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同梁智能量化交易員有什麼任職要求
搜公司名字+招聘,查找職位詳情。
B. 如何成為一名量化交易員
量化交易是量化金來融行業中最為源尖端的一個領域,不論你是希望通過面試還是構建自己的交易策略,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學習相關的知識。不僅如此,你還需要過關的編程技術,至少需要精通一門高級編程語言(如MATLAB、R或Python),而且伴隨著高頻交易策略的日益盛行,技術層面對於策略執行效果越來越至關重要,精通C/C 也許是最佳的選擇。
C. 在中國,做量化交易一天的工作是怎樣的
做量化交易一天的工作:
8:00~:00: 打開交易策略,設置一些運營參數
9:00~9:30: 觀察策略運轉,確保沒有問題
9:30~15:30: 解決已有策略的問題並研究新策略,測試新想法
15:30~17:00: 分析交易記錄, 確定第二天的交易計劃
17:00~18:00: 運動
崗位職責:
分析金融市場(期貨、股票等)數據,尋找可利用的機會;開發與維護量化交易策略;提供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相應的技術支持;
崗位要求:
1.熟練計算機編程能力,熟練掌握至少一門編程語言,python優先;
理工科背景,具有良好的數理統計、數據挖掘等相關知識儲備,熟悉機器學習方法(分析科學問題和相應數據,建立模型和方法,驗證模型和方法,應用模型和方法並分析結果,改進模型和方法);
有處理分析大量數據的經驗,並能熟練選擇和應用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方法解決科研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良好的自我學習和快速 學習能力,有工作激情,喜歡金融行業;兩年及以上實驗室研究經驗或研發類工作經驗優先;
(3)金融港量化交易招聘擴展閱讀
量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利用計算機技術從龐大的歷史數據中海選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
極大地減少了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D. 在中國,量化交易員每天要做什麼樣的工作
隨著量化投資的概念在國內逐漸流行,量化交易員這個聽起來神秘又內高大上的職業也逐漸走容入人們的視野。量化交易員平常的工作其實沒有固定的模式,但總結下來大都包括: 現有策略的管理維護,看盤(通常開N個窗口,大都是定製化的各種彩色表格、圖、列表和滾動新聞的組合)以及查看策略有沒有亂發單,開發新的策略,每日進行盤後處理,統計委託、持倉、波動率、滑點等等,這些工作聽起來瑣碎且機械,但真正開發出所謂的印鈔機達到躺贏的境界可謂少之又少,大部分人仍然需要不斷學習並且經歷各種市場的考驗:
1、靈感,在市場上策略逐漸趨同、逐漸失效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自己絞盡腦汁更新了好幾個版本的新策略回測時各種指標竟然遠不如行業內正火熱的幾個「經典策略」,市場總是公平而又殘酷的。
2、心理,投資講求的是心理戰,對於量化交易員來說,程序化交易的方式可以避免一部分人性的因素,但是否干預、何時干預模型(尤其是模型並不完備)一直是一個長期困擾交易員的問題
3、不確定性,個人認為,量化交易者同時也需要結合一些基本面,尤其是在國內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雜訊大以及監管因素變化下能夠從市場調研中獲得有效信息以減少不確定性是相當重要的。
E. 應聘量化投資工作需要哪些技術
強烈的興趣
想做好一件事情沒有興趣也只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不得而終,因此需要培養對投資形成強烈的興趣,每根K線的波動能夠刺激你的心臟隨之不斷跳動。
學習能力
