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了解黃金
人們一生中或多或少都與金飾相關聯。收藏,宗教,男女定親結婚等,無不都在說明黃金在人們生活中的份量。近來本人利用閑情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黃金大致分足金和k金,詳情見下表:
黃金純度千分數
8k金 333
9k金 375
10k金 417
12k金 500
14k金 585
18k金 750
20k金 833
21k金 875
24k金為理論純度,其含量定義為百分之百。但實際上,也就是俗話說金無足赤,苛刻地講,這樣的24k金是沒有的。一般你在首飾店買的金飾都應該有k金數的印記或金含量的印記。
足 金——金量千分數不小於990(99.0%)。標記為GOLD990或G990。
千足金——金量千分數不小於999(99.9%)。標記為GOLD999或G999。
除了了解黃金的一般知識外,其次就是黃金的成色鑒定。
顏色。
K金通常的顏色有黃色,紅色或白色。白色k金大多是黃金與金屬鈀,鎳,銅等元素的合金。
重量。
黃金的比重是19.3g/cm3,而這個比重遠大於仿金製品的重量。還可以從軟硬度,聽聲音或試金石等方法來鑒定和識別黃金的成色。
1.「純金」首飾
「純金」通常分為足金、千足金。色澤赤黃,質軟,光澤奪目。但絕對的純金是不存在的,正如俗話所說, 「金無足赤」。以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可提煉出純度為99.9999%專門用作標准化學試劑的試劑金。由於試劑金的生產成本高昂,僅從首飾的使用價值來說,用試劑金製作首飾意義不大。目前中國市場足金成色有三種: 「四九金」,成色為99.99%;「三九金」,成色為99.9%,俗稱千足金; 「二九金」,成色為99%,俗稱足金。
2.K金首飾
K金就是在純金中加入一些其他金屬以增加硬度、變換色調及降低熔點而製成的合金。由於其他金屬加入的比例不同,K金的成色、色調、硬度、延展性及熔點等性質均不相同。K金首飾的特點是用金量少,成本低,又可以配製成各種顏色,且不易變形和磨損,特別是鑲嵌寶石後牢固美觀,更顯現出寶石的珍貴艷麗。因此在我國的許多城市廣泛流行。K金首飾的顏色比較豐富,目前研究成功的有紅色K金、橙色K金、黃色K金、綠色K金、藍色K金、青色K金、紫色K金、灰色K金、黑色K金、白色K金,白色K金由於其顏色光澤與鉑金相似,尤其再鍍一層銠,更是典雅大方,可以假亂真,而價格卻遠低於鉑金,因此它受到許多人的青睞。表示白色K金的配方主要有三個系列,即:金與鈀,金與鎳,金與銀,或它們的組合組成的合金,都可以形成白色黃金
黃金概述:
黃金又稱金,英文Gold,化學符號Au,原子序數79,它是一種橙黃色的金屬物質。自然界,金一般以單質形態存在。
金的密度非常大,常溫常壓下,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是水的近20倍,鐵的3倍多。金的熔點、沸點很高,熔點為1064.43℃,沸點2808℃,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就是指的這一點。金的摩氏硬度2.5,與人的指甲硬度不相上下。金的韌性、延展性好。一克純金可拉成3000米以上的細絲,也可鍛壓成9平方米的金箔。金的穩定性高,抗腐蝕能力極強,除王水外不溶於於其它酸鹼溶液。在遠古墓葬中出土的黃金隨葬品,雖歷經數千年風雨,依然色彩艷麗如新。
黃金成色的表示方法
黃金成色也就是黃金的純度,指黃金物品中金元素的含量。流行的黃金成色表示方法有兩種:
K金法
人們把含金量為100%的黃金稱為24K金,K數與含金量的關系是,lK=4.1666%,按此公式,18K金的含金量為75%,14K金含金量50%,9K金含金量37.5%。
比例法
將黃金物品中金的含量用百分數、千分數的方式表示,比如Au99.95即為含金量為99.95%的黃金,Au999.5為含金量999.5‰的黃金。
黃金的單位
世界不同地方的黃金衡量單位各有不同,常見的黃金度量單位有以下幾種:
歐美地區的金衡制盎司制。
1金衡盎=31.103495克
香港、日本、中國古代的衡兩制。
1司馬兩=37.42849791克
1日本兩=3.75克
1市斤=16小兩=500克,1兩=31.25克
市制計量單位。現在上海黃金所用克為單位。
1市斤=10兩=500克
南亞新德里、卡拉奇、孟買等托拉衡制
1托拉=11.6638克
❷ 談談你對黃金的認識
現在看來,黃金對美元弱勢會持續到明年,加息是不可阻擋的,除非霉果出現嚴重的天災人禍(黃石火山,大地震,黑人運動。。),現在石油、晶元。。很多卡脖子的資源還是美元結算,而且難以動搖,很多人不知道,即便現在石油嚴重過剩並且暴跌,我們從沙特等中東地區進石油也是要被人家加價的,而且有配額,多一桶不給!另外很多人幻想RMB調整美元霸權,這純屬異想天開,美元打敗英鎊都用了上百年時間,而且美國早就比英國強大好幾倍的情況下!我很後悔過早入手黃金股,善意提醒新人,謹慎進入,如果說黃金機會,那也只有一種可能,就是RMB對美元明年大幅度貶值!
