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的歷史沿革
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
1949.11-1952.8
職能: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統一全國國營貿易實施辦法的決定,中央貿易部執行以下職權;(1)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總計劃起草國營貿易及合作社貿易總計劃,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後實施;(2)批准全國各專業總公司的業務計劃及財務計劃並監督其執行;(3)管理與調度全國一切國營貿易資金及存貨;(4)決定全國各大市場國營貿易公司批發商品的價格;(5)指導全國私營商業及各級人民政府貿易部門對於市場的管理工作;(6)頒布全國貿易會計法規。
部長:葉季壯: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九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任命為中央貿易部部長。
撤銷:隨著國內外貿易的飛躍發展,為了加強對外貿易、減輕貿易部工作的份量,更有力的分別開展國內和國外貿易工作。根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關於調整中央人民政府機構的決定的第二項,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對外貿易部和中央人民政府商業部,於一九五二年九月三日撤銷中央貿易部。
中央人民政府對外貿易部
1952.8-1982.3
成立:隨著國內外貿易的迅速發展,為了加強對外貿易管理,更加有力地開展國內和國外貿易工作,一九五二年八月七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調整央人民政府機構的決議,撤銷中央貿易部,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對外貿易部和中央人民政府商業部。對外貿易部作為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和管理對外貿易的行政機構。
職能:
1. 編制國家進出口貿易計劃和對外貿易外匯收支計劃組織和檢查計劃和執行;
2. 起草中國同有關國家發展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的聯系方案,負責同有關國家進行談判,簽訂協定和議定書等,並監督執行;
3. 起草對外貿易管理的基本法規和海關管理法規,並貫徹執行;
4. 領導海關工作,不斷加強貨物監管和政治經濟保衛工作;
5. 制定國營對外貿易企業進口、出口、運輸、包裝業務程序,管理並監督執行;
6. 簽發進口、出口和過境貿易的許可證;
7. 研究擬訂商品檢驗制度;
8. 1961年前主管我國成立設備的援外工作;
9. 1964年前主管我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工作。
部長:葉季壯(1952.8-1967.6逝世)
林海雲(代)(1965.9-1970.7)
撤銷:對外貿易部自一九五二年九月成立至一九八二年三月間,一直作為中國政府主管對外貿易的行政機構行使其管理職能。一九八二年三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決議,對外貿易部、對外經濟聯絡部、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合並,成立對外經濟貿易部。一九八二年三月八日對外貿易部正式撤銷。
對外經濟貿易部
1982.3-1993.3
成立:一九八二年三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決議,對外貿易部、對外經濟聯絡部、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合並,成立對外經濟貿易部。
職能: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的方針政策,規劃、管理和協調省、市、自治區和國務院各部門的對外貿易經濟活動,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做好對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技術援助,加強國際間的多邊和雙邊經濟技術合作,積極利用外資,組織引進和出口技術,開展國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統一組織政府間綜合性的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對外戰略服務。
部長:陳慕華(1982.3-1985.3)
鄭拓彬(1985.3-1990.11)
李嵐清(1990.11-1993.3)。
對外經濟聯絡部:由於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國際影響的擴大,我國對外經濟援助的工作任務日益繁重。為了加強這一工作的管理,經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准,於一九六一年三月一日成立對外經濟聯絡總局,作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隨著國際形勢的進一步發展,我對外援助任務逐漸增加,為進一步充實和調整對外經濟聯絡總局的人員和機構,經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一百一十九次會議決定,於一九六四年六月十日在對外經濟聯絡總局的基礎上設立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一九七O年六月經中共中央中發(70)44號文件決定,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於一九七O年八月六日正式改稱為對外經濟聯絡部。對外經濟聯絡部自其前身對外經濟聯絡總局成立以來,其工作任務主要是負責我國對亞、非、拉國家的經濟援助和經濟技術合作工作,
具體職責為:
1、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負責對亞、非、拉國家經濟援助談判工作,對外簽訂協定、議定書;
2、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對外簽訂科技合作協定、議定書;
3、掌握協議、議定書的執行情況,了解援外項目和科技合作項目的工作進度,辦理清算手續等;
4、安排對外援款的撥款使用計劃,編制援外計劃,辦理出國援外專家的有關事項;
5、處理列席八國經互會各常委會的工作,辦理國際間有關國家的鐵路、交通、民航、郵電和農林電等方面的經濟技術合作工作;
6、對外派遣技術援助專家,考察專家,推薦和派遣實習生,交換技術資料和實物樣品等工作。
一九八二年三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決議,對外貿易部、對外經濟聯絡部、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合並,成立對外經濟貿易部。一九八二年三月八日對外經濟聯絡部正式撤銷。
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
1979.8-1982.3
1979年8月,中發[1979]60號,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主任:谷牧。