量化交易是一門跨學科知識,必須有快速地問題解決能力和自學能力,懂得鍥而不舍不斷專研的試錯法。研究生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學習能力。
編程
編程很重要,現在Python是標配,matlab、R拿來做量化的人真的不多。雖然不是做開發,但是基本的簡單編程知識還是要會。想學Python和Pandas,推薦Python基礎教程和《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想學編程知識,推薦《 代碼大全 》,這本書沒有什麼代碼,不要為名字所迷惑,不過如果想成為編程高手的話,看了絕不後悔。
看書一定要經典,不經典的書簡直就是浪費生命,這三本書如果不想買,網上電子版肯定是很多的,話不多說。
量化知識
很多程序員開始轉量化,但是金融知識和量化知識不夠。經典的重要性在此顯得更為重要,編程的書籍不看經典的我也能進步,可能會慢點,但是量化金融知識不看經典的書,那麼可能就會南轅北轍,甚至影響到投資的整個生涯,不對,走偏了的話,就無生涯可談。
投資的基礎知識,比如股票債券基礎知識,先來看看滋維博迪的《投資學(原書第9版)》([美]滋維·博迪(Zvi Bodie)
再來一本干貨,很多國內外研究生教程,介紹的更多的是衍生品,約翰赫爾的《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9版)》([加]約翰·赫爾(John C.Hull))
期權這么火,推薦 麥克米倫的《金融期貨與期權叢書:期權投資策略(原書第5版)》([美]勞倫斯 G.麥克米倫(Lawrence G.McMillan))
想知道公募基金大佬如何做股票?李騰翻譯的大作奉上,主動投資組合管理 創造高收益並控制風險的量化投資方法(原書第2版)
想知道私募基金怎麼搞交易的?交易中有哪些技巧?以及如何在量化中走彎路?推薦 范撒普的通向財務自由之路,這可不是一本關於財務分析、會計理論的書籍,真正理解了裡面的思想,資金管理、風險控制你就不會糾結。
現在中產壓力這么大,那麼多人有中年職業危機,想知道怎麼把交易當做全職?推薦 埃爾德以交易為生,他可是將自己如何轉行交易,並以交易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的心歷路程和盤托出。
英語
你可以不說英語、聽不懂英語,但最好是要看的懂英語,編程的原生環境是英語,quora、stackoverflow、github也是要求英語閱讀能力,要是想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做量化,那麼多paperarticle都是英語,讀不懂怎麼做的好?本來是談量化入門,但好像談到量化進階了。
交易
沒有途徑,實戰是最好的方法。確實不行,模擬交易也可以。
量化交易以思想為本,工具為用,路子不能走偏。
快速迭代
類似於實驗,都是需要成千上萬反反復復的檢查、測試。在此,講到了實驗的快速開發和迭代,那麼就順便給個傳送門:BigQuant - 人工智慧量化投資平台.,人生苦短,一定要快速迭代,縮短策略開發生命周期。因為你的想法上千個,可能只有幾個有價值。
F. 想走量化投資方向,大概需要什麼學歷
碩士學歷足夠,需要具備金融學、心理學、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等,總結數據統計能力、計算機技能以及心理素質。
量化投資可以肯定說目前還是一年藍海,稀缺人才很少,如果有志往這方面發展是不錯的選擇。
G. 金融量化策略研究員的收入怎樣這一行有前景嗎
這個職位要做好很難.不啻於創新發明,猶如西蒙斯的大獎章基金.因為你要發掘可操作的交易模型,要麼從歷史找規律,要麼你統計超牛直接從價格中發現規律.而這只是第一步,有了模型還的有市場來交易,國內目前只有股指期貨和融券可以做空.
目前業內還是主觀判斷為主,公募基金所謂的量化只不過是幌子,無非是選股方面用些模型,就是用了點統計工具,真正的量化交易,無論從發掘交易機會還是資產配置,乃至最後的交易下單和風險控制都是計算機來完成的,國內還差得很遠.只是個噱頭.
定量與定性孰優孰劣難說,就如中醫和西醫一樣,不管怎樣西醫還是主流,計算機量化也是以後的發展方向.
