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盛大游戲2015年11月18號退市沒有
已經退市了。盛大游戲「盛大」退市:繁華謝幕
「盛大游戲」19億美元被收購的消息,不少朋友都表示了遺憾的心情。
現在,最新消息顯示,在收購交易完成後,盛大游戲將與凱德旗下Capitalcorp合並,成為凱德集團子公司。
該交易預期在2015年下半年完成。盛大游戲將從納斯達克退市,成為一家私人控股企業。
2009年9月,盛大游戲登陸納斯達克。
2014年1月,盛大網路與春華資本組成收購集團,擬收購盛大游戲剩餘23.8%的股權,該交易對盛大游戲的估價約為19億美元。
2014年4月,完美世界出資1億美元購買盛大游戲股份,加入盛大游戲私有化財團。
2014年9月,盛大游戲公告稱,東方證券旗下東方金融控股(香港)公司、上海並購股權投資基金和寧夏中銀絨業國際集團以10.75億美元加入盛大私有化財團。春華資本、完美世界等公司退出收購財團。
2014年10月,盛大游戲宣布,根據董事會決議,正式免去張向東盛大游戲CEO職務,解除其與盛大游戲的勞動關系,解聘其盛大游戲董事身份。成為盛大游戲四年之內更換的第三任CEO。公司任命張鎣鋒為盛大游戲代理CEO。
2014年11月,盛大游戲宣布,集團將所持有的盛大游戲股份全部出售給寧夏中銀絨業和億利盛達控股;同時宣布陳天橋不再擔任董事。
2015年3月,東方證券旗下東方鴻泰(香港)、東方弘治(香港),以及海通證券旗下豪鼎國際加入盛大游戲私有化財團。他們組成的凱德聯盟對盛大游戲提出私有化最終方案。
② 金斧子1億元融資都是誰投的
繼2016年完成C輪數億融資之後,國內領先互聯網財富管理平台金斧子日前再次宣布完成C1輪次1億元融資,由春曉資本領投,紅杉資本、京基資本聯合投資。該資金仍將主要用於持續擴大規模,提升財富管理服務品質。
此輪融資過後,金斧子聚焦打造以精品私募為核心的權益類財富管理服務平台,將著力建設精英理財師團隊與持續深挖金融科技能力,發展私募注冊用戶,貫徹資產配置理念,提高財富管理服務水平;持續布局線下財富管理中心,便捷客戶體驗深挖客戶價值。在產品端方面,除了原有的豐富多元的優秀私募證券基金品類,金斧子發力頭部股權投資品類,包括股權母基金、優秀股權基金、優秀獨角獸基金,現已間接或者直接成功捕獲趣店、博納影業、科順防水上市及360私有化、盛大游戲等優秀明星項目投資機會。並於2017年發布「水星母基金」獨立品牌,與經緯中國、創新工場、華興資本、啟明創投等頭部GP合作,目前已發行兩期母基金產品,致力於為股權投資者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股權投資服務。
③ 盛大 2015 年怎麼了
「盛大游戲」19億美元被收購的消息,不少朋友都表示了遺憾的心情。
現在,最新消息顯示,在收購交易完成後,盛大游戲將與凱德旗下Capitalcorp合並,成為凱德集團子公司。
該交易預期在2015年下半年完成。盛大游戲將從納斯達克退市,成為一家私人控股企業。
2009年9月,盛大游戲登陸納斯達克。
2014年1月,盛大網路與春華資本組成收購集團,擬收購盛大游戲剩餘23.8%的股權,該交易對盛大游戲的估價約為19億美元。
2014年4月,完美世界出資1億美元購買盛大游戲股份,加入盛大游戲私有化財團。
2014年9月,盛大游戲公告稱,東方證券旗下東方金融控股(香港)公司、上海並購股權投資基金和寧夏中銀絨業國際集團以10.75億美元加入盛大私有化財團。春華資本、完美世界等公司退出收購財團。
2014年10月,盛大游戲宣布,根據董事會決議,正式免去張向東盛大游戲CEO職務,解除其與盛大游戲的勞動關系,解聘其盛大游戲董事身份。成為盛大游戲四年之內更換的第三任CEO。公司任命張鎣鋒為盛大游戲代理CEO。
2014年11月,盛大游戲宣布,集團將所持有的盛大游戲股份全部出售給寧夏中銀絨業和億利盛達控股;同時宣布陳天橋不再擔任董事。
2015年3月,東方證券旗下東方鴻泰(香港)、東方弘治(香港),以及海通證券旗下豪鼎國際加入盛大游戲私有化財團。他們組成的凱德聯盟對盛大游戲提出私有化最終方案。
④ 盛大游戲借殼哪個股票
盛大游戲於2009年9月25日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市,於2014年從美國退市並開啟私有化進程。
