物的業績萎靡來自主營業務經營不善。聯合證券分析師谷方慶認為,海王生物經過多年的擴張,至今仍未培養出一個銷售規模上億的單品,目前單品銷售規模最大的是處方葯博寧,約7000萬元的規模,海王生物上市後融資頗多,達到15億元,跟大多數民營企業一樣,急於做大,迅速擴張。但是並沒有及時鞏固原有業務格局,相反不斷消耗公司內部資源。
海王生物最好的一塊資產海王英特龍於2004年成功分拆於香港創業板上市,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研發的亞單位流感疫苗是海王生物寄予厚望的項目,但該項目2006年建成1000萬支生產新基地,卻直到2007年9月份才獲得生產批文,至今仍在籌備GMP認證中,亞單位流感疫苗未能在2007年投入市場,海王生物自稱,該項目是導致未能實現2007年利潤預期的重要原因。

『玖』 制葯公司市盈率多少合適

化學原料葯公司:15~25倍市盈率;
西葯公司:20~30倍市盈率;
中葯公司與生物制葯:25~35倍市盈率;
醫療器械:30~40倍市盈率;
醫療服務:35~45倍市盈率;
以上是目前市場的一般情況。

閱讀全文

與生物制葯行業財務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元匯率人民幣最高多少 瀏覽:487
呼和浩特股票配資 瀏覽:333
銀行黑名單怎麼貸款買車 瀏覽:764
中小型融資擔保企業法務怎麼樣 瀏覽:790
人民幣的匯率牌價在哪查詢 瀏覽:848
價格調整計算公式 瀏覽:930
美原油今天開盤價格 瀏覽:364
今天人民幣對緬甸匯率多少人民幣 瀏覽:222
指數基金對比混合基金 瀏覽:116
科創板募集基金 瀏覽:20
天下金理財 瀏覽:936
為什麼內部融資增加的是經營負債 瀏覽:640
廣安歐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26
10000曰元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懶人投資不是假的吧 瀏覽:514
鼎立股票行情 瀏覽:435
天治旗下品種基金 瀏覽:149
人民幣和韓幣匯率今天 瀏覽:93
人眾金融白領投資 瀏覽:208
告投資者說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