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127012轉債什麼時候可交易

127012轉債什麼時候可交易

發布時間:2021-06-18 18:04:50

⑴ DNF2011年春節禮包是什麼

http://act3.games.qq.com/2690/work/show-id-127012.html 這個視頻里有解釋。。 自己瞄去。 反正 送騰訊一句話。 你是不是准備要倒閉了? 准備來次大型的收網活動? 一套 天空才多少錢? 你出個垃圾時裝都688 。。 還不加城市移動。。。 好笑。

⑵ 工程資料範本 發到我的郵箱最好,[email protected]

已經發到你的郵箱里,看看可以不,我這里還有一些

⑶ 中國家庭教育支出有多少

揭開中國家庭教育支出的「蓋子」

□城鄉之間差異顯著:農村地區校外支出佔比為16.6%,而城鎮地區校外支出佔比達42.2%

□雖然平時農村和城鎮的差異不大,但是暑假期間,農村地區參與學科類校外教育的時間平均為19.7小時,高於城鎮地區的13.7小時

□不管是學科補習還是興趣班,隨著家庭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父母學歷的提高,校外教育參與率也在提高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眾對教育需求的增長和市場力量的發展,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隨著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家庭對個性化、多元化教育的追求,不同家庭的學生在校內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開始分化。

目前我國家庭教育支出到底有多少?家庭校內外支出結構是怎樣的?不同家庭的教育負擔率是多少?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有何差異?中小學生校外教育的參與率和花費是多少?

前不久,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簡稱「北大財政所」)正式發布了國內首個專門針對家庭教育支出的大型調查——2017年中國教育財政家庭調查結果(以下簡稱「調查」)。這項調查是2017年由北大財政所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第一輪調查,調查包括0~3歲幼兒早教、3~6歲幼兒入園情況、6~16歲以及16歲以上在校生的在讀情況、入學選擇、家庭教育支出和政府補貼。調查范圍覆蓋除西藏、新疆和港澳台地區外的29個省份,363個縣,共涉及40011戶的127012個家庭成員,其中農村12732戶,城鎮27279戶,0~6歲及16歲以上在校生2.1萬人,中小學在校生1.4萬人。

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同樣根據家庭一年的消費總支出水平將家庭分為4組,最低的一組家庭生均學前教育負擔率為16.6%,最高的一組為8.8%;按照孩子家長的受教育水平來看,從沒有上過學到大學及以上,學前教育負擔率從8.1%到12.9%不等。再來看普通高中,按照家庭消費水平從低到高分為4組,負擔率從42.1%到22.1%不等。按照孩子家長受教育水平從低到高,負擔率依次為33.5%到24.6%不等。

可以看出,在非義務教育階段,不同經濟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的負擔率差距拉大,學前階段最低和最高兩組家庭之間相差7.8%,高中階段相差達20%。而這一差異在義務教育階段相對較小,說明義務教育階段的公共財政投入確實減輕了家庭的負擔,減少了不同家庭之間的差異。

另一方面,家庭對教育也存在差異化需求。在義務教育階段,隨著家長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支出隨之增加。學前階段也存在著相似的趨勢。與學前和義務教育不同,普通高中階段的家庭教育負擔率主要受到家庭經濟水平的影響,經濟水平和家長受教育水平越高,教育支出佔比越低。

義務教育階段校外教育占家庭教育支出的1/3

義務教育階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比例較高,達到家庭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家庭教育支出結構存在較大的城鄉差異,而地區之間和城鎮內部差異不大。

此次調查重點關注了基礎教育階段的家庭教育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分為校內教育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兩部分。校內支出主要包括學費、雜費和其他選擇性、擴展性收費。家庭在校外的支出主要包括家庭在線上線下向機構或者個人購買的教育類產品和服務,其中包括學科類、興趣類校外培訓。

在學前階段,家庭生均校內支出占生均教育總支出的88.8%,校外支出佔11.2%;小學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佔38.3%;初中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7.5%,校外支出佔32.5%;普高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73.3%,校外支出佔26.7%。可以看出,在義務教育階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較高,達到三分之一左右。