主要任務:會同有關部門制訂發展進出口貿易、技術引進、利用外資,以及對外經濟合作的方針、政策、條例、規章,研究總結經驗,改革有關管理體制;會同國家計委,審議和制訂我國進出口、技術引進、經濟合作、外匯收支的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協調有關方面的工作,檢查督促計劃的實施;組織有關部門和各省、市、自治區採取有力措施,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組織制訂實施條例和有關管理辦法,組織有關部門審批合營企業的協議、合同和章程;統籌管理各部門、各地方引進先進技術、利用外國資金和進口設備的工作。督促檢查有關方面掌握、消化、研究和發展引進的先進技術,以提高國內的製造能力和技術水平;審議我國與外國政府間的長期經濟合作或長期貿易協定、協議,報請國務院批准。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1993.3-2003.3
成立:1993年3月16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對外經濟貿易部更名為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職能:
1. 擬定和貫徹實施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和外商投資的具體政策、改革方案;擬定外經貿和外商投資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和執行有關實施細則、管理規章;負責外經貿法規、規章之間及其與國際條約、協定之間的銜接;指導國有外經貿企業的改革。
2. 擬定和執行外貿進出口中長期規劃和發展戰略;分析國際經貿形勢和我國進出口狀況,提出總量平衡、結構調整等項宏觀調控建議;擬定的執行進出口商品配額招標政策;研究和推廣各種新貿易方式(含電子商務);負責進出口配額計劃的編報、下達和組織實施,制定和管理進出口商品目錄,負責配額、許可證的確定和發放;依法負責我國對外反傾銷、反補貼以及保障措施中的有關事務,指導、協調外國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應訴;管理出口商品商標注冊登記後的有關事務;指導出口廣告宣傳。
3. 擬定和執行對外技術貿易的政策、管理規章以及鼓勵技術和成套設備出口的政策;管理技術引進、設備進口和國際招標,管理國家限制出口的技術和引進技術的出口與再出口;擬定和執行國家出管制政策,頒發與防擴散相關的出口許可證。
4. 分析、研究全國外商投資情況,定期向國務院報送有關動態;宏觀指導全國外商投資工作;擬定和執行外商投資和管理規章,參與制定外商投資的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匯總、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核准國家規定的限額以上、限制投資和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的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核准大型外商投資項目的合同、章程及其變更;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章程的情況;指導和管理全國招商引資、投資促進及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出口。
5. 歸口管理我國的對外援助;擬定和執行對外援助的政策、規章、制度和援助方案,簽署有關協議;編制和組織實施年度援助計劃;監督檢查對外援助項目的實施情況;管理援外經費、專項優惠貸款、專項基金等;推行援外方式改革。
6. 負責全國國外經濟合作工作;擬定和執行國外經濟合作的政策、規章,指導和監督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咨詢等項業務的管理。
7. 擬定和執行國別(地區)外經貿政策;組織雙邊混合(聯合)委員會會議,同外國政府進行經貿談判並簽署有關文件;處理國別(地區)經貿關系中重要事務;管理同未建交國家的經貿活動;指導我駐外使(領)館經商參處(室)的業務,聯系外國駐華官方商務機構。
8. 擬定和執行多邊經貿政策;代表我國政府參加國際經濟貿易組織的活動;負責多邊對外經貿談判、國際服務貿易談判和國際經貿條約、協定的談判與簽署,協調國務院有關部門在談判過程的立場和意見;負責知識產權對外談判;掌握國際經貿條約和協定的國內實施情況;管理多、雙邊對華無償援助及贈款;管理聯合國發展業務系統和有關國際組織對華經濟技術合作事務;指導我國駐聯合國及有關國際組織的經貿代表機構的業務。
9. 擬定和執行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台灣的經貿政策、貿易中長期規劃、管理規章;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有關經貿主管機構和台灣受權的民間組織進行經貿談判並簽署有關文件。
10. 制定各類企業外經貿經營權和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的資格標准,承擔法律法規規定的資格審定;制定境外發展、投資的管理辦法和具體政策;核准國內企業在境外投資開辦企業(金融企業除外)並實施監督管理;管理外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台灣常駐商業代表機構的核准業務;指導與監督境內各種外經貿交易會、展覽會、展銷會、洽談會和招商活動等,擬定和執行赴境外舉辦上述活動的管理辦法。
11. 參與外經貿方面宏觀調控政策的研究並提出有關建議;負責中央外貿發展基金項目的選定和風險基金管理;監督直屬境內外企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指導和管理外經貿財務會計工作,負責外經貿統計及其信息發布,提供信息咨詢服務;負責外經貿統計及其信息發布,提供信息咨詢服務;負責外經貿的標准化、信息化工作。
12. 負責我駐外經商參處(室)和有關國際組織代表機構的隊伍建設、人員選派和管理;指導進出口商會和有關協會、學會的工作。
13. 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部長:吳儀(1993.3-1998.3)
石廣生(1998.3-2003.3 )
商務部
2003.3-目前成立: 根據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3]8號),組建商務部。商務部是主管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⑵ 人民幣的發展歷史過程
我國貨幣歷史悠久,種類豐富。人民幣在我國貨幣文化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
1、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發行第一套人民幣。
共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12種面額62種版別。
統一發行人民幣是為迎接全國解放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通貨膨脹,在建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2)601949歷史交易擴展閱讀:
人民幣從1948年發行算起來,也67年了,67年期間,從解放初的恢復時期、五六十年代的大生產時期、國家建設時期、到80年代的改革開放時期。
2000年以後走向世界時期,這五套人民幣完整記錄了新中國發展的歷程,現在看起來,如果你有完整的一到五套人民幣,它實際上就是新中國的典型的革命史
已發行的五套人民幣,五套人民幣中每套都有幾張龍頭鈔,第一套人民幣完整的、品相好的價值在500萬元以上。
但其中面值為一萬元的牧馬圖、面值為五千元的蒙古包和面值為五百元的瞻德城價值佔到全套比重的60%,三張品相好的基本上都在100萬以上。
而第二套中國的大拾元,全品項的價值15萬,三元鈔也在3萬以上,第三套中的紅一毛和背綠一毛因為顏色不同價值也較高。
第四套中80版的50元因為發行較少,價值在2000-3000元左右,目前的第五套人民幣中的部分鈔票也已經有了收藏價值。
人民幣的價值跟當時的發行量有很大關系,部分幣種因為特殊時期或者科技因素等銷毀很快,因此也比較稀有,一般這種幣市場價、收藏價值都比較高,也比較難得。
⑶ 故宮歷史
1、名稱考義
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
