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證券或其他證券公司或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行理財產品,涵蓋各種風險等級的產品。理財產品風險高低,看產品資金的用途,一般投資股票的高風險,投資債券的相對穩健。理財產品合同會有提示的,僅供參考。
『貳』 證券公司發布理財產品需要什麼資質嗎
三種主要債券類型: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公司債和中小企業私募債;企業債。
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主管審批單位是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債券發行人為非金融企業,參與債券承銷和投資的都是金融機構單位,主要玩家是銀行,目前在積極吸納證券公司加入。 國內規模最大的債券種類。
公司債:主管審批單位是證監會,債券發行人為上市公司,參與債券承銷的是證券公司,投資者包含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
中小企業私募債:證監會備案,無需審批;債券發行人是非上市中小企業,參與債券承銷的是證券公司,非公開發行,投資者主要是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
企業債:主管審批單位是發改委,主要的債券發行人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和部分國企。
重點說說企業通過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第一步就是@meta 所說的,要通過銀行行內的審批,獲得備用授信額度。通俗說就是銀行審批給予企業一個信用額度,但是不直接發放貸款。接下來就是不同的玩法和模式了:一、只有銀行一個金融機構參與的模式
單一資金來源:即理財產品的資金來自單一客戶。直接通過委託貸款,放貸款給企業,通常需要凍結企業的授信額度。這是最簡單的模式,可遇不可求,因為單一客戶通常不會投資太大金額,無法滿足企業融資金額需求。
多資金來源:即理財產品的資金來自多個不同客戶。銀行將企業的債權在北金所(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交易,然後自己摘牌,以理財產品資金購買掛牌債權,實現企業利用理財資金融資。
二、銀行+證券公司參與的模式
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後,用理財產品資金購買券商設立的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券商的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再放貸款給企業。在銀監會的72號文出台規范銀信理財業務合作前,券商的角色通常由信託公司承擔。
三、乙銀行+甲銀行+信託公司+丙銀行模式(看著我都暈)
交易模式為:1、信託公司發放一筆信託貸款給需融資企業;2、甲銀行向信託公司購買信託貸款收益權,也就是信託公司將信託貸款賣給甲銀行;3、甲銀行將信託貸款收益權轉讓給乙銀行,也就是乙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然後用理財產品資金購買信託貸款;4、丙銀行出具保函或者回購承諾函給乙銀行。
這種模式下,乙銀行的理財產品本息由丙銀行擔保,丙銀行根據自己給需融資企業審批的授信額度,出具保函或者回購承諾函給乙銀行。甲銀行和信託公司在交易結構中起通道作用,也可以用券商的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代替之,並且由於收費較低,券商的定向資管計劃正成為最受歡迎的通道。
採用此種模式可以將信貸資產轉化為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同業資產,不僅規避存貸比、資本充足率等監管指標,還能少提經濟資本和貸款撥備,提升銀行利潤水平。此模式更復雜的可能還會引入一個假丙銀行,就不再細說了。以上說的都是銀行主導的模式,其實信託公司和券商固定收益部結構化團隊也有自營客戶,加深與銀行在結構化融資方面的合作,未來的空間值得想像。為什麼銀行熱衷於用理財產品實現表外發放貸款呢?因為有存貸比、資本充足率等監管指標在控制銀行的貸款規模,通過理財將貸款由表內轉表外,社會融資總規模在監管的目光之外正在放大。至於此類創新業務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已不是我能分析的了了。
『叄』 證券公司理財和銀行理財的區別
1、出發點不同
銀行推出理財產品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吸納存款,固然它名義上是為投資者提供高於存款的投資渠道,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只是變相的高息攬存。
券商的集合理財,其實質是「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是券商接受投資者委託,將投資者的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的一種理財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券商的集合理財更像是一種理財產品。它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作出變更,在券商保證一定收益的情況下,最後收益的變動幅度相對較大。
2、成本與收益上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則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只是極少數產品會在提前贖回時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在成本方面,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比,券商集合理財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只是他們的管理費用和託管費用會低於開放式基金而已。
