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洲央行可以推出自己的國債購買計劃來壓低長期利率,,,這話怎麼理解購買國債可以壓低銀行的長期利率
不是你那麼理解的。
國債購買計劃,就是歐洲央行出錢向市場購買國債;如果大量購買,可以提攜市場信心,購買的多了,自然國債價格就會上升,價格上升使其國債收益率降低,從而壓低整個市場的利率。
國債價格與國債的收益率(市場利率)是負相關,例如一張100元的國債,年利息收益是2元,那麼它的收益率就是2%;如果投資者擔心風險或者為了獲取更多收益,那麼持有這種國債的所有人,就會賣出手裡的這種國債,賣的人多了,而買的人少了,價格就會下跌,變成90元,如果你現在用90元買入面值100元的國債,到期後的收益除了2元的利息,還有100-90=10元的差價,那麼收益率就是(10+2)/90*100%=13.33%,即交易價格下降而收益率(利率)上升了;反之,價格上漲,利率就降低。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㈡ 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的主要區別:
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主要區別是發行債券的計價貨幣不同。
2.外國債券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比如,美國在中國發行債券,以人民幣為計價貨幣,就被稱為外國債券。歐洲債券是以發行人和發行地國家之外的第三國貨幣為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比如美國在中國發行債券,以英鎊為計價貨幣,所發行的債券就被稱為歐洲債券。
3.外國債券是在借款者的國家以外發行的,並以發行地的貨幣標價的債券.歐洲債券是由銀團承銷,在標價貨幣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發行。
(2)歐洲國債大額交易擴展閱讀
特點:
1.投資可靠且收益率高
歐洲債券市場主要籌資者都是大的公司、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這些籌資者一般來說都有很高的信譽,且每次債券的發行都需政府、大型企業或銀行作擔保,所以對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安全可靠的,且歐洲債券與國內債券相比其收益率更高。
2.債券種類和貨幣選擇性強
在歐洲債券市場可以發行多種類型、期限、不同貨幣的債券,因而籌資者可以根據各種貨幣的匯率、利率和需要,選擇發行合適的歐洲債券。投資者也可以根據各種債券的收益情況、風險程度來選擇某一種或某幾種債券。
3.流動性強,容易兌現
歐洲債券的二級市場比較活躍且運轉效率高,從而可使債券持有人比較容易地轉讓債券以取得現金。
㈢ 請問:我國買這么多美國、歐洲國債,有沒有國家買我們的國債呢為什麼為什麼歐美國家不承認我們的
本來我們與歐美國家的地位就不對等。他們是建議或勸我們買,但不會拿條件來交易。
因為他們太了解我們了所處的形勢;我們國家對資本和外匯是實行管制,並且對匯率進行干預;且國內消費不足,需要大量出口,又鼓勵國外對我們投資利用我們廉價勞力和資源以及完全不用擔心和考慮的環境保護的成本。這樣的情況下,勢必會積累大量的外匯,就需要去投資;歐美的國債畢竟是現在最安全的投資渠道。
為什麼不承認市場經濟?這個簡單的問題你隨便踏出家門滿地方就能找到答案;舉個例說,我們有兩個體制,一個叫體制內,一個叫體制外(這個算市場經濟);如果你認識體制內的人,你就可以便宜拿到資源,方便地到銀行貸款,然後賣出的價格按市場算;體制外就是按市場的價格購買資源,按正規途徑向銀行貸款,最後按市場價格銷售。還可以舉例就是,我們的油價是由官方制定,所以會有漲價前,老百姓通宵去加油站加油!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參考資料
㈣ 歐洲央行為什麼購買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國債
簡單說吧!主要是維護市場信心,避免出現市場恐慌的累積放大效應;通過歐洲央行直接出手,可以阻止義大利和西班牙國債的收益率升高,有利於市場利率維持在低水平,對資本市場是非常有利的。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㈤ 請問國債怎麼買,最大數額可以買多少
國債有記帳式國債和憑證式國債。
記帳式國債可以到國有銀行櫃台,如中行、工行以及農行等,帶身份證去開戶購買;還可以到證券公司去開戶購買,帶上身份證,開戶需要90元,最好開通網上交易功能,回家上網,到證券公司的網站下載一個交易軟體,這樣你就可以在家時時關注國債價格進行買賣。目前新發行國債利率和銀行儲蓄差不多,而舊發行的國債低於目前銀行利率。
憑證式國債要等發行期內銀行才有銷售,一般很少不容易買到,且只能一直持有到期才能得到票面利率,中間不能像記帳式國債進行隨時買賣,如果急需變現可以質押給銀行。
國債最低購買從1000元面值起,多出的按100的整數倍購買。但是買賣國債有風險,例如你100元每張買入記帳式國債後,該國債價格出現下跌到95元每張,你就會虧損5元每張。但不用擔心,你可以持有國債一直到期,到期時財政部還是按票面價值100元每張收回,並支付利息;或者等到國債價格升回100元每張在賣也可以,不過這種情況也可能不會出現,所以投資前需考慮清楚。
㈥ 什麼是國債收益率為什麼歐洲金融危機,國債收益率上升
國債收益率跟國債價格是相反的走勢。比如票面價格為100的國債,賣98塊錢,那麼收益率大致就是2/98 = 2%左右。所以義大利國債收益率上升,說明國債價格在持續下跌。
