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財務指標分析現金比率

財務指標分析現金比率

發布時間:2021-05-29 19:01:15

Ⅰ 怎樣分析財務指標,它們的最佳比率是多少

財務指標一般包括以下幾種:
一、償債能力指標一、償債能力指標
1.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從債權人角度看,流動比率越高越好;從企業經營者角度看,過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機會成本的增加和獲利能力的下降。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其中: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
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企業償債能力越強;但卻會因企業現金及應收賬款佔用過多而大大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
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企業所有者來說,該指標過小表明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獲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但也表明企業不能充分地發揮負債的財務杠桿效應。

二、運營能力指標
運營能力主要用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一般來說,周轉速度越快,資產的使用效率越高,則運營能力越強。資產周轉速度通常用周轉率和周轉期(周轉天數)來表示。
計算公式為: 周轉率(周轉次數)=周轉額/資產平均余額
周轉期(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周轉次數=資產平均余額*計算期天數/周轉額

三、獲利能力指標

四、發展能力指標

具體內容參考網路鏈接:http://ke..com/view/622210.htm

Ⅱ 企業近三年的現金比率怎麼分析

現金比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現金類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作為衡量企業實時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現金類資產指現金、銀行存款及短期股權投資等。做好現金比率分析對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麼怎樣進行現金比率分析呢?跟小K一起來看看吧!
其計算公式為: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是最嚴格、最穩健的短期償債能力衡量指標,它反映企業隨時還債的能力。現金比率過低,說明企業即期以現金償付債務存在困難;現金比率高,表示企業可立即用於償付債務的現金類資產越多,償還即期債務的能力較強。
對財務發生困難的企業,特別是發現企業的應收帳款和存貨的變現能力存在問題的情況下,計算現金比率就更具有實際意義。它能更真實、更准確地反映了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對於經營活動具有高度投機性和風險性、存貨和應收帳款停留的時間比較長的行業,對現金比率進行分析非常重要。
對現金比率分析時必須考慮現金方面的限制,現金比率不應過高。現金比率過高,表明企業通過負債方式所籌集的流動資金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企業失去投資獲利的機會越大,所以並不鼓勵企業保留更多的現金類資產。
(1)同業比較
同業比較,指將企業反映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數據和財務
報表
在同行業之間進行比較。企業在選擇比較對象時,可以選擇同行業先進水平、同行業平均水平或主要競爭對手的相應項目進行比較。這種比較可以反映企業在同行業的相對水平和競爭能力。如果本企業的許多指標都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就說明企業有較強的競爭能力。企業在進行同行業比較分析時應注意兩點:一是確定同類企業,二是確定行業標准。同類企業一般情況下可以按以下兩個標准:一是看最終產品是否相同,相同則為同類企業。同類企業具有相似的秤經營特點,其生產設備、加工工藝、資產構成、資本結構、價格水平
等都具有可比性。二是看生產結構是否相同。這里的生產結構主要是指企業的原材料、生產技術或生產方式。生產結構相同的企業,即使最終產品不同,也可認為是同類企業。另外,如果本企業為多元化經營的企業、企業生產多種產品,存在多種生產結構,為了進行同業分析,可以將企業內各個組成部分按最終產品或生產結構劃分,分別與同行業企業相比較。
(2)歷史比較
歷史比較,是對企業相關指標的本期實際值與歷史各期實際值所進行的比較。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進行歷史比較,有利於企業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發現問題,及時改善企業的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的歷史比較分析採用的比較標准,是過去某一野戰的短期償債能力的實際指標值,這種比較分析對評價企業自身償債能力是很有益的。歷史比較分析最突出的優點是具有較強的可比性,還可以觀察企業償債能力的變動趨勢。其缺點是歷史指標只能代表過去的實際水平,不能代表未來的合理水平,而且在經營環境變動後,也會減弱歷史比較的可比性。
