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個城市的經濟效益,看什麼指標
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專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屬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0元的貨品及服務。
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
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㈡ 那個老師把下面這個公式改成通達信的選股公式,要求選出當天出現向上箭頭的個股
DS:="MFI.MFI"(12,9);
A9:= DATETODAY(DATE);
DS1:=IF(A9>7399{20110324},0,-DS);
AJ2:=A9>146 AND A9<200;
AI2:=A9>696 AND A9<750;
AH2:=A9>1315 AND A9<1365;
AA2:=A9>1854 AND A9<1904;
AL2:=A9>3068 AND A9<3118;
AK2:=A9>4709 AND A9<4759;
AB2:=A9>5280 AND A9<5320;
AC2:=A9>6520 AND A9<6570;
AE2:=A9>6828 AND A9<6878;
AF2:=A9>7132 AND A9<7182;
AG2:=A9>7341 AND A9<7391;
個股:=5*POW(SMA((C-LLV(L,65))/(HHV(H,65)-LLV(L,65)),6,1),2);
Y2:=IF(A9<7398,0.5*(AA2+AH2+AB2+AC2+AE2+AF2+AG2+AI2+AJ2+AK2+AL2),DS1);
XG:CROSS(Y2,個股);
㈢ 國家經濟發展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由多方面的指標來衡量,一般適用較多的是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費、農村人口比重、人口預期壽命、新生嬰兒死亡率、識字率等。不同的組織還制定指標來衡量各種制度環境。 其中,比如「人口預期壽命」、「新生嬰兒死亡率」能比較合理的反應出一個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狀況,是廣泛適用的衡量發展水平的指標。 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幾個主要指標 1、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或一個季度)所生產和提供的最終使用的產品和服務(勞務)的價值。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的總和,作為一個國家,叫作國內生產總值,作為一個地區,就叫地區生產總值。 與GDP既相聯系又有區別的一個指標是GNP,也叫國民生產總值,是指國內居民(單位)在一個既定時期內獲得的收入總值。兩者的區別通俗一點解釋:GDP包括了境外單位或居民在我國境內創造的價值,卻不包括我國單位或居民在境外創造的價值;而GNP正好相反,它包括了我國單位或居民在國外創造的價值,卻不包括境外單位或居民在我國境內創造的價值。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經濟中,兩者基本上是相等的,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兩個數值是不同的。盡管在一些國家這個差別很小,那是因為總有一部分國內產值為外國人所有,而一部分外國的產值又為國內居民所有。 GDP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它能從總體上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2004年,我國的GDP總量在世界排名第六,排在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之後。2005年,我國的GDP總量為182321億元。)但也有不足之處,因為它忽略了一些生態環境因素和社會方面的效益。這也就造成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不惜以浪費大量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這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正在研究神槍手的國民經濟指標核算體系,引入「綠色GDP」的概念,現在這一指標體系已經初步確定。據北京市試點測算,剔除資源環境等因素之後,綠色GDP數值大約為原GDP的75%左右。 盡管現行的GDP核算方法有一定不足,但它也從總體上反映出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 2、人均GDP 人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最普遍的一個標准,一般地說,人均GDP高,社會福利水平也就高。國際上比較通行的標准為: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為貧困,達到400美元為溫飽,達到800美元為小康,達到4000美元為富裕。按照這個標准,我國除貴州以外人均GDP都超過了800美元,也就是總體上都達到了小康水平(但不是全面的小康)。 人均GDP在衡量經濟社會福利水平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它是按市場價格來計算的,往往與真實的社會價值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也忽略了資源、生態、環境等社會價值,這就需要引入「綠色GDP」。