❸ 人們對黃金的認識是怎樣的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化學元素符號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黃金的化學符號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碼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稱來自一個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歐若拉(Aurora)的一個故事,意為閃耀的黎明。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煉」就是金的化學穩定性很高,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不必擔心會氧化變色。即使是在熔融狀態下也不會氧化變色,冷卻後照樣金光閃閃。密度大,手感沉甸。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好導性。純金具有艷麗的黃色,但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狀,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的原因,純金首飾也易被磨損而減少分量。
在門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數為79,即金的原子核含有79個質子,質子帶正電荷。同時,由於符合半滿規則,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在金屬市場上金與釕、銠、鈀、鋨、銥、鉑等金屬統稱為貴金屬。
黃金雖是一種很柔軟的金屬,但不及鉛和錫兩種金屬。在純金上用指甲可劃出痕跡,這種柔軟性使黃金非常易於加工,然而這點對裝飾品的製造者來說,又很不理想,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裝飾品蹭傷,使其失去光澤以至影響美觀。所以在用黃金製作首飾時,一般都要添加銅和銀,以提高其硬度。
黃金易鍛造、易延展,可碾成厚度為0.001毫米的透明和透綠色的金箔。0.5克的黃金可拉成160米長的金絲。
❹ 如何正確認識期匯黃金市場,要具備那些東西!
告訴你個思路,會看K先,會選擇交易品種,買賣操作,交易原則,風險控制,判斷行情方向,把握買賣點,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靈活應變。
可以交流李經理
了解市場否則後果很嚴重,願意提供咨詢幫助。
❺ 黃金怎麼認識,
不是很軟 你咬的時候,會有一些松動
❻ 黃金市場的市場簡介
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黃金市場在倫敦、蘇黎世、紐約、香港等地。倫敦黃金市場的價格對世界黃金行市較有影響。
專門經營黃金買賣的金融市場。進行黃金交易的有世界各國的公司、銀行和私人以及各國官方機構。黃金交易的去向主要是工業用金、私人貯藏、官方儲備、投機商牟利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段時期,由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限制其成員的黃金業務,規定各國官方機構不得按與黃金官價(每盎司黃金合35美元)相背離的價格買賣黃金,因此西方官方機構絕大部分是通過美國財政部按黃金官價交易的。1968年黃金總庫解散,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不再按官價供應黃金,聽任市場金價自由波動;1971年8月15日美國宣布不再對外國官方持有的美元按官價兌換黃金。從此,世界上的黃金市場就只有自由市場了。世界上約有40多個城市有黃金市場。在不允許私人進行黃金交易的某些國家,存在著非法黃金市場(黑市)。黑市金價一般較高,因而也伴有走私活動。各國合法的黃金自由市場一般都由受權經營黃金業務的幾家銀行組成銀行團辦理。黃金買賣大部分是現貨交易,70年代以後黃金期貨交易發展迅速。但期貨交易的實物交割一般只佔交易額的2%左右黃金市場上交易最多的是金條、金磚和金幣。
黃金長久以來一直是一種投資工具。它價值高,並且是一種獨立的資源,不受限於任何國家或貿易市場,它與公司或政府也沒有牽連。因此,投資黃金通常可以幫助投資者避免經濟環境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黃金投資意味著投資於金條,金幣,甚至金飾品。投資市場中存在著眾多不同種類的黃金帳戶。
黃金市場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倫敦和紐約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黃金交易市場所在地。黃金市場的運作與其它投資市場以及股票市場類似。 買賣每天都在進行,而價格受市場內經濟條件的影響。
同其他市場資源一樣,黃金的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黃金一直是貴重資源。人們常會在經濟通貨膨脹時儲備黃金。政治爭斗和戰爭也會促使人們儲備黃金。而儲備黃金的行為會造成黃金的供不應求,從而價格上揚。 市場職能黃金市場的發展不但為廣大投資者增加了一種投資渠道,而且還為中央銀行提供了一個新的貨幣政策操作的工具。(一)黃金市場的保值增值功能因為黃金具有很好的保值、增值功能,這樣黃金就可以作為一種規避風險的工具,這和貯藏貨幣的功能有些類似。黃金市場的發展使得廣大投資者增加了一種投資渠道,從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投資風險。
(二)黃金市場的貨幣政策功能黃金市場為中央銀行提供了一個新的貨幣政策操作的工具,也就是說,央行可以通過在黃金市場上買賣黃金來調節國際儲備構成以及數量,從而控制貨幣供給。雖然黃金市場的這個作用是有限的,但是由於其對利率和匯率的敏感性不同於其它手段,從而可以作為貨幣政策操作的一種對沖工具。隨著黃金市場開放程度的逐步加深,它的這個功能也將慢慢顯現出來。可以說,通過開放黃金市場來深化金融改革是中國的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的一個客觀要求。市場主體從國際經驗上來看,黃金市場的參與者可分為金商、銀行、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各個法人機構、私人投資者以及在黃金期貨交易中有很大作用的經紀公司。
