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主要財務指標有哪些
財務報表分析主要的包括四方面內容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比較常用的回指標有:
凈資產收益答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總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總資產
營業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凈額
以上三個指標值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2、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該指標應大於1,否則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有問題,最佳值為2以上。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其中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待攤費用,該指標大於1較好。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可與行業平均值比較。
3、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總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總資產,相似可以計算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凈資產周轉率等。
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其中賒銷凈額常用主營業務收入代替。
周轉率指標越大,說明資產周轉越快,利用效率越高,營運能力越強。
4、成長能力分析
總資產增長率=本年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
營業收入增長率=本期營業收入增長額/上期營業收入
註:以上指標公式中,有「平均」二字的,都是用期初數與期末數平均計算而來的。
⑵ 財務分析主要指標有哪些,怎麼計算
財務報表來分析主要的包括源四方面內容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比較常用的指標有: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總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總資產
營業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凈額
以上三個指標值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2、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該指標應大於1,否則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有問題,最佳值為2以上。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其中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待攤費用,該指標大於1較好。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可與行業平均值比較。
3、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總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總資產,相似可以計算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凈資產周轉率等。
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其中賒銷凈額常用主營業務收入代替。
周轉率指標越大,說明資產周轉越快,利用效率越高,營運能力越強。
4、成長能力分析
總資產增長率=本年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
營業收入增長率=本期營業收入增長額/上期營業收入
註:以上指標公式中,有「平均」二字的,都是用期初數與期末數平均計算而來的。
⑶ 財務報表中的重點指標分析有哪些
財務報表中的重點指標分析:
(一)償債能力指標分析。
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重要標志‚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能力或保證程度‚包括償還短期和中長期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企業債務償付的壓力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一是一般性債務本息的償還‚如各種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和各種短期結算債務等;二是具有剛性的各種應付稅款‚企業必須償付。企業償債能力主要財務指標有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是評價企業用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流動比率過低‚企業可能面臨清償到期債務的困難;流動比率過高‚表明企業資產利用率低‚存貨積壓‚周轉緩慢。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反映了企業的資產對債務的保障程度。比率越小‚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應小於50%‚即負債應小於所有者權益‚該比率針對不同的行業標准有所不同。
(二)獲利能力指標分析。
