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黃金平均每個人多少呢
地球上黃金是非常多的,據研究統計大概有60萬億噸,如果分給每一個人,每人可以分到1萬噸的黃金,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黃金既然這么多,為什麼價格還這么高?如果每個人能分到1萬噸,那麼黃金應該早就成了扔到地上也不會有人撿的東西,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黃金不僅需要購買,價格還是非常高的,大概要300-400元左右一克,這主要是因為黃金的分布不均勻,和開采有限所導致的。
我們國家也稱得上是一個黃金大國了,黃金開采量世界排行第四,而且我們國家用黃金做出的工藝也非常好,各種各樣的圖案,非常符合大眾的審美,也正是因為如此黃金才會如此被人們喜愛,而且黃金還具有升值空間,所以買到了也不虧。
❷ 中國金礦主要分布在哪
中國各省市區除上海外,都有金礦分布。主要礦床和產地分布有:山東、河南、貴州、黑龍江、陝西、廣西、雲南、遼寧、河北、新疆、四川、甘肅、內蒙、青海、安徽等省區。
1、河南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嵩縣整合勘查項目包括槐樹坪金礦、東灣金礦、七畝地溝金礦、磨溝金礦、上道回溝鉛礦、斬龍崗鉛礦、瓦房鉛礦和兩河口鉬礦8個探礦權。
槐樹坪金礦詳查野外工作已經完成,估算資源量超過30噸,達到大型規模,東灣金礦詳查工作已經完成,探獲金資源量6.3噸,平均品位3.24克/噸,達到中型規模,根據已有工程式控制製程度估算,兩礦區可提交金金屬量將近40噸,預計建成礦山後的服務年限為42年。
2、新疆
新疆自治區北部以及阿爾泰山區的西南部脈金和東南地區的砂金。
經過20年持續勘查評價,在新疆地礦局在新疆烏恰縣海拔3100米到4300米20平方公里的勘查范圍內,發現了21個金礦化帶,平均品位2.45克/噸,提交黃金資源量127噸,遠景資源儲量在200噸以上。
其中4號成礦帶寬度達85米、長4000米,平均品位2.57克/噸,局部最高品位達63.88克/噸,估算金資源量達98.33噸。成為目前新疆發現的資源量最大的金礦。
3、內蒙古
內蒙哈達門溝
2012年9月,內蒙古哈達門溝礦區一座國內罕見的單脈體特大型金礦被武警黃金一總隊二支隊發現。經專家初步認定,該礦脈金資源儲量近70噸,潛在經濟價值270多億元。
內蒙烏拉特中旗
從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獲悉,地質勘查人員近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探明一處超大型金礦,資源儲量為148.5噸,保有資源儲量130.4噸,探明資源儲量列自治區首位。
4、山東
東北北部砂金礦區。主要由黑河、呼瑪、烏拉嘎和樺川一帶的砂金礦,屬於河流沖積砂礦。在中生代侏羅紀火山岩一進入體中找到團結式原生金礦床。山東招遠一帶含金石英脈開采歷史悠久,有玲瓏金礦床等。
後來又發現蝕變花崗岩型,如三山島、焦家、新城等大型金礦床。這一地區的金礦床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煙台發現18處金礦開采後備基地,新增241噸黃金金屬資源儲量。截至去年底,煙台市保有黃金資源儲量1800噸,僅萊州市黃金資源儲量就超過600多噸。
5、其他地區
燕遼金礦區。包括吉林東部及河北東部的一些金礦床。大部分為產於前震旦紀的片麻岩、片岩及花崗閃長岩中的含金石英脈礦床,其中夾皮溝、金廣峪、五龍、張家口等金礦床。
東南地區金礦區。包括湘、桂的脈金,多為板溪系的礦化板岩和邊溪亞群中的含金石英脈。本地區金礦較多,但規模較小。湘西金礦石本區最大的金礦。
秦嶺-祁連山金礦區。本區以礦脈成群、品位高、多金屬共生為其特點。代表性的礦山有秦嶺、文峪、潼關等金礦。
西南地區金沙江流域及四川盆地的一些河流的階地砂金礦區。
台灣金礦區。金瓜石金礦是與第三紀火山岩有關的大型金礦。
西藏金礦區。分布於雅魯藏布江以南各支流兩側的階地之中。
❸ 全球的黃金市場分布地區在哪
集中進行黃金買賣和金幣兌換的市場。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黃金市場在倫敦、蘇黎世、紐約、香港等地。倫敦黃金市場的價格對世界黃金行市較有影響。黃金指導交易,多數時間在指導投資者交易
❹ 全球的黃金市場分布地區在哪
世界上主要的黃金市場分布在歐、亞、北美等三個區域。歐洲以倫敦、蘇黎世為代表黃金市場;亞洲以中國香港為代表。北美以紐約、芝加哥和加拿大的溫尼伯為代表。世界上的黃金市場的交易時間,一般都以倫敦時間為准,逐漸形成了倫敦、紐約、中國香港之間不斷地黃金交易。
❺ 地球上的黃金儲量來源於哪裡,是如何分布的
黃金作為一種人見人愛的貴重金屬,其實並不是地球在漫長的地質活動中自然形成的。黃金的形成和宇宙中的中子星有關。並且其實大量的黃金分布在人類難以開採的地核內部。
發展到末期的恆星會面臨三種不同的選擇,分別是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其中中子星密度每立方厘米1億噸僅次於黑洞。
這也就意味著整個地球含有的黃金總數超過了60萬億噸,平覺每一個人能分到8570噸黃金。但是為什麼黃金的產量並沒有這么多,因為後後來的幾十億年中,地球半液態的狀態逐漸凝固,密度大的黃金逐漸沉到了地球最內部,密度小的岩石圈浮在地球表面。幾乎所有的黃金都在距離地表幾千公里深的地核內部。
地核內部的環境超高溫超高壓,人類目前最深的鑽井也就10幾公里,所以人類是不可能通過人工開采出地核深處的黃金的。現在人類在淺地層開採到的黃金是因為地球幾十億年的發展演化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深源火山噴發與深部地層劇烈活動導致的地震,地核深處的黃金就有極其少的部分被帶到地殼中。
通過對黃金的來歷和分布的了解,我們對這種貴金屬的來源有了一定的認識,說不定未來有一天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能夠挖掘出地核中的黃金,讓每個人都穿金戴銀。
❻ 金礦的主要產區
世界前10名產金國依次為: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秘魯、加拿大、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巴布亞紐幾內亞。
國內主要礦床和產地分布有:山東、河南、貴州、黑龍江、陝西、廣西、雲南、遼寧、河北、新疆、四川、甘肅、內蒙、青海、安徽等省區。