目前,盛大游戲回歸A股時間一直未定,對於選擇借殼上市還是IPO也沒有定論。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盛大游戲借殼上市的可能性比較高,但是對於借殼哪家上市公司目前還沒有確定。
此外,隨著盛大游戲私有化的進行,相關概念股將受益。建議大家多多關注世紀華通、掌趣科技以及中青寶。
⑤ 盛大游戲私有化是什麼意思
是指投資者(陳天橋和其他PE)將盛大游戲的在美國的公眾股買回來,然後進行私有化退市,即由美國上市公司變為私人公司。
⑥ 盛大游戲回歸對東方證券有什麼好處
悟甴傳奇 很好玩的
⑦ 中國概念股私有化浪潮的原因有哪些
資本市場恰如一座圍城,城外的公司擠破腦袋想沖進去,置身其中的公司又費盡周折想逃出來。
3月27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河南眾品食業(HOGS.NASDAQ)宣布,董事會收到董事長兼CEO朱獻福提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朱獻福有意以13.50美元/股的現金價格回購所有非其本人持有的在外流通普通股。
眾品食業並不是近期唯一期望退市的中概股。一個月前,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B2B公司(1688.HK)啟動退市。3月26日,馬雲(微博)致信阿里巴巴股東,希望股東們能對公司的私有化予以體諒。「盡管私有化的過程非常艱難痛苦,但我們寧願有一個不完美的變革,也不願看到一個沒有希望的未來。」
而在3月12日,優酷網(YOKU.NYSE)與土豆網(TUDO.NASDAQ)宣布以100%換股方式合並,交易完畢後,土豆網將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此時距土豆登陸納斯達克僅7個月而已。
在它之前的2月14日,盛大(SNDA.NASDAQ)宣布,公司特別股東大會多數股東投票贊成、批准了CEO陳天橋擬23億美元收購盛大在美發行股份的提議。其理由是,公司私有化後將不再承受資本市場對業績短期營收、利潤等的壓力,可以踏實去做好長線業務布局。
如今,中概股的退市名單中,正不斷地增加著新成員。據羅仕證券日前統計,2011年間,共有22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宣布或已經完成私有化退市,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2011年中國企業在美IPO22億美元的總融資額。其中,同濟堂、康鵬化學、中消安、盛大網路、環球雅思等10家已經完成私有化交易並退市,而近期仍在進行私有化交易的,有亞信聯創、中房信、國人通信等。羅仕證券預計,私有化交易在2012年將繼續保持強勁勢頭。
不僅在美國市場,在香港和新加坡,同樣的一幕正不斷上演。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在2010年,赴美上市中國企業數量達到創紀錄的45家,融資額高達38.86億美元,甚至出現了一周之內5家中國公司掛牌美國市場的盛況。
只是,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還來不及享受資本市場的盛宴,便遭遇了2011年最冷的寒冬。在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夥人康雁看來,此時的退市潮反映了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企業上市往往是為了獲得資金,但資金的獲得並不是沒有代價的。「用圍城的比喻很形象,說到底,這是一個資本市場不斷成熟和演變的必經過程。」
資本桎梏
盛大網路的退市,從去年10月17日公布私有化計劃至今年2月15日正式完成,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
從2009年起,這家試圖成為「網路迪士尼」的娛樂公司就進入了擴張期,其業務橫跨游戲、文學、音樂、視頻、旅遊等,希望從版權內容輸出的源頭打通產業鏈。願望雖然美好,但過長的戰線對資金周轉及管理形成了嚴峻挑戰,盛大內部各種問題逐漸爆發。而當酷6的收購導致整個集團「很受傷」後,盛大便開始了接連的調整。
