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計算總體率的95%可信區間
1、樣本數量少的話可以直接算:可信區間為陽性樣本平均值±標准差(X±SD) 。
2、可信區間介紹: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個區間來估計總體參數所在的范圍,該范圍通常稱為參數的可信區間或者置信區間(confidenceinterval,CI),預先給定的概率(1-α)稱為可信度或者置信度(confidencelevel),常取95%或99%。
3、總體參數的估計,是統計學一大重要的應用。主要為均數和率的估計,本期做了一個簡單的小結,實現該項功能,希望對大家有用。SPSS對總體均數在探索里是默認實現的,然而對於率卻不可以,本例採用比率方法實現。
(1)准確率百分之95以上的指標擴展閱讀
例:估計該縣成年人HBsAg陽性率的95%置信區間。本例n=100,p=0.12,可採用正態近似法估計總體率的置信區間。陽性率的95%的置信區間按式(p-Zα/2Sp,p+Zα/2Sp)計算:
下限:p-1.96Sp=0.12-1.96×0.0325=0.0563
上限:p+1.96Sp=0.12+1.96×0.0325=0.1837
所以該縣成年人HBsAg陽性率的95%置信區間為(5.63%,18.37%)。
2. 怎麼算男女准確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用年齡加懷孕月份算出來的寶寶性別,准確率只有百分之五十,算了等於沒算。不要太關注寶寶性別,還是關注寶寶的健康吧。
3. 求大神分享一下期貨買賣點高達85以上准確率的指標
簡單的指標一般比較好用。看下圖。
4. 有哪位朋友有殺雙色球紅球技巧的啊,准確率在95%以上的呢
(博利股份電子)可以查看有沒有中獎,很方便
現在比較嚴格了,所以你在看完之後要和我說一下。
我不敢保留太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
5. 求3D絕殺二碼准確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式或方法
1) 取g(x)=f(x)-a/(a+b),則g(0)=-a/(a+b)0 根據零點定理,存在c,g(c)=0,即0=f(c)-a/(a+b), f(c)=a/(a+b)得證 2) 根據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在(0,c), (c,1)上分別存在m,n點使得 f'(m)=(a/(a+b) -0)/(c-0) =a/c(a+b) f'(n)=(1-a/(a+b))/(1-c) = b/(1-c)(a+b) a/f'(m) = c(a+b) b/f'(n)=(1-c)(a+b) a/f'(m) + b/f'(n) = a+b
6. 求一大智慧選股公式准確率超95以上的公式
本人能保證在95%的就只有這個了
黃色買入 白色賣出
Var1:=MA(CLOSE,5);
Var2:=MA(CLOSE,10);
Var3:=MA(CLOSE,20);
Var4:=MA(CLOSE,30);
Var5:=(Var1+Var2+Var3+Var4)/4;
Var6:=(Var5-REF(Var5,5))/REF(Var5,5)*1500;
Var7:=(Var5-REF(Var5,5))/REF(Var5,5)*1500;
Var8:=EMA(Var6,8);
VAR9:=TROUGHBARS(3,15,1)<10;
VAR10:=PEAKBARS(3,15,1)<10;
VAR11:=IF(VAR9=1,50,0);
VAR12:=IF(VAR10=1,50,0);
底部:= IF(VAR11=50,50,0);
頭部:= IF(VAR12=50,100,0);
a:if( 底部>ref(底部,1),50,0);
Var1:=MA(CLOSE,5);
Var2:=MA(CLOSE,10);
Var3:=MA(CLOSE,20);
Var4:=MA(CLOSE,30);
Var5:=(Var1+Var2+Var3+Var4)/4;
Var6:=(Var5-REF(Var5,5))/REF(Var5,5)*1500;
Var7:=(Var5-REF(Var5,5))/REF(Var5,5)*1500;
Var8:=EMA(Var6,8);
VAR9:=TROUGHBARS(3,15,1)<10;
VAR10:=PEAKBARS(3,15,1)<10;
VAR11:=IF(VAR9=1,50,0);
VAR12:=IF(VAR10=1,50,0);
底部:= IF(VAR11=50,50,0);
頭部:= IF(VAR12=50,100,0);
aa:if(頭部>ref(頭部,1),50,0);
7. 有個指標,通達信檢測准確率到97%,但只保證漲幅百分之1就賣的情況,這能賺到錢嗎
准確率這么高,理論上是能賺到錢了,不過你千萬要考慮T+1風險,當日買版入沖高百分之一賣不出去,那權么當日回落甚至第二日接著跌,這個在你進行系統測試的時候有去除的話,這個勝率你就大膽的做吧,股市就是你的提款機了。
8. 哪位炒股高手有正確率較高的指標
{強弱指標}
RSV:=(CLOSE-LLV(LOW,56))/(HHV(HIGH,56)-LLV(LOW,56))*100;
K:SMA(RSV,15,1),colorwhite;
D:SMA(K,4,1),coloryellow;
J:3*K-1.9*D,colorff00ff, linethick0 ;
買不虧:4*K-3.1*D,colorred, linethick0 ;
STICKLINE(K>D,K,D,2,0),colorred;
STICKLINE(K<=D,K,D,2,0),color00ff00, linethick4 ;
STICKLINE(買不虧>k,買不虧,k,2,0),colorff00ff, linethick4;
STICKLINE(買不虧<=J,買不虧,J,7,0),colorred ;
STICKLINE(買不虧<=k,買不虧,k,5,0),coloryellow, ;
高手逃頂:85,colorred,;
強弱判勢:50;
短線高手買: 8,colorwhite;
STICKLINE(短線高手買>買不虧,短線高手買,買不虧,7,0),colorred, linethick3;
DRAWTEXT(CROSS(短線高手買,買不虧) ,短線高手買+1,'套不住 ')
說明:在白線下岀現紅色後,看趨勢買,越跌越買.賣岀就看您的著盤功夫了.