預算比較分析指對企業指標的歷史實際值與預算值所進行的比較分析。預算比較分析採用的比較標準是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預算標准。預算標準是企業根據自身經營條件和經營善而制定的目標。可見,歷史比較傾向於與過去的比較,而預算比較則傾向於與未來目標的比較,並且這種比較對評價企業自身償債能力是很有益的。由於預算標准根據企業自身經營條件、經營善和經營目標制定,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同時,預算標准在制定時,全面考慮了企業的歷史水平和行業標准,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現金比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現金類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作為衡量企業實時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現金類資產指現金、銀行存款及短期股權投資等。做好現金比率分析對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麼怎樣進行現金比率分析呢?跟小K一起來看看吧!
其計算公式為: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是最嚴格、最穩健的短期償債能力衡量指標,它反映企業隨時還債的能力。現金比率過低,說明企業即期以現金償付債務存在困難;現金比率高,表示企業可立即用於償付債務的現金類資產越多,償還即期債務的能力較強。
對財務發生困難的企業,特別是發現企業的應收帳款和存貨的變現能力存在問題的情況下,計算現金比率就更具有實際意義。它能更真實、更准確地反映了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對於經營活動具有高度投機性和風險性、存貨和應收帳款停留的時間比較長的行業,對現金比率進行分析非常重要。
對現金比率分析時必須考慮現金方面的限制,現金比率不應過高。現金比率過高,表明企業通過負債方式所籌集的流動資金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企業失去投資獲利的機會越大,所以並不鼓勵企業保留更多的現金類資產。
(1)同業比較
同業比較,指將企業反映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數據和財務報表在同行業之間進行比較。企業在選擇比較對象時,可以選擇同行業先進水平、同行業平均水平或主要競爭對手的相應項目進行比較。這種比較可以反映企業在同行業的相對水平和競爭能力。如果本企業的許多指標都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就說明企業有較強的競爭能力。企業在進行同行業比較分析時應注意兩點:一是確定同類企業,二是確定行業標准。同類企業一般情況下可以按以下兩個標准:一是看最終產品是否相同,相同則為同類企業。同類企業具有相似的秤經營特點,其生產設備、加工工藝、資產構成、資本結構、價格水平
等都具有可比性。二是看生產結構是否相同。這里的生產結構主要是指企業的原材料、生產技術或生產方式。生產結構相同的企業,即使最終產品不同,也可認為是同類企業。另外,如果本企業為多元化經營的企業、企業生產多種產品,存在多種生產結構,為了進行同業分析,可以將企業內各個組成部分按最終產品或生產結構劃分,分別與同行業企業相比較。
(2)歷史比較
歷史比較,是對企業相關指標的本期實際值與歷史各期實際值所進行的比較。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進行歷史比較,有利於企業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發現問題,及時改善企業的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的歷史比較分析採用的比較標准,是過去某一野戰的短期償債能力的實際指標值,這種比較分析對評價企業自身償債能力是很有益的。歷史比較分析最突出的優點是具有較強的可比性,還可以觀察企業償債能力的變動趨勢。其缺點是歷史指標只能代表過去的實際水平,不能代表未來的合理水平,而且在經營環境變動後,也會減弱歷史比較的可比性。
預算比較分析指對企業指標的歷史實際值與預算值所進行的比較分析。預算比較分析採用的比較標準是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預算標准。預算標準是企業根據自身經營條件和經營善而制定的目標。可見,歷史比較傾向於與過去的比較,而預算比較則傾向於與未來目標的比較,並且這種比較對評價企業自身償債能力是很有益的。由於預算標准根據企業自身經營條件、經營善和經營目標制定,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同時,預算標准在制定時,全面考慮了企業的歷史水平和行業標准,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Ⅲ 財務彈性分析的現金比率