其次,城鄉之間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而地區之間和城鎮內部差異不大。以小學階段為例,校內支出平均為4761元,占家庭生均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為2957元,佔38.3%。分城鄉來看,農村地區校外支出佔比為16.6%,而城鎮地區校外支出佔比達42.2%。分東中西地區來看,校外支出佔比差距不大。最高的東部地區為42.1%,最低的中部地區為34.1%。東北部和西部地區分別為37.2%和36.3%。從城鎮內部來看,差異也不大。最高的一二線城市分別為44.2%和44.4%,其他城市平均為38.8%。

近一半的中小學生參與過校外教育

調查顯示,中小學階段學生的校外教育總體參與率為47.2%,參與校外教育的學生平均費用約為5616元。根據各學段在校生的規模估計,全國校外教育行業總體規模達到4580多億元。在小學階段,學科類和興趣類校外教育占家庭校外支出的86.9%,初中階段佔81.3%,普高階段佔87.3%。可以說家庭很大一部分校外支出都投入在了校外教育上面。

就學科類校外教育來看,全國中小學生學科類校外教育參與率為37.8%,其中農村為21.8%,城鎮為44.8%。分省份來看,參與率最高的地區超過60%,而最低的地區不到20%。上學期間每周平均參加5.4小時,時間最長的省份超過每周7小時,時間最短的省份每周低於3小時。暑假期間每周平均參加14.8小時,時間最長的省份超過每周25小時,最低的每周低於10小時。雖然平時農村和城鎮的差異不大,但是暑假期間,農村地區參與學科類校外教育的時間平均為19.7小時,高於城鎮地區的13.7小時。

就參與學科類校外教育的費用來看,全國中小學生平均為5021元。小學階段費用為4139元,初中為5426元,高中為6288元。農村費用為1580元,城鎮為5762元。就興趣類校外教育來看,全國中小學生興趣類校外教育參與率為21.7%;農村為5.4%,城鎮為29%。分省份來看,參與率最高的地區接近50%,最低的地區低於10%。上學期間每周平均參加3.5小時,暑假期間平均每周參加7.4小時。參與興趣類校外教育的學生平均費用約為3554元,農村為1692元,城鎮為3694元。

無論是從參與率、參與時間還是費用,都可以看出家庭在選擇校外教育方面,主要以學科和應試為主。此外,從家庭背景來看,不管是學科補習還是興趣班,隨著家庭經濟實力的提高,參與率均不斷提高。同樣,隨著父母學歷的提高,校外教育參與率也在提高。

家庭背景不同導致校內外享受到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開始分化

隨著免費義務教育的普及,家庭在教育系統內部的支出,尤其是公立教育系統內部的支出開始減少並趨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不同家庭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趨同。收入差距越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對教育需求的差異就越大。

當公立教育系統的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的時候,一部分收入較高的家庭會轉而到私人教育市場上尋求更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當免費政策實施之後,公立學校更加偏向於提供標准化、規范化的教育,導致一些家庭對教育的差異化需求無法在公立教育系統內部得到滿足。如果當地的私立學校較為發達,這一部分家庭很可能轉而選擇將子女送到私立學校就讀,從而導致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服務人群的日漸分化。如果可選擇的私立學校有限,這些家庭也有可能選擇將子女送到課外補習班,從而導致不同家庭在學校教育之外獲得的市場教育資源的分化。

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在校內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開始分化,由此造成新的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市場化的教育提供者是否對傳統的體制內學校產生影響?這又會給學生和家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⑷ 十二星座漂亮專屬戒指