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基本是固定的,而券商集合理財的宣傳口號是低收費、低風險、高收益。券商集合理財集合在產品說明書中就有明確說明收益率超過多少,超出部分收益將會與券商進行分成。
3、流動性上不同
人民幣理財產品經過大半年的市場磨合後,流動性大大加強,一些銀行在產品設計中使客戶享有提前贖回權,部分銀行也推出了質押和轉讓業務,方便投資者應對急需用錢的情況。券商集合理財的流動性相對較弱,在封閉期內產品不能被贖回,只有到開放期客戶才可自由申購贖回。
4、風險程度上不同
銀行操作人民幣理財產品時,主要從投資目標的選擇上控制風險,債券、央行票據的國家級信用是其安全基礎。而集合理財的風險較銀行說還是高一些,畢竟會有部分資產參與二級市場,而且跟整改團隊的管理風格及模式和也有很大關系,面臨較大的系統性風險和操作性風險。
(3)證券交易所內有買理財產品嗎擴展閱讀
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通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
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證券賬戶的開立可到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需要在交易日內辦理。
投資公司的手續比較方便,一般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投資公司也會為客戶定製專屬理財計劃。
理財層次
第一層是有效的、合理的處理和運用錢財,讓自己的錢財花費發揮最大的效果,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
第二層是用余錢投資,使之產生最佳的財務收益,也就是錢生錢的層次。
第三層是從財務的角度進行人生規劃,利用現有的經濟財務條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力資源價值,為以後發展做准備。
『肆』 銀行理財產品能不能在交易所開設證券賬戶
你好,銀行理財產品無法開設專門單獨的證券帳戶。但部分券商支持通過證券帳戶購買代售的銀行理財產品。這個就是在已有的證券賬戶中單獨開設新欄目就做到了。
『伍』 開市證券交易,閉市投資理財,目前國內證券市場有這種產品嗎
這樣的理財產品只能是短期的理財產品,一般年化利率在1.8%左右;
我一個朋友那邊有這樣一款產品,年化利率2%左右,可以在同一個賬戶(好像是銀行賬戶,很安全)裡面就能進行操作了,方便快捷;
雖然利率不是很高,但是積少成多,時間長了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的。
如有必要的話加我好友進行交流。
『陸』 在證券交易所工作或在銀行工作的人可以炒股嗎
在證券交易所工作或在銀行工作的人不一定可以炒股,關鍵看具體的職位,詳情參見相關法規:根據《證券法》及有關規定,下列人員不得開設A股證券賬戶:
(1)證券主管機關中管理證券事務的有關人員;
(2)證券交易所管理人員;
(3)證券經營機構中與股票發行或交易有直接關系的人員;
(4)與發行人有直接行政隸屬或管理關系的機關工作人員;
(5)其他與股票發行或交易有關的知情人;
(6)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的人以及沒有公安機關頒發的身份證的人員;
(7)由於違反證券法規,主管機關決定停止其證券交易,期限未滿者;
(8)其他法規規定不得擁有或參加證券交易的自然人,包括武警、現役軍人等。
另外,證券從業人員及國家機關處級以上幹部、現役軍人等不得參與股票交易,但可以開立基金賬戶,買賣基金和債券。
『柒』 現在在證券交易所開戶了,可以買基金嗎
您好:
證券開戶之證券賬戶都能做哪些方面的交易
投資者在證券公司證券開戶後除了能買賣股票外,還能做什麼?基金?債券?黃金?期貨?國債逆回購?證券公司理財產品?這些證券開戶後都能買賣嗎?目前個人辦理證券開戶後,都可以投資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A股,兩市加起來有兩千多家公司,B股是用外幣進行交易的股票,境內個人若開通也能買賣。證券開戶後除了做股票,投資者還可以通過證券公司的網上交易系統,直接申購/贖回開放式基金、或買賣國債、企業債等,非常方便快捷。同時證券公司的集合理財產品也是投資者證券開戶後,可以通過證券賬戶直接進行配置和投資的。期貨交易方面,目前投資者可以通過具有期貨IB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辦理開通商品期貨賬戶或股指期貨賬戶,進行期貨交易,但這是跟證券開戶的賬戶是獨立分開的,用的網上交易系統也是不一樣的。黃金方面,除了黃金企業的股票,紙黃金、實物黃金都不屬於證券開戶可以進行操作的范圍,外匯也是不能通過證券公司系統進行操作的。
『捌』 在證券交易所里能買私募基金嗎
在證券交易所里不能買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方式基本有兩種,一是基於簽版訂委託投資合權同的契約型集合投資基金,二是基於共同出資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資基金,不能在證券交易所交易。
私人股權投資(又稱私募股權投資或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用來指稱對任何一種不能在股票市場自由交易的股權資產的投資。被動的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投資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然後交由私人股權投資公司管理並投向目標公司。私人股權投資可以分為以下種類:杠桿收購、風險投資、成長資本、天使投資和夾層融資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一般會控制所投資公司的管理,而且經常會引進新的管理團隊以使公司價值提升。
『玖』 空倉了、為什麼資金沒有操作會被證券交易所買入理財產品、在開盤當天能不能買
開盤可以買股票,但資金當日不能轉出!所以最好設置買入理財產品限額
『拾』 基金在證券交易所里也能買嗎和在銀行里買的基金有什麼區別啊
當基民遍地的今天,已經買了好幾只基金的你,到底對基金有多少了解?你知道市場上有多少種基金嗎?