(一)金商由於其與世界上各大金礦和許多金商有廣泛的聯系,而且其下屬的各個公司又與許多商店和黃金顧客聯系,因此,五大金商會根據自身掌握的情況不斷
(二)銀行銀行又可以分兩類,一種是僅僅為客戶代行買賣和結算,可身並不參加黃金買賣,以蘇黎士的三大銀行為代表。
(三)對沖基金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基金公司借人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貸交易所構築大量的淡倉有關。一些規模龐大的對沖基金利用與各國政治、工商相金融界千絲萬縷的聯系往往較先捕捉到經濟基本面的變化。
(四)各種法人機構和私人投資者這里既包括專門出售黃金的公司.如各大金礦、黃金生產商、專門購買黃金消費的(如各種工業企業)黃金製品商、首飾行以及私人購金收藏者等,也包括專門從事黃金買賣業務的投資公司、個人投資者等;種類多樣,數量眾多。但是從對市場風險的喜好程度分,又可以分為風險厭惡者和風險喜好者:前者希望迴避風險,將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包括黃金生產商、黃金消費者等,後者就是各種對沖基金等投資公司,希望從價格漲跌中獲取利益。前者希望對黃金保值,而轉嫁風險;後者希望獲利而願意承擔市場風險。
(五)經紀公司有的交易所將經紀公司稱為經紀行(CommissionHouse)。在紐約、芝加哥、香港等黃金市場里,活躍著許多的經紀公司,他們本身並不擁有黃金,只是派場內代表在交易廳里為客戶代理黃金買賣,收取客戶的傭金。
(六)交易所從國際經驗上來看,黃金交易一般都有一個固定的交易場所,目前世界上共有五大黃金交易所,分別是英國倫敦黃金交易所、瑞士蘇黎世黃金交易所、新加坡黃金交易所、香港黃金交易所和東京黃金交易所。中國上海黃金交易所於2002年底成立,位於上海外灘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內。
在中國的黃金市場上還不存在類似黃金市場的上對沖基金之類的市場機構。中國黃金市場實行的是會員制,目前共有金融類和非金融類共108家會員,其中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類會員占據了大部分的交易量。隨著上海金交所一年多的營運,中國黃金市場最大的供應商也漸漸浮出水面,中國黃金總公司下屬的中金股份有限公司是成為金交所最大的黃金提供者。 國際金價在1680美元/盎司附近的「多空爭奪戰」已經曠日持久,一直無法讓人看清走勢。如果在節前兩天投資金市,需要火眼金睛。
上周,美國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及就業數據意外回落,令美元指數持續受壓考驗79一線支撐。加上美聯儲新年首次議息會議仍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美元指數走勢更顯搖搖欲墜,推升商品市場價格震盪上揚。國際現貨金價格亦一度上沖測試1680美元附近的重要短期阻力。
法國巴黎銀行近日也宣布下調2013年金銀價格預期,把黃金預估價從1865美元下調至1790美元。該行解釋,金市可能出現投資者疲勞,繼續認為黃金將從目前水平反彈,並重新測試1800美元大關。而黃金走勢疲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自2012年底開始出現的風險情緒回彈。
實際上,國際黃金自去年10月開始逐步回調後,便一路走弱,去年聖誕、今年元旦都沒有給市場帶來「大禮包」,並在春節前夕依然呈現弱勢震盪格局。
有業內人士梳理了一下近幾年中國黃金市場在農歷新年前後的表現發現,歷年春節期間黃金價格均呈現上升勢頭,最大上漲空間為2011年的11.91元,漲幅為3.51%。「從黃金價格的周期走勢來看,在每年的1月至2月,金價為全年的相對高位。3月開始金價便展開下行整理。在經過了7月至8月份的整理後,9月份上漲的概率較高。」相比之下,今年春節是黃金的一個平緩年。
另了解到,受大環境影響,黃金飾品需求旺盛,價格與元旦相比頗為平穩,基本維持在每克430元上下,比去年最高峰時候依然便宜幾十元。
不過,雖然節前市民和投資者對實物金的需求加大,但並不意味著可以隨便加倉加碼。高級分析師提醒,目前市場利空因素較多。印度上調了黃金的進口稅,從之前的4%上調至6%,這成為黃金走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美國債務上限調升爭議擱淺,歐元區經濟企穩,也將減弱黃金的避險屬性。從近兩年的市場表現看,這段時間內黃金波動相對較大,這對於投資者的風險控制並不有利。 黃金同市場上其他貨幣及商品一樣都存在著市場風險。通常與貨幣相比,黃金的波動率較低(價值的上下波動),然而這些年來隨著投機行為的增加黃金的波動變大了。
作為投資對象,黃金與其它投資對象相比有著不同的屬性。 一直以來投資者對這個市場都抱有極大的興趣,這導致其市場流通性高於其他市場的市場流動性。 高流通性意味著,當您想賣出時不愁找不到買家,同時在您想買入的時候不愁找不到賣主。
在黃金市場上人們可以投資買賣金幣和金條、珠寶、期貨和期權、交易所買賣基金、甚至黃金證。 與眾多其它物品交易相比,黃金交易不但快而且價差低。
在外匯市場上,黃金可以說相對美元的避險投資。 美元升值,金價下跌;美元貶值,則金價上漲。 明白了這一點,投資者就能把黃金交易作為一種手段來平衡其在美元買賣中的盈虧。
市場條件在不斷變化,然而黃金一直保持著它的購買力。 就其相較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力來看,黃金的價值一直很堅挺。 相比黃金其他貨幣在隨著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升其購買力卻在下降。
因此,一些投資者買入黃金來平衡通貨膨脹和貨幣價值變化造成的影響。 在外匯交易中,投資者買賣黃金大多出於投機目的而不是為了長期的投資。 在外匯市場,交易者可在買入黃金幾小時後賣出,憑借黃金價格的小幅波動(變動)獲利。 影響黃金市場走勢的因素錯綜復雜涉及到許多的方方面面,這里僅從跟蹤獲取農歷戉子牛年較為突出影響黃金市場價格走勢的資料實際出發,重點歸納為六個方面每個方面一對既相互依存又互為因果關系,具有密切相關性的主導因素,期盼通過「拋磚引玉」與廣大金民們共享,為庚寅金虎之年再創黃金投資的佳績加油!