2、營建原則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築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
3、建造過程
北京本來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難之役以後,永樂元年(1403年),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奏稱,燕京北平是皇帝「龍興之地」,應當效仿明太祖對鳳陽的做法,立為陪都。明成祖於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稱為「行在」。
4、明朝時期
故宮建成後,明清宮廷五百多年的歷史,包含了帝後活動,等級制度、權力斗爭、宗教祭祀等。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宮殿竣工。次年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
5、清朝時期
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但李自成很快被清軍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五月初二,清軍進入北京,紫禁城被清軍接管。
6、民國時期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後,紫禁城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按照那時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遜帝愛新覺羅·溥儀被允許「暫居宮禁」,即「後寢」部分。侍衛人等照常留用;王公世爵仍其舊」等條款。
7、現代狀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對故宮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國務院頒布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宮博物院現存文物150萬件(套)。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辟為「故宮博物院」。
(3)601949歷史交易擴展閱讀:
故宮的建築布局:
1、整體格局
故宮位於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據《周禮·考工記》中所載:「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原則,建築在北京城南北長八公里的中軸線上,南北取直,左右對稱。如今故宮左前面的勞動人民文化宮,明清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廟;右前面的中山公園是皇帝祭祀土神和穀神的社稷壇;前面有朝臣辦事的處所;後面有人們進行交易的市場。
2、外朝分布
外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它寬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三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鍾鼓齊鳴,極盡皇家氣派。
3、故宮內廷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里是後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故宮
⑷ 介紹一下人民幣的發展史
第一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陸續發行;
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
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提交回答1974年1月5日陸續發行;
第四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陸續發行;
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10月1日以後發行。
目前,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幣,是第四套人民幣和第五套人民幣,以第五套為主,兩套人民幣同時等值流通;流通的紙幣有:1、5角,1、2、5、10、20、50、100元;硬幣有1角、5角和1元。
人民幣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後於1948年12月1日首次發行的貨幣,建國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至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為止共發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人民幣在ISO 4217簡稱為CNY(China Yuan),不過更常用的縮寫是RMB(Ren Min Bi);在數字前一般加上「¥」表示人民幣的金額。
⑸ 房地產發展的歷史
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歷史
第一階段:理論突破與試點起步階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論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統建辦公室率先掛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開發總公司,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的序幕。
1982年國務院在四個城市進行售房試點。1984年廣東、重慶開始徵收土地使用費。1987至1991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起步階段。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開招標出讓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1991年開始,國務院先後批復了24個省市的房改總體方案。
第二階段:非理性炒作與調整推進階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啟動,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開始啟動。1992年後,房地產業急劇快速增長,月投資最高增幅曾高達146.9%。房地產市場在局部地區一度呈現混亂局面,在個別地區出現較為明顯的房地產泡沫。
1993年底宏觀經濟調控後,房地產業投資增長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後開始復甦。
第三階段:相對穩定協調發展階段(1995至2002年)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為新的消費熱點。1998以後,隨著住房實物分配製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實施,房地產投資進入平穩快速發展時期,房地產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第四階段:價格持續上揚,多項調控措施出台的新階段(2003年以來)
2003年以來,房屋價格持續上揚,大部分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明顯。隨之而來出台了多項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
