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黃金出消

黃金出消

發布時間:2021-05-30 01:30:57

黃金為什麼會出現暴跌

黃金為什麼會出現暴跌?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在減輕,這便降低了黃金的規避通貨膨脹功能的吸引力。那些賭將會因各國央行爭相印錢而導致通貨膨脹爆發的黃金多頭不得不認輸並不計成本退出黃金頭寸,並進行反向操作。

而恐慌下的暴跌令黃金投資者受到的刺激太大了。那麼究竟哪些原因令金價出現如此歷史性的暴跌呢?

罪魁禍首: 塞普勒斯拋售傳言

4月11日,路透社報道稱,歐盟執委會文件顯示,塞普勒斯政府同意出售多餘黃金儲備籌資約4億歐元,這將成為歐元區四年來最大規模的黃金出售,消息公
布後,黃金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盡管塞普勒斯涉及的黃金量不大(大約10噸),但黃金交易商仍然擔憂歐元區其他國家以此為先例,以後效仿一二。尤其是像葡
萄牙和義大利這樣的國家,它們深陷債務危機,黃金儲備量卻遠勝塞普勒斯。

幕後黑手: 高盛、美林等金融機構唱空黃金

4月10日,高盛將2013年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610美元下調至1545美元,將2014年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490美元下調至1350美元。此
外,近日,瑞銀、德意志銀行、法興銀行等國際投行紛紛大幅下調今年、明年對於黃金、白銀價格的預期。高盛等眾多國際知名投行集體高調唱空黃金,導致投資者
恐慌性拋空,推動黃金及相關貴金屬加速下跌。

宏觀因素:中國經濟數據不振

周一,中國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發布之後,低於市場預期8%的增幅,打壓投資者情緒。有分析認為,美國經濟持續穩步復甦,美元走強,市場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量化寬松的預期減弱,弱化黃金作為貴金屬的避險屬性,打壓金價在連續12年牛市之後開始滑入熊市。

市場因素:黃金投資者轉行炒股

今年以來金價持續疲弱,令貴金屬投資者對黃金的投資興趣銳減,不少黃金投資者轉行炒股。

陰謀論:美聯儲可能操縱黃金價格

歐美分析人士紛紛通過社交媒體,吐槽伯南克和其擔綱的美聯儲,認為這是他們在下一盤大棋。美國財政部前部長助理更是直言:「從4月開始至今,這場陰謀
就在進行中。交易所告訴個人客戶,對沖基金和機構投資者都在放出拋售黃金的信息,警告個人客戶也要提早退市。緊接著,幾天之前,高盛便宣布黃金市場將進一
步遭到拋售。他們想要做的就是恐嚇個人投資者遠離黃金。顯然有些令人絕望的事情正在上演」。

信任危機:黃金被質疑是否為有效的避險工具

貴金屬分析師Credit Suisse說:「很明顯黃金市場上懷疑因素比一周之前更大了——懷疑范圍包括央行的獨立性、央行對黃金儲備的控制以及歐盟條約的神聖性。黃金投資者再次意識到投資黃金並非非常有效的避險措施。」

交易成本增加: 保證金上調將令多頭投資者被迫平倉

紐約商品交易所上調了黃金及白銀期貨最低保證金,保證金的提高將增加交易成本,有可能導致投資者因為資金不足而被迫平倉,這會放大黃金賣空的成交量。

逼倉因素:鮑爾森兩日虧損10億美元 不清倉也恐將被逼倉

對沖基金巨頭鮑爾森的個人財富在過去兩日幾乎損失了10億美元。從近兩日黃金的走勢來看,鮑爾森如果不清倉,恐將被空頭們聯合逼倉,而如果清倉,也勢必加劇金價跌勢。

日本黑田效應

日本新任行長黑田東彥推出超預期的寬松措施後,日本國債波動率大幅上升,堪比希臘國債。為了滿足激增的保證金要求,日本金融機構選擇的是出售其他資產加強資本金和流動性而非出售債券。自QE2以來,黃金價格走勢與日本國債的內涵波動率逆相關程度很高。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㈡ 歷史上的巨量黃金為什麼消失

