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金產量第一的國家是哪個是不是南非呢
南非黃金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❷ 世界上黃金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2017年中國黃金產量已是連續11年保持世界第一位。
2017年,中國國內累計生產黃金426.142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產27.344噸,同比下降6.03%;黃金實際消費量1089.07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41%。中國黃金消費量連續五年保持世界第一位。
(2)蒙古烏蘭巴托黃金產量如何擴展閱讀
據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累計生產黃金426.142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產27.344噸,同比下降6.03%。其中,黃金礦產金完成369.168噸,有色副產金完成56.974噸。另有國外進口原料產金91.348噸,同比增長11.45%,全國累計生產黃金(含進口料)517.490噸,同比下降3.35%。
中國黃金、山東黃金、紫金礦業、山東招金等大型黃金企業集團黃金成品金產量和礦產金產量分別佔全國產量(含進口料)的52.24%和40.39%。
2017年,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1089.07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41%。其中:黃金首飾696.50噸,同比增長10.35%;金條276.39噸,同比增長7.28%;金幣26噸,同比下降16.64%;工業及其他90.18噸,同比增長19.63%。
❸ 世界黃金產量最多的是哪個國家呢
南非世界現查明的黃金資源量為8.9萬噸,儲量基礎為7.7萬噸,儲量為4.8萬噸。世專界上有80多個國家生產屬金。南非佔世界查明黃金資源量和儲量基礎的 50%,佔世界儲量的38%;美國佔世界查明資源量的12%,佔世界儲量基礎的8%,世界儲量的12%。除南非和美國外,主要的黃金資源國是俄羅斯、烏茲別克、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等。在世界80多個黃金生產國中,美洲的產量佔世界33%(其中拉美12%,加拿大7%,美國14%);非洲佔28% (其中南非22%);亞太地區29%(其中澳大利亞佔13%,中國佔7%)。年產100噸以上的國家,除前面提到的5個國家外,還有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年產50噸—100噸的國家有秘魯、烏茲別克、迦納、巴西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此外墨西哥、菲律賓、辛巴威、馬里、吉爾吉斯坦、韓國、阿根廷、玻利維亞、蓋亞那、幾內亞、哈薩克也是重要的金生產國。
❹ 中國黃金主產區的黃金產量
你把新疆排除在外了啊。我怎麼回答你?!
❺ 蒙古國現狀是怎麼樣的
蒙古國是中國的北方鄰國,從北京乘飛機去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只要兩小時,兩國之間還有鐵路相連。2003年共有約6萬中國人持旅遊簽證進入蒙古國,他們大多是生意人和勞務人員,只有幾千人是真正意義上的旅遊者。目前,蒙古國已經成為中國新的旅遊目的地國,具體協議正在商訂中。
烏蘭巴託人的衣食住行