最早是1978年,至今已經走過了30年歷史。
(5)601949歷史交易擴展閱讀:
2012中國500強房企的庫存已達到4.9945萬億元(超過2011年中國GDP的10%)?存貨均值同比增加50.34%?增幅較2010年進一步攀升6.47個百分點?平均每家500強房企的存貨已達到99.89億元?創歷史新高。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曾對媒體表示?據測算?2012年開發商因房屋庫存需要支付的資金成本約為3450億元?而2011年房地產全行業贏利也丌過5000億元左右。2013房價走勢分析如果2012年銷售額再下降?則房地產行業整體上將接近盈虧平衡的邊緣。
據此估計2013年房地產走勢?房地產企業撐丌了多長時間。如果房地產商能熬過2012?則房價走勢2013中國必然拉開大崩潰的序幕。
據中國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房價走勢分析?2012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431億元?同比增長27.8%?其中住宅投資3713億元?增長23.2%?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39490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5.5%?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97605萬平方米?增長32.8%。
⑹ 中字頭股票有哪些
中字頭股票有:
上證A股:
600568 中珠控股 600038 中直股份 600428 中遠航運 600645 中源協和
600020 中原高速 600745 中茵股份
600610 中毅達 600280 中央商場 601608 中信重工 600030 中信證券
601998 中信銀行 600329 中新葯業 600373 中文傳媒 600528 中鐵二局
600522 中天科技 600158 中體產業 600088 中視傳媒600138 中青旅
600084 中葡股份601098 中南傳媒600195 中牧股份601898 中煤能源
600818 中路股份600737 中糧屯河600110 中科英華603019 中科曙光
600872 中炬高新600489 中金黃金600053 中江地產600634 中技控股
600500 中化國際600675 中華企業600252 中恆集團600705 中航資本600765 中航重機600760 中航黑豹600893 中航動力600372 中航電子601808 中海油服601866 中海集運600896 中海海盛600026 中海發展601989 中國重工601618 中國中冶601390 中國中鐵601766 中國中車601919 中國遠洋601988 中國銀行600056 中國醫葯601106 中國一重601179 中國西電600118 中國衛星601186 中國鐵建601601 中國太保601857 中國石油600028 中國石化601088 中國神華600536 中國軟體601628 中國人壽601965 中國汽研601318 中國平安601600 中國鋁業600050 中國聯通600176 中國巨石601800 中國交建601668 中國建築600877 中國嘉陵601117 中國化學601985 中國核電600007 中國國貿601888 中國國旅601111 中國國航600730 中國高科601669 中國電建600150 中國船舶600595 中孚實業600890 中房股份600520 中發科技600292 中電遠達600764 中電廣通603988 中電電機600685 中船防務600787 中儲股份603126 中材節能600970 中材國際600654 中安消
深圳A股:
000042 中洲控股002423 中原特鋼002448 中原內配000544 中原環保300018 中元華電300327 中穎電子000982 中銀絨業000063 中興通訊000715 中興商業000099 中信海直000839 中信國安000657 中鎢高新300364 中文在線300270 中威電子000957 中通客車000540 中天城投002659 中泰橋梁002092 中泰化學300435 中泰股份002511 中順潔柔000798 中水漁業000685 中山公用000758 中色股份000506 中潤資源
300078 中瑞思創300052 中青寶300062 中能電氣002445 中南重工000961 中南建設
000930 中糧生化000031 中糧地產000157 中聯重科002323 中聯電氣002309 中利科技300393 中來股份002738 中礦資源000970 中科三環002657 中科金財300035 中科電氣300496 中科創達002579 中京電子000060 中金嶺南002021 中捷資源002779 中堅科技300308 中際裝備000039 中集集團002129 中環股份002542 中化岩土
000979 中弘股份002364 中恆電氣002145 中核鈦白000777 中核科技002163 中航三鑫002013 中航機電002179 中航光電000768 中航飛機000738 中航動控300114 中航電測000043 中航地產002401 中海科技300177 中海達000951 中國重汽000996 中國中期000797 中國武夷000035 中國天楹002116 中國海誠000009 中國寶安300414 中光防雷000018 中冠A000931 中關村002051 中工國際002057 中鋼天源000928 中鋼國際300489 中飛股份000736 中房地產000887 中鼎股份300172 中電環保000151 中成股份002471 中超電纜002080 中材科技000759 中百集團
⑺ 什麼時期的文物允許交易
一般情況下,唐朝以前的不允許,而且凡是國家一級文物的全部不能被允許買賣。
根據《內文物拍賣管容理暫行規定》中第十二條規定可知:第十二條 下列文物不得作為文物拍賣標的:
1、依照法律應當上交國家的中國境內出土的文物;
2、依照法律應當移交文物行政部門的文物,包括國家各級執法部門在查處違法犯罪活動中依法沒收、追繳的文物;
3、銀行、冶煉廠、造紙廠以及廢舊物資回收單位揀選的文物;
4、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以及其他國家機關、部隊和國有企業、事業組織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5、國有文物購銷經營單位收存的珍貴文物;
6、非國有館藏珍貴文物;
7、物主處分權有爭議的文物;
8、其它依法律法規規定不得流通的文物。第十六條 國家對文物拍賣企業拍賣的珍貴文物擁有優先購買權。 國家文物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行政部門可以要求拍賣企業對拍賣標的中具有特別重要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文物定向拍賣,競買人范圍限於國有文物收藏單位
⑻ 歷史上經歷了哪幾次經濟危機
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
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發生普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來,隨後發生危機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以及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
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又發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發生一次危機。
危機周期性的原因,要從市場經濟的運動變化中去尋找。這一基本矛盾雖然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但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處於嚴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時尖銳,有時緩和,呈現出一種波浪式發展的狀態。