【黃金市場價格的上漲和下跌】
黃金市場價格的上漲和下跌,是形象直觀地標示黃金市場的「晴雨表」,是影響黃金市場走勢的一對核心反向因素。因此,成功的黃金投資者,首先就要從影響黃金市場價格上漲和下跌的因素入手,研究未來黃金市場的走勢,從而有效地把握黃金市場運行的脈搏,准確地作出「低買「與」高賣」的決策,不失時機地釆取付諸實施的行動。黃金市場的投資,收益與風險共存。黃金市場交易買賣的時機,決定黃金市場投資的成敗。黃金投資者就是在黃金的大牛市中, 也仍然面臨著價格上漲與下跌的波動,帶來黃金投資盈利機遇與虧損風險的不確定性,關鍵在於有效地把握有利的機遇和防範出現的風險,確保黃金投資資金的安全和升值。
過去的農歷戉子牛年黃金市場牛氣沖天步步高,成為了全球投資市場中一枝獨秀的最牛市場,不但實現了連續9年的牛市,而且刷新了黃金價格的歷史最高記錄,為黃金市場價格描繪出了一幅以上漲為主旋律的奪人眼球走勢圖。「低谷」是年初的每盎司830美元,2月20日率先躍進每盎司1000美元的金牛市場,經歷大半年穩打穩扎築底之後,11月9日加速攀升成功地攻克每盎司1100美元大關,12月3日更是登上創造歷史最新記錄的每盎司1227.50美元「頂峰」。
2009年4月2日,G20集團宣布支持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售403噸黃金以援助貧困國家。英國首相布朗宣布:20國集團同意為多邊金融機構提供總額1萬億美元資金,此消息一經公布就出現了金價見底的「布朗底」信號。「布朗底」前3次賣金時機均被認為是金價的階段性底部,賣了就大漲漲幅甚至都超過60%。事實證明,「布朗底」第四次再現了,為2009年黃金牛市價格一路攀升成功地築了底。
江城武漢謝氏市民是一位炒過2年多紙黃金,善於解讀黃金市場價格上漲和下跌傳遞的信號,研判未來黃金市場價格發展變化的大趨勢,踩准「低價買進」與「高價賣出」有利時點的黃金投資高手。2009年9月3日,當國際金價每盎司900多美元時,他帶著130萬元本金「殺入金市」,炒風險較高的黃金T+D現貨遞延交易,至12月3日黃金價格急劇上升到每盎司1227.50美元「頂峰」時為止的3個月期間,130萬元就變成了415萬元凈賺285萬元,從而成為了2009牛年資金回報率高達219%的黃金投資最牛大贏家。
【黃金市場黃金的供給和需求】
黃金市場的價格為什麼會上漲和下跌呢?原因涉及到錯綜復雜的許多方方面面,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性一條就是「黃金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黃金的價格漲跌」。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依據「物以稀為貴」的商品價格形成機制,市場的黃金價格是由黃金市場供給和黃金市場需求兩個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市場黃金供不應求則黃金價格上漲,市場黃金供過於求則黃金價格下跌。」
黃金,是全球唯一最為稀缺的資源。地球上的人類在整個數千年的文明歷史中,從這個星球上共挖出來總量15萬噸黃金,世界每個人平均只有20多克。「物以稀為貴」是商品價格形成的基本機制,以及黃金是世界供不應求最為稀缺資源的現實告訴了我們:從長期戰略視角觀察黃金的市場價格,盡管黃金的市場價格在「看不見的手」的市場機制諸多因素的作用下有時會出現下跌,但是黃金的「稀缺性」決定了過去、現在和將來黃金價格上漲的大趨勢是永恆不會改變的。
以史為鏡。2009年12月18日,美國知名的雜志《福布斯》報道:國際黃金市場的金價在過去10年內上漲了逾300%。剛剛過去的農歷戉子牛年,黃金市場價格從「低谷」的每盎司870.25美元,到創造歷史新高記錄的「高峰」每盎司1212.50美元,呈現了一波牛氣沖天的大幅上漲342.25美元,上漲率更是高達39.33%的行情。2009年12月3日,中國黃金市場賣出的價格創每克達人民幣268.22元的歷史新高,為2002年10月16日新中國黃金市場開放後第一筆上海黃金交易所成交價每克人民幣83.50元的320%。
著名財經評論員時寒冰指出:「黃金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是『亂世買黃金』的投資機會,更在於它作為貨幣體系中定海神針作用的回歸。世界各國為了應對次貸危機瘋狂發行的紙幣,正在悄悄重塑黃金的王者地位。張庭賓(戰略預測專家)撰寫的《黃金保衛中國》讓我們重新認識現實的危機和困境、以及黃金的真正價值所在。」他在書中指出「美元大崩潰己大勢所趨,黃金王者歸來己勢不可擋。」
全球央行過去都是以出售黃金為主,而2009年扭轉成為了黃金的凈買入方。20年來央行首次實現購入黃金量超過售出黃金量,這將持續推升黃金需求量成為金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量。2009年4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提供的信息表明:「自2003年以來,我國逐步通過國內雜金提純及國內市場交易等方式,黃金儲備增加454噸至1054噸。」2009年11月,印度央行購買黃金200噸,斯里蘭卡央行購買黃金10噸,模里西斯購買黃金2噸,俄羅斯央行增持800,000盎司黃金,黃金儲備量達2.05千萬盎司224億美元。世界黃金理事會(WGC)稱:「進入2010年以來各國央行凈買入280億美元的金條,中國是第一大黃金買家。」