第二,經濟福利水平取決於市場價格,不同國家的購買力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引入「價格指數」。第三,人均GDP沒有考慮到經濟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有時人均GDP高的國家福利水平還可能低於人均GDP略低的國家,最典型的就是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比如巴西、玻利維亞、阿根遷等,人均GDP已經超過了3000美元,有的達到5000美元,但由於貧富差距太大,社會卻是動盪不安,經濟學界稱其為「拉美陷阱」,這就需要引入「基尼系數」。 3、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是用來判斷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個指標,它的數值在0~1之間,基尼系數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0表示絕對平均,1表示絕對不平均。目前公認的標準是,基尼系數在0.3以下為「好」,0.3—0.4之間為「正常」,超過0.4為「警戒」。一旦基尼系數超過0.6,表明該國社會處於可能發生動亂的「危險」狀態。關於我國的基尼系數是多少,官方的說法是在0.4~0.45之間,有的學者認為可能已經超過了0.5,總之已經超過了「正常」范圍,這一點已經引起了高層的重視。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目前貧富差距較大,資料說,50個富豪的資產,就相當於5000萬農民的年收入;300萬個百萬富翁的資產,就相當於全國9億農民兩年的總收入。 4、城鄉居民收入 這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最為直接的指標。在城鎮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叫農民人均純收入。目前,我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很大,而且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收入差距也很大。2005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最高的是上海18645元,最低的是青海8058元,相差10587元;遼寧省為9108元,排名13,低於全國平均線1385元;鐵嶺市為6526元,低於全省平均線2582元,低於全國平均線3967元,比全國最低的青海省還少153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全國平均為3255元;最高的也是上海8342元,最低的是貴州1877元,相差6465元;遼寧省為3690元,排名第九,高於全國平均線435元;鐵嶺市為3756元,分別高於全省和全國平均線66元和501元。再從城鄉差距看(也許有不可比性),全國城鄉差為7238元,遼寧省相差5418元,鐵嶺市相差2770元。 5、恩格爾系數 它是世界上比較通用的衡量國民生活質量的一個指標。它是指用於購買食品的支出占整個支出的比例。通用的標准為:恩格爾系數高於60%為貧困,60%~50%之間為溫飽,50%~40%為小康,40%~30%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2005年,全國城鎮為38.5%,農村為41.9%,城鎮最低的是重慶和內蒙古31.4%,最高的是西藏53.9%,農村最低的是北京32.8%,最高的是西藏60.3%;遼寧城鎮為38.8%,農村為41.6%。 其他不重要
㈣ 您好,實是我想要個聚寶盆與神槍手公式,求解
樓主要的可是下面這兩個公式?兩個都是通達信使用(我也是到網上搜的)
1 通達信聚寶盆選股指標公式源碼如下:
V2G:=(((CLOSE - REF(CLOSE,1)) / REF(CLOSE,1)) * 100);
V3G:=(MA(VOL,2) / MA(VOL,10));
V4G:=(VOL / CAPITAL);
A1G:=((((0.0068 * V2G) - (0.0072 * V3G)) - (0.5676 * V4G)) - 0.0105);
A2G:=((((0.0015 * V2G) - (0.0124 * V3G)) + (1.7461 * V4G)) - 0.0074);
{A3G:=((((0 - (0.0003 * V2G)) + (0.047 * V3G)) - (0.5734 * V4G)) - 0.0549);}
聚寶盆C:((((0 - (12.2401 * A1G)) - (1 * A2G)) + 0.321) < 0)*110,COLORRED,LINETHICK3;
2 神槍手
CSS:=((CLOSE-LLV(LOW,8))/(HHV(HIGH,8)-LLV(LOW,8))*100);
YJDD:=(EMA(CSS,3)-50)*2;
強弱:(YJDD+100)/2,COLORBLUE;
80,COLORRED,POINTDOT,LINETHICK3;
20,COLORRED,POINTDOT,LINETHICK3;
100,COLORBLUE;
T1:=(INDEXC-MA(INDEXC,58))/MA(INDEXC,58)<-0.152;
T2:=(C-EMA(C,58))/EMA(C,58)<-0.19;
買1:=T2 AND T1;T3:=IF(DATE<=1090831,1,0);
T4:=(C-MA(C,2))/MA(C,2)*100*T3;
T5:=INDEXC*T3;
T6:=MA(T5,13)*T3;
T7:=T6>1.050*T5*T3;
T8:=(C-REF(C,26))/REF(C,26)*10*T3;
T9:=T7*T3;
T10:=T8<-2.30 AND T3;
T11:=T4<-2.7 AND T3;