經濟危機是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又反過來通過對生產力的破壞暫時強制地緩解這一矛盾。但危機並不能消除矛盾,一次危機過去後,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基本矛盾又會逐步重新激化起來,使另一次危機成為不可避免。
正如恩格斯所說:「在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炸毀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決,所以它就成為周期性的了。生產產生了新的『惡性循環』」
⑼ 黃金歷史最高價
2020年7月日,時隔9年,現貨黃金價格再次站上歷史高點,突破2011年9月6日歷史最高價1920.24美元,現報1920.88美元/盎司,較年內低點大漲470美元,年內漲幅26%。
主要原因:一個是在過去一兩周的時間里,全球這種疫情的逐步繼續擴散,另外,從美國包括歐盟相對地出台了近萬億的這種經濟復甦的刺激計劃,導致金價的進一步上漲。
同時我們也看到短期的一些外交的,包括地緣政治的一個升級,包括全球ETF持續增倉,各項因素皆利好黃金短期的一個上漲。
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黃金市場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以黃金ETF為例,一年前全球規模僅為1180億美元,現在已經幾乎翻番至2150億美元。
(9)601949歷史交易擴展閱讀:
黃金歷史最高價也並非沒有利空因素
盡管西方投資者一直在買進黃金,但亞洲的需求大幅下降,一些人甚至賣出黃金。黃金過快的漲勢可能意味著一旦出現任何利好的消息就會出現回調的風險。同時,所有利好黃金的因素,都是在假設目前全球低利率環境不變的前提下。
這也意味著,曾經被視作對沖經濟過熱的黃金,如今倒被用於押注全球經濟不會重回增長,央行利率不會重新走高。
但在渣打銀行貴金屬研究負責人Suki Cooper看來,金價面臨的主要下行風險,就是利率可能不會長期保持低位,但是,如果經濟復甦意外強勁,就會推升利率,從而打擊金價。
如果近期美國披露出較為樂觀的經濟數據,或者美元短期內出現了修正性的回升,黃金價格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大幅回調。
⑽ 歷史1949年至21世紀的事
中國現代史中國現代史(1949年— )
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時期( 1949年新中國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時期(1956年八大—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前)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1956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 )
1.▲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篇章。
2.1951年10月人民解放軍勝利進抵拉薩,西藏獲得和平解放。新中國建立初,政府為鞏固新中國政權的措施:①人民政府與投機商展開「米糧之戰」,全國物價開始穩定。②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運動在全國農村展開。到1952年底,全國的土地改革運動基本完成。P.9③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率領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4.1953年中國共產黨公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一化三改造)
5.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屆會議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
6.到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標志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從此,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7.大躍進運動的主要標志是盲目求快,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特點是「一大二公」。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失誤的原因是違背客觀規律辦事。後果是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等錯誤泛濫,工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國家和人民遇到建國後未曾有過的經濟困難。
8.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開始的標志:「五一六通知」。 結束的標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舉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 性質:「文化大革命」是一場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影響: 見教材 啟示:經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人們懂得,避免今後再發生類似的悲劇,必須保障和發展人民民主,健全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1.▲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上的偉大的歷史轉折。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全會內容:①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②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③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
12.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展開,農民創造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意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明確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關系,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空前地調動了農民地生產積極性,解放、推動了農村生產力地發展,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3.★1980年建立第一批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開始,引發了第一次沿海開放的高潮,並進而促進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深圳等經濟特區所取得的成績充分證明實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其成功為進一步擴大開發積累了經驗,它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層面上豐富了我們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14.國有企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攻堅戰。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過《關於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規定了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行了有益探索。