烏蘭巴托建在群山之間的丘陵地上。烏蘭巴托主要街道的建築有很濃的俄羅斯味,很雅緻,一般3—5層,全城建築最高的也只有十幾層。市中心有很氣派的大廣場,商業區有一個和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一模一樣的商場,連樓梯扶手用的石材都是一樣的,據說用的是同一張圖紙。烏蘭巴托新的居民生活區正在崛起,相比之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建築很像中國同時期建的五六層的樓房;再早些年代的的建築雖然很陳舊,但是仔細看都很考究;還有大量低矮的房屋建在坡地上,中間夾著不少蒙古包。稍出市區,大片大片的山地草場撲面而來,草不高,牲畜自由啃食----蒙古國的牧業基本處於自然放牧狀態。一到周末,草原上景色好的地方常有有城裡人開車出來遊玩。相對於首都的88萬人口(佔全國人口的1/3)來說,烏蘭巴托的汽車還是相當多的,大街上跑的全部是外國車,韓國二手車最多。蒙古國基本沒有自已的製造業,經濟上的三大支柱分別是采礦業、農牧業、和零售業。由於人少,人均自然資源相對豐富。這里的住房使用大量木材,樹木隨便砍伐;下雨雖少但是城市不缺水,幾條河流的水又多又清。蒙古國人蓋房子用地除了在市中心,基本不受限制,很容易得到政府批准。 烏蘭巴托是一個緯度和海拔都比較高的首都,又處內陸深處,因此冬天漫長。但是它的夏天卻涼爽迷人,白天很長,晚上9時多天還亮著。烏蘭巴托商場關門較早,百貨大樓晚8時下班。烏蘭巴託人的生活節奏比較慢、比較悠閑,全市有3000多家酒吧、咖啡屋等休閑場所。對蒙古國人的生活水平很難下一個結論,蒙古國公務員的平均月工資大約80元美元,計程車司機一個月能掙150美元,但是大家的實際生活好像比這個數字反映的要好些。蒙古國人自己認為,他們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幾年好多了。手機在烏蘭巴托市已經相當普及,而且是單向收費;但是互聯網還處於起步階段,上網不方便。 蒙古國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較高,出過國的人很多,普遍見多識廣。在牧區,我們參觀了一個牧民家庭,除了老兩口,還有4個女兒,其中2個在國外,蒙古包的牆上掛滿了女兒們在世界各地拍的照片。老人驕傲地說,即使最偏遠的牧民,也知道這個世界上在發生什麼。烏蘭巴託人的生活習慣受俄國的影響很大,食品結構雖然還是蒙古民族的,但是餐具和吃法都是西式的。3天下來,我們在烏蘭巴托沒遇到乞丐,但是旅遊點賣小商品的兒童很多,有的纏著追著客人要求購買。 蒙古國媒體的格局近年來變化很大,但是「大哥大」依然是國家電視台,它有一個頻道和400多名工作人員。烏蘭巴托另有幾家新的私營電視台,都只有幾十人或百人左右,這只相當於大電視台的一個節目組。不過,烏蘭巴托市民能看的電視頻道有幾十個,它們大都是國外的。烏蘭巴托報紙種類挺多,但是發行量最大的日報只賣1萬多份。蒙古國近年來基本沒生產過像樣的影視作品,電影、電視劇幾乎全是進口的,中國的《還珠格格》家喻戶曉。這個國家最紅的幾個明星都是歌星,大影星一個都沒有。由於蒙古國自己生產文化產品的能力有限,蒙古國人實際在通過外部的資源充實自已的文化生活。世界上很多人口少的國家其實都是這樣,人們並不因此感到寂寞。蒙古國去年生產國內生產總值11億美元,與中國的貿易則達到4.4億美元,是蒙俄貿易的兩倍。中國是蒙古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和最大的投資國。蒙古國去年全年入境的外國人大約20萬,中國人佔了六七萬。蒙古國出境的人中,到中國的也最多,去年達到41萬多人。他們除了到中國旅遊,做生意,每年有3萬多人是到內蒙古的呼和浩特看病----內蒙古的一些醫院與蒙古國方面簽有合同,向這些病人提供優惠。還有很多人把北京當作中轉站,前往美國、東南亞、澳大利亞及世界各地。像天津港成為蒙古國貨物的最重要出海口一樣,北京也成為越來越多蒙古國人出國的第一個落腳點。 中蒙之間的道路交通目前還不夠發達,目前,中蒙間只有鐵路相連,沒有公路交通。中蒙鐵路縱貫蒙古國,它是中蒙貿易的主要通道。烏蘭巴托到中蒙邊境扎門烏德的公路正在修建中,一共700公里,目前已經修好了500公里。這條路同時也將是連接中俄的公路幹道。中蒙之間有11個邊境口岸,但是目前只有二連浩特----扎門烏德口岸是常年開放的。蒙古國全境無高速公路,我們見到的最好的公路也是上下各一車道,而且保養不理想,路面坑窪多。蒙古國人開玩笑說,這些路都是高速公路,因為他們的司機在這樣的路上行駛,車速一點也不慢。 蒙古國歡迎中國遊客 隨著蒙古國成為中國的旅遊目的地國,大量中國遊客去蒙古國觀光的情況會不會出現呢?