在推出私有化計劃前,盛大網路的股價一度跌破30美元。而其手中高達14.17億美元的現金以及擁有的盛大游戲(GAME.NASDAQ)股權已值每股約32美元。這意味著,公司構築的娛樂帝國夢想並不能激發資本市場的興趣。
這與阿里巴巴B2B公司的處境相似——阿里B2B公司的營收下滑也導致股價長期不振。根據其最新財報,B2B去年四季度營收增幅15.5%,創近年最低。純利下跌6%,亦是連續9個季度來首次下跌。艾瑞統計數據顯示,阿里B2B的市場份額最近2年整體下滑,8個季度下降了13.4%。對此,馬雲在今年1月的一次內部講話中提到,未來三年整個集團的主旋律就是「修身養性」,加強內部建設。
資本市場估值不高、不被投資者關注、交易不活躍是盛大網路及阿里B2B私有化的重要原因。事實上,中概股在美國市場幾乎都遭遇了類似的煩惱。網易CEO丁磊幾年前參加兩會時就表示後悔讓公司上市。因為海外投資者對國內公司的產品和業務不熟悉,用戶和投資人兩個群體毫無重合,使得中概股的估值處於底部。搜狐CEO張朝陽也曾在投資者會議上公開表達了對搜狐市盈率的不滿,認為搜狐的股價根本沒有反映出公司的價值。
「如果管理層經過預算,發現公司的股價值30元,但實際股價只有20元,那麼公司的融資成本就很高。」康雁稱,「因為這相當於我每發行一股新的股票就要賠10元。」此外,企業在上市後還需持續不斷地支付服務費,包括信息披露、審計、法律等方面的成本。每次發布季報、年報時,企業還要接受公眾放大鏡般的審視,一旦業績低於預期,大股東、董事會便會面臨投資者的壓力。
就盛大而言,在退市前的一年內,每季的業績表現皆難如人意。當時轉型調整中的盛大正面臨營收走高而凈利走低的局面。若按美國通用會計准則(GAAP),盛大網路2011年第二季凈利潤為880萬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4.8%,環比下降89.71%,而2011年三季報顯示,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盛大網路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應占凈利為970萬元,同比下降89.97%,這些都讓公司面臨著較大的聲譽和公關壓力。再看阿里巴巴,它的退市公告或多或少地顯示公司擔心股價疲軟會影響整體的品牌形象。
「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它自身的監管成本、運營成本和決策效率成本也在不斷地增加,而資本市場的價值又在向下走,對企業而言,每年付出大量的成本只是為了維持這么低的市值,就顯得不太值得。」博斯咨詢公司全球合夥人徐滬初指出。
另一種可能是,「當企業市值很低的時候,它會面臨惡意收購等現象。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就會導致公司的控制權旁落他人。」徐補充道。
從這個角度看,當企業不缺錢,或作為上市公司的成本大於其收益時,通過私有化退市就成了理性的舉動。
即便如此,這並不能掩蓋公司的潛在損失。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對資金鏈提出了更高挑戰。
「如果你的現金流不是很好,就要通過銀行貸款解決,這會讓企業在短期內背負更高的成本。」康雁解釋道,「而股票不需要馬上分紅,也沒有義務在短期內對股東作出回報。」
在知名IT評論人謝文(微博)看來,私有化並不值得提倡。「一家公司往往請了很多律師、財務顧問,經過若干交易才上了市,而退市又要花很多成本,太過折騰。而從歷史上看,真正的好公司或百年老店沒有一家是這么乾的。」他說道,「看一家企業是否健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它花多大力氣在資本層面,花多大力氣在產品服務層面,又花多大時間在市場公關層面。不少中國企業,都將太多的精力放在公關、市場和資本游戲上。」
私有化的另一大隱性成本則表現在人才的獲取上。用謝文的話說,員工們每天工作十幾小時,大多是希望公司上市後能獲得可觀回報,而這條路被堵上後,很多一流人才便會蠢蠢欲動。「別的公司有上市和增值前景,我何必到你這里來?比如雅虎股價在過去幾年一蹶不振,很多一流人才都走了,盡管公司的架子還在那,看起來還盈利,但實際已削弱了未來發展的動力。」
緩解浮躁
