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研究宏觀經濟主要要看哪些數據
第一,統計局修改GDP核算方法對GDP影響大嗎?7月5日,國家統計局公告對研發支出核算方法進行了改革,並且修訂了1952年到2015年的GDP數據。統計局指出,從2016年1季度GDP增速變化情況看,因核算方法改革增速變化幅度只有0.04%左右。GDP增速6.7%這一數據超過券商和業內的普遍預計的6.6%,據統計局說,研發支出計入固定資本形成對於核算影響不大。從增長速度看,由於研發支出增長速度比GDP增長速度相對要快,實際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後,理論上GDP增速將有所上調。但是,由於研發支出佔GDP比重很小,研發支出佔GDP比重很小,研發支出與GDP的增速差異並不大,因此其對GDP增速的影響十分有限。第二,二季度的經濟數據怎麼看?經濟增長速度在趨穩,產業轉型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一方面,經濟增長的速度比上一季度的表現要好,6.7%,頂住了下行壓力。另一方面,上半年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了5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73.4%,比去年提高了13.2%。
Ⅱ 哪裡可以查到全面的宏觀經濟統計數據
國家統計局網 www.stats.gov.cn
Ⅲ 哪些網站可以查詢所有主要的宏觀經濟指標
國際上通用的四個常見經濟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通貨膨脹,就業率和國際收支平衡。國民生產總值簡稱「GNP」,它由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國際收入兩部分組成。國際上判斷一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好壞,最常見的經濟指標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和經濟增長率(GDP增長率)。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一般價格水平的上漲。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政府往往會採取緊縮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就宏觀經濟形勢好壞而言,最佳狀態是溫和通脹,即在經濟高增長的同時保持通貨溫和膨脹。就業率,也會被引述為失業率,其高低往往是由經濟增長率和通脹率的高低決定的,政府往往根據就業率的高低來制訂各項財經政策,而這些政策又會對股市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其他國家在一定時期進行的商品、勞務和金融資產交易的記錄。國際收支包括經常項目收支和資本項目收支兩部分。經常項目收支主要包括貿易、勞務和單方面轉移。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最直接的作用結果是匯率。一國國際收支順差,則該國貨幣堅挺,有升值潛力;反之長期逆差則貨幣疲軟,貨幣有貶值可能。相關精彩圖片請進入『國家攝影』瀏覽
Ⅳ 金融數據,宏觀經濟指數一般在哪可以找到實時數據
宏觀經濟指數?大的網站上都有啊,實時數據,宏觀的經濟指數一般都是一段時間公布一次,怎麼個實時法,嘿嘿
Ⅳ 宏觀經濟數據查詢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自己去看吧 全有
Ⅵ 宏觀經濟包括哪些經濟數據
國際上通用的四個常見經濟指標是:
國民生產總值,
通貨膨脹,
就業率和國際收支平衡。
國民生產總值簡稱「GNP」,它由國內生產總值(
GDP
)和國際收入兩部分組成。國際上
判斷一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好壞,最常見的經濟指標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和經濟增長率(
GDP
增
長率)。
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一般價格水平的上漲。
為了抑制通貨膨脹,
政府往
往會採取緊縮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就宏觀經濟形勢好壞而言,最佳狀態是溫和通脹,即在
經濟高增長的同時保持通貨溫和膨脹。
就業率,也會被引述為失業率,其高低往往是由經濟增長率和通脹率的高低決定的,政
府往往根據就業率的高低來制訂各項財經政策,
而這些政策又會對股市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
響。
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其他國家在一定時期進行的商品、
勞務和金融資產交易的記錄。
國際
收支包括經常項目收支和資本項目收支兩部分。
經常項目收支主要包括貿易、
勞務和單方面
轉移。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最直接的作用結果是匯率。一國國際收支順差,則該國貨幣堅挺,
有升值潛力;反之長期逆差則貨幣疲軟,貨幣有貶值可能。
Ⅶ 宏觀經濟指標
常用宏觀經濟指標主要有:1、 失業率(Unemployment ): 它作為反映一國宏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預示著該國經濟當前與前景發展的好壞,勢必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制定,對匯率產生重大影響。2、非農就業人口(Nonfarm payroll employment) 3、國民生產總值(GNP);它以貨幣形式表現了該國在一個時期內所有部門的全部生產與服務的總和,是不同經濟數據的綜合表現,反映了當前經濟發展的狀況 4、 國內生產總值(GDP):顯示了該國在一定時期境內的全部經濟活動,包括外國公司在其境內投資建立子公司所產生的營利。 5、生產價格(物價)指數(PPI):顯示了商品生產的成本(生產原材料價格的變化),對未來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了今後消費價格、消費心理的改變。 6、 消費物價指數(CPI):反映了消費者目前花費在商品、勞務等的價格變化,顯示了通貨膨脹的變化狀況,是人們觀察該國通貨膨脹的一項重要指標。 7、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包括一切從工資及社會福利所取得的收入,反映了該國個人的實際購買力水平,預示了未來消費者對於商品、服務等需求的變化。 8、個人消費支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包括個人購買商品和勞務兩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費支出的重要指標。 9、消費信心指數 反映該國國民對其經濟發展的看好程度,預示了未來消費支出的變化。 10、工業生產指數(Instrial Proction):工業生產指數反映該國生產和製造業的總生產情況。 11、住房開工率(Housing Starts):衡量該國建築業活躍程度的指標,由於建築業為經濟發展變化周期中的先導產業,預示未來經濟的變化。 12、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反映製造業在生產、訂單、價格、雇員、交貨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狀況的晴雨表,通常以50%為分界線,高於50%被認為是製造業的擴張,低於50%則意味著經濟的萎縮。 13、零售銷售指數(Retail Sales Index):反映了不包括服務業在內的零售業以現金、信用卡形式的商品交易情況。 14、批發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 反映了不包括勞務在內的大宗物資批發價格,如原料、中間商品、最終產品和進出口品等。 15、 對外貿易(貿易收支) 反映了該國在一個時期對外貿易總額的收入與指出的對比,即貨幣流入、流出的情況。 16、工廠訂單(Factory Order):反映了消費者、廠商或政府對未來商品產出的需求。 17、耐久商品訂單(Durable Good Orders):指不易損耗商品的訂購,如車輛、電器等,反映了短期內製造商生產和投資支出情況。 18、設備使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 工業生產中對設備使用的比率,通常80%的設備使用率被認為是工廠和設備的正常閑置。 19、經常帳Current Account 指該國與外國進行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等所產生的資金流入、流出情況。 20、商業庫存Business Inventory 反映商業部門對短期信貸的需求。商業庫存增加,可能帶動短期利率的上升,經濟發展減緩,表明經濟可能進入停滯狀態。
