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隨機指標KDJ
K值由右邊向下交叉D值做賣,K值由右邊向上交叉D值做買。高檔連續二次向下交叉確認跌勢(死叉),低檔高檔連續二次向下交叉確認跌勢,低檔連續二次向上交叉確認漲勢(金叉)。
D值<15% 超賣,D值>90% 超買;J>100%超買,J<10% 超賣。KD值於50%左右徘徊或交叉時無意義。
2、ASI指標
股價創新高低,而ASI 未創新高低,代表對此高低點之不確認。股價已突破壓力或支撐線,ASI未伴隨發生,為假突破。ASI前一次形成之顯著高低點,視為ASI之停損點。多頭時,當ASI跌破前一次低點時賣出;空頭時,當ASI向上突破其前一次高點回補。
3、布林指標BOLL
布林線利用波帶可以顯示其安全的高低價位。當易變性變小,而波帶變窄時,激烈的價格波動有可能隨即產生。高低點穿越波帶邊線時,立刻又回到波帶內,會有回檔產生。波帶開始移動後,以此方式進入另一個波帶,這對於找出目標值有相當幫助。
4、BRAR指標
AR為人氣線指標,是以當天開盤價為基礎,比較一個特定時期內,每日開盤價分別與當天最高價、最低價之差價的總和的百分比,以此來反映市場買賣的人氣;
BR為意願指標,以前一日收盤價為基礎,比較一個特定時期內,每日最高價、最低價分別與前一日收盤價之價差的總和的百分比,以此來反映市場的買賣意願的程度。
(1)股票空間的指標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上的各種技術指標: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趨向指標(DMI)、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能量潮(OBV)、心理線、乖離率等。這些都是很著名的技術指標,在股市應用中長盛不衰。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技術指標還在不斷涌現。
包括: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DMI趨向指標(趨向指標)、DMA EXPMA(指數平均數)、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BRAR CR VR(成交量變異率)、OBV(能量潮)、ASI(振動升降指標)。
EMV(簡易波動指標)、WVAD(威廉變異離散量)、SAR(停損點)、CCI(順勢指標)、ROC(變動率指標)、BOLL(布林線)、WR(威廉指標)、KDJ(隨機指標)、RSI(相對強弱指標)、MIKE(麥克指標)。
B. 求股票技術分析中關於時間空間技術指標相結合的書
建議你學習黃金分割理論,江恩理論,波浪理論。首先你得知道,你這個問題幾乎已經代表了股票技術分析中的全部問題了,要想單靠一兩本書是解決不了的。並且這個問題不單單是學的問題了,已經上升到了研究的層次。股市中准確可靠地技術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研究出來的,因為你學到了就已經落後了。學到得東西只能作為研究的基礎。 記住,在股市中只有自己的經驗,而沒有前人得經驗,經驗是一個很復雜的東西,他跟你說了,開始的時候你理解的不會很深刻,他也無法完全詳盡的把所有需要注意的方面都說出來,而等你能夠理解的深刻了,那種經驗已經不是他當初的經驗了,而變成了你自己的經驗。 這是我自己的真實的切身體會,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認為股票技術分析沒用,而我始終認為股票操作是可以憑技術賺錢的原因。認為技術分析沒用的人除了一少部分是聽到或看到一點點別人的分析認為有點道理就跟別人誇誇其談,好像自己是個專家似的人以外,大多數其實還是學習過技術分析的,但是他們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完全使用學習來的方法操作,不會變通,賠了錢,就從此堅定的認為技術分析沒用了。