從公開信息看,陳天橋是在2010年底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在2010年三季度財報會議上提出了新的轉型思路和新業務布局。
和阿里巴巴一樣,盛大也同樣需要「休養生息」,以及更謹慎地、用波瀾不驚的方式部署整個產業鏈。然而美國資本市場關注的是業績與回報,它們並不會給予上市公司足夠的耐心。這在無形中給了盛大諸多壓力。
這種狀況在海外上市公司中並不鮮見。近幾年,中國公司如潮湧般湧入海外資本市場。相比於國內嚴格的審批制度,海外上市的低門檻與業績盈利的低要求,以及國際投資者對中概股的熱捧,成了許多企業爭相在海外IPO的助推力。但經歷海外市場的洗禮後,不少公司發現每季度的財報發布都成了一道坎。
一位盛大的前高管稱,陳天橋在過去數年間變得越發急躁,賭性也更加嚴重。他曾試圖借爆發式的投資換取業務的迅速突破,但結果是讓盛大上下陷入浮躁的心態中。
但事實上,業務轉型與戰略升級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來實施,這很有可能影響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況且,納斯達克與中國概念股的蜜月期早已過去。
「有些時候,資本市場未必是利於企業發展的,」康雁認為,「遇到重大戰略轉型期的企業,必須進行一些長期的虧損性的投入來扭轉態勢,而資本市場的短期性無法支持企業的長期投入。」管理層與資本市場的出發點不同,就會展開利益的博弈,「這時私有化,就能不在資本市場的干擾下進行長期布局。」
此外,上市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束縛大股東的手腳,尤其對海外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大股東想對公司進行業務調整、資產重組,都要履行嚴格的信息披露、內部討論、監管部門批准等流程,不僅時間長,而且大股東往往不能「隨心所欲」。
或許,退市能減緩盛大的焦慮。而在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對出口貿易的持續負面影響下,阿里集團同樣需要自我調整。
去年6月,阿里集團提出「大阿里」戰略,奠定了阿里巴巴旗下B2B、B2C業務的基調,從而將各業務線打通。
而今,盛大和阿里有了更加從容的跡象。對於阿里集團而言,私有化為公司實現更大的目標創造了條件。
事實上,外界並不能排除這些退市公司是否會考慮進行PPP(Public-Private-Public,即上市、退市、再上市)。這意味著,它們從低迷的海外市場退市,回到估值較高的國內或者其他市場重新上市,市值可能會因此增長好幾倍。
「這取決於公司當下的交易動機。」康雁稱,「如果你認為私有化可以讓你更好地集中核心業務,那麼公司可以趁此機會做中長期的打算。如果私有化僅僅是因為股價太低喪失了融資功能,那麼你面臨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另一個市場將股票賣的更好。」
這種交易型的私有化,面臨的是另一重挑戰。用徐滬初的話說,私有化後的公司再上市時,必須要對公司的歷史有一個回顧和交代。
「你一定要講一個非常好的故事,如果這個故事不好,就會對再度上市產生很大的影響。」換言之,公司再度上市時,消費者和投資者對它的要求會更加苛刻,如果沒有一種更好的盈利模式,便會對定價產生影響。
「這其中的風險很大。」徐滬初表示,「如果純粹從財務角度出發而退市,將來就很難有故事可講。而一旦涉及戰略意圖,大家便會以期待的心情對待公司的再度上市。從這個角度看,盛大和阿里都已經把後面的故事鋪墊好了。」
博弈私有化
據統計,2011年間,共有20餘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宣布或已經完成私有化退市,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2011年中國企業在美IPO22億美 元的總融資額。關於私有化背後的邏輯和利益鏈條,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夥人康雁,博斯咨詢公司全球合夥人徐滬初提出了他們的見解。
《21世紀》:對企業而言,應該如何選擇私有化的時機?