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和收益水平各有不同,其交易方式也有差別。買基金前,首先就要弄明白自己要買什麼類型的基金。
基金的分類方式很多,但最基本的分法就是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這是根據其份額是否固定來劃分的。目前,絕大部分的基民買手上拿的都是開放式基金,如最新發行的匯添富焦點成長基金、匯豐晉信動態策略基金、招商核心價值基金等等。這種基金的規模可以隨時變動,在認購期和開放期內投資人可購買也可隨時贖回。
而封閉式基金,是相對於開放式基金而言的,是指基金規模在發行前已確定,在發行完畢後和規定的期限(比如10年)內,基金規模固定不變的投資基金。封閉式基金不能在銀行等機構買賣,只能像股票一樣通過二級市場進行交易。
在開放式基金中,可以分出很多不同類型的基金。如根據投資對象分,有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貨幣市場基金。
根據相關法規,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為股票基金,這種類型的基金是眼下最熱門的基金,因為股市漲,它的收益增長也最明顯;80%以上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為債券基金;投資於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並且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的比例不符合股票、債券基金的投資比例的,為混合基金,該類型的基金介於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之間;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為貨幣市場基金。從承擔的風險來看,股票型面臨的風險最大,而貨幣市場基金的風險最小。
根據投資目標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基金、價值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成長型基金是指以追求資本增值為基本目標,較少考慮當期收入的基金,主要以具有良好增長潛力的股票為投資對象。
價值型基金是指以追求穩定的經常性收入為基本目標的基金,主要以大盤藍籌股、公司債、政府債券等穩定收益證券為投資對象。
平衡型基金則是既注重資本增值又注重當期收入的一類基金。一般而言,成長型基金的風險大、收益高;收入型基金的風險小、收益也較低;平衡型基金的風險、收益則介於成長型基金與收入型基金之間。
根據投資理念的不同,可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指數)型基金。主動型基金是一類力圖超越基準組合表現的基金。被動型基金則不主動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復制指數的表現,並且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作為跟蹤的對象,因此通常又被稱為指數型基金。相比較而言,主動型基金比被動型基金的風險更大,但取得的收益也可能更大。
另外還有很多基金的分類方式,如ETF和LOF基金、保本基金、傘形基金、大盤基金、小盤基金等等。這些不同類型的基金,我們在後面將為你具體介紹。
目前,業內對市場上常見的開放式基金評級系統的籠統分類則是這樣的:股票型、積極配置型、保守配置型、普通債券、短債、保本型、貨幣型。
而在封閉式基金中,基本上都是股票型基金,投資封閉式基金需要開通相關證券投資賬戶,因而不如開放式的股票型基金那樣為人熟知。
很多人把基金等同於儲蓄和國債,甚至有人問銀行工作人員這樣的問題:「基金的利息是多少?」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和收益都不一樣,只有貨幣市場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可以和儲蓄、國債、人民幣理財產品相比較,而股票型基金的風險則遠遠高於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