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三板新的交易規則與之前相比在轉讓方式上有何區別
《股票轉讓細則》對轉讓方式的調整主要有:
1.引入集合競價轉讓制度1)原採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統一調整為實施盤中集合競價配套盤後協議轉讓的轉讓安排
2.股票採取集合競價轉讓方式的,對申報設置有效價格范圍,具體為:前收盤價的50%至200%;無前收盤價的,成交首日不設申報有效價格範圍,自次一轉讓日起設置申報有效價格範圍3)盤後協議轉讓設置單筆申報數量不低於10萬股或轉讓金額不低於100萬元的下限,並要求成交價格應當不高於前收盤價的200%或當日已成交的最高價格中的較高者,且不低於前收盤價的50%或當日已成交的最低價格中的較低者2.集合競價與分層制度配套,實行差異化的撮合頻次基礎層掛牌股票採取每日收盤撮合1次的集合競價,創新層掛牌股票採取每日撮合5次的集合競價
3.完善做市轉讓方式允許單筆申報數量不低於10萬股或轉讓金額不低於100萬元的做市轉讓股票進行協議轉讓,投資者之間、做市商之間以及投資者與做市商之間可以通過協議轉讓方式直接成交;同時將收盤價按現行最後1筆成交價確定,修改為按最後1筆成交前(含最後1筆交易)15分鍾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確定
4.針對收購、股份權益變動或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情形針對收購、股份權益變動或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原因導致的股票轉讓,增加特定事項協議轉讓渠道,具體辦法將於近期發布
❷ 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將有哪些交易方式
你好,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交易方式有:豐富轉讓方式,優化協議轉讓方式,降低單筆報價委託數量,採用多邊凈額擔保交收模式。
❸ 股票轉送股買賣制度
當前股票交易最低買入是100股,並且必須是100股的整數倍!
但是,因為股權分置改革後,各自持股不同,有尾數的人不少,並且只允許整百出賣也並不是跟國際接軌,所以,當前可以賣出的股票數量為自己當前帳戶中所有可出售數量中的任意一個數字!
你說的120股持倉,你就可以賣出1~120股中的任意數量!
但是,建議你不要買賣交易太少!因為,單筆最低5元的交易傭金太高了!!
❹ 新三板股票協議轉讓交易方式有哪些
新三板股票協議轉讓交易方式有僅有成交確認委託一種委託類型:1.投資者登錄證券公司的交易客戶端程序2.在交易委託界面,輸入掛牌股票證券代碼3.選擇成交確認委託及買賣方向4.再依次輸入委託價格、委託數量、成交約定號,以及對手方的交易單元號和證券賬號,之後提交委託即可
❺ 股轉系統各層級交易方式的對比
精選層交易方式:連續競價漲跌幅限制
動態申報:±30%有效價格範圍:5%或0.1元放開漲跌幅情形:精選層成交首日「摘牌整理期」成交首日訂單類型:限價申報、市價申報臨時停牌機制:有
創新層交易方式:25次集合競價做市交易漲跌幅限制 動態申報:跌幅50%、漲幅100% 做市交易不設漲跌幅有效價格範圍:無
掛牌後成交放開漲跌幅情形:首日「摘牌整理期」成交首日訂單類型:限價申報臨時停牌機制:無
基礎層交易方式:5次集合競價做市交易漲跌幅限制 動態申報:跌幅50%、漲幅100% 做市交易不設漲跌幅有效價格範圍:無
掛牌後成交放開漲跌幅情形:首日「摘牌整理期」成交首日訂單類型:限價申報臨時停牌機制:無
❻ 「股轉」是什麼意思
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
股權自由轉讓制度,是現代公司制度最為成功的表現之一。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有企業改革及公司法的實施,股權轉讓成為企業募集資本、產權流動重組、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形式,由此引發的糾紛在公司訴訟中最為常見,其中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是該類案件審理的難點所在。
(6)股轉交易方式減改革擴展閱讀:
法人財產權和股權的相互關系有以下幾點:
1、股權與法人財產權同時產生,它們都是投資產生的法律後果。
