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巴林銀行倒閉的原因
巴林銀行破產案著名的巴林銀行破產事件堪稱金融衍生工具操作失敗的經典案例。1995年2月26日,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貨經理尼克.里森投資日經225股指期貨失利,導致巴林銀行遭受巨額損失,合計損失達14億美元,最終無力繼續經營而宣布破產。從此,這個有著233年經營史和良好業績的老牌商業銀行在倫敦城乃至全球金融界消失。目前該行已由荷蘭國際銀行保險集團接管。巴林銀行集團曾經是英國倫敦城內歷史最久、名聲顯赫的商業銀行集團,素以發展穩健、信譽良好而馳名,其客戶也多為顯貴階層,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曾經是它的顧客之一。巴林銀行集團的業務專長是企業融資和投資管理,業務網點主要在亞洲及拉美新興國家和地區。1994年巴林銀行的稅前利潤仍然高達1.5億美元,銀行曾經一度希望在中國拓展業務。然而,次年的一次金融投機徹底粉碎了該行的所有發展計劃。巴林銀行破產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貨經理尼克.里森錯誤地判斷了日本股市的走向。1995年1月份,日本經濟呈現復甦勢頭,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別在東京和大阪等地買進大量期貨合同,希望在日經指數上升時賺取大額利潤。天有不測風雲,1995年1月17日突發的日本阪神地震打擊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勢頭,股價持續下跌。巴林銀行因此損失金額高達14億美元,這幾乎是巴林銀行當時的所有資產,這座曾經輝煌的金融大廈就此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