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白銀走勢主要是受7個大的因素影響的:
(1)美元走勢 (2)戰亂及政局震盪時期 (3)世界金融危機
(4)通貨膨脹(5)石油價格 (6)經濟狀況 (7)黃金供需關系
⑵ 黃金白銀價格會受什麼影響
一,受供求關系影響;
二,受地緣政治的影響;
三,受各大國的銀行利率影響;
四;受期貨市場的影響;
五;受國際重大事件的影響;
六;受大國首腦的政治立場的影響。。
歸根結底,受市場情緒的影響
⑶ 黃金白銀價格的漲跌都受什麼因素的影響
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日益增多,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供給因素
1,地球上的黃金存量 2,年供求量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 ,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5,央行的黃金拋售
二、 需求因素
1,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
2,保值的需要 , 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黃金相較於貨幣資產更為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
3,投機性需求
三 、其他因素
l,美元匯率影響,回顧過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貶值,則金價就會逐漸回升。
2,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
3,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對此,要做長期和短期來分析,並要結合通貨膨脹在短期內的程度而定。從長期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其對金價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金價才會明顯上升。
4,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
5,國際政局動盪、戰爭、恐怖事件等
6,股市行情對金價的影響。一般來說股市下挫,金價上升
7,石油價格,黃金本身作為通漲之下的保值品,與通貨膨脹形影不離。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脹會隨之而來,金價也會隨之上漲。
白銀跟黃金差不多,但是白銀的波動更劇烈,收益相對較低。
⑷ 黃金和白銀價格走勢是不是受同一因素的影響
黃金和白銀來同為自貴金屬,它們的漲跌幾乎是同步的,但是請記住以黃金為主,白銀緊緊跟隨黃金而漲跌。為什麼?因為黃金的漲跌很大的因素是受到美元指數漲跌的影響,它與美元指數是蹺蹺板。當美元指數上漲,則黃金下跌;反之,美元指數下跌,則黃金上漲。
黃金和白銀雖然同步漲跌,但白銀的振幅更大,這是因為白銀相對於黃金來說屬於小品種,就像股市的小盤股,小盤股的漲跌幅度遠遠大於大盤股。
黃金和白銀基本面分析的理論依據有哪些:幾乎沒有基本面可以依賴,唯一的依據就是美聯儲的資金投放政策——緊縮或放鬆。所以,操作黃金和白銀必須關注美聯儲的中長期財政政策。由此原因導致的同時必須關注美國的宏觀經濟趨勢。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⑸ 黃金與白銀的關系
1兩黃金 = 人民幣元 = 10兩白銀
1兩白銀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2元
到網上弄了些資料比較長,有興趣看看吧
兌換關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
(如果說哪裡買鑽戒便宜的話,其實很多品牌的價格差異也是很高的,因為品牌的商家比如周大福、周生生他們必竟要加入品牌的附加值在裡面,也相對高一點,價格相對來說不會很低,同時鑽石主要的評價是以鑽石的顏色、凈度、重量、切工等四大標准來運量其鑽石的價值,所以建議您到正規的網站去購買,如果你決定了在網上買鑽戒的話呢,一定要找正規的網站呀,畢竟買鑽戒的錢可不是一筆小的數目。我同事就是在金太福的網上商城為他女朋友實名制定製了一枚鑽戒,定製的話可以考慮金太福鑽石婚鑽定製中心。據說金太福鑽飾定製中心,專注於定製情感的鑽飾。將愛情的點點滴滴融入到設計中。深受都市白領的青睞,我們辦公室里的女同事都覺得他女朋友很幸福,我們都羨慕的不得了,都覺得這個男同事很體貼,我覺得這樣的鑽戒也很適合你跟你女朋友。)
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元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 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 九錢二分六厘八錢
下白米(石) 八錢三分
白 面(斤) 九文
銀每兩換錢 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2元
結論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 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
2 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 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 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 = 人民幣2000元 = 10兩白銀
1兩白銀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驗證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據,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 = 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 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台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 = 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當當,明碼標價。
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有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庫平營造制」,與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約等於國際標准制的600克(597克多點)。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還有殘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黃金的計量單位「兩」、「錢」就是用庫平營造制的計量單位。一「兩」相當於國際標准制37.5克,一「錢」相當於國際標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為了與國際接軌,並統一中國度量衡制度,解決不同地區之間度量衡差異給經濟發展帶來的障礙 ,促進經濟發展,進行了度量衡改革。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習慣需要,將「庫平營造制」改革為「市制」,為與國際接軌,將「市制」與國際標准制方便換算。特將「一營造尺」改為「一市尺」,等於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於二市裡。「一庫平斤」改為「一市斤」等於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稱「一二三制」。「市制」與「庫平營造制」計量接近,老百姓易於接受。而市制與公制換算簡單,能為國際貿易接受。俗稱「斤有所短、尺有所長」,即市斤比庫平制重量小,市尺比營造制長。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稱成功。為以後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至今仍在發揮其基本作用。