蒙古國方面非常希望事情會這樣發展,但是從目前看問題還有不少。 首先是蒙古國的旅遊設施不足,烏蘭巴托市僅有4家按蒙古國標准評出的四星級飯店(相當於中國的三星級),全市所有的旅遊床位加起來只有5600張。烏蘭巴托市周圍約有140個旅遊點,但是模式比較單一,基本是草原上搭建起一些蒙古包。據蒙古國旅遊局的官員介紹,西方遊客來蒙古國,一是嚮往這片原始的自然風光,二是對真正的游牧生活充滿興趣。他們往往喜歡冒險,不怕在旅途中吃苦。比如在蒙古國最西部山區,也就是中國新疆著名景區喀納斯湖對面的蒙古國境內,幾乎沒有路,但是去年1年約3000名西方旅遊者在那裡登山,在沒有纜車(蒙古國全境無纜車)的陡坡上滑雪,睡帳篷。這位蒙古國旅遊局官員坦陳,歐洲人好冒險,亞洲遊客更偏好舒適。因此,蒙古國方面正積極發展旅遊硬體設施,並且歡迎全世界的商人前來投資。 第二個問題是,蒙古國的物價比中國貴,雖然中國旅客對於去西方國家旅遊費用較高能接受,但是他們往往把蒙古國想成是物從比較便宜的國家。蒙古國的旅館都比中國相同標準的旅館貴, 四星級的旅館要70美元左右1天。旅遊門票和機票目前還實行價格雙軌制,對外國人的收費高。旅遊局官員說,1個遊客在蒙古國逗留一天,要花人民幣大約800元(我們算著可能要高些),加上往返程機票3000多元,簽證費200多元。如果參加蒙古國6日游,一個人至少要七八千元。這個價格顯然對中國人來說偏高了。 但是蒙古國要吸引中國遊客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從外交部到旅遊局的高官,都一再向我們表達了這一點。旅遊被確定為蒙古國經濟新的最大亮點。最重要的是,神秘的蒙古國在吸引著中國人,這是一個純天然的國家,空氣與河流都是透明的,一出機場就能聞到草原的清香,入夜在市區就能看到滿天的星斗。這里還有藏傳佛教的寺院,中國建築風格的古代宮殿,能看到「萬壽無疆」「樂善好施」等中文牌匾。這里還有3000萬頭馬牛羊和駱駝,有一望無際、似乎永遠也走不到頭的美麗大草原。
❻ 近年來各國黃金產量怎樣
由於近期國際金價和總需求的上升,黃金生產成本的下降,世界礦產黃金的產量總體處於一個在波谷向上反彈的階段,預計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黃金產量仍舊保持一種平穩上升的趨勢。
國際礦產黃金產量變化近況
國際黃金市場中的礦產黃金供應量一直處於起伏不定的狀態,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黃金產量經過了1994、1995兩年的連續下降,在1996年,全球的許多產金國紛紛加快了生產步伐。但在經歷了1996-1998年三年年均4%左右的中速增長之後,全球礦金的增產速度便減慢了下來,基本保持在1%左右。然而在2002年,卻出現了自1994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增長率為-1%。
20世紀90年代至今,全球前十位的產金國名次並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1%左右的增減幅度看似也不會給全球產金量帶來多大的影響,但事實卻是,這些礦產黃金供應國的內部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調整。從近幾年來這些國家的產金量變化來看,可以大致將他們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產金量基本保持持續增長的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尼西亞、秘魯、迦納以及一些拉美、東南亞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而俄羅斯在克服了其采礦業的財政危機之後,也逐步實現了產量的增長。同時帶動了許多獨聯體國家的採金業的發展。阿根廷更是在1998年首次躍入了世界產金國前20名的行列。
第二類是不斷減產的產金國,其中主要有: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及一些非洲國家。他們中的多數在經歷了1996、1997年的增產期後,就開始出現了產量的萎縮。而最為典型的就是南非,其產量從1970年開始,逐年下跌,一路滑到了2001年的低谷。