企業必須能夠獲利才有存在的價值‚建立企業的目的是贏利‚增加盈利是最具綜合能力的目標。作為投資人‚主要關注的是企業投資的回報率。而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關心的是企業股息、紅利的發放問題‚對於擁有企業控制權的投資者‚則會更多地考慮如何增強企業競爭力‚擴大市場佔有率‚追求長期利益的持續、穩定增長。衡量企業獲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銷售毛利率和資本金利潤率。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收入)指標反映每1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後‚能有多少錢可以用於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利潤。一般來說‚銷售毛利率越高‚反映主營業務獲利能力越強‚主營業務的市場競爭力越強。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可以衡量資產的使用效益‚從總體上反映投資效果。一個企業的資產獲利能力如果高於社會的平均資產利潤率和行業平均資產利潤率‚企業就會更容易的吸收投資‚企業的發展就會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三)營運能力指標分析。
營運能力的作用表現為對各項經濟資源的價值即資產周轉率與周轉額的貢獻上‚然後通過這種作用而對增值目標的實現產生影響。從這種意義上講‚營運能力不僅決定著公司的償債能力與獲利能力‚而且是整個財務分析工作的核心所在。通過營運能力的分析‚不但可以評價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也可判斷其是否具有獲利的能力。衡量營運能力的指標主要有流動資產周轉速度指標和固定資產周轉指標。其中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指標有:流動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天數指標。前者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營業收入凈額同平均流動資產余額的比值‚即企業本年度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後者是用時間表示的周轉速度‚稱為平均流動資產回收期。流動資產周轉率指標為正指標。一般情況下‚該比率越高‚表明收賬迅速‚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強。流動資產周轉天數為反指標‚一般情況下‚該指標數值越低越好。反映企業固定資產周轉情況的主要指標是固定資產周轉率‚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凈額同平均固定資產凈值的比值‚是用以衡量固定資產利用效率的一項指標。該指標為正指標‚一般情況下‚該比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固定資產完成的周轉額較多‚固定資產利用效果較好。
(四)發展能力指標分析。
發展能力是指企業未來年度的發展前景及潛力。反映企業發展能力的指標主要有:營業收入增長率和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等。營業收入增長率是指企業本期營業收入增長額同上年營業收入總額的比率‚它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成長情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該指標若大於0‚表示企業本年營業收入有所增長‚指標值越高‚表明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該指標若小於0‚表示企業產品不適銷對路、質次價高、市場份額萎縮。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表明企業利潤連續三年的增長情況與效益穩定的程度。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積累越多‚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越強。
⑷ 常用財務指標有哪些
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為: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工業企業財務指標的主要內容包括:
⑴固定資產。分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或凈值)提供的利潤等。
⑵ 流動資金。分全部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貨幣資金和結算資金,每百元產值佔用定額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周轉速度等。
⑶ 成本。分全部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產品單位成本等。
⑷ 利潤。分產品銷售利潤、利潤總額,產品銷售稅金,上繳利潤,資金利潤率、資金稅利率等。
(4)全年財務重要指標擴展閱讀
財務指標優缺點:
傳統的業績評價大多使用財務指標,用財務指標來評價業績簡單明了。
但是僅用財務指標來評價管理者的業績存在以下缺陷:
⑴財務指標面向過去而不反映未來,不利於評價企業在創造未來價值的能力上的業績。
⑵財務指標容易被操縱,過分注重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使得企業管理當局採用各種方法操縱利潤。
⑶財務指標主要來自財務報表資料,不包含大多數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因素,如產品質量,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經營過程和顧客的滿意程度等。
⑸ 看財務報表時一般看哪幾個重要指標
財報三大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出報表的內那一時刻,這個公司資容產負債情況如何,是窮還是富,窮的話,窮到什麼地步,富得話,富得是不是流油。
利潤表或損益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損益情況如何。
現金流量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收進了多少現金,付出去了多少現金,還餘下多少現金在銀行里。
⑹ 財務指標有哪些
一、償債能力指標
(一)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二、營運能力指標
(一)人力資源營運能力指標
勞動效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或凈產值÷平均職工人數
(二)生產資料營運能力指標
1.流動資產周轉情況指標
(1)應收賬款周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存貨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平均存貨×360÷主營業務成本