2、從總體上說股權決定法人財產權,但也有特殊和例外。因為股東大會是企業法人的權利機構它做出的決議決定法人必需執行。而這些決議、決定正是投資人行使股權的集中體現。所以通常情況下,股權決定法人財產權。
股權是法人財產權的內核,股權是法人財產權的靈魂。但在承擔民事責任時法人卻無需經過股東大會的批准、認可。這是法人財產權不受股權轄制的一個例外。這也是法人制度的必然要求。
3、股權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可以說是對法人的控制權,取得了企業法人百分之百的股權,也就取得了對企業法人百分之百的控制權。
股權掌握在國家手中,企業法人最終就要受國家的控制;股權掌握在公民手中,企業法人最終就要受公民的控制;股權掌握在母公司手中,企業法人最終就要受母公司的控制。這是古今中外不爭的社會現實。
❼ 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協議轉讓方式包括哪些委託類型
你好,為解決價格匹配、方向相反的定價委託無投資者人工點擊確認時不能成交的問題,專全國股份轉屬讓系統為採用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提供盤中和收盤集合競價安排,以提高市場效率,減輕系統負擔,方便投資者。
此外,因意向委託並無成交功能,為避免投資者通過申報並無真實成交意圖的意向委託擾亂市場秩序,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取消了意向委託。
協議轉讓方式包括意向委託、定價委託、成交確認委託三種委託類型。
❽ 股票減持的途徑
國務院體改辦有關人士表示,根據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的一般規律,結合我國國情,國家減持國有股主要有五種途徑。
1、國有股配售。國有股配售是將上市公司的部分國有股權定期出售給特定投資人,使其國有股逐步實現上市流通。國家採取這種方式減持股既可以及時套現資金,又可以使國有資產增值。
2、股票回購。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購回國家股東持有的本公司股票然後注銷。由於在早期上市公司國有持股比例普遍較高,回購的餘地很大,回購國有股一般不會使國有股東喪失控制權。同時,回購國有股可以使投資者從每股收益提高而上升的股價中獲利,對國有股東來說,轉讓也使其盤活了手中無法變現資產,取得了現實的收益,又不會對市場產生過大的資金壓力。
3、縮股流通。縮股流通是指上市公司將現有的國有股按當初發行價進行並股,轉由戰略投資基金持有,然後上市流通,戰略投資基金持有的國有股及法人股,在第一年不得出售,從第二年起必須提前六個月公布擬出信股票種類及數量。國家如果要退出某些行業式公司,可以將股份合部出售給戰略投資基金;如果不想退出,則可以長期持有,保持相對控股。
4、拍賣。一般來說,企業破產、清產時才採取拍賣形式,其實拍賣也可以作為國有股減的途徑之一。對於國家來說,拍賣可以及時兌現資金,雖然拍賣成交價將由市場來定,但國有股可設定一個不低於將資產的起價,國家不會因此造成損失。
5、股權轉債權。股權轉債權的具體辦法是由上市公司把國有股權轉為債權。上市公司因此而形成的債務,既可以分期償還,又可以通過可轉換債券形式上市交易,具體轉債比例由上市公司根據自身情況確定。
另外,中國改革研究會會長楊齊賢表示,國有股減持不要局限於一種途徑,可以採取幾種辦法分別試點,探求出減持的最佳途徑。為減輕國有股減持的包袱,可考慮對新上市的A股公司實現全部流通。吸引外資由購國有股,將國有資產對外資開放。國有股的減持應法制化,應通過立法的形式損作。財政部研究所有關專家則建議,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應盡快根據不同產業確定出不同類企業的減持比例。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梁定邦也曾表示過,中國可考慮成立類似香港的盈富基金,建立一支大型基金來解決國有股的問題。
應該看到,減持的方法雖不少,但各有優劣利弊,有的本身還不夠成熟,有的市場條件還不允許,有的還需要相應的法律和法規或其他配套政策措施作保障,需要指出的是,在特定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這些方法既可以分別單獨使用,一些方法也可以同時採用或組合採用,還可以考慮在不同時段運用不同方法。因此,必須結合目前的市場環境和條件,採取穩妥推動、循序漸進的方針,分階段有重點地進行。應當從局部試點著手,取得經驗,獲得成效後再全面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