第三類則是那些受技術、資金、市場、礦源、政策等多種因素限制而出現產量波動或產量基本持平的國家。例如美國,在經過了1996-1998年三年連續的增長之後,就一直處於一種隔年漲跌的狀態之中。
從以下的幾個國際重要產金國(地區)產量的具體變化情況和原因,就能粗略窺探到國際黃金市場近年來的變動:
南非
南非的金礦儲藏量和生產量一直是處於全球首位,其國內的金礦以富礦居多。1970年南非黃金產量達到了歷史頂峰,年產金1002噸,佔了全球產金量的一半以上,此後黃金產量就基本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僅在80年代中期和1993年有過兩次增產。在80年代,其產量均保持在600噸以上,約佔全球黃金產量的30%。1996年,南非的產金量首次跌破500噸/年,約占當年全球黃金產量的21%。2001年,其產金量滑到歷史低點,僅394噸。直到2002年,終於又實現了小幅的增產。雖然1970年至今,南非的黃金年產量大幅減少,但它仍是全球最重要的黃金開采基地。
之所以會導致南非的黃金年產量銳減這種情況,究其主要原因不難發現:首先,表2中的數據明顯反映出,雖然南非的產金成本與全世界一樣,都處於一種逐步下降的狀態,但其每年的產金成本(付現成本)均要高於世界其他國家,這是由於開采程度不斷增加和技術不足所導致勞動生產率低下所帶來的問題。其次,從80年代起,國際金價就處於一種波動下跌的狀態,南非政府和廠商希望通過減產來促使國際黃金市場的供求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從而通過提高黃金的市場價格來彌補高額的成本並增加利潤空間。所以,從圖1中可以看到,產量曲線的變動和黃金價格曲線的變動是一致的,只是因為生產的啟動和結束都有一個時滯過程,從而導致產量曲線的變動落後於價格曲線的變動。
但隨著近年來國際金價的重新攀升、南非貨幣蘭特(rand)深度貶值而造成的成本節約和實際蘭特金價的上升,促使了南非在2002年增產1.5噸,實現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首次增產。今後,只要南非能逐步克服其成本、技術及勞動生產率上的問題,它的黃金工業終將走出低潮期,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
1990年至2002年,中國的黃金產量基本保持了一個持續、較快的增長勢頭,僅在1999年出現了少量的減產。2000年,中國取代加拿大成為全球第四大產金國,2002年的年產金量是189.13噸,2003年是200.598噸。
由於在中國的黃金市場中,中國人民銀行曾是惟一有權收購黃金的機構,所以,影響中國礦金產量的因素也具有特殊性。
首先,政府的黃金儲備政策是黃金開採的指向標。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政府必須要增加黃金儲備,這是因為:
1、隨著中國GDP的上升和對外貿易總額的增加,中國需要相應地提高黃金儲備量;
2、充足的黃金儲備也是保證人民幣在實現了可自由兌換之後能保持強勢的重要條件之一;
3、與美國、日本等一些國家相比較,中國的黃金儲備量僅為日本的二分之一,與美國更是相去甚遠,這與中國的國際地位是極不相稱的。
其次,隨著中國黃金市場的逐步開放,黃金投資必將有所增加,同時經濟、技術的發展也會刺激製造業用金量的上升,這勢必導致黃金總需求的增加,從而拉動黃金的開采。
最後,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在中國黃金市場上所佔據的特殊地位,其決定的黃金收購價對中國採金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初期,當國際金價暴漲之時,國內黃金收購價並沒有隨之浮動,從而導致了一些礦產金通過非正常渠道流出。1997年後,人民銀行經常按國際金價調整其收購價以減少這種非正常的黃金外流。但由於國內收購價和國際金價仍常常存在著差異,致使在國內收購價高於國際金價時,走私黃金流入國內,謀取利益。但隨著中國黃金市場與國際金市的逐步接軌,這種影響將會慢慢消失。
獨聯體國家