再投資現金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固定資產+長期證券投資+其他資產+營運資金)。
其中,長期證券投資包括長期債券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營運資金指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該指標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用於重量資產和維持經營的能力,體現了企業的再投資能力。國外學者認為,該指標的理想水平為7%-11%較為合理。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或稱現金流量允當比率)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即:近5年平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近5年平均資本支出+近5年存貨平均增加+近5年平均現金股利)
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資金自給率越高,企業發展能力越強。如果現金滿足投資比率大於或等於1,表明企業經營活動所形成的現金流量足以應付各項資本性支、存貨增加和現金股利的需要,不需要對外籌資;若該比率小於1,說明企業來自經營活動的現金不足以供應目前營運規模和支付現金股利的需要,不足的部分需要靠外部籌資補充。如果一個企業的現金滿足投遞比率長期小於1,則其理財政策沒有可持續性。

Ⅳ 財務比率分析的主要指標是什麼

財務指標分析是指總結和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分析指標,包括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
財務指標分析的主觀局限性 財務指標體系是為了幫助財務報表的使用者能更好地了解、掌握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但由於財務報表是由企業的財務人員根據有關的法規、制度、准則等編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人為的差錯和失誤,甚至惡意隱瞞,直接影響著分析的結果。
(1)分析者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分析與評價通常是由報表分析者來完成的。然而,不同的財務分析人員對財務報表的認識度、解讀力與判斷力、以及掌握財務分析理論和方法的深度和廣度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理解財務分析計算指標的結果就有所不同。如果缺乏實踐經驗,就很可能出現理解偏差,這樣必定會影響財務指標的分析結果。
(2)分析者有意操縱財務指標的行為
財務報表數據的信息質量受制於企業管理當局的職業道德。眾所周知,企業就是為了盈利。然而,盈利的方法和途徑卻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通過正當的經營來謀取利潤,也有人通過其他的操作來謀取利益。
財務指標分析的客觀局限性 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我們常用的指標主要是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和企業收益能力。
(1)短期償債能力指標的局限性
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在短期債務到期前資產可以變現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分為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指標。由於流動資產一般在短期內能夠轉化為現金,所以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若單純根據這兩個比率指標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做出判斷,難免有失偏頗,這也是短期償債能力固有缺陷之所在。
(2)收益能力重要財務指標的局限性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最重要的財務指標是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和凈資產收益率。但人們在使用這幾個財務指標時也應注意其存在的局限性。
1、每股收益的局限性
每股收益= 本年度凈利潤/ 年末普通股份總數,它表明普通股在本年度所獲的利潤,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比率指標。在計算這個比率時,分子是本年度的凈利潤,分母是年末普通股份總數,一個是時期指標,一個是時點指標,那麼分子、分母的計算口徑不完全一致。每股收益不能反映公司經營風險的大小,在收益增加的同時風險往往是隨之增加的。
2、每股凈資產的局限性
每股凈資產= 年度末股東權益(或期末凈資產)/年度末普通股數,表示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每一股份所代表的股東權益或賬面權益。在進行投資分析時, 只能有限地使用這個指標,因其是用歷史成本計量的,既不反映凈資產的變現價值,也不反映凈資產的產出能力。
3、凈資產收益率的局限性
該指標是用來反映所有者權益的收益水平的,其計算公式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凈資產收益率= 凈利潤/ 年末股東權益,另一種是凈資產收益率= 凈利潤/平均凈資產。為了提高計算結果的准確性,應以凈資產的加權平均數作為計算依據,但這樣又過於復雜,從簡化計算角度考慮,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凈資產的平均值, 同分子的當年凈利潤相比較似乎更為合理。

Ⅳ 財務報表分析的流動比率現金比率怎麼計算 計算公式

財務報表分析的流動比率現金比率的計算及公式: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100%
流動資產,是指企業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等。
流動負債,也叫短期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他暫收應付款項、預提費用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於償還負債的能力。
一般說來,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反之則弱。一般認為流動比率應在2:1以上,流動比率2:1,表示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兩倍,即使流動資產有一半在短期內不能變現,也能保證全部的流動負債得到償還。
2、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
現金比率(cash ratio)通過計算公司現金以及現金等價資產總量與當前流動負債的比率,來衡量公司資產的流動性。
現金比率也被稱之為現金資產比率(Cash Asset Ratio)。
這個公式反映出公司在不依靠存貨銷售及應收款的情況下, 支付當前債務的能力。
另外,運用此公式時需要注意,現金比率不考慮現金收到以及現金支付的時間。
現金比率是速動資產扣除應收賬款後的余額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最能反映企業直接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現金比率一般認為20%以上為好。但這一比率過高,就意味著企業流動資產未能得到合理運用,而現金類資產獲利能力低,這類資產金額太高會導致企業機會成本增加。現金比率計算公式為:
現金比率能夠反映企業即時付現能力。除此之外,還需注意一點,現金比率將存貨與應收款項排除在外。