(3)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流動資產周轉期(天數)=平均流動資產總額×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3.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三、盈利能力指標
(一)企業盈利能力的一般指標
1.主營業務利潤率=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成本費用
3.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4.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百者權益×100%
(二)社會貢獻能力的指標
1.社會貢獻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2.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
四、發展能力指標
1.銷售(營業)增長率=本年銷售(營業)增長額÷上年銷售(營業)收入總額×100%
2.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3.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100%
4.固定資產成新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固定資產原值×100%
五、財務指標分析的重要性
1.財務指標分析是評價企業經營狀況的依據
通過觀察企業財務分析,我們可以了解企業的現金流量情況、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償債能力等,有利於企業管理者及相關人員評價經營者的財務狀況和運營業績。並將影響運營成果的各種微觀因素、宏觀因素、主觀因素、客觀因素等區分開來,及時發現對企業有害的因素並加以解決。還能客觀評價經營者的工作成果,促進其更好的完成任務。
2.財務指標分析是給投資者、債權人提供信息的手段
投資者和債權人如何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並決定投資額度呢?財務報表便能給他們提供相關信息。投資者通過財務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盈利能力,並對比各個企業,從而作出收益較大的投資決策;同時,了解了企業的償債能力,便可以讓投資者正確預測投資的風險,決定投資額度。
3.財務指標分析為企業發展發展提供資料
企業管理人員通過觀察財務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當前的不足及生產中的薄弱環節,並採取應對措施,改善經營模式,提高經濟效益,實現資本的最大化。
(6)全年財務重要指標擴展閱讀:
傳統的業績評價大多使用財務指標,用財務指標來評價業績簡單明了。但是僅用財務指標來評價管理者的業績存在以下缺陷:
⑴財務指標面向過去而不反映未來,不利於評價企業在創造未來價值的能力上的業績。
⑵財務指標容易被操縱,過分注重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使得企業管理當局採用各種方法操縱利潤。
⑶財務指標主要來自財務報表資料,不包含大多數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因素,如產品質量,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經營過程和顧客的滿意程度等。
⑺ 如何分析財務分析中重要財務指標
企業財務
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標可分為:
一、財務效益狀況的分析指標
1、凈資產收益率。它是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核心指標。
2、總資產報酬率。全面反映企業獲利能力和投入產出的狀況。
3、資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企業資本保全和增值的實際增減變動情況。
4、主營業務利潤率。該指標表明企業經營活動最基本的獲利能力,沒 有足夠大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就無法實現企業的最終利潤。
5、盈餘現金保障倍數。從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動態角度,對企業收益的質量進行評價,對企業的實際收益能力再一次修正。
6、成本費用利潤率。從企業支出方面補充評價企業的收益能力。
二、資產營運狀況的分析指標
1、總資產周轉率。它是綜合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經營質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標。
2、流動資產周轉率。該指標從企業全部資產中流動性最強的流動資產角度出發,對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進行分析。
3、存貨周轉率。用於反映存貨的周轉速度。
4、應收帳款周轉率。該指標促使企業制定合理的賒銷政策,加快應收帳款的回收速度。
5、不良資產比率。從企業資產管理角度對企業資產營運狀況進行修正。
三、償債能力狀況的分析指標
1、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負債償還能力和經營風險的重要指標。
2、已獲利息倍數。能充分反映企業穩定償付利息的能力。
3、速動比率。主要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反映企業流動資產變現能力的強弱。
4、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從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動態角度對企業實際償債能力進行修正。
四、發展能力狀況的分析指標
1、銷售增長率。是衡量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佔有能力、預測企業經營業務拓展趨勢的重要指標。
2、資本積累率。反映企業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
3、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體現企業資本發展水平和發展趨勢。
4、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反映企業的主營業務增長趨勢和增長程度,體現企業持續發展能力。
⑻ 財務報表最重要的指標是哪些
主要包括:
一、反應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回債答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二、反應長期償債能力的比率