H. 量化交易從業者收入和前景如何
一看你就是金融人員的新手,金融分為私有和公有單位,我現在只說公有單專位,公有的是屬已職位來區別的,一般是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公職單位職業,薪酬是固定的一般8K-50K不等,但普遍是普通職位,重要職位一般是帶職,就是公職負責人推薦進行領導,在金融上有著過人本事,學歷應該要求不高,而對外職業要求很高,比如本科、研究生、博士、以上學歷,單個人沒有關系人推薦,金融上不過關,沒有工作經驗,基本是沒有多大升值空間的,前景的話,在大數據時代,如果有過人的本事,升級到重要部門領導的話,年限100萬左右,金融業發展越是緩慢,因為金融業發展需要市場、用戶、需要企業的經濟外放資本,而當下實體經濟為主導的市場,金融沒有昔日的光彩,但隨著實體經濟運行成本越來越高,金融的發展是一定的發展的通道,因為沒有數字金融業指導的實體經濟會在沒有金融指引下會出現很多大危機和奔潰,無論是否使用金融,實體經濟在波濤的市場下必定會出現危機和奔潰,這個也成為的惡毒資本家走向末日,一切果最後歸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I. 求助offer怎麼選騰訊TEG數據挖掘崗/私募基金量化交易系統開發崗
量化對沖基金在國外發展稱為,甚至被稱為"抗跌神奇"。在國外一直被稱為股壇抗跌神話的量化對沖基金是否就此走下"神壇"?是否真的預示著其將有黯淡的未來?
按照現有量化基金主要的運作模式,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多因子選股,單策略和多策略並行。多因子模型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選股模型。其基本思想是:找到影響股票投資收益率的一組主要指標,並依據這些指標構建一個股票組合,期望該組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獲得相對大盤的超額收益。除多因子選股外,很多量化基金還採取多種量化選股策略並行的模式,不同策略之間可以是平均分配資產,也可以設定不同的權重。
二是量化指數增強。量化指數增強型基金是指採取指數增強策略的主動管理型量化基金。與傳統的指數增強基金不同,這類產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股票投資范圍並沒有最低90%的限制,只需要滿足契約限定的是股票型或者混合型基金的配置要求;2)基金契約中並未明確增強的標的指數;3)實際運作過程中,投資標的指數成分股或者備選成分股的資產占基金股票資產的比例沒有最低80%的限制。
三是引入對沖機制,做絕對收益。股票對沖策略是指通過使用衍生品或者融券等做空手段,對沖持有的股票多頭頭寸的風險暴露,達到降低投資組合市場風險、獲取選股Alpha收益的一種對沖投資策略。國內目前發行的產品主要是市場中性策略,即一般要求的投資組合的風險暴露不超過其多頭頭寸的15%至20%,並且長期維持在這一水平。
一、基礎篇
1、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如何穩健套利?
套利,本就是很穩健的一種盈利方式。套利和盈利不同,相信您問的是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穩健"盈利"。先明確量化和對沖的概念,可下載OA系統中"量化對沖產品基礎知識學習手冊"進行詳細學習。量化對沖產品在構建股票多頭的同時,也構建期貨空頭。這種操作在市場不穩定時,可以對沖市場的系統風險,從而留下股票多頭特有的盈利。
2、量化對沖產品的操作流程是怎樣的?
先用量化投資的方式構建股票多頭組合,然後空頭股指期貨對沖市場風險,最終獲取穩定的超額收益。
3、收益方面、安全性方面哪個更有優勢?
量化對沖產品在收益方面和安全性方面都有優勢,屬於風險和收益高度匹配的高性價比產品。
4、量化對沖程序化交易的對象是什麼?
股票、債券、期貨、現貨、期權等等。
5、通過期貨對沖的那部分資金是不是一定加杠桿的?
是的。期貨是保證金交易,本身就帶有杠桿性質。但這部分的杠桿不是為了博取高收益而主動加杠桿,而是為了"等市值對沖"。比如2個億的基金,1.6個億買股票,剩餘0.4億做股指期貨空頭(這0.4個億為保證金,相當於做了市值1.6個億的股指期貨空頭),這樣下來整個基金幾乎無風險敞口。
6、針對目前的市場,量化對沖策略是不是以市場中性為主要策略點?
是的。
7、量化對沖類產品收益大概在什麼范圍內?
我國主流的市場中性策略的量化對沖產品,年化收益大概在10%-20%。
8、如何確定準確的貝塔因子系數,來安全的對沖掉系統風險?
國內主流的市場中性策略量化對沖基金是等市值對沖,比如2個億的基金,1.6個億買股票,剩餘0.4億做股指期貨空頭(這0.4個億為保證金,相當於做了市值1.6個億的股指期貨空頭),這樣下來整個基金幾乎無風險敞口。
9、量化對沖選股范圍都是哪些?大概選擇多少支股票呢?
