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著名的投资银行有哪些
1.高盛GoldmanSachs(按排名顺序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投资银行,由GoldmanSachs先生创办于年。
高盛以其浓厚的企业文化著称,在100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坚持投行主体战略,很少涉足商业银行、零售经纪等领域(但并非完全不涉足),是华尔街投行之首。
(1)投资银行大师网站扩展阅读:
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s) 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主要有四种:
一是独立型的专业性投资银行,这种类型的机构比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有各自擅长的业务方向,比如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业银行拥有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其他投资银行,参股或建立附属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比如汇丰集团、瑞银集团;
三是全能型银行直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欧洲,银行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商业银行业务,比如德意志银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兴办的财务公司。在中国,投资银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等。
参考资料:投资银行-网络
⑵ 哪家股票证券公司的软件是用博易大师的
有期货业务的券商就会使用博易大师
⑶ 优秀的投资银行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优秀的银行投资家应该具备一些主要的金融知识,我觉得金融知识过硬,肯定回是一些理论知识上面答的加持,我觉得这些理论上知识上面的知识是有一定要具备的,然而你一定也需要一定要实践素质,具有一定的实践素质也是特别好的,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
⑷ 投资大师是哪个证券公司
什么是投资银行?什么是证券公司?什么是证券公司投行部?
什么是投资银行?什么是证券公司?什么是证券公司投行部?很困惑。在网上看到国泰君安债务融资部是设在大投行下的专门从事债务融资的部门,感觉很混乱。一会证券公司是投资银行,一会又出来个证券公司投行部,一会又出来个证券公司债务融资部是设在大投行下的专门从事债务融资的部门,又有什么固定收益部。本人非金融专业的,希望懂行的知友给解惑。本人理工出身(医药方向),现在在上交大读硕士,利用空余时间在考cpa和学习财务知识,毕业后想进入证券公司投行部(本人暂时理解的概念),可以做医药类企业这块。我理解的证券公司投行部就是帮助想要上市的企业上市(直接的说)。为了毕业后能顺利进入证券公司,像我这样的情况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学习知友分享经验。
查看问题描述
关注问题写回答
37 个回答
金融先生-Frank
金融先生-Frank
不喜欢金融的艺术家不是好教育者
进入正文前,有几个地方需要大家先明白一下。
1、公司的岗位设置并不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是固定的,岗位会根据市场、政策、公司管理层而改变,甚至在危机前后也会发生更换。我们对比一家投行2011年和2014年的公司结构就能看出,岗位是流动的。所以下面的文字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并不能直接照搬到所有公司。
图片是取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高盛2011年10-K和2014年10-K的公司结构图
2、公司业务不同最终导致岗位结构也会不同,摩根大通管理JP Morgan和Chase,他的部门设置肯定与Goldman的传统投行不同。虽然同处一个行业,做一样的事,但每家公司都有他们自己的企业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公司,任何事情都不要死板的去看。
JP Morgan Chase 和 高盛的架构对比
3、中国企业的整体发展是复制部分国外模式,然后滋生出适合中国特色的新结构。所以你能看到中国企业有外国公司的影子,但有不全然是。比如中国券商有投行业务,中国商业银行也有投行业务。所以很多人会不太理解为什么我要这么写,毕竟我不是在写行业网络全书。
外国投行与中国券商/银行投行业务对比
4、写这文章的初衷并不是要建立一套严密的体系,而是为了给对投行充满梦想的新人做一个参照。涉及到的数据工资可能会因为时间问题产生变化,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工资变化幅度很大,如果你真的需要了解非常细致的内容,还是需要自己动手去查更多信息。
最后!笑傲江湖里风清扬说:剑术之道在于行云流水,要记住一个「活」字!同样的话我们也能适用今天的职场。
⑸ 华尔街是哪里,华尔街大师是指什么人,哪些人,例如
华尔街(wall street)
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长不超过一英里,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荷兰统治时,在这里筑过一道防卫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因而得名。 这里是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管理处,成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的中心,一般常把华尔街作为垄断资本的代名词。垄断资本从这里支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华尔街成了美国垄断资本,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在其东北角矗立着古老国库的分库大楼(现为陈列馆),是在华盛顿发表就职演说的地点修建起来的。
我去过两次华尔街,第一次是以游客的身份。那是傍晚时分,天上下着瓢泼大雨,雨水不停地倒灌进华尔街地铁站,连铁道上都满是积水。所幸大雨不久就停了,我就小心翼翼地绕过积水,慢慢走上百老汇与华尔街的交界处,抬头就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
现在,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这条街又短又窄,街口设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进行翻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积水。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如临大敌地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他们的头顶是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除此之外,这条街上的人似乎都是游客,从他们的着装和神态就看的出来。路边的橱窗并没有写着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反而贴着咖啡馆和健身俱乐部的广告。除了德意志银行,我在这里没有发现任何一家投资银行的名字,更不用说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了。