Ⅵ 怎樣進行現金比率分析

現金比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現金類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作為衡量企業實時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現金類資產指現金、銀行存款及短期股權投資等。其計算公式為: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是最嚴格、最穩健的短期償債能力衡量指標,它反映企業隨時還債的能力。現金比率過低,說明企業即期以現金償付債務存在困難;現金比率高,表示企業可立即用於償付債務的現金類資產越多,償還即期債務的能力較強。 對財務發生困難的企業,特別是發現企業的應收帳款和存貨的變現能力存在問題的情況下,計算現金比率就更具有實際意義。它能更真實、更准確地反映了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對於經營活動具有高度投機性和風險性、存貨和應收帳款停留的時間比較長的行業,對現金比率進行分析非常重要。 對現金比率分析時必須考慮現金方面的限制,現金比率不應過高。現金比率過高,表明企業通過負債方式所籌集的流動資金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企業失去投資獲利的機會越大,所以並不鼓勵企業保留更多的現金類資產。 (1)同業比較 同業比較,指將企業反映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數據和財務報表在同行業之間進行比較。企業在選擇比較對象時,可以選擇同行業先進水平、同行業平均水平或主要競爭對手的相應項目進行比較。這種比較可以反映企業在同行業的相對水平和競爭能力。如果本企業的許多指標都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就說明企業有較強的競爭能力。企業在進行同行業比較分析時應注意兩點:一是確定同類企業,二是確定行業標准。同類企業一般情況下可以按以下兩個標准:一是看最終產品是否相同,相同則為同類企業。同類企業具有相似的秤經營特點,其生產設備、加工工藝、資產構成、資本結構、價格水平 等都具有可比性。二是看生產結構是否相同。這里的生產結構主要是指企業的原材料、生產技術或生產方式。生產結構相同的企業,即使最終產品不同,也可認為是同類企業。另外,如果本企業為多元化經營的企業、企業生產多種產品,存在多種生產結構,為了進行同業分析,可以將企業內各個組成部分按最終產品或生產結構劃分,分別與同行業企業相比較。 (2)歷史比較 歷史比較,是對企業相關指標的本期實際值與歷史各期實際值所進行的比較。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進行歷史比較,有利於企業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發現問題,及時改善企業的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的歷史比較分析採用的比較標准,是過去某一野戰的短期償債能力的實際指標值,這種比較分析對評價企業自身償債能力是很有益的。歷史比較分析最突出的優點是具有較強的可比性,還可以觀察企業償債能力的變動趨勢。其缺點是歷史指標只能代表過去的實際水平,不能代表未來的合理水平,而且在經營環境變動後,也會減弱歷史比較的可比性。 預算比較分析指對企業指標的歷史實際值與預算值所進行的比較分析。預算比較分析採用的比較標準是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預算標准。預算標準是企業根據自身經營條件和經營善而制定的目標。可見,歷史比較傾向於與過去的比較,而預算比較則傾向於與未來目標的比較,並且這種比較對評價企業自身償債能力是很有益的。由於預算標准根據企業自身經營條件、經營善和經營目標制定,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同時,預算標准在制定時,全面考慮了企業的歷史水平和行業標准,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Ⅶ 財務報表分析 裡面的各種比率怎麼計算

財務報表分析方法
將報表分為三個方面:單個年度的財務比率分析、不同時期的比較分析、與同業其它公司之間的比較。這里我們將財務比率分析分為償債能力分析、資本結構分析(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經營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資收益分析、現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潤構成分析。

A.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償債能力。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認為是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帳款數額和存貨周轉速度。

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由於種種原因存貨的變現能力較差,因此把存貨從流動資產種減去後得到的速動比率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認為企業合理的最低速動比率是1。但是,行業對速動比率的影響較大。比如,商店幾乎沒有應收帳款,比率會大大低於1。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應收帳款的變現能力。

保守速動比率(超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帳款)/流動負債
進一步去掉通常與當期現金流量無關的項目如待攤費用等。

現金比率 =(貨幣資金/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反應了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應收帳款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應收帳款
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如果周轉率太低則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 360天/應收帳款周轉率
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天數。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B.資本結構分析(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股東權益比率 = 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100%
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資本在總資產中的比重,反映企業的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一般來說比率高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比率低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

資產負債比率 =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反映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得來的。

資本負債比率 = 負債合計/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它比資產負債率這一指標更能准確地揭示企業的償債能力狀況,因為公司只能通過增加資本的途徑來降低負債率。資本負債率為200%為一般的警戒線,若超過則應該格外關注。

長期負載比率 = 長期負債/資產總額×100%
判斷企業債務狀況的一個指標。它不會增加到企業的短期償債壓力,但是它屬於資本結構性問題,在經濟衰退時會給企業帶來額外風險。

有息負債比率 =(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無息負債與有息負債對利潤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減少利潤,後者可以通過財務費用減少利潤;因此,公司在降低負債率方面,應當重點減少有息負債,而不是無息負債,這對於利潤增長或扭虧為盈具有重大意義。在揭示公司償債能力方面,100%是國際公認的有息負債對資本的比率的資本安全警戒線。

C.經營效率分析:
凈資產調整系數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 = (股東權益-3年以上的應收帳款-待攤費用-待處理財產凈損失-遞延資產)/ 普通股股數
減掉的是四類不能產生效益的資產。凈資產調整系數越大說明該公司的資產質量越低。特別是如果該公司在系數很大的條件下,其凈資產收益率仍然很高,則要深入分析。

營業費用率 = 營業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
財務費用率 = 財務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
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指標。

三項費用增長率 =(上期三項費用合計-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三項費用合計 = 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三項費用之和反應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如果三項費用合計相對於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或減少)則說明企業產生了一定的變化,要提起注意。