前蘇聯是一個黃金儲量十分豐富的國家,1987年時,還以277噸的產金量僅次於南非,排在世界第二位。前蘇聯解體後,美國取代它成為全球第二大產金國。但在2002年,所有獨聯體國家的產金量之和仍可超過美國,占據全球次席。
從1993年到1996年間,獨聯體國家的黃金產量從250噸左右下降到了223噸。從1997年開始中速回升,在2003年達到305噸左右的黃金產量。
俄羅斯是各個獨聯體國家中最大的產金國。在度過了國內采礦業的財政危機之後,俄羅斯的礦產金產量從1999年起,開始了連續四年的增長期。在2001年,已恢復到了1993年時的產金水平,年產金165噸,在2002年達到了181噸的高峰。
烏茲別克的產金量基本保持平穩,一直處於85-88噸之間。吉爾吉斯斯坦在1997年首次進入世界前二十大產金國的行列。但在2002年7月,該國最大的金礦庫姆托爾庫發生塌方,使其無法開采。
❼ 中國黃金產量世界第一,哪個省最多
黃金產量最高是南非,曾達到年產量1000噸。
中國並不是黃金產量世界第一,中國產黃金最多的省是山東省
❽ 世界上黃金產量最多的國家是
中國,中國已經超過南非成為第一大產金國
❾ 烏蘭巴托的城市概況
烏蘭巴托市是蒙古第一大城市,是蒙古國首都及文化、科技、工業和交通中心,是蒙古政府最高領導機構所在地,國際組織駐蒙機構大都設在此。烏蘭巴托市距中國邊境718公里,距蘇聯邊境542公里。人口81.25萬,佔全國人口的33%,其中15歲以下的兒童佔30.2%,15—59歲的成年人佔64.5%,5.3%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人口中年輕人占絕大多數。在烏蘭巴托市居住著許多民族和種族,其中蒙古人佔88%,哈薩克人佔2%,杜爾伯特人佔1.5%。此外,還有巴亞特、達里崗嘎、烏梁海、扎格欽、達爾哈德、圖爾古特、烏格勤德、烏干圖等種族。 首都烏蘭巴托市的氣候溫差懸殊,屬大陸性高寒氣候,冬季長而寒冷,1月平均氣溫-15一-22℃,夜間有時可達-39℃;夏季短而炎熱,7月平均氣溫+20~+22℃,最高可達+39.5℃。年平均降水280毫米,一年中有180天為晴天,無霜期109天。
烏蘭巴托文教程度遠遠高於蒙古其他各地,學校眾多。有官方的蒙古國立大學、蒙古藝術大學、蒙古科技大學、蒙古農牧業大學及私立高等院校有百餘所,規模最大的是蒙古國立大學。
還有100多所綜合性中等學校。佛教著名寺院甘丹寺、博格多汗博物館、喬金扎瑪博物館等12家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隨著蒙古的經濟逐步復甦,烏蘭巴托的經濟也在逐年遞增,僅2001年經濟產值就達到9278億圖格里克,增值3567億圖格里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4.1%。2001年烏蘭巴托市企業產值為1.139億圖格里克,銷售額2.094億圖格里克。其中電產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78%,煤產量的50%以上。烏蘭巴托工業中,燃料、動力工業佔17.4%,輕工業佔38.9%,食品工業佔19.2%。目前私營工業企業產值佔全市總產的60%以上,截止至2001年,在烏蘭巴托的外資企業達到334家,引進外資1.222億美元,投資最多的國家為中國、韓國、俄羅斯、美國、英國和日本等。首都烏蘭巴托范圍內有牲畜27.58萬頭,其中70%為私人牲畜,大多放牧在離市區較遠的草原上。在嘎楚爾特、扎日嘎郎特區設有奶牛改良站。 烏蘭巴托是蒙古的交通運輸中心,以鐵路、公路為主,空運為輔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北京—莫斯科國家鐵路干線經過該市,貫穿全蒙南北。烏蘭巴托市成吉思汗國際機場是全國最大的也是唯一國際航空港,位於該市西南14公里處,有定期航班通往北京、莫斯科、伊爾庫茨克、漢城、大阪、法蘭克福、伊斯坦布爾等地,也有通往全國各省會的航班。烏蘭巴托通訊的程度較高,70%以上的住宅均安裝了電話,全市80%的地區普及了互聯網,移動通訊用戶達到28.95萬人。烏蘭巴托共分為9個區121個小區,分別是:巴彥高勒、巴彥珠日赫、宋給納海爾汗、蘇赫巴特爾、汗烏拉、成格勒泰、巴嘎杭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