总而言之,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荒废的商业区,几栋陈旧的摩天大楼,以及许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在已经不允许游客进入了,所以华尔街的旅游价值也残存无几了。
后来我又去了一次华尔街,这次不是去观光,而是到三位一体教堂听牧师讲道。这个教堂的建筑非常独特,一砖一石都值得仔细观赏,外面的花园里还有著名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墓。几步之外就是喧闹的街道,各种车辆日夜不息的经过,反而更加衬托出教堂本身的神圣与静谧。据说,在华尔街还没有沦落为旅游胜地的时候,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们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这里做祷告,然后再回到证券市场的血腥绞杀中去。
早在二十年前,许多金融机构就已经离开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城区去了。华尔街附近挤满了古旧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也像蜘蛛网一样难以辨认,实在不太符合金融机构扩张业务的需求。“911”事件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周围的格局,有些机构干脆离开了纽约这座危险的城市,搬到了清静安全的新泽西。现在,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之外,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或基金把总部设在华尔街。在著名的“华尔街巨人”中,只有高盛和美林还坚守在离华尔街不远的地方,其他巨人都已经搬迁到洛克菲勒中心、时代广场或大中央火车站周围的繁华商业区;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经在曼哈顿中城区购置了新的豪华办公室,不久就要彻底离开旧“华尔街”了。
但是,人们宁愿把这一切称为“华尔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人们阅读的仍然是“华尔街日报”;在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仍然关心着“华尔街的态度”;在大洋的另一侧,企业家们的最高梦想仍然是“在华尔街融资”。无论地理位置相隔多远,人们在精神上仍然属于同一条街道——在这条街道上,所罗门兄弟曾经提着篮子向证券经纪人推销债券,摩根曾经召开拯救美国金融危机的秘密会议,年轻的文伯格曾经战战兢兢地敲响高盛公司的大门(日后他成为高盛历史上的传奇总裁),米尔肯曾经向整个世界散发他的垃圾债券;在这些神话人物死去几十年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君临纽约上空,附身在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经纪人或基金经理的身上,随时制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话。这就是华尔街。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共同基金主管共进晚餐。他已经在华尔街工作近三十年,两鬓却没有一根白头发,话语里还透着年轻人一样的热情与自信。他一边喝着白葡萄酒,一边兴致勃勃地回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当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浦东还没有一座高楼,现在它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接着,他提到自己曾在台北出差的时候与纽约的证券分析师召开电话会议,当时台湾时间还是凌晨4点,窗外台风大作,整个酒店似乎都要倒塌下来,“那滋味可真令人永远难忘!”他大笑着总结道。
在谈到许多工作话题和政治话题之后,我问他:“你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The Street Addicted)吗?”我这样问是有所指,CNBC有一个著名的证券分析节目,主持人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他写了一本非常自大的书,名字就叫“华尔街瘾君子”,也就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每次我看到他的电视节目,就觉得他像个野人,拿着一只香蕉跳上跳下地怒吼着,用尖锐甚至粗俗的语言喊出他对证券市场的看法,那种表情简直可以让好莱坞的所有喜剧明星黯然失色。许多人告诉我,这家伙是个彻底的疯子——不过大家还是喜欢看他的节目,分析师尤其爱看,他们觉得这个华尔街瘾君子真是个了不起的超级智者。在这里,瘾君子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我面前的这位基金主管非常愉快地说:“是的,我就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华尔街真够劲。你知道,在这里,这么多富有才华的人在处理这样巨大的财富,他们创造着效率,也赚取着金钱;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这一切都很有乐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动的语气继续说道:“每天早晨,是什么在支撑人们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无穷无尽的资产,去为那些企业融资呢?如果你不热爱华尔街,你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所以唯一能够做出伟大事业的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华尔街从事的一切工作,对这种人来讲都如此有趣,以至于无论多么繁重的工作,都不觉得累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愿意做华尔街瘾君子。我以此为荣。”
这是我听过的对华尔街最崇高的赞颂。从前,我曾经听许多人讲过他们对华尔街的态度:赞许的态度,憧憬的态度,不屑的态度,乃至仇恨的态度。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华尔街:“在华尔街,即使资历最浅的金融专业人员,都可以拿到6万美元以上的年薪,这就是它令人仰慕之所在。”噢,或许是这样的,在许多人看来,薪水是唯一令人仰慕的因素。我还记得在回答某家投资银行的招聘试题的时候,一个朋友毫不犹豫地写下:“我愿意加入贵银行,主要原因是我想赚一大笔钱。”她当然不是在开玩笑!那时,谁听说过“华尔街瘾君子”这个褒义词呢?谁能想象有人竟然会如此发自内心地热爱华尔街?