希望能加得進去,再送你個小故事,
除了「囚徒困境」外,博弈論中還有一個經典的故事,稱作「智豬博弈」。
故事的大意是,豬圈裡養了兩頭豬,一大一小,最有意思的是他們所待的豬圈很特別。四方型豬圈的一個角落裡有個食槽,但控制向食槽中投放食物的按鈕卻在對角位置。假設按一次鈕可以出7兩食物,如果大豬去按按鈕,小豬就可以在食槽邊先下嘴吃到4兩,而大豬因為跑過來晚了,只能吃到其中的3兩。而如果小豬去按按鈕,大豬會一嘴全包。它們的博弈策略情況如下:
面對上面的規則,結果會怎樣呢?不妨設身處地地為豬兒們想想。
很顯然,小豬的選擇自然是等待,而且是「死等」,否則只能是白忙乎。而大豬呢?不按就大家都沒得吃,所以只能去按按鈕。在這種規則下,最終的結果是,小豬在槽邊坐享其成,而原本處於優勢的大豬,卻不得不來回奔跑,為小豬服務,而自己還不如小豬吃到的多。真是好可憐哦!
在「智豬博弈」的情景中,大豬是占據比較優勢的,但是,由於小豬別無選擇,使得大豬為了自己能吃到食物,不得不辛勤忙碌,反而讓小豬搭了便車,而且比大豬還得意。這個博弈中的關鍵要素是豬圈的設計,即按按鈕的成本。
其實個股投資中也是有這種情形的。例如,當個股主力已經在底位買入大量股票後,他已經付出了相當的資金和時間成本,如果不拉抬就撤退,就等於接受虧損。所以,基於和大豬一樣的貪吃本能,只要大勢不是太糟糕,主力一般都會拉抬股價,以求實現吃進籌碼的增值。這時的中小散戶,就可以對該股追加資金,當一隻聰明的小豬,讓主力莊家給咱抬轎子。當然,這種股票的發覺並不容易,所以當小豬所需要忙碌的就是發現有這種情況存在的豬圈,並沖進去當聰明的小豬。
從散戶與莊家的策略選擇上看,這種博弈結果是有參考意義的。例如,對股票的操作是需要成本的,事先、事中和事後的信息處理都需要一定量的投入,如行業分析、個股調研、財務比較等等,一旦已經付出,機構投資者是不太甘心就此放棄的。而中小散戶,不太可能事先支付這些高額成本,更沒有資金控盤操作,因此只能採取小豬的等待策略。即在莊家重倉的股票里等著,莊家一定比散戶更著急。等到主力動手為自己覓食而主動出擊時,散戶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遺憾的是,股市中的機構們要比大豬們聰明的多,且不守本分,他們不會甘心為小豬們按按鈕。因此,他們會選擇破壞豬圈的規矩,甚至自己重新打造一個豬圈,比如把按鈕放在食槽旁邊,或者可以遙控,這樣小豬們就沒有機會了。例如,機構和上市公司串通,散布虛假的利空消息,這就類似於按按鈕前騙小豬離開食槽,好讓自己飽餐一頓。
股市中,散戶投資者與小豬的命運有相似之處,沒有能力承擔炒作成本,所以就應該充分利用資金靈活、成本低和不怕套的優勢,發現並選擇那些機構投資者已經或可能坐莊的股票,事先蹲點,等著大豬們為自己服務。由此也可看到,散戶和機構的博弈中,散戶並不是總沒有優勢的,關鍵是找到有大豬的那個圈兒,並等到對自己有利的豬圈規則形成時再進入。
9. 准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為什麼是病句
准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是病句的原因:
「高達」有上升的意思;「以上」也有在什麼之上,超過某種程度的意思;『高達』和『以上』兩個詞都有表達一種程度,是程度副詞。所以『准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這個句子犯的錯誤是重復啰嗦(重復多餘)。
准確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不是病句。
准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不是病句。
(9)准確率百分之95以上的指標擴展閱讀:
語意重復
在某個中心詞的前面或後面,添加一個與中心詞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常常會出現句中某個成分的多餘而導致語義的重復。
例:我們可不要白白虛度了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