2015年12月,江西南昌的西漢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的金餅、馬蹄金等金器,從而驗證了一個推斷,歷史上的中原王朝,尤其是在漢唐時期以及之前,有大量的金子,這個情況屬實。同時,也解讀了另外一個史實,金子為皇家和貴族所有,多埋於地下了。那些說秦漢時期的金子是銅質的,顯然不準確。一個海昏侯,就隨葬了這么多金子,那麼一個帝王呢。可見,埋於地下才是金子消失的主要原因。

㈢ 為什麼黃金暴跌

黃金這兩天沒有暴跌啊,如果是暴跌的話原因有很多了,有可能美圓升值啦什麼之類的相關原因。

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很多,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匯市、歐美主要國家的利率和貨幣政策、各國央行對黃金儲備的增減、黃金開采成本的升降、工業和飾品用金的增減等因素,個人投資者要想准確把握黃金價格的短期走勢,難度是很高的。但是個人投資者還是可以參照黃金與美元、黃金與石油、黃金與股市之間的互動關系,商品市場的聯動關系及黃金市場的季節性供求因素、國際基金的持倉情況等因素,對金價走勢進行相對比較簡單的判斷和把握。

一、黃金價格與美元的互動關系。由於國際金價用美元計價,黃金價格與美元走勢的互動關系非常密切,通常呈現美元漲、黃金跌和美元跌、黃金漲的逆向互動關系。但在某些特殊時段尤其是黃金走勢非常強或非常弱的時期,金價也會擺脫美元走勢的影響。例如2005年四季度,由於國際對沖基金普遍看好石油、貴金屬等商品類投資品種,大資金紛紛介入,導致黃金價格與美元的互動關系一度失效,金價出現了獨立的走勢,投資者今後在分析黃金與美元走勢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一因素。不過,在基本面、資金面和供求關系等因素均正常的情況下,黃金與美元的逆向互動關系仍是投資者判斷金價走勢的重要依據。例如今年5月國際金價自730美元回落至541美元,引發金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場當時預計美元會再次加息,美元會強勁反彈,大量資金從貴金屬、有色金屬等商品市場撤離,導致金價深幅調整。

二、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的互動關系。原油價格一直和黃金市場息息相關,其原因是黃金具有抵禦通貨膨脹的功能,而國際原油價格與通脹水平密切相關,因此,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具有正向運行的互動關系。例如2005年四季度,由於美國颶風的影響,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推動國際金價大幅上揚。據報道,今年美國仍可能受到颶風襲擊,但美國政府已開始提前做好准備,其影響程度與2005年無法相提並論,投資者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

三、黃金價格與國際商品市場的聯動關系。由於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金磚四國」經濟的持續崛起,對有色金屬等商品的需求持續強勁,加上國際對沖基金的投機炒作,導致有色金屬、貴金屬等國際商品價格自2001年起持續強勁上揚,尤其是有色金屬價格的高企已引發全球經濟界的擔憂,巴菲特、索羅斯等投資大師甚至認為目前商品市場價格已存在嚴重的泡沫。雖然與有色金屬相比,黃金的上漲幅度明顯偏低,但銅、鋁等有色金屬的大幅下跌已影響到黃金價格,這就是商品市場價格聯動性的體現。投資者在判斷黃金價格走勢時,必須密切關注國際商品市場尤其是有色金屬價格的走勢。

四、黃金價格與國際重要股票市場的互動關系。國際黃金市場的發展歷史表明,在通常情況下,黃金與股市也是逆向運行的,股市行情大幅上揚時,黃金價格往往是下跌的,反之亦然。但由於我國內地股市是相對封閉的,黃金價格的漲跌與內地股市行情並沒有多大的關聯度,而是與境外一些重要的股票市場(如紐約股票市場)有較強的關聯度。