在华尔街,我看到年过六旬的投资经理仍然怀着饱满的精神研究新的行业、新的市场;我看到资深分析师一边吃着简单的午餐,一边读着像砖头一样厚的报告,甚至忘记了吞咽;我看到年轻的交易员在下班之后的Party上仍然在热烈地讨论交易策略,他们的脸上的笑容如此自然。国内的金融界并不是这样的。整个亚洲的金融界都不是这样的。我最好的朋友曾告诉我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在金融界苦熬几年,赚到足够的钱,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难道金融不是你喜欢的事情吗?”我困惑不解地问他。“当然不是!”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和所有人一样,我学习金融,并且希望从事金融,只是为了赚许多许多的钱。难道你不是这样吗?”
难怪华尔街能够一直统治着世界的金融界。难怪华尔街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们一直代表着金融创新的最高水平。因为在这里,银行家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不仅是因为完成任务的压力,也是因为热情;分析师每天阅读几百页研究报告不仅是为了拿到自己的薪水,也是因为兴趣;交易员每天打几十个电话、输入上百个交易指令不仅是为了应付老板,也是因为他们喜欢交易。总之,这里的人们对华尔街上了瘾。我还记得自己的老师,一位曾经担任某家著名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的纽约人的话:“当我刚开始做债券交易员的时候,每天12个小时盯着屏幕,追随着债券利率变动的轨迹。我知道对于一个不喜欢债券的人来说,这份工作有多么枯燥;但是我喜欢。所以我根本不觉得这是一种折磨!”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个华尔街的瘾君子。
从早晨7点到晚上12点,在华尔街(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称谓)的每一个金融机构办公楼里,灯光都不会熄灭,电脑都不会关闭。在所有人都已安然入睡的时候,外汇交易员在聚精会神地做着某个遥远市场的大宗交易;在所有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分析师已经喝着浓浓的咖啡,开始举行例行晨会;在所有人都在与家人欢度周末的时候,投资银行家正在三万英尺高空的机舱里奔赴某一个新兴国家,准备星期一和他们洽谈IPO问题——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工作,也是生活和爱好。华尔街的王牌对冲基金经理会对着CNBC的镜头大叫:“我对这一切都上了瘾!”
