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光伏電站人員配置方面有什麼標准嗎
視電站規模確定,電站規模在1MW以下,僅設一兩人兼顧巡查即可;
電站規模在2MW及以上則視情況設置場長一人、統計分析員一人、財務一人、巡檢操作2人,定期維護清潔則可以外包或勞務工人;
電站規模在10MW及以上者,則須設置總經理、財務專員、技術員、電站值班巡檢簡單維護人員(2-6)人、維護清潔專員一人(外委清潔和檢修工作)
㈡ 光伏GW指標是什麼意思
G 是計量單位,表示10的9次方,英文是gega,中文讀作 吉 W是瓦 ,光伏發電中GW念進jǐ wǎ。
㈢ 如何評價光伏電站的優劣
1、光伏電站評估的重要考核指標:
A、電站交易的重要參考:PR值是對電站長期收益預測的關鍵指標,因此可作為電站收購前技術盡調的關鍵指標,PR測試系統也可幫助修正電站太陽能資源預測。
B、運維考核指標:光伏電站發電量的高低,是考核運維人員的有效指標。但由於光照資源的波動性等問題,讓以發電量為標準的考核很難在客觀中進行實施,因此PR值是考核運維團隊的較為有效指標。
C、EPC的驗收:PR值既是光伏領跑者項目的核心評價指標之一,也是所有電站EPC合同中提出的項目驗收關鍵指標。但在EPC驗收中PR值,之前幾年相對比較少涉及,但隨著電站精細化管理的升級(領跑者項目的競價),PR值應作為EPC的重要設計和考核指標。
D、電站低效問題的解決:通過對電站運行情況的大數據分析,橫向對比不同電站PR,縱向對比電站運行期PR,可有效發現電站低效問題並對應解決。
通過實時輻照度與逆變器的功率輸入與輸出曲線擬合,可以對逆變器的MPPT跟蹤性能進行評估,並可計算得不同輻照度下的逆變器效率,以考核設備運行情況。
2、 評價不同系統的優劣:充分挖掘不同電站PR,根據相關數據比較,可以橫向對比分析不同階段(包括電站前期、建設及運維階段)的參與者的技術能力和實施水平。
3、第三方測試抽樣率的確定:第三方評估是定位、分析電站相關風險的主要手段,通過測試電站PR,以PR測試結果作為第三方評估測試科目、采樣數量等的判斷依據。
4、組件衰減率的判斷:針對組件的質保及衰減保證,原有測試要求為光伏電站建成的首年、第2年、第5年、第10年、第25年分別進行組件功率衰減測試(進行現場抽樣並送檢實驗室)。如不合格進行二次抽檢,若依然不合格,則需進行相關索賠及處理。但這種檢驗方法成本較高且影響電站的正常運行,也不利於及時發現組件可能存在的系統性問題並加以解決。
㈣ 光伏發電站的建設標准
1、光伏發電站設計應綜合考慮日照條件、土地和建築條件、安裝和運輸條件等因素,並應滿足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環保、美觀、便於安裝和維護的要求。
2、光伏發電站設計在滿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時,應優先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
3、大、中型光伏發電站內宜裝設太陽能輻射現場觀測裝置。
4、光伏發電站的系統配置應保證輸出電力的電能質量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
5、接人公用電網的光伏發電站應安裝經當地質量技術監管機構認可的電能計量裝置,並經校驗合格後投入使用。
6、建築物上安裝的光伏發電系統,不得降低相鄰建築物的日照標准。
7、在既有建築物上增設光伏發電系統,必須進行建築物結構和電氣的安全復核,並應滿足建築結構及電氣的安全性要求。
8、光伏發電站設計時應對站址及其周圍區域的工程地質情況進行勘探和調查,查明站址的地形地貌特徵、結構和主要地層的分布及物理力學性質、地下水條件等。
9、光伏發電站中的所有設備和部件,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主要設備應通過國家批準的認證機構的產品認證。
㈤ 如何評估光伏電站發電量
光伏電站每千瓦的平均日發電量為4度。看你是多大的電站,一算便知。
㈥ 光伏發電站有哪些評價指標
整體造價成本、投資收益率、實際轉換效率、發電度數(根據裝機容量)、衰減率
㈦ 光伏發電工程設計造價控制指標
造價指標
光伏發電工程造價指標主要類型匯總表1(組件2.9元/瓦)
光伏發電工程造價指標主要類型匯總表2(組件3.1元/瓦)
當組件單價在3.2元/瓦時(2017年630前組件采購均價),集中式光伏電站類型的造價指標6983-8035元/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造價指標7150-7440元/千瓦,地面分布式光伏電站7790-8286元/千瓦。
光伏發電工程造價指標主要類型匯總表3(組件3.2元/瓦)
(一)光伏場
2017年版造價指標按照集中式、分布式兩種布置方式設置,集中式又分為荒漠(包括戈壁、沙漠、鹽鹼地)、草地(含退化的草場)、丘陵及其他三種類型場址條件,分新建10MWp、 20MWp和50MWp三種容量規模。分布式主要考慮屋頂光伏,分新建10MWp和20MWp兩種容量規模。其區別主要體現在組件支架基礎、道路、用地面積及費用等方面,如:集中式(荒漠)採用獨立基礎,集中式(草地)採用樁基礎(PHC預應力管樁)。
2.分布式
指標針對屋頂分布式。與集中式指標相比,主要扣除發電設備基礎費用、交通工程費用和用地費用,相應增加屋面改造措施費用(加固、屋面防水和檢修步道等)。
非屋頂分布式可參照集中式光伏同等地形條件及容量規模的造價指標。
3.其他類型
如:農光互補,經分析,剔除農業大棚等特有的建安項目,除支架基礎增高外,其他項目指標差異不大,因此不單獨體現指標。
(二)升壓站/開關站
典型升壓站按新建110kV等級、戶外敞開式、50MW容量, 20MWp光伏電站的升壓站指標按50MW升壓站的2/5分攤費用。370元/千瓦
典型開關站按新建35KV等級,20MWp容量。187元/千瓦。
二、造價指標編制參考依據
(一)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光伏發電工程設計概算編制規定及費用標准(NB/T32017-2016)》、《光伏發電工程概算定額(NB/T32035-2016)》、《建築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光伏發電工程計價依據調整實施意見》的通知(可再生定額﹝2016﹞61號);
(二)國土資源部關於發布《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的通知(國土資規﹝2015﹞11號);
(三)電力行業現行的電力(電網)工程預算定額及編制規定;
(四)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光伏電站設備監理費計費標准(辦發建﹝2014﹞65號);
(五)已投產或招標確定的設備、材料及主要施工合同價格。
三、造價指標明細
(一)光伏場造價指標
1.設備購置費
1.1發電設備
(1)光伏陳列設備:組件為單晶290Wp,匯總表根據2.9元/瓦、3.1元/瓦、3.2元/瓦分別給出綜合造價指標;指標明細表按3.1元/瓦計算,組件集采價格有波動時,相應調整。
(2)設備支架
集中式光伏固定支架費:396元/千瓦。
固定式支架每兆瓦55噸,每噸 7200元。可調式支架,工程量在固定式支架的基礎上增加不超過17噸/兆瓦,指標相應增加不超過122元/千瓦。
分布式屋頂光伏20噸/兆瓦、15606元/噸,摺合315元/千瓦。
1.2匯流及變配電設備
(1)匯流箱45元/千瓦。
(2)逆變器:345元/千瓦 。
(3)逆變器配套光伏管理系統:10元/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