我國主要黃金產區有四處,即膠東半島、小秦嶺地區、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區幾省(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其中,山東地區的金礦產量占居我國黃金生產的大部分。
(6)黃金分布擴展閱讀:
19世紀形成的世界黃金生產力分布的基本格局延續至今,19世紀形成的產金大國目前仍然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黃金產出國。
自1980年以來,南非的產金量呈穩步下降趨勢,尤其90年代以後,下降速度稍有加快,但其產金量仍居世界各國第一位;美國的產金量一直處於不斷增長狀態,特別是自80年代後期起,已躍居世界第二位;而澳大利亞的產金量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產金量趨於穩定,變化不大。
全球主要產金國有: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不過,百年來世界黃金生產格局也有一些變化,特別是美國、非洲黃金產量下降的同時,南美的秘魯、阿根廷以及東南亞的黃金產量在顯著增加,其中,拉丁美洲黃金產量已佔到全球的14%。
❼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黃金
據科學家推斷,地殼中的黃金資源大約有60萬億噸,人均1萬多噸。但是,到目前為止,世界現查明的黃金資源量僅為8.9萬噸,儲量基礎為7.7萬噸,儲量為4.8萬噸。截止2005年,人類採掘出的黃金不過12.5萬噸,約占總儲量的六億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地球上的黃金分布很不均勻,雖然,目前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生產金,但是各國產黃金產量差異很大,各地產量卻頗為不平均,其中2004年世界前10名產金國依次為: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秘魯、加拿大、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巴布亞紐幾內亞。其中中國黃金產量近年來一直處於世界排名第四的位置。在2004年,南非、澳大利亞及美國產量分別佔到世界總產金量的13.9%、10.6%、10.2%;而我國的產金量也達到8.6%。 目前,世界每年礦產黃金2600噸左右,但是能達到目前這個產量是經過了人類幾千年不斷探索和努力的結果。
從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的國家官方黃金儲備資料看,黃金仍是許多國家官方金融戰略儲備的主體。現在全世界各國公布的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為32700噸,約等於目前全世界黃金年產量的13倍。其中官方黃金儲備1000噸以上的國家和組織有: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這些國家和組織中,美國的黃金儲備最多,為8149噸,佔世界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的24.9%。西方前十國的官方黃金儲備佔世界各國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的75%以上。
黃金儲備達百噸以上的有32個國家、地區或組織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亞洲及非洲國家只佔少數;黃金儲備不足10噸的國家、地區或組織共有47個,基本上都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總量只佔美國黃金儲備的1.43%。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政治經濟實力強大的國家其黃金儲備也多,這說明黃金儲備仍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志。
另外,黃金儲備在國家金融戰略總儲備中的比率也說明黃金現在仍然是國家戰略儲備的主體,黃金儲備仍為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所重視。美國的黃金儲備在其國家戰略總儲備中所佔的比率高達56.7%,而其他一些發達國家如德國37.6%、法國47.1%、義大利47.8%、瑞士38.2%、荷蘭46.6%也是凸顯了黃金儲備的重要作用。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國家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實行藏金於民的政策。比如印度,印度的官方黃金儲備雖然只有357.8噸,在國家戰略總儲備中的比率也不高,只有7.8%。但是,據有關資料顯示,印度民間的黃金總儲藏量至少有1萬噸,白銀的民間儲藏量至少也有11萬噸。現在,印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消費市場,其黃金消費量每年達600-800噸左右。印度並不是產金大國,其每年消費的黃金大多數是從國際市場上購買。近幾年隨著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黃金的進口數量也大幅增加。
❽ 中國什麼地方產金子最多
山東。
東北北部砂金礦區。主要由黑河、呼瑪、烏拉嘎和樺川一帶的砂金礦,屬於河流沖積砂礦。在中生代侏羅紀火山岩一進入體中找到團結式原生金礦床。山東招遠一帶含金石英脈開采歷史悠久,有玲瓏金礦床等。後來又發現蝕變花崗岩型,如三山島、焦家、新城等大型金礦床。這一地區的金礦床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
我國主要產金的省區排位大致為:山東、河南、陝西、貴州、新疆、雲南、廣東、廣西、湖南、黑龍江、內蒙等(未按確切資料排位)。其它省區如海南、江西、福建、湖北、遼寧、西藏等省區,亦為我國的重要黃金生產省區。
(8)黃金分布擴展閱讀
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價格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日益增多,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地球上的黃金存量:全球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