五、黃金價格與黃金現貨市場季節性供求因素的關系。供求關系是市場的基礎,黃金價格與國際黃金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密切相關,黃金現貨市場往往有比較強的季節性供求規律,上半年黃金現貨消費相對處於淡季,近幾年來金價一般在二季度左右出現底部。從三季度開始,受節日等因素的推動,黃金消費需求會逐漸增強,到年底的聖誕節,受歐美主要國家的消費影響,黃金現貨需求會逐漸達到高峰,從而會使金價持續走高。

六、黃金價格與國際基金持倉水平的關系。隨著美國繁榮經濟周期的終結,全球性貨幣信用危機促使眾多機構投資者尋找合適的投資品種來對沖匯率不穩定的風險。在此背景下,以原油、貴金屬為代表的商品市場吸引了眾多機構資金的眼球,國際對沖基金紛紛介入黃金市場和其他商品市場。有關數據表明,目前全球對沖基金囤積在紐約黃金市場的資金一度高達200億美元。可以說,近年來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既是投資背景發生深刻變化的必然產物,也是國際對沖基金大肆炒作的結果,投資者在判斷黃金價格走勢時,必須密切關注國際基金持倉水平的動態變化。

㈣ 西漢黃金為什麼神秘消失

一種認為是用於佛事。「後世黃金日少,金價亦日貴。蓋由中土產金之地,已發掘凈盡,而自佛教入中國後,塑像塗金,大而通都大邑,小而窮鄉僻壤,無不有佛寺,無不用金塗。以天下計之,無慮幾千萬萬。加以風俗侈靡,泥金寫經,貼金作榜,積少成多,日消月耗。泥金塗金則不復還本,此所以日少一日也。」
一種認為東漢黃金數量減少,「是由於黃金的外流(賞賜外人)」,通過對外貿易,大量輸出國外。 這種觀點有一定得依據,雖然羅馬帝國和東漢帝國生意往來頻繁。不過根據羅馬帝國的資料表明羅馬帝國和漢帝國的經濟往來多為以物易物,如果是漢帝國首先出現黃金枯竭那麼羅馬帝國不可能首先在經濟上出現頹勢。所以這種可能性不大。
一種說法是埋葬於地下。唐任伍在《西漢巨量黃金消失之謎考》一文中指出,西漢巨量黃金入東漢後突然退出流通領域而消失,惟一的答案是一部分黃金作為各種金器金物隨葬或遺落地下,另一部分則以金幣形式隨富商大賈和各級官吏而埋葬。戰國至西漢,商人以賤買貴賣手段集中了大量的黃金,而封建統治者則運用國家機器攫取佔有了國家大部分黃金。
一種認為文書上所說的西漢巨量黃金其實並非真正的金,而是黃銅,因為從歷史上看,從秦漢黃金開采量上看,從對外貿易看,西漢不可能冒出那麼多黃金。人們慣以「金」稱呼錢財,有可能把當時流通的銅稱作「黃金」。