附带说一句,当我喝完最后一杯酒,准备回家睡觉的时候,那位基金主管告诉了我一个他最喜欢的告别的方式(同时也可以用在见面的时候):两个人的右手各自握成拳头,坚定不移地互相撞击,如此反复几次,再挥手离去。“早先,这个动作代表‘成交’;现在,它的含义是‘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坚定不移’!”在临别之前,他微笑着说。
我同意他对华尔街的看法,也希望在若干年之后,我们的看法一样坚定不移。无数对华尔街上瘾的人组成了金融界——无数的财富在这里融合沟通,无数的资产在这里配置交易,无数人在这里辛勤劳动,从事他们为之上瘾的世界。无论如何,愿华尔街能够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恰恰相反。
⑹ 请问中国有哪些投资银行
、中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不过大多数银行有投资银行业务
2、中国的证券公司具有部分投资银行功能
3、据说建设银行银行未来就走投资银行之路
4、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
行,中国建设银行,摩根.斯坦丁是他的大股东
5、中国各大银行都开展了投资银行业务
6、投资银行是中国部分银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关网站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http://www.cicc.com.cn
投资银行在线
http://www.investbank.com.cn
中国投资银行网
http://www.cib.net.cn
香港投资银行网
http://www.008hk.com/index.asp
附:
我国的投资银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全国性的,第二种是地区性的,第三种是民营性的。
全国性的投资银行又分为两类:其一是以银行系统为背景的证券公司;其二是以国务院直属或国务院各部委为背景的信托投资公司。地区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省市两级的专业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以上两种类型的投资银行依托国家在证券业务方面的特许经营权在我国投资银行业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第三类民营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一些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他们绝大多数是从过去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和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起来的,并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在企业并购、项目融资和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正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领域的又一支中坚力量。
⑺ 国际上有哪些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 Corporate Finance) 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
2015年以市值排名世界前十大投资银行
1.花旗集团
花旗集团于1998年由花旗公司及旅行家集团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是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信用卡发行量约6000万张。
2.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业务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公司在投资银行、消费者金融服务、小型企业及商业银行服务、金融交易处理、和资产及财富管理等领域享有领先地位
3.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国际性金融服务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投资银行、证券、投资管理以及财富管理等。摩根士丹利是最早进入中国发展的国际投资银行之一,多年来业绩卓越。在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61位。
4.瑞士联合银行
瑞士联合银行1998年由瑞士联合银行及瑞士银行集团合并而成。 2001年年底总资产1.18万亿瑞士法郎,资产负债表外管理资产超过2.0万亿瑞士法郎。2002年净利润35亿瑞士法郎。
5.瑞士信贷银行
瑞士信贷银行是瑞士信贷集团的投行部,瑞士信贷集团成立于 1856 年,此后逐渐从一个主要以瑞士基础设施和工业建设与扩建提供融资的开发银行。
6.美林银行
是世界最大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目前,美林集团在世界超过40个国家经营,为个人、机构投资者和政府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7.德意志银行
