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EXCEL對比公式!
第一張表的地址與第二張表的S列(戶口所在地)還是T列(居住地)比較?以下的是比較S列。
以下是在第一張表的後面J、K列輸入公式分別用於身份證號以及三項的比較結果。
J2中輸入:=MATCH(B2,Sheet2!C:C,0),結果為一數字表示匹配成功,結果為#NA表示沒找;
K2中輸入:=AND(A2=OFFSET(Sheet2!$B$1,J2-1,0), I2=OFFSET(Sheet2!$S$1,J2-1,0)),結果為TRUE表示三項均匹配;結果為FALSE表示身份證號正確,但姓名或地址不對;結果為#NA表示左邊J列沒有匹配到身份證號。
選中J2、K2,下拉公式即可。
註:以上公式中的Sheet2為你第二張表格的表名,請把它們替換成你表格的實際表名。
B. 選股對比公式要怎麼寫。。。給個參考和說明
如今日收盤大於昨日收盤 CLOSE>REF(CLOSE,1);
一 、行情函數
HIGH 最高價
返回該周期最高價。
用法: HIGH
H 最高價
返回該周期最高價。
用法: H
LOW 最低價
返回該周期最低價。
用法: LOW
L 最低價
返回該周期最低價。
用法: L
CLOSE 收盤價
返回該周期收盤價。
用法: CLOSE
C 收盤價
返回該周期收盤價。
用法: C
VOL 成交量
返回該周期成交量。
用法: VOL
V 成交量
返回該周期成交量。
用法: V
OPEN 開盤價
返回該周期開盤價。
用法: OPEN
O: 開盤價
返回該周期開盤價。
用法: O
ADVANCE 上漲家數
返回該周期上漲家數。
用法: ADVANCE (本函數僅對大盤有效)
DECLINE 下跌家數
返回該周期下跌家數。
用法: DECLINE (本函數僅對大盤有效)
AMOUNT 成交額
返回該周期成交額。
用法: AMOUNT
ASKPRICE 委賣價
返回委賣1--委賣3價格。
用法: ASKPRICE(N) N取1—3。
(本函數僅個股在分筆成交分析周期有效)
ASKVOL 委賣量
返回委賣1--委賣3量。
用法: ASKVOL(N) N取1—3。
(本函數僅個股在分筆成交分析周期有效)
BIDPRICE 委買價
返回委買1--委買3價格。
用法: BIDPRICE(N) N取1—3。
(本函數僅個股在分筆成交分析周期有效)
BIDVOL 委買量
返回委買1--委買3量。
用法: BIDVOL(N) N取1—3。
(本函數僅個股在分筆成交分析周期有效)
BUYVOL 主動性買盤
返回主動性買單量。
用法: BUYVOL 當本筆成交為主動性買盤時,其數值等於成交量,否則為0。
(本函數僅個股在分筆成交分析周期有效)
SELLVOL 主動性賣盤
返回主動性賣單量。
用法: SELLVOL 當本筆成交為主動性賣盤時,其數值等於成交量,否則為0。
(本函數僅個股在分筆成交分析周期有效)
ISBUYORDER 主動性買單
返回該成交是否為主動性買單。
用法: ISBUYORDER 當本筆成交為主動性買盤時,返回1,否則為0。
(本函數僅個股在分筆成交分析周期有效)
ISSELLORDER 主動性賣單
返回該成交是否為主動性賣單。
用法:ISSELLORDER 當本筆成交為主動性賣盤時,返回1,否則為0。
(本函數僅個股在分筆成交分析周期有效)
二 、時間函數
DATE 日期
取得該周期從1900以來的年月日。
用法: DATE 例如函數返回1000101,表示2000年1月1日。
TIME 時間
取得該周期的時分秒。
用法: TIME 函數返回有效值范圍為(000000-235959)。
YEAR 年份
取得該周期的年份。
用法:YEAR
MONTH 月份
取得該周期的月份。
用法:MONTH 函數返回有效值范圍為(1-12)。
WEEK 星期
取得該周期的星期數。
用法: WEEK 函數返回有效值范圍為(0-6),0表示星期天。
DAY 日期
取得該周期的日期。
用法: DAY 函數返回有效值范圍為(1-31)。
HOUR 小時
取得該周期的小時數。
用法:HOUR 函數返回有效值范圍為(0-23),對於日線及更長的分析周期值為0。
MINUTE 分鍾
取得該周期的分鍾數。
用法:MINUTE 函數返回有效值范圍為(0-59),對於日線及更長的分析周期值為0。
FROMOPEN 分鍾
求當前時刻距開盤有多長時間。
用法: FROMOPEN 返回當前時刻距開盤有多長時間,單位為分鍾。
例如: FROMOPEN 當前時刻為早上十點,則返回31。
三 、引用函數
DRAWNULL 無效數
返回無效數。
用法: DRAWNULL
例如: IF(CLOSE>REF(CLOSE,1),CLOSE,DRAWNULL) 表示下跌時分析圖上不畫線。
BACKSET 向前賦值
將當前位置到若干周期前的數據設為1。