實際上就是我們大眾口中所說的書獃子型的人。 很搞笑的是,有些人總是舉這樣的例子:KDJ金叉了代表股票要漲了,可是怎麼那麼多股票在KDJ金叉以後又跌了哪?價格突破平台,並且價漲量升,應該是上漲的前兆,可是我買了以後怎麼股票又跌了哪?股價在底部堆積了那麼多量,均線也都金叉了,股票怎麼還跌哪?MACD背離,RSI背離,CCI上穿—100,賣盤大於買盤,主力資金流入,我買入了怎麼還賠錢?都說買上升通道當中的股票,可是我都是等股票漲了,確認突破下跌通道以後才買的,怎麼還不行?都說要止損,跌破趨勢線一定要賣出,可是我賣出了為什麼股票反倒長了哪?都說逆勢橫盤,逆勢上漲是好股,可是我買了它,它就跌,比別的股跌得還凶。這么多問題,你能說技術分析管用嗎?這就是那些說技術分析沒用的人得理由。可是我只想問這些人一個問題,你都知道他們沒用了,你還非要認為這些形態是代表上漲,為什麼?就因為書上是這樣寫得,是嗎?遇上這樣「執著」的人,我實在很無語。我很想跟這樣的人說,你們難道是傻的嗎?!別人告訴你用手掌拍砂子,能煉鐵砂掌,你拍了一次把手拍腫了,下次你還拍,拍了幾回次次都腫,最後終於拍骨折了,於是你就告訴別人拍砂子練鐵砂掌純屬扯淡。呵呵,你說搞笑不搞笑。
C. 高手股票操作,一般看什麼指標
我問過94年開始來炒股的。他說自就看K線 均線,量。
人家說的很多,就是這3樣
其他指標都是個參考,也就是說,沒一個指標准確度超過50%。。。
有些30%都不到。。
到頭來還是,K線 均線 量
你你能把這3樣搞明白再說把。任何指標都是這3樣算出來的。
還有投資,適合有一定經濟基礎,收入穩定的人來做。
如果你是個熱血青年,毛都沒有 我建議你找個穩定工作,好好工作把。
投資投機都不適合你。如果你執意搞這個,那隻有2條路,一條是不歸路,
一條是華爾街之路。
後者的幾率比中500萬彩票更低。
D. 怎麼才能看出一個股票有沒有上漲空間 具體看什麼指標
不是看指標的,技術分析是依據K線和量能的,但是技術派誤入歧途的原因是以指標來判斷後市,方向錯了。
所以你必須自己學會利用量價圖形判斷後市!
E. 下面哪個指標用來判斷股票的運行空間 a bias b ma c obv d boll
C商品庫存額商品庫存額你能說出某一個時點具體是多少,卻不能說在某一個期間是多少,因為它可能處於變動狀態。其他的都只能說一段期間的相應金額是多少。具體判斷時,可以看是資產負債表項目還是利潤表項目。資產負債表項目是時點數,利潤表項目是期間數。
F. 股票里都有什麼指標
主要有動量指標、相對強弱指數、隨機指數等。
由於以上的分析往往需要一定的電腦軟體的支持,所以對於個人實盤買賣交易的投資者,只作為一般了解。
技術指標分析是國際外匯市場上的職業外匯交易員非常倚重的匯率分析與預測工具。新興的電子現貨市場也有類似一些指標的運用。
(6)股票空間的指標擴展閱讀
動量指標以分析股價波動的速度為目的,研究股價在波動過程中各種加速,減速,慣性作用以及股價由靜到動或由動轉靜的現象。動量指數的理論基礎是價格和供需量的關系,股價的漲幅隨著時間,必須日漸縮小,變化的速度力量慢慢減緩,行情則可反轉。
動量指標就是這樣通過計算股價波動的速度,得出股價進入強勢的高峰和轉入弱勢的低谷等不同訊號,由此成為投資者較喜愛的一種測市工具。
相對強弱指數用於比較數天內某種金融工具價格上漲的平均幅度相對其價格下降的平均幅度。該指數不比較兩種證券的相對強弱,而只比較單一金融工具本身價格波動的強弱。
運用該指數可找到超買和超賣的信號,以及作為指數的變化方向與金融工具價格變化方向間出現背離的警示。例如,當金融工具的價格下跌而相對強弱指數在上升時,這就是買入的信號。
隨機指數在匯市中,因為市勢上升未轉向之前,每天多數都會偏於高價位收市,而下跌時收市價就會常偏於低位,隨機指數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價格波動的隨機震幅和中、短期波動的測算,使其短期測市功能比移動平均線更准確更有效,在市場短期超買超賣方面又比相對強弱指數敏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指標
G. 股票成交量指標有哪些