目前國內的量化對沖產品選股范圍主要在A股內。股票的數量取決於量化對沖基金中對選股的量化要求,達標即入池,但是大多數量化對沖基金選股都達上百隻。
10、量化選股的具體方法是什麼?如何判斷量化模型選出來的股票就是能賺錢的股票?
量化選股的具體方法:量化投資一般會選出幾百支股票進行投資分析來分散風險,適合風險偏好低,追求穩定收入的投資者。量化分析師們在制定規則之後建立某個模型,先用歷史數據對其進行回測,看是否能賺錢;如果可以,就再注入小額資金,積累樣板外的實盤交易。實盤後如有盈利,就擴大資金量判斷其是否對投資結果帶來影響。最後運行的模型,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
11、國內量化對沖使用的策略有哪些?
(1)主流:股票市場中性策略又稱alpha策略,是當前國內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最常用的策略之一。
它從消除市場系統性風險(Beta)的維度出發,通過同時構建多頭和空頭頭寸對沖市場風險,以期獲得較穩定的絕對收益。國內通常的操作方式為:買入股票同時賣空與股票等市值的股指期貨(也可以採取融券方式),盈利模式為所買股票超越大盤的漲跌幅。
特點:較為穩健的策略,收益不高但穩定,回撤較小,適用於震盪市場,但是我國現在面臨的問題在於,市場對於對沖策略日趨上漲的需求與實際對沖工具不足的矛盾(如2014年下半年多數運用市場中性策略的機構因為持有成長股,但是當時沒有可以對沖成長股系統風險的股指期貨,所以他們只能選擇可以對沖大盤藍籌股風險的滬深300股指期貨,結果在大盤上漲、創業板下跌的行情中遭受了慘敗),多種股指期貨推出、股票期權上市以及融券業務的擴充能夠緩解此類問題。
(2)股票多空策略,類似於alpha策略,但不同於alpha策略的是其會有多頭敞口或者空頭敞口,股票多空策略的操作難度大,因為除了要進行標的選擇外,還需對大盤多空進行判斷即擇時。正因為如此,目前的量化多空策略,往往是以動量策略為主,即市場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趨勢性上漲或者下跌行情時,再做相應的調整。
(3)CTA(期貨管理)策略,側重於期貨市場的投資,投資於股指期貨、外匯期貨、國債期貨等期貨/期權品種及相應的現貨品種。量化對沖類的管理期貨產品,就是用量化手段判斷買賣時點、用計算機程序化實現期貨的投資策略。由於期貨為T+0方式,因而採用程序化的高頻交易比手動交易具有天然優勢。從程序化交易這塊,期貨領域其實較為領先於股票領域,而且現在的期貨高頻策略已經由比拼策略思想提升到了比拼系統配置和下單速度等方面。特點:具有杠桿屬性,收益率較高,但在無趨勢的震盪行情中,由於杠桿特性會產生較大的回撤,受限於交易品種的成交量及活躍程度。
(4)套利復合策略,套利策略中最常見的是二級市場套利,包括商品跨期、跨品種套利,股指期貨跨期、期現套利、ETF跨市場、事件套利、延時套利等。由於國內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品種都不多,國內的套利策略多為方向性套利,即依賴於價格的上漲下跌而尋找套利機會,國外的期權可以對波動率預測進行套利。
由於在市場行情不溫不火,波動較小時,這類策略往往找不到套利機會,因而國內的套利對沖基金往往會在無套利機會時,增加一些另外的小策略,構成套利復合策略。例如在套利機會較少時,套利基金會增加一小部分的趨勢投機或者股票市場中性等。長期來看,這種方式更利於產品的發展。
特點:在我國是一類性價比較高的策略,但是資金容量有限,機會有限,需要不斷開發新的策略;股票-期貨套利在震盪市場中隨著套利機會的增加而如魚得水,但在穩定、波動小的市場中表現欠佳;分級基金套利在單邊上漲市場中可以取得較高的收益,但是震盪市場中變現欠佳;目前主要問題是可套利品種不多、分級基金的活躍基金數不夠多難以承受較大資金進出、可用金融工具僅有股指期貨對沖性能不夠。
(5)宏觀對沖策略,宏觀策略是一種基於宏觀經濟周期理論對經濟增長趨勢、資金流動、政策變化等因素進行自上而下的分析,預期其對股票、債券、貨幣、商品、衍生品等各類投資品價格的影響,運用量化、定性分析方法作出投資決策並在不同大類資產之間甚至是不同國家之間進行輪動配置,以期獲得穩定收益。例如當對沖基金更看好未來美國經濟的復甦,就可以逐步做多美股資產,同時將資金撤出新興市場並做空新興市場資產來構建組合。該策略的成功取決於對全球宏觀經濟趨勢的判斷,判斷越准確,策略的效果越好。
12、量化對沖是否保本,風險多大?上下浮動多大?