15. 文革後的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大進展:1982年,第五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先後制定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建立起我國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
16.1997年9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首次使用了「鄧小平理論」這個科學稱謂。鄧小平理論成為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光輝旗幟。P.79
17.★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新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定義):少數民族在本民族聚居區建立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管理本民族地區事務的制度。作用: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對發揮各族人民當家做主的積極性,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鞏固國家的統一,促進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8.▲「一國兩制」: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創造性構想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我們國家的主體部分堅持社會主義,香港、澳門和台灣作為特別行政區仍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此構想首先是針對台灣問題提了出來,後成功地運用於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香港終於於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懷抱,澳門於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目前海峽兩岸交往的原則:相互尊重、互補互利的原則。目前海峽兩岸交往的任務: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和各項交往。
19.1985年3月,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1991年我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APEC)。
三、世界近代史
1.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定義:▲文藝復興運動對歐洲資產階級社會的產生所起的作用:文藝復興運動打破了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強調和發揮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用;為以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迅速發展奠定了理論上、價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礎,它是近代以後歐洲社會加速發展的重要根源;文藝復興運動是資產階級扣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
2. 15——16世紀歐洲重大遠洋航行是:1487年迪亞士率船隊到達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率船隊橫跨大西洋先後到達過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地,最後到達美洲,發現新大陸;1497年達?伽馬率船隊繞過非洲,1498年到達印度;1519年麥哲倫率船隊,作環球航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新航路的開辟,錘煉了歐洲人敢於冒險、用於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但隨之一場持續了數百年的殖民掠奪、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也從此開始了。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內容:《權利法案》對國王在經濟、政治、宗教等事務中的權利進行了嚴格的限定,確定了國會擁有最高權力的基本原則,兵對公民應有的權利做了明確規定。文件影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使英國終於確立了代表新貴族和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並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英國革命不僅對英國的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也迅速波及其它歐洲國家,推動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
★★4.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獨立戰爭,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又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為開過元勛和偉大的政治家,華盛頓成為美國最著名的歷史人物之一。 獨立戰爭的歷史影響: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了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合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5.法國資產階級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巴黎革命後,制憲會議制定了憲法《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它提出的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人的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反映了第三等級的利益。影響: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徹底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6.