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什么机构
亚洲基础设施的这个投资银行呢,它就是一个投资性银行,专门投资一些机构进行盈利性增长的。而这样的银行他们的要求也很高。
⑵ 亚投行股份按什么原则分配
亚投行股份分配原则是亚洲国家将按亚洲成员国GDP水平共享亚投行75%-80%的股权,其他20%-25%股权根据经济实力分配给亚洲以外的国家。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1] 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业务政策
坚持国际性、规范性和高标准,确保专业运营、高效运作、透明廉洁。亚投行将借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环境及社会框架、采购政策、项目管理、债务可持续性评价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制定严格并切实可行的高标准业务政策。同时,亚投行将避免其他多边开发银行曾走过的弯路,寻求更好的标准和做法,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
投资方向
作为由中国提出创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
业务范围
业务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投入运营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运用一系列支持方式为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振兴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
亚投行虽然办公楼还未建成,但第一个项目已经有了着落 。亚投行成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其中一项就是从北京到巴格达的铁路建设 。
⑶ 亚投行主要投资哪些方面
亚投行的主要投资对象为:铁公机——铁路、高铁——公路——机场。
亚投行是中国倡导成立的,旨在解决亚洲国家基础设计建设融资问题。目前亚洲和欧洲的很多国家都申请参入,发展前景很好。
⑷ 为什么说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一、与中国国家战略配套,承启内外。
2013年,习总提出了两个关乎中华崛起的中国国家战略,这两个战略是中国的全球战略,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这两个战略,目标是要整合欧、亚、非三个大陆,是要惠及欧亚非大路上的每一个人,而且这也是符合欧、亚、非三大洲的战略发展方向的。
要将这两个战略实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运输、通信等沟通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沟通各国,“一带一路”战略就会犹如空中楼阁,不太容易实现或实现太慢,不利于国家战略。要加快建设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资金和领袖国家推动是不行的,自然发展的效率太低。而且,很多国家由于资金、建设能力问题,一时半会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如何加快实施中国的这“一带一路”战略呢?诸如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在中国倡议和主导下出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这些机构将担负起为新兴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发展资金的责任。
有了资金,中国拥有世界上工程能力最强、性价比最高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这种基础建设能力恰好可以借机释放到这些新兴市场。包括高铁、高速公路、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工业能力释放和输出,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所以,亚投行对中国来说有承启内外的战略意义,是国家最高战略的金融投资配套机制。
二、提高中国的资本、工业输出力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拥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中国的GDP已接近美国(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购买力计算的中国GDP已抄美国,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有大量资本可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加快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提高中国的资本输出能力,进而提高中国对世界资源的控制能力。那么,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就能将中国的资本输送到这些新兴国家,提高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经济竞争力。
考虑到中国当前工业能力已开始大规模释放,中国国内已无法完全消化,亟需进行工业产品、工程建设的工业输出,开拓和占领更多国际市场。如果有了亚投行,那么亚洲的很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项目,在中国的推动下就可以顺利成章地拿到。中国输出去的钱,很大一部分又通过制造业和工程输出流了回来。经此一转,中国同时又拥有了境外的投资和商品市场份额,这些将进一步成为中国对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当然,随着投资的深化,考虑到中国的生产能力,新兴市场国家想买的东西基本都能从中国买到,特别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物资。那么,逐渐地,这个体系就可以直接由人民币替代美元。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投资贸易便利,又会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和融合。如此一来,必然能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三、提高中国在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能力,提升中国的经济话语权。
如果亚太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都是中国主导的资本和中国提供的物资以及中国施工建设的,可想而知中国在这些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行区域的加速整合,未来世界经济将不再是个体的竞争,而是区域集团化的竞争。未来,谁拥有的合作集团越多,谁的影响力就越大,当然竞争能力也就越强。在这种大趋势背景下,中国有必要加速主导区域经济整合,提升自己的区域经济影响能力。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对这些区域的经济话语权越大,中国在未来国际经济游戏规则重组中话语权也就越大。话语权越大,也就在未来新的经济游戏规则中能够制定更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规则,中国就将处在世界经济金字塔的最上游的阶层了。如今,中国刚刚从底层进入中层,以中国的能力,完全可以有更大的话语权提升空间,争取更多经济话语权。
四、抢世界银行的“生意”,分美国人的权力。
通过国际机构对新兴市场进行基础建设投资的援助过去是西方的专利,主要由世界银行承担这项职责。但是,由于西方拥有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所以世界银行在对新兴市场基础建设投资时,往往会附加很多利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条件,这样相关贷款过往往会吃不少亏。但是,由于世界银行就那一家,话语权完全由西方掌控,新兴市场国家对此毫无办法,为了得到一些资金,往往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
如今则不同了,中国陆续成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正在筹建的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其实都是抢世界银行的“生意”。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抢“生意”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地给西方出了难题,未来世界银行相比这些开发银行将不再有竞争力。如此下去,美国为首的西方在世界经济中的权力,将会被实际削弱。
五、对冲美国TPP战略。
占豪在自己作品《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中特别阐释了经济进入集团化竞争的趋势,美国正在搞的TPP就是针对中国进行的经济围堵,目标是在亚太构建一个没有中国的、以美国为核心的市场,目的是在经济上孤立中国,遏制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降低中国的经济影响力。