量化對沖基金的合同與固定收益類信託、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一樣,寫的是不保本。市場中性策略量化對沖產品(國內主流),短期內最大回撤在5%,長期內都是穩增值的。而且部分量化對沖產品還採取分級結構,通過劣後級的資金對優先順序投資者進行本金的保證。
13、風險收益方面跟陽光私募和信託有啥區別?
量化對沖產品也是一種陽光私募,相信您說的陽光私募指的是國內純做主動管理股票多頭的陽光私募基金,國內主流量化對沖產品的風險、收益介於主動管理股票多頭陽光私募和固定收益信託之間,但是夏普率(投資性價比)普遍高於其他兩種類型產品。
14、加杠桿和不加杠桿的區別在於哪裡?
加杠桿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收益,但是也要承擔更多的風險。
15、整個市場上的量化對沖產品如何對比?
從多個方面去比較,看運用的策略、公司成立的時長、看管理團隊的風格、看團隊旗下同時期管理基金的夏普比率、波動率。
16、量化選股的具體方法是什麼?如何判斷量化模型選出來的股票就是能賺錢的股票?
量化選股的具體方法:量化投資一般會選出幾百支股票進行投資分析來分散風險,適合風險偏好低,追求穩定收入的投資者。量化分析師們在制定規則之後建立某個模型,先用歷史數據對其進行回測,看是否能賺錢;如果可以,就再注入小額資金,積累樣板外的實盤交易。實盤後如有盈利,就擴大資金量判斷其是否對投資結果帶來影響。最後運行的模型,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
二、進階篇
1、目前管理層在對沖這塊有一定的限制,那這個對量化對沖策略會不會產生一些影響?
禁止"做空"是禁止"裸做空",並沒有禁止量化對沖的空單,故以市場中性為主的量化對沖產品並無受影響。政策上完全禁止市場上一切做空動作的概率極小。如果真遇到監管"昏招",可以做套利策略,比如分級基金套利。
2、怎樣才能區別好的量化對沖策略與一般的策略?
好和不好要看和投資者的契合程度,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來說,市場中性策略的量化對沖產品是最合適的。在市場中性策略中,策略跑的時間越長、年化復合收益率相對較高、收益曲線表現越穩定、夏普率越高的產品相對更好。每年也有評測機構對各量化對沖產品進行綜合排名。
3、量化對沖是需要寫選股程序的,我們怎麼知道選股程序是否比較優質呢,並且能為客戶賺到正收益呢?
量化投資一般會選出幾百支股票進行投資分析來分散風險,而且加入對沖系統風險的工具,很適合風險偏好低,追求穩定收入的投資者。量化分析師們在制定規則之後建立某個模型,先用歷史數據對其進行回測,看是否能賺錢;如果可以,就再注入小額資金,積累樣板外的實盤交易。實盤後如有盈利,就擴大資金量判斷其是否對投資結果帶來影響。最後運行的模型,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
4、股指期貨的金融種類不多怎麼辦?
現在已經有上證50期貨、中證500期貨、300期權、500期權、50期權等等,隨著未來各類對沖工具越來越多,系統風險能更有效對沖,可選策略會更多,燙平波動的效果更好。
5、過往產品的歷史、收益穩定性和回撤?