徐滬初:要看兩方面,一是戰略,二是成本。譬如,阿里巴巴需要重新梳理、整合旗下的業務,形成強有力的業務鏈。盛大也存在這個問題,即怎麼把業 務整合起來打造所謂的娛樂帝國,這些都是從戰略層面考慮的。第二要看資本市場的表現,是否給這些公司提供了私有化的契機。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形成了 第一次大規模私有化退市潮,當時美國股市蕭條,公司股票價格大跌。1997年以後的香港市場以及2000年左右的日本市場發生了很多私有化的案件,也是因 為前者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後者股市長期低迷。這都是和宏觀經濟衰退相關的。
康雁:這裡面主要反映了一個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需求。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股東回報的概念是根深蒂固的。企業的年報基本上傳遞的是一個增 長的回報的信息,否則你就會面臨資本市場的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股價,如果企業不能為股東創造長期的價值,那麼股價就會下跌;二是機構投資 者會對董事會形成一種壓力,會要求管理層作出對股東利益有利的舉措。這里就形成了資本市場、投資者代表和管理層之間的博弈。當管理層發現資本市場對企業發 展形成了制約,就會面臨私有化的選擇。
《21世紀》: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上市之後的融資成本會大於收益?
徐滬初:這要分為四個方面看。首先是運營成本的增加;第二,企業的治理結構要符合規范,也會面臨大量的成本;第三,企業上市後在某種程度上變得 透明了,但決策的效率下降了,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里,效率是很關鍵的,這實際上也是成本增加的一個方面;第四,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對外界披露得很清楚, 那麼競爭對手一眼就可以從中判斷出你的運營狀況,對企業形成威脅,這也是潛在的成本。所以它不完全是財務意義上的東西。
康雁:融資成本是否大於收益,取決於你以什麼樣的價格去賣公司的股票。比如管理層通過對未來的預期,通過與同行業的企業做市盈率的比較等,發現 股票價值30元,但實際價格只有20元,那麼相當於每發行一股就賠10元,這是非常高的融資成本。而說到監管,這只能是一種隱性成本,這種成本只有在你本 身運作不規范,有硬傷的時候才會成為成本。
《21世紀》:如果要啟動私有化,管理層應該如何去制定比較合理的回購價格?
康雁:這實際是企業與資本市場的博弈。一般說來,如果你的股票散戶持有的比較多,相對來說你可以給出一個相對高的溢價讓散戶將手中的股票拋出。 如果你的股票在機構投資者手中比較多,那麼你可能要看看這些機構投資者的結構。大的機構投資者你可能需要一對一地和他談,或通過中介機構去達成一些交易的 妥協。之後,再對一些散戶進行要約收購。
徐滬初:這要從兩方面看。首先,你要對股價在未來幾年的走勢有一個預測,然而判斷投資者如何看待企業的價值,再與其進行溝通談判;第二,你要結 合資本市場的大背景,如果市場持續低迷兩三年,投資者投資股票實際也沒有得到增值,那麼你的出價可以低一些。如果剛好這兩年市場有一個快速增長,那麼你的 出價肯定要高。
《21世紀》:這種博弈的過程中,有什麼技巧嗎?