你好,通常成交量的表達方式主要有三種:成交量、成交額、換手率。
1. 成交股數(VOL)
這是最常見的指標,也是平常談論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適合於對個股成交量做縱向比較,即觀察個股歷史上放量與縮量的相對情況。但是,最大缺點在於忽略了各個股票流通盤大小的差別,難以精確表示成交活躍的程度,不便於對不同股票做橫向比較,也不利於掌握主力進出的程度。當然,在對個股研判時,目前最常用的還是成交股數(成交量)。
2. 成交金額(AMOUNT)
成交金額直接反映參與市場的資金量多少,常用於大盤分析,因為它排除了大盤中各種股票價格高低不同所造成的干擾,通過成交金額使大盤成交量的研判具有橫向的可比性。通常所說的兩市大盤成交多少億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額。對於個股來講,如果股價變動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數或換手率就難以反映出主力資金的進出情況,而用成交金額就比較簡單明朗。
3. 成交換手率(HSS)
成交換手率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為看盤時取代成交量的固定運用指標,比較客觀,有利於縱向、橫向比較,也能准確掌握個股的活躍程度和主力動態。換手率可以幫助我們跟蹤個股的活躍程度,找到「放量」與「縮量」的客觀標准,判斷走勢狀態,尤其是在主力吸籌、拉升和出貨階段,可以估計主力機構的控籌量。當然大部分的分析軟體上並不提供換手率的走勢圖,只提供當日的換手率數值,因此,運用換手率時,還需要用一個能編寫指標公式的軟體即可完成。
一般而言,日換手率﹤3%時為冷清,一種情況是該股屬於散戶行情,另一種情況是已高度控盤,庄股在高位振盪之際往往成交量大幅萎縮,換手率低。日換手率﹥3%,且﹤7%時為活躍,表示有主力在積極活動。日換手率﹥7%為熱烈,籌碼急劇換手,如發生在高位,尤其是高位縮量橫盤之後出現,很可能是主力出貨;如果日換手率﹥7%發生在低位,尤其是在突破第一個強阻力區時,很可能為主力在積極進貨。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H. 股票各指標如何看
一是行業基本面要好,公司的市盈率偏低,這種股票很容易連續暴漲回,並且很安全;二答是價格要低。只有價格低才有上升的空間;三是要有主力建倉,但前期上漲幅度不能太大,這類股票人氣旺,上方的拋售壓力不大,即使有拋盤,主力也會照單全收;四是已經啟動或已經出現突破的股票,牛市中的主要操作策略之一就是追擊已經突破的龍頭品種,只要是行情的熱點,突破就是真突破,而突破後上漲空間巨大,獲利空間也很大。
證券之星問股
I. 看股票哪個指標最好用
常用的指標:
1、 MACD:關注的原因和KDJ是一樣的,很多股民會在MACD紅柱消失,綠柱產生後賣出股票,但任何一個操盤手都深知股民在買賣股票完畢以後的第一反映是後悔,所以就算要出貨,也會在MACD出現賣第二根綠柱的時候做小反彈,騙前一天賣出的股民在後悔不及中空翻多,很多股民高位套牢往往是在這個時候。
2、KDJ,其實很簡單,因為用普通看盤軟體的人太多,用KDJ看的太多,筆者曾和一個老操盤手聊起操盤手法,在吸貨區域,他喜歡連續光頭小陽線拉伸,連續光頭小陽線能夠讓KDJ快速達到高位,然後開始砸盤,使得KDJ出現死叉,很多技術流股民都會在KDJ高位死叉時拋出,這樣能夠比較快的吸足籌碼。下跌情況下,也往往利用KDJ的金叉來騙技術流投資者搶入,自己出貨。
3、DDX等大單追蹤指標
這是大智慧LV2指標,因為買大智慧LV2的人太多,估計有十幾萬之多,DDX簡單來說就是對大單的追蹤,因此在股價高位時,有些操盤手會往往自掛大單對倒,導致DDX等大單跟蹤指標發生反映,吸引股民去追,然後順利高位出貨,這種情況經筆者了解經常發生在上漲行情的末期,操盤手處於前期被套或者前期建倉價位偏高,有感覺行情不好,為吸引人氣,經常運用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