世界黃金的價格走勢趨勢並不是由各國政府的意願所左右。世界黃金市場的參與主角是民間力量,構成了當前世界黃金交易量的95%以上,而且其中很多都是首次投資黃金新客戶,這是因為黃金是對抗美國經濟不穩定和美元貶值的最終手段。中國老百姓在國家「藏金於民」的宏觀政策指引下,以及剛剛過去的牛氣沖天農歷戉子牛年黃金牛市的鼓舞下,黃金越來越成為了越多尋常百姓的「鎮家之寶」,百姓投資黃金的積極性前所未有的高漲。2009年,中國僅黃金交易所個人黃金交易量就超過438噸,同比增長率高達572%,其中北京菜百公司黃金銷售額就突破45億元。2010年北京黃金市場年前黃金銷售更是井噴,投資性金條是首選春節臨近銷量猛增一倍,有的顧客一出手現金就是幾百萬元。
【美元匯率價值的堅挺和疲軟】
美元與黃金之間存在著「此起彼伏」與「此伏彼起」密切負相關性的關系,即「美元堅挺則金價下跌,美元疲軟則金價上升」。例如,2009年12月11日,受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普遍表現出色的影響,美元指數全盤大幅走強,一度觸及1個月以來的新高76.72,且突破了100天均線的重要阻力。國際金價則很快「晴天轉陰」完全逆轉了歐洲交易時段的反彈勢頭,在紐約午盤後回撤加劇,最低跌至每盎司1110美元下方的低點。與此恰恰相反,2009年12月18日,在美國連續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濟疲軟,導致美元遭到拋售而下跌的背景下,黃金市場迅速「陰天轉晴」做多,大型投資機構紛紛增持黃金,推動國際金價上升突破每盎司980美元的阻力位,向上二度破千達到了每盎司1006美元,刷新了11個月以來的新高。
從長期戰略的觀點來觀察,美元疲軟貶值是今後不會改變的大趨勢,美元堅挺只不過是短期發生而不可能持久的戰術調整現象。正如,2010年2月12日,某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發表的文章所稱:「基於對美元長時間的跟蹤與觀察認為,美元近期表現是短期階段性調節並非是美元轉入升值階段。預計2010年美元貶值仍是主基調,美元匯率較為明顯是針對歐元升值。因此,美元指數雖然短期突破80點,但美元未來繼續以貶值為主的趨勢難改。目前美元的迂迴是從長遠保全自己,維護自己和強大自己。」
美國赤字一日不解 美元難以真正走強。2009年,美國財政赤字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42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0%,這比美國建國頭200年所有國債加在一起還要多,相當於全國不分男女老少每人負債4700多美元。進入新的2010年,美國的財政赤字更甚,2月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向國會提交的預算顯示,2010年美國政府財政赤字總額更高達1.56萬億美元。2010年2月24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出席國會聽證時說,「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一派胡言』的建議,推動美國政府創下了創紀錄的巨額外債,削弱了美國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給國家安全蒙上風險。十年前我們收支平衡,現在我們卻一直在償還外債,想到這些就讓我心痛」。從希臘等國開始爆發的歐洲國家債務危機正愈演愈烈,正如英國央行行長近日指出的:「歐洲區經濟復甦已陷入停滯」。所以,我們從中可以看出:美元升勢並不是因為美國經濟或美元本身的價值,而主要是集中建立在歐洲經濟危機引起的歐元貨幣貶值的基礎之上。
【國家國民經濟的興盛和衰退】
黃金具有不可替代的「保值避險」獨特優勢功能,在決定黃金價格走勢與世界宏觀經濟局勢變化之間呈現了負相關性的密切關系,即「國民經濟興盛則黃金價格下跌,國民經濟衰退則黃金價格上漲」。
自2007年以來,由美國次級債所引發的金融危機,發展成為了殃及全球的經濟危機。2008年危機從美國擴大到了歐洲、日本、東亞等國家,全球經濟進入了20年來前所未有的衰退。2009年,為了應對世界經濟危機,各國聯手釆取了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世界經濟總體開始觸底回升。作為對抗經濟衰退的最佳武器黃金自然也成為了人們首選的對象,國際黃金價格呈現了加速上漲的大趨勢。
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度是2.8%,為一年多以來首次實現擴張;第三季家庭金融資產價值增長5.6%;家庭債務下降2.6%,為連續第五個季度下降;三季度家庭資產凈值從二季度50.76萬億美元增長到53.42萬億美元等。這一系列的利好數據表明,美國經濟正在緩慢地走出幾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