德意志银行股份公司是德国最大的银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总部设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德意志银行拥有资产超过9960亿马克,约为人民币42000多亿元。
8.高盛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
9.巴黎国民银行
法国巴黎银行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全球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获标准普尔评为全球四大银行之一。集团业务遍及全球逾85个国家,于企业及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服务,以及零售银行三方面均稳占重要位置。
10.德累斯顿银行
成立于1872年,总部位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德累斯顿银行是德国的与德意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并列的三大银行之一,世界500强之一。2001年并购WassersteinPerella&Co.,组建成其投资银行部门。
⑻ 如何去投资银行
如果是在校的本土本科或者研究生,专业是经济类的,出身名校,则可一般先通过申请其SUMMERINTERNSHIP来达到进入之目的,当然也存在不少未有实习直接通过招聘进入的例子。经济类包括但不限于金融,财务管理,会计,企业管理等,名校一词比较模糊,也容易引发争议,姑且以过去有过成功进入三大的例子为标准,大致包括(由于信息来源有限,可能存在遗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CEIBS,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这是因为国际投行有限的HEADCOUNTS决定\u001F如果是学习法律出身,直接进入投资银行的话,在缺乏背景等只凭借自身的专业水准的话,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在筛选第一轮简历的时候,专业的限制是一不利因素。那么作为法律专业的在校学生,想进入该三大,可能的办法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通过提高在校本科GPA,同时毕业后争取进入一流的外资企业工作,工作3-4年直接考GMAT,报考美国,英国名校MBA或者法国HEC,INSEAD商学院等或者是中国的著名商学院比如CEIBS等,这些商学院进入三大的比例是很高的;没有经济实力读MBA,可考虑读PHD,最好是名校TOP10(这里并不否认其他学校也有非常出色的人,但毕竟中国大陆学生在美国不象80年代,人数少,象汪朝涌,王仲何等出身二流学校的MA也可以有很好的机会。在机会稀缺的情况下,名校文凭在敲门时管用一点),成功例子比如DAVIDHU,在GS工作。7K;_\u0014q\u0006Hcs-o)Y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进入专业性的涉外非诉讼业务见长的律师行从事资本市场相关业务,比如海问,竞天,通商等争取实际接触并跟几个项目,于此际通过和中介团队的接触,体现你自己的能力,同时完善自己的性格,积累在三大的人脉,做的好的话,可以有机会被邀请去做(但可能性不是很大)或者工作几年后考LLM或者JD。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三大中不少中国大陆过去的人都有JD学位,象李小加等就是。FREDCHANG律师在COLUMBIA拿JD后进入DP,后跳到GS;王仲何是先进的MUDGEROSE,后进入ML,前者虽然做地方政府债券很牛,但毕竟是投行外围业务,但确为不错一过渡。JH的金涛律师也如此,COLUMBIAJD,CGSH后SULLIVAN,接着转入投行JPMORGAN。或者进入比较好的外资所,途径大致同前述。归纳起来,学习法律的同仁想进入三大,建议如下:练好英文,特别是流利规范的表达专业内容(口头以及书面,发音最好专门练习一下,不管选择美音还是英音),这是必备的基本功,否则在面试的时候就等着吃亏吧,而且这种工夫更需要耐心去提高;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知识;在学校学习的努力提高本科的GPA(3。5以上为佳),这是申请JD,MBA等的基础。!2.欧洲的投资银行:比如瑞士一波,华宝,里昂,BNP,德意志,嘉诚等。进入的程序和要求大致同上。比如德意志招聘限于若干院校,重视专业知识。本人堂兄张弘YALE金融PHD,现于瑞士一波NY工作,据说其招聘有独特的心理和性格测试,口语要求倒不类想象中高。瑞银在PKU,TSINGHUA都有招聘会。3.日本的投资银行:野村,大和等,因没有信息来源,故本人无资格评论之4.其他的投资银行:JPMORGAN等。类似三大,JP北京比较青睐UIBE的学生,争取进入实习再求职是比较理想的。B.合资投行\u0011比较活跃的是华欧,长江BNP,海际大和,美林华安(在审批中,总部上海),高盛高华,中金公司。华欧01年招聘的时候侧重基本经济知识,基本英文能力和性格测试(该投行青睐低调务实的人),目前该公司对应届生优先考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具备工作经验的则需要操作经验,看重你做过几个项目(不是辅助性的)。长江BNP去年在几大学校招聘助理,对英文的要求不如外资行高,但其比较重视基本经济知识和诚实的态度(或者说叫知之为知之),笔者一同学面试时问到QFII,壮着胆子胡吹,被当即指出谬误,也因此失去了该职位,但据说该公司公司治理存在问题,内部存在严重之内斗现象。