"對沖"的概念最早由AlfredW.Jones於1949年創立第一隻對沖基金時提出,他認為"對沖"就是通過管理並降低組合系統風險以應對金融市場變化。全球范圍內:截至2014年末,全球量化對沖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已從1997年的1182億美元發展到3萬億美元(近18萬億人名幣),增長20倍,年均復合增速20%。
我國范圍內:2014年以前,量化對沖私募發行主要依託信託平台、及券商資管平台;2014年以後,《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實行,截至2015年2月7日,國內已完成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為7358家,管理私募基金9156隻,管理規模2.38萬億元人名幣,如果估計證券投資類私募基金佔比40%、量化對沖占證券投資比為15%,則國內當前量化對沖私募的管理資產規模估計約1500億元,與全球3萬億美元(近18萬億人名幣)的規模相比,佔比約0.9%。我國主流的市場中性量化對沖產品收益穩定性極好。而且據相對完全統計,2015年6-7月(股災時),已經成立1年的127隻市場中性量化對沖產品中100隻逆市上漲,剩下那27隻回撤大都控制在5%之內。
補充問題:那這剩下的27隻沒有上漲什麼原因導致的?答:各家量化選股還是有非常小的差異性,少數產品在短期內收益有小幅回撤是很正常的,反觀這27隻產品一年之中的收益曲線,也都呈現出了"凈值穩增長"的態勢。
6、量化對沖項目在做對沖時是不是有比例限制,比如是不是只能拿出10%出來做對沖還是沒有規定?
國內主流的市場中性策略量化對沖基金是等市值對沖,比如2個億的基金,1.6個億買股票,另0.4億做股指期貨空頭,無風險敞口。
三、風險應對篇
1、量化對沖的風險點在哪?
最大的風險在於基金經理建的股票多頭所處的市場的β風險沒有得到有效對沖這是2014下半年對沖基金面對的主要矛盾,多種股指期貨推出、股票期權上市以及融券業務的擴充(利好: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4月16日上市)能夠緩解此類問題。遇到這種極端情況,應對方式是:
(1)堅持持有,等待市場回歸均衡,量化對沖策略多數是長期有效的。
(2)一般此時期貨與現貨價格會出現大幅偏離,基差套利可以獲利或減少損失。
(3)現在已經有上證50期貨、中證500期貨、300期權、500期權、50期權等等,隨著未來各類對沖工具越來越多,系統風險能更有效對沖,可選策略會更多,燙平波動的效果更好。綜上,對於量化對沖,理解產品屬性,長期持有是應對風險最好的辦法。
2、量化對沖風險控制是如何做的?
量化對沖,故名思意,有量化,有對沖,對沖本就是一種風險控制(控制整體市場的風險),量化是一種嚴格的、利用計算機、利用程序的選股模式(控制的是人性的貪婪恐慌風險),另外量化對沖產品也設有預警和止損線,而且設置的較高(市場中性策略的量化對沖產品中,觸及止損線的產品極少)。
3、量化對沖可能出現虧損現象嗎?最大虧損可能是多少?
有可能出現,不同的策略有不同的回撤,阿爾法中性策略年度一般回撤5%-10%,量化對沖產品的止損線一般設置為0.9或者更高,這樣在基金出現少量虧損的情況下可以嚴格止損。
4、目前市場都採用中性策略,如果市場稍微有大的波動會不會加劇大幅振動的可能?
中性策略與市場的漲跌相關性很低,市場波動對策略的影響很低。
5、某些量化對沖產品近期的凈值小於1,怎麼理解?
各家量化選股還是有差異性,少數產品在短期內收益有小幅回撤是很正常的,反觀這些產品一年之中的收益曲線,也都呈現出了"凈值穩增長"的態勢。
6、可預見的政策性風險、可預見的市場性風險、可預見的操作性風險會有哪些?