圓形鑽石─巨蟹、天秤溫和高雅的巨蟹座與平和規律的天秤座圓形鑽石代表愛家戀家的個性,巨蟹座的溫和性情與高雅氣質,與愛好和平、喜歡規律生活的天秤座,正符合圓形鑽石所散發的光芒。在感情方面,巨蟹座對所愛的人會投注深厚的愛情,並發揮母愛的本質;而天秤座則對家庭有強烈眷戀,喜愛下廚的樂趣,持家有道,擁有賢妻良母的天資。在工作上,具有犧牲奉獻精神的巨蟹座,待人親切且樂善好施,是職場上難得的好同事;而擅長交際的天秤座,很容易與人打成一片,人際關系相當和諧,是值得信賴和重視實際的人。巨蟹座和天秤座所呈現的特質,就像圓形鑽石展現的平易近人卻深受吸引的風采。梨形鑽石─獅子、水瓶善長交際的獅子座與人盡為友的水瓶座性情活躍,擅長應酬交際的獅子座,和凡事先考慮他人立場,為朋友盡心盡力且重感情的水瓶座,好似梨形鑽石一端渾圓,一端收窄成一點般深富魅力。在感情方面,獅子座是以寬大胸懷付出愛心的人,婚後絕對是值得依賴的伴侶;而博愛卻非濫情的水瓶座,其實相當喜歡居家的樂趣,並以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自豪。在工作上,天生具備卓越創造力的獅子座,工作熱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順利成功;喜歡接觸新事物,對美感特別靈敏的水瓶座,擁有藝術家的氣質與獨到眼光。獅子座和水瓶座所呈現的特質,就像梨形鑽石散發出耀眼動人的無限光采。 欖尖形鑽石─雙子、射手善變復雜的雙子座與大膽活潑的射手座兼具外交官與藝術家的不同個性,善變且復雜的雙子座,以及性格大膽及外向,常使旁人為他活潑好動的個性所吸引的射手座,就像欖尖形鑽石明顯且獨特的兩端。在感情方面,熱情卻冷靜理性的雙子座,不但很少陷入熱戀,甚至給人心不在焉之感;崇尚自由的射手座講求爽朗簡單的戀愛模式,新鮮感不斷。在工作上,做事有沖勁,並同時具備思考力與行動力的雙子座,是職場上不可或缺的人才;喜歡尋找刺激及新挑戰的射手座,積極進取,追求工作成就的滿足,卻有其樂天享受的一面。雙子座和射手座所呈現的特質,就像欖尖形鑽石散發的璀璨光芒與獨特魅力。方形鑽石─金牛、處女中規中矩的金牛座與有條不紊的處女座。個性中規中矩,非常自律的金牛座,與生活態度嚴謹,喜歡有條不紊的處女座,就像方形鑽石有稜有角的四邊,整齊且方正。在感情方面,屬於漸進型的金牛座,重視愛情與婚姻的精神層面,重視家庭;處女座多屬於柏拉圖式的戀人,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人無動於衷,絕不會陷入糾纏不清的戀情。在工作上,金牛座具備敏銳的感受力,縱使是艱深困難的工作也能運用他超強的耐力,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處女座巨細靡遺的注意力與潔癖是12星座之最,重視組織與紀律,凡事都要經過周詳計劃和理性分析,事事要求完美。金牛座和處女座所呈現的特質,就像方形鑽石簡潔明朗卻又亮麗氣派的特質。橢圓形鑽石─白羊、摩羯直率善良的白羊座與堅忍耐久的摩羯座感情直率、心地善良的白羊座,和耐力十足、堅忍不拔的摩羯座,展現橢圓形鑽石穩重卻又帶點變化的特性。在感情方面,白羊座經常散發年輕的希望與清純的生命力,極為渴望愛情;對愛情專注而熱烈的摩羯座,永遠充滿青春氣息,較易發生黃昏之戀。在工作上,擁有極佳應變能力與事業熱情的牡羊座,凡事都具有與眾不同的觀點,是個開創者,能夠將自己的獨特想法付諸行動;上進心強且活力充沛的摩羯座,常表現出強烈的個人意識與耐久的毅力,適合實務性的工作。白羊座與摩羯座所呈現的特質,就像橢圓形鑽石散發出溫柔氣質。心形鑽石─天蠍、雙魚神秘內斂的天蠍座與多情敏感的雙魚座具有獨特神秘氣質,性格內斂保守的天蠍座,以及性格機靈、溫和多情、感覺敏銳的雙魚座,是12星座中最無可救葯的浪漫主義者,就像心形鑽石般情感豐富。在感情方面,言行舉止總是釋放出感性魅力的天蠍座,無時無刻不吸引眾人的目光;而柔情似水的雙魚座,一但陷入情網,經常是死心塌地、無怨無悔地付出,甚至是犧牲奉獻也在所不惜。在工作上,天蠍座具有忍辱負重卻工於心計的特質,旁人永遠無法了解他真正的想法;而擁有一顆惻隱之心的雙魚座,樂於助人,常常在自己喜歡的工作領域中獲得好成績。天蠍座與雙魚座所呈現的特質,不斷散發著心形鑽石光彩奪目的浪漫本質。 弄不上圖 你去這看 http://www.onlylady.com/wedding/liuxing-127012.html

