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渡期損益是看 審計結果還是評估結果
關於過渡期被收購公司或標的資產的損益,通常會約定自評估基準日至交割日期間的盈利由上市公司享有,虧損則由被收購公司股東承擔。在並購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需要委託會計師事務所對過渡期內被收購公司或標的資產的盈利情況進行審計,如果過渡期內被收購公司或標的資產均為盈利狀態,則不涉及對上市公司的現金補償;如果過渡期內被收購公司或標的資產為虧損狀態,則需要對上市公司進行現金補償。
2. 聯營企業轉讓合同約定評估基準日至交割日過渡期損益歸受讓方時,轉讓方可按權益法確認過渡期投資收益嗎
既然約定了過渡期的損益均由受讓方享有,轉讓方又依據什麼取得收益?
3. 國有股權在評估基準日之後又進行了分紅,掛牌轉讓價格問題
實際轉讓價格還是以經備案的評估價作為定價依據。
像這種評估後又進行分紅的肯定影響標的價值,但你掛牌價格低於評估價的話交易所肯定不允許的,除非報國資委批准,
交割日之前的收益都是屬於轉讓方的,評估基準日不影響。
4. 評估基準日至股權交割日的期間損益國家有何規定
都會在股權轉讓協議裡面予以明確,如果雙方有框架協議愛現的一般評估基準日到股權交割日之間,為雙方共管期,由股權受讓人承擔相關損益。
5. 房地產估價中 交易日期是什麼意思
例如某房產成交總價為80萬,首付30萬,餘款於一年後一次性付清,人民幣年利率為5%
則折算到成交日期這天一次性付清:30+(80-30)/(1+5%)=77.6(萬元)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不吝點贊。
6. 評估基準日後存貨有增有減賬務處理
1、企業本身:不涉及產權變動,一般不調整帳面價值。如果是企業自身改制,評估基準日到產權交易日之間存貨的變動,如果是正常的周轉,不需要進行帳務處理,自然反映到損益以及所有者權益中,只需要處理評估基準日到產權交易日之間的所有者權益變動屬於新舊股東的問題。如果評估錯誤,調整評估結果,相應調整原來的評估調整分錄就可以了。
如:A企業改制,原有凈資產80萬元評估增值為100萬作為國有權益,占改制後新企業50%股份。基準日為12月31日。第二年6月1日新股東股份100萬到位。交易日應為6月1日。1-5月的權益增減應由老股東享有。
A:調整評估增值(為簡約不反映資產減值、負債增減)
借:增值相關資產科目
貸:資本公積—資產評估增值。
期後發現資產非正常變動,調整評估結果,相應調整上述科目。
B:假設存貨以及其他資產屬於正常經營變動,按日常經營進行會計處理。期間新增屬於老股東的權益,可在年末利潤分配時,將該部分全部分配給老股東(也可在交易日提前分配,注意該期間所得稅的匹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資本公積—某股東資本准備(不當時分走的處理,以後分配走,或以後增資擴股時用)
2、企業出售不取消法人資格(對應收購企業不取消法人資格),評估後不調整帳面價值。如評估錯誤,調整評估結果。基準日到交易日之間的變動,調整之間資產負債變動情況,得到調整後的企業價值(或交易價值)。
3、企業出售取消法人,被出售企業不調整帳面價值。收購企業按交易日接受的資產、負債的評估價值並帳。與評估基準日之間的資產負債差異,相應反映到購買價格中(或之間權益變動由誰享有的問題的處理問題)。如評估錯誤,調整評估結果。
總而言之,看具體交易情況、評估作價情況、基準日與交易日之間權益變動由誰享有的情況,具體處理。把握是否該進行會計調整處理、基準日至交易日之間權益變動由誰享有的問題,就能夠進行相應處理了。不一一取例。希望你能結合評估有關法規、具體情況處理。因為你說得不詳細,不能給你立即能用的答案。
7. 請教:增資擴股評估基準日至協議簽署日期間損益如何處理
延伸審計?我們會做期後事項審計,但增資的審計評估基準日肯定是不能動的。
8. 收購評估基準日後發生的當期損益怎麼處理
這部分損益在稅務上怎麼處理
9. 如何處理改制評估日至改制完成後的持股比例變動的利潤分配
1、本身:不涉及產權變動,一般不調整帳面價值。如果是自身改制,評估基準日到產權交易日之間存貨的變動,如果是正常的周轉,不需要進行帳務處理,自然反映到損益以及所有者權益中,只需要處理評估基準日到產權交易日之間的所有者權益變動屬於新舊股東的問題。如果評估錯誤,調整評估結果,相應調整原來的評估調整分錄就可以了。
如:A改制,原有凈資產80萬元評估增值為100萬作為國有權益,占改制後新50%股份。基準日為12月31日。第二年6月1日新股東股份100萬到位。交易日應為6月1日。1-5月的權益增減應由老股東享有。
A:調整評估增值(為簡約不反映資產減值、負債增減)
借:增值相關資產科目
貸:資本公積—資產評估增值。
期後發現資產非正常變動,調整評估結果,相應調整上述科目。
B:假設存貨以及其他資產屬於正常經營變動,按日常經營進行會計處理。期間新增屬於老股東的權益,可在年末利潤分配時,將該部分全部分配給老股東(也可在交易日提前分配,注意該期間所得稅的匹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資本公積—某股東資本准備(不當時分走的處理,以後分配走,或以後增資擴股時用)
2、出售不取消法人資格(對應收購不取消法人資格),評估後不調整帳面價值。如評估錯誤,調整評估結果。基準日到交易日之間的變動,調整之間資產負債變動情況,得到調整後的價值(或交易價值)。
3、出售取消法人,被出售不調整帳面價值。收購按交易日接受的資產、負債的評估價值並帳。與評估基準日之間的資產負債差異,相應反映到購買價格中(或之間權益變動由誰享有的問題的處理問題)。如評估錯誤,調整評估結果。
總而言之,看具體交易情況、評估作價情況、基準日與交易日之間權益變動由誰享有的情況,具體處理。把握是否該進行會計調整處理、基準日至交易日之間權益變動由誰享有的問題,就能夠進行相應處理了。不一一取例。希望你能結合評估有關法規、具體情況處理。因為你說得不詳細,不能給你立即能用的答案。
10. 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這句話如何理解啊。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就是指賬面價值,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按公允價值計量,沒有備抵科目,所以賬面余額=賬面價值。
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意思是:比如公司2017年5月購入交易性金融資產50元,2017年12月31日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為60元,則差異10元就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同時意味著2017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為60元(包括成本+公允價值變動兩部分);
同理,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將其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假設上述交易性金融資產於2018年2月出售,出售時交易性金融資產賣出價格是80元,與賬面余額60元的差異20元就要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科目,同時還要將原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部分10元轉入"投資收益",這樣就說明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真正買進賣出產生的收益是30元。
該題答案是C,因為收到交易性金融資產購買價款中已到付息期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計入「應收利息」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