2009年12月7日至12日,美元受美國公布的2009年三季度以來上述一系列國民經濟利好因素的影響企穩反彈,與此相反國際金價則持續大跌創下了一個月以來的新低,黃金市場價格暴漲之後遭遇暴跌,上演了「過山車」的行情,連續8個交易日的回調,使得11月的漲勢腰斬近一半,距離前期高點1226.65回調近10%。
【通貨膨脹壓力的上升和下降】
通貨膨脹與黃金價格之間,成相互同步密切正相關性的關系,即「通貨膨脹壓力上升則黃金價格上升,通貨膨脹壓力下降則黃金價格下降」。這再一次充分地顯示出了,黃金在通貨膨脹壓力上升的特定條件下,具有特殊的「保值避險」保障性功能。過去黃金市場價格連續9年的上漲,其最主要的推動力量正是通脹壓力的上升。比如,2010年2月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公布的2010年預算赤字創1.56萬億美元的記錄新高。此話一出就刺激了對抗通脹工具黃金價格的上漲,開盤每盎司1079.90美元,收於每盎司1106.35美元,每盎司上漲25.15美元漲幅達到2.33%被稱為「百年難遇」的金融危機還會二次探底嗎?在全世界各國先後表示將退出此前推出的「刺激政策」後,全球經濟會陷入「二次衰退」嗎?著名投資人、前量子基金合夥人、商品大王吉姆·羅傑斯日前表示:「緣於各國政府此前的刺激政策,全球經濟惡化狀況在『表象反彈』的短暫停歇後,將出現更為嚴重的『二次衰退』。預測『二次衰退』可能會出現在2010年晚些時候或2011年,屆時情況將比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更為嚴重。歐元區部分國家的債務持續惡化,繼希臘主權評級遭下調以後,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國曝出債務風險,現在冰島、拉脫維亞等國家實際已經破產。『二次衰退』的困境未來將席捲各大國,四處泛濫的流動性成為貨幣不穩定的一大誘因,將進一步導致更多的通貨膨脹上升。」
進入2010年以來,黃金從前期每盎司1200多美元降到現在1000多美元,雖不能說已經觸底但己經是相對地低,是黃金市場「低價買進」的大好投資機會。正是在這種利好投資的背景之下,2月18日廣州市民馮雲把全部年終獎投入了黃金市場。他說:「為了抵禦天量信貸發放的風險,買些黃金壓箱底比較安全。2009年黃金價格持續走高,2010年2月以來價格為每盎司1000美元左右,已經是高位回落到低位我決定入市買些黃金保值。」
【央行貨幣政策的寬松和收緊】
2009年,為了應對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各國央行紛紛採取降息、增加流動性等干預手段,直接地導致了美元的持續貶值。投資者對世界經濟未來風險的憂慮。作為對抗經濟危機和通脹的最佳武器黃金,此時自然成為了人們最佳選擇的目標。
以美聯儲為例,2008年年底利率降至0.25%。2009年3月,宣布採取「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將購買總額3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以及額外花7500億美元購買相關房產抵押證券。2009年8次決議維持利率不變,還宣布將信貸額度規模擴大到1萬億美元。央行釋放的大量流動性資金,實體經濟無法全部吸收,剩餘的便進入金融資產市場。而黃金作為價值尺度的作用表現得格外明顯,從而成為對沖各國貨幣貶值的一個主要工具,與此同時對於經濟復甦可能面臨的風險的疑慮、甚至是對經濟復甦後可能引發的通貨膨脹的擔憂都成為了利多黃金的因素,這些都在基本面上有力地支撐了2009年金價大漲的牛市走勢。
2009年,中國經歷了創歷史的信貸狂飆,年度新增信貸9.67萬億元,貨幣供給增速創出10年來的新高,對2010年物價形成了巨大壓力;加之2009年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由負轉正,12月同比上升1.9%,表明通脹預期已經顯現。2010年1月12日,中國央行在這種通脹預期的背景下突然宣布,決定從2010年從1月18日開始上調存款准備金率0.50個百分點,這是自2008年下半年央行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連續下調准備金率以來首次調整准備金率,這是中國央行收緊流動性遏制經濟過熱苗頭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表明中國正集中精力對抗通脹的抬頭。此舉的中國因素立即給美元上漲提供了支撐,進而引發了全球性的黃金拋售的「地震」導致黃金吸引力減弱。2010年1月20日,紐約時段午盤後金價加劇下滑相繼跌破1150、1140和1130美元三道整數關口,最低見1107.09美元,為逾兩周以來的新低,而美元指數則反向全盤大漲超過1%成為了金價暴跌的主要推手。 國際黃金市場的參與者,可分為國際金商、銀行、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各種法人機構、私人投資者以及在黃金期貨交易中有很大作用的經紀公司。
【國際金商】
最典型的就是倫敦黃金市場上的五大金行,其自身就是一個黃金交易商,由於其與世界上各大金礦和黃金商有廣泛的聯系,而且其下屬的各個公司又與許多商店和黃金顧客聯系,因此,五大金商會根據自身掌握的情況,不斷報出黃金的買價和賣價。當然,金商要負責金價波動的風險。