用法: BACKSET(X,N) 若X非0,則將當前位置到N周期前的數值設為1。
例如: BACKSET(CLOSE>OPEN,2) 若收陽則將該周期及前一周期數值設為1,否則為0。
BARSCOUNT 有效數據周期數
求總的周期數。
用法: BARSCOUNT(X) 第一個有效數據到當前的天數。
例如: BARSCOUNT(CLOSE) 對於日線數據取得上市以來總交易日數,對於分筆成交取得當日成交筆數,對於1分鍾線取得當日交易分鍾數。
BARSLAST 上一次條件成立位置
上一次條件成立到當前的周期數。
用法: BARSLAST(X) 上一次X不為0到現在的天數。
例如: BARSLAST(CLOSE/REF(CLOSE,1)>=1.1) 表示上一個漲停板到當前的周期數。
BARSSINCE 第一個條件成立位置
第一個條件成立到當前的周期數。
用法: BARSSINCE(X) 第一次X不為0到現在的天數。
例如: BARSSINCE(HIGH>10) 表示股價超過10元時到當前的周期數。
COUNT 統計
統計滿足條件的周期數。
用法: COUNT(X,N) 統計N周期中滿足X條件的周期數,若N=0則從第一個有效值開始。
例如: COUNT(CLOSE>OPEN,20) 表示統計20周期內收陽的周期數。
DMA 動態移動平均
求動態移動平均。
用法: DMA(X,A) 求X的動態移動平均。
演算法: 若Y=DMA(X,A)則Y=A*X+(1-A)*Y',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A必須小於1。
例如: DMA(CLOSE,VOL/CAPITAL) 表示求以換手率作平滑因子的平均價。
HHV 最高值
求最高值。
用法: HHV(X,N) 求N周期內X最高值,N=0則從第一個有效值開始。
例如: HHV(HIGH,30) 表示求30日最高價。
HHVBARS 上一高點位置
求上一高點到當前的周期數。
用法: HHVBARS(X,N) 求N周期內X最高值到當前周期數,N=0表示從第一個有效值開始統計。
例如: HHVBARS(HIGH,0) 求得歷史新高到到當前的周期數。
LLV 最低值
求最低值。
用法: LLV(X,N) 求N周期內X最低值,N=0則從第一個有效值開始。
例如: LLV(LOW,0) 表示求歷史最低價。
LLVBARS 上一低點位置
求上一低點到當前的周期數。
用法: LLVBARS(X,N) 求N周期內X最低值到當前周期數,N=0表示從第一個有效值開始統計。
例如: LLVBARS(HIGH,20) 求得20日最低點到當前的周期數。
REVERSE 求相反數
求相反數。
用法: REVERSE(X) 返回-X。
例如: REVERSE(CLOSE) 返回-CLOSE。
REF 向前引用
引用若干周期前的數據。
用法: REF(X,A) 引用A周期前的X值。
例如: REF(CLOSE,1) 表示上一周期的收盤價,在日線上就是昨收。
REFDATE 指定引用
引用指定日期的數據。
用法: REFDATE(X,A) 引用A日期的X值。
例如: REF(CLOSE,20011208) 表示2001年12月08日的收盤價。
SUM 總和
求總和。
用法: SUM(X,N) 統計N周期中X的總和,N=0則從第一個有效值開始。
例如: SUM(VOL,0) 表示統計從上市第一天以來的成交量總和。
FILTER 過濾
過濾連續出現的信號。
用法: FILTER(X,N) X滿足條件後,刪除其後N周期內的數據置為0。
例如: FILTER(CLOSE>OPEN,5) 查找陽線,5天內再次出現的陽線不被記錄在內。
SUMBARS 累加到指定值的周期數
向前累加到指定值到現在的周期數。
用法: SUMBARS(X,A) 將X向前累加直到大於等於A,返回這個區間的周期數。
例如: SUMBARS(VOL,CAPITAL) 求完全換手到現在的周期數。
SMA 累積平均
返回累積平均。
用法: SMA(X,N,M) X的M日累積平均,M為權重,如Y=(X*M+Y'*(N-M))/N
MA 簡單移動平均
返回簡單移動平均。
用法: MA(X,M) X的M日簡單移動平均。
EMA 異同移動平均
返回異同移動平均。
用法: EMA(X,M) X的M日異同移動平均。
MEMA 平滑移動平均
返回平滑移動平均
用法: MEMA(X,M) X的M日平滑移動平均。
EXPMA 加權移動平均
返回加權移動平均。
用法: EXPMA(X,M) X的M日加權移動平均。
EXPMEMA 加權平滑平均
返回加權平滑平均。
用法: EXPMEMA(X,M) X的M日加權平滑平均。
RANGE 介於某個范圍之間
用法: RANGE(A,B,C) A在B和C。
例如: RANGE(A,B,C)表示A大於B同時小於C時返回1,否則返回0。
CONST 取值設為常數
用法: CONST(A) 取A最後的值為常量.