㈤ 中國古代的黃金消失之迷

有兩個解釋,這屬於未解之謎了
一,如果說黃金是流失到國外了的話,這個倒有可能,問題是:從張騫鑿通西域,到東漢黃金大量減少,其中不過百餘年,中國古代的對外貿易,是否如此活躍,恐怕可能性很小。要知道羅馬白銀從帝國停止擴張,到枯竭,前後達300年,而黃金是從來沒有枯竭的。
二,有一種說法是:中國當時的社會商品經濟,不需要黃金作為貨幣。但是,請記住,漢代黃金價格是十分低廉的。一斤黃金不過值壹萬錢。即使一斤黃金難以出手,鑄造十克重的金幣,按道理來說是很容易的事情。我想,中國的商品經濟再怎麼水平低下,也不會連值400錢的貨物都沒有!況且,當時中國的生產力是絕不差的。而且,在黃金退出貨幣體系之後,很快的,絲帛就登上了貨幣舞台,這就雄辯地說明了大額貨幣的必要性。
而且,漢代巨大的黃金數額,最後到哪裡去了呢?古人和今人都有一種說法是被佛事消耗了,如塗金像、寫金經等。但問題是: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個國家會蠢到把宗教消耗置於現實的貨幣需要之上,況且是不大信神的中國人!而且,佛教是在南北朝亂世興起的,這時候需要大額貨幣的話,黃金還完全有足夠的數量來支付需要。
有一種說法是黃金被東漢末亂世中的富戶隱蔽了。這也不可盡信。要知道我國的黃金暴減,始於東漢,在東漢一代,黃金的賞賜、儲藏數量,已經遠不如西漢了。而且天下最難的事情,莫過於隱蔽財富。前人埋下的財富,連銅錢都往往被盜掘一空,何況是更值錢的黃金呢?埋黃金難免有人知道,有人知道而一律不加盜掘,未免太不合邏輯。如果說是埋藏得很隱蔽而至今不為人們知曉,那麼就近似神話了。要知道銅錢在整個古代都是不斷被挖掘出土的,如果說黃金埋藏的數量巨大,那麼斷沒有不出土的道理。

㈥ 黃金回收有什麼貓膩

「黃金回收」的騙局:商家看準了消費者黃金急於出手的心理,於是先用高價作為誘餌專吸引消費者上鉤,之後屬便會使用最為常見的行騙手法就是在秤上做手腳,行內俗稱「八兩秤」,也就是商家所稱的重量要比實際重量輕,如果消費者不清楚自己金飾的克重就非常容易上當受騙。
但即便消費者熟知金飾克重,提出了克重減輕的質疑,不法商戶便會以佩戴導致的損耗為由繼續行騙。

㈦ 黃金會消耗嗎

不會,金是一種以游離狀態存在的金屬,不會和空氣發生氧化的。就算你放上幾萬年,他還是那塊金磚!!!!

㈧ 黃金暴跌意味著什麼

首先黃金暴跌,要說危害,最直接的是炒黃金的多頭澀,前幾日那種跌版幅,基本上所有的多頭的倉位權都觸及止損價,平倉出局。

黃金走了十二年的牛市,已經步入熊市階段,接下來的熊市可能持續幾年。

不少人認為黃金的漲跌對於實體經濟沒有多大影響,對於投機國際金融市場倒是有借鑒意義,黃金向來代表避險資產,和美元又呈相對的負相關,在歷史上所有文明又不約而同地將黃金作為通貨,所以黃金在人類歷史上所佔有的地位一向特殊。而當今金融經濟都是以黃金儲備作為信譽的保證,發行紙幣為通貨促進經濟增長。

所以黃金價格的爆跌不大影響實體經濟,因為沒有人真的會那紙幣去兌換黃金,並作為通貨流通。

閱讀全文

與黃金出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萬歐元多少錢人民幣匯率 瀏覽:749
123信託網 瀏覽:550
三安集團安信基金 瀏覽:475
22紐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94
每日基金凈值查詢002021 瀏覽:523
零首付購房融資犯法嗎 瀏覽:612
福牌阿膠股票 瀏覽:583
國通信託股東 瀏覽:104
基金如何凈值表 瀏覽:61
諾安基金公司價值多少 瀏覽:745
融資額與股價的關系 瀏覽:296
企業融資利息 瀏覽:844
國家性融資 瀏覽:917
公募基金發售時間 瀏覽:398
融資余額東方財富 瀏覽:513
發行短期融資券利好 瀏覽:337
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 瀏覽:513
中金所國債期貨手續費 瀏覽:813
愛投資ppt 瀏覽:688
原油外匯符號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