康雁:中介機構即投行經常會用各種各樣的技巧,比較簡單的是,你要讓投資者更加悲觀地看待你的未來。如果他們認為公司未來增長很快,他們就不會 賣。你要告訴他們如果現在不賣他們以後就沒有機會賣了,而且要讓投資者相信這個價格是合理的。另外,你要讓他知道如果他現在不賣,其他股東都集中賣了以 後,他最後賣是最吃虧的。類似於這樣的一些處理方式,都是投行非常擅長運作的手段。
⑧ 中銀絨業和世紀華通對盛大游戲的股份爭奪何時休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中銀絨業和世紀華通對盛大游戲的股份爭奪何時休?
盛大游戲曾於2015年11月18日晚間發布消息稱,當天召開的股東大會,最終投票通過私有化協議。預計將在當月最終完成私有化交易,屆時盛大游戲的股票將從納斯達克退市。當外界幾乎認為歷時兩年的盛大游戲私有化終將落幕,盛大游戲卻迎來了新一輪內斗高潮。
繼相關投資機構在三地法院起訴寧夏中銀絨業國際集團(下稱「中絨集團」),曝出盛大游戲私有化份額被侵佔糾紛,12月29日盛大游戲私有化財團Capitalhold Limited(下稱「凱德集團」)在銀川召開股東會被香港高院的禁制令緊急叫停。盛大游戲的前兩大股東,中銀絨業和世紀華通對盛大游戲的爭奪浮出水面。
跌宕起伏的內斗,顯然讓盛大游戲的回歸A股之路再添變數。據接近盛大游戲的資本人士透露,在此之前,盛大私有化也曾一度因為資金問題陷入僵局。但以目前業內對於游戲公司回歸的熱炒,以及巨人借殼回歸的高估值帶動效應,身為老牌游戲公司,盛大游戲很容易成為哄搶對象。「快走到最後一步,誰都不想輕易撒手。」
誰動「手腳」
上海顥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訴中絨集團及其法定代表人馬生明一案,揭開了盛大游戲私有化亂象的一角。
管中絨集團方面申請終止了原定於2015年12月28日召開的民事庭審,但據之前投資人向媒體曝光的起訴狀陳述:與中絨集團簽訂協議,通過作為LP加入合夥企業的方式出資參與由中絨集團牽頭的盛大游戲私有化交易。但在私有化成功後,中絨集團單方面下調、退還、甚至拒絕投資人的出資份額,將本該屬於投資人的利益拱手讓與他人。統計相關七份起訴狀披露信息,投資人在盛大私有化中原本擁有共計21.45億元的份額。經中絨集團「調整」後,僅剩4.78億元。
身為盛大游戲目前的第一大股東,中絨集團深陷一系列風波之中。中銀絨業發布公告稱,確已收到上海顥德和寧夏曉光的訴訟。30日發布公告,承認銀川市公安局對中絨集團實際控制人馬生國涉嫌合同詐騙立案偵查。但頗為戲劇性的是,12月29日,銀川市副市長、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郭柏春在銀川會見了盛大游戲董事長張鎣鋒,被傳遭寧夏警方刑事立案的中絨國際董事長馬生明、實際控制人馬生國也參加了本次會面。
雖然涉嫌合同詐騙立案偵查,馬生國處於協助調查階段,但據記者從多方側面確認,馬生明、馬生國確實參加了當天的會面,盛大游戲董事長張鎣鋒也在現場。在微妙的事態進展中,上海顥德代理律師接聽記者電話時則以「沒有接到新的授權,不方便講」為由,匆忙掛斷電話。
在資本人士看來,以目前在A股上市的游戲公司來看,盛大算是擁有老牌聲譽的游戲公司,在當年網游黃金年代,如日中天的盛大曾經一度占據網遊行業的頭把交椅,即使之後先後被騰訊、網易超過,仍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鎖定網游第一陣營。
除了老牌游戲公司積累下的業內資源,陳天橋時代實行多面擴張,以及當年盛大文學、盛大游戲在IP資源有一定積累,在如今熱炒IP的情勢下,IP是否有足夠大的用戶群覆蓋,影響力是不是足夠深遠,同時,品牌知名度是不是足夠高,是否有足夠好的商業化空間,都成為考量游戲公司的新標准。
而私有化借道回歸,被認為可能是老牌游戲萌發第二春的契機。日前巨人網路借殼世紀游輪回歸A股的關鍵時刻,退休近三年的史玉柱再度出山,表面上看是重回管理一線,實則對於資本市場注入強心劑的用意更深。
當年長期處於第二陣營的巨人網路借用回歸上演估值暴漲,盛大背後的資本力量顯然也想利用回歸A股大做文章。
爭奪「盛大」
