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年國有企業總產值佔GDP的百分之多少
中國國有企業表面上佔gdp比重逐漸下降,已至4成左右。但這是只是表面上的形式改變,國企從未退出市場,表面上吸納民營資本,但實質控制企業的還是政府,這可能只是讓壟斷的形式更為復雜,而非減少壟斷。
㈡ 為什麼世界五百強中國企業幾乎都是國企
因為國有企業具有一定的行政性。對於中國的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投資或持股超過50%。且國有企業一直是政府支持和扶植的對象,國有企業的建立,其中政府稅收的很大部分都投入到國有企業中。
國企的地位:
1、大型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雖然一部分國有中小企業以租賃、承包、售出、參股等方式向產權多元化轉變。進入2000年,我國的國有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人民幣,構成了極其巨大而龐雜的體系,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在幾乎所有的工業領域仍占據主導地位。
2、大型國有企業是抗衡跨國公司的主力軍。中國加入WTO以後,國際知名的大型跨國公司大舉進攻中國市場,各種洋貨猛烈沖擊國貨。大型國有企業仍是出口創匯的主要力量。
3、大型國有企業是我國支柱產業的重要支撐。在石油、化工、機械、電子、冶金、有色和建材等重要產業中,我國七大汽車集團佔全行業總產值的66%;嘉陵、北方、輕騎、金城四大摩托車集團佔全國總產量的一半。
(2)國企虛假交易產值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的基本特徵:
1、它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2、它是由多數人組成的組織體
3、依法設立,法律確認其一定權利義務。國有企業是一種特殊企業,如定義中所指出,它的資本全部或主要由國家投入,其全部資本或主要股份歸國家所有。這同其他全部或主要由民間社會(組織與個人)投資的企業不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大而不強,中國企業500強短板待突破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人民日報:若聯通移動電信合並 提速降費是否成泡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有企業
㈢ 李安喜吧李總你好:制體企業改三家企業,虧國企肥個人,造成社會不穩定,家庭不合。
這是,虧國企·虧這些大爺大娘老職工·肥個體·肥個人。這就是煉油實業部集體企業改制辦·幫著改制單位掠奪國家及這些大爺大娘老職工的財產。公理合在,法律合在,…………。集體企業改制沒有叄加的老職工·你們是一個弱示群體·應該聯合起來·拿起法律武器·要回自已的財產及股份。因為這些財產都是你們自己創造出來的,不能叫這些吸血鬼及幫凶拿走,應該去找齊魯公司改制辦及公司「包青天」李安喜或者去北京中國石化改制辦去告這些王八蛋。問這樣改制是否正確,法在那裡、老職工權益在那裡、自己創造的財產那裡去了、等等………………
㈣ 為什麼說在國企改革過程中實施激進私有化不符合中國
夏初,中國高層領導人要求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國將加強黨的領導作用,通過反腐活動與公眾監督來監管這些企業。
但是,決定成敗的是細節。
20世紀90年代,西方的「休克療法」顧問提倡通過國企快速私有化來讓生產力效益最大化。在葉利欽治下的俄羅斯,這條建議受到認真對待。它的實際結果就是一場時至今日仍在抑制俄羅斯增長潛力的經濟災難。
而在中國,「休克療法」主張者的建議被無視。相反,改革者更青睞漸進式的改革。在實施過程中,國企對工業產值的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75%下降到了今天的25%左右。其實際效果是一場被大多數新興經濟體廣為學習的經濟成功。
但國家統制經濟的支持者說,中國的工業革命之所以成功,不是由於推行了私有化,而是由於國企仍處於國家的宏觀把控下。
事實上,中國在國企改革過程中取得的許多成功都可以歸因於務實的漸進主義。
在過去20年裡,北京在對國企進行公司制改革和精簡國有部門的過程中明顯推行了「抓大放小」政策。該政策的第一部分強調了國家要繼續控制規模最大的國企;第二部分則允許中央政府下放對規模較小企業的控制權。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這使地方政府得以對企業進行結構重組和私有化,並徹底關掉它們。
專家謝長泰和宋錚在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重點關注了中國工業部門在1998年至2007年間的總量增長,並表明對增長提振作用最大的是存活下來的國企進行的改革(其貢獻率超過13%),而讓勞動力和其他資源進入生產率更高的私營部門對增長的貢獻最小(其所佔比重僅為3.2%)。
中國國企的經歷提供了很多教訓。其中一個教訓是,過分簡單化的觀點(比如「不是市場就是國家」)對理解改革的影響並無裨益。細節很重要。另一個教訓是,國有制度本身並不是決定這些企業成敗的原因。遠比國有制度重要得多的是改革的性質、步伐和方向。重要的是實施。
當中國領導人在今年6月談到國企改革時,強調了黨在任命和開除人員方面的權力,同時警告要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這兩個表態都與市場提倡者的建議不一致。但這兩個觀點恰恰都反映了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施的務實改革。
市場提倡者喜歡強調北京的「國家干預」不大可能會提振增長,但他們或許沒有抓住要領。過去,北京的首要目標是經濟增長。但現在已經不再如此了。今天強調的重點是人均收入的增加。
實施全面改革的時機即將到來。如果有必要,中央政府或許會以比預期還要快的速度向那個方向前進。
㈤ 2014年中國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國gdp的比重
中國國有企業表面上佔GDP比重逐漸下降,已至4成左右。但這是只是表面上的形式改變,國企從未退出市場,表面上吸納民營資本,但實質控制企業的還是政府,這可能只是讓壟斷的形式更為復雜,而非減少壟斷。
㈥ 民營企業總產值占國有企業的比例
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2005年)結果顯示,全國企業法人單位中,按照登記注冊類型分組,國有企業數量占單位數的5.5%,集體企業佔10.5%,私營企業佔61.0%,其他有限責任公司佔10.6%,股份有限公司佔1.9%,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佔2.3%,外商投資企業佔2.4%。
現在國有企業數量佔中國企業總數的比例只能是比05年還低!
㈦ 為什麼國企人力資源部權利很大,而外企人力資源部權利較小
國企人力資源部權利很大,在於從整體上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為國企多出產值,主要在於領導。而外企人力資源部權利較小,在於調動物的因素去適應員工生產需要,主要在於服務。
㈧ 為了給國企做產值,同樣一堆貨多次交易屬於虛開嗎
毫無疑問是虛開增值稅發票。
這構成犯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沒有貨物購銷或者沒有提供或接受應稅勞務而為他人、為自已、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即使有貨物購銷或提供或接受了應稅勞務但為他人、為自己、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數量或者金額不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進行了實際經營活動,但讓他人為自已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
㈨ 北京的GDP才一 萬多億,為什麼2015年北京市屬國企年收入過萬億元 市屬國企收入比產值還多
GDP核算的是最終產品,也就是可以直接消費的產品,並且不能再用於其它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或勞務。而現在的國企一般生產的都是上游及中間產品,所以不能直接計入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