T12:=T9 AND T10 AND T11 AND T3;
T13:=CROSS(0.5,T12)*T3;
T14:=CROSS(T13,0.5)*T3;
T15:=BARSLAST(T14=1)*T3;
T16:=T15<=5 AND C<REF(C,T15) AND T3;
買2:=T13 OR T16;
T17:= (C-MA(C,2))/MA(C,2)*100;
T18:=INDEXC;
T19:=MA(T18,56);
T20:=T18/T19<0.94;
T21:=(C-REF(C,26))/REF(C,26)*10;
T22:=T20;
T23:=T21<-2.55;
T24:=T17<-2.7;
T25:=T22 AND T23 AND T24;
T26:=CROSS(0.5,T25);
T27:=CROSS(T26,0.5);
T28:=BARSLAST(T27=1);
T29:=T28<=5 AND C<1.02*REF(C,T28);
底4:=T26 OR T29;
T30:= (C-MA(C,2))/MA(C,2)*100;
T31:=INDEXC;
T32:=MA(T31,13);
T33:=T32>1.050*T31;
T34:=(C-REF(C,26))/REF(C,26)*10;
T35:=T33;
T36:=T34<-2.69;
T37:=T30<-3.09;
T38:=T35 AND T36 AND T37;
T39:=CROSS(0.5,T38);
T40:=CROSS(T39,0.5);
T41:=BARSLAST(T40=1);
T42:=T41<=5 AND C<REF(C,T41);
買3:=COUNT(T39 OR T42,4)=4;
T43:=EMA(((C*1.1-LLV(LOW,630))/(HHV(HIGH,630)-LLV(LOW,630))-(C*0.9-LLV(LOW,630))/(HHV(HIGH,630)-LLV(LOW,630)))*80,5);
T44:=INDEXC;
T45:=MA(T44,5);
T46:=MA(T44,20);
T47:=MA(T44,30);
T48:=T45>T44*1.03 AND T46>T44*1.13;
T49:=T48;
目標:=COUNT(T43<6 AND T49,3)>=3;
新目標:=買3 OR 目標;
神槍手:IF(((COUNT(買1 AND 底4,6)=6 OR COUNT(買1 AND 買2,4)=4 OR COUNT(買2 AND 底4,5)=5) OR 新目標),90,0),COLORRED,LINETHICK3;
DRAWTEXT(FILTER(神槍手,5),90,'買入區'),COLORRED;
希望能幫到你!
㈤ 神槍手寧波公映日期
你是指電影《神槍手》嗎?
大陸不會上映的
過段時間,
你可以買碟看
㈥ 衡量一個經濟社會的基本總量
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幾個主要指標
1、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或一個季度)所生產和提供的最終使用的產品和服務(勞務)的價值。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的總和,作為一個國家,叫作國內生產總值,作為一個地區,就叫地區生產總值。
與GDP既相聯系又有區別的一個指標是GNP,也叫國民生產總值,是指國內居民(單位)在一個既定時期內獲得的收入總值。兩者的區別通俗一點解釋:GDP包括了境外單位或居民在我國境內創造的價值,卻不包括我國單位或居民在境外創造的價值;而GNP正好相反,它包括了我國單位或居民在國外創造的價值,卻不包括境外單位或居民在我國境內創造的價值。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經濟中,兩者基本上是相等的,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兩個數值是不同的。盡管在一些國家這個差別很小,那是因為總有一部分國內產值為外國人所有,而一部分外國的產值又為國內居民所有。
GDP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它能從總體上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2004年,我國的GDP總量在世界排名第六,排在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之後。2005年,我國的GDP總量為182321億元。)但也有不足之處,因為它忽略了一些生態環境因素和社會方面的效益。這也就造成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不惜以浪費大量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這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正在研究神槍手的國民經濟指標核算體系,引入「綠色GDP」的概念,現在這一指標體系已經初步確定。據北京市試點測算,剔除資源環境等因素之後,綠色GDP數值大約為原GDP的75%左右。
盡管現行的GDP核算方法有一定不足,但它也從總體上反映出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
2、人均GDP
人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最普遍的一個標准,一般地說,人均GDP高,社會福利水平也就高。國際上比較通行的標准為: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為貧困,達到400美元為溫飽,達到800美元為小康,達到4000美元為富裕。按照這個標准,我國除貴州以外人均GDP都超過了800美元,也就是總體上都達到了小康水平(但不是全面的小康)。