【銀行】
又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僅僅為客戶代行買賣和結算,本身並不參加黃金買賣,以蘇黎世的三大銀行為代表,他們充當生產者和投資者之間的經紀人,在市場上起到中介作用。也有一些做自營業務的,如在新加坡黃金交易所(UOB)里,就有多家自營商會員是銀行的。
【對沖基金】
近年來,國際對沖基金尤其是美國的對沖基金活躍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各個角落。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淡倉有關。一些規模龐大的對沖基金利用與各國政治、工商和金融界千絲萬縷的聯系往往較先捕捉到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利用管理的龐大資金進行買空和賣空從而加速黃金市場價格的變化而從中漁利。
【法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
各種法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這里既包括專門出售黃金的公司,如各大金礦、黃金生產商、黃金製品商(如各種工業企業)、首飾行以及私人購金收藏者等,也包括專門從事黃金買賣的投資公司、個人投資者等。從對市場風險的喜好程度分,又可以分為避險者和冒險者:前者希望黃金保值而迴避風險,希望將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如黃金生產商、黃金消費者等;後者則希望從價格漲跌中獲得利益,因此願意承擔市場風險,如各種對沖基金等投資公司。
【經紀公司】
是專門從事代理非交易所會員進行黃金交易,並收取傭金的經紀組織。有的交易所把經紀公司稱為經紀行(Commission House)。在紐約、芝加哥、香港等黃金市場里,有很多經紀公司,他們本身並不擁有黃金,只是派出場內代表在交易廳里為客戶代理黃金買賣,收取客戶的傭金。
❼ 如何理解金礦產量對黃金市場的影響
影響黃金市場行情的主要因素是美元走勢,國際政治局勢,通貨膨脹系數。
任何國家新發現一個大的金礦床,年增加幾十噸黃金。對黃金市場行情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
❽ 請問,大家對以後黃金的趨勢如何認識呢謝謝賜教!
變動較大,如果沒有大的政治因素,避險情緒不濃的話,黃金會跌;但是這個問題趨勢嗎,要看多長的時間周期嘍。而且從儲藏量上面來講,黃金是不可造物品,地球的產量就這么多,挖掘多了,黃金就越來越少了,價格也就越來越高了。總體來說影響黃金價格趨勢的原因有好多,看長線還是看短時間;還有時間區間是多少等等。
❾ 解析黃金市場的快速發展
鄭良豪
在所有貴金屬中,只有黃金具有廣泛、多樣的全球需求基礎。這種獨特性確保了國際黃金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活躍。黃金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任何其他金屬所無法相比的。我們可能不知道或從未想過,但我們幾乎每天都要接觸不同形式的黃金。了解黃金的廣泛用途有助於解釋黃金始終具有的適用性,並幫助我們看清自2000年以來的黃金供求趨勢。
本文將清晰闡述黃金供求的驅動力,幫助說明為什麼黃金業有信心使2010年成為新的黃金紀元的開始。
黃金對不同的人代表不同的意義。對希望購買貴重或價格可以承受的首飾的消費者,黃金是一種合適的飾品;它是體現財富或成功的方式;它是投資者保護或儲藏財富的特殊工具;它是電子導體,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重要材料;它也應用於領先的納米技術,應用在醫療部門攻克癌症和疾病的設施中。所有這些都表明,黃金是很多利益相關者某些決策過程的主角,這些因素幫助塑造了過去十年的黃金需求,並保證了黃金業的健康發展。
2008和2009年黃金需求的上升得到媒體前所未有的關注,有必要將最近的數字放到更長遠的時間段來看,並承認有限的供應所起的作用。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黃金價格的上漲不是短期的,因為需求長期增加而供應有限。回顧2000年以來的形勢,就有可能提供一個很好的案例來支持2010年黃金的樂觀前景。
自2000年以來,世界黃金協會與貴金屬和礦業咨詢公司——GFMS公司一直在記錄每個季度的黃金需求和供應數據,並作為世界黃金協會《黃金需求趨勢》季度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發表。這些數據包含金飾、投資、工業和官方部門的供求數據以及采礦和回收行業的供應情況,為黃金業提供了空前的參考信息。這些報告的數據和分析有獨特的深度和廣度,覆蓋了各國家、地區和部門的供求情況。
對供求趨勢的全面而權威的洞察支持了我們的觀點,即黃金需求將長期保持強勁。本文將展示,不管總體的經濟形勢如何,黃金需求已表現出獨特的彈性,無論需求來自消費者、投資者、工業領域還是政府。
1.總需求水平
2008年以噸位計黃金總需求是3753噸,比2000年的3821噸略低。在其間的年份,需求量一直保持在3200噸以上,但在此上下浮動,反映了很多影響供求的因素,本文將在稍後詳述。