高盛高华校园招聘很低调,没有象三大一样开公开的招聘会,UIBE有一牛人入主,金融专业,各方面均强,英文能力出众。C.国有背景的投资银行.国泰君安,申万,中信,国信,广发,中银国际等。本人MM原供职国泰君安四年,据说法律背景的还是比较受欢迎,政法大学的梅慎实博士和人民大学的查松博士等于收购兼并总部任职,法律部的李忠华是政法大学校友。去年公开招聘研究生若干,于其网站有公布。需要说明的是其收购兼并总部总经理华一风背景极其强大(请谅解因为种种原因,本人不便披露其具体情况),应届生去年有招聘计划。中银国际比较重视英文能力和金融专业水平,面试程序类似外资投行,本人一铁杆兄弟现供职中银国际,背景是上财国际金融硕士,拥有CPA+CFAI,数学十分出色。导师的关系从中也起很大作用。D.民间的投资银行万盟,信中利,联创(属于风险投资公司,姑且算入),亚商,东方高圣,荣正咨询等。学习法律专业的人士如果是具备基本的英文能力和一定的金融知识的话,进入的可能性很大。但需注意由于其大多没有牌照,做的业务游走市场边缘,同时新人在收入上会相对少些,而且前景并不明朗。但假定其业务稳定的话,万盟新人2年后可成项目经理,参与项目并成功后可以从中提若干酬劳,比较吸引人,缺点是福利很少。信中利老板很牛,目前专注VC,投的几个项目比较成功。一.几家投资银行的面试和笔试情况摘要一面大多关于专业和市场,比如十年期国债收益率,minorityinterest出现在那个FINANCIALSTATEMENT中,IRR等,还可能会有类似咨询公司的小CASE。二面比较专业,如期权组合收益,中外利率差异等,还有一些会计和金融问题。2.中金:英语笔试,英语口试,一面,二面。英文笔试会有投资分析和建议类的作文题目涉及专业方面的基本功,口试有看图说故事类的问题。面试中需要准备诸多专业问题,比如现金流估算方法等,还会有WACC,CAPM等问题。\u00183.华欧国际:性格测试占比较大的部分,该机构比较偏爱低调务实的人(这也是很多投资银行的风格,除了象MS等),对于你原先的专业背景不是非常强调,如南京大学一生物本科+经济双学士就顺利进入,目前已经升项目经理,月薪1。2万RMB。\u00034.中银国际:类似中金,比较重视口语,用英文能交流专业是很重要的加分项。二.一点建议\u001F1.英文一定要练好基本功。特别是流利规范的表达自己的专业想法。中式英文很多见,但体会英美人的思维,贴近其表达,就不多见。一口流利纯正的英文是手中的一把利刃。建议平时阅读亚洲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报刊杂志或者上网浏览,也可在各投资银行主页下载PDF格式的英文报告,反复揣摩和模仿其风格和思维。同时,如MS在其网站上会有面试题目等的集中,阅读分析之会有收获。求职的时候,英文的简历和求职信一定要写好,注意格式和行文,可参考哈佛的模版。2.必要的金融知识是基础。本人堂兄推荐如下可于国内获得的书目供参考,虽然都是比较基础的,没有用到太多的数学工具,但对法律人来说,掌握这些已经足够了。米什金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清华英文影印本),法布齐的〈〈资本市场〉〉(中国人民大学英文影印本),人民大学出的台湾金融经典系列里的〈〈投资银行〉〉,深入浅出,很不错。还有就是CFA的几本英文教材,中信出版。对于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看中信影印的一本《运用财务报表进行商务分析和评估》,是HARVARD教授精心之作。国内的相关东东,建议看《企业会计准则》等实务资料。3.国内的〈〈财经〉〉〈〈证券市场周刊〉〉〈〈新财富〉〉〈〈新财经〉〉〈〈商务周刊〉〉杂志,坚持每周翻阅并做笔记,于己有兴趣的业务点或者任何不清楚和明了之处,刻苦钻研相关所有的金融制度,法律制度和英美,香港,中国实际案例以及借助一切条件请教具备丰富经验的业内高手。4.〈〈大交易〉〉(海南出版社2000),经典并购之作;〈〈贼巢〉〉,全景展示米尔肯的轨迹,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华尔街变迁史〉〉,经济科学出版社,沿着历史的长绳温故知新,才可能给我们当下的实践萌生智慧---方师流芳先生语。总结和题外话1.投资银行无关于性,无关于生活。入行有风险,入行需谨慎2.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一本《全球性金融机构求职指南》,很不错,是两个于多家著名投资机构有多年经验的人写就,值得一看。另外许国庆办了个培训,此人经验也很了得,可上其网站一观。这些于业内多年的人精俊杰,至少从话语权,经历,眼界上比本人这个资力经验都很浅的人会高出很多。\u00193.上面说的都是专业角度的探讨。但从投资银行的实际情况看,想在此行业高端有一席之地,实际的说,恐怕背景这些非专业因素起的作用是非常的大,目前不少太子公主们都在投资银行,北京上海都如此。另外,性格和交际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我自己的感受和从一位我很尊敬的师兄那里得来的教导是:许多项目推进到关键时刻,需要投资银行家超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高超的做事艺术。投行业务是艺术,不是科学。与各色人等灵活周旋,同时迅速获取其信任,具备超强的亲和力,低调内敛,是比较典型的做投行人的画面。笔者近距离聆听过王仲何,朱云来,张红力,李小加,孙永红,何迪等业内人士,感觉至少表面上,这群人精都具备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而且待人接物的平和后是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做支撑,是真正的自信。WS有一句名言,做投行就是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