⑸ 半導體製冷要實現-18℃,用什麼型號的製冷片最好

這個主要看你需要的-18℃是指製冷片表面,還是多大的密封空間,需要多快的降溫速度等條件。製冷的對象是空氣還是其它液體。溫差指的是製冷片兩面的溫度差,可以通過製冷堆來實現。建議用TEC1-127012

⑹ DNF2011春節套

首先今年春節套要是給女槍買就算了,太難看了,價格樓上都說明了,二樓正解,再有套裝屬性跟之前的套裝屬性一樣,比普通時裝高點,還有時裝衣服+15智力15力量,皮膚比普通的多20硬直0.5%防禦,字數有限,不能多說啊

⑺ 中國銀行可轉債什麼時候能賣出

中國銀行可轉債第二天可賣出。

在國內市場,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所以投資界一般戲稱,可轉債對投資者而言是保證本金的股票。

(7)127012轉債什麼時候可交易擴展閱讀:

可轉債全稱為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目前國內市場,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

可轉債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所以投資界一般戲稱,可轉債對投資者而言是保證本金的股票。

⑻ 中國家庭教育支出有多少 收入影響教育需求

揭開中國家庭教育支出的「蓋子」
□城鄉之間差異顯著:農村地區校外支出佔比為16.6%,而城鎮地區校外支出佔比達42.2%
□雖然平時農村和城鎮的差異不大,但是暑假期間,農村地區參與學科類校外教育的時間平均為19.7小時,高於城鎮地區的13.7小時
□不管是學科補習還是興趣班,隨著家庭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父母學歷的提高,校外教育參與率也在提高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眾對教育需求的增長和市場力量的發展,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隨著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家庭對個性化、多元化教育的追求,不同家庭的學生在校內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開始分化。
目前我國家庭教育支出到底有多少?家庭校內外支出結構是怎樣的?不同家庭的教育負擔率是多少?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有何差異?中小學生校外教育的參與率和花費是多少?
前不久,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簡稱「北大財政所」)正式發布了國內首個專門針對家庭教育支出的大型調查——2017年中國教育財政家庭調查結果(以下簡稱「調查」)。這項調查是2017年由北大財政所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第一輪調查,調查包括0~3歲幼兒早教、3~6歲幼兒入園情況、6~16歲以及16歲以上在校生的在讀情況、入學選擇、家庭教育支出和政府補貼。調查范圍覆蓋除西藏、新疆和港澳台地區外的29個省份,363個縣,共涉及40011戶的127012個家庭成員,其中農村12732戶,城鎮27279戶,0~6歲及16歲以上在校生2.1萬人,中小學在校生1.4萬人。
北大財政所希望藉助這項研究將我國家庭在學校之外的教育支出的「蓋子」揭開,分析在公共教育資源和市場教育資源的雙重配置機制下不同家庭所面臨的機會和選擇,以及市場化的教育供給主體對體制內學校的影響,並進一步推動相關的學術討論與研究。
從學前到高中階段家庭教育一年的支出近兩萬億元
我國家庭教育支出水平較高,是教育總投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本次調查數據估算,2016年下學期和2017年上學期,全國學前和基礎教育階段家庭教育支出總體規模約19042.6億元,佔2016年GDP比重達2.48%,遠高於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統計中非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重1.01%的結果,總量上相當於財政性教育經費的60%。
2005年以來,我國教育財政體制機制經歷了一系列顯著的改變。從教育投入佔GDP比重來看,公共教育財政投入不斷增加,2012年財政性教育經費佔比達到了4.3%,實現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4%的目標。到了2016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已經達到了31396億多元,佔GDP比例為4.22%,佔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80.7%。另一方面,根據官方統計數據,非財政性教育經費2016年為7492億元,佔GDP比例為1%,佔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19.3%。