民國時期的另一個大的改革是幣制改革。
北洋政府時期在幣制改革上的一個較大動作是「廢兩改元」。清末時,雖然中國也有銀鑄幣,但貨幣制度是以銀兩為單位,制錢(包括銅錢與銅元)為主要流通的輔幣。貨幣單位相當混亂。既有以庫平兩為單位的計量,也有以海關兩為單位的計量。同時,銀鑄幣和銀兩的成色也極不一致。這個混亂的幣制極大地阻礙著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於是,就有了第一次幣制改革 :「廢兩改元」。即北洋政府頒布「國幣條例」,規定以銀元為基本貨幣單位,停止銀兩流通。一元銀元重庫平銀七錢二分,含銀量為85%。一元等於十二角(仿英制)。以銅元為輔幣,停止銅錢的流通。一元銀元與銅元的比價基本上在180--188之間漲落。俗稱「洋長洋短」。每日銀樓或銀行都會發布當日銀價。當銀價上漲時,稱為「洋長」,當銀價下跌時稱為「洋短」。民間小額交易基本上以銅元計價為主。銀行發行紙幣以元為單位,一元紙幣兌換一元銀元。貨幣以銀為本位。
這次幣制改革使全國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統一。但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
另一次幣制改革是南京政府為解決金融危機而進行的。30年代時美國貨幣放棄銀本位,實行金本位制,規定1盎斯黃金等於35美元。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倫敦)收購白銀,導致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中國的貨幣制度是以銀為本位,但自己產銀不多。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者在東北、華北大搞武裝走私,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同時,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的貨幣升值,進口狂增、出口受阻,影響經濟與發展國際收支平衡,如不及時改革將導致中國金融崩潰。南京政府與英國、美國談判貨款為幣制改革提供外匯保證。最後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詳見《中美白銀談判》)。於是,南京政府決定進行幣制改革,停止銀元流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後增加)四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定貨幣,用於交易與完糧納稅。法幣與英鎊、美元掛鉤。
現在看電視劇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夠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
這里有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
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的。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的士兵軍餉一日只有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清代稍貴點,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以銀子為珍貴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國時候,就流通銀元了,稱為國幣。民間稱為「袁大頭」。它的價值也比較高,可兌換180多個銅元。按當時物價水平折算今日的購買力,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35元左右。考慮到生產的發展,糧食和日用品價格的下跌,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銀子價格算,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50-60元左右。當時辦一個比較好的印染廠投資也不到一萬元。買一較輛當時比較好的轎車大約是1000元。所以不會有拿出一個銀元買一個饅頭的情形出現,最多一個銅板。
銀票其實是山西票號發的匯兌憑證,有密押的,不是見票即兌的銀行券(鈔票)。用銀票是要付匯兌費用的。
銀票做大宗買賣的商人用得著。它可避免攜帶大量現銀的風險,而且方便,並與自己攜帶大量現銀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員是用不著的。所以也就不會有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來支付款項。即使你拿出來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個人支票還不如。
⑹ 白銀 銅 為什麼會對黃金價格有影響
朋友,你好
你這種說法好像不對啊
白銀是受黃金影響的,黃金的價格最白銀有影響才對
至於銅,更不會影響黃金的價格了
呵呵,希望對你有用
⑺ 黃金和白銀到底是誰影響著誰更多些,是相互影響還是單方面影響,
都受美國方面的影響。黃金和白銀不互相影響吧。反正看行情的話不會關注對方。
⑻ 白銀走勢受什麼影響
你好。
白銀價格跟很多因素有關系,
1、黃金: 黃金價格上漲,白銀也會上漲;
2、石油: 石油價格上漲,說明經濟向好,白銀工業需求會上升,利好白銀
3、匯率: 美元貶值,黃金上漲,白銀當然也上漲。
4、通脹: 如果你手上的紙幣貶值,那你應該會考慮買黃金,買不起黃金就買白銀吧,白銀號稱是「窮人的黃金」,不僅你買,很多人都會買。所以價格就上去了。
5、供需: 白銀生產大國是秘魯,墨西哥,如果這些國家發生災難或銀礦開采減少,那麼供應減少,價格就會暴漲。
6、投資需求: 當你在關注白銀的時候,其實是在關注白銀的投資屬性,就是買白銀會保值,甚至賺錢,那麼很多人都來買藏在家裡,如果大家都這樣,價格不漲才怪呢。
7、央行儲備: 國家都會存黃金白銀,因為是硬通貨。
我們與銀行合作,與我們機構合作手續費有優惠
我們免費提供各種後續服務(操作建議 行情分析 看盤分析軟體)
有需要可以加扣扣聊.網路號就是我扣扣
⑼ 白銀.黃金的波動受什麼影響詳細!!!百分!
美元與黃金的來關系美元源對黃金市場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美元是國際黃金市場上的標價貨幣,因而與金價呈現負相關。假設金價本身價值未有變動,美元下跌,那金價在價格上就表現為上漲。另一個方面是黃金作為美元資產的替代投資工具,在近10幾年金價的不斷上漲,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美元連續的大幅下跌。 從近30年的歷史數據統計來看,美元與黃金保持大概80%的負相關關系,通常情況下是美元走勢影響黃金,而非黃金影響美元。近年來美元與黃金的關系越來越趨近於﹣1,相關系數的取值范圍為(-1,+1)。當相關系數小於0時,稱為負相關;大於0時,稱為正相關;等於0時,稱為零相關)。在數量關繫上,美元波動1%,黃金的波動幅度大約在2.14%。因此,在分析金價走勢時,美元匯率的變動是一重要的參考。除此之外,突發事件會降低美元對黃金的解釋力。
⑽ 目前黃金白銀有什麼影響因素
以長期的、
宏觀的觀點來看,黃金價格波動反映了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但從短期、微觀的觀點來看,
黃金價格波動卻經常與黃金的長期均衡價格相背離。
多數黃金投資者,一旦進入金市交易,面對每天上下波動的黃金價格波動,不太可能能夠堅守長期的金市走勢觀念,心如磐石而靜觀市場的變化,更多的是需要在一次次漲跌獲取贏利。因此要求金市投資者在以金市長期走勢為參考的前提下,重點關注造成金市波動的短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