表面上看,是一系列紛繁蕪雜的連鎖訴訟與糾紛,回到事情本質,則是對盛大游戲股份與回歸A股可預期利益的爭奪。
中概股私有化的浪潮中,很難再有第二家,像盛大游戲這般跌宕起伏。歷經的兩年,6次私有化財團變更。據接近盛大游戲的人士透露,過去的一年多,盛大游戲私有化進程頻繁生變又久拖未決,市場曾多有質疑其私有化成功率的聲音,私有化亦一度遭遇資金壓力。「但最終私有化估值偏低,極有可能為後續的資本運作鋪路。」
身為盛大游戲的大股東,中絨集團和世紀華通矛盾升級更充分地說明這一點。2015年12月29日股東大會,世紀華通搬出香港高院急發「禁制令」叫停,被外界普遍認為是以往被踢的行動。當天的主要議案為一項臨時提議的合並計劃,即由新設立的Ningxia Parent Limited、Ningxia Merger SubLimited與凱德集團進行合並。上海礫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世紀華通一致行動人)對外表示,合並計劃相當於將盛大游戲資產變相轉移給中絨集團新設立的空殼公司Ningxia Parent Limited。
≥中銀絨業公告顯示,盛大游戲私有化財團共有9個持股平台,中絨集團實際控制其中四個平台,累計持有盛大游戲221,275,697股,占盛大游戲股份總數的41.19%,占盛大游戲表決權總數的46.66%。而世紀華通方面,華通控股、礫游投資及東方證券共同設立的礫天投資、礫華投資、礫海投資,組成了「礫系基金」,通過出資63.9億元收購華盛BVI、通盛BVI、上海海勝通投資有限公司三家公司100%股權,讓世紀華通間接持有盛大游戲43%的股權。但世紀華通所持有的股份投票權卻偏低,僅有略超16%的投票權。這也是世紀華通被懷疑可能被排擠出局的重要原因。
而據相關人士透露,中絨集團和世紀華通爭奪盛大的矛盾實則由來已久,雙方都表現出相當的排他性。之前亦曾有消息傳出,私有化之後的盛大游戲極有可能與國內一家知名手游公司整合,重歸A股市場。中國手游一度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與盛大游戲完成整合的手游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配件的世紀華通被認為是背後的動因。據世紀華通之前公開發布的消息顯示,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等方式收購中國手游100%股權,而另一家積極參與私有化的公司正是盛大游戲。
當記者針對股東之間的激烈內斗向盛大游戲求證,盛大游戲則體現出獨善其身的意味。其官方回復稱,作為經營實體,盛大游戲會將更多的精力投注在產品上。
即使如此,爭奪盛大的高潮顯然還未到來。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薛永峰認為,「A股缺乏大體量的游戲公司,盛大游戲憑借長期積累的IP、業內資源或許有不錯的機會。」而前有2014年游族借殼梅花傘,後有2015年巨人借殼世紀游輪連續20個交易日漲停的刺激效應,資本還會更瘋狂。
資料盛大游戲私有化最早於2014年年初啟動,至2015年11月19日正式宣布通過私有化協議,歷時幾近兩年。
盛大游戲私有化進程頗為曲折,買方財團發生了5次股權變更,背後利益糾葛尤為復雜。
2014年1月27日以盛大集團、春華資本為首的財團向盛大游戲提出非約束性私有化方案。
同年4月,完美世界加入私有化交易,並用現金1億元收購了部分盛大游戲股份。同時加入交易的還有 FV Investment Holdings、 CAP IV Engagement Limited。
同年9月,私有化方案迎來第二次變更。春華資本、完美世界、 FV Investment Holdings 和 CAP IV Engagement Limited 四方從買方財團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東方證券、海通證券和寧夏中銀絨業三方的加入。
同年11月,盛大集團將所持有的盛大游戲股份全部出售給寧夏中銀絨業和億利盛達控股。
而後的12月,寧夏億利達以及寧夏中銀絨業同意組成新財團,對盛大游戲進行私有化。