但是,美国搞TPP的隔离中国对亚太相关国家来说可不是好事,因为中国已经是很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国,它们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美国,而且中国市场的潜力远远大于美国。在这种情况下,TPP推广一定程度上会遇到困难(日本迟迟不签就是这个原因)。但是,美国拥有超强的军事能力和超强的政治活动能力,如果三者合力,虽然说封闭中国无法实现,但对中国经济显然会有较大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仅仅用自贸区的手段、仅仅是简单的双边贸易是不够的,还需要用更多手段将亚太国家融入到大中华经济圈。那么,对这些国家来说,什么最有吸引力?显然是能大大改善这些国家经济基础面貌和提高民生的基础建设。
如此,中国在战略上辅以“一路一带”的大战略,给这些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同时还给其提供从资金到建设的全方位服务,如此自然会对冲TPP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也必然可以让美国试图孤立中国的TPP战略功亏一篑。
六、统合国际社会经济战线,争取国际资本与中国的合作,提高中国资本号召力。
未来世界,哪个国家争取到更多资本,哪个国家能掌控更多的资本,哪个国家就是世界的王者。如今,全世界都在争取国际资本,美国制造加息预期,准备明年加息是为什么?目的就是吸引国际资本进入美国投资,制造美国的经济繁荣。中国为何进行更大幅度的市场化改革、开放更多领域给资本投资、创立混合所有制经济新模式?目的还是吸引国内国际资本继续投资。中国一直在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市场潜力,也是为了促进国际资本进入中国投资。
亚投行虽然不是将资本吸引到中国国内,但却是吸引到中国主导的平台上,在中国自己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也吸引更多国际资本一道,和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基础建设投资。这些投资在中国创立的平台上,就能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服务,就能将这些资本纳入到中国主导的平台上,增加的将是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和号召力。譬如,像中东的科威特、阿曼、卡塔尔,都是有资本的国家,还有亚洲的新加坡,将这些国家的资本纳入到中国主导的平台上运行,显然战略上有利于中国。当然,这些投资还能带动中国的工业、资本输出,还能促进人民币的国家化以及国家战略的实现,好处多多。
⑸ 联系结合"一带一路,亚投行"来谈谈怎么理解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互利共赢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妥善把握国际国内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通过参与多边机制和双边渠道,不断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妥善处理同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在深化合作中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以自身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又以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必须努力解决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南北差距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继续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南北对话,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必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趋势,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已经难以满足各国发展的要求,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进程启动,我们要抓住这些积极动向,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成为一些国家推行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符合我国发展利益,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应该成为我们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
⑹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业务定位
在坚持经济全球化中的民族主体性,把农村生态城镇化与城市生态化作为国内新经济增长点与稳增长结构、作为消化我国过量外汇储备与过剩产能的主渠道的前提下,定位 “一带一路”建设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人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球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中,设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性质、结构、功能与运作模式 。
发端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宣告了旧的以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体制的破产,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主导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亚投行就是为这必然性开辟道路的平台。在全球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亚洲地区设立区域性投资银行,通过多种直接投融资手段与途径牵头组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有效疏导化解全球游资、使全球游资转变为社会生产力,挤掉全球经济泡沫、使全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从不对称复归对称,促进全球金融体制改革、使全球金融体制由间接投融资为主导转变为直接投融资为主导、消除全球金融危机根源的重要途径。中国发起设立亚投行的宗旨,应该是通过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平台引导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促进国内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此,中国决不可以放弃亚投行的领导权与主导权。中国对亚投行的领导权、主导权、对亚投行机制设计运行规则的制定权除了来源于策划倡议筹建组织权与控股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事安排优先权以外,最主要的来源于比其他国家优越的对亚投行的理念、定位、机制、运行模式的顶层设计。中国对亚投行的顶层设计不能仅仅强调与国际惯例国际标准接轨,而应着眼于与国际潮流、历史趋向合拍,因此是对现有国际金融机构优缺点的扬弃,并且在运作实践中证明优于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使亚投行成为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制的模本,而不仅仅是对现有国际金融机制的一种补充。建立新机构,制定新规则,引导新潮流,示范引导形成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世界金融新格局,在帮助重建世界金融新体制、使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树立我国的大国风范,确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地位,应该是我国创立亚投行的真正出发点。
⑺ 亚洲投资银行建立对中国哪些行业有影响
亚投行的主要方向是满足亚洲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互联互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据了解,亚投行成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其中一项就是从北京到巴格达的铁路建设。
毫无疑问,亚投行的成立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首先解决的就是外汇储备冗余和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那么,国内受益的行业将会有哪些?