例如: CONST(INDEXC)表示取大盤現價。
四 、邏輯函數
CROSS 上穿
兩條線交叉。
用法: CROSS(A,B) 表示當A從下方向上穿過B時返回1,否則返回0。
例如: CROSS(MA(CLOSE,5),MA(CLOSE,10)) 表示5日均線與10日均線交金叉。
LONGCROSS 維持一定周期後上穿
兩條線維持一定周期後交叉。
用法: LONGCROSS(A,B,N) 表示A在N周期內都小於B,本周期從下方向上穿過B時返回1,否則返回0。
UPNDAY 連漲
返回是否連漲周期數。
用法: UPNDAY(CLOSE,M) 表示連漲M個周期。
DOWNNDAY 連跌
返回是否連跌周期。
用法: DOWNNDAY(CLOSE,M) 表示連跌M個周期。
NDAY 連大
返回是否持續存在X>Y。
用法: NDAY(CLOSE,OPEN,3) 表示連續3日收陽線。
EXIST 存在
是否存在。
用法: EXIST(CLOSE>OPEN,10) 表示前10日內存在著陽線。
EVERY 一直存在
一直存在。
用法: EVERY(CLOSE>OPEN,10) 表示前10日內一直陽線。
LAST 持續存在
用法: LAST(X,A,B)A>B,表示從前A日到前B日一直滿足X條件。若A為0,表示從第一天開始,B為0,表示到最後日止。
例如: LAST(CLOSE>OPEN,10,5) 表示從前10日到前5日內一直陽線。
五 、算術函數
NOT 取反
求邏輯非。
用法: NOT(X) 返回非X,即當X=0時返回1,否則返回0。
例如: NOT(ISUP) 表示平盤或收陰。
IF 邏輯判斷
根據條件求不同的值。
用法: IF(X,A,B) 若X不為0則返回A,否則返回B。
例如: IF(CLOSE>OPEN,HIGH,LOW)表示該周期收陽則返回最高值,否則返回最低值。
IFF 邏輯判斷
根據條件求不同的值。
用法: IFF(X,A,B) 若X不為0則返回A,否則返回B。
例如: IFF(CLOSE>OPEN,HIGH,LOW) 表示該周期收陽則返回最高值,否則返回最低值。
IFN 邏輯判斷
根據條件求不同的值。
用法: IFN(X,A,B) 若X不為0則返回B,否則返回A。
例如: IFN(CLOSE>OPEN,HIGH,LOW) 表示該周期收陰則返回最高值,否則返回最低值。
MAX 較大值
求最大值。
用法: MAX(A,B) 返回A和B中的較大值。
例如: MAX(CLOSE-OPEN,0) 表示若收盤價大於開盤價返回它們的差值,否則返回0。
MIN 較小值
求最小值。
用法: MIN(A,B) 返回A和B中的較小值。
例如: MIN(CLOSE,OPEN) 返回開盤價和收盤價中的較小值。
六 、數學函數
ACOS 反餘弦
反餘弦值。
用法: ACOS(X) 返回X的反餘弦值。
ASIN 反正弦
反正弦值。
用法: ASIN(X) 返回X的反正弦值。
ATAN 反正切
反正切值。
用法: ATAN(X) 返回X的反正切值。
COS 餘弦
餘弦值。
用法: COS(X) 返回X的餘弦值。
SIN 正弦
正弦值。
用法: SIN(X) 返回X的正弦值。
TAN 正切
正切值。
用法: TAN(X) 返回X的正切值。
EXP 指數
指數。
用法: EXP(X) e的X次冪。
例如: EXP(CLOSE) 返回e的CLOSE次冪。
LN 自然對數
求自然對數。
用法: LN(X) 以e為底的對數。
例如: LN(CLOSE) 求收盤價的對數。
LOG 對數
求10為底的對數。
用法: LOG(X) 取得X的對數。
例如: LOG(100) 等於2。
SQRT 開方
開平方。
用法: SQRT(X) 求X的平方根。
例如: SQRT(CLOSE) 收盤價的平方根。
ABS 絕對值
求絕對值。
用法: ABS(X) 返回X的絕對值。
例如: ABS(-34) 返回34。
POW 乘冪
乘冪。
用法: POW(A,B) 返回A的B次冪。
例如: POW(CLOSE,3) 求得收盤價的3次方。