北大財政所所長王蓉教授認為,由於我國教育經費統計沒有統計家庭在學校之外的支出,過去根據全國教育經費統計中非財政性教育經費GDP的佔比,得出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和非財政性教育經費「一條腿粗,一條腿細」的判斷,是值得商榷的。
一線城市和東北地區的家庭教育支出最多
調查顯示,我國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存在較大的城鄉和地區差異,其中,一線城市和東北地區最高,三四線城市僅為一線城市的一半。
根據調查數據,全國學前和中小學教育階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為8143元,其中農村3936元,城鎮1.01萬元。分學段來看,學前階段全國平均為6556元,農村為3155元,城鎮為8105元;小學階段全國平均為6583元,農村為2758元,城鎮為8573元;初中階段全國平均為8991元,農村為4466元,城鎮為1.1萬元;普通高中全國平均為1.69萬元,農村為1.22萬元,城鎮為1.82萬元;中職全國平均為1.07萬元,農村為9061元,城鎮為1.14萬元。
調查顯示,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不僅在城鄉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在不同地區和城鎮內部也存在差異。以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為例,按照東中西地區劃分,東北部地區最高,為1.1萬元;西部5567元,為東北部的一半左右;東部地區為8657元,中部地區為6382元。在城鎮內部,按照一二三線城市劃分,一線城市為1.68萬元,二線城市為1.12萬元,其他城市為7037元,佔一線城市的不到一半左右。
義務教育階段公共財政的投入減少不同家庭之間的差異
家庭生均教育負擔率(指每生每年教育支出占家庭總消費支出的比例——編者注)不僅在城鄉之間存在差異,不同家庭條件也存在差異。義務教育階段不同家庭對教育的需求在經濟條件允許范圍內開始分化,而普通高中階段不同家庭對教育需求則相對趨同。
學前和基礎教育階段全國家庭生均教育支出負擔率為13.2%,其中農村10.6%,城鎮為14.3%。分學段來看,學前階段生均家庭教育負擔率為10.7%,農村為8.4%,城鎮為11.7%;小學階段生均家庭教育負擔率為10.4%,農村為7.5%,城鎮為11.9%;初中階段生均家庭教育負擔率為15.2%,農村為13.6%,城鎮為16%;高中階段,普通高中生均家庭教育負擔率為26.7%,農村為30.9%,城鎮為25.6%。
在義務教育階段,根據家庭一年的消費總支出水平將家庭從低到高分為4組,消費水平最低的一組家庭教育負擔率為14.7%,接近全國平均的城鎮家庭教育負擔率。按照孩子母親的受教育水平將家庭分為5組,家庭教育負擔率根據母親受教育水平從10.2%到16.1%不等,總體上隨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同樣根據家庭一年的消費總支出水平將家庭分為4組,最低的一組家庭生均學前教育負擔率為16.6%,最高的一組為8.8%;按照孩子家長的受教育水平來看,從沒有上過學到大學及以上,學前教育負擔率從8.1%到12.9%不等。再來看普通高中,按照家庭消費水平從低到高分為4組,負擔率從42.1%到22.1%不等。按照孩子家長受教育水平從低到高,負擔率依次為33.5%到24.6%不等。
可以看出,在非義務教育階段,不同經濟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的負擔率差距拉大,學前階段最低和最高兩組家庭之間相差7.8%,高中階段相差達20%。而這一差異在義務教育階段相對較小,說明義務教育階段的公共財政投入確實減輕了家庭的負擔,減少了不同家庭之間的差異。
另一方面,家庭對教育也存在差異化需求。在義務教育階段,隨著家長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支出隨之增加。學前階段也存在著相似的趨勢。與學前和義務教育不同,普通高中階段的家庭教育負擔率主要受到家庭經濟水平的影響,經濟水平和家長受教育水平越高,教育支出佔比越低。
義務教育階段校外教育占家庭教育支出的1/3
義務教育階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比例較高,達到家庭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家庭教育支出結構存在較大的城鄉差異,而地區之間和城鎮內部差異不大。
此次調查重點關注了基礎教育階段的家庭教育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分為校內教育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兩部分。校內支出主要包括學費、雜費和其他選擇性、擴展性收費。家庭在校外的支出主要包括家庭在線上線下向機構或者個人購買的教育類產品和服務,其中包括學科類、興趣類校外培訓。