以噸位計,黃金總需求在過去十年間不時波動,但以美元計的需求自2000年以來保持了穩步增長。2000年,以美元計可確認的總需求為340億美元,到2008年增加到1050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金價上漲,反過來也體現了黃金的長期儲值特性,以及其對沖通脹壓力和貨幣波動的能力。黃金需求已受到相當高的媒體關注,但我們也不應忽視黃金供應對價格驅動的重要作用。
就供應方面,諸如中國等國家的新興市場進一步提升了市場供給量,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南非的礦產量在不斷下降,這個動態非常重要。供需平衡是決定和穩定金價的重要因素,並有助於進一步緩解2010年及未來任何可能的經濟和金融沖擊。
2008年下半年,由於全球金融市場的崩潰和隨之而來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和蕭條,可確認的黃金總需求激增。隨著金融市場的崩潰,政府採取前所未有的措施來拯救銀行,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增加貨幣供應,在投資領域,大家都在尋求一個安全的高質量避風港。投資者的財富急劇減少,他們害怕政府刺激計劃導致通脹,也受到風險和市場波動性的嚇阻,因而轉向唯一經過經濟動盪時代檢驗的資產——黃金。黃金沒有交易對手風險,不是任何人的負債,有流動性,這些優點不僅是央行所追求的,也是零售和機構投資者所夢想擁有的。
過去兩年中,面對那些毀掉其他資產價格的因素,金價大體上保持平穩。從信貸危機的那段時間即2007年6月到2009年6月,當不確定的恢復跡象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全球股票證券價值縮水了約40%。但在同一時間內,黃金是少數幾個價格上漲的資產之一(其他主要例外資產是政府債券),上漲了42%。
這段時期個人和國家財富的減少讓投資者尋找新的保值方式,因而導致黃金需求增加。這個表現讓人們更深地認識到黃金獨特的財富保障特性,並有力地證明了黃金為投資者和金飾購買者長期保值的能力。
當然,經濟衰退和較高的美元金價和各地金價也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和對金飾的需求。
2.黃金供需分析
過去十年出現了新的黃金需求和供應的市場以及貴金屬用途。特別是過去幾年,中國市場需求增加,以及中國礦產量持續增加也帶來了中國黃金供應的增加。
全球供求變化的發展,因應中國黃金市場結構性變化,出現總需求在不同需求方面之間的分配因時間推移發生重要變化。此外,最近以美元計和以當地貨幣計的高水平金價,導致許多市場評論員和分析師擔心金飾的總體需求可能會降低,從而使原本保護黃金持有者免於經濟周期損失的基本性質發生改變。
過去十年的數據表明,盡管2008年末、2009年初需求分配有了顯著變化,即從首飾轉向投資,但正是這種多層面需求的變化讓黃金對經濟周期有獨特的彈性。從歷史上看,金飾需求是可確認總需求的最大組成部分,自2000年以來,可確認總需求中的首飾需求平均佔到73%,而投資為15%,工業佔12%。2000年這些比例分別是首飾84%,投資4%,工業12%,而2008年則為首飾58%,投資31%,工業11 %。
2009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鑒
經濟形勢好轉的可能性也讓工業需求有所改善,如果好轉的形勢能夠持續,將幫助帶動2010年及以後黃金的新用途和創新應用。
從更長遠看,黃金業面臨的長期挑戰很明顯。需要尋求新的方法來與年輕一代消費者溝通,使黃金對他們也變得適用和重要,使金飾成為他們自我獎勵、享受和顯示財富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將是建立年輕消費者對黃金的喜愛,也要求有新的互動渠道和溝通方式。
互聯網向更偏遠地區的滲透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有機會接觸全球消費市場。在這個新平台下,消費者有渠道接觸世界,而他們的購買決定也將對環境和社會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黃金業如何應對其他奢侈品的威脅將是金飾業未來持續增長的主要挑戰。年輕消費者正在面對著大量商品和品牌的誘惑。金飾消費的最大威脅不再是其他貴金屬或配飾,而是其他奢侈品,例如iPod、音樂、電子游戲、娛樂現場和旅行。對年輕人來說,奢侈品意味著很多不同的事情。它可能不再體現為消費或通過昂貴的消費來實現,而是通過周末休息、水療和其他時間消遣產品來實現休閑娛樂。
這些金飾市場需求面臨的新挑戰將需要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們協同努力,以確保東方國家喜愛黃金的傳統文化可以傳承到新一代有品牌意識、有思想的消費者身上。
黃金從未像今天這樣合乎時宜。讓投資者和消費者理解黃金保值和保障財富的作用,有利於讓下一代認識黃金的價值,創建黃金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