人均GDP在衡量經濟社會福利水平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它是按市場價格來計算的,往往與真實的社會價值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也忽略了資源、生態、環境等社會價值,這就需要引入「綠色GDP」。第二,經濟福利水平取決於市場價格,不同國家的購買力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引入「價格指數」。第三,人均GDP沒有考慮到經濟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有時人均GDP高的國家福利水平還可能低於人均GDP略低的國家,最典型的就是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比如巴西、玻利維亞、阿根遷等,人均GDP已經超過了3000美元,有的達到5000美元,但由於貧富差距太大,社會卻是動盪不安,經濟學界稱其為「拉美陷阱」,這就需要引入「基尼系數」。
3、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是用來判斷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個指標,它的數值在0~1之間,基尼系數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0表示絕對平均,1表示絕對不平均。目前公認的標準是,基尼系數在0.3以下為「好」,0.3—0.4之間為「正常」,超過0.4為「警戒」。一旦基尼系數超過0.6,表明該國社會處於可能發生動亂的「危險」狀態。關於我國的基尼系數是多少,官方的說法是在0.4~0.45之間,有的學者認為可能已經超過了0.5,總之已經超過了「正常」范圍,這一點已經引起了高層的重視。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目前貧富差距較大,資料說,50個富豪的資產,就相當於5000萬農民的年收入;300萬個百萬富翁的資產,就相當於全國9億農民兩年的總收入。
4、城鄉居民收入
這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最為直接的指標。在城鎮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叫農民人均純收入。目前,我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很大,而且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收入差距也很大。2005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最高的是上海18645元,最低的是青海8058元,相差10587元;遼寧省為9108元,排名13,低於全國平均線1385元;鐵嶺市為6526元,低於全省平均線2582元,低於全國平均線3967元,比全國最低的青海省還少153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全國平均為3255元;最高的也是上海8342元,最低的是貴州1877元,相差6465元;遼寧省為3690元,排名第九,高於全國平均線435元;鐵嶺市為3756元,分別高於全省和全國平均線66元和501元。再從城鄉差距看(也許有不可比性),全國城鄉差為7238元,遼寧省相差5418元,鐵嶺市相差2770元。
5、恩格爾系數
它是世界上比較通用的衡量國民生活質量的一個指標。它是指用於購買食品的支出占整個支出的比例。通用的標准為:恩格爾系數高於60%為貧困,60%~50%之間為溫飽,50%~40%為小康,40%~30%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2005年,全國城鎮為38.5%,農村為41.9%,城鎮最低的是重慶和內蒙古31.4%,最高的是西藏53.9%,農村最低的是北京32.8%,最高的是西藏60.3%;遼寧城鎮為38.8%,農村為41.6%。
㈦ 如何衡量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由多方面的指標來衡量,一般適用較多的是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費、農村人口比重、人口預期壽命、新生嬰兒死亡率、識字率等。不同的組織還制定指標來衡量各種制度環境。
其中,比如「人口預期壽命」、「新生嬰兒死亡率」能比較合理的反應出一個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狀況,是廣泛適用的衡量發展水平的指標。
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幾個主要指標
1、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或一個季度)所生產和提供的最終使用的產品和服務(勞務)的價值。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的總和,作為一個國家,叫作國內生產總值,作為一個地區,就叫地區生產總值。
與GDP既相聯系又有區別的一個指標是GNP,也叫國民生產總值,是指國內居民(單位)在一個既定時期內獲得的收入總值。兩者的區別通俗一點解釋:GDP包括了境外單位或居民在我國境內創造的價值,卻不包括我國單位或居民在境外創造的價值;而GNP正好相反,它包括了我國單位或居民在國外創造的價值,卻不包括境外單位或居民在我國境內創造的價值。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經濟中,兩者基本上是相等的,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兩個數值是不同的。盡管在一些國家這個差別很小,那是因為總有一部分國內產值為外國人所有,而一部分外國的產值又為國內居民所有。