拿破崙: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奪取了政權,並於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頒布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拿破崙法典》。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中,拿破崙被反法聯盟的軍隊打敗。★評價拿破崙:答:著名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1)、他執政時,採取了一系列維護和鞏固資產階級統治,幫助和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制定《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資產階級的勝利,廢除了封建特權,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各資產階級國家的民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他執政時的對外戰爭,打擊了各國舊的封建統治,傳播了革命思想,但也掠奪了被佔領國家的財富,帶有侵略性,給歐洲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並造成了國內的經濟困難,
7. ★★第一次工業革命:▲18 世紀60 年代,工業革命首先從英國開始。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1783年瓦特改良的改良蒸汽機應用工業,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發明第一艘汽船。1825年英國史蒂芬遜研製的「旅行者號」蒸汽機車試行成功。人類邁進了火車時代,迅速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
8. 1600年,英國人建立了東印度公司,
9. 1857年,印度「土兵」起義發展為全民族的反英大起義。▲起義隊伍中,有一個章西女王率領起義軍英勇奮戰。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
10. 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販運黑人的交易的全程航線呈三角形,因此史稱「三角貿易」。
西屬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中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11. 1836年,英國工人發起的「憲章運動」提出了獲得選舉權,參與國家管理的要求。是歐洲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早期運動,標志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適應時代的需要,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
12.俄國1861年改革p.74: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迫於1861年簽署廢除農奴制度的法令。★通過1861年和以後的改革,俄國廢除了農奴制,緩解了國內的社會矛盾,避免了革命的發生,也使國家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這對俄國擺脫落後狀況,實現近代化的目標具有積極作用。
★★13.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美國內戰(1861——1865年)前,北方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南方保留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南北方矛盾尖銳,北方主張保護關稅,還主張解放奴隸。南方卻把奴隸制度擴展到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1862年,林肯政府通過《宅地法》,並頒布了《解決黑人奴隸的宣言》。這兩個文件提高了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扭轉了戰爭的形勢。美國內戰的作用:在內戰中林肯政府廢除了黑人奴隸制,使南方北方在政治體制上統一起來,在經濟上成為一個整體,使美國資本主義更加快速地發展起來。經過內戰,美國國家和民族的統一得到維護,為其後來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評價林肯:答:(1)、內戰期間,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扭轉了戰局,加速了北方軍事勝利的進程。(2)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南北戰爭的勝利,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並為美國躋身於世界列國之列奠定了基礎。
14.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明治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p.86 ★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1889年日本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
15.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容:19世紀晚期,科學技術的發展表現在三方面:①新能源的發展和應用;②新機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③新的訊息傳遞技術、設備的發明與應用。特點:以電為核心、廣泛性。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具有的四大特點是:①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取得巨大成果。②它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第二次工業革命標志進入電氣時代。③此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規模廣泛,發展迅速。④有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發明成果:①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留聲機等電器,電的發明和使用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也帶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鋼鐵行業。②德國卡爾.本茨1885年成功地設計並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③1913年美國工程師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車的生產中使用了流水線裝配工藝。④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製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取名「飛行者1號」。
綜合07.08年中考卷子,把重點的列出來,去掉已經考過的,重點復習剩下的部分。
關於奧運及地震;
關於金融危機、經濟危機。
如果去年考過唐朝,今年就有可能考宋朝或漢朝;
明清的發展趨勢也容易被考;
日本侵華也容易。---怎麼看待當今日本篡改教科書中侵華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