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豆品質主要看哪些指標
粗脂肪,粗蛋白,灰分。
㈡ 大豆(國標三等)是什麼標准
GB 1352-2009《大豆》標 准 規定了大豆的相關術語和定義、分類、質量要求和 衛 生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識以及包裝、儲存和運輸要求。
㈢ 大豆質量等級一級和三級有何不同區別大嗎
個人認為應該是區別不太大,國家對四級大豆油的主要指標採用的都是強制執行。如果從一般生活中來說,應該是差別不大的,都能保證人的健康。
以下是資料標准:
1色澤
(羅維朋比色槽25.4mm)≤
一級 ——
二級 ——
三級 黃70 紅4.0
四級 黃70 紅6.0
(羅維朋比色槽133.4mm)≤
一級 黃20 紅2.0
二級 黃35 紅4.0
三級 ——
四級 ——
2氣味、滋味
一級 無氣味、口感好
二級 氣味、口感良好
三級 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氣味和滋味,無異味
四級 *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氣味和滋味,無異味
3透明度
一級 澄清、透明
二級 澄清、透明
三級 ——
四級 ——
4水分及揮發物(%)≤
一級 0.05
二級 0.05
三級 0.10
四級 *0.20
5不溶性雜質(%)≤
一級 0.05
二級 0.05
三級 0.05
四級 *0.05
6酸值(mgKOH/g)≤
一級 *0.20
二級 *0.30
三級 *1.0
四級 *3.0
7過氧化值(mmol/100g)≤
一級 *5.0
二級 *5.0
三級 *6.0
四級 *6.0
8加熱試驗(280℃)
一級 ——
二級 ——
三級 無析出物,羅維朋比色:黃色值不變,紅色值的增加小於0.4
四級 *微量析出物,羅維朋比色:黃色值不變,紅色值增加小於4.0,藍色值增加小於0.5
9含皂量(%)≤
一級 ——
二級 ——
三級 0.03
四級 ——
10煙點(℃)≥
一級 215
二級 205
三級 ——
四級 ——
11溶劑殘留量(mg/kg)
a浸出油
一級 *不得檢出
二級 *不得檢出
三級 *≤50
四級 *≤50
b壓榨油
一級 *不得檢出
二級 *不得檢出
三級 *不得檢出
四級 *不得檢出
來源:中華名吃網
㈣ 功能性大豆濃縮蛋白的質量指標
1 理化指標——蛋白質含量:68%(干基計)以上,水份 6%以下,顆粒大小:90%過100目篩。
2 功能指標——凝膠功能 WG 1:4, 乳化功能:FE 1:5:5 以上,OE 1:6:6 以上;
3 微生物指標——細菌總數15000/g以下,黴菌100/g以下、酵母菌100/g以下,致病菌不得檢出。
㈤ 09年國家新制定的大豆質量標准
大豆質量標准等級水分(%)雜質(%)純糧率(%)東北華北地區其它地區最低指標113.014.01.096.0213.014.01.093.5313.014.01.091.0413.014.01.088.5513.014.01.086.0
㈥ 什麼是糧食作物種子(豆類)質量標准
我國於1996年頒布了糧食作物種子(豆類)質量標准GB 4404.2—1996,主要內容如下: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大豆、蠶豆種子質量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
本標准適用於生產和銷售的豆類作物種子。
2 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543.1—1995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總則
GB/T 3543.2—1995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扦樣
GB/T 3543.3—1995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凈度分析
GB/T 3543.4—1995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發芽試驗
GB/T 3543.5—1995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真實性和品種純度鑒定
GB/T 3543.6—1995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水分測定
3 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3.1 原種
用育種家種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種生產技術規程生產的達到原種質量標準的種子。
3.2 良種
用常規種原種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和雜交種達到良種質量標準的種子。
4 質量要求
豆類作物種子質量指標見表7。
表7 豆類作物種子質量指標(%)
5 檢驗方法
5.1 扦樣
按GB/T 3543.2執行。
5.2 凈度分析
按GB/T 3543.3執行。
5.3 發芽試驗
按GB/T 3543.4執行。
5.4 真實性和品種純度鑒定
按GB/T 3543.5執行。
5.5 水分測定
按GB/T 3543.6執行。
6 檢驗規則
以品種純度指標為劃分種子質量級別的依據。純度達不到原種指標降為一級良種,達不到一級良種降為二級良種,達不到二級良種即為不合格種。
凈度、發芽率、水分其中一項達不到指標的即為不合格品種。
純度、凈度、發芽率的測定值與標准規定值進行比較判定時,暫不執行GB/T 3543.1~3543.6—1995中與規定值比較所用的允許誤差。
㈦ 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是多少
大豆蛋白質含量:約36.3克/每100克。
大豆通稱黃豆。原產中國,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亦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為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 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
中國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全中國普遍種植,在東北、華北、陝、川及長江下游地區均有出產,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於1804年引入美國;20世紀中葉,在美國南部及中西部成為重要作物。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傳播出去的。由於它的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是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學家推崇的食物。
(7)大豆質量指標擴展閱讀:
大豆生長習性
大豆性喜暖,種子在10-12℃開始發芽,以15-20℃最適,生長適溫20-25℃,開花結莢期適溫20-28℃,低溫下結莢延遲,低於14℃不能開花,溫度過高植株則提前結束生長。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份,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否則花蕾脫落率增加。大豆在開花前吸肥量不到總量的15%,而開花結莢期占總吸肥量的80%以上。
㈧ 國家大豆質量標准
加大度質量標准,這個就跟我們這邊國家的那個食品安全部門有關系的,他們那邊有一定的定的標准
㈨ 考察大豆油脂有哪些指標
物理指標:常溫下呈液態,為半乾性油,無確切熔點,黏度較高。
化學指標:酸價、皂化價、碘價、過氧化物值。
(1)酸價
酸價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所需要氫氧化鉀的毫克數,油脂的酸價越高,質量越差,越不新鮮,大豆油酸價為0.06。
(2)皂化價
是指皂化1克油脂所需的氫氧化鉀毫克數,皂化價可以判斷油脂的純度,大豆油的皂化價為188~196。
(3)碘價
碘價就是指每100克脂肪或脂肪酸吸收碘的克數。大豆油的碘價為114~138。
(4)過氧化物值(POV值)是顯示油脂自動氧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食用植物油規定POV值不得超過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