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34日均線
34天的移動平均線 MA 可以自己設置 13 34 55 一起稱為 135戰法。
34天的移動平均線其實跟10日、30日的差不多,只不多很多莊家做盤是會刻意去做這幾個時間點的,但是大趨勢是做不出來的,他的本意就是避開莊家的刻意做盤,推後幾天更能看清大勢。
「135」戰法即13日均線、34日均線、55日均線組合系統的簡稱。135均線系統視角獨特,操作簡便,實戰性強。
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藍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30、60日移動平均線,[1] 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在系統里把它們設為5、15、30、60均線。 看K線圖的上方有黃色PMA5=幾的字樣,就是五日均線等於幾的意思。其他的有紫色的10日均線PMA10=什麼的。設定的話雙擊數字就行!數字是幾就是幾日均線,顏色和線的顏色一樣!
❷ 股票中34日線是什麼
34日線是是日K線的一種,顯示股市34天的行情。
日K線是根據股價(指數)一天的走勢中形成的四個價位即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繪制而成的。收盤價高於開盤價時,則開盤價在下收盤價在上,二者之間的長方柱用紅色或空心繪出,稱之為陽線;(收集整理)其上影線的最高點為最高價,下影線的最低點為最低價。
收盤價低於開盤價時,則開盤價在上收盤價在下,二者之間的長方柱用黑色或實心繪出,稱之為陰線,其上影線的最高點為最高價,下影線的最低點為最低價。
日K線圖就是將每天的K線按時間順序排列在一起,反映該股票自上市以來的每天的價格變動情況的K線圖。
注意事項
1、錯誤率高
市場的變動是復雜的,而實際的市場情況可能與我們的判斷有距離。從經驗統計的結果中可以證明用K線組合來研判後市的成功率不是很高。
2、其他方法
用其它分析方法已經作出了該買還是該賣的決定之後,才用K線組合選擇具體的採取行動的時間和價格。
3、調整
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改、創造和調整」組合形態組合形態只是總結經驗的產物,如果一點不變的照搬組合形態,有可能長時間碰不到合適的機會。要根據情況適當地改變組合形態。
❸ 求通達信回調到34均線公式
ref(EVERY(c>ma(c,34),N),1) and c<ma(c,34)
其中N是參數,可按需要進行設置
❹ 通信達編寫99天內,碰到30天均線,回調N天後突破30天均線的選股指標
XG:BARSLAST(H<MA(C,30)*0.98 AND REF(CROSS(H,MA(C,30)*0.98),1))>1 AND BARSLAST(H<MA(C,30)*0.98 AND REF(CROSS(H,MA(C,30)*0.98),1))<99 AND REF(HHV(H,BARSLAST(H<MA(C,30)*0.98 AND REF(CROSS(H,MA(C,30)*0.98),1)))<MA(C,30),1) AND CROSS(C,MA(C,30)) AND V/REF(V,1) AND C/O>1.05;
❺ 求 通達信選股公式,股價縮量回調至20日均線上下的,可以下破均線。可以多周期用 謝謝老師。
REF(C,1)>REF(MA(C,20),1) AND L<MA(C,20) AND V<REF(V,1) AND V<REF(V,2);
通達信選股公式
股價縮量回調至20日均線上下的。
輕松學會用通達信軟體編專寫公式和指標1-13 我自己寫的,來捧捧屬場吧。
https://kuaibao.qq.com/s/20190111A1I1S900
❻ 通達信漲停回調到30日均線的選股公式
T1:=C>=REF(C,1)*1.095 AND C>=H;
T2:=BARSLAST(T1);
T3:=L<=MA(C,30) AND C>=MA(C,30);
COUNT(T3,T2)=1 AND T3 AND T2>=5;
❼ 「135」戰法即13日均線、34日均線、55日均線組合系統的簡稱。135均線系統視角獨特,操作簡便,實戰性強!
你這個是是什麼意思?不會用還是怎麼的??短線+波段操作系統!!中波根據三十四,大波五十五, 強勢回檔回調根據十三日,,破位出具,等待會找三十四是否支撐!,地位K線站上三十四日線關注強度,三十四日彎頭向上可適當跟進, 根據當時大盤情況題材熱點操作
❽ 股價縮量回踩34日成本均線選股指標
n:=2;
m34:=ma(close,34);
value_a1:=every(close<=ref(close,1),n);
value_a2:=ref(value_a1,1) and close>=ref(close,1);
value_a3:=between(abs((close-m34)/m34*100),0,1);
value_a4:=ref(vol,1)/vol>1;
value_a:value_a2 and value_a3 and value_a4;
N值可自復行制調整,效果如下圖:
❾ 為什麼成本均線取5日,13日,34日
成本均線在計算中考慮了成交量的作用,可以真實的反應最後的持股人的成本。5
日、13日、34日成本均線分別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場平均建倉成本。如某日13日成
本均線為10.2元,表示13日以來買入該只股票的人平均成本為10.2元。無限長的成本均
線則表示市場上所有的股票的平均建倉成本。
成本均線比用移動平均線作為一段時間的平均成本要准確,所以比移動均線的表現
要好。比如,成本均線的多頭或空頭排列相當穩定,在行情沒有反轉之前,出現的假交
叉要比移動均線少得多;成本均線表現出明顯的支撐和壓力作用,尤其是34日成本均線
和∞成本均線,其支撐壓力作用更為明顯。34日成本均線有較好的支撐和壓力作用,中等力度的回調一般都無法突破34日成本均線。短期成本均線隨價格波動比較明顯,支撐和壓力作用減弱,但比較起來仍比同
時間的移動均線的表現好。
❿ 求通達信一個創歷史新高後回調到30天均線公式(短線選股)
回調30天均線,陰線買公式-------歷史新高沒價值
a1:=(close-ma(c,30))/ma(c,30)*100>0;
a2:=COUNT(a1,3)>=3;
a3:=abs(c-ma(c,30))/ma(c,30)<0.005;
a4:=c-ref(c,1)<0;
a5:=c>=ma(c,30);
a2 and a3 and a4 and 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