在學前階段,家庭生均校內支出占生均教育總支出的88.8%,校外支出佔11.2%;小學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佔38.3%;初中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7.5%,校外支出佔32.5%;普高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73.3%,校外支出佔26.7%。可以看出,在義務教育階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較高,達到三分之一左右。
其次,城鄉之間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而地區之間和城鎮內部差異不大。以小學階段為例,校內支出平均為4761元,占家庭生均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為2957元,佔38.3%。分城鄉來看,農村地區校外支出佔比為16.6%,而城鎮地區校外支出佔比達42.2%。分東中西地區來看,校外支出佔比差距不大。最高的東部地區為42.1%,最低的中部地區為34.1%。東北部和西部地區分別為37.2%和36.3%。從城鎮內部來看,差異也不大。最高的一二線城市分別為44.2%和44.4%,其他城市平均為38.8%。
近一半的中小學生參與過校外教育
調查顯示,中小學階段學生的校外教育總體參與率為47.2%,參與校外教育的學生平均費用約為5616元。根據各學段在校生的規模估計,全國校外教育行業總體規模達到4580多億元。在小學階段,學科類和興趣類校外教育占家庭校外支出的86.9%,初中階段佔81.3%,普高階段佔87.3%。可以說家庭很大一部分校外支出都投入在了校外教育上面。
就學科類校外教育來看,全國中小學生學科類校外教育參與率為37.8%,其中農村為21.8%,城鎮為44.8%。分省份來看,參與率最高的地區超過60%,而最低的地區不到20%。上學期間每周平均參加5.4小時,時間最長的省份超過每周7小時,時間最短的省份每周低於3小時。暑假期間每周平均參加14.8小時,時間最長的省份超過每周25小時,最低的每周低於10小時。雖然平時農村和城鎮的差異不大,但是暑假期間,農村地區參與學科類校外教育的時間平均為19.7小時,高於城鎮地區的13.7小時。
就參與學科類校外教育的費用來看,全國中小學生平均為5021元。小學階段費用為4139元,初中為5426元,高中為6288元。農村費用為1580元,城鎮為5762元。就興趣類校外教育來看,全國中小學生興趣類校外教育參與率為21.7%;農村為5.4%,城鎮為29%。分省份來看,參與率最高的地區接近50%,最低的地區低於10%。上學期間每周平均參加3.5小時,暑假期間平均每周參加7.4小時。參與興趣類校外教育的學生平均費用約為3554元,農村為1692元,城鎮為3694元。
無論是從參與率、參與時間還是費用,都可以看出家庭在選擇校外教育方面,主要以學科和應試為主。此外,從家庭背景來看,不管是學科補習還是興趣班,隨著家庭經濟實力的提高,參與率均不斷提高。同樣,隨著父母學歷的提高,校外教育參與率也在提高。
家庭背景不同導致校內外享受到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開始分化
隨著免費義務教育的普及,家庭在教育系統內部的支出,尤其是公立教育系統內部的支出開始減少並趨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不同家庭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趨同。收入差距越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對教育需求的差異就越大。
當公立教育系統的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的時候,一部分收入較高的家庭會轉而到私人教育市場上尋求更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當免費政策實施之後,公立學校更加偏向於提供標准化、規范化的教育,導致一些家庭對教育的差異化需求無法在公立教育系統內部得到滿足。如果當地的私立學校較為發達,這一部分家庭很可能轉而選擇將子女送到私立學校就讀,從而導致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服務人群的日漸分化。如果可選擇的私立學校有限,這些家庭也有可能選擇將子女送到課外補習班,從而導致不同家庭在學校教育之外獲得的市場教育資源的分化。
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在校內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開始分化,由此造成新的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市場化的教育提供者是否對傳統的體制內學校產生影響?這又會給學生和家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127012轉債什麼時候可交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