市場預期歐洲國家的的主權債務評級可能被下調,導致該國國債價格下跌,從而其國債收益率上升。國債的發行是個動態均衡,不斷借新債、還舊債。歐洲國家政府的恐慌,不在於市場上現在流通的國債,但是,核心問題在於:政府的再融資利率上升了,再融資成本提高了。所以再借新債還舊債的時候,就要付出更大代價。
國債收益率上升,會產生一系列衍生問題,比如國內企業的融資成本很可能都會隨之上升,而作為一體化的歐元區,其他歐盟國家或金融機構因為持有大筆該國國債,都會造成賬面的浮虧,等等,甚至市場會進一步擔心歐元的前景。。。。。。知道歐盟為什麼拚命救助希臘了吧?希臘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一旦倒下,就可能帶倒一片,甚至整個歐盟。
㈦ 為什麼QE(所謂的購買國債)美元會跌,歐洲的購買國債 歐元會漲! 請指教
美元是避險貨幣。歐元是風險貨幣。
當市場風險偏好提高,美元跌,歐元漲。
當市場風險偏好降低,美元漲,歐元跌。
當市場對經濟前景看好的時候,風險偏好就會提高。
美國的量化寬松是用來刺激本國經濟增長的。所以美國進行QE,會刺激經濟增長,投資者風險偏好提高。所以美元跌。
而同樣的,如果歐洲央行實行購買債券計劃,目的是解決歐盟的主權債務危機,對經濟增長有刺激作用。因此歐洲進行QE,也會提高投資者風險偏好。所以歐元漲。
㈧ 國債買了就不能隨便拿了嗎比如三年期的,一定要三年後才能拿嗎中間需要用錢都不能贖回嗎
國債是允許提前支取的,不過憑證式國債提前支取分檔計息,而電子式(儲蓄式)國專債按持有時間扣除屬一定期限的利息,提前支取需支付0.1%的手續費,且持有不滿半年不允許提前支取,投資者在對所持資金的未來用途不能確定的情況下,不宜盲目選購國債。
(8)歐洲國債大額交易擴展閱讀:
進行國債投資,首先應對國債的基本常識有一個初步了解。如2000年第二期憑證式國債,其特徵為記名式國債,不能更名,不能流通轉讓;有期限為2年期、3年期、5年期三種;個人購買該期國債實行實名制,可以提前兌取。
從這些特徵看,國債並非適合所有的投資群體,投資者應當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和投資需求,來決定參與與否以及參與程度。
如果投資者渴望得到更高的收益,而且同時又願意承擔一定的風險,就應選取股票、外匯等投資方式;如果投資者希望持有流動性較高的投資品種,就不應選擇憑證式國債,因為憑證式國債不能流通轉讓;即便投資者「鎖定」國債進行投資,也應當慎重選取合適的期限種類。
用閑置時間較短(不能過短)的資金投資,宜選擇兩年期的國債;如果手頭有相對穩定的資金長期不用,則應當選擇3年或者5年期的國債進行投資。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國債
㈨ 中國到目前為止一共持有多少歐洲國債
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大約持有1.48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其中大約2000億美元是通過比利時的中間方持有。
㈩ 歐洲國債危機
被歐洲人稱為飛翔的小豬(Flying pigs)的四個歐洲新興經濟國家,成為歐洲經濟發展的引擎。Pigs的四個字母分別是這四個國家的首字母,P(葡萄牙),I (義大利),G(希臘),S(西班牙)。然而,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這些曾經的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卻成為了歐洲經濟復甦的瓶頸。 本周,這些歐洲的小國的財政狀況接連遭到了評級機構的警告。標准普爾本周連續三天警告了三個國家,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標准普爾的分析師稱,由於這些國家的財政收入不佳,並有高昂的外債,這些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有被下調的風險。而來自倫敦的評級機構惠譽已經將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由A-下調至BBB+。歐洲各國的財政危機的根源仍然是襲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各國借入了大量的債務投資以促進經濟的發展,這在經濟發展良好時無可厚非。良好的財政財政收入可以保證及時歸還所欠的債務,但金融危機的爆發將問題爆發出來。一方面,各國需要增加投入以刺激經濟的復甦,另一方面,經濟衰退導致財政收入大幅減少。如果無法歸還這些債務,很可能導致主權債券的違約,使國債債券持有人遭受損失。而評級機構對這些主權債務評級的下調,表明這些國家債券違約的可能性在增加。屋漏偏遭連夜雨。9月14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下調了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與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的評級,表示將延續並觀望對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的評級。評級下調的原因是這三家銀行持有規模較大的希臘主權債務。
令人更為惶恐的是,目前德國和法國還有很多銀行都持有大量歐元區成員國國債,風險潛藏其中;而歐洲銀行彼此之間的不信任情緒,則會令它們的融資能力受到市場更大的懷疑,面臨潛在的信心缺失風險;一旦歐洲銀行爆發流動性危機,銀行體系和金融市場的動盪將迫使銀行進一步減少對企業私人部門的貸款,這反過來又會惡化歐元區債務問題國家的經濟狀況,加大政府減少預算赤字的難度,使其陷入更深的償債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