CEILING 向上舍入
向上舍入。
用法: CEILING(A) 返回沿A數值增大方向最接近的整數。
例如: CEILING(12.3) 求得13,CEILING(-3.5)求得-3。
FLOOR 向下舍入
向下舍入。
用法: FLOOR(A) 返回沿A數值減小方向最接近的整數。
例如: FLOOR(12.3) 求得12,FLOOR(-3.5)求得-4。
INTPART 取整
用法: INTPART(A) 返回沿A絕對值減小方向最接近的整數。
例如: INTPART(12.3) 求得12,INTPART(-3.5)求得-3。
C. EXCEL表格中數據比對公式
=SUMPRODUCT(N(COUNTIF(D1:D3,E5:G5)>0))
如果區域不規則,則可改為:
=SUMPRODUCT(N(COUNTIF((D1:D3),E5:G5)>0))+SUMPRODUCT(N(COUNTIF(E3,E5:G5)>0))
D. 通達信 對比量比指標公式源碼
{DBLB對比量比}
GG:=VOL/SUM(REF(VOL,1),5);
ZS:=INDEXV/SUM(REF(INDEXV,1),5);
DBLB:GG/ZS;
MADBLB:MA(DBLB,5);
E. 通達信 對比強弱指標公式代碼
{DBQR對比強弱}
ZS:(INDEXC-REF(INDEXC,5))/REF(INDEXC,5);
GG:(CLOSE-REF(CLOSE,5))/REF(CLOSE,5);
MADBQR1:MA(GG,10);
MADBQR2:MA(GG,20);
MADBQR3:MA(GG,60);
F. 請問excel中多數值對比的公式
1、計算區域中滿足給定條件的單元格的個數,用:COUNTIF(A1:H20,"1")計算A1到H20區域中滿足給定"1"條件的單元格的個數。
2、計算區域中滿足給定條件的單元格的個數,用:COUNTIF(A1:H20,"0")計算A1到H20區域中滿足給定"0"條件的單元格的個數。
希望對你有幫助。
G. 求兩個數據區域的比對公式(用於條件格式)
選擇a3:a8區域,開始>條件格式>新建規則>使用公式確定要設置格式的單元格>為符合此公式的值設置格式,填入公式 =IF(A3="","",COUNTIF(D3:D40,A3)<>0)
格式>填充>選擇綠,確定。
H. 對比指標
利用地球化學方法研究油氣運移的一個前提條件是:油氣具有相同的來源。在本區油源的對比中,主要採用了以下對比指標。
1.生物標志化合物
生物標志化合物是在地質演化過程中性質相對穩定且地質體中又常見的穩定有機化合物,故又稱「生物指紋化合物」。本區油源對比所用的生物標志化合物指標有類異戊二烯烷烴的姥鮫烷/植烷(Pr/Ph)值、甾烷
2.碳同位素分布
原油、瀝青和乾酪根的碳同位素組成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性質特殊的對比指標,當原始有機質性質和熱演化程度相近時,它們之間的δ13C值是可以對比的。一般來說,δ13C乾酪根≥δ13C瀝青≥δ13C原油(Stahl,1978)。本文則主要用源岩和原油中烷烴和芳烴的δ13C值進行對比。
3.
正構烷烴的碳數分布范圍、分布型式和主峰碳數是有效的對比指標。一般地說,具有親緣關系的石油其碳數分布曲線和主峰碳數分布相似。但是,正構烷烴的碳數分布不僅受原始有機質性質的控制,而且受成熟度的影響較大,對細菌降解作用敏感,在一定程度上還受運移作用的影響。因此,
I. excel 四列雙條件對比 判斷是否一致的公式
如果4列分居a:d,從第二行開始
e2輸入=if(countifs(a:a,c2,b:b,d2),"一致","不一致")
下拉復制公式
指C、D列組合是否與A、B列組合一致
J. Excel 多條件區域對比怎麼設置公式
你想要個准確答案就上截圖舉例說明。空對空實在沒法有針對性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