這是一個非常寬泛的問題,雖然量化對沖在風險控制方面有優勢,但也面臨著各種不同的風險。可預見的政策性風險:因國家宏觀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業政策、地區發展政策等)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波動而產生風險。可預見的市場性風險:如多頭一方因持有股票會面對持有股票的一系列風險(價格波動風險、經濟環境風險、上市公司經營風險等),而空頭部分因持有空頭股指期貨會面對期貨投資的風險(杠桿風險、基差風險、平倉風險等),但正因為多頭風險與空頭風險可以大部分相互對沖,所以整體風險被控制在一個較安全的水平。
可預見的操作性風險:相關當事人在業務各環節操作過程中,因內部控制存在缺陷或者人為因素造成操作失誤或違反操作規程等引致的風險,如越權違規交易、會計部門欺詐、交易錯誤、IT系統故障等風險。當然這些可預見的風險,管理人都會提前做規避工作,盡全力做到"風險可控"。
四、營銷篇
1、客戶:相較目前的固收類的產品來說,收益沒有太大的優勢,同樣要承擔一定的風險,百分之十幾的收益我寧願選擇私募產品。
按照客戶風險偏好,對客戶資產進行最優配置。客戶想享受股票市場的收益,但又不太願意冒太大風險的可以推薦配置量化對沖。市場中性策略的量化對沖產品是介於固定收益與浮動收益之間的一種產品,稱為"類固定收益",風險收益適中,預期收益10%-20%。
2、客戶:產品如遇虧損,止損策略怎麼進行,能保證我資金的安全嗎?
止損根據產品不同有不同的止損條件,阿爾法中性策略年度最大回撤一般在5%左右,產品的止損線一般設置為0.9或更高。而且量化對沖基金通過嚴格的量化選股 操作、等市值構建股指期貨空頭來對沖系統風險,雖然在合同中跟銀行理財、固定收益信託、主動管理型陽光私募產品一樣都無法寫上"保本"二字,但是您的資金 也是很安全的。
3、客戶:對國外這個模型不相信,對於投入到二級市場不抱信心。
模型其實並不復雜,而且都是經過反復的理論和實際驗證的,對二級市場不抱信心的客戶更加可以推薦量化對沖,量化對沖適合所有行情,不懼股市下跌。
4、傾向固收類客戶對政信類等更感興趣,對量化對沖比較猶豫,偏向高風險客戶又覺得收益不能動心。
政信類產品的收益率正在往下走,對風險厭惡型客戶的資產配置可以推薦量化對沖類的阿爾法策略,風險相對較小,收益預期相對比較穩定。而偏向高風險的客戶,也 可以進行細致分類。沒有人會願意為了追求一定的收益而承擔相對更高的風險,對於量化對沖產品來說,它的收益和風險是高度匹配的,也就是具有高投資性價比。
5、客戶:現在銀行和很多私募都准備做量化對沖,國家可能會出不利的政策?
國家對惡意做空以及惡意高頻交易操綜市場的行為的會進行查處,國內主流的量化對沖產品以市場中性策略為主,做多股票+做空股指期貨是同時進行的,而且做多與做空的頭寸一致,國家對這類產品干預的可能性極低。
6、客戶:具體的凈值計算方法,凈值創新高部分提取25%後,我的年化收益大概是多少?
扣除管理費、託管費、業績提成之後,客戶的收益在10%-20%區間,業績提成一般客戶80%,機構20%。
7、客戶:操作策略中,期限套利和跨期套利可以認為是無風險套利,但本身收益做不高,年化6-7%已經不錯,加了阿爾法套利,主動性加入後,風險就會增大,風險轉化為收益是很好,如果風險削減收益,這會影響凈值上升的斜率,本來斜率就很小,這樣體現的收益不大,即使波動也在較小范圍,我覺得不值。
量化對沖策略很多,無風險套利是其中一種,無風險套利的市場機會不是很多,可以作為基金的安全墊策略,阿爾法策略(也就是市場中性策略)是一種成熟策略,能夠長期操作,加入後會增加收益的穩定性,風險變小,阿爾法的收益高於套利的收益,加入後收益變大。
對沖的意義在哪裡?