Ⅷ 宏觀經濟數據有哪些指標
表達宏觀經濟數據指標有
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在某一段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運行規模的最重要指標。我們通常用支出法來衡量國內生產總值。所謂支出法就是通過計算在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來計量國內生產總值。在現實生活中,對最終產品的需求包括四個部分:居民消費支出、企業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物價水平的持續、普遍、明顯地上漲。我們通常用消費物價指數來反映通貨膨脹水平。消費物價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一般是用當年某一時期的價格水平跟過去一年同一時期的價格水平相比較獲得的,該指數用來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實際生活費用支出的影響程度。通貨膨脹不但影響到居民的生活,還會影響個人的投資。
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相反,是指在現行物價水平下,一般商品和勞務的供給量超過需求量,貨幣數量比商品和勞務少,物價水平下降。通貨緊縮通常與經濟衰退相伴,表現為投資機會減少,投資收益下降,信貸增長乏力,企業開工不足,消費需求減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緩慢等跡象。
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從國外收進的全部貨幣資金和向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之間的對比關系。收支相等稱為國際收支平衡,收入大於支出稱為國際收支順差,支出大於收入稱為國際收支逆差。一個國家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是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穩定的表現。、
投資指標
投資指標是指固定資產投資額,是以貨幣表示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投資方向的綜合性指標。按照管理渠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分為基礎建設投資、更新改造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個部分。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所計量的是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銷售給居民用於生活消費的商品;銷售給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用做非生產經營性的消費品的總和。它是研究居民生活、社會消費品購買力和貨幣流通等問題的重要指標。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它是指某一時間點城鄉居民存入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儲蓄金額。
金融指標
金融指標包括利率、匯率、貨幣供應量、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金融資產總量等。
財政指標
財政指標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財政收支平衡是最佳狀況,所謂平衡就是收支相抵,略有節余。如果國家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我們稱之為財政赤字。中央政府一般通過發行公債(國債)的方式來彌補財政赤字。
Ⅸ 判斷宏觀經濟形勢的經濟指標主要有哪些
國際上通用的四個常見經濟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通貨膨脹,就業率和國際收支平衡。
1、國內生產總值(GDP): 是某一國在一定時期其境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值。反映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形勢的好壞,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被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視為「最富有綜合性的經濟動態指標」。主要由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額四部分組成。
2、工業生產(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國工業生產部門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全部工業產品的總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有很大比重。
3、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數據上升說明經濟發展受阻,反之則看好。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失業率在4%左右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過9%,則說明經濟處於衰退。此數據由美國勞工部編制,每月第一個周五21:30公布。
(9)宏觀經濟指標查數據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學的主要特點是問題復雜、理論多樣、經驗各異:
1、問題復雜指的是宏觀經濟學包含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國內因素和國際因素等,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宏觀經濟學是一門充滿了復雜問題的學科。
2、理論多樣指的是在宏觀經濟學中,存在包括古典理論、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新凱恩斯主義、新古典理論、供給學派等在內的多重理論學派。
3、經驗各異則主要強調宏觀經濟學有針對不同國家、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的案例研究,由此得到的經驗與結論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