首先受益的将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亚洲国家中包括东盟地区、南亚地区和中亚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对铁路、公路、港口、基础、通信等基础设备需求巨大。而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也已经是首屈一指。
所以,包括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电力油气、铁路设备、物流装备、能源装备、工程机械、工程建设等将成为首先受益的行业,这对于转移过剩产能、加快产业升级都将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专家预测:乘着“亚投行”的东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产业将更快走向国际,进而,必然全面推动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浪潮,无论是国内并购或者跨国并购业务都将有大幅度增长,国内涉足相关领域的机构将从中受益。如国际上名声斐然的摩根斯坦利、高盛、富望金控等投行机构,在本轮趋势中将成为最大赢家。尤其像国内以并购重组、借壳上市、股权投资为主的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上海富望这样的大投行机构将直接分享到“亚投行”带来的机遇。
亚投行的成立和发展,不仅能实现国内剩余产能的消化,带动中国产业升级,也将推动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发展和国际化接轨。
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创立亚投行对我国经济得重要作用
1、对中国政治经济利益:
①国家利益决定当代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中国倡导建立亚投行符合各参与国的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亚投行,加强国际合作,符合时代主题,顺应多极化趋势,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③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亚投行,勇于承担大国责任,有利于推动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提高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
2、对世界意义:
对于本地区发展中国家而言,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就本地区整体而言可加快互联互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则能够扩大投资需求,拉动其经济复苏;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全球总需求,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⑼ 新成立的亚投行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英国要宣布加入亚投行,惹得美国不情愿,里面有什么厉害关系
开始时,美国游说七国集团和亚洲盟友不要加入亚投行,担心亚投行会动摇美国霸权的基石——全球货币与金融秩序。当然,这话不好明说,美国的理由是,担心亚投行的新贷款标准会很低,影响环保和人权保护等等。
其实美国担心的“标准”问题,亚投行自有方案。金立群说,作为一家按商业性原则运作的机构,亚投行将实行严格的国际标准管理,不会有政治性贷款或优惠贷款等。“亚投行未来在从事基础设施投资中,将会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会重视搬迁居民的利益。”
本月23日,奥巴马称欢迎亚投行的设立。美国态度的转变不仅是因为盟友的倒戈,更有来自国内的压力——加入才有可能从内部影响亚投行的发展。赵磊指出,从围堵到合作,也表现出美国态度的虚伪性:一方面,不停敦促中国发挥与其日益增强的实力相符的国际责任,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当中国朝这个方向努力时,美国却百般阻挠,显得短视又虚伪。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认为,美国继续反对亚投行只会损害自己标榜的国际合作“领导者”的声誉,而如何对待亚投行,考验着美国的心胸和能力,将是美国全球治理政策的试金石。美国应正视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形势,加入而不是阻挠国际合作与国际体制改革潮流。中美之间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完全可以在全球治理与地区治理的框架下找到新的战略合作基础。
⑽ 亚投行的成立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发达国家剩余资金投资渠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基本建设资金缺口之间缺乏系统连接。