對沖策略的"意義"在於去掉某種我們不想承擔的風險,從而只保留我們想要的風險。
原則:所有回報都對應著風險。大而化之甚至可以說風險和回報是一回事,本篇中,風險和回報兩個詞是可以互換的
以一隻股票來說,股票回報 = 自身經營回報 + 整個股市回報(β)。相應的,承擔的風險 = 自身經營風險 + 整個股市風險。
如果我們對某家公司有強烈的看法(好壞皆可)並且 我們並非股市專家在股市整體走勢預測上沒有優勢,那麼我們就可以選擇 買入股票(假設看好)+ 做空股指 以獲得純粹的公司自身經營回報。這時回報 = 股票回報 - 整個股市回報(股指)= 自身經營回報。風險也變成了只有自身經營風險。
例子1,假設我們是IT業內人士,對google未來幾年強烈看好,但是對經濟形勢沒看法,對股市大勢沒看法。就可以做多google做空股指來對沖掉股市的風險,假設股市上漲50%,google上漲70%,我們賺20%。股市下跌50%,google下跌30%,我們還是賺20%。只要我們判斷正確,"即google未來會很好",我們就賺到了。
例子2,我們看好新浪,買了新浪股票,但新浪股票在nasdaq上市,是用美元計價的,我們又不是經濟學家,不知道將來人民幣對美元是漲還是跌,如果美元下跌了,那麼新浪股票(美元計價)相對於人民幣而言就是下跌了,風險也就變成了 = 新浪自身 + nasdaq + 美元/人民幣 。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做空美元/人民幣期貨來對沖掉美元對人民幣下跌的風險。
再來說下,對沖這種做法的由來。
最早使用對沖Hedge這個詞的人是 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Alfred Winslow Jones,1900-1989),他覺得股市難以預測,但預測一家公司的前景就容易多了,(ps.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行業知識挑出本行業內最好的公司,准確率比聽消息高多了),那麼我可以買入一家好公司,再賣出一家壞公司,這樣一來,股市的影響就被去掉了,只要對這兩家公司的看法沒錯就可以盈利了。
憑借這個理念,瓊斯在1949年開創了第一家現代模式的對沖基金,它使用的策略學名叫股票多空(equity long/short)。
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Alfred Winslow Jones,1900-1989)(社會學博士、前憤青、前CIA、前socialism粉、前納粹時期的猶太女德共的老公、前記者、前專欄作家)
股票多空策略,比我們剛才舉的例子稍微復雜一點點,區別在於做空那端不是股指而是另一隻股票,即買入好公司賣出壞公司,假設我們相信未來幾年蘋果比google好,我們就可以做多蘋果做空google,回報 = 蘋果好於google的那部分,同樣是對沖掉了股市波動的風險,只剩下了我們對蘋果和谷歌兩家公司的預期。這樣一來,不管納斯達克怎麼動,或者美國經濟怎麼糟糕都和我們沒關系了。
類似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茅台/五糧液,中石化/中石油,sony/panasonic,通用/福特,這個列表可以無限延伸下去,只要我們是某行業里的專家,我們就可以通過做多好的+做空差的來獲利,而不管市場波動如何。(實踐表明,即便08年那種大跌也無所謂)
如今,股票多空策略是對沖基金領域里的重要分支,規模龐大,種類繁雜。而對沖的思想也擴展到金融領域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對沖匯率風險,對沖利率風險,對沖某種原材料風險,只要你能想的到就行。但其思路從未變過,就是剝離我們不想要的風險。
J. 華南最大量化對沖機構招聘合規風控經理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合規運營:
防範公司運營與投資管理過程中的各項合規政策風險,及時了解監版管層相關政策動權態並結合公司情況制定應對制度,與監管層保持定期溝通;
2、風險監控及處理:
負責對公司所有基金產品的資金和交易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和風險管理;對公司其他投資管理業務提出風險控制建議;定期或不定期提交資產管理業務風險報告;
3、制度建設:
協助建立健全公司投資管理業務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協助識別投資管理業務鏈上的風險控制點,並進行風險監控、度量及處理;
4、合同審查:
審核公司發行產品和對外業務合作中潛在的風險點,對公司各類合同以及對外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文稿進行審閱。
崗位要求:
1、法律相關碩士畢業;
2、3年以上大型證券、期貨、基金、信託等金融公司合規內審風控方面工作管控經驗優先;
3、熟練掌握證券、期貨、基金、銀行或信託等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了解投資、財務及金融相關法律法規政策;
4、具有期貨、基金從業資格,通過司法考試者或有律師從業經驗者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