1、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
2、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
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
3、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
4、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5、經營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現金流量/利息費用
6、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現金流量/債務總額
三、資產管理比率
1、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2、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3、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流動資產
4、非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非流動資產
5、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總資產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銷售凈利潤=凈利潤/銷售收入
2、資產利潤率=凈利潤/總資產
3、權益凈利率=凈利潤/股東權益
⑼ 年報中哪些財務指標最值得
除非是自己特別關注的公司,亦或是從事財務打假的業內人士,一般投資者實在沒必要把一份年報從頭到尾讀完,確實也沒那份閑工夫——一份年報就跟一部小說似的,沒半天的時間壓根甭想看明白。對於絕大多數沒有納入股票池中的公司年報,只要簡約看些關鍵指標就足夠了。
但正像某服飾廣告中所說:「簡約而不簡單」,如果投資者只是去看看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的話,就過於簡單了。在我來看,選取年報中的幾個關鍵指標比對著看,就足以解決絕大多數問題了。
上期《紅周刊》第73頁的「2011年上市公司年報主要財務數據 」欄目,其中所列示的關鍵財務指標便充足了許多,包括了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對比數據、凈資產收益率、每股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數據及同比增長情況、股東戶數及環比變動率等。運用這些指標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質量進行考量,更有利於理解最終指標也即每股收益的來源。
當然,嚴格來說,將營業利潤替換凈利潤更有助於真實盈利能力的分析,因為凈利潤所受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較大,有不少公司就依靠著財政補貼過活,體現在凈利潤和每股收益方面還差強人意,但其實公司的業務只是個空架子,談不上核心競爭力和投資價值,只剩下被重組的份兒了。
分析這幾項關鍵財務指標之間的關系,可以總結出如下幾點:1,沒有營業收入增長支持的凈利潤增長不值錢;2,沒有經營性現金凈流量輔證的凈利潤不可靠;3,沒有導致凈資產增加的凈利潤則是數字游戲。
首先看營業收入增長與凈利潤增長之間存在的關聯關系。由於存在經營杠桿,理論上公司凈利潤的波動幅度應當比營業收入略大,在現實企業分析中,只要二者變動幅度偏離不是太遠即可以看做是合理的。在剔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後,如果凈利潤增幅顯著高於營業收入增幅,則需要關注是否是以毛利率為代表的業務盈利能力出現了提高,比如出現了產品提價之類的,像去年很明顯地發生在氟化工上市公司,這就需要關注提價後的產品是否可能面臨跌價、導致損害盈利能力的可持續性,譬如稀土類上市公司就遇到了這種情況。
如果凈利潤增幅顯著低於營收,往往都不是好事,可能面臨著行業競爭加劇損害核心盈利能力的事情。
在沒有增資擴股的前提下,凈利潤的實現還應當導致凈資產同等金額的增加,如果不是則需要關注是否是由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外出售,導致原先計入資本公積下的為實現收益計入了利潤表投資收益,如是這樣則不過是數字游戲,並不代表盈利能力增強。
最值得關注的其實還是凈利潤與經營性現金凈流入金額的差異是否過大。在理想狀態下,受到折舊等非付現費用的影響,經營性現金凈流入金額應當略高於凈利潤,如果顯著低於凈利潤則八成是有問題了。要麼是應收大幅增加,要麼是存貨大量積壓,理論上還可能出現應付大幅減少導致現金流量狀況不盡如人意,但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很少,可以忽略。
應收大幅增加絕非好事,不僅會帶來壞賬和其他管理成本,而且也預示著銷售難度加大。就像超日太陽在1月31日披露的業績修正預告,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35%~65%,主要原因就包括了「客戶平均回款期加長了約三至五個月,公司滾動的應收賬款總額同比有較大幅度增加,計提壞賬准備同比也有較大幅增加」。
存貨積壓則需要辯證看待,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好事,因為庫存商品積壓往往對應著銷售不暢,漢王科技去年年報就尤其體現了這一點。但是也有例外,一種是由於銷售旺盛而增加的備貨,還有一種就是在原材料價格周期低谷時囤積的原材料。這就需要仔細、辯證地來分析了。
其實對於從年報中發現問題來說,前述內容亦可作為初步篩選目標所用,因為不論是凈利潤增幅偏離營收增幅,還是凈利潤偏離現金流量,都是不正常的現象。而不正常的背後必有隱情、必有可供挖掘和分析的空間。
除了前述財務指標之外,我認為毛利率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參考項。毛利率的升降,直接反映了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變化,可供人為操縱的空間較小。盡管也可以通過操縱存貨結轉成本的手段虛增毛利率,但是相比操縱減值准備和其他非經營性損益,難度更大,因此毛利率的變化相對更加客觀。
筆者絕不青睞低毛利率的公司,不僅因為這些公司業務往往已經處於激烈競爭當中,而且還存在一個延伸問題,就是應收賬款風險。一旦損失了一單結款,就意味著其他很多筆業務白做了,就像中國鐵建,毛利率不到10%,這意味著一單業務回款出了問題,其他10筆業務就都白做了。同時該公司的海外業務往往又集中在政治環境並不穩定的地區,其海外資產和海外業務本身風險就很大,此前在利比亞和沙特的項目就是明證,要不是有集團公司在後面兜底,還不知道會虧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