GDP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它能從總體上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2004年,我國的GDP總量在世界排名第六,排在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之後。2005年,我國的GDP總量為182321億元。)但也有不足之處,因為它忽略了一些生態環境因素和社會方面的效益。這也就造成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不惜以浪費大量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這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正在研究神槍手的國民經濟指標核算體系,引入「綠色GDP」的概念,現在這一指標體系已經初步確定。據北京市試點測算,剔除資源環境等因素之後,綠色GDP數值大約為原GDP的75%左右。
盡管現行的GDP核算方法有一定不足,但它也從總體上反映出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
2、人均GDP
人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最普遍的一個標准,一般地說,人均GDP高,社會福利水平也就高。國際上比較通行的標准為: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為貧困,達到400美元為溫飽,達到800美元為小康,達到4000美元為富裕。按照這個標准,我國除貴州以外人均GDP都超過了800美元,也就是總體上都達到了小康水平(但不是全面的小康)。
人均GDP在衡量經濟社會福利水平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它是按市場價格來計算的,往往與真實的社會價值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也忽略了資源、生態、環境等社會價值,這就需要引入「綠色GDP」。第二,經濟福利水平取決於市場價格,不同國家的購買力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引入「價格指數」。第三,人均GDP沒有考慮到經濟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有時人均GDP高的國家福利水平還可能低於人均GDP略低的國家,最典型的就是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比如巴西、玻利維亞、阿根遷等,人均GDP已經超過了3000美元,有的達到5000美元,但由於貧富差距太大,社會卻是動盪不安,經濟學界稱其為「拉美陷阱」,這就需要引入「基尼系數」。
3、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是用來判斷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個指標,它的數值在0~1之間,基尼系數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0表示絕對平均,1表示絕對不平均。目前公認的標準是,基尼系數在0.3以下為「好」,0.3—0.4之間為「正常」,超過0.4為「警戒」。一旦基尼系數超過0.6,表明該國社會處於可能發生動亂的「危險」狀態。關於我國的基尼系數是多少,官方的說法是在0.4~0.45之間,有的學者認為可能已經超過了0.5,總之已經超過了「正常」范圍,這一點已經引起了高層的重視。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目前貧富差距較大,資料說,50個富豪的資產,就相當於5000萬農民的年收入;300萬個百萬富翁的資產,就相當於全國9億農民兩年的總收入。
4、城鄉居民收入
這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最為直接的指標。在城鎮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叫農民人均純收入。目前,我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很大,而且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收入差距也很大。2005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最高的是上海18645元,最低的是青海8058元,相差10587元;遼寧省為9108元,排名13,低於全國平均線1385元;鐵嶺市為6526元,低於全省平均線2582元,低於全國平均線3967元,比全國最低的青海省還少153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全國平均為3255元;最高的也是上海8342元,最低的是貴州1877元,相差6465元;遼寧省為3690元,排名第九,高於全國平均線435元;鐵嶺市為3756元,分別高於全省和全國平均線66元和501元。再從城鄉差距看(也許有不可比性),全國城鄉差為7238元,遼寧省相差5418元,鐵嶺市相差2770元。
5、恩格爾系數
它是世界上比較通用的衡量國民生活質量的一個指標。它是指用於購買食品的支出占整個支出的比例。通用的標准為:恩格爾系數高於60%為貧困,60%~50%之間為溫飽,50%~40%為小康,40%~30%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2005年,全國城鎮為38.5%,農村為41.9%,城鎮最低的是重慶和內蒙古31.4%,最高的是西藏53.9%,農村最低的是北京32.8%,最高的是西藏60.3%;遼寧城鎮為38.8%,農村為41.6%。
其他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