2015年3月東方證券、海通證券又突然宣布重新入局。
2015年6月30日,世紀華通宣布華通控股、上海礫游及「東方資本」共同作為普通合夥人分別發起設立「礫天投資」「礫華投資」「礫海投資」,合稱「礫系基金」,將間接收購持有盛大游戲43%的股權。
2015年11月,盛大游戲私有化協議終於在兩年的輾轉反復中塵埃落定。
希望能幫到你,求採納。
⑨ 盛大游戲的介紹
盛大游戲是中國領先的網路游戲開發商、運營商和發行商,致力於打造中國乃至全球領先的網路游戲平台連續多年贏得金翎獎、金鳳凰獎等重量級行業獎項。盛大游戲包括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MMORPG)、高級休閑游戲、網頁游戲、社交遊戲和移動互聯網游戲等70多款差異化游戲產品。2014年11月,張鎣鋒任盛大游戲代理CEO,董事長兼任薪酬委員會、企業發展與財務委員會主席。12015年4月4日,盛大與凱德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達成19億美元的最終私有化交易協議。盛大游戲從納斯達克退市,成為一家私人控股企業。
⑩ 盛大得消息新聞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4日消息,盛大游戲(Nasdaq: GAME)周五宣布,已與Capitalhold Limited及其全資子公司Capitalcorp Limited簽署了一項協議和並購計劃。
根據協議,Capitalhold將以每股普通股3.55美元和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 7.10美元的現金代價收購盛大游戲,每股ADS代表2股A類普通股。該交易對盛大游戲的估值為19億美元。這一收購價較2014年1月24日(盛大游戲在2014年1月27日宣布接到私有化提議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前30個交易日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Volume Weighted Average Price)溢價46.5%,較前60個交易日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溢價53.8%。
根據協議,這筆交易的收購現金將支付給盛大游戲普通股和ADS的持有人。每股普通股和ADS報價分別較2014年1月27日私有化提議中的最初3.45美元和6.90美元溢價大約2.9%。
在交易按協議完成後,Capitalhold將由下列買家集團實益擁有:i)寧夏億利達;ii)寧夏中銀絨業;iii)東方鴻泰(香港);iv)東方弘治(香港);v)豪鼎國際;vi)寧夏Zhengjun Investment;vii)寧夏Silkroad;viii)寧夏Zhongrong Legend。
自協議簽署日起,買家集團總計實益擁有大約75.7%的盛大游戲已發行和流通普通股,代表90.7%的投票權。Capitalcorp將與盛大游戲合並,成為存續公司以及Capitalhold的全資子公司。
買家集團打算利用寧夏Zhengjun Investment、寧夏Silkroad、寧夏Zhongrong Legend或其附屬公司提供的現金資助為這筆私有化交易注資。盛大游戲董事會已經一致批准了這項交易。
盛大游戲預計,並購交易現在預計將在2015年下半年完成,需滿足慣例成交條件,包括獲得擁有三分之二或以上投票權的股東的贊成票。如果交易完成,盛大游戲將成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其ADS將從納斯達克退市。
美銀美林擔任盛大游戲特別委員會的財務顧問,Sullivan & Cromwell LLP擔任特別委員會的美國法律顧問,海問律師事務所擔任特別委員會的中國法律顧問,Walkers Global擔任特別委員會的開曼群島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