存貨周轉率 = 銷貨成本×2/(期初存貨+期末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 = 360天/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天數)表達了公司產品的產銷率,如果和同行業其它公司相比周轉率太小(或天數太長),就要注意公司產品是否能順利銷售。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固定資產
該比率是衡量企業運用固定資產效率的指標,指標越高表示固定資產運用效果越好。

總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該指標越大說明銷售能力越強。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一般當產品處於成長期,增長率應大於10%。

其他應收帳款與流動資產比率 = 其他應收帳款/流動資產
其他應收帳款主要核算與生產經營銷售活動無關的款項來往,一般應該較小。如果該指標較高則說明流動資金運用在非正常經營活動的比例高,就應該注意是否與關聯交易有關。

D.盈利能力分析:
營業成本比率 =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在同行之間,營業成本比率最具有可比性,原因是原材料消耗大體一致,生產設備及工資支出也較為一致,發生在這一指標上的差異可以說明各公司之間在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技術優勢及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的狀況。那些營業成本比率較低的同行,往往就存在某種優勢,而且這些優勢也造成了盈利能力上的差異。相反,那些營業成本比率較高的同行,在盈利能力不免處於劣勢地位。

營業利潤率 =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銷售毛利率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稅前利潤率 = 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稅後利潤率 = 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這幾個指標都是從某一方面反應企業的獲利能力。

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2/(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100%
資產收益率反應了企業的總資產利用效率,或者說是企業所有資產的獲利能力。

凈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凈資產×100%
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這個指標反應股東投入的資金能產生多少利潤。

經常性凈資產收益率 =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一般來說資產只能產生「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所以用這個指標來衡量資產狀況更加准確。

主營業務利潤率 =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一個企業如果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主營業務利潤率處於同行業前列並保持穩定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該指標異忽尋常地高於同業平均水平也應該謹慎了。

固定資產回報率 = 營業利潤/固定資產凈值×100%

總資產回報率 = 凈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

經常性總資產回報率 =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

這幾項都是從某一方面衡量資產收益狀況。

E.投資收益分析:
市盈率 = 每股市場價/每股凈利潤

凈資產倍率 = 每股市場價/每股凈資產值

資產倍率 = 每股市場價/每股資產值

F.現金保障能力分析:
銷售商品收到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率 =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100%
正常周轉企業該指標應大於1。如果指標較低,可能是關聯交易較大、虛構銷售收入或透支將來的銷售,都可能會使來年的業績大幅下降。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比率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100%

凈利潤直接現金保障倍數 =(營業現金流量凈額-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主營業務收入×100%

營業現金流量凈額對短期有息負債比率 = 營業現金流量凈額/(短期借款+1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100%

每股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股數

每股自由現金流量 = 自由現金流量/股數

(自由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及攤銷-資本支出-流動資金需求-償還負債本金+新借入資金)

G.利潤構成分析:
為了讓投資者清晰地看到利潤表裡面的利潤構成,對由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規定必須有的損益項目(含: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折扣與折讓、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存貨跌價損失、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對凈利潤的比率列一個利潤構成表。

Ⅷ 財務報表分析的流動比率現金比率怎麼計算 計算公式

財務用各種比率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100%。

2、速動內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容速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扣除存貨之後的余額。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 =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4、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8)財務指標分析現金比率擴展閱讀:

現金比率的高低與貨幣需求的大小正相關。因此,凡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響現金比率。例如銀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導致生息資產收益減少,人們就會減少在銀行的存款而寧願多持有現金,這樣就加大了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與貨幣乘數負相關,現金比率越高,說明現金退出存款貨幣的擴張過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減少了銀行的可貸資金量,制約了存款派生能力,貨幣乘數就越小。

閱讀全文

與財務指標分析現金比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募基金發售時間 瀏覽:398
融資余額東方財富 瀏覽:513
發行短期融資券利好 瀏覽:337
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 瀏覽:513
中金所國債期貨手續費 瀏覽:813
愛投資ppt 瀏覽:688
原油外匯符號 瀏覽:535
非法買賣外匯法律解釋 瀏覽:198
1953年1分紙幣回收價格 瀏覽:412
香港基金經理名人 瀏覽:742
房企融資貸款 瀏覽:570
德邦的資金實力 瀏覽:839
個人大額貸款平台 瀏覽:443
招行貸款利息高嗎 瀏覽:283
定期還貸理財 瀏覽:851
3月10廣西大化生豬價格 瀏覽:901
粵港澳大灣區理財產品 瀏覽:631
外匯交易收徒 瀏覽:15
從境外匯人民幣到境內 瀏覽:627
江西基金產業基金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